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更新时间:2024-04-01 12: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2015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丁四地区的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统计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人口出生率最高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人口增长模式最能代表现代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问题。

4.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5.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D.人均耕地减少

左图示意我国某地农村劳动力从事的非农产业构成,右图示意该地从事非农产业农村劳动力的空间分布状况。读图完成问题。

6.该地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 A.从业比例最大的是工业 C.主要向省外流动

B.从业比例最大的是餐饮业 D.主要向国外流动

7.关于该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能出现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 B.弥补了迁入地劳动力不足 C.有利于缓解迁出地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

D.阻碍了迁出地经济发展

8.中国每年新增人口数量庞大,原因正确的是 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外来移民人数多

D.人口基数大

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 读表完成问题。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温饱型消费水平 约16亿人 10亿以内

小康型消费水平 富裕型消费水平 9.表中反映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A.约16亿人

B.10亿以内

8~9亿人 7亿以内 C.8~9亿人 D.7亿以内

10.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11.下列关于城市商业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商业区只分布在城市中心,呈块状分布

B.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区

C.商业区是城市内所有商业集中分布的地区 D.在交通干线上都会形成中心商务区 12.克里姆林宫位于莫斯科中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自然资源

B.气候特征

C.地域文化

D.地形特点

如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试题。

13.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 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14.2005年与1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15.一般情况下,大型购物中心应布局在 A.人口密度大、消费水平低的地区 C.人口密度小、消费水平低的地区

B.人口密度大、消费水平高的地区 D.人口密度小、消费水平高的地区

16.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等级越高的城市,城市 A.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C.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B.数量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D.数量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如图所示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问题。

17.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B.2040年后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

18.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10年约为50%

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

C.2030年超过80%

19.大城市建设卫星城的主要目的是 A.将大城市的资金、技术分散到中小城市 C.杜绝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

B.减少或避免人口和工业过分集中 D.提高城市用地效率

20.茶树适宜生长在温度为10~35°C,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空气湿度较大,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的地区。下列地区中,适宜茶树生长的是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黄土高原

C.江南丘陵

D.青藏高原

21.我国南方地区盛产柑桔,北方地区盛产苹果。其原因主要是 A.地形条件的差异

B.政策导向的影响

C.水热条件的差异

D.饮食习惯的影响

22.我国北方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温室大棚、地膜覆盖等技术,目的是 A.增加降水量

B.提高土壤肥力

C.增加日照时数

D.改善热量条件

如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试题。

23.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

B.水源

C.地形

D.土壤

24.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

B.鱼塘

C.果园

D.菜地花圃

25.近年来,上海市郊鲜花种植业的规模和品种有了长足的发展,一些外省市甚至国外的花卉也进入了上海。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是

A.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B.水热条件的改变 C.市场需求的增加 D.土地价格的上涨

26.如图所示为某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不包括

A.机械化水平高 B.接近市场 C.地势平坦开阔 D.地广人稀

27.某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政策

B.市场

C.劳动力

D.科技

28.葡萄酒用新鲜葡萄酿造而成。影响葡萄酒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原料

B.市场

C.劳动力

D.科技

29.不同的工业部门生产特点不同,工业区位选择考虑的主导区位因素也不同,把接近消费市场作为主导区位因素的工厂是 A.水产品加工厂

B.飞机制造厂

C.炼铝厂

D.瓶装饮料厂

广西平果县以丰富的铝土资源为基础,发展了氧化铝和电解铝工业,这将会吸引铝电缆、铝铸件和铝连轧等加工企业在此集聚。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30.这些企业在这里集聚的目的是 A.组建高科技产业基础 C.减少当地的环境污染

31.当地电解铝工业发展的能源优势是 A.火电

B.水电

C.核电

D.风能

B.满足当地对铝制品的需求 D.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益

读“甲、乙两类工业生产成本构成示意图”(如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32.图中甲类工业生产成本比例最大的是 A.原料运费

B.产品运费

C.工资投入

D.科技投入

33.按影响成本的主导因素划分,乙类工厂 代表的工业区位类型是 A.原料导向型

B.劳动力导向型

C.市场导向型

D.技术导向型

34.总体而言,与海运相比,铁路运输的优势是 A.运量大

B.运费低

C.造价低

D.速度快

35.高铁客运专线运营,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方向的 A.大型化

B.高速化

C.单一化

D.综合化

36.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速铁路全线正式通车运行。贵广高铁全长861.7公里,其中桥梁210公里,隧道456公里。其桥隧比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37.关于聚落空间形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城市规划影响,城市空间形态与所处地理环境关系不大 B.华北平原的乡村一般规模较小 C.聚落的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

