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研究
更新时间:2024-05-23 11: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1、安徽人民出版社《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雍自元2006-12
本书以青少年犯罪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即青少年犯罪现象、青少年犯罪原因、青少年被害人、青少年犯罪预防及被害预防,
青少年犯罪现象中主要阐述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类型,突出当前青少年犯罪呈现的一些新特点。青少年犯罪原因部分主要揭示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宏观社会原因和微观社会原因、青少年犯罪的个人原因以及影响青少年犯罪的条件和相关因素。最终得出青少年犯罪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论。青少年被害人部分从当前实际出发,阐述了青少年被害类型、被害特点及其被害原因。在青少年犯罪预防和被害预防部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青少年犯罪及被害的预防措施。
本书以青少年犯罪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即青少年犯罪现象、青少年犯罪原因、青少年被害人、青少年犯罪预防及被害预防,
青少年犯罪现象中主要阐述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类型,突出当前青少年犯罪呈现的一些新特点。青少年犯罪原因部分主要揭示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宏观社会原因和微观社会原因、青少年犯罪的个人原因以及影响青少年犯罪的条件和相关因素。最终得出青少年犯罪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论。青少年被害人部分从当前实际出发,阐述了青少年被害类型、被害特点及其被害原因。在青少年犯罪预防和被害预防部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青少年犯罪及被害的预防措施。
2、 青少年犯罪研究的方法论创新
牛 凯
思辨与实证的关系。思辨与实证是青少年犯罪研究采用的两种主要方法。受传统研究习惯的影响,30多年来的青少年犯罪研究以思辨研究为主,科学的实证研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研究成果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加强青少年犯罪研究实证方法的运用,改变思辨研究为主的局面,已经成为拓宽青少年犯罪研究领域,提高青少年犯罪研究水平的重要途径。但是,对于青少年犯罪研究中实证方法的运用,要避免矫枉过正,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因此,要注意避免三种错误倾向:一是过分强调实证研究而否定思辨研究。二是对实证研究的理解庸俗化,以为在文章中列举几个数据、表格就是实证研究。三是对实证研究的具体方法运用不科学。坚持科学的思辨与严格的实证的辩证统一,是青少年犯罪研究方法的最佳选择。
定性与定量的关系。定性与定量是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两种具体分析方法。受我国重思辨轻实证传统的影响,在青少年犯罪研究领域同样存在着重定性分析轻定量分析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数量统计的概念不明晰、标准不科学、态度不严谨、分析不全面、运用不恰当。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如同树的主干与枝叶,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只有进行定量分析,才能更充分、更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才能把握不同质事物的数量界限,才能正确认识犯罪现象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影响,才能科学地进行定性分析。同样,如果没有定性分析的指导,定量分析就可能迷失方向,或者变得毫无意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在青少年犯罪研究中占据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配合使用,才能达到系统、全面、科学地认识青少年犯罪规律的目的。
为改变定量分析粗浅的现状,青少年犯罪研究者应当以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加强调查研究,改进调查方法,注重运用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规范使用统计方法,正确使用数学模型,科学利用统计分析软件,提高定量分析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微观与宏观的关系。微观与宏观是青少年犯罪研究的两种理论分析方法,在青少年犯罪研究中,要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并重。一方面,要避免过于侧重宏观分析的研究倾向,避免过多“大而空”结论的形成。而目前青少年犯罪研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过多地偏重于宏观分析,侧重于研究社会为什么存在犯罪,缺乏对犯罪微观环境的实证分析,容易出现过多“宏大叙事”造成的理论空洞,导致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得不到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过于侧重微观分析的研究倾向,避免过多缺乏“举一反三”价值的结论的形成。目前青少年犯罪研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过于偏重于微观分析,侧重于研究个人为什么会走上犯罪道路,较少对犯罪微观环境形成的宏观背景做系统、全面的考察,这既降低了研究成果的理论水平,也导致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难以制定。
有价值和负责任的青少年犯罪研究,必须把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结合起来。微观分析能够对犯罪现象进行精细化的考察,捕捉影响犯罪的最直接的时代变量。宏观分析能够提升研究的层次和视野,从整体上高屋建瓴地审视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规律。微观分析是宏观分析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微观分析,宏观分析不可能得到科学、系统的证明。宏观分析是微观分析的理论指导。没有宏观分析,微观分析将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
