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热资源及其开发现状与前景

更新时间:2024-07-02 14:3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题讲演

我国地热资源及其开发现状与前景

学生姓名:陈 佩 佩 指导老师:王 宇 林 专业班级:地质08-2班 学 号:0801050203 时 间:2012. 1. 4 综合成绩:

我国地热资源及其开发现状与前景

摘 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大地构造格局和其热背景,作为宏观上分析我国地热资源形成和分布的基本特点。包括地热能的基本特点及地热资源的研究意义;我国所处全球地热带的位置和主要地热带;我国主要的地热资源;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现状与前景。我国地热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受到我国地质构造特点和其在全球构造中所处部位控制。有开发远景的和开发潜力的地热带,以及当前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可以开发的地热资源,仅赋存于一些特定的地质构造单元和地质构造部位。 关键词:地热能;地热带;温泉;地下热水;开发前景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China's tectonic pattern and its thermal background, as a macro-analysis on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China. Includes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arch significance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of geothermal energy; the location of the world's tropical and primarily tropical; major geothermal resources;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spect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China. Form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China, China's geological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global structure in the site control.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geothermal, as well as currently technically feasible and economically reasonable, you can develop geothermal resources, existing only for the specific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parts and units.

Keywords: Geothermal energy; Geothermal areas; Hot Springs; The underground of Geothermal; Development prospects

目 录

我国地热资源及其开发现状与前景 . ……………………………………………………………………………...Ⅰ 1地热能的特点及地热资源的研究意义 ........................................................................ 1

1.1地热能的特点 ................................................................................................... 1 1.2地热资源的研究意义 ........................................................................................ 1 2我国所出全球地热带的位置和主要地热带 ................................................................ 2

2.1我国所处全球地热带的位置............................................................................. 2 2.2我国主要地热带 ............................................................................................... 3 3我国主要地热资源 ...................................................................................................... 8

3.1温泉资源 .......................................................................................................... 8 3.2我国中新生代盆地的地下热水资源 ................................................................. 8 4我国地热资源开发现状 .............................................................................................. 9 5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前景 ............................................................................................ 10

5.1地热发电 ........................................................................................................ 10 5.2地热采暖 ........................................................................................................ 11 5.3地热工业利用 ................................................................................................. 11 5.4地热农业利用 ................................................................................................. 11 5.5温室疗养和旅游 ............................................................................................. 11 5.6矿泉饮料业 ..................................................................................................... 12 6结论 .......................................................................................................................... 12 参考文献 ................................................................................................................ 13

专题演讲

1地热能的特点及地热资源的研究意义 1.1地热能的特点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热库,据估计地球表面每年通过热传导辐射到空间的热量 达2×1020×4.1840J,相当于现代人类消耗总能量的10倍以上。地球内部的总能量估计为地球全部煤炭储量的1.7×108倍。

地热能与核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相比,具有可持续发展,对环境危害小,投资成本低,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开发利用设备简单等优点。因此,近几十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地热能开发、研究利用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地热能是赋存与地球内部的一种巨大能源。它通过火山爆发,温泉,喷泉及岩石的热传导等方式源源不断的向地表传送。温泉,喷泉是地热能在地球表面的重要显示之一。它们与火山爆发一样,均为人们所目睹和可触及的地热现象,是地热能源中可直接观察到和易于开发利用的那一部分。

由于地热能的绝对大部分都储存在一些大型岩体内,要开发地热能,就必须有某种工作流体(水,蒸汽)将分散在岩体中的热能聚集起来,并在适宜的环境下以形成热储,通过开采这种工作流体开发地热。产生这种工作流体的途径有三种:天然的水热环境系统,沉积盆地热水(古沉积水,岩浆分异出来的初生水及侧向径流补给水)储层含水系统和干热岩体人工环流吸热系统,其中干热岩体人工环流吸热系统尚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现阶段,世界各国多限于开采天然地热流体来开发利用地热资源。

