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复习题 1

更新时间:2024-04-07 18: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绪 论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人体生理学的任务主要在于阐明人体各器官和细胞的

A. 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及规律 B. 形态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 C. 物质与能量代谢的活动规律 D. 功能表现及其内在机制 E. 生长、发育和衰老的整个过程

2. 下列关于生理学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 B. 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C. 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课程 D. 其研究对象是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E. 须从系统器官和细胞分子二个水平进行研究

3. 下列哪个水平的生理学研究有助于揭示生命现象最本质的基本规律? A. 细胞和分子水平 B. 组织和细胞水平 C. 器官和组织水平 D. 器官和系统水平 E. 整体水平

4. 在生理学中,对下列哪一项功能活动的描述属于细胞和分子水平? A. 条件反射 B. 肌丝滑行 C. 心脏射血 D. 防御反应 E. 基础代谢

5. 医学生理学课程中的大部分内容属于下列哪个水平的知识? A. 细胞和分子水平 B. 组织和细胞水平 C. 器官和组织水平 D. 器官和系统水平 E. 整体水平

6. 下列各项实验中,哪一项属于整体水平的研究?

A. 在体蛙心搏曲线描记 B. 大脑皮层诱发电位描记 C. 人体高原低氧试验 D. 假饲法分析胃液分泌 E. 活体家兔血压描记

7. 分析生理学实验研究结果的正确观点是 A. 分子水平的研究结果最准确

B. 离体细胞的研究结果可直接解释其在整体中的功能 C. 动物实验的结果可直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

D. 多个水平研究结果的综合有助于阐明生理功能机制 E. 整体水平的研究结果最不可靠

8. 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A. 体液 B. 细胞内液 C. 细胞外液 D. 血液 E. 组织液

9. 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

A. 组织液 B. 血浆 C. 淋巴 D. 脑脊液 E. 房水

10. 内环境的稳态

A. 是指细胞内液中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恒定 B. 是指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发生小范围变动 C. 使细胞内、外液中各种成分基本保持相同 D. 不依赖于体内各种细胞、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E. 不受机体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11. 大量发汗后快速大量饮用白开水,其最主要的危害是

A. 迅速扩充循环血量 B. 导致尿量明显增多 C. 稀释胃肠道消化液 D. 稀释血浆蛋白浓度 E. 使水和电解质紊乱

*12. 酸中毒时肺通气量增加,其意义在于

A. 排出过多的CO2 B. 克服呼吸困难 C. 缓解机体缺氧 D. 适应心功能改变 E. 适应呼吸功能改变

*13. 酸中毒时,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的改变是 A. 水重吸收增多 B. Na+-H+交换增加 C. Na+-K+交换增加 D. NH3 分泌减少 E. HCO3?重吸收减少

14. 轻触眼球角膜引起眨眼动作的调节属于

A. 神经调节 B. 神经-体液调节 C. 局部体液调节 D. 旁分泌调节 E. 自身调节

15. 阻断反射弧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受损的调节是 A. 神经调节 B. 激素远距调节 C. 自身调节 D. 旁分泌调节 E. 自分泌调节

*16. 应急反应时血中肾上腺素浓度增高,引起心血管和呼吸等活动加强,这一调节属于

A. 神经调节 B. 神经-体液调节 C. 旁分泌调节 D. 神经分泌调节 E. 自身调节

17. 餐后胰岛素分泌增加有助于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这一调节属于 A. 神经调节 B. 激素远距调节 C. 旁分泌调节 D. 自分泌调节 E. 自身调节

*18. 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抑素在胰岛内对胰岛素分泌的调节属于 A. 神经调节 B. 神经-体液调节 C. 激素远距调节 D. 旁分泌调节 E. 自身调节

*19. 大量饮清水后约半小时尿量开始增多,这一调节属于 A. 神经调节 B. 激素远距调节 C. 旁分泌调节 D. 神经分泌调节 E. 自身调节

*20. 组织代谢活动增强时,毛细血管床因代谢产物堆积而开放,这种调节属于

A. 神经调节 B. 激素远距调节 C. 神经-体液调节 D. 神经分泌调节 E. 局部体液调节

21. 肾小球滤过率在肾动脉血压于一定范围内变动时保持不变,这一调节属于 A. 神经调节 B. 激素远距调节 C. 神经分泌调节 D. 旁分泌调节 E. 自身调节

*22. 非自动控制见于

A. 排尿反射 B. 应激反应 C. 体温调节 D. 分娩过程 E. 血液凝固

23. 使机体功能状态保持相对稳定,依靠体内的

A. 非自动控制系统 B. 负反馈控制系统 C. 正反馈控制系统 D. 前馈控制系统 E. 自主神经系统

*24. 手术切除动物肾上腺皮质后血中ACTH 浓度升高,说明糖皮质激素对腺垂体促激素分泌具有下列哪一种调控作用?

