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农村基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更新时间:2024-04-07 11: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于加强农村基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农村基层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掌握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南丹县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近期,在工作队长李基辉同志的带领下我们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通过听取汇报、走访座谈、个别谈话、下发问卷、实地查看等形式,对南丹县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调研,并进行了认真思考,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南丹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基本情况

南丹县共有11个乡镇,148个村(社区),农村党员6000多名,其中女党员1100多名共有146个村(社区)支部书记(铜坑和拉么社区未设党组织)。在村(社区)支部书记队伍中,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的有5人,占总数4%,31-45岁的有76人,占总数51.5%,46-60岁65人,占总数44.5%;从性别结构来看,有女党员9人,占总数6%;男党员137人,占总数94%;从学历结构看,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15人,占总数10%,高中(中专)文化程度的56人,占总数38%;初中文化程度的有75人,占总数52%;从民族结构来看,汉族32人,占总数22%;少数民族114人(其中壮族92人、瑶族11人、苗族7人和布依族4人),占总数的78%;从职务上看,村(社区)支部书记、主任“一肩挑”83人,占总数56%。通过调查,对全县基层党组织进行划类分析,其中作用发挥好的党支部120个,占总数81.1%:较好的23个,占总数15.54%;一般的4个,占总数0.73%;较弱的1个,占总数0.08%。我县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总体较好,农

村基层党组织不断夯实,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增强;农村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素质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年龄、学历结构更趋合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带领干部群众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几年来,南丹县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大局,切实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优化党建资源配置,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组织基础。一是抓好村级基层党组的设置工作。严格坚持《党章》要求,以便于党员接受党组织领导、教育、管理和监督为准则,依据工作需要和党员数量,按照党员的生产、工作地和行政区划属地管理原则,合理设立基层党组织。二是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2008年投资308.45万元顺利完成26个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任务,其中新建13个、扩建10个和维修扩建3个村。今年筹集资金120.2万元开展第二轮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其中新建8个、改扩建25个,共33个。三是抓好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按照“高标准、高要求、高效率”的原则,抓好“建、管、学、用”四个环节,共建成了154个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2008年 11月,中央组织部组织局副局长、全国远程办副主任李小新一行三人到我县巴平村调研时,对我县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四是全面创建“三农”服务工作站。从2009年11月起,全面创建县、乡、村三级“三农”服务工作站,组织140多个县、乡机关党支部的1500多名党员深入农村基层开展服务“三农”活动,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建设。

(二)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县委坚持不懈地实施了“能人治村”、“素质提升”工程,切实把握发现、选拔、培养、管理四个环节,着力建设一支懂经营、会管理、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的“领头雁”队伍。一是选拔。2010年共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参加全区选拔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乡镇领导班子任职综合测试,有3人进入组织考察程序,有1人选拔到乡镇领导班子任职。二是培养。充分依托农村党员大培训平台,近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956期,培训农村党员群众近3万人次,培养中心农户1000户,发展农村党员致富能手5000多人,使5000多人实现就地转行就业。同时,投入10多万元编写了1万多份《南丹县农村党员大培训教材》发放到参训党员手中,使他们掌握多种种养技术,农村党员的“双带”能力不断提高。三是管理。制定下发了《南丹县村“两委”干部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村两委干部管理考核机制,对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三)广泛开展丰富多彩主题活动,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创先争优的活力活动。为充分发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县紧紧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需要,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活动新方式,不断丰富党组织活动内容。一是开展“三级联创”活动。把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党组织共创、机关党组织联系基层党组织共创、机关党员联系基层农村党员共创活动作为构建城乡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的有效载体,建立机关党组织和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形成机关带基层、基层促机关的城乡区域化党建工作新格局,努力实现“机关党员受教育、基层群众得实惠、党建工作上台阶、科学发展见成效“的目标,努力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二是开展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活动。结合创建“五个好”各村支部实际,在农村党支部

中开展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工作责任制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三是开展学习型党组织活动。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着力构建了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村镇等学习型组织,在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领南丹科学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有效的经验。结合开展“三送三帮促三保”主题活动,创新设立“田间课堂”,把农村党员培训课堂搬到了田间地头,大力向农民群众传授旱水稻种植、玉米薄膜覆盖技术等各类抗旱保春耕知识。四是开展创建“党支部科技致富示范基地”和“党员科技致富示范户”活动。按照每年培植扶持发展一批规模大、效益好、辐射能力强的致富项目的目标要求,组织农、林、水、科技等部门的技术骨干组成科技服务队,为致富示范基地和党员致富示范户提供技术咨询和辅导。

