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考研政治核心考点解析
更新时间:2024-06-02 20: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考研政治核心考点精编推荐度:
- 相关推荐
2013
1
年考研政治核心考点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第一单元唯物论(选择题)
唯物论基本框架图:
世界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唯物论 物质观 唯物论五大观 运动观 时空观
实践观 意识观
1.哲学的科学内涵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2.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 (选)▲
(1)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 。 (2)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离开具体科学纯粹抽象的哲学。
(3)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各门具 体科学必须以哲学为指导。
3.哲学基本问题 (92/97 单选)★★
(1)存在和思维(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
①存在和思维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
②存在和思维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经典表述: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为什么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2
①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从而决定了哲学发展的基本线索,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它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从而决定了人们认识和实践的根本出发点。
(3)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单选)
4.一元论和二元论。
凡是认为世界具有统一性(世界有一个本原),世界有一个本原的哲学就是一元论。 一元论包括:唯心主义一元论、唯物主义一元论(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和旧唯物主义一元论)。只有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才是彻底的、科学的一元论。
二元论的特征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认为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独立的本原。二元论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而实际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最终往往倒向唯心主义。
(辩证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是彻底的一元论 二元论不等于唯心论)
5.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
(1)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或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2)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物质。
唯心主义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世界统一于精神。
6. 唯心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源。
(1)社会历史根源。唯心主义最初是生产力低下,科学不发展,人类愚昧无知的产物。 阶 级的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裂,是唯心主义产生的前提条件。从事脑力劳动的剥削者从自己的地位出发,总是片面地夸大精神的作用。
(2)阶级根源。剥削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需要唯心主义,并为唯心主义的宣传提供条 件。
(3)认识论根源。唯心主义是认识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产物。认识是一个复杂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把复杂的认识过程简单化,把某一片断、某一个方面孤立起来、绝对化,就会导致唯心主义。
7.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形态。★★
(1)唯物主义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十七、 十 八世纪英法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形态。(98单,93多)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初的物质”作为世 界的本原,如 水、火、气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具有非科学性、直观性、猜测性的局限性。(观点) 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解释物质
3
本原问题上具有了科学性和抽象性的特点。缺陷在于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所有事物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
(2)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94/97多)★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看成是世界的本原;例如:感觉、经验、意志(心)—唯我论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当成是世界的本原。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神
二者的区别在于对“精神”的不同规定,但它们的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把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
8.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
(5)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理论贡献)
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的伟大变革。
直接理论来源 马哲创立的意义(在内容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在19世纪40年代,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和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②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
③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依据与前提。
④19世纪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①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 ②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 ③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2008单)
(1)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
4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和核心的、彻底完备的唯物主义哲学。
①从实践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在本质上是辩证 的唯物主义,辩证法是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②从实践出发,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内容特点)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11.物质观
(1)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并能为人的
意识所反映。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恩格斯对物质概念的说明:▲
恩格斯指出:“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
的”。“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当我们把各种有形地存在着的事物概括在物质这一概念下的时候,我们是把它们的质的差异撇开了。因此,物质本身和各种特定的、实存的物质不同,它不是感性地存在的东西。”
恩格斯的上述论述说明:
①“物质本身”或物质的概念的来源是我们对各种有形存在的物、事物也就是能感觉得到
的东西的抽象; ② 物质概念概括的是各种实存事物的共同属性;
③ 各种实存的物、事物是感性地存在着的东西,即我们可以感觉到的东西(客观存在),
而物质作为概念是在人的头脑中、意识中存在。
(3)列宁对物质概念的说明★(单)(92/94/05/09单,02多)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
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就是说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体现了唯物主义反映论、意识的能动作用和世界的可知论。
列宁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
5
个范围,这种对立无疑是相对的。”
这是因为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反映者同被反映者是相联系的,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毛泽东语)。
(4)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①物质定义指出了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独立的客观实在,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与唯心
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②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③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具有最大的普遍性,不仅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局限,而且正确地解决了哲学物质范畴同自然科学关于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区别和联系。 ④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历史唯心主义。
12. 运动观
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时间、空间
(1)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指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物质运动形式:从低级简单运动形式到高级复杂运动形式,可分为机械的、物理的、化学
的、生物的和社会的五种基本形式,思维、意识的运动同物质运动形式具
有同一性。
运动的特点:无条件的、绝对的
