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元素观、结构观、守恒观”培养研究000

更新时间:2023-12-17 11: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Yibin University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元素观、结构观、守恒观”的培养研究 系别化学与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 学生姓名康敏

学号110701036 年级2011级 指导教师濮江职称讲师

2015年5月11日

摘要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学科。为了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学教学中应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转变为从“位、构、性”三方面掌握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位”即元素观:100多种化学元素可以组成2000多万种化学物质,理解为物质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构”即结构观:物质具有特定的结构,物质之间的反应也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人们对化学物质的认识从探讨宏观的元素组成到深入研究结构以及物质体系。“性”即守恒观:在整个反应中物质的元素、质量、能量却保持不变。本文中统称为“三观”。

本论文以中学生化学“三观”的培养为主题,对“三观”的基本内涵、三大特征、建构价值、内容载体、培养策略等作出研究,为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培养“三观”提供理论和指导。本论文共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研究意义为达到新课程改革目标,而培养中学生化学“三观”。 第二部分,“三观”培养的理论依据综述。对国内外培养观念的理论成果梳理,为后文建立理论依据。

第三部分,构建“三观”培养理论。研究“三观”的基本内涵、特征、价值和内容载体。

第四部分,找出影响化学“三观”培养的因素,为培养“三观”打下基础。 第五部分,“三观”为本的教学设计 第六部分,对“三观”的结论与展望。

本论文的创新点是构建了“三观”培养的理论以及教学设计策略,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依据。同时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三观”培养的教学设计与策略,使“三观”培养的中学化学教学具有可操作性。 关键词“三观”;观念为本;教学策略;教学设计

I

Abstract

Chemistry is the study of material composition, properties, structure and changing the basis of natural science. In order to cultivate and develop students' scientific thinking ability, establish the scientific world outlook and methodology in the teaching of middle school, from the simple \aspects of\i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the elements of the concept of human and the synthesis of about 20000000 kinds of chemical substances, but only 100 kinds of chemical elements, understand material diversity and unity. The concept of \structure: material having a specific structure, material reaction between are closely related, understanding of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the elements from the macro to in-depth study of the structure and material system. \whole reaction in the elements, quality, energy remains constant. This paper referred to as \

This thesis is to train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value, construction of three major content carrier, training strategy to study, as in Chemistry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culture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ideas\

The first par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train students \

The second part, \theoretical basis of training through\The concept of culture theory combing at home and abroad, to establish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The third part, the construction of \Outlooks\training theory. Study on the \

The fourth part, to find out the influence of chemical \the foundation for training through\

The fifth part, \

The sixth part, conclusion and prospect, summarizes the conclusions.

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wo aspects: first, construct the theory of \teaching. Second, from the angle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put forward \design and strategy through\culture, the \training middle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has maneuverability.

Keywords \

II

目 录

摘 要 ..................................................................................................... I Abstract ...................................................................................................... II 第1章 绪论............................................................................................... 1

1.1 “三观”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要求(2011版新课标) .......................... 1

1.2 中学化学“三观”培养研究的现状 .................................................................. 3 1.3 研究的意义...................................................................................................... 4

第2章研究理论基础 ................................................................................ 4

2.1 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 .............................................................................. 4

2.1.1 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观 ........................................................................ 5 2.1.2 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对“三观”培养的启示 ................................ 5 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6

2.2.1 建构主义学习观.................................................................................... 6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三观”培养的启示 ............................................ 6

第3章“三观”培养的理论建构 ................................................................. 7

3.1 “三观”的基本内涵 ........................................................................................... 7

3.1.1 元素观[10] ............................................................................................. 7 3.1.2 结构观[11] ............................................................................................. 8 3.1.2 守恒观.................................................................................................... 8 3.2 “三观”的三大特征 ........................................................................................... 9

3.2.1 内容的概括性........................................................................................ 9 3.2.2 观念的层次性........................................................................................ 9 3.2.3 社会的共有性........................................................................................ 9 3.3 “三观”的建构价值 ......................................................................................... 10