A. 神经调节 B. 神经-体液调节 C. 正反馈控制 D. 负反馈控制 E. 前馈控制

25. 使某一生理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其最大效应,依靠体内的 A. 非自动控制系统 B. 负反馈控制系统 C. 正反馈控制系统 D. 前馈控制系统 E. 神经和内分泌系统

*26. 下列哪一生理或病理过程属于正反馈?

A. 体位由卧位转变为直立时,通过压力感受性反射使血压回升

B. 激素水平降低时,相应受体的亲和力和在膜上表达的数量均增加 C. 大失血使血压降低,心脏血供不足,心输出量减少而进一步降低血压 D. 应激反应中,血中ACTH 和肾上腺糖皮质素水平持续升高 E. 有关寒冷信息通过视、听等感觉传入中枢即引起产热增加

*27. 动物见到食物就引起唾液分泌,这属于 A. 非条件反射 B. 非自动控制 C. 正反馈控制 D. 负反馈控制 E. 前馈控制

*28. 与反馈相比,前馈控制的特点是 A. 快速生效 B. 产生震荡 C. 无预见性 D. 适应性差 E. 不会失误

二、名词解释 1. physiology

2. internal environment *3. homeostasis

4. nervous regulation

5. reflex

6. humoral regulation

7. neurohumoral regulation 8. neurocrine

9. autoregulation 10. negative feedback 11. set point

12. positive feedback *13. feed-forward

三、问答题

1. 为什么生理学研究必须在三个不同水平进行?

*2. 内环境的稳态具有什么生理意义?机体如何保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3. 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如何进行调节? 4. 举例说明体内负反馈和正反馈的调节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答案与题解 一、选择题

1.D 2.E 3.A 4.B 5.D 6.C 7.D 8.C 9.B 10.B 11.E 12.A 13.B 14.A 15.A 16.B 17.B 18.D 19.D 20.E 21.E 22.B 23.B 24.D 25.C 26.C 27.E 28.A 难题题解

11. 大量发汗可引起高渗性脱水,此时需要补充水分,但须同时补充适量的NaCl,快速饮用白开水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使内环境的稳态遭受破坏。相比之下,其他备选答案中出现的现象,危害性不如内环境稳态的破坏大。

12. 机体发生酸中毒而进行代偿时,肺通气量增加,可使机体排出大量CO2,减少体内H+的大量堆积,有利于保持体内酸碱平衡,而与呼吸困难、缺氧,以及心功能和呼吸功能的适应无关。

13. 酸中毒时,肾小管泌H+活动加强,将体内过多的酸性物质排出,从而保持机体的酸碱平衡。Na+-H+交换是泌H+的方式,Na+-H+交换增强则泌H+活动加强;而Na+-K+交换与Na+-H+交换相互竞争,所以Na+-K+交换增强则Na+-H+交换受抑,不利于泌H+;泌NH3 有利于泌H+,但泌NH3 减少则不利于泌H+;HCO3?是体内的碱储备,HCO3?重吸收减少也不利于纠正酸中毒;水重吸收增加与纠正酸中毒关系不大。 16. 肾上腺髓质受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支配,肾上腺髓质内的嗜铬细胞相当于交感节后神经元,但它们是内分泌细胞。应急反应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释放大量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些激素可作用于心血管和呼吸等系统,使之活动增强。调节的前半部分属于神经调节,后半部分属于体液调节,因此称为神经-体液调节。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在应急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18. 在胰岛内有多种内分泌细胞,这些细胞分泌的激素可在胰岛组织中扩散至邻旁细胞而产生调节作用,这种体液调节方式称为旁分泌。由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刺激B 细胞分泌胰岛素,而D 细胞分泌的生长抑素则可抑制B 细胞分泌胰岛素,这些调节作用都是通过旁分泌的形式进行的。 19. 大量饮清水后,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减弱,引起视上核、室旁核合成和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由于抗利尿激素可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使肾对水重吸收增加,因此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可使尿量

