当代建筑思潮复习提纲

更新时间:2023-03-13 05:5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当代建筑思潮”课程复习提纲 2010.12.

1、现代建筑体现的基本原则(课本P2)

2、当代西方建筑理论的演变,现代建筑思潮中的多元论(Pluralism)及各时期现代主义建筑思潮的各种表现与特征(新古典主义、新乡土派、高技派、后现代主义,等等)(课本P3一17和讲义相关内容)

3、文脉主文建筑观及城市文脉中的建筑设计与创新(课本P39一56和讲义相关内容) 4、隐喻主义的建筑观(课本P58一76和讲义相关内容),什么是隐喻及其作用、隐喻的机制及其在建筑中的表现(讲义相关内容)

5、建筑符号的基本概念、意义,建筑符号与设计,勃罗德彭特对建筑设计方式的分类(课本P87一98和讲义相关内容)

6、格式塔心理学与建筑环境視觉原理(格式塔法则、形态的特征、影响空间感的基本因素, 等等)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课本P137一163和讲义相关内容)

7、环境心理学原理(空间中人的行为心理特征以及设计的相应对策,等等)(课本P176一180和讲义相关内容)

8、晚期现代建筑思潮的基本理论与手法(课本P238一260和讲义相关内容),总结自己的认识

9、建筑形态学的基本概念,形态的定义、结构的定义,等等(课本P377一405和讲义相关内容)

考试题型:1、选择题(6分);2、填空题(12分);3、简答题(32分);4、绘图题(10分);

5、论述题(30分表述理论,10分谈自已看法)。

注: 绘图题用轴测图表现,加上适当的文字说明

PPT(1,2)

现代建筑思潮 人类思维特点简述 什么是隐喻?

1、隐喻是人类思维中的普遍现象,作为一种认 知方式,其对人类思维方式、艺术创

造、语言使用等的影响极其广泛而深刻。

2、思维通过隐喻完成发散的过程。通过发现原来没有关系的事物(概念)之间的某些相

似性或逻辑联系而将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创新性的思想结果。 3、隐喻是征象性的,具有格式塔结构而非原子结构。 4、类推与隐喻式推理是所有认知活动的基础。 5、隐喻的逻辑是艺术表现的逻辑。

例释:⑴什么是风?

看树叶在动,那就是风。即以有形的事物表达有关联的无形的事物。 ⑵、黄金首饰广告词:“牵挂你一生,爱戴你一世。

此通过“语境”的改变,将主体由“人”替代为“黄金首饰”(物),从而形成隐喻。二者的

相似性是心理的“挂念”与物理的牵挂具有同一的“联系”意象结构。同样,心理的“爱戴”与物理的“戴”有 同一的意象结构。事实上,这样的意象描述词(心理的)正是出自物理的“牵”、“挂”、“戴”的意象结构。

注:隐喻:英文METAPHOR

格式塔:德文GESTALT,即“完形”,兼含“完整”与“形式”二义。 两个关联紧密或共性的事物,其中一个可能成为另一个的隐喻。 “意象”也可用“征象”来替代。

风---为隐喻而作 什么是风? 看树叶在动, 那就是风; 什么是风?

听我内心深处的呼唤, 那就是风。

沐浴着艳丽的秋色, 看漫天的黄枯叶,

莫非是雪花漂浮在火焰中?! 风啊风,你为什么留驻得这么久? 难道你也披着相思的忧愁? 请你快快飞去吧, 告诉我的爱人:

当清风轻轻抚摸他孤独的身影时, 那正是远方的我捎去的问候。

⑶窗:两种境界的联系中介。是不可逾越的“门”,正如一对情人在“窗”两边只能两眼相互“放

电”(视觉与体态语言交流),而不是全方位接触。“放电”也是一种隐喻的表达。墙:避外隐

内的避护物,两种境界的限定中介。(注:对于现代的透空的墙,则是避外显内的蔽护物)以上方法可以认为是建筑语言的语义分析。对部件的分析可以认为是词义分析(如对“墙”的定义)。

6、不好表达的或不便于直接表达的,可以用隐喻表达,显示出思维的机智,这也就是“艺术”。 7、什么是隐喻?

通过概念本质上的相似性片断或逻辑联系,使不同概念建立起联系,以产生新的

意义联结(认知)。

一. 隐喻的产生

8、隐喻产生的认知原因是“类化”这种思维基本功能。因为思维也遵循效益原则。将不同的反映

入人的大脑认知的系统的征象加以类化是有效率的储存(记忆)。词语是对某一征象(意象)结构的指代。有些征象无法用单一的词语指代,那么就只有利用隐喻了。 9、隐喻的形成过程见《建筑艺术的隐喻》P37。

一. 建筑隐喻的基础

⒑隐喻的经验和功能基础。 a、人与大地的空间位置关系

人类的思维是从“我”这个主体开始的,为了生存,“我”就是思维的动力。

人类隐喻概念的经验基础是由复杂的因素构成的,其中人的尺度经验、人与大地的关系是主要

的因素。

b人的行为功能的需要

如交流的需要产生了交流者位置上下方位的不同意义的隐喻结构。

注:学生参考书目:⑴、隐喻学研究

⑵、建筑艺术的隐喻。 学生参加讨论,举例说明。 。

11、隐喻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两种特征相似的神经信息可以引起人的形似的反应,即“联觉”现象是隐喻的生理、心理基础。

特定形态的构成意象与隐喻概念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不可预测的、迷惑的、奇异的形态造成人的长时间持续的心态紧张和难以理解,这样的心理效应与人的“深邃”、“奥秘”、“超凡”等概念所对应的心理效应是一致的。因此,某种似乎怪诞的、神奇的建筑形态可以隐含着深刻思想。 实例:勒·柯布西埃设计的“朗香教堂”。图见《建筑的涵意》P45、P90、P91、P117、P146 史代纳尔设计“人类哲学学院”,图见上书P103

日本,内村鑑三纪念教堂,图见《图说建筑结构》p101 法兰克·盖里设计的迪斯尼音乐厅,图见《建筑涵意》P150 较详细的论述见《建筑艺术的隐喻》P14~31

12、隐喻的文化基础

这一类隐喻依赖或主要依赖文化的经验和某种提示的背景。建筑形态可以隐喻某种抽象的概念

或观念。

例释:大城市公厕少,供不应求,从此窘境中产生出这样的幽默:上厕所比第三者更难“插足”。 发达国家的人会很难理解,因为他缺乏中国文化这方面的背景。(中国人历来不重视厕所) 建筑中以形的矛盾性可表达矛盾性的概念。详细论述见《建筑艺术的隐喻》p31~p36 三、人的思维系统

13、人的思维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新的认知是在原系统下进行的(即“对号入座”),而新的认知

又使原系统可能产生某种变化,形成新的系统约束。更新的认知又是在这种新的系统约束下进行的(“对号入座”)。如此反复。这正是相互作用原理的体现。

14、人的思维最终归结为两条原理: a、空间与时间的唯一性原理: b、相互作用原理。

此为二条公理。不可证明,但确是真理。 人之所思,均受以上原理约束。

在物理的空间,一个事物不可能同时在不同的空间位置存在。“同时”本身即是时间的约束。因

为时间是单向流逝的,过去的永远过去了。时间是记忆中的时间,与物象相联系。

由以上两条原理,就有了人类“限定”的概念。因而也有了实体的空间的限定。建筑即属这种类

别。

注:选择题:写一首隐喻性强的短诗。

作业:在两天时间内,设计一座带有长距离、有节奏形态的“门”的中国现代宗教建筑。画出轴

侧图。最好带有“中国”味。

提示:可选择中国古建筑构件、部件、图式,并加以简化、应用于设计地建筑形态。也可自由

选择。

节奏:一维或多维方向的有序地间断的或连续的变化。 节奏变化因子数量可取3个以上。

16、隐喻的逻辑 以“月光如水”来说明: 月:

在“阴阳”概念上属“阴”。

其形态与物理属性:⑴、有光、但柔和;⑵、园形或扁圆形;⑶、不发热;⑷、光色与水色相

似;⑸弱。

其空间属性:⑴与太阳同在天上;⑵尺度较太阳为小; 其时间属性:夜间

其环境属性:⑴静寂;⑵温度低;⑶[视觉环境]模糊,故统一性极强。 水:

在“阴阳”概念上属“阴”。

其形态与物理属性:⑴有光(反射光),但柔和;⑵有线状纹理(当风吹动时);⑶不发热,可

使人产生凉的记忆;⑷、光色与月色相似;⑸弱;⑹可有声响;⑺清晰或模糊(依光照而定)。 其空间属性:⑴、随处而形,有依附性;⑵尺度不定 其时间属性:⑴或静止或流动

其环境属性:地上的诸多因素而定。

比较“水”与“月”之属性,可见二者在光、色、温度、柔弱、模糊等诸方面同一,故可以形

成隐喻的关系。

可以说,抽象层次的属性相似性或某种逻辑关系是隐喻关系建立的基础。但应注意,某些属

性是与某种情境相关的。如果增加一个情境,则会使原来没有的属性产生出来。增加一个则意味着替代原有的常规的情境。如雪花是白色的(在白天),但如果把火焰放在雪花下,则雪花之色就变成了黄红色。以下诗句即采用这方式: 沐浴着艳丽的秋色, 看漫天的黄枯叶,

莫非是雪花飘浮在火焰中?!