多学科与单角度的关系。青少年犯罪研究兴起之时就具有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特点,它不仅直接涉及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等学科,还在不同程度上涉及了生理学、心理学、医学、精神病学、人口学、教育学等学科,其学科特点带有明显的综合性。但是,这种综合性往往否定了青少年犯罪研究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性,或这种独立性在不加选择的综合下消失了。因此,我们必须明确,青少年犯罪研究首先是独立的,然后才是综合的。独立是前提,综合只是手段。
与青少年犯罪研究的学科特点相对应,青少年犯罪研究的方法既需要选取一个角度进行深入研究,又需要采用多学科的方法进行全面研究。目前,青少年犯罪研究恰恰在这两个
方面都存在着明显不足,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多学科方法欠缺;二是以偏概全;三是学科整合过于简单。
面对青少年犯罪研究多学科难以整合,单角度难以深入的困境,一方面,要积极拓展学科领域,加快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当前,青少年犯罪研究要重点引入生物学、生理学、脑电波学、精神病学、遗传和基因学等学科,搭建多学科信息交流平台,定期组织各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广泛借鉴各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共同推动青少年犯罪研究向前发展。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如果没有坚实的本体理论,一味地拓展自己的发展空间,热衷于开创自己的分支学科,那么,青少年犯罪研究的理论将难以达到应有的深度。
经过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辉煌之后,青少年犯罪研究目前进入了瓶颈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通过方法论的创新突破理论瓶颈,催生理论繁荣,无论是对于理论和学术的发展,还是对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将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作者系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研究部部长)
3、 [观察与思考]
01 从优先到和谐
——话说预防青少年犯罪之六 千古洲 [立法与司法]
04 刑事和解在未成年人犯罪中的适用 甄 贞 陈 静 08 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制度研究 李春浩 13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视野下对未成年人犯罪再思考
张俊龙
[调查与分析]
17 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谱系分析 共青团北京市委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网络成瘾心理治疗与预防研究”项目组 20 外来未成年人犯罪及处理的调查研究
——来自浙江省东阳市的一个经验报告
魏迪 胡有星 斯以民
26 关于加强社区闲散青少年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吴志辉 刘自典 [探索与实践]
30 “零犯罪”社区:从有试点到有特点
——关于石嘴山市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的调查 李 温 崔建中
33 工读学校学生抗逆力的恢复
——关于—次工读学校的夏令营 席小华 姚鹏龄 38 适应城乡统筹发展要求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工作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共青团重庆市委权益部 41 对刑事和解的主持者及最终司法处理方式的探讨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检察院
44 未成年人重罪案件中的刑事和解适用问题
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
[预防与矫正]
46 北京市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及加强检察预防工作的思考
彭天广
50 新入所在押人员主要心理状态及其监管对策 卢卫明 54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对策 徐天合 58 社区矫正末期青少年对象心理矫IT作个案研究
以社区矫正对象L某为典型个案 金碧华 63 关于推进青少年社区矫正的思考 赵海林 [论述与研究]
67 论毛泽东的犯罪防控思想 刘晓梅 72 未成年人犯罪适用罚金刑的理性思考
王剑波 李昊翰
74 “应试——厌学——违法”模式的社会学解释
李文婷
82 试析未成年人重新犯罪问题 丛 梅 [教育与保护]
86 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
青少年法制教育体系 宋雨声 刘 勇 韩桐莉 93 从学会关心到责任生成
——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思考 应丹莉
4、
发表日期:2011年4月24日 出处:他山之石 作者:池晓华 编辑:chixiaohua 有798位读者读过此文 【字体:大 中 小】
有关“问题学生”成因分析的文献综述
【摘要】 与其他学生相比,“问题学生”更需要老师、家长的呵护、理解和尊重。如果教育工作者忽略对他们的个性化教育,缺乏有针对性的引导,就无于对这部分学生的放弃。这既不利于他们自身道德品质、个性、智力和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健康。因此,转化“问题学生”是学校、家庭及社会义不容辞的任务和责任。该课题的研究有重大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问题学生”,给予他们必要的关注。而对“问题学生”的成因进行系统的分析,了解他们的特点,是对他们进行有效教育的前提和关键所在。本文主要是通过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途径,在查询和阅读了大量相关论文的基础上,对“问题学生”的成因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并提出相关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问题学生”成因分析 教育策略 【正文】
一、“问题学生”的界定
1、对“问题学生”的定义
这里所指的“问题学生”并非那些有犯罪经历或精神上有严重疾病必须经过医治才能正常生活的学生,而是指那些在学习、性格、思想道德等方面经常出现某些障碍的学生。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一些角度来看,“问题学生”是指在一定情境或某个时期中,暂时遇到自己独立无法解决的困惑,从而与自己平常表现相“异常”的学生。①这些学生的“问题”只是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某种不良影响而造成的,并不是天生愚顽,不可救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不能严格规范自身行为、漠视校规校纪、法制观念淡薄、是非观念不强,在学业、行为和心理等方面存在着偏差或不足。
