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共场所中使用的中英标识的报告

更新时间:2023-11-08 19:0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公共场所中使用的中英标识的报告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英语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我国的城市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英标识。但随处可见的中英标识却存在许多错误的翻译,这对城市文明影响很大,让城市形象受损。这一问题急需解决。本小组在采集100张包括公园,宾馆,马路,广场,商店等地关于中英标识的照片,对其进行研究,探讨,并提出方法来改善城市中英标识翻译错误这一现象。

一、公共场所中英标识中常见的错误。 1.拼音问题。在一张我们照的照片中上面写着:内有监控。下面附上拼音:nei you jian kong。还有一张写着:严禁烟火。注释:yan jin yan huo。一般中国人懂汉字,就算不懂汉字,一般也不懂拼音。如果这拼音是写给外国人看的也说不通,只懂拼音不懂汉字的外国人也不多。所以在汉字下再标注拼音是非常没有必要的。这些拼音应改成英语更为实用。

2.拼写错误问题。一张景区拍来的照片写着:带好小孩。下面标注着英语:take care off the kids。稍微有点英语水平的人都知道“take care of”中的“of”只有一个“f”。这种低级的拼写错误被挂起来,连我们本土人都会觉得好笑,更何况外国人。可想而知他会对这个城市作何想法。

3.中式英语生搬硬套的问题。一个牌子上写着:暂停服务,英文是:pause ministry。其实直接用介词短语Out of service就好了。英语是一个大量用介词短语的语言,而中文却习惯用动词,中文一句话就可以出现好多的动词。由于动词变化多,英语经常用名词,形容词和介词短语来代替动词。“残疾人厕所”被翻译成“Deformed man toilet”, 这是典型的生搬硬套并且也显得不礼貌,“handicapped used only”就可以了。

4.不合习惯,不合规律,不合情境。中英文双语标识中英译文表达习惯,不符合表达规律,不符合情境的错误最难避免,最难意识,也是最难纠正的。有的旅游景点“游客止步”译为“No Visitors”。这太生硬了,稍显不礼貌,游客看到会觉得自己被冒犯了。并且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常用表达为“Stuff Only”。有医院“无烟”标识译为“Smoking Is Not Allowed in This Hospital”,不符合标识简洁的特点。

5.用词不准确,偏离原意。有一张标识为“小心滑落”,英语注释为:Careful for Slip,变成“小心地滑”了。直接用“Do Not Drop”即可。教师休息室被译成“Teacher’s Restroom”,变成“教师的厕所了”。

6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翻译错误。不同民族有不同文化,语言要放在文化这个大环境下才能更好地传达出她本身所要传达的意思。公共汽车上老病残孕座被翻译成“For the Old, Sick, Disabled and Pregnant”。中国文化中“老”代表着有经验,有智慧,“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国人经常提到的。在中国文化这一大背景下,“老”是有褒义的。而西方文化中“old”意味着腐朽、衰老,有着贬义。应该用“Senior”这个词,表示“年长的”,显得更委婉。

公共场所双语标识的翻译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其中褒贬不一。尤其是其中的一些翻译错误,让人尤其“印象深刻”。关于双语标识的批评也一直没有停息过。这里有纯学术的讨论,有善意的批评们也有愤慨的指责。根据所收集的公共场所双语标识分析,翻译的错误现象,包括翻译的对象不明确,没有很好的进行对内与对外的区分,然后依照忠实的原则,采用一一对应的模式来提供具体的翻译信息,而不仅仅从功能的角度去考虑翻译的效果,或者错误的认为,信息提

供越多越具有说服力。另外,为了避免翻译错误,一味的照搬国外的英语翻译,也是行不通的。这不但抹杀了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也影响了公共场所双语标识的得体性。因此,我们对这些错误的翻译现象的造成进行具体的分析,总结,得出了以下四大因素。