3.3.1 “三观”的培养有利于形成化学的思维方法 ....................................... 10 3.3.2 “三观”的培养有利于对物质世界形成有序的认识 ........................... 10

第4章化学教学中影响“三观”形成的因素 ..................................... 12

4.1 影响“三观”形成的内在因素 ........................................................................ 12

4.1.1 中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12 4.1.2 中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12 4.1.3 中学生的思维方式.............................................................................. 13 4.2 影响“三观”形成的外在外素 ........................................................................ 13

4.2.1 课本中内容的呈现方式...................................................................... 13 4.2.2 化学课堂的开放性程度...................................................................... 14 4.2.3 教师对“三观”的认识清晰度 .............................................................. 14

III

第5章“三观”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 ....................................................... 15

5.1 在初中培养中学生“三观”的可行性分析 .................................................... 15

5.1.1 化学“三观”的普及是观念为本的教学前提 ...................................... 16 5.1.2化学“三观”的培养是实现观念为本的教学依据 ............................... 16 5.2 以“三观”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 .................................................................... 16

5.2.1 常规教学设计与 以“三观”为本的教学设计的差异 ........................ 16 5.2.2 教学设计案例...................................................................................... 17

5.3 对中学生“三观”培养的策略 ............................................................................... 20

5.3.1 统筹规划,循序渐进.......................................................................... 20 5.3.2 设置问题,驱动思维.......................................................................... 21 5.3.3 创设情境,活动建构.......................................................................... 21

第六章问题与展望 .................................................................................. 22 参考文献 ................................................................................................... 23 致 谢 ......................................................................................................... 25

IV

第1章绪论

迈入21世纪,世界各国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共识是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化学作为基础学科,却与其他学科有着不同特点。因而在提高中学生科学素养,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方面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将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的宗旨,不断激发中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掌握物质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化学基础知识及技能。

在化学教学中落实科学素养教育,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的层面,更要深层次对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和思想作出深刻的领悟。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结构及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例如,学生在学习氢气与氧气燃烧时,学生不仅要掌握宏观层面上反应物之间的联系,而且还要能够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物质反应的内在属性即:氢气、氧气分子先旧键的断裂形成氢、氧原子,之后氢、氧原子重新组合生成新的化学键,形成新的物质——水。在整个反应的中,各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始终不变,因此,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即质量守恒,这样就可以把宏观的质量守恒定律用微观的理论加以解释,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宏观层面的变化。由此可知,培养学生从“位、构、性”三方面着手,抓住化学科学的核心原理,培养并确立中学生的元素观、结构观、守恒观“三观”的化学科学思想。 就如“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这一常用思想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化学思想中的联系思想,即“位、构、性”,也就是本文中的“三观”即元素观、结构观、守恒观。

1.1“三观”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要求(2011版新课标)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自然科学,其最重要的特征是研究和创造物质。为了推进社会的文明和社会科学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对新时期的化学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思路。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前言部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要启迪中学生的科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

1

可见初中教学过程主要是让中学生建立起化学观念和思想,从而能够达到能用化学观念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从“位、构、性”出发研究物质,间接引导学生认识元素观、结构观、守恒观的相互关系,理解化学科学的本质,进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为了培养出能够适应现代生活和发展社会科学的普通公民,将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定为我国化学课程改革的主旨,全力激发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好奇心,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构建相互依存的化学课程目标体系。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明确提出“认识物质的组成、性质、和用途”以及“形成基本的化学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研究物质应遵循“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规律,通过全方面系统学习,才能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可见在中学教学中从“三观”入手,为初学化学者建立起“位、构、性”这一重要化学思想十分重要。

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明确提出“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以及“能用化学变化和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问题”。新课程标准将“追求学习的结果”变为“强调学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和对科学的主动探究欲望,从培养中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和基本观念出发,这都充分表现出化学教学中对“三观”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本次化学课程改革的重大突破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从重视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传授的观念转变为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课程改革的路途中,增强了中学生对化学本质的理解,从而形成正确的化学观念。“三观”是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学科始终的化学基本观念,因此“三观”的培养为新课程改革实现课程理念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遗憾的是,“三观”在课程标准的教学中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说明,只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或目标出现。如果不能将化学课程的三维目标得以有效的落实,将“三观”的基本理念传导于学生,那么中学教学就永远摆脱不了以知识为本位的应试教学模式,全面施展化学教育也将成了一句空话。

