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李家寺小学申亮亮

更新时间:2024-01-11 18:1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李家寺小学 申亮亮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不只是简单的教书匠,还要教授学生为人处事的道理与主动学习的可贵品质。在这里

“传道”,要求老师言传身教,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影响到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激励、鼓舞,在平时用自己的良好品质与精神气质去感化同学,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形成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授业”,传授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这是老师与家长最关心的主题。身为老师,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并采用恰当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接受、吸收与利用。如果内容有点枯燥,那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任务更好的进行下去。

“解惑”,学生通过主动学习提出他们的疑惑,老师要有效地解决知识的困惑。采用恰当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进而发掘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对他们生活中的问题,也要注意观察,必要的时候给出自己的建议,使他们很好的走出困惑。在解惑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解惑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并使他们自己掌握一定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帮助的时候要留有空隙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

一名教师要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具备三颗心:“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教师的爱心既包含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又包含着对学生的爱护和关怀。教师的爱心,时时表现为常人无法理解的对学生从心底里深深的理解。教育是心与心的呼应,是爱的共鸣。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倾注爱心。教育战线上的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耐心可以表现为一种怀着期望的等待和引导,一种诚恳的帮助。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应激情况,有耐心,才能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才能冷静地处理问题,如果缺乏耐心,恨铁不成钢,简单粗暴,就很难促进学生的转变。耐心不仅体现在对学生的包容和谅解,还体现在平时坚持不懈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在学习方面,在短时间内,很难使学生的学习产生质的飞跃,再加上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老师稍一松懈,他们马上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学习也又退回到原来的状态。因而老师的耐心,是学生通往知识殿堂的梯子。

责任就是对自己要去做的事情的一种爱。有人说,教书育人是世间一部很大很沉的词典,而“责任”是这部词典里最重的一页。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它是项良心活儿,许多工作很难进行准确量化评价。做一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师,爱心是基础,但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责任心是驱使我们干好工作的动力。责任,是一种使命;责任心,是一种使命感,教师的责任心主要体现在教书育人上,体现在教育教学行为的细节上。

总之,只要每位教师能够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去面对工作,面对学生,就没有过不去的关,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就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习主席说过“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了。”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和本分。“传道”是第一位的。

道,是自然的始祖,是万物之母,简单的说,道是自然界的总体规律,包含自然界的一切规律法则、科学规律。合于道的思想行为叫道德,合于道的理,即真理。

道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像日出日落、阴晴圆缺、四季更替一样,不管你信不信,看见看不见,它都存在,按照其中规律去作息生活、春种秋收就是合道的,如果逆时而动,逆道而行,就会被制约或惩罚。这是自然界的规律、自然界的“道”。

孔子讲的“道”,主要是指在人自身,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人类社会的规律。人生老病死的规律,生命的价值、意义,人的责任本分和序位;人身心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规律,就是人生观、价值观、方法论,也叫人伦大道,伦常大道。

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公平、正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价值观就是人应该遵循的道。这

些都是生命、心灵所需要的精神基因,如果不遵循、缺失或者违背了哪一个方面就会给人身心健康、家庭、社会带来不和谐。

“传道”,就是传播真理,传播大道之理,教授做人的道理。把这些宇宙人生的真相、做人的道理和规律,通过教育,言传身教,传播给社会大众和学生,让他们也明白、践行这些道理,由迷到觉,由凡到圣,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在人格道德上得到升华,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解除人内心的忧烦和困惑。

孔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用一生的生命历程去传道、行道,为我们做出了榜样。我们学习国学经典,就是学习孔子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智慧,像孔子那样,把传道放在首位,以德为本,以文化人,榜样带动,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智慧、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正人君子。

在中国历史上,历代的士儒以读圣贤书为高,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心中的大道和理想,以从政为民为职责,以著述学术思想为己任,以传道授业育人为义务,是社会中正义和道德价值的中坚力量,对社会进步和文明的进程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这就是“传道”,“志于道”。是现在的知识分子、读书人、教师首先要有的理想和定位,只是今天缺乏这种教育,当讲到这些人间正道时,有的人认为是一种说教,是大道理。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人应该孝父母、友爱兄弟、夫妻和睦,人应该诚实守信,不应互相欺诈,人应该敬业、爱国、友善……人一旦背离了这些伦常大道,丧失了一个人的责任和本分,人和人之间就会互相伤害,就会带来不和谐。

所以,人都应该“志于道”,应该追求正道,人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信仰、有高尚的精神追求,不为活着而活着,不做财色名利的奴隶,应该过合乎道德规范的生活,不悖道,不逆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谐、快乐。

“授 业”

“授业” 就是教授知识技能、才艺、培养做事的能力。我们今天学习传统文化,讲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并不是要否定科学知识技能教育的作用,而是要处理好授业和传道的关系,其实就是德与才的关系问题。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古圣先贤主张博闻多学,多才多艺,他们把各类才艺当做是完善人格道德、服务社会和谋生的工具。游学、交友、琴棋书画都是为了修身养性、开慧悟道,他们是把传道、行道放在第一位的。

如果把才艺当做主要目标,而忽视了传道、做人的道德教育,就会培养出高分低能、有才无德、有知识而没有文化的人。这正是我们目前所困惑的问题。

现在的科学知识技能教育大多是科学自然领域里的道,主要

以授业为主,国家已经有比较全面的教育体系,而以传人伦大道为主的传统文化教育才刚刚兴起,这是对现行知识技能教育的补充和完善,需要全社会大力倡导和发扬,需要教师、文化的传播者们首先担起 “志于道”的责任,全面系统的学习、应用、实践、传播。

习主席:“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

以授业为主,国家已经有比较全面的教育体系,而以传人伦大道为主的传统文化教育才刚刚兴起,这是对现行知识技能教育的补充和完善,需要全社会大力倡导和发扬,需要教师、文化的传播者们首先担起 “志于道”的责任,全面系统的学习、应用、实践、传播。

习主席:“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9n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