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报告-北邮
更新时间:2023-09-27 23:5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微波技术与天线实验报告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实验二:分支线匹配器 一、 实验目的
掌握支节匹配器的工作原理; 掌握微带线的基本概念和元件模型; 掌握微带线分支线匹配器的设计和仿真。
二、 实验原理
支节匹配器
支节匹配器是在主传输线上并联适当的电纳(或者串联适当的电抗),用附加的反射来抵消主传输线上原来的反射波,以达到匹配的目的。
单支节匹配器:调谐时,主要有两个可调参量:距离 d 和分支线的长度 l。匹配的基本思想是选择 d,使其在距离负载 d 处向主线看去的导纳 Y 是 ??0 + ???? 形式,即 ?? = ??0 + ???? ,其中 ??0 = 1/??0 。并联开路或短路分支线的作用是抵消 Y 的电纳部分,使总电纳为 ??0 ,实现匹配,因此,并联开路或短路分支线提供的电纳为 ????? ,根据该电纳值确定并联开路或短路分支线的长度 l,这样就达到匹配条件。
双支节匹配器:通过增加一支节,改进了单支节匹配器需要调节支节位置的不足,只需 调节两个分支线长度,就能够达到匹配(注意双支节匹配不是对任意负载阻抗都能匹配的,即存在一个不能得到匹配的禁区)。 微带线
微带线是有介质 ????(???? > 1) 和空气混合填充,基片上方是空气,导体带条和接地板之间是介质 ???? ,可以近似等效为均匀介质填充的传输线,等效介质电常数为 ???? ,介于 1 和 ???? 之间,依赖于基片厚度 H 和导体宽度 W。而微带线的特性阻抗与其等效介质电常数为 ???? 、基片厚度 H 和导体宽度 W 有关。
三、 实验内容
已知:输入阻抗 ?????? = 75 ?? 负载阻抗 ???? = (64 + ??35) ?? 特性阻抗 ??0 = 75 ??
介质基片 ???? = 2.55,?? = 1????,导体厚度 ?? 远小于介质基片厚度 ??。
1
假定负载在 2GHz 时实现匹配,利用图解法设计微带线单支节和双支节匹配网络,假设双支节网络分支线与负载的距离 ??1 = ??/4 ,两分支线之间的距离为??2 = ??/8。画出几种可能的电路图并且比较输入端反射系数幅度从 1.8GHz 至 2.2GHz 的变化。
四、 实验步骤
根据已知计算出各参量,确定项目频率。
将归一化阻抗和负载阻抗所在位置分别标在 Smith 圆上。
设计单枝节匹配网络,在图上确定分支线与负载的距离以及分支线的长度,根据给定的介质基片、特性阻抗和频率用 TXLine 计算微带线物理长度和宽度。此处应该注意电长度和实际长度的联系。
画出原理图,在用微带线画出基本的原理图时,注意还要把衬底添加到图中,将各部分的参数填入。注意微带分支线处的不均匀性所引起的影响,选择适当的模型。
负载阻抗选择电阻和电感串联的形式,连接各端口,完成原理图,并且将项目的频率改为 1.8—2.2GHz。
添加矩形图,添加测量,点击分析,测量输入端的反射系数幅值。 同理设计双枝节匹配网络,重复上面的步骤。
五、 实验仿真
1. 单支节
(1). 根据已知计算出各参量。写入 Output Equations。
zl 为归一化负载阻抗;zin 为归一化输入阻抗;Tl 为负载处反射系数;Tin 为输入端反射系数;b 为以 0.01 为步长扫描 0~2*PI; R 为阻抗处等反射系数圆;Rp 为匹配圆;Rj 为大圆。
ZL=64+j*35
Z0=75 zl=ZL/Z0 zl: (0.8533,0.4667) 1/zl: (0.9021,-0.4933)
TI=(zl-1)/(zl+1) TI: (-0.0148,0.2555)
Zin=75 zin=Zin/Z0
Tin=(zin-1)/(zin+1) Tin: 0 b=stepped(0,2*_PI,0.01) R=TI*exp(j*b) Rj=exp(j*b)
Rp=0.5*exp(j*b)-0.5
2
. 在 Smith 导纳圆图上画出负载 ???? 所处的 VSWR 圆,标出其与单位电导圆的交点。这里可以有两个交点,选择离负载较近的那个点进行计算。下面以分别实部虚部、幅度角度方式显示: 角度:93.31° ? (?104.9°) = 198.21 198.21°/2 = 99.105° 由图得出支节的电纳为 j0.529665。