2

1.2中学化学“三观”培养研究的现状

化学观念是化学行为的先导,如果学生没有养成正确的科学化学观念,该学科就很难指导学生的行为和生活。国内外的学者对化学观念有着一定的研究。

在二十世纪末,美国的课程专家Erickson提出“超越事实的课程与教学”,Erickson认为,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是衡量学业的唯一标准,思维能力的提升程度才是其衡量的主要标准。课程的内容也应当根据各学科的核心观念进行选择和设计。 由此可见,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超越专注传授知识的层面的教学,

[2]

将传授知识转变为使用知识和发展化学观念的教学。

美国布里斯罗认为:化学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利用化学反应来创造新的分子新的物质。中学生应当掌握和理解化学学科领域中的核心内容及重点理论,这

[3]

是形成化学观念的有效载体和工具手段。

毕华林教授认为“化学基本观念是在具体化学知识基础上概括提炼出来,能让学生终身受益的概括化的、上位的认识观念,而并非具体的化学知识和化学知识的简单组合。”以掌握知识为主的传统应试教育,过分的强调事实性知识的

[4]

掌握与学习,而将教学的最终目标定为知识的掌握,致使降低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价值和意义。

新课程改革后,化学教学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中学生想要达到观念的建构,需要满足两个方面的条件:第一,以适当的核心观念概念和具体的化学知识作为形成素材。第二,学生通过主动的思维理解知识和概念,在新的情境中使知识具有系统性和概括性,逐步形成对化学总的认识。这个过程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3

图1:化学认识过程图

吴国庆认为“化学的基本特点就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认识客观物质的基本思想方法之一,就是建立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之间的联系,这也是初中文化程度的普通公民应该具有的化学思维方法。”为了

[5]

实现初中化学课程的真实价值,必须让学生从宏观和微观的两个角度去认识物质和培养此思维方式,明确化学课程的核心内容、基本概念。

宋心琦认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使学生受益的并不是化学专业知识,而是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化学思想和化学观念。因此,中学生化学观

[6]

念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化学概念及原理的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学科观念。

越来越多的专家和教师开始关注化学观念的教学,但就物质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既“位、构、性”三方面出发,丛“组成—结构—性质”这一思想路线,培养学生的元素观、结构观、守恒观的研究却寥寥无几。

1.3研究的意义

新课程教材以“结构—性质—用途”的学科逻辑体系为主线,加深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对“三观”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中学生学习化学不仅要学习化学事实性知识,而且要上升到思想观念的形成。让每个学生真正领悟化学学科永恒的科学价值和教育意义,使其毕业以后不管从事什么工作,都可以对化学相关的问题作出科学的判断与决策。“三观”是贯穿整个化学学科始终的基本化学观念,让学生从“三观”的视角去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中学生学习化学后应掌握的最重要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三观”的培养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物质世界的变化规律以及形成化学的基本观念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第2章研究理论基础

2.1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

学习化学的实质并不是“堆积”知识点,而是不断构造知识。探究化学学科的本质结构,不仅可以实现由基本知识向实际技能的转化,还可以让学生在头

4

脑中形成该学科基本轮廓。

2.1.1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观

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围绕着 “教什么”、“什么时候教”、“怎样教”几个问题,清晰的表达出化学学科结构的基本观点。学生学习一门学科,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专业的课程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弄清楚学科知识组成的基本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基本结构的构建是为该学科的灵魂搭建骨架。布鲁纳主张采用螺旋式课程教学,提出学科结构理论,并指出学习一门学科不仅是学习言语形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更是此学科的基本观念。在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从“位、构、性”出发,循序渐进的探究化学学科内容的本质结构,这是快速构建“三观”的重要途径,也是化学学科的灵魂骨架。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包含有两层重要含义,即表层结构含义和深层结构含义。一门学科由基本概念和