(2)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96单,2000多)
①物质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和承担者。
③运动和物质本身一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消失。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因而是绝对的。 ④割裂二者的关系:
唯心主义: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形而上学: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认为物质是静止不动的。
(3)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一是指一事物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没有发生某种特定的运动;二
是指事物处于量变阶段而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 静止的特点:有条件的、相对的 1. 相对于运动的整体 2. 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系 3.在事物的量变阶段
6
(4)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92/07单)
对立统一关系、绝对和相对的关系、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相互渗透的关系
①?? 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静止是局部的、暂时的、有条件 的,因而是相对的;
② 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不显著的变化,是运动过程中的某种稳定状态; ③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④ 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5)割裂二者的关系犯两种错误:
a.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如:“人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b.形而上学: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如:刻舟求剑
(6)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93单)
①它是理解物质多样性的条件。
②是把事物区别开来的前提。 ③是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 ④是规定和衡量运动的尺度。
13. 时空观
(1)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或伸张性。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具有长、宽、高三度。 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的性质。 (2)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
一方面,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离开了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也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了物质运动的时间、空间同样是不存在的。
(3) 如果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就会导致:
形而上学:认为空间、时间可以离开物质而存在,是一种与物质无关的空洞形式; 唯心主义:认为空间、时间是纯粹的流逝或主观自生的就会犯的错误。 (4)时空的四大特性 ▲
①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的客观性,物质运动与时空的不可分离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7
A.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时空是主观精神的产物;如:马赫主义认为“时空是人的感觉调整
了的产物”“时空是人的主观思想的习惯性想象”康德认为“时空是人类思维的先天形式” B.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时空是客观精神的产物。如黑格尔认为时空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②时空的相对性(有条件性)是指每一具体事物的具体时空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时空的具体特性随物质运动的状态的变化而变化。(2008单)
③时空的无限性是指物质世界在时间上的无始无终、空间上的无边无际;
④时空的有限性是指任何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时间上是有始有终、空间上有边有际。 无限性和有限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无限是绝对的永恒的,是对有限的超越,有限是相对的、暂时的;无限和有限又是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4.实践观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1)实践的本质
第一: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包括两层相互联系的涵义:
A.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B.实践是具有感性的即物质性的性质和形式的客观活动。
第二: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A. 实践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
B.人的意识是在实践中生成、实现和确证的。
C.人类活动方式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生成的。
D.人在实践活动中把自己从动物界提升出来,创造出了人之为人的一切特征。
(2) 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① 实践的特点是:(95/08单)
8
A.直接现实性(客观物质性);(最主要的特点)
B.自觉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②实践有三大基本形式:
A.生产实践——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B.社会实践——调节人与人的关系 C.科学实验——探索事物的规律
(3)实践的主体、客体及其中介
① 实践由主体、客体、中介构成。
A.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其社会结构有个人、集团、社会和人类四种形式。 B.客体:是主体活动对象的总和,有自然、社会、精神三种形式。
C.中介:是指把主体和客体联系起来的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这些工具、手段的 程序和方法。
②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 (2008分析题) ▲
A.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看:是目的和手段、创造者和被创造者、能动者和受动者的关系。在实践中,客体限制主体、主体超越限制的关系,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实质是限制与超越的关系。
B.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内容和结果看:包括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双向
运动的两个方面,这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内容。
a.主体客体化,是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
b.客体主体化,是指客体从客观存在的对象形式转化为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
(4)人对物质世界实践把握的主要环节。(06多) ① 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② 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
9
③ 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
(5)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97多,02/03多,11分析)
实践在人与客观世界之间的中介作用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即发生物质和精神的两种关系。这两种关系都是双向相互作用的关系:
①在物质的关系中,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
②在精神的关系中,主体在认识客体的同时,也就在观念中改造着客体,这不仅表现为主体
总是把客体的信息改变为主体的思维形式和内容,而且还通过处理信息的过程产生着改造客体的目的、计划、方法等实践的观念。
(6)实践活动中的双重关系
A.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 三对关系: B.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 C.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第一对关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 主观世界:指人的意识
客观世界:指人的意识之外的一切客观存在
两者的关系: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通过实践的中介作用,两者是改造被改造、认识被认识的关系。
第二对关系: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99多)
自在世界又称天然的自然界:即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人类实践活动的客观自然基础。
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关系: A.两者都具有客观性,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的基础。实践是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
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在实践活动中,自在世界不断向人类世界转化。
B.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相互制约,不可分割。 C. 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相互转化。
第三对关系: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02单)
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式
人化自然是指经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 人类社会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10
关系:人类世界是社会的自然与自然的社会相统一的世界。 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首先,自然界具有客观实在性。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以新的形势延续自己的存在和
发展,是人类实践的基础,制约着人类实践的程度。
其次,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有自身特殊发展规律的部分。实践使人从统一的
自然界分化出来,人类的活动依赖于自然和社会的物质运动规律,因此,必须通过劳动即实践协调人与自然地关系,使他们和谐统一。