D.沿河谷发展的城市,城市空间形态往往形成同心圆状

38.不同时期人地关系的状况是 A.采猎文明时期,人类不受地理环境制约 C.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初现矛盾 39.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A.刀耕火种

B.竭泽而渔

C.毁林开荒

D.定期休渔

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全面恶化 D.后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走向协调

40.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青藏铁路沿线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A.把永久冻土层融化,为植树造林提供水分 B.建立沿线防护栏,禁止野生动物穿越铁路 C.随车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集中处理 二、双选题

D.沿线大力垦荒种地,为游客提供土特产

41.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A.三峡库区移民迁往东部沿海 C.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

B.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D.贵州省农民迁出石灰岩山区

42.下列关于一定区域内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的等级和服务范围是发展变化的 B.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相互独立,界线分明 C.城市服务范围呈现规则的同心圆状

D.高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覆盖低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 43.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主要表现在 A.城市空心化日益明显 C.逆城市化现象显著

B.城市人口比重显著提高 D.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44.我国不同地区农业生产与其主导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光照 C.河西走廊的小麦种植—水源

B.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地形 D.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土壤

45.大牧场放牧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共同特点是 A.交通运输便利

B.地广人稀

C.生产规模大

D.商品率高

46.工业布局的一般原则有

A.规模大、对空气有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在中央商务区 B.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少量布局在城区 C.污染严重的企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D.大气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布局在当地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

47.德国鲁尔工业区曾出现过严重的环境污染,为改善环境质量,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工业 B.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 C.大力发展煤炭工业 D.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 48.下列地区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比较,正确的是

A.沿海大于内地 B. 城市小于农村 C. 平原大于山区 D. 市区小于郊区 49.有关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越发展,环境问题就越严重、越难治理 B.环境问题是在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 C.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D.环境问题是自然界本身的问题,与人类经济活动无关 50.在农田里大面积焚烧秸秆的影响主要有 A.引起大气污染 C.造成资源浪费

B.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D.阻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

三、综合题

51.读“我国四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如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通常按年龄把人口划分为少年人口(0-14岁)、青壮年人口(15-64岁)和老年人口( 65岁以上)。说出我国1982-2010年少年人口、青壮年人口、老年人口比重的变化。 (2)比较1982年我国0—4岁与5—9岁两个年龄段人口比例之间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推断我国即将面临的人口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52.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1)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开花、结铃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以上,光照充足。简要说明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 (2)简要说明印度适合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

(3)孟买是印度最大的棉纺织业工业的中心,每年有大量的棉纱、棉布出口东南亚和欧美各国。简述孟买成为棉纺织工业中心的主要区位条件。 53.读环渤海地区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环渤海地区由濒临渤海的京、津、冀、辽和鲁五省市组成,该地区依托丰富的石油、煤炭、铁矿等资源以及人才、科学技术的优势,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工业相对集中的地区。 (1)环渤海地区的工业发展,除了良好的农业基础、发达的海陆交通、优惠的政策,还有哪些?请再列举两方面。

(2)环渤海地区的工业部门以重化学工业为主,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其问题主要有哪些?

(3)天津近、现代工业集聚地经历了由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附近→市区海河两岸、铁路沿线→市区边缘→滨海地区、卫星城镇的变化过程。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

1.D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读图可知四地的出生率分别是:甲为1.5%,乙为2.5%,丙为1%,丁为4%,可知丁地人口出生率最高,故答案选D。 2.C

【解析】根据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计算可知,四地的自然增长率分别是:甲为1%,乙为1.7%,丙为0%,丁为2.5%,则丙地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故答案选C。 3.C

【解析】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根据此特点判断丙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故答案选C。 4.A

【解析】读材料可知,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加11700万人,说明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A正确;材料中只反映了人口流动规模扩大,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上升,并没有体现中西部、沿海地区的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则不能判断我国各个地区的人口数量变化和增长情况,B、C、D错误。故答案为A。 5.C