[7]

基本原理所构成的知识体系形成了表层结构。深层结构含义是指一门学科是让学生掌握其中特定的研究态度和方法以及思维方式。

2.1.2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对“三观”培养的启示

布鲁纳提出学科结构理论,主张采用螺旋式课程教学,抓住了教育过程的核心部分,着重强调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向学科的深度和广度延伸。但是由于学科结构过分强调知识的现代化和理论化,突出学术性知识,致使教学课程的内容显得抽象和严谨,脱离了学生实际。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大部分学生觉得教材难度较大而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恶,最终让课程改革的目标难以达到。但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以观念建构为主的“学科理论”,学科结构仍有许多有价值并且合理的内涵值得我们化学教学所借鉴。

(1)培养中学生的化学“三观”的前提是掌握化学学科基本结构 化学的“三观”是建立在化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之上,因此想让学生建立“三观”,必须向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化学的基本学科结构。化学学科结构是指化学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之间的具体内在联系并起普遍作用的知识体系。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形成全面而系统的“位、构、性”知识结构,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学生从中获得概念性理解,进而将其知识结构转化为自身的“三观”。因此,在建立中学生的“三观”的主体地位时,也要加强课程教学知识结构体系的概括性和结构化水平,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体

5

系养成始终如一的化学观念。

(2)循序渐进、统筹规划的培养中学生的“三观”

化学的“三观”不仅主导和维系着整个化学学科,而且对学生的化学思维方式和态度也有一定的影响。中学生的化学“三观”观念的培养应该尽早并且循序渐进,并不是等到学生的心智发育完全成熟后将化学观念一次性全部灌输给他们。在整个化学教学期间,尽早的向学生全面系统的介绍“三观”,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形成不同层次和系列的与教学课程内容相一致的化学观念,从而让学生将其观念转化为自身的认知方式和化学思想。

2.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着重强调中学生主动积极探索和发现所学知识。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建构、协作、提升”在学习过成中,学生主动

[8]

构建自己的知识,因而可以超越原有知识信息本身,还可以根据自身原有经验,对新环境进行整合即同化和顺应相结合,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2.2.1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世界虽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个人自己所决定。这也是建构主义对学习的基本观点:第一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第二强调学生学习的情境建构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真实情境,这样才能将知识在“实践活动”中掌握。第三重视学生学习的社会作用建构性。

[9]

2.2.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三观”培养的启示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由学生自身主体经过活动反思后所建构形成的。中学生的“三观”的培养以化学学科中最基本的原理和概念作为对象,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为目标出发,而创建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这对学生形成化学科学的“三观”观念的能动性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1)“三观”的培养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之上

学生通过在生活与各科学习的经验背景下,将当前的学习任务与之建立某种联系,对当前学习任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维反思和深化理解进而形成化学的观

6

念。由此可知,在培养中学生的“三观”的同时,应该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学会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去看待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现象和事物,总结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基本属性,逐步培养起化学的“三观”观念。

(2)“三观”的培养过程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对知识结构构建的过程,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学习过程中的信息选择性注意和整合,从而理解和建构知识体系形成化学观念。想让中学生将化学的“三观”观念真正内植于学生的思维和观念深处,是需要学生主动结合自身所学化学知识,整合物质的本质属性与联系,从“位、构、性”这条主线真实和积极的探索。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实践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自我构建,让学生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化学“三观”观念。

第3章“三观”培养的理论建构

3.1 “三观”的基本内涵

为了让每个中学生真正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逐步形成化学观念,从而提高化学科学素养。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尝试从物质的本质出发,逐步探讨其内在联系,从“位、构、性”三方面培养学生的“三观”。化学“三观”是实践发展的产物,更是学生通过抽象思维活动后形成的结果。根据国内外对化学“三观”的研究状况和所查文献,再对照中学化学课程革的目标,得出中学阶段培养中学的“三观”所蕴含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解有以下内容:

3.1.1元素观

[10]

元素观是指人们对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所持有的看法,反映了人们从物质的化学组成方面来认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思维倾向。