17、形态的隐喻依赖于心理效应与“识读”,没有语言的隐喻那么直接,应注意这种区别。如法

国巴黎“新凯旋门”,门是一种空间限定,有特定的隐喻意义,但通常观念中的门是实体,而通常观念中的建筑是“内空”的空间限定形式,将建筑概念与门的形态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建筑物就有了“门”的隐喻。要注意到该建筑的造型很有门的特征,这样可便于“识读”(为了与门的特征相似,该建筑将“门框”做斜面处理,减了厚度,同时也美观)。 图见《图说建筑结构》P112。 18建筑作为供使用的形态,其功能构成却是由人类的概念系统决定。如: 建

筑+孤独=建筑私密性

“孤独”隶属于人类“自由”的概念(任何自由均是限定内的自由,同时又是某种限定之外的自由),

显然对人类概念系统的了解可加深对建筑的理解。

PPT3

第一章 当代西方建筑理论的演变 一、现代建筑学派的基本观点

西方文艺复兴以来,尊重人性的思想渐占上风,实用主义风格成为建筑艺术中最重要的发

展之一。传统具有十分强大的支配力量,至19世纪末,建筑艺术依旧为古典的和中世纪的美学原则所约束,此于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非常不相称,20世纪20年代功能主义的新建筑流派开始了。

现代建筑的进程。其基本原则是: 1、形式服从功能与目的;

2、应用工业文明成果,反映新材料与技术;

3、美含于真实之中(材料的真实与结构的真实体现出美来)。装饰艺术必须有限制地

用于诸如反映科学和机器时代风貌的一些建筑部位上。建筑造型称为抽象几何形态组合体,简洁为其形态特征。 勒·柯布西埃新建筑五要点:

⑴立柱与底层透空;⑵平屋顶`与屋顶花园;⑶平面自由布置;⑷外观自由设计,

承重结构在內部;⑸水平带形窗。 在《走向新建筑》一书中,勒·柯布西埃指出:“平面布局是产生体量与外观的源泉,

它把整体的全部确定下来。”

4、注重空间组合与结合周围环境。现代工业所提供的技术与设备条件使之便利

地实现。

评价:绝大多数的建筑变成了千篇一律的形式单调的方盒子,违背人的视觉美感

需要适度的新奇性、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的原理。忽略了建筑作为审美与精神体现的一面。

二、现代建筑学派的分裂 1977年,《后现代建筑的语言》出版。迎合了建筑界的困惑,引起重视。按照著

作人Charls Jencks的讲法,后现代的定义是:一种有职业性根基的同时是大众化的建筑艺术。它以新技术和老样式为基础。它利用简化与变形的建筑传统语汇在新技术(现代技术)与材料支撑下运用于艺术风格的塑造。增强了形态的复杂性与隐喻功能。

三、 多元论(Pluralism)

目的是获得建筑与环境的个性及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在现代工业文明社会建筑功

能、技术、材料等高度统一下,这是建筑艺术创作的必然选择。 野性主义(Brutalism)

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特点:建材保持自然本色,以原有质地的质朴美感,产生

粗犷艺术效果,有经济效益,故在战后的日本颇有影响。

代表性的作品有:马赛公寓、印度迪加尔高等法院、日本神奈川县户冢高尔夫球会

所等。

见《现代建筑理论》P5~P7 注:参考文献:《建筑艺术的隐喻》P75~P81“抽象形式构成与建筑”一章。 评价:毕竟是“穷人”的艺术,故难以持久。

印度昌迪加尔高等法院

莫纳什大学

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

美国官方建筑的主要风格。造型比例工整严谨、简洁轻快、偶有花饰,但不用柱式,

有庄重感。

20世纪50~60年代流传颇广,后演变一为历史主义,二为表现纯形式与技术特征。 代表作品有:美国驻印度大使馆(斯东设计),美国驻希腊大使馆(格罗庇乌斯设计),

见《现代建筑理论》P7~P8

评价:体现出现代进取与权势的理念。

美国驻印度大使馆

隐喻主义(Allusionism or Metaphor)

个性强烈,造型居于建筑设计首位。有具体形态仿似与抽象隐喻两类。 代表作品有:纽约环球航空公司航空站,悉尼歌剧院、德黑兰珍珠宫等。

评价:符合人的视觉美感原理,有持久的审美价值。只是往往制作不易,要有财

力作支撑。

纽约环球航空公司航空站 悉尼歌剧院

悉尼歌剧院内景

德黑兰珍珠宫

新乡土派(Neo—Vernacular)

这是经济地创造有个性风格的建筑的很有效的方法。 注重历史式样的扬弃和与环境的匹配。

形态质朴,使人有亲切感,这与较多使用自然的传统材料有关,这种材料有亲和力。 例见“第波利”大厦、美国斯利茨代尔市中心大厦。P11~P12

评价:更贴近人类的日常生活,让人感到身心放松、故有广泛而深刻的存在价值。 注:参考文献:《建筑艺术的隐喻》P104~P134第十一章。

美国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市中心大厦

芬兰学生联合会“第波利”大厦 1965~1967年·芬兰第三代建筑师仁玛·皮蒂拉设计

光亮式(Slick Style)

为城市流行的建筑风格式样。以大片玻璃幕墙为特征,匹配以金属材料。轻盈、光亮、

透明。有的与雕塑造型手法相结合、减少了其程式化的单调。 代表作品有:美国底特津广场旅馆等。P13。

评价:是对现代工业文明的夸耀。对人有很强的视觉刺激。以一座玻璃摩天大厦

显露出财富与自信。因反光,能形成光污染。

底特律文艺复兴中心

悉尼大学

现代教学综合楼 透明玻璃立面

悉尼达令港

高技派(High-Tech)

表现新材料、结构、设备与技术所形成的形态本身美的构成。主要以重复和节奏所形

成的繁复的线状构成来达到,也匹配一些曲线形态。

主要作品:都灵展览馆、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P14 评价:显示科技的发展。

巴黎蓬皮杜艺术与文化中心

墨尔本一座建筑

北京奥运会水立方

上海世博英国馆

上海\\20100809世博会城市主题馆

探求共享空间与新颖空间倾向

这体现出建筑空间关注人的特质和感受的理念。波特曼提出七点手法(见P14)。其

本质上是室内空间室外化(街市化)。 代表作品有:海亚特旅馆(波特曼设计)和贝聿铭设计的华盛顿国立美术馆东馆。P16 评价:室内空间实现了大众化,成为长时间留驻交流的场所、功能得以强化。 奇异建筑

隐喻性强的建筑。极有个性风貌,给人留下强的印象。

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马德里城市馆

上海世博会法国馆

上海世博会德国馆

上海世博会瑞典馆

上海世博会场馆(奇异感)

上海世博会西班牙馆(奇异感)

四、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又称历史主义。起源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活跃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 主要表现为:

1、在新的技术、材料、文化条件下搞折衷; 2、对历史图式加以简化变异;

3、强调乡土固有模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借用; 4、强调时空记忆的延续,与环境有机协调; 5、隐喻与玄学。主要采用象征手法;

6、后现代共间(Dost-Modern Space)。即复杂的分界不清的空间组合(限定)。 主要人物有:文丘里、穆尔、艾森曼、斯特恩等人。 主要作品:见p19~p25