【解析】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起着主导作用。我国人口向东南沿海地区迁移,是因为东南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就业和发展机会多;中西部内陆地区经济较落后,就业和发展机会少。故答案为C。 6.A

【解析】根据该地农村劳动力从事的非农产业构成来看,从事工业活动的农村劳动力占39%,所占比例最高,A正确;从事餐饮业活动的农村劳动力占23%,不是从业比例最大的,B错误;根据该地从事非农产业农村劳动力的空间分布状况可知,在省内(乡镇内和省内其他地方)从事非农产业劳动的农村劳动力占到75%左右,可知劳动力主要在省内流动,C、D错误;故答案选A。

7.D

【解析】该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地来说,可以弥补迁入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B正确;对迁出地来说,有利于缓解迁出地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促进了迁出地经济发展,但有可能出现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等社会问题,A、C正确,D错误。故答案选D。 8.D

【解析】目前我国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但是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仍然很庞大,其原因是人口基数大,故答案选D。 9.A

【解析】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维持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是环境承载力的最大值,表中代表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数据约是16亿人,故答案选A。 10.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合理容量。由于人口在不断增加,通过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来保证人口合理容量,故答案选C。 11.B

【解析】商业区多分布于市中心和交通干线两侧,呈点状或条状分布,A、D错误;一般来说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区,B正确;商业区集中了大量金融、商业、贸易、信息及中介服务机构,但不是城市内所有商业集中分布的地区,C错误。故答案选B。 12.C

【解析】莫斯科是俄罗斯的首都,克里姆林宫位于莫斯科中心,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域文化。故答案选C。 13.C

【解析】本题考查三类城市土地利用类型在城市内部的分布和变化情况,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由图可知,2005年与1990年相比,①土地利用类型在市中心所占面积比例较大且大幅度下降,而离市中心较远处所占面积比例大幅度上升,这最可能代表居住用地,这是市中心的地租越来越高,居住区不断外移的结果;②土地利用类型在市中心所占面积比例较低且有所下降,这最可能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工业用地;③土地利用类型在市中心所占面积比

例明显增加,而随着离市中心距离的增加,面积比例增加得越来越不明显,故它代表对市场条件要求较高的商业用地。 14.B

【解析】本题考查了城市各类用地的变化情况,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解题时,可在横坐标12千米处作一纵线,观察该纵线与图中6条线的关系可知,距市中心12千米处,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比例增加了、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15.B

【解析】人口密度大、消费水平高的地区人口流动大,消费人群多,购物能力强,故大型购物中心多布局在这些地区,答案选B。 16.D

【解析】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目越少,其服务范围越大,故答案选D。 17.B

【解析】读图可知,2020-2030年该区域乡村人口比重不为0,故乡村人口并没有全部转移到郊区,A错误;2040年后该区域郊区人口比重大于乡村人口比重,则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B正确;2050年该区域乡村人口比重约为20%,C错误;2050年该区域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与2000年相同,但两个年份的总人口数不一定相同,故无法判断该区域这两个年份中心城区人口的数量关系,D错误。故答案选B。 18.A

【解析】2010年该区域城市人口比例为中心城区人口比例与郊区人口比例之和约50%,A正确;2020年以后该区域乡村人口比例仍持续下降,则城市化水平继续上升,B错误;2030年该区域城市人口比例为中心城区人口比例与郊区人口比例之和约70%,C错误;2040年以后该区域乡村人口比例仍持续下降,郊区人口比例持续上升,则城市化水平上升,D错误。故答案选A。 19.B

【解析】建设新城和卫星城可以使资金、技术向郊区扩散,但不是其主要目的,A错误;通过建设卫星城可以减少或避免人口和工业过分集中在大城市,缓解大城市压力,B正确;大

城市建设卫星城不可能杜绝大气污染和生态破坏,C错误;大城市建设卫星城可以分散城市功能,不会提高城市用地效率,D错误。故答案选B。 20.C

【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排水条件不好,A错误;黄土高原纬度较高,温度低,且降水少,B错误;江南丘陵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降水丰富,且坡度和缓、排水条件良好,适宜茶树生长,C正确;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D错误。故答案选C。 21.C