2、“问题学生”的主要特点
和其他学生相比,这些“问题学生”主要有以下一些特点:
首先,逆反心理强。常常自己的好恶来确定自己的行为,总想显示与众不同的自我表现,渴望被人关注,以放弃学习,违纪捣蛋、顶撞他人,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作为自己的“英雄壮举”来引起老师和同学、家长们的注意。
其次,意志薄弱,不求上进。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自我控制能力低下。即使他们知道对错,有时也有强烈的进步意识,但由于受到已形成的不良行为习惯束缚,他们在转化过程经常出现反复重犯的现象。久而久之,由于缺乏毅力,他们便产生了厌烦甚至抵触的心理。
再次,极度自尊和极度自卑并存。这类学生和其他学生一样,也有自尊心,甚至自尊心会更强些。但是由于学习或者思想方面的障碍,时常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排斥,在内心深处有着严重的自卑情绪,而表面上又往往表现为傲慢无礼,自以为是,对任何事情和任何人都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常常表现为行为偏激,经常不遵守学校纪律,有逃学、打架等不良行为习惯。
二、“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
车文博教授认为学生问题行为是指在成长过程中在中小学学生身上常见的各种不利于品格发展和身心健康的行为,它是品德教育和心理卫生教育的对象。南京师大孙煌明教授认为儿童的问题行为,是指那些阻碍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学生智能发展,或是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偏差行为。可见目前国内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学生问题行为定义。但从行为学的角度可把他们的“问题行为”归属如下几类。 1、懒惰型。这些学生的行为表现为上课心绪不定,学习情绪化比较严重,不热心公务,考试作弊,有的甚至连作业都懒得做。为了应付作业检查或老师及家长的要求而出钱请人代劳。
2、暴力型。这些学生的行为表现为好冲动、行为鲁莽、固执,做事随心所欲,时常为一些小事骂人、打架,喜欢无论什么事都用武力解决问题。
3、冷热型。这些学生的行为表现为做事凭兴趣,对感兴趣的事情积极、主动得可爱,对不感兴趣的事情无动于衷,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小动作多、干扰其他的同学学习,有时别人去做时反而会嘲笑,甚至阻止或捣乱。
四是“离群型”。这些学生生性孤僻、不合群、胆怯、害羞、自卑、自责感强,做事缺乏信心,不敢试验。总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如人,错误地认为自己做什么事都不会成功。
三、“问题学生”的成因分析
对引起问题行为的原因,很多学者都进行来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其观点可以概述如下:绝大多数学者都充分认识到问题行为的成因极其复杂,它既受社会环境境和学校教育条件所制约,也与儿童身心发展水平有关,因此它是行为主体生理、心理等内在因素和环境与教育等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的学生的行为主要受到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外在因素
一切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环境,人类也不例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们都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影响着人的发展,但总的来说,社会环境的影响要比自然环境大得多。而学生又作为社会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其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决定了社会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其中社会环境包括具体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等等,本次主要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以及社区环境对我国“问题学生”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
(1)家庭环境——重要作用
霍金芝等人的研究发现,家庭环境与儿童问题行为高度相关,父母文化程度低或个体经营者家庭、住房条件差、经济水平低、有不良生活习惯、与长辈共同抚养子女和对子女无社会交往培养等都是我国中小学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极为不利因素。赵克林也认为家庭教育对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至关重要,父母教育孩子的态度、方法以及行为的影响,是孩子产生不良行为的根本问题。可见,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最关重要的。王玉凤等人的研究发现,主干家庭②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最低,核心家庭③次之,单亲家庭④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最高。主干家庭规模比较大,人际关系较为复杂。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需要扮演多种角色。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进行换位思考,体谅他人;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等等。单亲家庭不论是父母病逝还是离婚,都会给儿童带来巨大的心灵创伤,缺少健全的父母保护和家庭成员之间友好相处的体验,因此儿童容易产生孤独、恐惧或忧郁心理,进而出现行为问题。
当然,任何一种家庭模式对孩子的影响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所以父母要注意扬长避短,尽量发挥家庭特有的优势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
(2)学校环境——主导作用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的场所,意味着学校为学生个体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以后的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教育工作上的错误,如少数教育工作者由于教育观点上的错误,教育方法上的不当,也可能给学生产生问题行为的蔓延与恶化提供条件。总之,学校教育不能凌驾于儿童发展规律之上,而是要关注学生接受教育的主体地位。现存的学校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一些弊端: 1)盲目的分数主义、升学主义。多数中小学生生活在焦虑紧张之中有碍身心发展。很多学校不是以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标准,而是以分