3
. 已知角度后,用 TXLine 算出负载距离支节间的微带线的参数。W=1.4373mm, L=28.806mm。
. 由图求出短路点距离支节接入点的电长度,角度为(180° ? 55.82°)/2 = 62.09°。 再由 TXLine,输入角度值,算出微带线的参数。L=18.047mm,W=1.4373mm。
4
. 输入端口处也需要接一个微带线,其宽度要和输出端口的阻抗 75 Ω 匹配,长度任意。用 TXLine,输入阻抗,算出微带线参数 W=1.4373mm, L=26.159mm。
. 根据上述步骤,设计出的参数为
负载到支节的微带线(TL2):L=28.806mm W=1.4373mm 支节的微带线(TL3): L=18.047mm W=1.4373mm 端口处接的微带线(TL1): L=26.159mm W=1.4373mm 由此搭建电路:
MLIN MLIN
5
. 根据设计的参数建立原始电路测量其 S 参数:
在中心频率处,反射系数还不是很低,所以要调谐系统以改善性能。 . 设 TL2 和 TL3 的长度可变,调谐前后对比:
ID TL2 TL3 6
原始参数 调谐后参数 28.806mm 28.206mm 18.047mm 18.647mm
调谐后的电路:
MLIN PORT P=1
MLIN
ID=TL2
RES
IND
ID=TL1 W=1.437 mm
mm
R=64 Ohm
L=2.787 nH
L=28.21
MTEE$ W=1.437 mm
mm
ID=R1 ID=L1
Z=75 Ohm L=26.16 ID= TL4
调谐后的电路 S 参数:
7
显然,调谐后的电路,在中心频率 2GHz 处的 S 参数比调谐前的低得多,说明电路 的性能有所提高,已经特别接近最理想的 0。 2. 双支节
(1). 根据已知计算出各参量。写入 Output Equations。
e:大圆,等反射系数圆;g:1+jx 匹配元;g2:辅助圆;r:负载所在的等反射系数圆;负载与第一个支节并联后的等反射系数圆;Rd:等电导圆。
8
:
r2
ZL=64+j*35 Z0=75
zl=ZL/Z0 zl: (0.8533,0.4667) 1/zl: (0.9021,-0.4933) T1=(zl-1)/(zl+1) T1: (-0.0148,0.2555)
Zin=75 zin=Zin/Z0 zin: 1
T2=(zin-1)/(zin+1) T2: 0 b=stepped(0,2*_PI,0.01) r=T1*exp(j*b) g=0.5*exp(j*b)-0.5 e=1*exp(j*b) g2=0.5*exp(j*b)-0.5*j r2=0.7328*exp(j*b) p=0.9021 Rd=(1/(1+p))*exp(j*b)-p/(1+p)
. 在 Smith 导纳原图上画出负载 ???? 的位置,沿 VSWR 圆转 180°处即为距离负载距离为 1/4 波长处的导纳。用 TXLine,输入角度,求出负载和第一个支节之间的微带线参数,L=26.159mm,W=1.4373mm
9
. 再求出其所在的等电导圆与辅助圆的交点,一共可得两个交点,选择靠下的那个点来设计。得第一个支节的导纳为j(2,01944 ? 0.475059) = j1.542381,短路点离它的距离,两者之间的角度(180° + 114.1°)/2 = 147.05° 。用 TXLine,输入角度,算出第一个支节的微带线参数。L=42.742mm,W=1.4373mm
10
. 因为两个支节之间的距离为 1/8 波长,所以对应的角度为 90°/2 = 45° ,其微带线参数可由 TXLine 算得。L=13.08mm,W=1.4373mm
. 在 Smitn 图上使该点绕其 VSWR 圆顺时针转 90°,必然和单位电导圆交于一点,由该点可读出第二个支节需要的电纳值为 j2.15449。在单位电抗圆上标出该交点的位置,计算短路点离它的距离,两者之间的角度为(180° + 130.2°)/2 = 155.1° ,用 TXLine 输入角度,算得第二条支节的微带线参数:L=45.081mm,W=1.4373mm
11
. 由于在 Port 端口与第二个支节之间接的微带线长度任意,但是宽度要与 Port 的阻值 75 Ω 相匹配,所以用 TXLine 算其参数,L=26.159mm ,W=1.4373。
. 由上所述,设计出来的各参数如下
