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高中地理山西高三水平会考模拟试题【9】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更新时间:2023-04-30 07: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8-2019年高中地理山西高三水平会考模拟试题【9】含答

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青藏高原东部和南部高原边缘为森林地带,向西北依次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产生这种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B.光照C.地形D.降水量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森林、草原、草甸和荒漠的差异主要是水分差异,是降水量不同造成的。

考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

读某大陆局部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2.给该区域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的主导风是

A.西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

3.瓶树粗壮的树干能蓄积大量水分以备少雨期消耗。瓶树集中分布于图中

A.红树林区B.荒漠区

C.森林和疏林区D.稀树草原区

【答案】

2.A

3.D

【解析】

试题分析:

2.由图可以判断,该地区位于南半球,该区域带来的主要是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

力影响,偏转成西北方,西北风从海洋带来水汽,形成降水。

3.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当雨季时,树干能蓄积大量的水,留到旱季时用。热带

草原气候对应的自然带是热带稀树草原,故瓶树集中分布在稀树草原区。

考点:该题考查气候特点及气压带风带的移动。

4.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下图回答: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

特征是 ()。

A.含沙量高B.流程较短

C.春、夏汛明显D.冰川补给为主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河流特征。以空间定位为切入点,通过对气候特征的判断,分析该地区河

流的共同特征。东北地区冬季气温低,降雪较多,随着春季气温回升,大量积雪融化形成春汛,夏季降水较多,形成夏汛。因此C项正确。该地区植被覆盖较好,河流含沙量较低。该

地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河流流程一般较长。从纬度及海拔看,该地无冰川分布。因此A、B、D错误。

下图为广东部分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读图回答小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撤退性产业转移更多地表现为产业部分的、渐进的转移

B.一般来说,扩张性产业转移更多地表现为产业整体的、彻底的转移

C.撤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向外转移

D.扩张性产业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及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

6.下列产业中,最有可能属于撤退性产业的是()

A.高分子合成工业B.电子工业

C.航天工业D.纺织工业

【答案】

5.C

6.D

【解析】

5.由图可知,撤退性产业转移一般是指本地不再具有发展该产业的优势条件,从而导致该产

业向外转移,一般转移的是一些劳动力导向型产业或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

6.由上题分析可知,撤退性产业一般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或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纺织工

业为劳动力导向型产业。

通常将人口按照0-14岁、15-64岁及65岁及以上分为三个年龄段进行统计分析。下图是我国不同时期三个年龄段人口统计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7.图中①②③三条曲线按照年龄0-14岁、15-64岁及65岁及以上划分,依次是

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①③D.②③①

8.针对目前我国人口现状,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应该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A.实行计划生育B.实行鼓励生育C.减少人口数量D.向海外移民

【答案】

7.B

8.A

【解析】

试题分析:

7.随我国计划生育工作进行,出生率下降,0-14岁人口比重逐年下降,③为0-14岁人口比重;老龄化加剧,老年人比重上升明显,②为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15-64岁比重变化不大,

①为15-64岁人口比重。B对。

8.我国虽然进入老龄化速度较快,人口每年都在增加,不能放开生育政策(更不用说实行鼓

励生育),否则我国人口会迅速增加,还必需实行计划生育,A对、B错;我国目前人口是

增加的,没有办法实现减少人口数量,C错;向海外移民移出去的是一些人才或资金,D错。考点:本题考查人口问题。

下图中AB为昏线,C为AB的中点,此时北京时间为20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C点的经度是

A.90°E B.150°E C.165°E D.90°W

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日为二分日中的一天

B.此日C点昼短夜长

C.此时ACB所在的平面与经过C点的经线圈平面间的夹角(锐角)为20°

D.AB的长度与赤道等长

11.若上题中的AB为某纬线圈上的昼弧,C为AB的中点,则125°E的区时可能为

A.8时40分B.6时C.20时40分D.8时

【答案】

9.A

10.C

11.D

【解析】

试题解析:

9.根据题目条件,AB为昏线,C为中心,则C位于赤道且是日落,所以C此时为18点,北

京时间是20点(120°E),所以C的经度应是90°E。

10.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等于直射点的纬度,图中昏线的端点即A、B为70°,说明A、B所在

的70°N、S纬度一个出现极昼,一个出现极夜。极昼(夜)的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互余,所以

直射点纬度应为20°,即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等于20°。

11.根据题目条件,C点所在经线的度数可能为0°,也可能为l80°,C为昼的中点,即时间为

l2点,所以北京时间可能是8点或20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2.下图为“不同距离条件下高速铁路与航空运输两种运输方式的竞争关系模型图”,由图可知,两种运输方式竞争最激烈的运距是

A.0—600km B.900—1100km C.1200—1600km D.大于1800km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根据此图我们判断:运距在0——800km左右,航空运输市场的分担

率占绝大部分;运距1400——2000km左右,高铁运输市场的分担率占绝大部分;介于两者

之间的运距,高铁和航空的市场分担率差距非常小,即两者都没有绝对的优势,竞争压力大。故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等知识。

13.一般情况下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的国家人口城市化水平大于60%,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小于30%。2011年我国两个数据分别为51.3%和36%,依据我国国情与发展趋势,可推断今