(四)建立完善制度机制,充分发挥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为进一步建立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县委制定了《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党建联系点制度》、《乡镇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党委书记述评党建工作制度》、《党支部书记任期目标管理制度》、《党支部承诺为民办实事制度》、《村级班子群众满意度测评制度》等,用健全完善的制度规范指导基层组织建设。一是建立日常管理机制。加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的管理,大力推行“党政一肩挑”,“两推一选”、交叉任职的管理方式,注重把年纪轻、有文化、素质高、热心为村民办事的人推选到村两委班子中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建设新农村工作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二是建立民主管理机制。不断深化村务公开的民主管理,全面推进村级组织建设,实现了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和依法办事的有机结合。三是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制定《南丹县提高村干部待遇实施意见》,决定从2010年1月起适当提高村干部待遇,即:在职村干部工资、

离任村干部养老补助金在2009年标准上人均分别增加100元/月和 60元/月,大幅度调动了村“两委”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四建立为民办办实事承诺机制。以“一支部一实事”、“一党员一承诺”为主要内容,组织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向社会公开承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根据公开承诺的内容,细化践诺步骤,明确履诺时限,确保群众满意。五是建立考核评议机制。县规定村(社区)党(总)支部及党(总)支部书记、主任(是党员的)每半年由联系本村(社区)的乡镇三班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点评,每年底由乡镇党委书记进行点评;村(社区)其他两委党员班子成员每半年由村(社区)党(总)支部书记进行点评,每年底由联系本村的乡镇三班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点评。村官党员每半年由联系本村的乡镇三班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点评,每年底由乡镇党委书记进行点评。屯(协会)党支部及支部书记每半年由村党总支部书记进行点评,每年底由联系本村的乡镇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点评。无职党员按设岗定责制度由所属的党支部书记或支部委员进行点评。

(五)坚持抓党建与抓发展相结合,全面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南丹县坚持农村基层党建为“推动经济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青水秀新南丹”的中心任务服务,把党建工作目标和“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工作大局紧密结合起来,保障和推动了中心任务的完成,把党建工作做到实处,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立足椪柑、巴平特米、长角辣椒、黄腊李、瑶鸡养殖、烟叶等特色产业已有一定规模,产品在区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优势,把“品种调优,特色调强,效益调高”作为产业发展的中心任务。二是制定“一村一品”长远发展规划,并根据“企业+基地”、“企业+协会+农

户”等模式,大力发展丹泉酒业、六龙茶厂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黄腊李协会、椪柑等行业合作服务组织,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三是按照“渠道不变、管理不乱、统筹安排”的原则,近年来共整合资金5500多万元,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修建工作中,进一步夯实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三、当前南丹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困难及问题 (一)少数农村党员理想信念淡薄,宗旨意识弱化,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好。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党员干部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现实要求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既需要市场经济知识,又需要实用技术的武装;既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又追求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员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文化水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少数富裕起来的农民集体观念淡薄,精神生活空虚,有的甚至热衷于宗教迷信和“六合彩”赌博活动,这些都给农村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个别农村党组织书记主业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够,导致部分农村组织建设滞后。部分村党组织书记文化偏低、年龄偏高、思想落后,示范带头作用发挥得不够好。同时,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小部分党员的先进性发挥得不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同时,大多数农村优秀青年在外务工,又没有固定的地点,给党组织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在发展党员和选拔年轻后备干部时往往也只好“从矮子中选高子”,出现了党员难发展,村组干部难选的局面。

(三)村级党组织成员的工作任务重,报酬较低,缺乏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农村干部承担大量的工作,而所得的报酬却偏低。虽然县委先后两次提高了村干部的待遇,

但随着物价得上涨,500多元的工资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而且当前村干部享受工资报酬的只有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委员三职,待遇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四)农村集体经济实力薄弱,经费筹集困难,制约了农村基层工作的开展。由于集体经济相对贫困,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修桥、铺路等社会公益事业无力去办,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主要表现为:一是支部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不强。二是村集体经济薄弱,难以为群众办实事。“既要有人办事,还要有钱办事”。这一点在自然条件差,人口稀少且居住分散的村表现得尤为突出。