评价:接近于折衷主义,是现代建筑主体思潮的天然缺陷(单调)在起作用时

产生的一种过渡形态。

墨尔本一商场内景

墨尔本街景1

墨尔本街景2

墨尔本街景3

Ppt4

五、晚期现代主义

这是一种与后现代派反向的创新性的革新思潮。其特点是:

1、 多采用几何形构成达到抽象的思想观念的隐喻,而不是象征手法。 2、对建筑语汇选择与变异;

3、重视建筑的现代构成的视觉效果;

4、强调现代工艺技术表现(显示)与面层光感质地固有美感; 5、显示新的结构美学价值;

6、通过构架限定空间,形成形态与空间的丰富性;

7、解构主义。这是一种对建筑及其部件的新的理解与解释。通过相对无序的构成来达到

某种观念的隐喻。有新异感和复杂性。

墨尔本一座新建筑

墨尔本莫纳什大学某学院

纳什大学某学院入口墙面细部

例见P28~P31

注:解构:来源于德里达的分解理论,又被称为后结构主义。其将词语与意义分离,是一种读

解方法(策略)。这种分离是原有关系的分离。 参考文献:《建筑艺术的隐喻》P125~134。

评价:使建筑距离纯艺术更进一步,也许已经达到极至,余下的就看新的高新科技成果引进与

否。

注:通过光纤系统将太阳光引入室内的技术已成熟,一见产业化。将引起建筑模式的变革。如

此将建筑覆盖以绿化成为可能,山水城市可能实现。

六、 建筑理论结合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 ㈠. 建筑美学

美感源于某种适度的紧张心态。(紧张是人类的生存机制,紧张是审美机制中的最重要因子,故

审美机制有利于人的生存)

建筑是形态,其美学基础是人的视觉特性。参考《建筑艺术的隐喻》P14~P30 ㈡建筑现象学 哲学家埃德蒙·胡塞尔和马丁·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为其基础,方法是从现象中直接发现本质的内

涵。

建筑界以舒尔茨《均所精神》为代表,其以为建筑现象是环境现象的反映。环境现象包含自然、

人造环境和场所。人对自然环境现象的认识主要来自:自然元素的体量、秩序、特征、光线和时间。

“场所精神”与“居住问题”是其理论重点。

㈢建筑符号学

建筑符号的意义是文化的象征。它是语言学理论的移植。因侧重于象征,故有相当大局限。 ㈣、建筑类型学

以分类、组合的方式对建筑形态加以归类,从而解释建筑形态的统一性与变异性。当代建筑类

型学重视建筑的本质和原型研究,以归纳出建筑类型的模式。对建筑创作来说,这是一种便利的借鉴工具。 ㈤、生态建筑学

在效率原则下,均衡自然、经济、社会(建筑等)的关系。以可持续发展观点为其基础。 ㈥行为建筑学

研究人、人与建筑的关系,以便使建筑更适宜人。建筑设计理念受其影响很大。

㈦、环境心理学

以可持续发展观点为原则。 研究心理与环境关系。 ㈧建筑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的分支,对人与建筑问题作具体的一般性的描述,并应用于实际。 ㈨、建筑模式语言

具有归纳的特点,便于使用。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与建筑隐喻理论在本质有某种相似之处。

作业:以轴测图作图。设想一个有“解构”意象的门(或入口),在两天内完成。 第二章 文脉主义建筑观

一、文脉与文脉主义建筑以及文脉的形成和变化。

1、文脉:上下文的联系性。在建筑中,指不同时空的建筑之间的联系性,通常被指

为某种相似性,主要指形态(包括尺度)。

城市文脉的产生和发展是由社会的经济、政治、宗教、技术、气候、传统以及社会心理

与文化的交互作用所决定。社会心理与文化是经常处于变化的因素,特别是在开放的社会而言,它经常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城市文脉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精神气质和标志着时代文化背景的主题的变化。

当社会的条件没有本质性的革命变化时,传统就起着支配作用。在现代工业革命以

前,西方城市或者中国城市所呈现的风貌自身均有很强的相似性,包括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遗存——聚落。这是由效率原则所决定的。从本质上考察,习惯(传统)是效率原则的体现。因为创造意味着付出更多的代价。如果其结果是相同或相似的,则人们就不会采取创新的态度。

强调文脉,即是强调相似性。 2、文脉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罗伯特·斯特恩(R·A·M·Stern)指后现代主义建筑理论的三大支柱:文脉主义、隐喻主义

和装饰主义。这是不全面的,后现代主义追求多元化。

3、文脉主义与理性主义

以罗西为代表的理性主义不同于功能主义的传统。

a、借助分类的方法,企图创造过去的形态和类型并以此进行设计。

具体做法是,把传统的形式和构件归纳、分类,再进行“只有类而没有型”的设计创作。 b、以社会观念分析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模式。 c、其分类以抽象几何形态来实现(基准)。 d、罗西(A·Rossi)认为设计中的观察与分析是一个逻辑过程,需要研究先例,并使设计建立

在这种对先例的一般类型的研究之上(只要在思维、都依照着逻辑)。

e、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在形式、尺度与特征上是不同的。城市的识别性在很大程度上依

赖公共建筑的风貌,这更是财富集中的地方。 4、文脉主义的美学基础

格式塔心理学的运用。

部分是整体的部分。先感知到整体,其次才是部分,整体大于部分总和。人的知觉有自

组织能力,有使任何形式作为一个整体被感知的倾向。

注:“类”中就隐含着“型”,即模式构成结构。

理性主义采用的是“类化”的思维策略,符合效率原则。

形态文脉中的建筑设计与创新

1. 由于人的知觉的自组织能力,视域中的景观可看作是一幅拼帖画。当相似的因子占优势(视

觉的)时,也会是美的。

2. 在山水风景中,屋顶应是尖形的或曲线形的,这样建筑才能与山水树木的固有文脉相统一。

这是普通的原则。

注:小尺度折线均成的建筑上部也可以与山、水环境协调。

3. 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内使建筑都有一些形的和色的共性是一种获得文脉协调的简便方法。

形的共性涉及到“控制形”的概念。可参看《建筑艺术隐喻》P145~P157

注:位于北四环路奥运场馆主会场“鸟巢”西南约500米处的北顶娘娘庙,是北京历史上

著名的“五顶八庙”之一,是北京城中轴线北延长线上的一个坐标,为北京北端的标志性建筑。作为北京的300家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北顶娘娘庙最大的特点在于较好地展现了明代寺庙建筑风貌。为原地完整地保护北顶娘娘庙及其遗址,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在规划选址时

向北移动了100余米。重点工程为文物古迹让路,充分体现了“人文奥运”的理念。此外,在“水立方”设计之初,设计师们还通过精心设计的景观,将北顶娘娘庙和国家游泳中心集合起来,自然而然地完成了天然景观与建筑艺术的转换,显示了北京从历史走向现代的过程。

4. 时间尺度是要考虑的一个因子。人们对建筑的“时间持续的期望”是依建筑的性质不同而

不同的。如世俗性建筑与纪念性建筑之不同等等,不同的建筑在人们的观念中有不同的“保留时间”。

5. 用“孤立”(或称之为“对立”)的方法来处理新旧建筑之间的关系是有效的,特别是加上绿化

的掩隐。

例如广州中山纪念堂

6. 使新旧建筑形成形态的互补关系。

7. 一般的方法是,使新与旧在形态与尺度上相似性占优势,可取得和谐、同一的意象,

部分与、部分以及整体感均如此。为此,要注意控制形在局部与装饰的运用,并且,色彩采用同一系列更易达到预期目标。

8. 空间限定的尺度和具体形态限定的尺度也是文脉的一部分,因为它影响人的感知。 9. 空间限定的组织网络应具有强的有效性、可识别性,以符合效益原则。城市道路网络

与绿化是城市文脉的组成部分,也应受到重视。功能的构成结构决定空间限定的组织。所以首先要有明晰的高效的功能组织,这包括功能的次序及时间性,以及相互关系。 10. 上述方法通常综合运用。

实例分析:贝聿铭设计的罗浮尔宫前的玻璃金字塔:

1、下降入地面之下,只露出局部小尺度的玻璃方锥体,以弱化其视觉强度。

2、安装玻璃的金属框架为小尺度,与原建筑细部尺度(如窗、装饰等)一致,三角形与原建筑

一致。

3、玻璃的相似性与虚的感觉,弱化了古典图式与抽象形态(方锥体)的不协调感(差异较大)。 2、习惯的作用。人的感知习惯了其对象时,感知强度就下降了。所谓“熟视无睹

“是也。差异感就减弱了(被掩蔽)。人的感知通过寻找共性的东西而对差异感产生“掩蔽”作用。

注:作业:以“祈年殿”为原型,画一个现代的简洁的新“祈年殿”避免使用大屋顶。轴测图两天

完成。

PPT5

悉尼歌剧院

中国大剧院

武汉琴台大剧院

上海某商场——室内空间室外化(街市化)

角之构成——香港中国银行 贝聿铭

德方斯

中国电影博物馆——中厅

中国电影博物馆的建筑外观不仅气势宏伟,而且充满了独特的艺术特色。在主体建

筑的前方,巨大的银幕与广场上一道断续的斜墙构成了形如咔打板的平面组合。建筑采用黑色作为基础色,并使用镂空图案的金属板作为外层装饰,为这座光影的殿堂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在统一、中性的黑色背景上,四个立面根据建筑的内部公共空间的位置分别开辟一片大型彩色玻璃面。红、绿、蓝、黄分别代表的展览、博览、影院、综合服务四个功能区域流露出多彩的个性。

柏林国会大厦顶部

德国议会办公楼(Parliament office),由德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事务所GMP(冯?格康,玛格及

合作者建筑师事务所)翻新建筑和规划设计。

德国议会办公楼

德国斯图加特新国立美术馆

德国斯图加特新国立美术馆

斯图加特国立美术馆是当地名气最大的建筑物,座落在市中心边缘的一个坡地上。

建于1838年建的老馆旁边,1983年建成。新国立美术馆由英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詹姆斯?斯特林(James Sterling)设计,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他也因此获得1981年建筑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建筑各个细部颇有斯特林五六十年代追随高技派的痕迹。而各种相异的成分相互碰撞,各种符号混杂并存,体现了后现代派追求的矛盾性和混杂性。

新建的完完全全现代化的建筑保留了老建筑的一面墙,一个片断。

旧金山市圣玛丽教堂 建筑家贝聿铭先生设计

外观就像一个大十字架。教堂里面构建合理,采光,音响设计等都尽显大师手笔。

据说里面管风琴没有使用扩音器,但音色和音量都能清晰的到达每个角落。

卢浮宫--古典与现代的交融

瀑布山庄 ìì?ò2???1YD?1Y

ìì?ò2???1YD?1Yê??D1úμú?t′ó2???1Y?¨?t£?èY?éá??-ìì?òò?ê?2???1Yoíìì?òàúê·2???1Yμ?2??·?£?üê?1????Dμ???μ?77ó¢??μ?′óDí?a·¢?????Dμ?ò?2?·??£?a×ùá?è?ó??óé??ìμ?2???1Yê?óéè?±??¨?tê|???éé-oí?á11éè??ê|′¨?ú?àáao?íê3éμ?£?éè???????????ò?à?????ú?£?ü??óD′óDíμ?2£á§ía???á11£?°ü1ü×?ò?2?oí?t2?μ??1àà????ò??°μ×2?μ?2?1???′óDüoí????éèê??£??????μ???×?“Swanium”£¨Dì?ì1Y£?è?×ò???ü?àD?μ?D?×′£?o???ó???Dì?ì?13á?ú????é??£ 拉·维莱特公园 建筑师伯纳德·屈米 解构主义建筑

? 第三章 隐喻主义的建筑观

? 1. 1.引入语言学的概念,主要通过“象征”来达到隐喻。对隐喻机制的研究尚浮浅。

? ?

?

研究隐喻应从思维的深层着手,即从思维本身出发,将原理应用于建筑的诠释。《建筑艺术的隐喻》即如此。

2.古代建筑艺术的隐喻性强,而现代建筑早期一般是功能的隐义在其中,对于空间与形式的隐喻很弱。重视建筑的隐喻性在50年代以后,提出隐喻主义理论又在70年代。Charles Jencks 在1977年出版的《后现代建筑语言》一书中提到隐喻,认为隐喻是建筑艺术与语言共享的类似方法。此时期无系统理论。

3.后现代隐喻主义强调建筑要体现人文、地理与历史的延续性。其把形式与符号分开,认为符号与结构形式和实用功能三者不一定要一致。

4.格雷夫斯试图找到形态与思想隐喻的对应关系。但大多实际属于“暗号”,只有自己

知道含义。但在80年代,格雷夫斯的设计有了大的进展,波兰特市政大厦获得成功(P80图),此建筑有古典建筑意象的某些相似性。 5.把建筑作为语言对待的设计方法:

a.将点 、线、面、空间、质感、色彩等造型因子视作为词汇,以抽象形式构成的美

感取胜,不需要人的认知反应。

b.将门、窗、墙、屋顶等建筑构件视作词汇,引入功能概念,对建筑的理解需相应

的知识背景,产生立面反映平面的结果。

c.采用古典建筑构件及其他传统、地方建筑构件视作为词汇,理解这类建筑需具

有相应的文化背景。

6.隐喻的理解是模糊的,有时是多义的。引起对建筑有更多、更深的理解,这正是隐

喻的价值。

7.文丘里用装饰方法来达到象征性,采用历史图式作为装饰。这种装饰多为简化的

图式。

8.穆尔用符号、历史图式的片断组合获得隐喻。利用人们熟知的日常物象加入建筑

图式中来,达到幽默的效果。

9.原有模式的改进处于易于识别的有利地住,所以改进后的已有建筑构成模式易被

大众认可,失败的风险小。

10.理解建筑的隐喻,需要相关的“语境”,当“语境”变换后,原有隐喻可能发生意

义的变化。

11.艾柯把建筑功能分为基本功能(实用功能)和第二功能(象征功能)两方面。事实

上,二者常常是难以分割的。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历史建筑的基本功能大多已丧失,第二功能(样式)因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的认识价值而被利用。

建筑的含义由相应的有含义的单元组成,这些单元相当于建筑“语言”的“词汇”。可

以认为建筑的含义单元是建筑要素,如门、窗、地板、檐口及其他特征部位的样式等等。在现代建筑中,建筑要素以抽象的几何形式为特征。

建筑“词汇”的隐喻依赖于相关“语境”才能得到满意的表达和被观众所认知。

12.结论:

a.隐喻主义建筑的本质是增加建筑的审美与认知信息量。从而使人的美感产生与审美

过程较长时间地延续。因而,建筑对观者产生强的持久的吸引力(兴趣) 。

b.就一般情形来说,新奇的、不和谐的、较复杂的图式更能引起人的注视和兴趣,

因为他们给予人高强度的刺激。当这种刺激引起的人的某种紧张心态处于适度时,美感也就

产生了。

c.建筑语汇的变异与简化很重要,只有这样才有某种创造因素存在,也与现代建筑简

洁的特质相协调。装饰作为建筑语汇也应如此,应遵循效益原则。

d.应注意与新技术、新结构型式相结合,如此可便利地形成有个性的新建筑模式。 隐喻主义建筑具体手法見《现代建筑理论》P84。

建筑隐喻表达的实例分析:

犹太人博物馆(勃斯金德,德国柏林,1999)

通过隐喻方法建筑师将苦难景象的征象:“混乱”、“强烈刺激与反应”、“恐惧” 。在抽象

层次,征象所对应的概念:“紊乱”、“压抑、“动荡不宁” 以及所对应的可表达概念意义的造型因素。利用“线”形的倾斜、紊乱交叉表现(隐喻)激烈的思想的、心理的、事件的冲突。将这种倾斜与交插运用每一部分,有些不规则的斜线又象是斧头劈开,成为凹窗的轮廓线,表达残破的意象——与大屠杀后的征象相似。同一的深色镀锌的立面材料使建筑具有强烈的整体感(统一性)。