【解析】由于我国南北跨越纬度多,南北方水热条件差异明显,使得适合冷凉干燥环境生长的苹果分布在北方,需要温暖湿润环境生长的柑桔分布在南方,故答案选C。 22.D

【解析】温室大棚、地膜覆盖可以改善热量条件,减少热量散失,起到保温作用,可防止夜间地面温度过低而使得农作物冻死,故答案选D。 23.C

【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的读图能力。图中显示的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立体农业”的布局模式,这种农业的发展主要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复杂、水热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而发展起来的。 24.A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的发展变化,解题关键在于审清题意。题中假定条件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这就需要考生明确引起该地农业结构变化的指挥棒应是市场这一重要因素,由此联想到城郊农业的发展对象主要为花卉、蔬菜、乳肉、果品等,因此答案为A。 25.C

【解析】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对花卉的需求量大,因此导致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市场需求的增加,答案选C。 26.B

【解析】读图可知,农业生产活动以机械化为主,机械化水平高,A正确;该地区地势平坦开阔,C正确;没有聚落出现,可知该地区地广人稀,D正确;从图中无法判断该地区接近消费市场,B错误。故答案选B。 27.B

【解析】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某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其产品是牛奶及其奶制品,则该农业地域类型一般布局在城市周边地区,便于产品尽快进入消费市场。故答案选B。 28.A

【解析】葡萄酒用新鲜的葡萄或葡萄汁酿造而成,因此葡萄酒厂需靠近原料产地,故答案选A。 29.D

【解析】水产品加工属原料导向型,A错误;飞机制造厂为技术导向型, B错误;炼铝厂为动力导向型,C错误;食品厂需接近消费市场为市场导向型,D正确。故答案选D。 30.D

【解析】工业集聚可以共享当地的资源、基础设施、劳动力等资源,从而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的目的;同时工业集聚也能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形成集聚效应。故答案选D。 31.B

【解析】广西的平果县地处我国西南红水河的梯级水能资源开发区,水能资源丰富,当地电解铝工业发展的能源是水电,故答案选B。 32.D

【解析】由图可知,甲类工业产品成本构成中,科技投入的比重约占40%,生产成本比例最大,故答案选D。 33.A

【解析】由图可知,乙类工业产品成本构成中,原料比重占40%,所占比例最高,故乙类工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答案选A。 34.D

【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海运的主要特点是运量大、运费低、速度慢等,相比较而言,铁路运输则表现为速度快,运费高的特点。故答案选D。 35.B

【解析】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方向是高速化、大型化和网络化。高铁客运“专线”运营,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方向的高速化,故答案选B。 36.A

【解析】贵广高速铁路经过的地形区是云贵高原,地形崎岖不平,使得铁路沿线多修筑桥梁和隧道,故答案选A。 37.C

【解析】城市形态往往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A错误;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开阔,聚落规模一般较大,B错误;随着现代交通的快速发展,聚落在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延伸,C正确;河谷地区城市受地形的影响,其发展被迫沿河谷延伸,形成条带状格局,D错误。故答案选C。 38.D

【解析】人地关系状况是:采猎文明时期,人类受地理环境制约,A错误;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初现矛盾,B错误;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全面恶化,C错误;后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走向协调,D正确。故答案为D。 39.D

【解析】刀耕火种是原始人一种开垦耕地方式,是一种掠夺式的,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A错误;竭泽而渔是抽干池水,捉尽池鱼,这样会导致渔业资源枯竭,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B错误;毁林开荒会破会植被,破坏生态环境,C错误;定期休渔可以保证渔业资源的持续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D正确。故答案选D。 40.C

【解析】把永久冻土层融化,将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A错误;青藏铁路应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为野生动物的迁徙留有通道,B错误;随车的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处理,避免环境污染,C正确;铁路沿线应恢复植被,保护原有生态环境,D错误。故答案选C。

41.BD

【解析】人口迁移的原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自然灾害、资源状况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国家政策、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战争和婚姻家庭等。三峡库区移民迁往东部沿海是经济因素导致的,A错误;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是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B正确;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是国家政策导致的结果,C错误;贵州省农民迁出石灰岩山区是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D正确。故答案选BD。 42.AD

【解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等级和服务范围是发展变化的,A正确;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可能发生重叠,B错误;城市服务范围呈现规则的正六边形,C错误;高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覆盖低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D正确。故答案选AD。 43.BD