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一)着眼山区农村,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模式,大力推进农村新型党组织建设。按照党组织“进屯、入会、上链、下海”的工作思路,通过采取联合组建、挂靠联建、行业组建等方式灵活建立党组织,力争做到凡村屯中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要实现党组织组建率100%,消除党组织“空白点”,使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有一个平台和主心骨。

(二)着眼人才支撑,创新基层干部人才工作机制,选拔和培养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村干部。坚持从有一定知识水平和专业特长的退伍军人和大学毕业生以及群众公认的突出人才中选拔村(社区)党组织后备干部。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与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切实将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工作作为一项关系村(社区)党组织生机与活力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确保入党积极分子发展的数量和质量,为村(社区)后备干部人才库输送新鲜血液。同时,有计划地选送村(社区)后备干部参加职业和专业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并定期

进行考核、考察,从根本上解决社区干部“后继乏人”、“缺乏能人”的问题。

(三)着眼能力素质,创新培训方法,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的综合素质。要在抓好普遍培训的基础上突出抓好专题专项培训,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突出村党组织书记能力建设、突出农村骨干党员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建设,突出农村党员市场经济意识培养和市场经营管理能力,着重抓好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培训、农村新党员培训、农家课堂主培训、农村骨干党员创业能力培训、农村党员就业技能培训、农村经纪人培训、党员种养大户培训、农村维稳骨干培训、“农家乐”旅游经营者培训、库区移民村组织主要领导、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培训、农村妇女干部培训、贫困村党员扶贫培训等十五项专题培训。要依托县委党校,实行分类培训,着力提高整体素质,每年对10%的后进村50多名“两委”主要干部进行“扶型”培训;对所有村“两委”班子成员每年进行“发展型”培训;对35岁以下的青年党员和农村后备干部适时进行“提高型”培训;外出务工党员和下岗失业党员进行“创业型”培训;新农村建设基础好的党员干部进行“示范型”培训;先进村党支部书记到桂林、百色等地进行“增压型”。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加强有关政策的学习培训,使广大党员充分认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了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要求,掌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顺利推进。

(四)着眼团结和谐,创新教育管理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党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骨干作用。一是建立党员发展和管理机制。要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把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各党(工)委党建目标管理考评内容。二是抓好“四议两公开”工作机制

的落实。“四议两公开”对于我们农村来讲,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缓解改善党群关系、政群关系,凝聚人心是非常好的一个机制,所以这一项工作必须要建起来。三是要重点打造党建带多建工作机制。党建带多建对于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载体,要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群共建创先争优”活动,整体推动这方面建设。四是建立健全“三农”服务站工作机制。结合自治区和市委“农事村办”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自身实际,全面推行“三农”服务站工作机制,进一步转变干部的工作作风,要下大力气把这一机制建立健全好。

(五)着眼创业致富,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一是抓规划。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村情民意的基础上,积极帮助还没有制定发展规划的村理清思路,明确重点,落实措施,努力推动驻村走出一条符合实际、富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已经制定有发展规划的村,指导群众进一步完善发展规划,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二是抓产业。创新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要以强村富民为目标,引导和帮助驻村群众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种植业、生态养殖业、林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和劳务经济等能够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要大力扶持对当地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或种养业大户,探索推进“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三是抓共建。要以正在开展的“结对共建、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积极为“城乡结对”、“村企结对”牵线搭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四是抓典型。把农村典型选好、培养好,就能够达到一人带一群,一户带一屯,一村带一乡(镇)的效果。县委对农村优秀人才进行登记造册,逐个筛选,多统培训、重点培养、备案管理。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其先发展,要在资金上扶持,技术上帮助,项目上优先,政策上倾斜,

信息上服务,为他们创造宽松的环境和优越的条件,使其尽快成为带头致富的典型、产业示范的典型,推广科技的典型,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六)着眼形成合力,创新党建工作制度机制,努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新格局。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责任在党委、关键在领导。我们要把这项工作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狠抓落实。二是部门协作,齐抓共管。要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乡镇党委、村(社区)“两委”具体组织实施,县直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做到各负其责,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格局。三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广播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的意义和目标要求,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参与热情,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四是加强督查,确保实效。为确保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深入开展,县委要建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督查制度,每半年听取各乡镇党委汇报一次,不断总结经验,加以推广。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纳入各单位绩效考核内容,并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列为对各乡镇党委主要领导的考核主要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7a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