负载和第一个支节的微带线(TL3): L=26.159mm,W=1.4373mm 第一个支节的微带线(TL5): L=42.742mm,W=1.4373mm 第一个支节到第二个支节的微带线(TL2): L=13.08mm,W=1.4373mm 第二个支节的微带线(TL4): L=45.081mm,W=1.4373mm 第二个支节和输入端口之间的微带线(TL1):L=26.159mm,W=1.4373mm 由此画出电路:
MLIN MLIN MLIN
12
. 根据设计的参数建立原始电路测量其 S 参数
13
偏离中心频率,且在中心频率 2GHZ 处,反射系数还不是很低,所以要调谐系统以改善性能。 . 将两个支节(TL4 和 TL5)的长度设为可调,调谐后电路
ID 原始长度 调谐后长度 第一个支节 TL5 42.742mm 42.022mm 第二个支节 TL4 45.081mm 44.541mm 调谐后的电路:
P=1
PORTZ=75 Ohm
MLIN
MTEE$
MLIN
MTEE$
MLIN
RES
ID=TL1
ID=TL2
W=1.437 mm L= 26.16 mmID= TL6 W=1.437 mm L=
13.08 mmID= TL7
W=1.437 mm L= 26.16 mm R=64 Ohm
ID=TL3
ID=R1
14
调谐后电路的 S 参数:
15
. 调谐后的 S 参数:
可以看出:在 2Ghz 时,S[2,1], S[3,1]的差为 1.774dB,在??. ????????????~??. ???????????????? 之间,隔离度 S[3,2]都不小于 25dB,符合要求。 2. 功分比 ????= ?? 同上述原理:
(1). 按照指标要求用公式计算各阻抗值及其对应的微带线参数:
Z0=50 k=1
R2=k*Z0 R2: 50
31
???? = ???? = 50 ??
?????? = 70.71 ?? W=0.98629mm,L=20.515mm ?????? = 70.71 ?? W=0.98629mm,L=20.515mm ?? = 100 ?? W=0.42472mm,L=21.007mm ?????? = 50 ?? W=1.8825mm, L=19.972mm ?????? = 50 ?? W=1.8825mm ,L=19.972mm ???? = 50 ?? W=1.8825mm, L=19.972mm . 调谐后的各微带线参数:
TL1 ,TL4,TL11 与 ???? 匹配:W=1.8825mm,L=19.972mm TL2: W2=1.8825mm, L2=19.972mm
TL5: W5=1.8825mm, L5=19.972mm; TL9: W9=0.98629mm, L9=2.495mm; TL10:W10= 0.98629mm,L10=2.495mm; TL3: W3=0.98629mm, L3=18.02mm; TL6: W4=0.98629mm, L4=18.02mm;
TL7: W7=0.42472mm, L7=0.507mm; TL8: W8=0.42472mm, L8=1.483mm;且(???? + ??????)/???? = ??. ??????,在 2~4 倍之间,在符合要求。
R3=Z0/k R3: 50
Z03=Z0*((1+k^2)/k^3)^0.5 Z03: 70.71 Z02=Z0*((1+k^2)*k)^0.5 R=Z0*(1+k^2)/k R: 100 Z04=(R2*Z0)^0.5 Z05=(R3*Z0)^0.5
Z04: 50 Z05: 50
Z02: 70.71
32
. 全局变量申明:
X1=18.02
alpha1=20.515-X1 alpha1: 2.495
beta1=20.515-X1 beta1: 2.495 alpha1+beta1: 4.99 (alpha1+beta1)/1.8825: 2.651
Y3=0.628
Y4=alpha1+beta1-Y3-3 Y4: 1.362
(4). 调谐后的原理图:
T=0.001 mm
33
(5). 调谐后的 S 参数:
可以看出:两个输出端口的功率(S[2,1], S[3,1])相等,即当功分比 ????= ?? 时,上述功分器变为等分功分器,它将输入功率分成相等的两路,与理论结果一致。且隔离度 S[3,2]都不小于 25dB,符合要求。
心得体会
总体感觉这个实验还是有难度的。
在第一节课,老师演示操作一遍后,对 Microwave Office 只是初步的接触和了解,知道如何创建项目、原理图、S 参数仿真。至于那些元件是做什么还是不懂,而且各种微带线的使用以及其电长度、物理长度、物理宽度等概念很模糊,不知所云。