增多。由于这种激素是由神经细胞所分泌,因而称为神经分泌调节。 20. 当局部组织代谢活动增强时,由于堆积的代谢产物可刺激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使之舒张,部分毛细血管床因而开放,这种由局部代谢产物引起的调节作用可归入体液调节的概念中,称为局部体液调节,有时也称为代谢性自身调节而归入自身调节的概念中,但本题无自身调节的选项。

22. 因为五个备选答案中只有应激反应时,才存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对腺垂体ACTH 的非自动控制系统的活动。排尿反射、血液凝固和分娩过程都是正反馈;而体温调节则是负反馈,正、负反馈都属于自动控制系统。

24. 正常情况下,血中存在一定浓度的糖皮质激素,并对腺垂体释放ACTH 起反馈抑制作用,手术切除动物肾上腺皮质后使该负反馈作用突然去除,因而血中ACTH 浓度升高。

26. 正反馈是指控制部分在接受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后发出纠偏信息,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与原先相同的方向变化,而负反馈则是指控制部分在接受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后发出纠偏信息,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与原先相反的方向变化。因此,判断正、负反馈不能简单依据反馈信息是加强还是减弱控制部分发出的信息。选项中只有C 符合正反馈定义,A、B 两项是负反馈,D 属于非自动控制,E 则为前馈。

27. 因为动物见到食物就分泌唾液是一种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是一种前馈控制系统的活动;而其他备选答案都不正确。

28. 因为前馈信号超前于反馈信号到达控制部分,因此它克服了反馈的“滞后”和“震荡”缺点,并具有预见性,因而也更具有适应性,但有时会失误。

二、名词解释

1. 研究生物机体的生命活动现象和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为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对医学生来说,是一门必须掌握的重要基础医学课程。

2. 多细胞机体中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即细胞外液。内环境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对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极为重要。

3. 初指内环境中的各种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现已扩展到各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乃至整个机体生理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稳态是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以及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 多细胞生物体通过反射活动而影响其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在人体生理功能调节中占主导地位,主要调节肌肉和腺体(包括部分内分泌腺)的活动。

5.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作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过程。

6. 多细胞生物体通过体液中某些化学物质(如内分泌激素、生物活性物质或某些代谢产物等)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主要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它和神经调节相互补充,构成人体内两种主要的调节方式。

7. 神经通过影响激素分泌而实现的一种生理功能调节方式,体内有些内分泌腺

A. 持续增大 B. 持续减小 C. 由大变小而后恢复 D. 由小变大而后恢复 E. 没有变化

35. 假定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为?70mV,Na+平衡电位为+60 mV,则Na+的电化学驱动力为

A. ?130 mV B. ?80 mV C. ?10 mV D. +10 mV E. +130 mV

36. 骨骼肌终板膜上ACh受体阳离子通道与ACh结合而使Na+内流远大于K+外流,是因为

A. ACh 受体阳离子通道对Na+通透性远大于K+ B. 细胞膜两侧Na+浓度差远大于K+浓度差

C. Na+的电化学驱动力远大于K+的电化学驱动力

+

D. Na平衡电位距离静息电位较近 E. K+平衡电位距离静息电位较远

37.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去极相中,膜电位值超过0mV的部分称为 A. 去极化 B. 超极化 C. 复极化 D. 超射 E. 极化

38.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去极相中,膜内外两侧电位发生倒转,称为 A. 去极化 B. 复极化 C. 超极化 D. 反极化 E. 极化

39. 下列关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复极相形成机制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仅因Na+通道失活所致 B. 仅因K+通道激活所致

C. 由Na+通道失活和K+通道激活共同引起 D. 仅因Cl?通道激活所致 E. 由K+通道和Cl?通道一同激活所致

*40. 将神经细胞由静息电位水平突然上升并固定到0 mV 水平时 A. 先出现内向电流,而后逐渐变为外向电流 B. 先出现外向电流,而后逐渐变为内向电流 C. 仅出现内向电流 D. 仅出现外向电流