1.2地热资源的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地热是地球的基本物理性质之一,研究它在全球及不同区域的分布,变化及其规律,是地球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意义:研究地热资源的分布特征,地热地质条件,有利于地热资源的寻找,勘察,开发,例如,温泉是在特定的地质背景条件下出露地表的。温泉的出现虽是地壳局部地质现象,但是它的出现如同铁帽及油苗可以预示深部不可能存在矿田和油田一样,也预示着地壳神不可能赋存

1

陈佩佩:我国地热资源及其开发现状与前景

着丰富的科工开采的地热资源,这一点已由地热田勘探实践所证实。

2我国所出全球地热带的位置和主要地热带 2.1我国所处全球地热带的位置

我国地热带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是受我国总的地质构造格架及其在全球构造中所处的部位严格控制的。在全球构造中,我国位处欧亚板块的东部,在其西南部,东南部及东部,分别为印度板块(包括缅甸板块),菲律宾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所夹持。这一独特的大地构造部位和岩石圈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确定了我国地热分布的总特征。

从全球地热分布的中规律来看,世界高温温泉密集带——高温地热带,均沿各大板块的边缘展布,被称为板缘地热带。板缘或板间地带是地球岩石圈板块之间相对比较狭窄且活动性最为强烈的地带。这里既是高热流区,又是年轻的凿山运动,火山喷发及岩浆侵入,地震活动,变质作用等强烈发生的地区,同时也是成矿,成热的有利地带。而世界中低温温泉密集带——中低温地热带则广泛发育于板块内部,被称为板块内地热带。板块内部通常是构造活动相对稳定的地带,被视为相对刚性的块体,虽也收到拉伸,剪切和挤压应力的作用,在不同地质时期也发生过或正在发生着复杂的褶皱,断裂和升降运动,以及火山喷发和岩浆侵入活动等,但就其构造活动强度,断裂的深度和规模而论,则远远不及近代岩石圈板块边界。大量实例表明,在不同的大地构造背景下常常形成类型和特点各异的温泉资源。板缘地热高温地热活动于板内地热带中低温地热带活动之间,在热源性质地表水热显示类型,水热活动强度,区域地热场,热流密度以及水热系统的温度和水化学特征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表明岩石圈板块之间的相对运动对全球地热活动包括温泉的形成与分布的宏观控制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由此可见,现代板块边缘是有利于孕育中低温地热活动的大地构造环境。可以说,随着与现代板块边界距离的加大,构造活动的强大逐渐减弱,受控于板块运动的地热活动的强度也随之减弱。

板缘地热带如按板块边界货板间界面的不同力学性质又可划分为:1)洋中脊或洋脊——转换型;2)岛弧型;3)大陆裂谷型或大陆裂谷——洋中脊型;4)缝合线型

2

专题演讲

或陆——陆碰撞型等4个类型。板缘地热带如同时根据板块界面的力学性质及其地理分布,又可划分出一下地带:1)环太平洋复合型地热带;2)大西洋洋中脊型地热带;3)红海——亚丁湾——东非裂谷洋中脊型地热带以及4)地中海——喜马拉雅缝合线型地热带。

上述板缘地热带中,与我国温泉分布直接相关的有两个带,即地中海——喜马拉雅缝合线型地热带和环太平洋复合型地热带中的西太平洋岛弧型地热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缝合线型地热带主要为地热活动带,位处欧亚,非洲及印度洋等大陆板块的接合地带,属缝合线型或陆——陆碰撞型板缘地热带,以年轻的造山运动,现代断裂作用,活火山和岩浆侵入以及高热流等为其特征。其分布范围大体上与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和地震带一致,西起地中海北岸的意大利,向东经土耳其,巴基斯坦进入我国阿里地区的西南部,再向东经雅鲁藏布江刘御至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等三江流域,而后急转向我国滇西的腾冲,龙陵,澜沧,景洪等地。