7

(1)核心概念

化学元素、元素周期表、核素、同位素等等。 (2)基本理解

? 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特定的符号和名称,有限的

元素之间的相互组合构成了纷繁芜杂的物质世界。

? 现有的100多种元素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不同元素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表

现为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 从组成成分的角度来看,物质的性质(主要是化学性质)首先取决于其元素

组成,其次取决于元素在物质中所处的价态。

? 虽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同,但其性质未必相同,可以体现出结构是影响物质性

质的另一重要因素。

3.1.2结构观

[11]

结构观是指人们对物质的宏观性质与物质的结构之间更深层次的认识, 反映了从物质的本质属性方面入手,在深层次探索物质之间的转化与联系的思维活动方式。 (1)核心概念

晶体结构与其性质、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等 (2)基本理解

? 原子的结构决定原子的性质,根据分子原子的性质又可以反推其化学结构。 ? 物质的化学结构包括原子分子离子在空间的排列顺序以及其之间的相互作

用。

? 在结构观的引领下,探求物质的结构、理解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因果关系、建

立不同结构物质的相互转化与联系、制取目标结构与功能的新型物质等都是化学的核心内容。

3.1.2守恒观

守恒观是指人们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基本看法,表现为自觉的从分子、原子、元素的层面探索各种物质变化的思维习惯和意识。 (1)核心概念

物质之间的反应满足元素守恒、原子守恒、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物料守恒等等

8

(2)基本理解

?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在整个过程中元素的种

类、原子数目没有改变,宏观表现为反应前后总的质量不变。

? 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变化,即旧键的断裂所消耗的能量和新键的生成

所释放的能量之间的转化。

? 在中学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物质的“位构性”研究,掌握

研究的方法与技巧,进而培养学生的化学“三观”。并且在教学中将化学课程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深深感受到化学的神奇。

3.2“三观”的三大特征

3.2.1内容的概括性

中学阶段所形成的“三观”是指学生对化学概括和总体认识的过程。化学观念并不是知识的简单组合,而是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不断对化学概念和知识进行类比、整合、总结和反思之后所提炼出来总观性的认识。学生透过物质的“位、构、性”,进行反复的科学探究掌握了化学学科的化学思想和核心内容,“三观”作为抽象思维活动的结构,故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例如元素观就是学生通过学习大量有关元素的基础事实知识之后,再通过自身的感性经验的运用,对知识点进行比较、归纳、整合等反思性思维活动之后,从中抽象和概括出具有普遍使用性的认识。

3.2.2观念的层次性

“三观”是学生经过思维活动后的产物,也是自身认识的成果,故其层次性和完善度也就和自身的认知水平和相关经验是相一致的。也就是说,不同阶段的学生所形成的“三观”也就不同,同一个观念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其所涵盖的丰富度也有一定的层次感。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主要让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从化学的角度去考察身边的物质的“位、构、性”的思维习惯。

3.2.3社会的共有性

社会共有性是一般知识的社会属性,是指知识在一定条件下被社会成员所理

[12]解和认可,成为全体成员宝贵的财富。为了培养出适应现代生活和发展社会的

有用人才,知识的共有性应转化为个人属性,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

9

科学素养,并且让化学学科不断的到传承以及创新。“三观”是个人对未知世界的感性认识的结果,但并不随个人的意志所转移,存在于思维以外的“自由之物”。“三观”属于共有的财富,学生只要具备有相应的知识体系,通过深层次的思维活动和自身经验总结就可以将社会的共有性观念转化为自身经验形态的观念 。

3.3“三观”的建构价值

3.3.1“三观”的培养有利于形成化学的思维方法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科的启蒙课程,在组织化学概念教学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才能在培养学生化学“三观”的思维方法的道路上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从物质的“位、构 、性”三方面着手,掌握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分析、综合、概括的出化学的概念和化学原理,进而形成化学的思维方法。也就是说,当学生遇到未知的物质时,能够条件反射的运用化学角度的思想与方法来研究其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列宁说“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出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的真理,认识客观存在的辩证的途径。[13]”学生通过从物质的本质属性出发,研究其组成、性质和用途,习得物质的事实知识从而形成基本的化学概念和知识体系,结合自己的经验总结,得出了正确的化学思维方法从而便可以在日常生活和化学学习中运用自如。