最后,实践规律与人遵循物质世界的规律具有一致性,要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在此基
础上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反对无所作为以及对自然的过度开发。
15. 意识观 ★★★
(1) 意识的产生(起源) ★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①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第一,人类是物质世界演变进化的结果,自从有了人类,才出现了意识。 第二,人类意识的产生有一个发展过程,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环节:
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发展 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动物感觉心理 人类意识
第一环节 第二环节 第三环节 ② 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劳动在意识的产生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需要和可能,而劳动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社会性的劳动促进了语言的产生,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和直接现实(马克思);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变成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经典表述:列宁指出:“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反映的特性,这是合乎逻辑(符合事实的)的。
(2)意识的本质。★★★(91/99/单;91/95/98/07/10 多)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
11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记) 第一: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依赖物质,客观世界是意识的源泉。无论是正确的意
识,还是错误的、虚幻的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来源于客观世界,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型。
第二: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具有主观特征。
①意识形式的主观性;
表现在: ②个体意识之间的差别性;
③意识的创造性。
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是在意识内容的客观性基础上产生的。
经典表述:马克思说:“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变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3)意识的能动作用。★★(2000单,09多)
①意识的能动性是指意识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②意识能动性表现为: 第一: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的创造性;
第三:意识活动对人体活动的控制。
第四:意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作用;(最主要)
③发挥意识能动性的条件是: A.要遵循客观规律;
B.要通过实践活动;
C.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手段、物质条件。
④意识有两种性质的反作用:先进的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积极地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促
进事物的发展;落后的、反动的思想、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经典表述:列宁:“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4)在意识的能动作用问题上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
A. 唯心主义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片面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把意识的能动
作用绝对化;
B. 旧唯物主义只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C. 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承认物质决定意识,还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既坚持了唯物论
12
又坚持了辩证法。
16.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
马克思:“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
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毛泽东:“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
(1)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概括为三点区别、三点联系:
①三点区别:物质是客观存在,意识是主观存在;物质是根源,意识是派生;物质不能代替意
识,意识不能代替物质。
②三点联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物质可以变成意识,意识可以变成物质。
物质决定论和意识能动论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解决物质和
意识关系问题的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观点,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唯心主义观点:否认物质决定作用,主张意识决定作用的观点
形而上学观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观点 不可知论:否认意识和物质的同一性
庸俗唯物主义即唯物主义的庸俗化:主张意识就是物质 (2)方法论意义:发挥主观能动性与遵循客观规律的统一
1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记)★★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95单)
① 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现象具有共同的本质或共同的本原是物质。 ② 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现象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 ③ 意识、精神现象也是物质的产物和特殊表现。
④ 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也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⑤ 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是无数物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物质统一体。 ⑥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13
(2)方法论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分析题) 记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彻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
A.世界统一于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客观实际、认识客观实际,使我们的思想、认识符合客观实际。
B.物质世界在时空中运动、变化、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使主观符合客观并实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C.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因此,认识和实践也要从变化发展了的客观实际出发。 D.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这就要求我们认识规律,尊重规律,使认识和实践符合客观规律。.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是既反对思想僵化,落后于实际,又要反对思想超越实际。 ②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毛泽东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
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坚持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的统一,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也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14
第二单元 辩证法(重要章节)
唯物辩证法的框架图:
事物的普遍联系 两大总特征 事物的永恒发展
质量互变规律
三大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实质和核心)
辩证法 否定之否定规律
现象和本质
原因和结果
五对范畴 必然性和偶然性
可能性和现实性 形式和内容
18.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一) 联系的观点 ★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 (1)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坚持联系的客观性是把普遍联系的原理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 (2)联系的普遍性。▲(05多)
原理:第一:事物内部的联系是普遍的; 第二: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普遍的,不
能孤立地存在; 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方法论意义:坚持联系的观点,坚持整体和全局的观点,正确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3)联系的多样性。
15
原理:A.联系的形式是多样的,联系的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
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B.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
方法论意义: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尽可能地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特别是本质的、
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才能真正认识和驾驭事物。
(4)联系的条件性。
是指任何具体联系都依赖于一定的条件,条件改变了,联系的性质、方向也随之改变。
原理:A.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B.条件是可以改变的;
C.改变条件也是要有条件的,只有有条件这点才是无条件的。
方法论意义:一切以条件、时间地点为转移。人们的一切活动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
条件、具体分析条件的基础之上,才能做好工作。
(5)联系与系统。