该馆没有明显的入口,参观者须先通过老建筑,然后向下进入一段较长且逐渐变窄的楼

梯,再进入建筑的地下室与斜向走道,从这里分别有三条路径进出建筑内部。利用同质性,造成第一印象的景物与空间序列后面景物的特性的相似,产生相似的感觉,并一步步地强化它,形成序列的整体氛围。“其中一条引向大屠杀纪念空间,那是一个充斥着恐怖的、无供热系统的素混凝土塔楼,满是令人心碎的失落感,只用一个极小的天窗采光” 这种进入主题空间前的前奏空间处理方法与古埃及卢克索神庙相仿,“以长距离的内部空间流程和不断变小的空间序列以及逐渐变暗的光线对朝拜者进行有效的情感控制”。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光的教堂(安藤忠雄,神户市·兵库县·日本,1989)

这是利用二元对立的概念“奇” 与“正”,对立造成视觉的强烈反应,而奇正一体的形态产

生认知的隐喻效果,十分简洁的建筑形态和斜穿矩形体的开有洞口的墙体延伸在室外,既限定了室外空间,又改善了立面比例。具有宗教象征意味的十分简单的比例极窄的十字窗,更使室内光线变得很不均匀,产生强烈的明(小面积)暗(大面积)对比。这是自古以来,宗教建筑行之有效的创造宗教氛围的手法之一。

建筑单纯的图式构成(即无附加装饰的最基本的抽象形式——矩形构成因子与奇正单纯

关系结构,单一的建筑面材以及光影的构成)隐喻 “单纯” 的概念。由之也可使人在内心产生静、净的终极的宗教理念的体验。

外景3

PPT6

第四章 建筑符号学

1. 词典中的“符号学”定义:有关记号(Sign,Signe,Zeichen),或有关记号过程,或有关记号功能

的研究。

记号:一切存在对象及其在文化中的标记。

建筑是人类活动的文化过程和文化产品之一。建筑实用与精神功能的内在联系使其

具有符号性。

标记形成的基础在于认知对象之间的差异及其特有的性质。 建筑的符号性决定于它的图式(整体图式及其构成单元图式),以及它与观众之间建

立起来的认知对应关系(相互作用原理)。

凡是人类所承认的“有意义”的事物均成为符号。现代符号学研究的是人类“给予意义”的

活动结构和意义,也就是说,研究这个活动如何产生了人类的文化,维持或改变它的结构。

2. 例释:

a、“一叶而知秋”,落叶与秋天相伴,符号生成。

b、玻璃幕墙适用于公共服务性的建筑,它的开放性,秩序、精确的意象于此类建筑很

吻合。大量应用后,约定俗成为此类建筑的符号。

注:符号定义:当某物作为另一物的替代而代表另一物时,它的功能被称为“符号功能”,具这

种功能的事物被称为“符号”。二者是稳定的关联关系。 建筑(形态)的能指即图式,所指即意义。 建筑符号的基础与建筑隐喻的基础相似。

3.可以认为,建筑空间是一系列有关联的符号集合,是一种叙述,向观者传达空间系列

不同意义。良好的符号集合体现着有效率的符号“指示物”之间的逻辑连接和因果关系的次序与组合。例如,某旅馆建筑的平面,其各功能房间(空间)的组合与旅居者的一般行为模式相一致。

1. 建筑符号的类别:

a、由物理原理所决定的形式,形式即其本身。

如:剧院或会堂的物理原理所限定的形式———扇形或楔形成为其符号。 建筑形态主要地显示建筑结构形式亦属此类。 b、由因果关系限定的形式与功能(意义)。如:门指示着入口、出口。某种“窗”形为特

定文化产物。

c、由某种意念所决定的形式,或者说所对应的形态。 如几何形式的简洁造型是现代建筑

的象征;古典柱式(五种)为西方古代建筑的象征;十字架为宗教建筑的象征等(这里的“象征”也可说成“指示”)。

注:外部形态可作为雕塑来对待。

可参看《现代建筑理论》p95皮尔斯的符号分类。

1. 5. 符号与建筑设计

勃罗德彭特将之归结为四种类型(见《理论》p96): 实效型、类比型、象形型和法则型设计。

实效型表现为一种习惯,所以是符合效率原则的; 类比型需要对模仿对象加以抽象、简化和变异。

象形型是蠢才的有效工作模式。

法则型遵循某种数学法则或几何图形规律,用符合模数的网格构成平面的骨架。是一种有效率

的方法。

6、建筑符号的应用

a.任何形态均给人某种感觉和认知,通俗地讲,这就是它的意义。由之可知符号存在

的极其广泛性。

b.因接受者不同,符号会产生歧义或多义性,从而使符号的感知具有复杂性,很多

时需要相应的“语境”才能实现符号的功能。

c.所谓的个性化或地域性即独特的符号或符号集合。这是值得推崇的建筑设计思想; d.符号之间也可加以组合,形成新的形式,如窗中的门。 e.历史建筑符号的应用往往需要简化以适应高效、便利的要求。

f、要注意符号的公共性与确义性对其被认知具有决定性作用。 注:建筑空间尚有“氛围”的特质。 定义:

句法学———研究符号之间的结合; 语义学———研究符号与指示物的关系 语用学———研究符号与使用者的关系。 实例见《理论》P102~106

7、艾森曼的建筑设计理论与策略

a、先辨别哪些形式是对设计任务书和技术要求的反应,减少和削弱建筑现实空间中的一般形

式要素通常的意义,如此,建筑的形式看作一套可赋予新意的符号; b、运用上述的这套符号,在环境中将它们构筑起来;

c、将构筑起来的形式和另外一种更抽象与更基本的属性联系起来,由之产生一种原来不能向

观者提供的视觉信息。

d、 将建筑设计过程纳入一种生成过程的逻辑模式,其为形式结构的生成过程。 ⑴ 将各种建筑构造要素——梁、柱、墙等看作建筑语言句法中的 “元素”; ⑵ 语境自由。接受与生成统一;

⑶ 由线、面、容积等三种原型的系统构成体系,并以符号性表现出来。建筑形式的出现即依靠

其演绎与合成。

⑷ 形式关系之中隐含着某种“深层结构”。其以最单纯的状态存在,不能再分解。如实体与虚

体、向心体与线列体 、平面和容积等对立形式。而形式的转换则有切变、压缩、旋转、换位等方式。上述均为“深层结构”的组成部分。

⑸ 将形式与实有的感觉及现时的概念分离,即去除传统含义,以便赋予新的含义。 ⑹深层结构中尚包括支撑系统、围护系统、限定开口系统(门窗等)等关系结构。 ⑺空间限定的层次性被称为线性梯度关系。

注:艾氏认为,形式和形式的产生是对某种形式关系的固有逻辑性的认识的结果。正确! 参看《理论》P103 、 《建筑师》30期P193 。

如柱子不按单一的形式规律来布置,不同于常用的方格形柱网,使之弱化原有的结构性,

强调非结构性,使观者产生新的意义。如此建立新的文脉语境的形式结构,作为建筑环境设

计的基础。当形式关系为“平行”时,观者感觉是相似的;当空间形式与观者垂直关系时,观者感觉是相异的形式关系。

⑻ “分解”的概念贯穿生成过程,建筑以“片段”构成的形式出现。

传统的构图概念与有秩序的形式转换变异相关,使形式由单一向复杂转化。“分解”的

目的是为了创造新的形态。这与德里达解构的概念理论相似。不完整、不成熟(完满)才有活力。而完整的意义是相对的。

⑼ 住宅为一层半渗透膜,既封闭又不隔绝,既交融又分开,这要靠视觉效应来实现(取

决于空间限定系列的组织结构)。

⑽ 以不同空间限定形态的“深层结构”相一致取代文脉的统一概念,对于环境协调关

系是一种新的方式。艾森曼等人设计的俄亥俄州大学视觉艺术中心,即为实例。

A、该建筑设计与展品美学观念相适应,并对校园历史与环境的文脉作出响应,

适度地为其增添光彩。该校园为英国式庭园,自有独特的道路网,与哥伦布市形成约20度的斜角。该设计将城市街道系统与校园中心汇集形成一个地理的和意念的焦点。这个中心既属于州立大学校园,又纳入哥伦布市的文脉系统。

B、该设计选择两处进入视觉艺术中心的入口,由这两个入口处引出两条通道,一条

南北,另一条东西向,且均与城市街道系统相平行。此両条通道最终与校园中央椭圆形绿地的环形路连接起来。二者垂直相交处成为艺术中心的枢纽,且因为城市系统与校园系统在此汇合,也具有象征该艺术展览与俄亥俄州社会相遇的交叉路口的意义。