E. 因膜两侧没有电位差而不出现跨膜电流

41. 用相同数目的葡萄糖分子替代浸浴液中的Na+后,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将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基本不变 D. 先增大后减小 E. 先减小后增大

42. 神经轴突经河豚毒素处理后,其生物电的改变为 A. 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 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加大 C. 静息电位绝对值不变,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D. 静息电位绝对值加大,动作电位幅度加大 E. 静息电位绝对值加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43. 可兴奋细胞电压钳实验所记录的是

A. 离子电流的镜像电流 B. 离子电流本身 C. 膜电位 D. 动作电位 E. 局部电位

44. 可兴奋细胞的正后电位是指

A. 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缓慢去极化电位 B. 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缓慢超极化电位 C. 锋电位之后的缓慢去极化电位 D. 锋电位之后的缓慢超极化电位

E. 锋电位之后的缓慢去极化和超极化电位

45. 可兴奋细胞具有“全或无”特征的电反应是

A. 动作电位 B. 静息电位 C. 终板电位 D. 感受器电位 E. 突触后电位

46. 在可兴奋细胞,能以不衰减的形式在细胞膜上传导的电活动是

A. 动作电位 B. 静息电位 C. 终板电位 D. 感受器电位 E. 突触后电位

47. 神经细胞在兴奋过程中,Na+内流和K+外流的量决定于 A. 各自平衡电位 B. 细胞的阈电位 C. Na+-K+泵的活动程度 D. 绝对不应期长短 E. 刺激的强度

48. 细胞需要直接消耗能量的电活动过程是

A. 形成静息电位的K+外流 B. 动作电位去极相的Na+内流 C. 动作电位复极相的K+外流 D. 复极后的Na+外流和K+内流 E. 静息电位时极少量的Na+内流

49. 低温、缺氧或代谢抑制剂影响细胞的Na+-K+泵活动时,生物电的改变为 A. 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 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 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 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E. 静息电位绝对值和动作电位幅度均不改变

50. 采用细胞外电极记录完整神经干的电活动时,可记录到 A. 静息电位 B. 锋电位 C. 锋电位和后电位 D. 单相动作电位 E. 双相动作电位

51. 用作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通常是

A. 组织反应强度 B. 动作电位幅度 C. 动作电位频率 D. 阈刺激或阈强度 E. 刺激持续时间

52. 阈电位是指一种膜电位临界值,在此电位水平上,神经细胞膜上的 A. Na+通道大量开放 B. Na+通道少量开放 C. Na+通道开始关闭

D. K+通道大量开放 E. K+通道开始关闭

53. 一般情况下,神经细胞的阈电位值较其静息电位值 A. 小40~50 mV B. 小10~20 mV C. 小,但很接近 D. 大10~20 mV E. 大40~50 mV

54. 神经纤维上前后两个紧接的锋电位,其中后一锋电位最早见于前一锋电位兴奋性周期的

A. 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 E. 低常期之后

55. 如果某细胞兴奋性周期的绝对不应期为2 ms,理论上每秒内所能产生和传导的动作电位数最多不超过

A. 5 次 B. 50 次 C. 100 次 D. 400次 E. 500次

56. 神经细胞在一次兴奋后,阈值最低的时期是 A. 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 E. 兴奋性恢复正常后

*57. 实验中,如果同时刺激神经纤维的两端,产生的两个动作电位 A. 将各自通过中点后传导到另一端 B. 将在中点相遇,然后传回到起始点 C. 将在中点相遇后停止传导

D. 只有较强的动作电位通过中点而到达另一端 E. 到达中点后将复合成一个更大的动作电位

58.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和局部兴奋的共同点是

A. 反应幅度都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 B. 反应幅度都随传播距离增大而减小 C. 都可以叠加或总和 D. 都有不应期 E. 都有Na+通道的激活

59. 局部反应的时间总和是指

A. 同一部位连续的阈下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B. 同一部位连续的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C. 同一时间不同部位的阈下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D. 同一时间不同部位的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E. 同一部位一个足够大的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

60. 局部反应的空间总和是

A. 同一部位连续的阈下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B. 同一部位连续的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C. 同一时间不同部位的阈下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D. 同一时间不同部位的阈上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的叠加 E. 同一部位一个足够大的刺激引起的去极化反应