系统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最基本的特征或本质属性是整体性。整体性揭示系统和要素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原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整体和部分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具有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性质新功能;
B.部分依赖整体,脱离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它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C.整体和部分可以相互渗透、互相转化。
方法论意义:坚持系统的观点。整体性观点要求人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着眼于有机
整体,整体的功能和效益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同时在总览全局的前提下,认识和处理好局部性的问题,以实现系统的最佳功能。
16
(二)发展的观点
发展是指事物向上的前进的运动变化,指事物不断有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1)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关系。 联系构成运动、变化和发展;联系在运动变化中体现出来;变化可以是上升运动,也可以是下降的运动,而发展则是前进性的变化。
(2)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新事物: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具有远大前途和强大生命力的事物; 旧事物:在事物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事物。 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
(3)发展的过程性 ▲
原理: A.事物是作为过程而发生和发展的。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B. 过程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C.发展的前进是世界总过程的主导方向
方法论意义:A. 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考查事物,
B. 要求我们要用历史的观点来看问题,把事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
19.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规律: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特点:具有客观性、普遍性、稳定性和重复性(是指规律作用的重复)的特点。
17
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物质世界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任
意创造或者消灭物质,也就不可能创造或消灭规律,只能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人的自觉活动与规律的关系:(2007多)
A.规律是客观的,即不以人的意识、意志为转移的。
B.规律是人可以认识的,人可以通过自觉的活动发现和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
C.规律是可以为人所利用、驾驭的。人们虽然能利用规律,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实现的形式,但决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创造、改造和消灭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
(1)质、量、度
质: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认识质是认识事
物的起点和基础。——认识事物的质是把不同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
量:事物所固有的可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不具有直接同一性。认识事物的
量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认识事物的量是把相同事物区别开来的依据。
度: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量的限度。(93/97/01/11单)
意义:在实践中要掌握“适度”原则
(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量变是一种渐进性的、不显著的变化,是事物发展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发展的非连续性,即连续性的中断。
原理: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
①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8
②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在质变中有量
的扩张。
③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方法论意义:
①在理论上坚持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观点,反对把量变和质变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形而上学观点。
②在实践上既要重视量变又要重视质变。因为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防微杜渐”,反对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发展是硬道理,这些都体现了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二)对立统一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单选)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③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水岭。 ④矛盾分析方法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矛盾是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的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 ①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或两种基本性质。
A. 矛盾的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a. 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的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b. 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 B. 矛盾的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反的性质和趋势。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重性,二者既区别又联系。
区别: 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联系:一方面,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
性也离不开同一性。
方法论意义:坚持矛盾的观点,坚持相对与绝对相统一的观点,就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
同一中把握对立。
(3)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9
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着的对立面又统一、又斗争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②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
第一,提供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第二,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第三,矛盾双方相互贯通规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
③矛盾的斗争性的作用:推动事物的量变和质变。 (4)矛盾的转化
含义:矛盾双方走向自己的对立面,促使事物具体矛盾的解决,新矛盾代替旧矛盾。
矛盾转化是有条件的,任何矛盾的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自然界的矛盾转化及其条件
是自发的,而在人类世界中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中,解决事物矛盾的转化,都需要研究矛盾转化的条件并创造一定的条件。
(5)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
原理: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一位原因,是事物发展的依据,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影响着事物的发展。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意义:在理论上坚持内因和外因相统一的观点,坚持内因论,反对外因论。 在实践中,坚持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统一
(6)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二者的相互关系。(选择、大题)★★★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处处有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时时有矛盾: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个性):矛盾之间或矛盾诸方面之间相互区别的特点和特殊本质。
20
A. 矛盾特殊性的主要表现:
①矛盾性质的特殊性。如自然界矛盾与社会矛盾,人民内部矛盾和敌我矛盾。
②矛盾的地位与作用的特殊性。事物发展进程中有根本矛盾与非根本矛盾、基本矛盾与非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等的区分。 ③矛盾解决形式的特殊性。
第一,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
第二,矛盾双方“同归于尽”,为新的对立双方所取代。 第三,矛盾双方经过一系列的发展而“融合”成一个新事物。
④方法论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认识矛盾的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区分不同科学的根据、解决矛盾的关键。 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
分析具体的情况。”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关系: a. 二者是有区别的。
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b. 矛两者是相互联结的。
一方面,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个性必然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7)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原理: 主要矛盾:在诸多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1