注:艾森曼认为封闭隔绝的概念总在支配着平庸的建筑物。这种建筑只注重功能关系,只

求实用,无理想而言。

注意如下形态构成方法:将深层结构中的各系统依照新的组合方式重新结合,可以获得

新的含义和形态。这主要指支撑系统、围护系统、限定开口系统等。这种新的组合方式包括错位、压缩、伸展、折叠、旋转、扭曲等等,有许多几何学的变异方式。

C、以此艺术中心建筑将周围环境中的诸单元体组织成一个关系紧密的系统。构成

该系统的主干即新建筑的动态空间。它有长长的玻璃顶走廊,有绿荫的通道,有高低起伏的地势变化,更匹配以繁茂的花草。长廊尽端是良好的景观,将人流引向各个方向。

D、两条通道的交叉奌处,布置有较大的空间容量,地下有一座小影院,首层有各

种服务房间,都直接朝向该处。楼上有展室等设施与通道有紧密的联系,人可自由上下穿行其间。它的外形被分解为几个圆、方和多边形等垂直体。奇异的形态与建于多年前的保留完好的学院大厅塔楼和体育场等建筑的外形有某种相似性,因而在表层与深层上均有文脉的联系与承继。

图见《建筑师》30期p223、p224、p225 另见《世界建筑》9101、p2和p53

彼得·埃森曼(Peter Eisenman),1932年生于纽约,在康奈尔大学获建筑学学士学

位,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建筑硕士学位,在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曾先后在剑桥大学、普林斯

顿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校在任教,并主编“反对派”杂志Opposi tions。1980年自行开业,他的作品多次获奖。 有: Moving Arrows, Eros and Other Errors, Houses of Cards等著作。 彼得·埃森曼是当今国际上著名的前卫派建筑师,美国建筑界对他的评价很高。代表作品有辛辛那提设计、建筑、艺术与规划(DAAP)学院与俄亥俄州立大学韦克斯纳艺术中心。埃森曼自称是后现代主义,他的设计理论早期受结构主义哲学影响,后受解构主义影响。

PPT7

第六章 建筑心理学 定义:运用心理学的某些理论对建筑学中的具体问题作一般性的描述。心理学与建筑师有着广泛的联系,其所创造的建筑空间环境包含了广泛的心理学概念:例如空间与环境的视觉特征、氛围,以及采光照明及建筑声学的特征等均是心理学通常要考虑的因素。此外,人的行为也是受到心理约束的因素,建筑为人所用,就要依照人的行为规律来设计,如此也涉及到心理学的研究。

一.建筑心理学的发展(见课本P136) 补充资料:

建筑师设计建筑,自身有一种期望,即使观众产生 建筑师所需要的反应。为此,需要建立如下的假设:

1、在生理刺激与心理反应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对应机制。例如:假设蓝色的房间通常使人们心理产生它显得较大的感觉。

2、人对相同或相似刺激的反应不随时间有本质的变化。 3、对生理刺激的反应是先天的。

4、人类在与生理刺激的相互作用方面基本上是相似的。即建筑师的设计总是在假设人们都以或多或少的性同方式对其所设计的建筑反应的基础上进行的。

5、人们不以随意的方式使用建筑空间,即人的行为是有规律。例如,人对空间领域性的感知有规律,尽管不同民族之间可能有差异。

注:因为在长久以来形成的住宅外形图式是斜屋顶,因而为了使建筑物有亲近感,将屋顶造成倾斜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设计要依据于使用者的“期待”

在设计的不同阶段心理学所起的作用:⑴方案形成阶段。应明确建筑物的对象的意象、特征,某些特征会鼓励某些特定的行为;⑵详细设计级段。此阶段要注意外部因素与心理因素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颜色的明度可影响使用者的知觉觉醒程度。⑶评价阶段。对已使用建筑物的使用效果进行检验,看哪些预想得以实现,哪些有偏差,总结经验修正误差。 建筑学很大部分是心理学原则在起作用,故学习心理学对建筑设计大有帮助。

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建筑往往是群体(组织)观念协调的产物。因此,建筑师善于与相关人士的思想交流与协调,对于建筑设计本身是很有益处的。此外,以下问题值得注意:

1. 人们的活动与行为何时、何地以及如何变化(随时间发生的变化和人在各个年龄时期发生的变化),提供了设计所需的某些建筑功能的最基本的信息。

2. 决定什么是应当考虑的因素。衡量各个方面在建筑中的相对价值,在深刻地理解人的行为的基础上,对建筑要满足的需要作出轻重缓急的安排,体现在建筑的平面、造型、设备等等之中。

3.人的行为与环境的关系是复杂的。在心理学中人的心理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被归纳为某种简单关系。但是,我们要记住,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不是单纯地对环境作出反应。应在生活中时时处处留意观察、归纳,增加对人的了解。

二.格式塔心理学与建筑环境视觉原理

㈠格式塔心理学(课本p137)

1、格式塔法则是一般的感知规律,但这种感知也会受到文脉关系的影响。 2、通俗地讲,此格式塔法则即是说任何图形都以这样的方式被感知,这就是该图形显得尽可能简单、清楚和易于理解。

注: (1)、文脉关系的影响(对比效果),环境与感知也存在文脉关系。 (2)、刺激之间的相对关系对于知觉判断起着最重要的作用。(P=Sa 幂法则) (3)、由经验决定的感知的恒定性。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影响人的所感知的印象。对空间的感知似主要基于应用与距离变化有关的线索,如透视感、质感随距离变化而产生的梯度变化(渐变)等等。某类型建筑所特有的形态模式的认知不随其使用功能的改变而改变(如教堂改做仓库用,但形态仍被认做教堂) (4)、注意到环境中的某些形态特点,感知才是可能的。但在任一给定的时间内,不可能感知到环境的全部特点。人易于注意刺激的某些特点而忽略另一些特点。 (5)、刺激处于最佳水平(觉醒)状态。

3、格式塔法则包括:图形与背景原理,接近原则、类似原则、连续原则与完形倾向等,其中心的意义是强调形态的整体性(课本P138~P141)。例如,在《建筑心理学入门》P33图3.2(B)中,此图形会被视为一个圆形,尽管它有许多不规则之处。任何一个不能被简单地看成是单一图式的图形,均会有这样的倾向(完形倾向),这是基于接近性与相似性(和已有知识)所决定的。这种感知特性也被称为“闭锁”,指补充存在于不完整的视觉图形上的间隙或空间的知觉倾向。如依稀可辩的Dalmatian狗的轮廓(见《错觉与视觉美术》P22,实例尚见同书P127),其他实例见《立体构成原理》P24、P25、P42、P46、P49、P88、P90 会看到一张女人的面部

画面中,一个男人骑着马,回头看小河边的一个女人。但是,你如果从画面的上部分小河的上流来看,你就会发现一个老人隐约可见,小河成了他的白色长发,田野成了他额头的皱纹,男人的帽子成了他的眉毛,头部成了眼睛,白马马鬃成了他的胡须。

画中画

横线都是平行的

共时对照幻觉:交叉部分的白点是不是显得比白色方格更白更亮

节约时间的暗示:奇妙的图形/背景幻觉图形,由斯坦福心理学家罗杰·谢泼德创作

比泽尔德幻觉:图中所有的红色看起来都一样吗 ?

