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聚合物共混物的微观形态

更新时间:2023-09-01 17:2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 王国全

第4章 聚合物共混物的微观形态

介绍共混物形态的观 测、形态学要素的表 征,全面探讨影响共 混物形态的诸因素, 并介绍共混物形态研 究方法的进展。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 王国全

4.1 共混物微观形态研究的基本目的和主要研 究内容4.1.1 共混物组成、共混过程、共混物性能与 共混物形态的基本关系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 王国全

a

b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 王国全

4.1.2 形态研究指导聚合物共混材料的开发 共混物的形态与共混物的性能有密切关系。性 能缺陷的原因往往可以从共混物的形态学研究 中找到原因。通过形态的观测,可以揭示形态 与性能的关系;从而通过改善共混物的形态, 达到提高共混物性能的目的。例如,用橡胶增 韧塑料的共混体系,橡胶为分散相,塑料为连 续相;橡胶分散相粒子的粒径对增韧效果有重 要影响。对分散相粒子的粒径进行调控,可以 有效地提高增韧效果。 共混物配方、共混工艺条件和设备的结构因素, 都可以影响共混物的形态,进而影响共混物的 性能。对于共混物形态的观测,可以指导共混 物配方、共混工艺条件等因素的调节。 4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 王国全

4.1.3 共混物形态在机理研究中起重要作用

共混物形态的研究,对于揭示共混改性的机 理,可以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例如,在共混改性机理研究中,塑料增韧体 系的增韧机理研究是最为受到关注的。而在 增韧机理研究中,形态学研究发挥了重要作 用。诸多增韧机理的提出,都是以形态学研 究结果为依据的(参见第6章)。5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 王国全

4.1.4 共混物形态研究的主要内容 共混物形态研究涉及的主要内容包括:连续相和分散 相组分的确定、分散相组分的分散状况、分散相粒 子的形貌,以及相界面。 (1)连续相和分散相组分的确定:“海-岛”结构两相体 系和“海-海”结构两相体系。 (2)分散相分散状况的表征 :其一是分散相颗粒的平均 粒径(又称为分散度);其二是分散相颗粒在连续相中 分布的均匀程度(又称为总体均匀性) 。 (3)两相体系的形貌:“海-岛"结构两相体系的分散相 粒子可以有不同的形貌,如球状、不规则颗粒状、 棒状、纤维状等。 (4)相界面 :相界面是分散相与连续相之间的交界面。 共混物两相之间有较好的相容性时,可形成一定厚 度的界面层 。6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 王国全

4.2 共混物形态的观测研究方法 其一是直接观测形态的方法,如电子显微镜法; 其二是间接测定的方法,如动态力学性能测定 法。 4.2.1 电子显微镜观测及其制样方法 4.2.1.1染色法 四氧化锇(OsO4)染色法,可适用于共混组分之 一为含双键的体系。 4.2.1.2刻蚀法 4.2.1.3 断面法 (1)低温折断法, (2)冲击断面 4.2.1.4 其它试样 7 4.2.2 光学显微镜观测及其制样方法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 王国全

4.2.3 形态观测中应注意的问题①取样

时,应注意取样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②制样时,要防止制样过程对试样结构形态的 改变和破坏。 ③观测时的取点也很重要。聚合物共混物的 微观形态是富于变化的,应选取有代表性的 点,拍摄显微照片。 ④观测结果的分析,要结合聚合物共混物的 制备过程以及共混物的性能等,综合进 行分析。8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 王国全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 王国全

4.3 共混物形态的表征与研究 4.3.1 连续相和分散相的区分 (1)二元共混体系 对于一些不易区分的体系,可以通过改变组 分含量,对于不同组分含量的系列样品进行 观测,以确定连续相和分散相聚合物。经过 染色的聚合物颜色较深,也可区分。 (2)三种或三种以上聚合物的多元共混体系 (3)含填充剂的共混体系 填充剂在聚合物基体中总是分散相。10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 王国全

4.3.2 分散相分散状况的定量表征

聚合物共混两相体系中分散相的分散状况,可以用 “总体均匀性”和“分散度”来表征。总体均匀性是 指分散相颗粒在连续相中分布的均匀性,即分散相浓 度的起伏大小;分散度则是指分散相颗粒的破碎程度。 对于总体均匀性,可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定量表 征;分散度则以分散相平均粒径来表征。 总体均匀性和分散度还可分别用来表征分布混合和分 散混合的效果。总体均匀性可体现分布混合的效果, 分散度则可体现分散混合的效果。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 王国全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 王国全

4.3.2.1 总体均匀性的表征 在“海-岛”结构两相体系共混物中,分散相 分布的总体均匀性可用混合指数I来表征。按 照统计理论,采用共混的方法,分散相浓度 所能够达到的最“均匀”的分布是二项分布; 在共混过程中,分散相浓度的分布会逐渐趋 向于二项分布,由此引入混合指数I: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 王国全

将共混物的样本假想为由若干小粒子组成(粒子的大 小与分散相颗粒的平均尺度相当),则可用如下方法 计算 2:

样本方差S 2的计算方法如下:

分散相平均浓度 :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 王国全

混合指数I可以反映共混样品中分散相组分 分布的总体均匀性。若在共混过程中取样, 还可看出混合指数,随混合时间的变化规 律。随着共混过程的进行,分散相浓度的 分布趋向于二项分布,S 2 会逐渐趋近于 2 ,相应地混合指数I趋近于1;因而可将混 合指数I趋近于1作为达到理想的均匀性的 判据。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 王国全

也可采用不均一系数Kc来判定分散相组分 分散的总体均匀性:

不均一系数Kc愈小,就表示分散相分散的 均匀性愈高。16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 王国全

4.3.2.2 分散度的表征分散度以分散相的平均粒径表征。分散相颗粒平均 粒径的表征方法有数量平均直径 与体积平均直径

dn

dV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 王国全

4.3.3 分散相粒子的形貌 4.3.3.1 聚合物-聚合物共混体系的分散相形貌 “海-岛”结构,分散相

聚合物的形貌可以呈球形、 条形、层片状、纤维状等形状。熔融法制备的共混 体系,大多数为“海-岛”结构。图4-6 “海-海”结构两相连续的共混体系在熔融法共混中 并不多见。 4.3.3.2 聚合物填充体系的分散相形貌 填充剂粒子在聚合物基体中有可能发生团聚。特 别是无机纳米颗粒,由于纳米粒子具有巨大的比表 面积,相应的表面能也较高,因而易于发生团聚。 棒状、针状、纤维状等各向异性的填料,会在成型 加工的过程中,沿剪切力的方向取向。此外,填充 剂还会在各种不同情况下,形成一些特异的个体性 或群体性的形貌。 18

聚合物共混改性原理与应用 王国全

CaCO3

切力变稀1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7w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