第二节课,丝毫没有进展,还是停留在第一节课的认知上。第三节课,才静下心来仔细专研。在把课本认真地、反复地看了之后,设计思路有些许头绪,并进一步地掌握软件的操作。经过努力,在第四节课就初步仿真设计完成,并成功验收。
仔细说,实验二,单双支节分支匹配器,跟微波课上讲的理论知识还是有很大关系的,因为微波课没认真听,所以一开始不知所措。在向同学讨教之后,明白原理,设计起来就轻松许多,关键在于每一个微带线都是与特性阻抗匹配。这次也熟练掌握了软件的使用。
实验三,四分之一阻抗变换器,真心难倒了我,花在这上面的时间最多了。一开始,计算大量数据,很容易出错。仿真设计的时候,结果总是达不到指标要求。在验收的时候,在老师提醒下,每个支节都少加了一节微带线,改正后结果符合要求。波节和波腹的设计也有错误,没有考虑是复数负载阻抗,直接用85Ω的纯电阻代替复数负载,而且波节点波腹点的电长度设计错误,怎么也出不来结果。在设计这点时,要先用 ???? 抵消掉复数阻抗的电抗部分,然后就可以按照纯电阻来设计。在仿真 S 参数的时候,不要设为 dB,这样显示结果更明了。切比雪夫阻抗变换器设计时,发现波纹幅度太大,原来 ???? 值应该取 1,取 1.2 偏大,修改后,波纹幅度降低,符合实验要求。
实验六,功分器比较简单。关键要注意几个细节,每条微带线对应不同的匹配电阻,要一一对应。要注意电阻 R 的长度加 TL7、TL8 的长度之和等于 TL9,TL10 长度之和。一开始认为电阻长度很小,可以忽略不计,两者近似相等,但始终出不来结果。验收时,经老师提示,可近似认为电阻长度为 3mm,改正后,顺利出结果。
34
经过这次实验,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不仅学会了 Microwave Office 软件的使用,也进一步巩固了微波课上的所学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耐心、细心,因为很多数据需要处理,只要一个数据出错,会影响后面很多数据的计算。要不断耐心地调试结果,使达到指标要求。同时,和同学探讨交流实验设计思路,很重要,可以一起解决问题,收获颇丰。
注:粗体的部分为验收出现的问题,以及改正的方法。
35
波腹点:电长度 ???? = (360° ? 33.69°)/2 = 163.155°,驻波比
. 利用 TXLine 计算各微带线参数,如下表: 节点 微带线 Impedance(Ω) Frequency(GHz) 波节点 TL1(????)可调 TL2(??) ??32.735 3 50 3 波腹点 TL1(????)可调 TL2(??) ??76.371 3 50 3 163.155(????) 1.8986 24.027 ,
Electrical Length(deg) 90 Physical Width(mm) 3.6269 73.155(????) 90 1.899 10.74 0.8433 13.705 Physical Length(mm) 12.83 . 调谐后的波节点、波腹点原理图:
MLIN MLIN
P=Z=PORT501 Ohm ID=W=L=TL1 3.627 12.83 mm mm ID=MSTEP$ TL3
ID=CAPC=1.18C1 pF
ID=W=L=10.74TL2 1.899 mm mm ID=RESR=R1 85 Ohm
MSUB Er=4.6 H=1 mm T=0.001 mm Rho=1 Tand=0 ErNom=4.6 Name=SUB1
Ohm
MLIN MLIN
P=Z=PORT501 Ohm ID=W=L=TL1 0.843313.31 mm mm ID=CAPC=1.18C1 pF
ID=MSTEP$ TL3
ID=W=L=TL2 1.899 24.03 mm mm ID=RESR=R1 85
MSUB Er=4.6
21
H=1 mm T=0.001 mm Rho=1 Tand=0 ErNom=4.6 Name=SUB1
调谐后的 S 参数:
|S[1,1]| * bojie |S[1,1]| * bofu
22
5. 切比雪夫(Chebyshev)阻抗变换器
. 利用式(5),算得 R=150/50=3;式(6),算得
附录 6 给出的切比雪夫阻抗变换器的设计表格,易知:归一化的 ??1 =
。参照课本