由大小、形、明暗及闭锁等诸因素的影响,知觉可以决定那一部分为形,那一部分为从属的背景。参见课本P139。“闭锁”图形的认知需要相关的图形知识为基础。

4、格式塔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感知是对整个刺激场的反应,而不是对某些特定刺激的孤立的反应。其本质原理是整体大于其组成部分之和,感知不是被动的反射,而是对我们周围的世界的主动的反应。人主动地对外界刺激进行加工并赋予含义。 5、人的]知识背景与情感特性对感知本身有相当大的影响。

㈢建筑的格式塔心理

⒈在建筑物诸立面及群体组合中共同具有某种相似性作为明显的构成部分,可使知觉把握整体的形象特征,如此可产生形象的统一感(美感产生的因素之一)。 连续性的相似的构成组合,也可产生动感,特别是当有方向的渐变时。

注:对明显的相似性感知可对其他非优势的视觉因素产生“掩蔽”作用,即忽略它们的存在。

⒉接近与相似原理的运用及图形与背景原理,可在立面上的窗洞的分布、形态组合中取得较好的新颖与美观的视觉效果。例见中星小学照片。

⒊“闭锁”(即完形)倾向对于群体及环境的形态组织构成有指导意义。按此原理可有意识地进行建筑与环境形态构成的相互联系与整体感的塑造。

㈣环境视觉原理

除课本外,可参看《建筑艺术的隐喻》P105~P106。 ㈤环境错视觉 见课本P143~P145。

另见《错觉与视觉美术》P111~P125。

三、环境的认知与个人空间 ㈠空间和场域感 参看课本P145~P147。 诺伯格·舒尔茨将空间分为自然的、感知的、存在的、认知的和抽象的五类。 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一书中指出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之概念。积极空间可实现人的意图,体现出计划性。

环境心理学家指出社会向心空间与社会离心空间概念。“向心”即指相互吸引、交往。 “离心”即指相互排斥、孤独,表述私密性场所。 前者又被称为“正空间”后者被称为“负空间”。场所为某种人的行为实施之处,故有意义。依中心与范围这两个要素而成立。定位、行为模式向心性、闭合性等为其属性,场所概念由之形成。 注:闭合性是由某种空间限定或心理的空间限定所组成的。

将环境视为场域、因而引入物理的辐射与引力场的概念,研究环境的感知特性和

环境特性与人行为之间的关系,使这种研究的表述带有数量与数学函数的特点(与人工智能接近)。

诺伯格·舒尔茨按照格式塔法则来研究场域,并认为巴洛克建筑形成了一种完整的建筑物,其中中心、方向、分区共同作用形成一动态的整体。 另参看《建筑艺术的隐喻》一书P6~P7有关论述。

㈡感觉和知觉

通俗地讲,对环境的接受与识别即感觉与知觉。在《感觉世界——感觉与知觉》中著者贝纳特认为感觉即将感觉到的信息转达到脑的手段,知觉即信息处理(见该书p1)。在该书中,著者进一步指出“在人类的感觉系统中视觉显然占主导地位。如果人类用视觉接受一个信息,而另一个信息是通过另一感觉器官接受的,又如果这两个信息彼此矛盾,人们所反应的一定是视觉信息”(见该书p51)。 环境提供的通常是复合刺激。由复合刺激所引起的各人脑中的分析器——人感受和分析刺激的功能系统时,在大脑皮层上就形成了各种分析器之间的联系,由之产生知觉。

㈢知觉的特性 (见课本P148) 1、 知觉的整体性

即趋向于将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 2、 知觉的理解性

以已有知识经验去认知对象,这是知觉的理解性。 3、 知觉的恒常性

由知觉经验所作用的感知的相对恒定性。 注:知觉的恆常性:(1)、在不同照明度和波长的情况下,一切颜色和黑、灰、白的明度有保持不变的趋向,这分别称为颜色恆常性和明度恆常性。同样有(2)、无论从什么角度去看一件物体,它的形状是不变的,这种趋向叫做形状恆常性。(3)、无论站多远看一件物体,它的大小均是一样的,这种趋向称为大小恆常性。

1 4、 知觉的选择性

这涉及到心理学中的“注意”(前已有简要论述,见P34侧页4点)。 ㈣空间知觉

此为物体的形状、大小、远近、方位等空间特性在人的大脑中的知觉效应。 a、轮廓

此为形状知觉中最基本概念。在知觉一个形状之前先看到轮廓,所谓形状即由一个可见的轮廓把它与视野其他部分分割开来的那一部分。 轮廓是一个明度级差的比较突然的变化。但它不等于形状。通常一个轮廓倾向于对于它所包围的空间发生影响,即轮廓一般是向内部而不是外部发挥构成形状的作用。 注:如彩色拼画板比素色拼图板完成的更快更好。前者对图画内容的理解而不是拼图板的轮廓在起主要线索作用。 b、侧抑制

当观察两块亮度不同的区域时,它们之间的轮廓一般表现得特别明显,有一种在边界处亮度对比加强的现象。这由一种被称为侧抑制的对邻近视觉单元发生抑制性影响的现象。在多种感觉道中均有发现。

c、主观轮廓

在没有直接刺激作用而产生的轮廓知觉称为主观轮廓或错觉轮廓,下图为典型之图。

只有不完整因素提供了必要的深度线索时,主观轮廓才得以产生。故可以认为深度线索是不完整图形中引起主观轮廓的直接决定条件。在上图中三个扇形圆盘和三个角在某种意义上均不完整。大多数人把它们看成一个盖在三个黑圆盘上的三角形和一个被压在下面的黑边的三角形。显然,这种知觉组织在简单、稳定和正规性方面占优势。而为了使这种知觉组织更合乎现实,中央的白三角形必湏被看成是压在另一个三角形上面的不透明三角形;又由于三角形一定有边界,视觉系统依据推论的结果就提供了必要的“轮廓”。这种主观轮廓是知觉到在立体结构中有一个展现在前方的平面所造成的结果,是视觉系统要把某些带有不完整因素的图形加以完整化的倾向所引起的。

d、形态的特征是它的产生最多信息的各个部分。单单就形状而言,这些特征可以是角、锐曲线等不能预测的或不寻常的细节,尤其是不能预测的外形。一个很快地、不规则地改变方向的外形,具有丰富的信息内容。(参阅《建筑艺术的隐喻》p105)

2、距离知觉

人对空间对象的深度知觉或距离感的线索,在人的空间知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包括如下方面: a、大小

如我们已知一个客体的实际的大小,通过视觉就可以推知它的距离。在建筑中如果我们知道某个构件的大小,那么整个建筑的大小和它距离我们的远近也可估计出来。当此构件的尺度失真时,会造成判断的失误。

注:大小知觉在一定程度世上影响着距离知觉。

水平观察时,大小知觉恒常性较大。从上向下垂直观察时大小恒常性较小。从上向下观察物体,比隔同样距离在水平方向观察时显得小的多。 b、物体的遮挡

物体的相互遮挡是判断物体前后关系的重要条件。前面的物体会被知觉得近些。 c、光亮与阴影的分布

光亮的物体显得近,灰暗或阴影中的物体显的远。

在工作场所的人工照明应保证既不产生过于强烈的阴影,也不能完全没有阴影。

d、颜色分布

在人的经验中,远方的物体一般呈蓝色,近的物体呈黄色或红色。故人们形成一种联想,认为红色的东西在较近的地方,而蓝色的东西在较远的地方。 e、空气透视

通过空气的灰尘,我们所见的较远物体的轮廓不如近处的物体清晰分明。由之,清晰度成为我们判断空间距离的主要条件之一。 f、线条透视(见课本P149)

此指空间的对象在一个平面上的几何投影。近处对象占的视角大,看起来较大;远处对象占的视角小,看起来较小。因此,向远方伸展的两根平行线看起来趋于接近。

g、结构级差

在任何表面上,随着距离的增加均产生近处稀疏和远处密集的结构密度级差。这种结构级差形成了距离知觉的线索。 h、运动视差

在周围环境固定而观看者的头或身体移动时,由于在同一单位时间内不同距离的物体的视角变化的差异(近物体视角变化大,远物体视角变化小),便引起相对运动的知觉。此有助于空间知觉。

注:近者被知觉为向相反方向运动,略远者向后移动较慢,而更远者却向与我们相同的运动方向移动。

3、深度知觉(课本p149)

人眼的视网膜是一个二维空间的表面。人依赖深度线索来判断物体的空间位置,且主要依靠双眼视觉实现(特别是对于精确视觉)。

注:夜间时,判断远距离物体较困难。故夜间驶车需同时开亮両个灯,此有助于根据车辆両端灯光的距离来判断前面车子的远近。 4、方位知觉(课本P150)

即方向定位,是对物体所处的方向的知觉。㈤环境认知(课本p150) 人在认知环境过程中形成认知结构。 如洁净的环境造成遵守公共洁净秩序的人。

七. 环境心理感受与个人空间(课本P150) 1、拥挤

对一个人来说,与他邻近的人是其环境的一部分。群体之间相互作用多少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因此也就决定了他的生理状态。