第一、相关人员方面。组织者轻视,译者能力不足,制作者不负责任或难以负责

人。

在组织者方面,在计划制作双语标识的过程中,只考虑中文的准确性,根本很少关心英文翻译,自以为有见到几个洋文字母,变沾沾自喜,洋洋自得。组织者不够重视,那么操办者便更是形式潦草,甚至依靠电脑翻译。比如,我们看到有江“物业管理”翻译成“Industry Material Management”。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在译者方面,译者的文化水平和责任心,也是影响双语标识的一个直接因素。随着我们国家的不断对外发展,英语工作者俯拾皆是。其中,不乏经过专门训练,颇有造诣的专家,但涉世不深,初出茅庐,浑水摸鱼的新手也是遍布各地。他们为了收获经济利益,四处招揽生意,甚至把医院的“换药室”,译成了“Medical Change”。在制作者方面,由于标牌制作者通常为普通工人,不懂外文,加上责任心不强。当在制作过程中,出先不懂又为了尽快完成工作而不闻不问的现象犹如家常便饭。标牌制作后又无人校对,字母掉包,字母遗漏,拆分换乱,导致错误百出。比如,很有可能把英文字母中的“G”和“C”,“J”和“T”等相混的现象。

第二、东西方的文化差异的壁垒,坚不可摧,难以克服。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现象已是人尽皆知,我们都知道它的存在,却没办反完全去避免。比如,对数字的喜好,我们避免与“4”接触,而西方人士并不以为然;我们崇拜黄色,西方人不见得欣赏;我们自称是“龙的传人”,骂人则喜欢用猪狗不如,西方人则视龙为“monster”,“love me, love my dog”,把幸运人士称为“lucky dog”。所有的这些现象等等,都为公共标识的双语翻译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在生活习惯,语言使用,以及思维方面,形合与意合,被动语主动,正说反译,反说正译,这些都是在翻译过程中,等待译者去仔细斟酌的。我们不可鹦鹉学舌,也不能东施效颦。

第三、全民意识普及缺乏,将错就错,故意犯错。

公共标识双语翻译的错误现象泛滥,除了制作方面的问题之外,旁观者也责无旁贷。很多时候,制作者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故意将错就错,以达到宣传或引起重视的效果。旁观者则也能很坦然的接受这种错误的翻译,就算明知有误,也可以视而不见,或随大众去附和。缺少全民意识的普及,人们守着愚昧当民族精神,这导致,错误被传承,长期得不到纠正和制止,以致后面泛滥成灾,难以管制。

第四、政府重视不足,未实施有效的管制。

政府的存在,便一直扮演着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向前发展的角色。然而,在

关于公共场所标识双语翻译方面重视不足。没有进行有效的管制,导致人们不需为错误翻译去负责任。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制作者的无所谓之风。此外,政府未加以干涉,或未有行之有效的相关法律条文。就算有相关整改人员,他们的实施和管制也是虚弱无力,很难以起到实效,浪费了财力物力和人力,反而助长了制作者的嚣张气焰。而管制者,也会因为管制无效而变得消极,开始疏于管制,甚至放弃管制。少了政府的推动,公共标识双语翻译的错误,形成了恶性循环。人人得以批评,却人人无力纠正。

对于上述提到的问题,很多人都意识到其严重性。对此,以下列出了几点解决方案,以期对规范公共场所的中英文双语标识有所益处。

一:加强并深入立法工作,将有关规定细致化,规范化,专业化。对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志应开展全面摸底排查、规范整治,切实加强监督管理,逐步实现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志的合法性、科学性、准确性、统一性和规范性,营造国际化的城市环境、利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

二:在工作重点的道路交通、景区景点、宾馆饭店、文化体育场馆、商场超市、公园、医院、邮政、通信、金融、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公共场所设置的中英文双语标,应加强中英文标识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其准确无误。

三、应有合理的任务分工,各相关部门按职责范围负责开展对公共场所设置的中英文标志进行规范整治。市文明办则负责对全市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志规范整治工作的宣传指导。

四:深入宣传,提高认识要充分认识规范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志工作对营造国际化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文明形象、促进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意义,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深入宣传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志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同时,加大对相关部门、相关行业的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志设置单位掌握标准的能力。

五: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志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领导,结合实际制定本部门、本行业公共场所中英文双语标志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提供保障。

六:建立审查机制公共场所设置的中英文双语标志,由管理者或经营者组织进行标准化、规范化审查,把好源头第一关。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不得安装、设置,不具备审查能力的,可委托标准化主管部门组织审查。

七:加强监督,严格执法各部门要密切合作,加强政策和业务指导,加强检查监督,强化经常性的督查和监测工作,城管等部门要将公共场所标志英文译写规范情况纳入行政许可审查内容,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专家支持、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

公共场所中英文标识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各种错误也被指出并纠正,但问题仍然存在,故这个问题的解决还需要一些时间与社会的广泛参与,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对此有所帮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8u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