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两对半定量分析的临床意义

更新时间:2023-08-18 10:13: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52·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年4月第6卷第8期ChinJModDrugAppl,Apr2012,Vol.6,No.8

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表达一致率为56.45%(35/62),明二者之间表达呈正相关(P<0.05)。

OPN表达与结直肠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表1MK、

因素浸润深度

T1+T2T3+T4淋巴结转移

无有Dukes分期A+BC+D

25372240

1534

11.627

1237

0.002

1135

N3527

MK阳性数

2425

7.397

0.009

1531

13.367

0.001

χ2值10.103

P值0.003

2224

7.417

0.008

OPN阳性数

χ2值9.411

P值0.006

3

讨论

MK特异性表达于多种肿瘤组织中,通过促肿瘤血管新分期有关。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

MK与OP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达密切相关(P<0.05)。MK表达阳性率高的结直肠癌组织

OPN表达阳性率也增高,切片中,并且表达的部位基本一致,OPN在结直肠癌的形成、表明二者具有协同性。MK,生长、

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RudlandPS,Platt-HigginsA,EI-TananiM,etal.Prognosticsig-nificanceofthematastasis-associatedproteinosteopontininhumanbreastcancer.CancerRes,2002,62(12):3417-3427.

生、促有丝分裂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恶性转化、抗凋亡等功

MK表达能影响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凋亡。本研究显示,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病理类型、肿瘤直径大小及位

与结直肠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置无关,

分期密切相关。

OPN在细胞的粘附和迁移,组织修复,细胞信号转导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OPN在肝癌等原发肿瘤及其转移

提示OPN可能在肿瘤发生及侵袭转移过程组织中高表达,

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发现OPN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

乙肝两对半定量分析的临床意义

杨娜

了解乙肝两对半定量测定的意义。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对80

HBsAb(8.20±0.71)mIu/ml,例健康体检患者测定乙肝两对半。结果HBsAg(1.10±0.25)ng/ml,

HBeAg(0.62±0.13)PEIU/ml,HBeAb(2.10±0.51)PEIU/ml,HBsAb(2.80±0.64)PEIU/ml。结论肝两对半定量测定使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更清楚的了解。

【关键词】乙肝两对半;定量;意义

【摘要】目的

11.11.2

资料与方法

健康体检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平

一般资料

均35岁。

度,急性乙肝早期能及早检出HBsAg,确定HBV感染,缩短窗口期,在部分慢性乙肝患者中,由于机体缺乏对HBV包膜

HBsAg表达较低,蛋白的免疫应答,酶标检测HBsAg和HB-sAb均阴性的情况,而定量检测则可发现低浓度HBsAg携带

[1]

为正确判断病情提供依据。者,

定量测定能明确检测HBeAg向HBeAb转换的时期。高浓度的HBeAg可间接提示病毒处于高复制状态,具有较高的传染性,高浓度的HBeAb,一方面提示病情好转,而在某些时候(如肝功能指标很差)则可能与肝坏死,肝硬化,肝癌有

HBcAb浓度的高低可反映病毒感染的状态,有利于慢性关,

[2]

肝炎活动性或非活动性的判断。

HBsAb的定量测定能够对抗体是否真正具有“中和”HBV的免疫力作出正确评价,对乙肝的预防起到监督作用,HBsAb的含量在10mIU/ml以上患者ELISA检测即可呈阳性结果,但并不提示机体都一定具有免疫力,而HBsAb的含100mIu/ml之间的样本,“阳性”,量在10-定性虽为但此时机体对HBV的免疫力较弱,甚至不能预防HBV感染,只有HB-sAb的含量达到100mIu/m以上时才可确定具有抵抗HBV

[3]

入侵的作用。作定量检测,可根据HBsAb的含量判断机体对HBV的免疫状态及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因此定量测定对乙肝疫苗免疫力的评价和高危人群预防免疫具有重要

方法将试剂及所需数量的微孔反应条置室温(20℃

~25℃)平衡。吸取50μl校准品及待检样本,按顺序加入微

孔反应条小孔中,再加入中和抗原50μl并加贴封条,在室温条件下用震荡仪缓慢震荡孵育40min。然后将封条揭下并弃掉,将微孔反应条放入吸板机吸干各孔并每孔注入洗涤液400μl,重复洗涤4次,拍干。每孔加入100μl铕标记工作液,加封片,用震荡仪缓慢者振摇孵育40min后,洗涤6次,拍干。每孔加增强液100μl,并加贴封片,用振荡仪轻摇5min检测。2

结果

HBsAg(1.10±0.25)ng/ml,HBsAb(8.20±0.71)mIu/

ml,HBeAg(0.62±0.13)PEIU/ml,HBeAb(2.10±0.51)PEIU/ml,HBsAb(2.80±0.64)PEIU/ml。3

讨论

HBsAg灵敏度可达到0.2ng/ml,两对半定量检测,而酶标(ELISA)检测的灵敏度是2ng/ml,极大地提高检测的灵敏

作者单位:462000河南省漯河市中医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年4月第6卷第8期ChinJModDrugAppl,Apr2012,Vol.6,No.8