拥挤导致紧张。但人对紧张的反应会因情形不同而不同。拥挤会加剧对情境的一般反应。即使积极的反应更积极,使消极的反应更消极。 2、密度

过分高密度的环境下,人可能感到拥挤,从而产生紧张。高密度引起较高的刺激,反应则因人而异。

注:紧张使人上腺素分泌增加、血压增高。会使人变得烦躁不安。

3、个人空间与空间气泡(课本p151)

领域性是动物的社会组织的一个特征,也时一种对环境的适应。人具有很大的潜力能够通过学习来适应环境。

a、人们总是在可能占据的整体空间中均匀地散布开,总乐意站在柱子附近并且离开人们行走路线的地方,以保持个人空间不被干扰。 b、人们乐意在空间中靠边占据自己的位置,如此视觉宽阔而个人空间相对稳定。 c、个人空间气泡,从前面接近某人时需保证较大缓冲区,从后部接近距离较小。 注:个人空间的相融性与相互关系的亲密程度正相关。

由于适应的原因,拥挤与高密度对人的影响远非想象得那么大。

4、人际距离 (见课本p151)

在某种场合中,人与人之间保持了一定的(距离)空间,小于这个空间,人们会认为侵犯了个人的私密性。这一空间常称为“个人空间”。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处观察到。例如谈话最多的人或用其他方式支配他人的人倾向于坐在桌子的一端。此外,会议中桌子的

形状 以及人们所坐的位置可能对于人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有重要的意义(圆桌会议为一例)。

5、领域性 (课本P151)

此为从动物界的研究借用于人类社会的概念。

有研究表明,位于住宅群体布局中更靠近中央的人们有较多的朋友。在此办公室、教室以及其他地点有类似的情形。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之中,空间的使用起着很大的作用。即空间的使用既由人决定,同时又决定人的行为。信息在环境中的传播常常是不均匀的。所以一个人所处的位置就会影响他与该项信息之间的关系,这在建筑布局这一较大范围来讲是如此。领域性是对群体关系的适应。

人们之间的距离越大,它们就试图通过视觉来取得较多的信息。人们选择在餐馆中坐在四周的位置,大概即出于此。 我们看一看课本上的例子(p151、p152)。

注: 对个人空间与领域性的限定随情势而变化。

生物学定义:领域被解释为:“有选择地保护住处的范围”。即占有者在所占据的地盘范围内排斥同种的竞争对手在其所占的地盘内不常出入(有时也排斥其他种类)。 实例图见《建筑心理学入门》P112和P113

邻近性是喜欢和友谊的主要因素之一。生活在成套住宅内的学生比较善于交际与友好。

6. 私密性

私密性有孤独、亲密、保留等状态。

亲密的意思就是接近,特别是身体方面的接触。人对私密性的需求,常常伴随有时间维度的作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一个人对空间需求的欲望是有限的,个人空间大于他所需要的空间限定时,他会感到凄凉、孤独和寂寞。例如,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在荒郊野外的相遇与它们在大城市拥挤的公共汽车上相遇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花园、郊外通常是增进感情的好地方,道理即如此。 ⒎孤独感 (课本P152)

现代经济与科技为住宅的个人相对独立性提供了物质基础,这首先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8.可识别性

需要创造有个性特征的环境或建筑个体。

四、建筑环境心理 (课本p153) ㈠建筑环境的形式心理 ⒈形状与视知觉

视觉形状是通过一些过程来分析的。在这些过程种,抽取出独具的特征,并把这些特征与存储在记忆中的先前经验过的视觉形状的表象作比较。 ⒉空间形式的力感与动感

空间是形态的限定,故应是空间限定形式的力感与动感。 ⑴点的紧张感。详述见课本P154、P155 ⑵线的紧张感。 ⑶面的力感和动感

注:物理学原理:任何一个已知的“场”所包含的力的分布,最终要导致一种最规则、

最对称和最简化的结构。

⒊ 建筑的情态特征(或称意象)

㈡建筑环境的色彩心理 ( 参见课本P157~P160 )

一切视觉表象均是由色彩和亮度产生的。 轮廓是眼睛区分几个在亮度和色彩方面均决然不同的区域时推导出来的。组成三度形状的重要因素是光线和阴影。而光线和阴影与色彩和亮度同宗。然而严格说来,色彩与形状是两种互有区别的现象。前者重在表情,后者重在信息的传达。

㈢、人居环境心理

⒈归宿感(一种能够自我控制情势的主观感受).此是对某种稳定关系的认可态度,表现为占有性的相互关系。有归属感的住宅或小区首先是给住户提供便利条件,环境使人放松。 ⒉归属感

对自身社会定位的一种认可态度。亦是表现为占有性的相互关系。 ⒊亲和自然心理

大自然的绿树、青山所造成的环境,使人得以闲适的体验。 ⒋邻里效应

人类是群集的动物。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与其他人的密切交往中消磨了一生。“远亲不如近邻”,此源于人类生存的需要(有效率地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 ⒌接近与疏远心理

这要与相关的情势结合讨论才有意义。

注:红、黄、蓝三色系列组成的图式既响亮又和谐,(响亮即强烈),一些名画即以此构成。 颜色提供了形式的冗余信息。纹理(质地)也如此。外形远比质地更为重要,至少在辨认物体时是如此。仅由线条构成的边缘信息就足以使人知觉和认识该物体。一般说来,只是图式中的边缘信息就提供了知觉物体的足够依据。 人具有天生的寻求伙伴与他人集合在一起的倾向,合群有利于人类生存,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⒍住所私密性与私密领域

甚少干扰的空间就是具有私密性的领域。当然,这里也有时间维度作为一个重要因素。

⒎居住空间与色彩心理

与个人特质相关很大。一个人对色彩及其匹配的喜好常有较大差异。

注:学习中应注意:知识必须加以应用。数据资料不加以整理就不成为信息,信息不加以分析就不成为知识,知识不用智慧加以应用就不能成为力量。

苏格拉底对话方式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这种互动式的过程有助于增长知识(助记忆)和提高聪明才智。

只有最好和最适合的才能生存,根本没有可躲藏的地方。 通过知识的应用来提高我们的才能。

最对称和最简化的结构。

⒊ 建筑的情态特征(或称意象)

㈡建筑环境的色彩心理 ( 参见课本P157~P160 )

一切视觉表象均是由色彩和亮度产生的。 轮廓是眼睛区分几个在亮度和色彩方面均决然不同的区域时推导出来的。组成三度形状的重要因素是光线和阴影。而光线和阴影与色彩和亮度同宗。然而严格说来,色彩与形状是两种互有区别的现象。前者重在表情,后者重在信息的传达。

㈢、人居环境心理

⒈归宿感(一种能够自我控制情势的主观感受).此是对某种稳定关系的认可态度,表现为占有性的相互关系。有归属感的住宅或小区首先是给住户提供便利条件,环境使人放松。 ⒉归属感

对自身社会定位的一种认可态度。亦是表现为占有性的相互关系。 ⒊亲和自然心理

大自然的绿树、青山所造成的环境,使人得以闲适的体验。 ⒋邻里效应

人类是群集的动物。几乎所有的人都在与其他人的密切交往中消磨了一生。“远亲不如近邻”,此源于人类生存的需要(有效率地满足自身的生存需要)。、 ⒌接近与疏远心理

这要与相关的情势结合讨论才有意义。

注:红、黄、蓝三色系列组成的图式既响亮又和谐,(响亮即强烈),一些名画即以此构成。 颜色提供了形式的冗余信息。纹理(质地)也如此。外形远比质地更为重要,至少在辨认物体时是如此。仅由线条构成的边缘信息就足以使人知觉和认识该物体。一般说来,只是图式中的边缘信息就提供了知觉物体的足够依据。 人具有天生的寻求伙伴与他人集合在一起的倾向,合群有利于人类生存,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⒍住所私密性与私密领域

甚少干扰的空间就是具有私密性的领域。当然,这里也有时间维度作为一个重要因素。

⒎居住空间与色彩心理

与个人特质相关很大。一个人对色彩及其匹配的喜好常有较大差异。

注:学习中应注意:知识必须加以应用。数据资料不加以整理就不成为信息,信息不加以分析就不成为知识,知识不用智慧加以应用就不能成为力量。

苏格拉底对话方式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式,这种互动式的过程有助于增长知识(助记忆)和提高聪明才智。

只有最好和最适合的才能生存,根本没有可躲藏的地方。 通过知识的应用来提高我们的才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bl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