西太平洋地热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及印度洋板块边界,属岛弧型板缘地热带。在该地热带内,现代火山作用强烈,深源地震活动频繁,同时具有显著的高热流。其分布范围与环太平洋构造带和地震带西段一致,西北部由阿留申群岛开始,经勘察加半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台湾岛,向南经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直至新西兰。

2.2我国主要地热带

根据地热的温度和显示类型,活动强度以及地热的密集程度,可明显划分出藏滇和台湾两个高温温泉密集带,东南沿海和滇川两个中低温温泉密集带据此可划分出四个相应的地热带,即藏滇地热带,台湾地热带,闽琼粤地热带和滇川地热带。前两个地热带即藏滇地热带和台湾地热带,属板缘地热带,分别构成地中海——喜马拉雅缝合线型地热带和西太平洋岛弧型地热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温度最高,分布最密集,活动最强烈,规模最宏伟的两大板缘地热带。分布在两大地热带内的高温水热系统与世界其他板缘内的高温水热系统具有许多共同特征。后两个地热带即闽琼粤地热带和滇川地热带,均分布于板块内部。是我国规模最大,温泉分布最为密集的板内地热带,分别位于藏滇,台湾两个板缘地热带的内侧。我国分布于板内地热带内的中低

3

陈佩佩:我国地热资源及其开发现状与前景

温水热系统,其特点与世界其他相应板内地热带内的中低温系统也十分相近。按地质力学观点,藏滇地热带和滇川地热带在大地构造上分别位于我国西部举行歹字型构造体系的头部和主体部分以及我国中部的南北构造带——大型经向构造带部位;台湾地热带和闽琼粤地热带分别位处我国东部巨型构造体系——新华夏系的第一隆起带和第二隆起带部位。

由此可见,我国地热密集带的分布于巨型构造体系的展布方向一致,这一规律性在我国地热分布图上有明显的反映。早在1972年就有人曾指出,中国地热的分布总与各种构造体系,特别是与新华夏,歹字型,山字型等扭动构造体系的断裂构造形迹相随,在我国东部地区由新华夏构造体系,西部地区由康藏歹字型构造体系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次,巨型山字型构造体系,纬向构造体系的符合,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在讨论地下热水的构造控制问题时也有人曾提出,我国地热的分布特性,与主要构造体系的展布十分吻合,中国东部地区地热的分带性,是受新华夏一级隆起的控制;西藏,云南在歹字型构造展布区域,近期断裂活动地震活动,岩浆活动等都很强烈,与其相关的高温温泉广泛出露;沿祁吕——贺兰山字型构造体系弧形部位也有大量温泉出露。我国地热的分布与我国主要构造体系的轮廓是温和的。有关构造体系对地热分布的宏观控制作用,力源以及热源等问题,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2.2.1藏滇地热带

位于我国境内的板缘地热带至今已的藏滇地热带,又称喜马拉雅地热带,雅鲁藏布江地热带或藏南,川西—滇西水热活动密集带。该带是我国温泉最多,分布最密集,延长最广,规模最宏伟的一个温泉密集带,主要分布与藏南,川西及滇西地区,它包括了西藏喜马拉雅山脉主脊线以及北至冈底斯——年轻唐古拉山系一男的地带,往东至横断山脉沿三江峡谷及其间地区以及南至滇西腾冲,龙陵,临沧,澜沧及景洪一带。据不完全统计,分布于该带的温泉总数达1000余处,占全国温泉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我国达到或略高于当地沸点的沸泉数为96处,除台湾省拥有11处,青海省1处以及东南沿海地区3处沸水井外,其余81处全部集中分布与该带内,包括藏南45处,滇西27处和川西9处,其出露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