3.3.2“三观”的培养有利于对物质世界形成有序的认识

经过对物质的研究使得物质世界变得更加条理性和有序性。在初中化学中物质可以有以下分类:

10

图2.物质的分类

在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可以发生一定的转化,正是有了这些反应才让化学更加丰富多彩。我们可以利用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研究其性质以及制备和鉴别。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有利于学生对物质世界有清晰和有序的认识。如学生建立起了元素观,在他的头脑中就会呈现出用有限的化学元素绘制成庞大的有序的物质世界的画面。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只注重学习简单的事实性知识,而是把重点放在通过核心元素而建立相关物质之间的联系这一方面。当学生遇到未知物质时,能够自主的进行分类,以及根据其“位、构”能自觉的对该物质的性质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可以对物质进行有序的学习和探究。

11

第4章化学教学中影响“三观”形成的因素

4.1影响“三观”形成的内在因素

4.1.1中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化学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带着个人的情绪色彩主动地认识化学事物及其变化规律,从中获得相关的化学经验和理性认知的一种积极的科学认识倾向。想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化学“三观”的前提是,掌握相应的化学知识体系。然而兴趣的学习最好的老师,学习结果的好坏与学习的兴趣密切相关。

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大多学生对化学产生兴趣的原因是化学变化的奇异现象和身边的化学现象,然而这种兴趣会随着课程的难度加深以及思维活动的增多之后,而逐步对化学产生厌倦,最终导致由最初的好奇心和主动探究欲演变为对化学事实知识的死记硬背,使建立“三观”观念变为无稽之谈,并从此失去了探索自然科学世界的奥秘之门。

由此可见,学生对化学产生永久性的浓厚兴趣,就必须运用化学学科特有的化学思维和视角,去唤醒学生头脑中对未知物质的探索原动力即求知欲和好奇心。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接受探索和思考的痛苦,力求取得超越具体事实知识以外的抽象思维,到达“三观”观念层次的认识。

4.1.2中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中学生的认知驱动力是指学生以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目标,而引起的内部学习动机。认知驱动力是从个体好奇和好胜心理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是潜伏在个体头脑中的与生俱来的学习动机。

一般来说,学生对事物产生好奇就会自主的进行探索、操作、应付和追求环境刺激等活动,从而产生求知欲。由于此种好奇缺乏特定的内容和方向,导致不具有真实的动机性质。因此,学生在学习化学初期,就让学生感受到好奇能够带来新的知识、新的信息、解决新的问题等等好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从而在新的学习中使认知达到更高的层面。反之,就会逐渐削弱学生的认知驱动力,化学学习就会成为一种无意义的单纯的任务,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便会因此逐渐退化。

12

由此可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三观”的过程中要注重让学生解决一些具有一定层次、梯度的问题,使他们从中体验到成功获得满足感,这样才能不断保护和强化他们的认知内驱力,逐步形成的思维方式、化学思想建立起“三观”意识。

4.1.3中学生的思维方式

中学的思维方式从其属性的角度来看,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他们认识客观事物最普遍运用的方式。形象思维是根据直观具体的客观事物,通过自身的想象和联想的方式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从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抽象思维是凭借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而做出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的思维活动。学习的本质就是高强度的思维劳动,因此要求学生必备良好的思维能力并且能灵活运用各种思维方法。

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这两者是相辅相成,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进行思维活动的过程中,将形象思维的充实、具体、生动形象与抽象思维的条理、理论、规律相结合,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抽象和概况之后,才能真正掌握物质的根本属性及变化规律,才能对化学学科形成正确的化学“ 三观”观念。

4.2影响“三观”形成的外在外素

4.2.1 课本中内容的呈现方式

中学生所形成的认知结构是由化学教材所呈现的知识直接转化而来,因此教材内容呈现给学生的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状况和学习热情,间接对学生的学习的思维方式和化学“三观”的建立也产生重大影响。化学课程改革的核心是科学探究,而教材又是化学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所以拥有适合探究的化学教学内容的教材至关重要。