方法论意义:在认识和实践上,坚持分清主次,学会抓中心、抓重点、抓关键并兼顾其他。
B.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原理:一个矛盾的双方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次主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而决定的。
方法论意义:在认识和实践上,坚持分清主次,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
总的方法论意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① 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
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重点论: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两点论中的重点论;重点论以两
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8)矛盾分析法:
(二)否定之否定规律
肯定方面是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否定方面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① 关系:两者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相互渗透。
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 否定中包含肯定,在一定意义上否定就肯定。
经典表述:马克思指出:“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有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
② 辩证的否定观
原理: 事物发展是由事物内部矛盾引起的,是自我否定、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
22
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实质是扬弃即克服和保留的统一
方法论意义: 1)坚持辩证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否定观。
2)坚持辩证否定观,对一切事物都要有科学分析态度。
③ 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变化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循环往
复的前进过程。
这一规律从内容上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从形式上看,事物变化发展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原理: 这一规律表明,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总趋势是前进的,道路
是曲折的,在曲折中前进。
方法论意义:①坚持事物变化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辩证法,反对循环论和直线论的两种
形而上学观点。
②在革命和建设事业中,要坚定信心,准备走曲折的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
20.辩证法的五大范畴
(一)现象和本质▲
本质和现象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外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现象是指事物的外部联系、表面特征、外在表现。 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的内在联系
(1)关系:对立统一
两者的对立: ①现象是表面、外部的,可直接感知的;而本质是内在的,要借助理性
②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东西;本质则是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③现象是易变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
两者的统一: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
真象是从正面、直接的表现本质 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23
(2)方法论意义:在实践中要注意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通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二)因果关系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客观世界中普遍联系着的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一对范畴。 (1) 含义: 原因是指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结果是指由原因作用而引起的现象。
事物或现象之间这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关系。
(2)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因中有果,果中有因。相互转化
“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恩格斯)
(3) 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A. 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承
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坚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原则。
B. 因果联系的普遍性:世界上任何事物、现象都处在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 C. 因果联系的多样性:因果关系在现实中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
因果联系主要有以下的类型: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
复合因果。
(4)方法论意义:要把握因果关系的客观必然性。
(三)必然性和偶然性 ★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
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2)关系:对立统一。(94单,91主)
两者的对立: ① 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和外
部条件造成的。
② 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
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24
两者的统一:① 二者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
现出来。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 ②在一定条件下,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经典讲述:恩格斯“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 (3)方法论意义:最根本的任务是把握事物的必然性;要重视偶然性的作用。
(四)可能和现实的辩证关系。
可能性和现实性是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1)含义: 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现实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是指现存事物种种联系和发展的综合。
(2)理解可能性区分几种情况:(2007单)
①依据是否有条件、依据——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
②依据条件是否充备——区分现实可能性和抽象可能性。
③依照对人是否有利——划分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 ④要分清可能性的大小——概率
(3)可能性和现实性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大题) ①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②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人的活动) (4)方法论意义:努力把握好的可能性;创造好的条件是好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五)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反映了事物诸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
(1)含义: 内容: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综合,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形式: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形式。
(2)联系: 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都有一定 的内容。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
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地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 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3)方法论意义:A.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 B. 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实时地抛
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
20.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选择题)
25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四个方面:
(1) 普遍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普遍联系的观点,形而上学则认为一
切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或只承认事物的外部联系而否认其内部联系。 (2) 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而形而上学否
认事物的发展变化,至多只承认事物的量变。
(3) 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主张用全面的观点去研究、观察和解决问题,
而形而上学则片面地去观察、研究问题。
(4) 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区别。
2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
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的规律
主观辩证法:人类认识和思维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的
规律。
两者的关系:对立统一。
区别: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形式,离开人的意识独
立存在。主观辩证法采取观念、逻辑的形式,是同人类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的。
联系:两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26
第三单元 认识论(大题最多的一章)