藏滇地热带位处欧亚,印度洋两大板块的边界,为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的

4

专题演讲

重组成部分,属缝合线型或陆——陆碰撞型。从白垩纪开始到始新世,印度洋板块北移和欧亚板块接触并全面碰撞。始新世以后,高原结束了洋壳演化的历史,大陆岩石圈开始俯冲,导致地壳缩短和加厚并使高原不断隆升。尤其上新世末期以来,高原大幅度快速隆升,高原周边堆积了巨厚的磨拉石沉积,藏南地区具有聚敛型大陆边缘活动的特点,为形成高温地热活动提供了区域地质构造和热背景条件。伴随陆——陆碰撞型造山带的形成,在上部地壳中发生大规模的断裂作用和岩浆活动。西藏地壳厚度多在60—70千米,壳幔结构复杂,具有“壳厚幔薄”,“壳轻幔重”的层圈结构。根据地震测深结合磁大地电流侧深的结果,将青藏高原划分为上地壳硅铝层,下地壳硅镁层和壳幔混合层等三大不同厚度,不同成分的地壳结构层。在上地壳硅铝层中,其底部的下层为一低速低阻层,厚5—10千米。此层在区内普遍存在,对地热活动起着重要作用。据判断,大约在10—15千米伸出形成地壳局部熔融区,为脏低昂地热带提供了良好的通道和强大的热源,使该带成为我国地热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带。世界罕见地间歇喷泉在我国已发现多处,均分布于该带内。著名的羊八井地热田位于该带的中段,2006米深钻孔揭露温度达329.8℃;羊易地热田330米深钻孔揭露最高温度为2.7.16℃。著名的腾冲火山区位于本带东南端,这里的水热活动也十分强烈,见有大量温泉,沸泉和喷气孔等。

综上所述,藏滇地热带因处在特定的而区域地质构造和高热背景条件下,近来在该带地热勘查中已去得不少新进展,表明该带地热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2.2.2台湾地热带

台湾地热带是我国温泉密度最大的温泉密集带,是我国除藏滇地热带外唯一发现有沸泉分布的地带。

台湾地热带位于太平洋板块(包括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边界,为西太平洋岛弧型地热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经历中新世中期的地壳运动,特别是上新世末至更新世受菲律宾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东侧碰撞的影响,中央山脉迅速隆起成山,而台湾海峡则是同时期裂谷作用的产物,台湾东侧的大纵谷深断裂带成为聚合性碰撞边界。因此,岛上现今地壳活动强烈,具有显著地高热流。台湾除个别地区外,热流

5

陈佩佩:我国地热资源及其开发现状与前景

值多在80—120mW/m2,热流估算值介于62.04—107.15 mW/m2之间。岛上地热活动频繁而强烈,绝大部分属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一般在70千米以内。台湾之所以成为我国高温高强度地热活动带,这与台湾所处的区域地质构造和高热背景条件是密切相关的。

如前所述,台湾105处温泉中,沸泉11处,集中分布与台湾北部的大屯火山群及宜兰的土场——清水地区和龟山岛上。大屯火山区大油坑温泉区喷气孔蒸汽温度可达120度,是该火山区地表所测最高温度。地热勘查结果表明,该火山区地热在1005米深处已获得近300度的高温蒸汽。

由上述可知,我国台湾地热带和藏滇地热带一样,高温地热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开发利用高能位地热资源最有希望和潜力最大的地区之一。

2.2.3闽琼粤地热带

闽琼粤地热带亦即东南沿海地热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接地带以西中国大陆内侧,包括江苏省东部,湖南省南部,福建省,广东省及海南省。该地热带的主体部分沿福建,广东,海南三省展布,故称闽琼粤地热带。这里无现代火山作用,但自中生代以来地壳活动活跃,深断裂发育,其特点是:伴有大规模中酸性岩浆活动,形成东南沿海火山岩带和大量花岗岩,广泛分布有北北东和北东东向的褶皱带以及与此相光的性质不同的深断裂。据航磁资料,该区主要显示两组磁异常,一组为近东西向至北东东向,另一组为北东至北北东向,分布在闽粤两省的沿海一带的许多温泉明显受到上述不同方向断裂的控制。地震发生的频率不高,但强度较高,且均为浅源地震。

