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

更新时间:2023-10-20 00:47:01 阅读量:3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成都市2015级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性检测

文科综合

第I卷(选择题)2018.5.1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战国晚期,托名周公的著作《周礼》,提出了在中央政府管辖下各种政务部门各司其职的理想化制度;托名大禹的著作《禹贡》和托名周公的著作<职方》,创立了由中央政府统一划分九州的地理学说。这些著作的成书表明当时 A. 西周制度备受推崇 B. 中央集权制度逐渐被认同 C. 儒家为君主制辩护 D. 百家争鸣的局面归于沉寂 【答案】B

【解析】“中央政府管辖下各种政务部门各司其职的理想化制度”“中央政府统一划分九州”都在强调中央集权的作用,说明中央集权制度逐渐被认同,B正确;西周时期是分封制度,材料论述的 是中央集权制度,A错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得不到君主重用,C错误;D是汉代时期。

2. 针对“皇权不下县”的说法,某学者指出,由秦到清,中国基本实行小县制,很少达到“地方百里、人口万户”的标准建制,国家政权对社会的控制,通过乡里组织的普遍设立而延伸到农村社会基层。该学者认为,中国古代 A. 民间社会发育有限 B. 基层自治卓有成效 C. 县府管理能力不足 D. 县域经济长期滞后 【答案】A

...............

3. 下列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叙述,既有历史事实,又有历史解释的是

A. (北宋)司马光:“作青苗、免役、市易、赊贷等法,以聚敛相尚,以苛刻相驱。” B. (北宋)苏轼:“求治太急,听言太广,进人太锐。”

C. (南宋)范冲:“自任己见,非毁前人……天下之乱实兆于安石。” D. (近代)梁启超:“其所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事实是对历史事件的描述,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的原因或者意义的描述,分析选项,“作青苗、免役、市易、赊贷等法”属于历史事实,“以聚敛相尚,以苛刻相驱”属于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属于历史解释,A符合题意;BCD均是属于对王安石变法的解释,属于历史解释。

4. 晚明时期,盛行文人士大夫与陶工合作制作茶壶的风气,不仅要在壶身刻诗铭句,还要刻上文人名款和匠人名款。这一风气反映出当时 A. 瓷器制作技术的高超 B. 匠籍制度已经被废除 C. 传统等级观念的突破 D. 市民文化居主导地位 【答案】C

【解析】材料“盛行文人士大夫与陶工合作制作茶壶的风气,不仅要在壶身刻诗铭句,还要刻上文人名款和匠人名款”将文人和陶工的名字刻在壶上,说明陶工和文人士大夫的地位同等重要,这一做法突破了传统的等级观念,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制瓷技术的高低,A不正确;B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体现市民文化的地位,D不正确。

5. 据文献记载,英国选择福州作为通商口岸,“意在武夷山茶”,但开放近9年,福州港茶叶外销量仍然极低。直到1853年,福州的茶叶贸易才开始兴盛,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

鼎盛,与上海、武汉合称为中国三大出口茶市,并长期居第一。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 机器制茶业兴起 B. 海关关税的降低 C. 国内政局的变动 D. 国际茶市的扩大 【答案】C

6. 国民政府规定,自1929年起,“五四”纪念日不但不准许学校放假,还特别要求纪念须以“演讲”为主要形式,时间为一小时,秩序也有统一安排:(一)开会;(二)唱党歌;(三)向党旗国旗及总理遗像行三鞠躬礼;(四)主席恭读总理遗嘱;(五)静默三分钟;(六)讲演;(七)散会。这些规定反映了当时的国民政府 A. 高度重视学校教育的规范 B. 业已背离革命的五四精神 C. 切实执行孙中山三大政策 D. 积极推动民主宪政的实施 【答案】B

【解析】国民政府对于五四运动的新规定,显然是从政府统治的需要出发,严重背离了五四运动爱国主义情怀教育,B正确;国民政府的目的是注重学校教育,A错误;五四精神不是三大政策体现,C错误;D中民主宪政不符合材料主旨。

7. 1943年春节,有记者报道太行根据地乡村民众过年的情况:旧历元旦,驻在各村的团体机关与驻地民众一同举行团拜,机关领导还和村代表携带礼物,慰问村中抗战烈属;“耍钱”等各种不正当的娱乐已经减少,演新戏、开晚会等是最常见的娱乐;有些村的民众不辞远途去凭吊左权将军的陵墓。据此可知 A. 根据地村民的文化素养普遍提升 B. 传统节日受重视的程度有所下降 C. 根据地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D. 民俗节日呈现出革命动员的特征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机关领导还和村代表携带礼物,慰问村中抗战烈属”显然是中共利用民俗节日进行革命宣传,D正确;A中普遍提升说法绝对;B中民众重视程度材料没有体现;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不符合抗战时期经济形势,C错误。

8. 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年计(规)划编制的四种决策类型》,它反映了我国

A. 计划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 B. 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被极大调动 C. 社会主义民主的逐步发展 D. 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调控作用减弱 【答案】C

【解析】表格显示我国五年计划由最初“一言堂”决策、到内部决策以及集思广益决策,说明民主决策方式逐步发展,C正确;我国经济体制是由计划经济逐步走向市场经济,A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决策方式变化,B错误;D中调控减弱是经济控制方式,不符合题意。 9. 罗马法中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标准,最初是男子年满25岁,后改为男子进入25岁即可。再后来男子满20岁、女子满18岁,证明具有管理财产和独立的法律行为能力,即可视为法定的“成年人”。这一变化体现出罗马法 A. 崇尚正义的精神 B. 男女同权的原则 C. 求实灵活的特点 D. 重视私法的倾向 【答案】C

【解析】罗马法对于成年男女岁数的规定体现出罗马法求实灵活的特点,C正确;崇尚正义不

符合材料主旨,A错误;罗马法排斥妇女的权益,B错误;私法重视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10. 在社会发展大潮中,近现代英国乡村经历了兴旺发展、持续衰落、逐渐恢复的历史过程。其“持续衰落”主要是由于 A. 新航路的开辟 B. 工业革命的推进 C. 混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D. 政府强有力的政策 【答案】B

【解析】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进程,逐渐促使英国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农业逐渐呈现衰落态势,B正确;新航路开辟时期英国还没有进行工业革命,A错误;C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实行经济模式;D不符合材料信息。

11. 1962年,苏联经济学教授利别尔曼发表《计划·利润·奖金》,提出以利润、奖金等刺激生产。他的建议

A. 在赫鲁晓夫时代受重视,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受重视 B. 在赫鲁晓夫时代受重视,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受批判 C. 在赫鲁晓夫时代受批判,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受重视 D. 在赫鲁晓夫时代受批判,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受批判 【答案】A

【解析】“提出以利润、奖金等刺激生产”是注重企业利润,调动农民和企业积极性,在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实行下放企业管理权体现,勃列日涅夫执政前期也体现出该措施,A正确;B、C和D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

12. 下列四幅世界名画,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9bf.html

微信扫码分享

《四川省成都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检测文综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