传统的教材注重知识的逻辑性直接以结论的形式展现出来,丢失了情境教学和活动栏目等教学环节的设置,造成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的机械和被动的学习现象。然而,以观念为本的教材的呈现方式应是:(1)将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尽可能的联系起来,创造出真实又充满乐趣的情境教学,让学生真正的掌握化学和运用化学;(2)以多样化的教学板块来完成教学内容,让学生从学习得多元化的学习方式。(3)以探究活动作为教学过程的重点,展开一系列围绕探究活动的

13

问题揭秘活动。让学生在随着知识量增长的同时,伴随着探究欲、探究能力以及多角度看待问题等多方面得到完善。

由此可见,中学化学教材的内容呈现方式要注重学生对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和学生与教材之间的相互“交流”功能,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认知过程,并且驱动学生向高水平的思维活动靠近,正真认识科学的本质从中不断获得化学观念的倾注。

4.2.2化学课堂的开放性程度

传统的化学教学属于封闭的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缺乏心灵空间和知识空间的相互交流和互动。教师的知识的传播者,学生是灌输知识的对象,知识的唯一来源则是教材和辅导资料,整个教学环节仅是教师、教材、学生之间的单向传递的过程,导致学生难以对知识的深一步探究与体验,使得学生的学习过于表层话,难以进行高水平的思维活动。

如今教学中提倡三维目标的教学理念,“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者并重。因此,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应注重师生之间的心灵空间的交融,让课堂变得更为开放,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活动的平台。在开放性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知识能够与社会生活情景相容,这样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探索、交流和讨论中得到高层次的思维活动,从而对知识拥有深层次的理解,对“ 三观”做出进一步靠拢。

4.2.3教师对“三观”的认识清晰度

观念为本的教学中,教师的个人科学素养主导并影响着整个教学的展开,这就必须要求教师对教材的观念性理解,教师头脑中拥有清晰的、高层次的化学“三观”观念。为了达到能从具体事实的“位、构、性”中抽象出化学“三观”观念并进行观念为本的教学,教师应更先一步对化学知识拥有整体的、概括性认识,让学生将事实知识作为学习的工具,经过提问、探究、讨论等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后,取得超越具体事实知识的思维成果。因此,在进行“三观”培养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求教师自己先对化学观念达到深层次的认识。

14

第5章“三观”为本的化学教学设计

5.1在初中培养中学生“三观”的可行性分析

初中化学课程具有启蒙性、基础性,对于培养学生的“三观”观念这方面,要求似乎太高,但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明确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与化学相关的简单的日常生活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生在习得知识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三观”观念,这样才能在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与时俱进。在初中培养中学生的“三观”观念,才有可能解决学生“死记硬背”、“高分低

15

5.3.2设置问题,驱动思维

“三观”为主的教学最核心的教学策略是围绕问题而设计教学课程和教学过程。“知识并非是不加选择的方式进行传授。对于那些重要的观念,我们要想理解它们,就必须对其提出问题并加以检验。”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课程进度,将

[16]

学习材料和教师视野中“三观”的基本含义变为实实在在的问题形式抛给学生,才能驱动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维活动。

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必须注意问题是否具有吸引力和启发性,以及学生是否已经具备相关知识经验。例如,学生在理解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时,能自主地进入“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思维模式。在此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问题,“物质结构”是否仅指物质分子的空间构型?它的深层含义是什么?为什么物质的结构可以影响其性质?它又是怎样影响的?像这样设置一系列以事实和现象作为证据链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高水平的思维活动,逐步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更深一步的认识,才能为建立“三观”观念打下坚实的铺垫。

5.3.3创设情境,活动建构

中学化学“三观”的培养注重教学情境创设,主张在活动中培养“三观。原因是将“三观”用基本理解的方式用语言描述和解释出来,就缺失了个人的情感和知识经验,演变为一种方法性和工具性的知识,失去了指导思维的能力。为此,在“三观”培养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个人经验和生活环境,创设相关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主动将原有知识作为支点,进而对新知识进行整合,建构出对物质的属性和规律的独特认识。