【解析】近年来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比重显著提高,城市用地面积不断增加,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故答案选BD。 44.BC

【解析】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受热量因素影响,A错误;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受地形因素影响,B正确;河西走廊的小麦种植受水源限制,C正确;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受地形影响,D错误。故答案选 BC。 45.CD

【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都分布于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且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故答案选CD。 46.BD

【解析】规模大、对空气有污染的工业应布局城市郊外,当地盛行风向的下风地带,A错误,D正确;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少量布局在城区,B正确;污染严重的企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远郊区,C错误。故答案选BD。 47.AB

【解析】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工业,因为这些工业对环境影响小,A正确;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可以改善环境质量,B正确;大力发展煤炭工业和高耗能工业,不仅不会改善环境质量,还会造成更多的环境问题,C、D错误。故答案选AB。 48.AC

【解析】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与消费人口、交通条件关系密切。沿海地区交通发达,人口稠密,则商业网点密度大于内地,A正确;城市较农村地区消费人口多,商业网点大于农村地区,B错误;市区交通发达,商业网点大于郊区,D错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人口分布较集中,平原商业网点密度大于山区,C正确。故答案选AC。 49.BC

【解析】随着经济的发展,治理环境的力度会更大,环境问题不会越严重、越难治理,A错误;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B正确;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C正确;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经济活动造成的结果,D错误。故答案选BC。 50.AC

【解析】环境问题为本题主要考查点。大面积燃烧秸秆,造成烟尘污染大气,同时燃烧的热量又浪费,A、C正确;灰烬提供给土壤的是无机肥料,不是有机质,B错误;在农田燃烧秸秆不会影响农村能源结构调整,D错误。故答案选AC。

51.(1)少年人口比重减小;青壮年人口比重增大;老年人口比重增大。

(2)1982年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低于5~9岁儿童比例,这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3)人口老龄化;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推迟退休;实施单独二孩政策等。

【解析】(1)通过比较我国四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可知,1982年少年人口比重占34%,到2010年少年人口比重下降到16%左右,可知少年人口比重减小;同理可判断青壮年人口和老年人口比重在升高。(2)通过分析1982年我国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可知,1982年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低于5~9岁儿童比例,这是因为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因此实施计划生育后的0~4岁婴幼儿的出生率有所下降。(3)随着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单独两孩”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人口出生率,改善人

口年龄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压力;同时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推迟退休年龄都能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 52.(1)气温低;多雨,光照不足。 (2)终年高温;雨季降水丰富。

(3)接近原料;劳动力丰富;海运便利等。

【解析】(1)从英国的气候特征和棉花生长的条件来分析,图中英国的位置和伦敦气候资料判断英国属于温带海洋气候,受西风带和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全年多雨,气温偏低,光照不足,限制棉花的生长。(2)印度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夏季降水量丰富,雨热同期,满足水稻生长期对水分和热量的要求。(3)印度耕地面积广阔,气候条件满足棉花生长的需要,因此印度的棉花产量很大,为孟买发展棉纺织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同时印度人口多,劳动力丰富,满足棉纺织工业的生产需要;孟买位于印度洋沿岸,地理位置优越,海运条件便利。

53.(1)原料和能源丰富,科技水平高,工业基础雄厚等。

(2)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可能带来资源枯竭;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等。

(3)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城市规模扩大等。

【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环渤海地区拥有丰富的石油、煤炭、铁矿等资源为工业发展提供丰富的能源和原料;环渤海地区人才丰富、科学技术发达,为工业发展提供雄厚的科技支撑;环渤海地区工业相对集中分布,集聚效应明显,工业基础雄厚等。(2)环渤海地区依托本地区丰富的原料和能源,发展重化学工业,在发展工业的同时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可能带来资源的枯竭的问题,工业发展的后续动力不足;重化学工业对环境影响大,可能对当地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由于重化学工业的发展依托现有资源和能源,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等。(3)天津近、现代工业集聚地经历了由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附近→市区海河两岸、铁路沿线→市区边缘→滨海地区、卫星城镇的变化过程,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一是交通运输方式的改变,从开始传统的内河航运到后来快速发展的铁路运输方式,铁路运量大,速度快,便于工业物资的集散;二是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工业不断转移到交通便捷的滨海地区或者专业化产业区明显的卫星城镇。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5j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