东南沿海一带地壳厚度约32—34千米。大地热流值据多家测试结果,一般为70,漳州74—84,福州82,硅热流值达86,均高于全球陆地平均值。上述特征为中低温地热带的形成提供了有力的构造热背景条件。

闽琼粤地热带是我国中低温温泉最为密集的地带,集中分布的温泉就有500余处,其中广东282处,附件172处,海南35处。本带温泉的水温大部分介于40—80摄氏度之间,少数在80摄氏度以上。温泉多沿断裂带及燕山期花岗岩体边缘分布。本带已进行勘察的温泉区有:广东丰顺邓屋,广东潮安山湖,新潮姚屋寨,保亨的新村(七

6

专题演讲

指岭),福州,漳州以及湖南灰汤等。

2.2.4滇川地热带

滇川地热带位于印度语欧亚两大板块交接带以及东纵贯滇川南北,沿南北构造带展开。南北构造带主体部分由峨嵋——金阳断裂带,小江断裂带和安宁河断裂带组成:峨嵋——金阳断裂带北起洪雅,经峨嵋,峨边,雪波,南至金阳;小江断裂带北起甘洛,经邵觉,宁南,东川,南至宜良;安宁河断裂带北起石棉。经冕宁后大致沿安宁河展布,向南沿雅江下游至罗次,易门一带。滇川地热带位于藏滇地热带的东侧。因该带位于板块内部,较之位于板块边界的藏滇地热带而言,构造活动性明显减弱,温泉的数量,温泉的密集程度远不及后者,但由于直接与板块地热带毗邻,较近时期构造活动仍较强烈,地震频繁,温泉分布广泛,并沿上述三大断裂带呈南北向分布。位处滇川地热带南段的攀西古裂谷,是一条后地台型大陆型(陆内)裂谷带,它是在康滇地轴陆壳基础上,沿袭基底早先生成的南北向主干断裂带以及伴生的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断裂网络发育起来的。据近年来热流测试结果,攀西古裂谷实测热流数据为65±15mW/m2,接近全球陆地热流平均值。另据统计,分布于滇川地热带的温泉共有300余处。南段较稀疏,水温多在69摄氏度一下。

其他地区,如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河北山地,太行山,秦岭,祁连山,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以及四川盆地的东南部,柴达木盆地的东部等。温泉的分布范围较广,数量相对较少,分布稀疏,仅局部地区较为密集,也可相应划分出若干地热带或地热亚带。更具我国温泉密集带并结合所在区域的大地构造特征,初步划分出以下6个热矿水带:1,藏滇热矿水带;2,台湾热矿水带;3,东南沿海热矿水带;4,胶辽热矿水带;5,南北热矿水带;6,汾渭热矿水带。陈梦雄、王泽斌更具我国地热资源分布的分带性,划分出:(1)东南部,新生代盆地及辽冀中高温地热带;(2)内蒙高原及黄土高原中低温地热带;(3)西部中,新生代盆地及天山低温地热带;(4)昆仑山,祁连山及秦岭褶皱山区中低温地热带;(5)台湾及华南,华南丘陵山区高中温地热带;(6)中南,西南丘陵山区中低温地热带以及(7)藏滇褶皱山区高中温地热带。上述地热带中,除台湾,藏滇两大板块缘地热带外,其余地热带均位于板块内部构造活动地区,温泉的展布特征及其构造控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7

陈佩佩:我国地热资源及其开发现状与前景

在上述板内广大地区,温泉绝大多数分布于地壳隆起区沿构造断裂带展布,其展布方向与山系走向基本一致。与断裂带相比,板内地壳隆起区断裂带的深度和规模包括断裂带宽度和延伸距离以及近期活动性均远不及板缘地热带和与之相毗邻的板内地热带。