数和成绩为指挥棒,“重教书、轻育人”,忽视对学生特别是对存在这样或那样缺点错误的“问题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和品德行为的严格训练,那么学生便成为名副其实的“问题学生”。
2)课外活动功能不强。没有适当和足够的课外休闲活动,活动场所也缺乏,使学生过多精力无处宣泄,造成三五成群,闲荡冲突,惹事生非。
3)师生关系日渐淡薄。师生关系疏远、沟通不足,教师不能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动向,导致无法有效地实施辅导,而学生的思想得不到正确的引导。
4)同伴团体的影响。结交品行较差的同伴,受到不良影响。
5)“大班教学”,学生人数多。教师工作任务繁重,难于管理,做到面面俱到。往往容易产生放弃部分“问题学生”的思想,最后导致学生也自暴自弃。
(3)社区环境——长期作用
“问题学生”的“问题”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究其原因,是在不良的社会风气侵蚀下、在不正常的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失误的影响下,由各种消极因素随着身心的成长而长期缓慢发展的结果。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欺蒙拐骗有所蔓延,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有所泛滥,价值观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屡禁不止,这些腐朽没落文化和有害信息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时刻腐蚀着学生的心灵。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没有正确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盲目追求时尚、个性,偏离了正常的学生生活。
(4)小结:这些外在因素是相互影响的,不能任意将其中一种因素的作用绝对化。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必须有机结合与协调,最大限度地利用、整合、优化它们的积极因素,控制其中的消极因素,这才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更有效的作用。
2、内在因素
“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用心、精力不集中,没有耐心,纪律松散。一些“问题学生”内心深处也有要求上进的愿望,但缺乏持久的动力和毅力。这些都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动摇后退,结果良好的愿望总是不能如期实现。有的学生情感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遇到困难和矛盾,便手忙脚乱,想不出应对的措施,只好采取消极应付或过激的办法。现在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平时
娇生惯养,养成了他们处处自我为中心,不能从他人或社会的位置去换位思考和处理问题。正是由于这些内在的因素,导致这些学生遇到不顺之事,不能以平常心坦然处置,而容易产生过激行为,从而成为“问题学生”。
四、转化“问题学生”的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学生”成因的分析,我国学者提出了很多转化“问题学生”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爱的教育,了解、宽容学生
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的实验启示告诉我们,永远对学生抱着期待,就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特别是那些“问题学生”更是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爱心和期待,相信他们会不断进步,那么老师对他们的情感和教学行为都是积极的,就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如果教师抱着失望的态度,就等于是对这些学生贴上落后的标签,而教师对该学生的消极态度和情感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热爱孩子。这种爱不仅仅是责任和义务,而且这种爱本质上是无私的,因而神圣的。尤其是“问题学生”,他们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往往对身边的人存在不信任和排斥,行为上拒绝合作。这时我们不妨来个换位思考,揣摩他们的心理,理解他们的处境,宽容他们的缺点,俯下身来听听他们怎么说,这样做能最大限度给他们以尊重,让他们从心底里接纳了你,把你当作了朋友,教育转化工作便有了成功的可能。
2、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理念统一
学校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启蒙教师。构建社会、学校、家庭相互支持的教育体系是当今大教育的任务和使命。
(1)从家庭教育的现状来看
大多数家长不是教育方面的专家,缺乏教育理论的指导,缺乏对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的研究,面对着自己唯一的孩子又缺乏相关的教育经验,仅着对孩子的爱进行教育,往往会出现许多偏差。家庭教育需要学校教育的指导和配合。尤其是在某些方面表现较差的学生,绝大多数隐瞒在校的真实情况而不愿让家长知道,家长对子女的表现情况不清楚,最终导致学校与家庭的教育脱节。学校教育必须加强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增强对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素养和家庭教育的水平,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康发展。比如,可以通过开
家长会,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以及学校的教学内容、培养目标等等。家校合作教育就有利于做到优势互补。
(2)从学校教育的现状来看
家庭教育是最基本的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教育。很多“问题学生”的“问题”的根源都是家庭,不同的家庭会培养出不同的学生。所以学校必须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最大程度上与家长达成教育理念上的一致,取得家长的支持,减轻学校教育的难度,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改善教育策略,强化教育效果。
(3)从社会教育的现状来看