认识论框架图: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认识的本质 : 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以及相互关系
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认
识 真理的特性 论 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 真理的检验标准。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
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2.关于认识论,哲学史上三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1)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先验论的对立。(91单,2000多)
A. 唯物论的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 唯心主义先验论是从感觉、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认为人的认识是先于本质、先于经验、
先于实践的,否认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一切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都是先验论。
(2)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对立
A.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都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认
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两种反映论的不同。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实践观引进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
客体能动的反映。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否认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把认识看作是主体对客体消极、被动的反映。
第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把辩证法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说明了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而旧唯物主义反映论不懂认识的辩证法,否定认识的辩证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完成的。
27
第三,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消极、被动、
直观的反映论。
(3)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①辩证唯物主义可知论认为,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 ②不可知论怀疑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否定人类有认识世界的能力。不可知论的著
名代表是休谟和康德。
23.认识的本质★★★
(1) 认识的本质: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2)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95/02/06单)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的发展动力;
第三,实践是检验人们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②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
指导作用表现在: 第一,它可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明
确实践活动的方向;
第二,根据正确的认识、理论规定实践的目的、计划、过程,使
实践获得成功。
③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3)正确理解认识源于实践要注意以下两方面的关系:
首先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它们之间是源和流的关系); 其次是社会实践与生理素质的关系。 经典表述:
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
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28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
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
24.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关系。
人的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1)含义: 认识的主体是指从事实践活动的、社会的人。客体是指进入实践活动领域并和
主体发生联系的客观事物。
(2) 关系:主体和客体是反映被反映、改造被改造相互作用的关系。 (3)概念区分:主体与主观,客体与客观的关系:
① 主体不等于主观。人作为主体是物质和意识的统一体,而主观则不包括物质现象,
是第二性的东西。主体与主观又有联系。主观总是主体的主观,主体总是具有主观性的主体。
② 客体不等于客观。客体是人的活动指向的客观对象,并非一切客观事物,而客观则
泛指意识之外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客体包括精神客体,而客观作为与物质同等的概念则不包括精神的东西。二者的联系在于,一切客观事物都可能成为客体,客体具有客观性。
25.认识过程:两次飞跃 ★★
(一) 第一次飞跃:从实践到认识,实质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02主,95单)
感性认识:对事物现象、外部联系、片面的反映 理性认识:对事物本质、内部联系、全面的反映。
两者的区别: ①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② 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理性认识
是感性材料的抽象和概括。
③ 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理性认识通过概念、
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反映。
④ 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两者的联系: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没有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29
错误倾向: ①唯理论:承认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在实际中表现为教条主义。
②经验论:承认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经验主义。
(2)方法论意义:首先感性材料必须丰富、全面、正确。其次要遵循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
(二)第二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 为何:实践和理论的需要。
如何: A.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应当或尽可能是正确的。
B.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C.要将理性认识同关于人的需要、利益的价值认识相结合,并具体化为实践观念即指导实践的计划、方案、措施等。 D.理论回到实践中,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E.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
26.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
(1)“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辩证的认识运动,充分体现了主观
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① 人类的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的基本矛盾。人们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
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这个统一又应该是历史的,是说主观认识要同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2)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认识过程的特点:反复性和无限性
原理: ①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
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理由: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②认识运动的无限性:认识运动是无限发展、没有终点的。
30
方法论意义:第一:认识的反复性说明,对事物的认识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
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比较科学的理论。
第二:认识的无限性说明,我们必须重视理论创新,不断吸取新的实践
经验、新的思想,形成新的认识。
27.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单)
(1)理性因素:认识的和逻辑的因素,包括主体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
非理性因素:人的非认识、非逻辑的因素,如情感、意志、幻想、灵感等。
(2)理性因素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起主要的、主导的作用
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动力作用。积极的情感情绪给认识活动注入活力,对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力
量。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也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
第二,诱导作用。它是指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种种想象和幻想,而
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极可贵的品质。
第三,激发作用。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激发下会导致直觉和灵感,激发人的
创造力,它是一种重要的认识能力。
经典表述: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28.真理及其特性★★★
(1)真理:人对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标志着主观同客观相一致的范畴。 (2)真理的特性:
①真理的客观性——根本特性
理由: 真理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源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检验真理的社会实践是客观的。
方法论意义:坚持真理的客观性即坚持了真理观中的唯物主义,区分唯心主义真理观。
31
唯心主义真理观: 客观唯心主义:真理是绝对精神的产物;真理是上帝的化身。
主观唯心主义:“真理是思想的形式”,实用主义的“有用就是真理”以及
“真理多元论”
②真理的具体性(92单,97主)