化学科学所具有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决定了“三观”的建构需与社会生活情境相容。情境活动是指知识形态的“三观”与学生个人经验、心理活动、态度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特定的活动之后,学生主动将外在事实结论与内心经验联系起来,从而获得深刻的思维活动经验。像这样经过探究活动,才能正在获得探究、发现和体验等多重感知,产生特定的情感态度,构建有价值的化学“三观”。

21

第六章问题与展望

在化学基本观念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论文进一步对化学“三观”做出科学的界定,揭开了“三观”最为本质的内涵、特征和构成的神秘面纱。“三观”在结合中学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时,对“三观”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水平做出相应的阐述,分析了影响“三观”培养的因素,并且对“三观”为本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学设计做出相应的对比之后,得出了观念为本的教学设计程序和化学“三观”培养的具体策略。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对中学生实施“三观”培养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但由于本人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存在以下的不足点。

第一,对中学生化学“三观”的培养研究核心主要限于尚处于思辨阶段的理论构建,需要长期的教学实践的检验。

第二,在本论文中对“三观”的建立的论述过于简洁,应对化学“三观”的形成和学生的认知心里发展过程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出更为详细的阐述。

第三,本文虽然给出了“三观”为本的教学设计程序和“三观”培养的具体策略,但对怎样进行“三观”为本的课堂教学实践与详细评价,怎样将“三观”与知识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评价中学生对“三观”的掌握情况,诸多方面并没有做出详细说明。

在对中学生“三观”培养研究过程中,本人对“三观”的理解和认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意识到“三观”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它需要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长期的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对中学生“三观”的培养研究属于崭新的研究课题,在理论上和实践方面都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在理论方面,“三观”培养的教学评价现处于空白状态,“三观”培养的过程还学结合个人的心理认知发展给出详细的建构说明;在实践方面,需结合中学化学教学实践对“三观”做出实证研究,进一步充实和发展现有的理论成果。本人也会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关注对“三观”培养的研究,在此本人希望有更多拥有理论修养和相关教学经验的人能够加入此项活动,让中学生的“三观”培养的研究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持续不断的为我国的基础化学教育和高端人才的培养工作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智力保障。

22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美】R.埃里克森著.兰英译.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译丛课程与教学系列.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美】R.布里斯罗著.华彤文,宋心琦等译.化学的今天和明天.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4—6

4.毕华林,亓英丽编著.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6

5.吴国庆.化学科学与初中化学课程内容改革.载于王磊,毕华林主编,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指导.初中化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4

6.宋心琦,胡美玲.对中学化学的主要任务和教材改革的看法.北京:化学教育,2001

7.辛本春. 中学生化学基本观念培养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8.江家发.化学教学设计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 9.辛本春. 中学生化学基本观念培养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0.辛本春. 中学生化学基本观念培养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1.杜明成.关于化学基本观念的初步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2.辛本春. 中学生化学基本观念培养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3.列宁.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14.卢巍.初中化学复习中“观念为本”教学的探索.山东省教学研究室,2009,Z2期

23

15.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98).ChemCom:Chemistry in the Community.Dubuque,IA:Kendall/Hunt.

16.Andersson,B.(1986).pupils’ explanations of some aspects of chemical reactions.Science Education,70(5).

24

致 谢

在此,我十分感谢大学四年里的恩师们。特别感谢导师濮老师在我大学的最后阶段给予我帮助和指导。您在我选题、定题到收集有关资料,到写提纲、写作、修改直至论文定稿期间,放弃了属于您的休息时间,不辞辛劳为我指导论文,鼓励我大胆创新,让我在短短的几个月,增长很多的专业知识、开阔了科学的视野、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对科学严谨的态度。

在此,我再次向您表示我最真挚的谢意。同时,我也要感谢所有化学与化工

学院的各位老师和同学,感谢你们在这四年来对我的指导和帮助,让我知道怎样去

做好自己,怎样端正自己的态度。

2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6f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