学校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摇篮,学校的人才培养策略、培养目标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素质,学生的素质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发展。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对学生的生活学习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接纳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关部门应加大力度整治社会上存在的不良风气,尤其是网站或者电视节目中低下的内容,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纯洁的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培养社会人才尽责。
上面提到,学生“问题行为”的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因而教育策略也应该是综合性的,这就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紧密结合,扬长避短。 【结论】
近年来,对“问题学生”的教育逐渐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基层教育工作者对待这些“问题学生”不再像以往那样弃之不理或者无可奈何,而是积极寻求教育的办法。很多教育专家学者针对“问题学生”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无论在理论方面还是实践方面都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并提出可行的教育策略。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对“问题学生”成因的分析大多数归根于外在原因,尤其是家庭和学校的影响最为关注,但是对其他外在因素,比如社区环境等因素重视明显不够。专门研究“问题学生”内在原因更少,这对教师运用教育“问题学生”的策略造成一定的错位选择。这是有待提高的一个方面。
教学中如何处理问题学生
学生的过错行为和不良品德行为都属问题行为。从学生的成长经历来看,他们始终伴随“试误”活动而发展。由于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
等等影响,学生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行为。
作为教育者,我们怎样做到用情去感化,用心去引导,用脑去处理,根据问题行为的轻重大小对症下药,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
处理问题行为的策略、方法、手段不一样,其结果就可能是天壤之别。这里根据一些实践总结了一些方法。 1.规章约束
要利用学校规章的约束力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干预。学校和班级在建立规章时,要组织学生主动参加。要让他们充分酝酿,积极讨论,做到人人提建议,个个表态度,使整个形成过程成为学生认同内化规章的过程。
这样的规章学生认同度高,当然对学生的约束力就强。即使学生出现问题行为,老师用其进行对照处理,他也会心悦诚服。
另外,经常利用反思课组织学生对规章进行学习,对照检查,让规章的内容和精神得到强化,学生就会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减少或者免除问题行为的发生。 2.提前预防
事实上,每个学生都不希望出现问题行为,尤其老师更是这样。要做到少出或者不出问题行为,我们就得治本。要进行前瞻性的思考,要根据人地时空做出有预见性地分析,要制定计划,预期落实。 我们不但要有问题行为的意识,更要有预防问题行为的行动,这样才能将问题行为扼杀在萌芽之前。比如对学生进行规类档案管理,利用晨会班会或者其他时间经常给学生讲道理提要求,对个别学生进行谈心嘱咐等都是可取的办法。 3.保持冷静
冷静是处理问题行为的关键。学生问题行为出现以后,只要不是有可能继续发生的暴力事件,一般我们都要进行冷处理(如:等一下,我马上来处理;你们先想一想,等一会我就来处理),让时间向后延一延,使心态静一静,做到保持平常心,见怪不怪。
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自省自悟,又利于老师摸清问题行为发生的原因,从而选准处理问题行为的最佳办法。同时还可以避免简单粗暴,杜绝体罚。 4.调整动机
动机是产生行为的根源,要根治问题行为就得从改变动机开始。首先
要摸清问题行为的源头,找准问题行为的实质所在。要区别偶发性和一贯性。
对好心办坏事,为了某种欲望的满足,恶作剧,故意扰乱,要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要通过引导、激励、调整、改变的办法调整行为动机。让学生从阴影里走入阳光地。 5.有意淡化
学生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独立意识、自我意识也随之加强。在学校或者班级里,尤其是学习不太好的学生,常常被沦为漠视群体。他们为争取自己的地位,往往通过问题行为表现不满意或者反叛,以引起老师的注意。
如果老师遇到这种情况大惊小怪,就使这些学生的不良欲望得到了满足和强化。因此,我们在这类问题行为面前要有意淡化。如:某学生在物理课上看小说,老师就可有意不看这位同学说:“要注意看物理课本。”等等。 6.积极转移
当人受到不平等待遇或者遭受意外伤害憋了一肚子气后,往往会把心中的怒火转嫁给别人,而且会“转移攻击目标”。医学界将其定义为“心理转移”。学生的问题行为大多都是由“消极心理转移”产生的。 如果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明白这一点,并尽可能地寻求“积极心理转移”,学生的问题行为就可减少或者遏制。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相关训练。如倾注爱心,担负责任,磨炼毅力,锤炼意志等活动都可收到很好的效果。 7.以爱换德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面对学生的问题行为,我们的教师只要是真诚地帮助他们,关心他们,体贴他们。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看问题,想问题,对待问题,处理问题,而且顾及他们的合理要求,再调皮的学生也是会被老师的关爱唤醒良知的。
中央台《实话实说》栏目报道,深圳一位老师为了找回一个不愿上学的学生,相继家访了三十八次。在第三十八次时,这位学生终于被老师的真诚打动,从此返回学校发奋学习。爱是教育的灵魂,用好了它,不仅对处理学生问题行为作用很大,而且其综合效力也是无穷的巨大的。 8.因势利导
凡事都有两面性,只要我们用辩证的眼光去看,我们就会发现任何事
情都有它的有利面,也有它的不利面。学生的问题行为当然也一样,虽然是不正常行为,但从反面看,大多都有值得肯定的方面,至少有值得发掘的成分。
比如爱说话的同学就有乐于交流心理倾向,喜欢打架好动的同学就有体力充沛的特长,等等。只要我们善于分析,勤于集累,我们就可消极为积极,变问题为有利。 9.活动补偿
由于课程、设备和师资的限制,现在的学校大多都只重视理性活动,重视室内活动。学生的活动空间几乎只有教室,差不多整天都是关在教室里死啃书本。形式单调呆板,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得不到满足。学生的肢体力量得不到释放。