地热资源得分数量,密集度和水热显示类型与活动强度,均反映了地热所在地区的大地构造特征,地壳现今活动性及地幔热对流作用的差异等。可以说,距离现代板块的边界越远,手板块运动的影响性越小,地热活动的强度也随之减弱。我国地热资源主要集中在以上四个地带上,其中也着重介绍了温泉的分布及相关知识,下面介绍一下我国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地下热水资源。

3我国主要地热资源 3.1温泉资源

水热区为水热活动去的简称,它以有限范围内已有地下热水出露和其他地表热显示为特点。近代特别是七十年代以来,进过我国广大地质、水文地质和地热工作者的普查和考察,几乎在各省都有发现地热资源,其中尤以我国西部地区为最,填补或改变了过去这个地区温泉空白或稀少的状况,我国温泉分布不论从其数量、密度何放热量,抑或从大于80摄氏度的温泉数均以我国西南部的藏南,川西和滇西地区以及东部的台湾省为最,水热活动也最为强烈,是我国沸泉、沸喷泉、间歇喷泉和水热爆炸等高温热显示的集中分布区,以闽、粤、琼三省为主体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我我国另一个温泉广泛分布和密集的地带,大一80摄氏度的温泉颇多,温度虽未达到沸点,无沸泉出现,但相对于我国大陆其他地区来说,仍然是水热活动较活跃的地区,西北地区温泉稀少,华北、东北地区除胶州半岛和辽东半岛以外,温泉也不多,水热活动也不强烈,这位地下热水的开发利用打下的良好的基础。

3.2我国中新生代盆地的地下热水资源

我国陆区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分布范围很广,总面积达到3500000平方千米,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面积在100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有9处,10000

8

专题演讲

—100000平方千米的中型盆地有39处。按中国板块构造的而演化历史,结合板块构造活动的性质,可将我国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划分为三种基本成因类型,即裂谷型、造山型和克拉通型。裂谷型盆地的形成与板块运动的扩张作用有关,主要由于地幔上隆,地壳变薄而发生断陷活动,随着沉积物负荷的增加和沉降的加强而成。我国东部地区的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江汉盆地、苏北——南黄海盆地、渭河盆地和雷琼盆地等大中型盆地属于裂谷型盆地,西部的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及哈密——吐蕃盆地属于造山型盆地,而我国中部的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等属于克拉通型盆地,上述的一些盆地已经被证实有可供开发利用的热水资源,这里从我国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地质特点出发分析热水的赋存条件和分布特征,并概括评述资源的潜力。

我国中新生代地下热水的机制,基本上可利用“层控热储—侧向径流补给—大地热流供热”的模式加以概括。按照这一模式,有利于盆地热水形成和聚集的条件可归纳三点:(1)盆地的规模较大和有巨厚的储集层发育;(2)适宜的水动力环境;(3)良好的供热、保温条件。这三个条件是互相联系的。按照这条件,结合我国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分布状况,得出以下主要认识。(1)大型盆地有利于热水资源的形成于赋存;(2)低热背景值决定了盆地一般只赋存低温热水;(3)热水储层发育与沉积建造岩相特征密切相关;(4)部分盆地深部基岩热储系统发育。

研究和勘探表明:我国东部大中型盆地热水的赋有和开采条件较优,中部者其次,西北部者又次之。估算表明,10个热水盆地在2000米的深度范围内积有热水资源量为63×1012立方米,所含热能为73.6×1020J,以华北盆地背部热水资源最为丰富,该盆地可采资源所含能量占9个盆地可采资源总量的73%,这3个地区都是以上第三系为最主要的热水储层,中生代沉积盆地地热水的质量欠佳,中生代沉积盆地的热水储层不仅由于空隙性、渗透性较低而储量条件远不如新生代沉积盆地的上第三系储层,而且在水质方面也往往较新生代盆地的上第三系储层原味逊色。