61. 下列哪一过程在神经末梢递质释放中起关键作用? A. 动作电位到达神经末梢 B. 神经末梢去极化 C. 神经末梢处的Na+内流 D. 神经末梢处的K+外流 E. 神经末梢处的Ca2+内流

62. 在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起媒介作用的离子是 A. Na+ B. Cl? C. K+ D. Ca2+ E. Mg2+

63. 在骨骼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胞浆内的Ca2+来自 A. 横管膜上电压门控Ca2+通道开放引起的胞外Ca2+内流 B. 细胞膜上NMDA 受体通道开放引起的胞外Ca2+内流

2+2+

C. 肌浆网上Ca释放通道开放引起的胞内Ca释放 D. 肌浆网上Ca2+泵的反向转运 E. 线粒体内Ca2+的释放

64.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使

A. 乙酰胆碱合成加速 B. 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C. 乙酰胆碱释放量增加 D. 乙酰胆碱水解减慢 E. 乙酰胆碱受体功能变异

65.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骨骼肌对运动神经冲动的反应降低是由于 A. 递质含量减少 B. 递质释放量减少 C. 胆碱酯酶活性增高 D. 受体数目减少或功能障碍 E. 微终板电位减小

66. 下列哪种毒素或药物能阻断骨骼肌终板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 A. 河豚毒素 B. 阿托品 C. 箭毒 D. 心得安 E. 四乙铵

67. 引发微终板电位的原因是

A. 神经末梢连续兴奋 B. 神经末梢一次兴奋

C. 几百个突触小泡释放的ACh D. 一个突触小泡释放的ACh E. 自发释放的一个ACh 分子

68. 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处,消除乙酰胆碱的酶是

A. 胆碱乙酰转移酶 B. 胆碱酯酶 C. 腺苷酸环化酶 D. Na+-K+依赖式ATP酶 E. 单胺氧化酶

69. 肌丝滑行理论的直接证据是骨骼肌收缩时

A. 明带和H 带缩短,暗带长度不变 B. 明带缩短,暗带和H 带长度不变 C. 暗带长度缩短,明带和H 带不变 D. 明带、暗带和H 带长度均缩短 E. 明带、暗带和H 带长度均不变

70. 骨骼肌收缩时,下列哪一结构的长度不变? A. 明带 B. 暗带 C. H 带 D. 肌小节 E. 肌原纤维

71. 将一条舒张状态的骨骼肌纤维牵拉伸长后,其 A. 明带长度不变 B. 暗带长度增加 C. H带长度增加 D. 细肌丝长度增加 E. 粗、细肌丝长度都增加

72. 生理情况下,机体内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几乎都属于 A. 等张收缩 B. 等长收缩 C. 单收缩 D. 不完全强直收缩 E. 完全强直收缩

73. 使骨骼肌发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刺激条件是

A. 足够强度和持续时间的单刺激 B. 足够强度-时间变化率的单刺激 C. 间隔大于潜伏期的连续阈下刺激 D. 间隔小于收缩期的连续阈刺激 E. 间隔大于收缩期的连续阈上刺激

74. 骨骼肌细胞的钙释放通道主要位于下列何处膜结构上?

A. 连接肌浆网 B. 纵形肌浆网 C. 横管 D. 运动终板 E. 线粒体

2+2+

75. 骨骼肌舒张时,回收胞浆中Ca的Ca泵主要分布于下列何处膜结构上? A. 连接肌浆网 B. 纵行肌浆网 C. 横管 D. 一般肌膜 E. 线粒体

76. 肌肉收缩中的后负荷主要影响肌肉的 A. 兴奋性 B. 初长度 C. 传导性 D. 收缩力量和缩短速度 E. 收缩性

77. 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后负荷,则骨骼肌收缩时的 A. 缩短速度加快 B. 缩短长度增加 C. 主动张力增大 D. 缩短起始时间提前 E. 初长度增加

78. 各种平滑肌都有

A. 自律性 B. 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支配 C. 细胞间的电耦联 D. 内在神经丛 E. 时相性收缩和紧张性收缩

79. 与骨骼肌收缩机制相比,平滑肌收缩

A. 不需要胞浆内Ca2+浓度升高 B. 没有粗、细肌丝的滑行 C. 横桥激活的机制不同 D. 有赖于Ca2+与肌钙蛋白的结合 E. 都具有自律性

80. 下列有关平滑肌收缩机制的各个环节中哪一环节与骨骼肌收缩相类似? A. 钙-钙调蛋白复合物的形成 B. 肌球蛋白轻链激酶的激活 C. 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 D. 横桥与细肌丝肌动蛋白结合 E. 肌球蛋白轻链脱磷酸,粗细肌丝解离