A.真理是有条件和适用范围的,离开了具体的时间、地点、条件,抽象地谈论真理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B.真理是全面的,是事物多方面本质规定的综合,片面地谈论真理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C.真理是历史的,是一个过程,静止地谈论真理是形而上学观点。
D.真理是具体的,和真理是一元的是一个意思,即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不因人而异,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③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双重属性★(95主,93/05单)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区别:
绝对真理: 任何真理都有其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即承认真理的客观性。
人类的认识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即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相对真理: 从认识广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
从深度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事物和规律的近似的正确认识,有待深化; 从进程上说,任何真理都只是对事物发展的一定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
统一性:
A.相互联结、渗透。 相对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
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B.辩证转化。 真理是由相对不断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对
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又一个规律
错误倾向: 绝对主义真理观和相对主义真理观。绝对主义真理观只讲真理的绝对性,否认
32
真理的相对性;相对主义真理观则只讲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30.真理与谬误的关系(91多,2010分析题)▲
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真理向谬误转化:
A.真理有适用范围,若超越了范围条件,真理就变为谬误。 B.真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要不断地实现认识和实践、主观和客观具
体的历史的统一,若割裂两者的统一,真理转为谬误。
C.真理是全面的,是诸多原理构成的统一整体,若把某一方面单独孤
立出来,真理转为谬误。
(2)谬误向真理转化:
A.让谬误回归原本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谬误转化为真理
B.错误是正确的先导,不断批判谬误,分析错误的原因,总结教训,
也能实现谬误向真理的转化
31.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1)价值: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
价值的特性:主体性、客观性、历史性
价值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a.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是价值的现实基础;
b.主体的需要必然受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的制约。
价值的主体性主要表现在: a.客观事物是否具有价值要以主体的需要为标准;
b.对于同一客体,不同主往的价值判断是有差异的。 c.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在主体实践活动中能动创造的
(2)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区别: ①真理遵循客体原则,要求主观与客观相一致;价值遵循主体原则,要求客体与
主体相一致。
②真理体现认识活动中客观条件的制约性,价值体现的是认识活动中主体目的性。 ③真理体现的是社会活动的统一性,价值体现的是社会活动的多样性。
联系: 真理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真理的目的、归宿。
33
3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真理标准的唯物论)。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本质特点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表明: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相一致,只有能把主观和客观相联系的东西才能
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的特性表明: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只有实践才能把主
观和客观相联系。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选择、大题)★★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这就
是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
①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 A.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
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 实践对一切认识最终都能作出检验,没有实践检验
不了的认识,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 A.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都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
B.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过程。
33.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1)归纳和演绎。▲
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概念、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运动; 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概念推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运动。
(2)分析和综合方法。
分析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整体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分别加以研究和认识的思维方法,
特点是从整体到部分。
综合是把各个部分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和认识,特点是从部分到整体。
(3)由抽象上升到具体:
抽象是指思维对客观事物某种属性的反映,是抽取和撇开的统一。
具体是指思维的具体,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就是认识
从感性具体——理性抽象——思维具体的过程。
34
(4)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以及人对此的认识过程。 逻辑是指上述过程在思维中的反映,即对历史的概括和总结。
35
第四单元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框架图: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 社会形态的更替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革命在社会发展的作用 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人民群众在历史中发展中的作用 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3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选择)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
式),主要指生产方式。
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生活,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本质),主要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
社会意识包括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
(2)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现在: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
(3)错误倾向:历史唯心主义:只看到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因,否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
社会意识的理论构成。
35. 社会历史的基础。(99/04/06/09/11单,91多)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
生产劳动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36
①是人类社会赖依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历史的前提。 ②制约着整个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
③决定社会的性质、结构和面貌,决定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2)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
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方法论意义:重视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维护生态平衡,自觉控
制人口增长,保持环境和人口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 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04/07/08单,02/05主)
①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一旦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就会出现灾难性后果。
②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人类社会发展既要满足人类的需要,又要
遵循客观规律。
③社会发展规律不仅存在于人与人的关系中,而且存在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我们要
从更宽、更广的视角来探索社会发展规律。
36. 社会历史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的实践本质的科学论断。是指: (1)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决定其它一切活动的东西。 (2)实践是全部社会关系的基础。
(3)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是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 (4)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38.社会有机体与社会结构(08年新增,重点关注)