1.24988, ??2 = √?? = √3, ??3 = ??/ ??1 = 3/1.24988 ,则实际阻抗为 ??1 = ??1 ??0 = 62.494??, ??2 = ??2 ??0 = 86.603??, ??3 = ??3 ??0 = 120.012??。 . 利用 TXLine 计算各微带线参数,如下表: 微带线 Impedance(Ω) Frequency(GHz) TL1(????) 50 3 TL2(????)可TL3(????)可TL4(????)可TL5(????) 调 调 调 62.494 3 90 1.2742 13.492 23
86.603 3 90 0.62801 13.83 120.012 3 90 0.24173 14.147 150 3 90 0.10292 14.314 Electrical Length(deg) 90 Physical Width(mm) 1.8986 Physical Length(mm) 13.254
. 调谐后的原理图:
MLIN MLIN MLIN
调谐后的 S 参数(与 3 支节画在一起,可以比较):
可以看出:切比雪夫变换器比二项式变换器的带宽有明显增加,但是二项式带内平坦度较好。
实验六:功率分配器 一、 实验目的
掌握功率分配器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掌握微带线功率分配器的设计和仿真。
二、 实验原理
1. 功率分配器
功率分配器是一种功率分配元件,它是将输入功率分成相等或不相等的几路功率,当然也可以将几路功率合成,而成为功率合成器件。在电路中常用到微带功分器。
24
两路微带线功分器等效电路,如下图:
?? ?????? ?? ?? ?? ???? ?? ???? 2 ?? ?? ?? ?? 1 ?? ?? ?? ?? ??
?? ?????? ?? /?? ?? ?? 3 ?? 功率从 1 端口输入,分成两路,经过一段四分之一波长的微带线传输后,到达 2 端口和 3 端口。1 端口的特性阻抗为 ??0,1 到 2 端口、1 到 3 端口的微带线的特性阻抗分别为 ??02、??03,线长为 λ??/4。R2,R3 分别为从 2 端口、3 端口向负载看过去的阻抗。R 为 2 端 口、3 端口之间的隔离电阻。各参数计算公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 实验内容
设计仿真一个两路微带功分器。已知:端口特性阻抗:??0 = 50 ?? ,功分比:??= 1.5 ,介 质基片:???? = 4.6,?? = 1????,导体厚度 ?? 远小于介质基片厚度 ??。 指标如下:
当中心频率 2GHz,相对带宽为 20%时,(1)两端输出的功分比(
)为 1.495~1.505
2
(即两端口的传输功率 |??31| 和 |??21| 相差 10????1.495~10????1.505 ,也即
??. ????????????~??. ????????????????);(2)两输出端口的隔离度(20????|??32|)不小于 25dB。
四、 实验步骤
. 根据已知条件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各电阻及阻抗值。
. 利用 TXLine 计算相应微带线的长度及宽度。建立一个新项目,选择单位和项目频率 1.8~2.2GHz。
. 输入原理图,根据微带线的不均匀性,选择适当模型。注意:用两段微带线与电阻 R 的两端相连接,微带线的阻抗特性与 R 一致,其宽度由 R 决定,长度可以调节。 . 添加测量,测量输入端口到两个输出端口的传输系数以及隔离度。
25
. 仿真分析。 . 调谐元件参数。
五、 实验仿真
1. 功分比 ????= ??. ??
(1). 按照指标要求用公式计算各阻抗值。
Z0=50 k=1.5^0.5 R2=k*Z0 R3=Z0/k
Z03=Z0*((1+k^2)/k^3)^0.5 Z02=Z0*((1+k^2)*k)^0.5 R=Z0*(1+k^2)/k Z04=(R2*Z0)^0.5 Z05=(R3*Z0)^0.5 Z0=50
k: 1.225 R2: 61.24 R3: 40.82 Z03: 58.33 Z02: 87.49 R: 102.1 Z04: 55.33 Z05: 45.18
计算结果:???? = 61.237 ??,???? = 40.825 ??, ?????? = 87.491 ??,?????? = 58.327 ??,?? = 102.062 ??,?????? = 55.334 ??,?????? = 45.180 ??
