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公债与公债管理

更新时间:2023-05-21 09:2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11章 公债与公债管理

第十一章

公债与公债 管理

第11章 公债与公债管理

本章章节安排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公债概述 公债规模与结构 公债的发行、流通与偿还 公债管理

第11章 公债与公债管理

第一节 公债概述 一、公债的含义与特点 (一)公债的含义 公债是国家或政府以信用为基础,根据借 贷原则,通过向国内外借款或发行政府 债券筹集财政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 系。它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有偿 形式,在现代社会也是政府调节经济的 重要手段。 注意区分公债与国债

第11章 公债与公债管理

(二)公债的特点 1、自愿性:相对于税收的强制性 2、偿还性:相对于税收的无偿性 3、灵活性:相对于税收的固定性

第11章 公债与公债管理

(三)公债的种类 1、按政府举债的形式,公债可分为政府借 款和政府债券。 2、按公债发行地域分类,公债可分为内债 和外债。 3、按公债偿还期限分类,公债可分为短期 公债、中期公债和长期公债。 4、按公债发行方法分类,公债可分为自愿 公债和强制公债。 5、按是否上市流通,公债可分为上市公债 和不上市公债。 6、按债权债务的载体形式,公债可分为实 物券公债、凭证式公债和记帐式公债。

第11章 公债与公债管理

二、公债的产生和发展 (一)公债的产生 一般认为,公债最早出现于公元前4世纪左 右的古希腊和古罗马 。 公债的产生需要的相应条件和环境 : (1)政府财政的需要。 公债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财政收不抵支。 (2)经济发展的可能。 (3)信用制度的发展。

第11章 公债与公债管理

(二)公债的发展 公债的真正发展是在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 社会之后 ,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和凯恩 斯赤字财政政策的推行,都有力地推动了 公债制度的发展。 在今天,公债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对经济进行 调控、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

第11章 公债与公债管理

(三)我国公债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国债的发展可分三个阶 段: 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刚刚成立的1950年。 1950年,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第二阶段是1954—1958年。 分五次发行了总额为35.48亿元的“国家经 济建设公债” 第三阶段是1979年至今。

第11章 公债与公债管理

三、公债的功能 (一)弥补财政赤字 通过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是现代国家的普 遍做法,也是公债产生的主要动因。 用公债弥补财政赤字,一般不会影响经济发展, 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较小。 (二)筹集建设资金 通过发行建设性公债,把企业和居民手中的一 部分闲置资金集中到政府手中,用于能源、 交通、通信等方面的建设,有效地矫正了市 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缺陷。 目前,中国建设性支出的很大一部分是依靠公 债收入来保证的。

第11章 公债与公债管理

(三)调节经济 (1)调节积累和消费比例关系。 在消费膨胀,商品供不应求时,发行公债将一部分 消费转化为

积累,有利于缓解供求关系,减轻 物价上涨压力;在需求不足,商品供过于求时, 发行国债并把这部分财力用于消费,将能有力 扩大社会消费规模,使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向消 费一方偏移。 (2)调节投资结构,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 (3)为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提供了重要手 段。 (4)调节社会总供求,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 需求的平衡。

第11章 公债与公债管理

第二节 公债规模与结构 一、公债规模 (一)公债负担 公债负担是指由于公债的发行、流通、偿还 等所带来的经济主体的经济损失以及对国 民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 公债负担包括几个方面: (1)认购人负担。 (2)债务人负担。 (3)纳税人负担。 (4)代际负担。

第11章 公债与公债管理

西方学者对公债负担问题的认识: 西方财政学的奠基人亚当· 斯密认为,公债会增加国 家和人民的负担。 凯恩斯则认为,政府举债有利于解决失业问题。 萨缪尔森认为,分析债务负担时,要把政府债务分 为外部的债务(欠外国人的)和内部的债务(欠 本国公民的),而外部债务形成真正的债务,因 此公债并没有把重担加于一个国家。 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布坎南认为,在公债与资 本形成的关系上,公债筹资主要用在公共消费开 支方面,债务摧毁了资本价值,人们应该做的是 充分认识债务的危害。布坎南极力反对政府举债, 主张回复到古典的平衡财政中去。