于是产生不满、焦虑、烦躁和反抗,进而出现各种问题行为。尤其是学困生根本找不到一点成功的乐趣。对此,如果我们想办法,挤时间组织一些肢体活动,户外活动,并且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同时,为了这些活动的落实,在班上成立体育部(球队等)、文化部(班容班规)、宣传部(新闻、广播)、统战部(协调关系)、环卫部(卫生、防疫)、文艺部(晚会、班会)、信息部(动态板报)等,让学生各显其能各得其所。
这样,学生的心理欲望得到了满足,学生的肢体力量得到了释放,当然,这方面产生的问题行为也就可自然地减少了。 10.引发宣泄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例子:吃败仗的篮球队员为了表示不满,往往把篮球狠狠地向地上一扔。受老师批评后的学生痛哭一场后,倒显得很平静,而且有可能行为更规范。篮球队员为什么要这样做?受批评后的学生为什么会有如此表现?这就是发泄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挫折引发的发泄形式多数表现为攻击。因此,只要我们把脉学生心理,当学生内心有积愤时,引导发泄;当学生情绪不满时,找机会让其倾述,学生的攻击行为就可得到控制,甚至得到利用。 11.一反常态
这是一个战略战术问题,在处理学生问题行为时,如果方式和态度偶尔一反常态,让学生打破心理准备,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使内心产生振动,就会收到出乎意料的效果。如:将平常火爆的脾气一改温和慈善,学生就会感到关怀备至,深受感动。
将平常温和慈善一改凶狠火爆,学生就会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不然老师不会这样,从而引起高度的警觉。这样的处理办法虽然不可常用,但偶尔一用会收奇效,因为学生记忆深刻,行为变化也就会持久。 12.速战速决
学生在出现问题行为后,往往有一种自责的心理,只要是怀疑会被老师知道,就希望尽早了断,以求得解脱。
老师如果抓住了这个契机,进行及时处理,既了却了师生双方的后顾之忧,又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有利于健康心理的需要。也以免夜长梦多,引起事态的扩散和发展,从而浪费时间和耗散精力。 同时,快刀斩乱麻的工作作风也是教师效率意识的体现 13.迂回出击
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棘手的情况,某些问题行为反复性特强,出现的时间间隙短,次数多,叫你防不甚防,而且往往事态严重影响特坏。
针对这样的“老大难”问题,“老油条”学生,我们想立即见效是不可能的,只能采取“扭跟泡”的办法,扭着学生不松,跟着学生不放,陪着学生不走,与学生比忍性,比韧劲,比耐心,比心计。
同时要绵里藏针刚柔相济(一般都要先紧后松,先硬后软),尤其第一起这类问题,一定要治服。 14.头脑风暴
学生在发生问题行为后,往往装作若无其事,一旦被老师发现后,他们又装作理直气壮。其实,这时他们都是外强中干虚张声势,尤其是那些胆汁质的学生,他们大多不会用心计,或者又是初犯,我们都可用这种急病猛药的办法解决学生的问题行为。
如:大发脾气,甚至雷霆万钧;很很训斥;加重责难等。总之,要做到火暴刚烈,甚至专横跋户,横蛮不理。当然,这种办法一定要特别慎用。 15.角色体验
一节自习课上,老师要求要保持安静,可在很静的课堂上,却有一个学生伏案大声说闲话,不只是因为环境特别吵闹,想试探老师,还是与老师暗暗挑战。这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如果不刹住,就有可能后患无穷。
因此,这位老师没有简单对待,而是对学生宣布要对其严肃处理。课后老师要求这位学生做值日,并授意这位学生安排同学清掉操场上的
某些垃圾,又让其巡视寝室,并根据值日的要求相继作处理。 之后,让这位学生在班上谈体会。这位同学说:“做老师真不容易,管那么多学生,如果学生不听安排,有时气得只想打人,但又不能”。让学生通过体验实现自我教育,这种方法虽然很费时,但效果却长远。 16.跟踪管理
发展的学生自然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待。对学生的问题行为,不要一出现就惊慌失措,小起大作;也不要一有平息就麻痹大意,放松警惕。要有问题意识和超前意识,要防患于未然,不要等到问题来后才想办法处理,要明白只有对付问题的方法不是好办法。
我们的管理行为和育人意识一直要伴随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对那些有劣迹的同学,我们的视线要形影相随,要掌握他们的言行踪迹。为了防止时紧时松,没有持续性,我们还可以用列表的方式做定期的思想工作和调查工作,做一次记一次,保障跟踪落实。 17.引发反思
经常有问题行为的学生,往往听惯了训斥,学会了检讨及其他应付的办法。因此,老师的一般劝说、批评往往都不大奏效。
如果教育者能抓住某些事件激起他们的思想斗争或情绪出动,给予启发诱导,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他们就会在心灵深处受到极大的触动,成为问题行为的转折点。
如有位老师为了教育一位偷了自行车的学生,他给那位学生讲了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年迈的母亲听说自己的儿子犯法要判刑,当场气死。从而唤起那位同学的良知和自责,激起那位同学对爱与归属的强烈需求,进而深知自己错误的严重性。 18.自我教育
加强自我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增强自我胜任感和责任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实现自我约束、自我控制,才是我们治理问题行为的最有效的办法,也是最更本的目的。
例如:在每期开学时,我们引导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定相应的行为计划,并按星期按月组织学生对照计划进行阶段性自我评价,总结自己的实施情况,同时再一次调整自己的行为计划。其间,让学生通过不断内化,明白自己的进步,强化自己的责任,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19.相互帮助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组织精神、团队作用、个人的协调能力、合
作能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因为在我们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全凭自己个人的能耐是很难做成大事的。
当然,对一个班级,不管是从现实管理还是从教育的未来意识来说,都应该重视这方面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尤其是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老师面对十几位同学,如果只凭自己一盯一,那是无济于事的,也是绝对无效的。
因此,我们对学生除了要重视自律意识培养外,还要教给学生一些相互提醒、相互照顾的策略和方法,以通过互相帮助的途径,达到全班协调、整合,实现自主管理的目的。 20.不追根源
学生违背规章制度,出现问题行为,大多都是无意识的,或者是约束力不强,经不起利益诱惑和别人唆使,有的即使有目的、有计划,甚至是明知故犯,但也很少是本质问题和思想问题。