. 再由 TXLine 算得其对应的微带线参数。 ?????? = 87.491 ?? W=0.60617mm,L=20.83mm
26
?????? = 58.327 ?? W=1.4371mm,L=20.213mm
?? = 102.062 ?? W=0.40064mm,L=21.033mm
27
?????? = 55.334 ?? W=1.5804mm,L=20.13mm
?????? = 45.180 ?? W=2.2223mm,L=19.818mm
28
???? = 50 ?? W=1.8825mm,L=19.972mm
. 先设计 TL1,TL4,TL11,TL2,TL5:
TL1 ,TL4,TL11 应该与 ???? 匹配:W=1.8825mm,L=19.972mm TL2 为 ?????? : W=2.2223mm,L=19.818mm TL5 为 ?????? : W=2.2223mm,L=19.818mm
. 以下设计 TL3,TL6,TL9,TL10:
TL3 加上 TL9 为 ?????? ,所以 W3=W9=0.60617mm, L3+L9=LZ02=20.83mm
TL4 加上 TL10 为 ??03 ,所以 W4=W10=1.4371mm ,L6+L10=LZ03=20.213mm 又因为两路带线之间的距离不宜过大,一般取 2~4 带条宽度(对应特征阻抗 ?????? , ?????? 较宽的带条宽度,这里带条宽度为 W5=2.2223mm),且宽度相等(即 L3=L6),设电阻的长度为 3mm。
29
. 以下设计 TL7,TL8:因为 TL7 和 TL8 的宽度要与 ?? = ??????. ?????? ?? 匹配(即 W7=W8=WR),并且电阻 R 的长度加 TL7、TL8 的长度之和等于 TL9,TL10 长度之和,即 R+L7+L8=L3+L6。
. 由于图中变量很多,且相互约束,为了减少调谐时的麻烦,采用全局变量的方法,全局变量申明为:设 L3=L6=X,L7=Y1,L8=Y2,L9=alpha,L10=beta。
X=17.96
alpha=20.83-X beta=20.213-X
alpha: 2.87
beta: 2.253 alpha+beta: 5.123
(alpha+beta)/2.2223: 2.305
Y1=0.6488
Y2=alpha+beta-Y1-3 Y2: 1.474
. 调谐后的各参数:
TL9:W9=0.60617mm, L9=2.87mm; TL10: W10= 1.4371mm, L10=2.253mm; TL3:W3=0.60617mm, L3=17.96mm; TL6:W4=3.989mm, L4=17.96mm; TL7:W7=0.40064mm ,L7=0.6488mm;
TL8:W8=0.40064mm, L8=1.474mm;且(???? + ??????)/???? = ??. ??????,在 2~4 倍之间,在符合要求。
. 调谐后的原理图:
30
正在阅读: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实验报告-北邮09-27
装修材料的分类和防火等级07-17
民营企业香港上市模式比较06-10
桂家小学2013年春季德育工作计划03-07
继电保护题库03-22
管理沟通案例分析11-22
青岛版四年级信息技术第1课(2课时)09-17
难忘的一次实践活动作文600字06-30
党支部委员会议记录02-07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北邮
- 电磁场
- 微波
- 实验
- 报告
- 技术
-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 鞍山市某工程基坑降水(坑内集水明排)施工方案 - secret
- Book Report of Black Beauty黑骏马读书报告
- 基础工程试题A答案(07级)
- 白洋潮
- 成本会计课堂练习1-3
- 计算方法C语言编程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拼音复习教案
- 中国共产党90年历史回顾与评价
- 7国家电网公司深化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
- 八年级下学期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
- 盈亏问题应用题
- 浅谈行政公益诉讼的必要性 - - -三个案例引发的思考
- 东西南北小吃店经典市场营销策划书ppt
- PPT内容
- 二级建造师市政实务案例 - 绝对重点
- 2017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检测试卷(62)
- 五大乳房的形状
- 升压站土建工程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
- TCP和UDP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