(1)社会有机体是囊括全部社会生活及其关系的总体性范畴,指人类社会是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同时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构成的整体。 (2)社会有机体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①社会有机体形成于人的实践和交往的活动之中;
②社会有机体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具有自我意识的有机体;
③社会有机体再生和更新的内在机制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自身生产的统一。 (3)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的方式,其内容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在人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人类三大实践活动的对象化形成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和文化结构,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的基本结构。
37
39.社会的经济结构。
(1)社会经济结构: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反映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表现为经济制度。经济结构又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对应。
(2)经济结构的功能:①以一定的形式把生产力中的人和物的要素结合起来变成现实生产力;
②直接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构成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基础。
40.社会的政治结构
政治上层建筑:建立在经济结构之上的政治法律设施、制度及其相互关联的方式。
41.社会的文化结构
(1)文化是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以及各种意识形态在内的复合体,本质即是人化。 (2)文化的功能: ①知识传承功能 ②对人的教化、培育功能 ③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 ④
提升、规范人类认识过程的认识功能。
(3)先进文化:①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②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③代表未来发展方向④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
(4)社会意识的理论构成(单)
① 根据社会意识的主体、承担者,可分为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
② 根据社会意识的低级和高级层次划分,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③ 根据社会意识是否是经济关系的产物,可分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
筑的社会意识形式。
(5)社会意识形态相对的独立性表现在:(背熟)★★★ ①意识形态的变化发展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不一定完全同步,表现为超前或滞后两种情况; ②意识形态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③意识的发展水平同某国家、地区的经济水平有不平衡性。
④意识形态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形态功能集中体现在维护或批判社会,调控社会和人的活动上。
(6)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新增、选择、大题)
(1)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超阶级的意识形态是不存在的。
(2)在一个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因为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占
统治地位的阶级,在思想上、精神上也必然占统治地位。
38
42.文化与文明
(1)文化与文明是不可分的,文明是文化的积极成果,文化是文明的精神动力和支撑。 (2) 文化是社会结构的概念,它与经济、政治相结合构成一个具体的社会;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尺度,是与人类的野蛮状态相区别的。
(3)文明具有多种形态,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4)胡锦涛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其总体布局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四大建设有机统一、互为条件,相互促进。
43. 社会基本矛盾——基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辨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它的产生、性质和变
化发展;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44.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是社会生产力
(2) 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范畴,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 (3)生产力有三个基本要素: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者。其中劳
动者是生产力的主导因素,是首要的生产力。
(4)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是衡量生产力性质和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不
同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是衡量人对自然认识能力高低的物质标志。
(5) 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
①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②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最终动因。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使相对稳定
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引起生产关系相应的变革;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领域的变革。
③整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从生产力发展到生产力解放的循环,实质上是生产力——生产
关系——上层建筑的层层决定和层层反作用的关系。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和源泉。
39
4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先进生产力的
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2)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表现在:
①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和现实的生产力,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 ②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产者的方方面面,并通过解放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科
学文化素质、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等表现出来。
(3)科学技术与“全球问题” 。
“全球问题”深刻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科学与价值之间的矛盾。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像一把双刃剑,既为造福人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带来了危及地球上的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解决全球问题,应变革和完善社会制度和社会体制,创造合理利用科学技术的社会环境,树立整体观念和全球意识,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
(4)可持续发展。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发展,从而要求资源的利用、环
境的保护、人口的增长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46. 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自觉活动之间的关系
(1) 区别:①社会规律的客观性: A.社会规律是由社会基本矛盾构成的 B.社会规律是由历史的合力所决定的, C.社会历史的发展有确定的方向和趋势。 ②人的自觉能动活动: a.认识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可以认识、利用、驾奴规律,
c.人在历史发展中能做出能动的历史选择。
联系:发挥人的自觉能动作用,必须充分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两种对立的历史观: 群众史观 英雄史观
理由:①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②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③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④
40
正在阅读:
2013年考研政治核心考点解析06-02
实验604-25
述职述廉报告保安大队大队长XXXdoc05-11
天泰电网调度控制运行工作管理规定(试行) - 图文03-28
大云山Pb-Zn矿床勘查地质设计报告08-19
人员变动、调配管理规定121205-19
距离与命运10-08
西门子压力变送器05-24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考研政治
- 考点
- 解析
- 核心
- 2013
- 吉林建工
- 人教课标版2013--2014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 写字楼物业装修管理手册
- 幼儿园优秀教案小班分享阅读--天气
- 2011年新东方系统精讲班杨帆三国法讲义
- Arbortext editor详细中文教程
-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题及答案(3)
-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整理与复习教案
- 超星尔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答案大全(完整版)
- 2010年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参赛指南 - 图文
- 浙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总复习习题
- 02 国家质检中心能力建设验收实施细则
- 光纤光学练习题
- 施工员考试复习资料(最新版)
- 建筑设备试题库
- 清晰的架构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网能
- 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 飞机维修(发动机维修)专业毕业设计
- 建筑设计中的平面构成形式要素分析
- 医学人文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