4我国地热资源开发现状

基于上述我国大陆区沉积盆地热水资源总体面貌的分析对地热开发远景作如下评价。

1,宜作为辅助能源。沉积盆地型低温热水资源分布广泛,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但

9

陈佩佩:我国地热资源及其开发现状与前景

其焓值低,赋存的热水资源即可开采量不高。充其量可开采资源的热能值约为18.5亿吨标煤,若将水质因素考虑进去,适于水热并用的资源量还低于此数。由此可见热水资源作为能源看待,其潜力是很有限的。

2,地热能源同其他常规能源相比不是廉价的。沉积盆地型热水资源的开发,要依赖于深钻井来实现,一般而论,打深钻井来开发低温热水资源是缺乏竞争力的。

3,地热能源大规模的开发利用存在着环境效益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在无回灌的开采形式下大量的热水被开采,特别是上第三系热水层热水的开采引发区域性水压面下降,导致地脉沉降。其次,较高盐度和高盐度热水的开发存在着盐分污染的问题,如果不将排放水回灌于地下深处和用其他方式妥善处理,任其排放于地面,必将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水源地水质的恶化。基于以上三点理由,我国沉积盆地地型低温热水资源虽有一定的开发潜力,但其开发规模不可能也不适应搞大,在相当长时期内宜维持在有限的规模上,即小型、分散的开发制式。

5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前景

近年来,我国地热的开发利用工作取得不少新发展,已经有效利用于发电、取暖、轻纺工业和化学工业、医疗卫生和旅游业、农牧副渔业、矿泉饮料业和生活热供水等方面,对地方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效益均十分显著。

5.1地热发电

我国拥有含150摄氏度以上高温水热系统的温泉区近百处,它集中分布于藏滇地热带和台湾地热带。藏南、滇西、川西和台湾省北部是我国开发利用高温地热能发电最具远景的地区,著名的羊八井地热发电站是我国兴建的第一座湿蒸汽型地热电站,羊八井热田除发电外,在发展温室种植方面也已取得良好效益。我国地热开发初期,用中低温热水建成地热试验电站,除几处已基本关闭。多年时间表明,在现在经济计算条件下利用中低温热水发电是不经济的和低效率的,应以大力发展除发电利用以外的地热直接利用为宜。

10

专题演讲

5.2地热采暖

在我国一些温泉区,尤其是北方,凡是有温泉出露的地方都在不同程度上利用地热采暖,并已取得良好的效果,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北京小汤山疗养院自1975年以来,一直利用地下热水取暖。

5.3地热工业利用

我国温泉地区地下热水在轻纺织工业及化工工业已取得较好的利用。湖北省利用地下热水于棉织、麻纺、制革、造纸等方面,效益显著,节约煤近3000吨,节约了常规能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效果良好。福州、广东省、山东、台湾等均已取得显著效果。

5.4地热农业利用

我国温泉多分布于农村和偏僻山村,为地热在农牧副渔等方面的广泛利用提供了优越的资源条件。目前,我国温泉资源已有效利用于温室栽培、水产养殖、禽类孵化和育雏,农田灌溉等方面。利用地热温室种植蔬菜,繁育水稻等已在我国许多温泉区展开,不仅节约了常规能源,而且保证了冬春市场蔬菜供应不足的局面。近年来,利用温泉水养殖各种鱼类这些实例很多,温泉养殖业迅速发展,大大增加了外汇收入。

5.5温室疗养和旅游

由于温泉具有较高的温度,特殊的化学成分、气体成分、少量生物活性离子及放射性物质等,并在一些热矿泉去见有矿泥,对人体具有明显的医疗保健作用。同时,许多温泉区既是疗养地,又是旅游观光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不少温泉区建立了职工疗养院。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温泉疗养和旅游业的发展尤为迅速,目前全国已有200多座温泉疗养院。大量实例表明,我国温泉去热矿水对人体具有宝贵的医疗保健作用,对其适应症及防治地方病的效果均十分显著。我国藏南、滇西、川西及台湾一些高温温泉和沸泉区,不仅有高能位地热资源,同时还拥有绚丽多彩的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6z.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