·53·

参考文献

意义,特别是在少年儿童预防乙肝方面。

DNA荧光定量PCR测定可以直接反映血液血清HBV-具有很多临床应用价值,但不能完全反映中病毒复制状态,

HBV-DNA阴性并病毒复制静息期肝细胞内HBV病毒状态,

“两对半”不完全代表体内HBV已被清除,结合各项指标更

能客观反映体内HBV病毒状态。

两对半定量测定乙肝标志物的浓度使患者能够对自己的病情有更清楚的了解,提高治疗信心,同时也加强了医生的信任度,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1]魏来,陶其敏.努力规范肝脏疾病的免疫学诊断.中华医学检

2003,26(2):69-71.验杂志,

[2]瞿良,李云.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现代

2007,22(6):88-90.检验医学杂志,

[3]罗开忠,杨旭.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2003,11(9):569-569.中华肝脏杂志,

37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外科治疗的临床观察

张文斗

范波

李涛

杨晋生

总结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血肿穿刺吸除术和骨

I观察患者疗效。结果血肿穿刺吸除术治疗20例,术后按ADL分级法评估,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

V级1例,级6例,Ⅱ级4例,Ⅲ级4例,Ⅳ级3例,死亡2例;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17例,术后按

ADL分级法评估,I级4例,V级2例,Ⅱ级5例,Ⅲ级3例,Ⅳ级2例,死亡1例。所有患者ADL评分较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个性化手术术前明显改善,治疗、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能够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摘要】目的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见

[1]

于老年人。本文就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37例,采用紧急血肿穿刺吸除术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将其疗效总结如下。11.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8年3月至2010年9月收治高血压性脑出血37例,其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36~78岁,平均(54±2.8)岁;发病至手术时间为2h~3d,平均(11±2.1)h;出血量40~100ml。出血位置分布为左侧基底节区12例,右侧基底节区25例,其中出血扩散至一侧脑室12例,扩散至双侧脑室8例。所有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发病前有服用无规律、劳累、饮酒、情绪激动等诱因存在。本组患者中意识朦胧8例,浅昏迷13例,中度昏迷10例,深昏迷6例。1.21.2.1

手术方式

血肿穿刺抽吸术在头颅CT协助定位下,选取血肿最大最厚层面,三维定位明确血肿中央位置,并计算出穿刺

病例观察对于出血部位较浅、出血量大及意识状况逐渐恶化

的患者行骨瓣开颅效果较好。对小脑出血或脑疝形成者,紧急行该术式,能够达到迅速减压,缓解患者症状,挽救患者生命。对血肿扩散至脑室的患者应在直视下彻底清除,并用生直至冲洗液无色或呈淡血色。血肿腔理盐水反复低压冲洗,常规留置引流管,以免再次出血引起颅压升高。术后根据脑组织的塌陷程度决定是否缝合、固定颅骨。1.2.3术后处理监测生命体征、维持水电解质和血糖等。应用甘露醇脱水降颅压、减轻脑水肿;严密监测血压,以防血压过度波动,避免再出血;冰帽等物理降温,减少脑组织代谢,保护脑细胞;为预防肺部感染及改善通气,应行气管切开。同时应预防消化道应急反应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1.2.4统计学方法将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

SPSS10.0软件进行处理,P<0.05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

本组总体疗效评价,总生存34例(91.9%)。术后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I级10例(27.1%),Ⅱ级9例(24.3%),V级3例Ⅲ级7例(18.9%),Ⅳ级5例(13.5%),

部位和深度,根据多田氏公式计算出血肿量。局部浸润麻

醉,选血肿距头皮最近处为穿刺点,将带导针的脑室外引流硅胶管插入,可见大量陈旧性血液涌出,缓慢抽吸,并固定引流管,动态复查CT直至血肿消失或将尿激酶注入血肿分次清除。

1.2.2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直视下彻底清除血肿,解除

若有脑疝或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应用双极电凝充分止血,

(8.1%);死亡3例(8.1%)。

2.2应用血肿穿刺抽吸术治疗的20例和采用骨瓣开颅血

术后按日常生活能力肿清除术开颅清除血肿的17例患者,

ADL分级法,出血较多致脑压较高者,可将骨瓣去除进行充分减压。本组疗效评分结果如表1。

表1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后ADL分级结果

组别穿刺抽吸术组骨瓣开颅术组

例数2017

Ⅰ级64

Ⅱ级45

术后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级别/例数)

V级Ⅲ级Ⅳ级

43

32

12

死亡

21

注:两组总生存率分别为,穿刺抽吸术组90%,骨瓣开颅术组94.1%。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作者单位:471003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7r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