后我国将

A.减缓工业化进程,保持城市人口比重基本稳定

B.提高农业人员从业比重,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C.加快推进中小城镇建设,加速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

D.大幅扩张大中城市用地规模,提高大中城市环境人口容量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对比我国和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的国家人口城市化水平、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可知我国人口城市化水偏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偏高,依据我国国情与发展趋势,可推

断今后我国将加快推进中小城镇建设,加速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城市化的特点。

14.图所示海区表层洋流性质和位置可能是

A.寒流,南半球大洋西岸

B.暖流,北半球大洋东岸

C.寒流,北半球大洋东岸

D.暖流,南半球大洋西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等水温线向数值低方向凸,可以判断洋流性质为暖流。

考点:主要考查了洋流的性质和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洋流的性质、分布规律等相关知识。

读某工业部门在某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土地、运输和劳动力等成本曲线图。其中土地成本和运

费都只与距城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度有关,回答题。

15.表示土地成本、运费、劳动力成本的曲线依次是()

A.a、b、c B.c、b、a C.c、a、b D.b、a、c

16.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处的运输成本比④处低

B.该城市的地域结构呈带状分布

C.该城市西侧的开发程度比城市东侧低

D.该城市西侧交通通达度比东侧高

17.如果综合考虑土地、运输、劳动力等成本因素,该工业部门的工厂应布局在()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15.C

16.D

17.B

【解析】

试题分析:

15.根据图示,运输应随距市中心的距离扩大而增大,故判断a表示运费;劳动力成本应由市

中心向外递减,故判断b表示劳动力成本;而城市土地成本随距市中心距离的扩大而递减,

而也受交通通达度等其他因素影响,故判断c表示土地成本。

16.结合上题结论分析,②处的运输成本比④处高,A错误;由此反映影响城市功能区的布

局应主要受距市中心的距离影响,故呈同心圆式,B错误;图示同等距离条件下城市的西侧

的土地成本较东侧高,交通运费较东侧低,判断城市西侧的开发程度较东侧高,C错误。

17.综合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和运费计算选项中四地的总生产成本比较,②地的生产成本

最低,为工厂布局的最佳选择。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影响因素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距市中心距离对地价、运输和劳动力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并结合图示,按降低生产成本的原则分析工厂的合理布局。

二、双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河流实测流量和降水量。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8.该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

A.雨水B.地下水C.季节性积雪融水D.冰川融水

19.图中反映了该河流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与径流的变化过程,最大降水与最大流量之间有一

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这可能由于()

A.水土流失日益严重B.植被覆盖率提高

C.全球气候变暖D.退耕还湖效果显著

【答案】

18.AB

19.BD

【解析】

试题分析:

18.读图可知,图中河流的径流量与雨量大致一致,说明该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河流一般都

有地下水补给,地下水补给比较稳定。

19.图中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过程中,最大降水量与最大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即最大流量

滞后,且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这是由于植被覆盖率的不断提高和退耕还湖的效果,涵养水

源的功能和调蓄洪水的功能在加强。

考点:该题考查河流的补给水源和径流量的变化。

《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

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题。

20.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

A.大量消耗资源B.大量排放污染物

C.科教投入不足D.人口增长缓慢

21.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

A.社会保障建设B.经济基础建设

C.农业基础建设D.生态与环境建设

【答案】

20.AB

21.CD

【解析】

20.根据图示:1995年-2010年之间,发展支持系统(经济)发展最快,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

接近120,而此过程中环境支持系统(污染、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低于100,所以经

济的发展是以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导致污染加重、生态环境恶化为代价的。所以

本题选择AB选项。

21.根据图示: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注重环境支持系统(污染、生态)条件的改善,应注重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对地理

环境的影响,如水利工程建设,可以减少洪涝灾害,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所以本题选择CD 选项。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下图是“中、日、韩三国经济要素互补性”示意图,图中资本拥有量(K/L)是指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拥有量(N/P)是指每10万人口?平方千米的自然资源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2.有关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国家,正确的是

A.①是中国B.②是韩国C.③是日本D.③是中国

23.从图中可知,①国企业在③国城市投资办厂,主要是因为③国

A.自然资源丰富B.科技研发能力强C.劳动力资源丰富D.政策优惠

【答案】

22.BD

23.AC

【解析】

22.本题考查考查地理图表的阅读判断能力。中、日、韩三国当中中国的人均资本最低,所以

③为中国,日本的人均资本最高,所以①为日本,则②为韩国。所以本题选择BD选项。

23.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原因。日本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主要是利用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低和资

源优势。所以选项中自然资源丰富和劳动力资源丰富符合条件。所以本题选择AC选项。

24.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维护了全球水的静态平衡,促进淡水资源的不断更新

B.促进不同地区间的能量交换,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C.不断溶解和带走岩石、土壤的矿物质,促使地表化学元素的迁移

D.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答案】CD

【解析】

本题考查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维护了全球水的动态平

衡促进水体更新;②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传输;③流水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A选项应是

维持水的动态平衡;B选项应是调节高低纬的热力收支平衡,使各纬度收支不平衡减弱。所

以本题选择CD选项。

2010年4月20日,墨西哥湾发生漏油事件,造成严重海洋污染,有关专家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读墨西哥海域示意图(图9),回答19—21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5y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