因此,我们在处理学生问题行为时,一般都不要刨根究底,找思想根源。要明白即使要找也只是为难学生,根本打不到教育目的。尤其是中小学生世界观还没有真正形成,品德、个性还不稳定,我们更多的是要作正向疏导、激励,从正面加以引导。 21.表征奖励
这种办法是编制一套表征奖励系统,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得以矫正以后予以的肯定和奖励。奖励的表征可以是各种筹码(物资、荣誉、操行分、象征性物品)。在使用这个方法之前,须先向学生讲清楚表征奖励系统与行为的相应要求。
通俗地说,就是达到了怎样的行为要求就可得到什么样的奖励刺激。心理学称这种办法叫“强化菜单”。菜单的内容是开放的,改正问题行为的途径也是开放,行为者可以按规定自由地选择相应的强化刺激,从而达到自发地矫正的目的。 22.延时强化
任何矫正不良行为的方法都强调强化的作用。按照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中的强化观点来分析,个体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延时强化,只顾为自己追求及时的满足,就极有可能出现问题行为。
因此,有经验的老师最重视持续激励,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将行为与强化的间隙时间逐渐加大,将近期行为与远景目标紧密联系,从而逐步由自动管理、自主管理过渡到自我管理的实现。 23.相反练习
这种办法心理学称为“过矫正”,就是让学生做与问题行为相反行为或者不相容的行为。
如:发现学生在黑板上“涂鸦”,就可要求乱画的学生先把这些乱涂的东西擦干净,再把黑板两旁墙壁上的脏东西清除掉,然后要求他在以后一段时间(如一周)内负责黑板的整洁和教室环境的干净。 在练习过程中要跟踪视导,保证落实,只要能做好就及时给予奖励强化,如果能坚持就要加大表扬。 24.适度惩罚
惩罚不等于体罚。惩罚是一种常见的教育手段,是对学生问题的一种强制性的纠正行为,是在学生身心完全能够承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育措施,对学生能够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它与体罚有着本质不同。 虽然要慎用,但适度惩罚可以使学生懂得规矩,辨明是非,记牢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从而主动地了解行为边际,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客观地说,中学生是处于易发问题的年龄阶段,他们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算是正常。如何对待这些问题学生很多教师都绞尽脑汁,但收效甚微。
问题学生向来让我们头痛不已,尤其是一些错误连连的问题学生。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说每个教师都会碰到,有时我们跟他们相处时会显得手足无措,处理起问题来有时也会让我们焦头烂额。如果跟他们相处不好,处理问题不当,就很会影响到我们的教学,就会影响到我们的教学心情。
最近读了《班主任心理辅导技巧》,读完这本书后,再回想一些有经验教师的做法,觉得在对待问题学生上有了一些方法和技巧。现拿出跟大家一道分享。
一、切忌先入为主和肆意猜测,而要就事论事
思维定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着。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也不乏有这样或那样的思维定势。比如由于对一个学生有成见,我们处理这个学生的过错时,就很容易戴着“有色眼镜”看他的过错,就很容易先入为主,就很容易肆意猜测。 二、切忌急于求成,而要耐心理智
对待问题学生,切忌急于求成。有时当我们看到或听说学生犯错时,我们情绪一般会受到影响,而这种影响向来是负面影响居多。另外,学生犯错,大多是无意的,犯错后,情绪还是比较冲动。因此从
这两方面来看,我们和学生都需要冷静,先坐下来,熄熄“火”,尝试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再作了解,再作分析,再作处理。如果当场处理的话,一方面当事人还处在情绪激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不容易客观面对现实;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在现场,也就不了解情况,不便做出正确的判断,容易误判,很容易给学生带来无意的伤害。 三、以事先预防为主
我们在平时教育教学工作中,一般是在学生出现问题后才进行处理。这种处理法不是不好,而是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我有问题你才关注我的不良感受,从而给顺利地解决问题带来一定的难度。基于此,我们应做好事先预防工作,通过主动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及时发现学生可能出现问题的端倪,及时帮助学生调整状态、改变情绪、转变思路,从而防止问题的发生或加重,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 四、避免说教、命令语气
处理问题的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做到寻因究果,从而避免同样问题的再次发生。
可以说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股积极向上的力量,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唤醒和开发当事人的内在的积极力量。因此我们千万不要把自己作为中心,似乎自己什么都懂,学生只要按照我们的要求、命令就能解决问题。所以我们要避免说教性的、命令式的口气,而要多用支持性的、商量性的语气说话,才能更容易让学生从心里接受我们的教育。
五、少批评,不指责,对当事人以礼相待
当学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问题时,有时是需要我们的批评教育,从而使其认识到错误之所在,迅速地改正错误。但是批评教育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指责、责骂、怪罪。一般来说,我们应该把批评教育的出发点建立在对学生的真诚、友善、尊重等基础之上,把批评的最终目的定位在以后的改进和发展上,而不是责怪,而不是追究过去,而不是讽刺挖苦,如果这样的话,不仅对教育学生效果不佳,而且很会伤害学生的心灵,很会影响师生关系的良性发展。
无论学生犯了什么错误,以及该错误所带来的影响程度如何,我们在具体处理时,要注意“就事论事”、“以礼相待”,而不能动辄就不分场合,不注意方式方法,对犯错学生点名批评,对犯错学生讽刺挖苦,对犯错学生责骂怪罪??,因此我们在对待犯错学生,要注意场合,要注意方式方法。首先应该要注意场合。在问题比较严重时,
最好跟学生单独交谈,不要当着众人直接点名批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尊心,不管他是怎样差劲,也不希望在大庭广众之下出丑。其次,要注意方式方法,甚至语音语调,也就是要对学生以礼相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觉得你是为了他好,你是在帮助他,这样他自然才会讲心理话,才会最终解决问题。