第11章 公债与公债管理

(二)公债限额 公债限额又叫公债的数量界限,它是指一个 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公债所能承受的最 高数量界限。 公债限额实质是寻求公债的合理规模问题。

第11章 公债与公债管理

监测公债限额或规模的主要指标: (1)公债借债率: 公债借债率=(当年公债发行额÷当年GDP) ×100% 西方国家的经验数据一般是3%~5% (2)公债负担率: 公债负担率=(当年公债余额÷当年GDP) ×100% 欧盟国家的公债负担率不得超过GDP的60%

第11章 公债与公债管理

(3)公债偿债率 公债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额÷当年财政收入) ×100% 从国际经验看,全国财政和中央财政公债偿债率分 别处于8%~10%和7%~15%的范围内是安全 的 (4)公债依存度 公债依存度=(当年公债发行额÷当年国家或中央 财政支出)×100% 这一指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国家财政公债依存度 为15%~20%左右,中央财政公债依存度为 25%~30%左右

第11章 公债与公债管理

(三)影响公债规模的因素 1、受到整个社会应债能力的制约 2、受到公债偿债能力的制约 3、公债资源的使用效益 4、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

第11章 公债与公债管理

(四)中国公债规模 从国债规模指标看,与发达国家相比,2000 年至2008年,我国国债负担率还处于较 低水平,均控制在21%以内,处于安全 范围内;除2008年外,国债依存度则均 超

过20%,超出安全警戒线;国债偿债 率,除2006-2008因统计口径不同指标 较低外,其他各年份均超过10%的风险 警戒线;国债借债率处于安全范围内。综 合看,我国国债负担率、国债借债率处于 安全范围内,说明整个国民经济对债务的 承受能力还较强;而国债偿债率、国债依 存度则存在一定风险度,说明财政的债务 压力较大,应该适当加以控制。

第11章 公债与公债管理

二、公债结构 公债结构是指一个国家各种性质债务的搭配 状况及其相互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其 主要包括品种结构、期限结构、利率结 构和持有人结构等。 公债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公债品种结构 (二)公债期限结构 (三)公债持有结构 (四)公债利率结构 (五)中国的公债结构

第11章 公债与公债管理

第三节 公债的发行、流通与偿还 一、公债的发行 (一)公债发行方式 1、固定收益出售方式 特点是认购期限较短,发行条件固定,发行机构不 限,主要适用于可转让的中长期债券的发行。 2、公募招标方式 主要特点是:发行费用低,发行条件通过投标决定, 即发行规模、发行利率等由市场选择,拍卖过 程由财政部门或中央银行负责组织。主要适用 于中短期公债的发行,特别适合国库券的发行。

第11章 公债与公债管理

3、连续经销方式 特点是销售期限不定,销售方式灵活,发行 条件不定,由财政部或其代销机构根据市场 状况相机确定。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不可转 让债券,特别是对个人发行的储蓄公债。 4、直接推销方式 主要特点是发行机构只限于政府财政部门, 而不通过任何中介或代理机构;认购者主要 是机构投资者,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 各种投资基金和政府基金等;发行条件通过 谈判确定;单个投资者一般投资规模较大。 5.组合发行方式

第11章 公债与公债管理

(二)公债发行利率 公债利率是指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政 府举债所支付的利息额与借入本金之间的比 率,反映了政府占用投资者资金的时间成本。 公债利率是公债发行制度的核心问题之一。 (三)公债发行市场– 公债发行市场也称公债一级市场,从狭义看, 它是指公债发行者将新的公债销售给投资者的 场所;从广义看,是指实现公债销售的完整过 程。公债发行市场是公债市场的重要组成,其 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参与者、市场工具和组 织形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81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