对待问题学生,需要科学的处理方法和技巧,需要把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投入其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发展中的独特的个体。我们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学生,而要及时掌握学生的有关情况,耐心地、细心地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然后再做出判断。也就是我们要克服思维定势,从产生问题的学生角度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真正了解他们的想法,从而找到产生问题的关键所在。
“问题学生”背后的隐性因素及转化初探
【摘要】“问题学生”让家长揪心,老师费心,自己烦心。他们厌学、滋事,不易转化。要想根本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就要弄清楚造成“问题学生”的根本问题所在。然后再对症下药,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关键词】问题学生;隐性因素;家庭;学校;社会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这些学生有的爱调皮,捣蛋,不遵守纪律,有的不爱学习,学习成绩差,有的自我封闭,自卑感极强。他们常常让家长揪心,老师费心,自己烦心。老师和家长在他们身上可谓费尽心思,有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有的却收效甚微,其最主要原因是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不能对症下药。很多时候,老师或家长在处理问题时,只关注到了问题学生的表面现象,即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显性(坏)的一面,而忽视了非常重要的另一个方面,即造成他们这些问题背后的隐性的一面。那造成“问题学生”的背后的隐性因素究竟有哪些呢?本人认为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当这些因素集中在他们的身上,他们无法排解,得不到帮助,自然就会出现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学生不能得到及时的转化,一旦继续发展下去,对家庭、学校乃至社会都是非常不利的。
一、“问题学生”背后的隐性因素 (一)家庭因素。
在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一般都比较活泼开朗乐观。而在一个不良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就会产生这样或那样地问题。 1、不良的家庭环境。
美国教育家斯特娜认为:“教育不应在学校由教师开始,而应在家庭由母亲开始。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的一切善恶品行都是从父母那儿学来的,尤其是母亲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巨大的作用。”[1]如今,留守儿童,离异家庭的孩子,往往得不到父母的爱。教育孩子的责任落在爷爷奶奶身上。但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爷爷奶奶无法替代的。这样孩子就失去最佳的教育机会。更何况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住孙子(孙女),能给孩子的只有溺爱和诸多的无耐,最终只能任由孩子我行我素。小A是小学六年级学生,是个留守儿童,父母长年在台湾。他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不爱学习,头脑总想一些歪点子,在学校一天不惹事都难受,想方设法骗他爷爷的钱,买玩具买零食。小B,也是从少由父母带,直到上小学三年级才被父母带在身边照看,可是这时孩子已养成不良的习惯。好吃懒做、爱撒娇、爱说谎、不爱学习、学习成绩差。这样的结果都是由于孩子从小得不到父母的关爱造成的。此外,贫困家庭,外来工家庭,往往由于生活困难,父母忙于工作对孩子疏于管理,让孩子放任自流。久而久之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
2、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
如今社会,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再加上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许多父母对孩子也特别的痛爱。但是,有的父母忽略了爱的方式,从而使无知的爱变成对孩子的伤害。 (1)对孩子过分溺爱。
现在,独生子女常常成为了“小皇帝”、“小祖宗”,家里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对于他们的提出的要求是有求必应,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养成了孩子目中无人自私自利的性格。只知道拿,而不知道给,更不要说学会感恩。[2]小C,一位三年级的学生。因犯错误,老师把家长请到学校进行协助教育。可是家长一到学校,不分清红皂白就搬出一大套的理由:“我的孩子永远是对的,是最棒的,错的只有你们老师,你们老师对她的批评教育伤害她们的自尊心。”而这个小C又是一位怎样的学生呢?上课时,她只允许老师表扬她,而不能表扬别的学生,
正在阅读:
文献研究05-23
江苏2022高考专科补录时间布置 何时填报补录志愿03-30
清明节02-24
检测技术与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基于光电传感器的路灯控制系统设计)12-05
上海音乐学院招生考试复试面试英语自我介绍09-10
压力容器基本知识与结构06-15
乳腺增生专题资料03-15
office2010试题09-10
我家有只小松鼠作文300字07-07
密度教学设计2 人教版(实用教案)09-10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文献
- 研究
- 最小二乘法
- 中国美术史试题及答案1
- 湖北十堰东风有限公司生产实习报告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 地沟油制备肥皂的研发实验方案
- 开放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理论透视
- 模拟电风扇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 液压试题(含答案2)
- 供热条例
- 《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研究》课题论证
- 学术论文规范范例
- 991B超低频测振仪使用说明书
- 品质部主要工作内容
- 基于人才培养的学生厌学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 数学:第二十三章《旋转》复习教案1(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商务英语2014下半年期末考试翻译范围
- 高鸿业 宏观经济学 课后题答案
- 聘用二、三、五、六、八、九、十一级
-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 兰肥喜硕、植本和兰石植金石的用法,施肥,养兰的一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