二、名词解释

*1. 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 2. facilitated diffusion

由于自身免疫性抗体破坏了终板膜上的ACh 受体通道所致;而有机磷中毒出现的肌肉颤动,则是由于有机磷可使胆碱酯酶丧失活性,造成ACh 在接头间隙中大量蓄积并持续作用于终板膜上ACh 受体通道所产生的。

18. 骨骼肌收缩时,肌肉或肌纤维的缩短并不伴有肌细胞内部的肌丝缩短或卷曲,只是肌小节中细肌丝滑入到粗肌丝之间,使肌小节缩短,乃至整个肌原纤维、肌细胞缩短,此即肌丝滑行理论。肌丝滑行理论最直接的证明是:骨骼肌收缩时,暗带长度不变;明带长度虽然缩短,但同时暗带中央的H 带也相应地变窄。暗带长度不变说明在肌肉收缩时,粗肌丝没有缩短。明带长度的缩短和H 带同时相应地变窄表明细肌丝也没有缩短,只是向暗带中央移动,和粗肌丝发生了更大程度的重叠。

19. 骨骼肌收缩机制可用肌丝滑行理论加以解释。从分子水平看,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包括:①肌细胞膜上发生的动作电位经兴奋-收缩耦联使肌浆中Ca2+浓度增高;②肌钙蛋白与Ca2+结合后发生构象改变;③与肌钙蛋白结合的原肌球蛋白构象改变,“位阻效应”解除;④粗肌丝上肌球蛋白横桥头部和细肌丝肌动蛋白上的结合位点结合;⑤处于高势能状态的横桥向M 线方向摆动,使细肌丝被拉向粗肌丝的M 线方向;⑥横桥与ATP 结合,与肌动蛋白解离,水解ATP 并复位至原来的高势能状态;⑦横桥头部与肌动蛋白上下一位点结合并摆动,使细肌丝不断向暗带中央移动,引起肌小节缩短。

20. 电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的过程中,依次发生的生理活动为:①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使坐骨神经发生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②兴奋沿坐骨神经传向运动末梢(局部电流学说);③兴奋在神经-肌接头处的传递,即突触前膜去极化引起Ca2+内流→Ca2+内流触发神经递质ACh 释放→ACh 经扩散与接头后膜上的N2 型ACh 受体通道结合,出现以Na+内流为主的离子跨膜移动,形成去极化的终板电位→终板电位传播到周围一般肌膜,产生动作电位并传遍整个肌细胞;④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肌细胞胞浆内Ca2+浓度迅速增高;⑤胞浆内Ca2+与肌钙蛋白结合,诱发肌丝滑行,肌肉收缩(依后负荷不同,表现为等长收缩或等张收缩;依刺激频率不同表现为单收缩或程度不等的强直收缩);⑥肌浆网膜上Ca2+泵活动回收Ca2+,使胞浆内Ca2+浓度恢复,肌肉舒张。

第三章 血液

选择题

1 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

A 与血浆容积之比 B 与血管容积之比 C 与血细胞容积之比 D 在血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E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2 人体体液中的蛋白质浓度是

A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 B 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C血浆〉细胞内液〉组织液 D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 E组织液〉血浆〉细胞内液 3 血浆的粘度与切率的关系是

A 无关 B 正变 C 反变 D 血流慢时无关,血流快时呈正变 E 血流快时无关,血流慢时呈反变 4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形成主要决定于血浆中的

A α1球蛋白 Bα2球蛋白 Cγ球蛋白 D白蛋白 E纤维蛋白原 5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形成主要决定于血浆中的

A 各种正离子 B 各种负离子 C Na+和Cl- D氨基酸和尿素 E葡萄糖和氨基酸 6 60kg体重的正常成年人的血量为

A 2.8-4.0L B 4.2-4.8L C 5.0-7.0L D 7.0-8.0L E 10-20L 7 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

A 200mmol/L B 250mmol/L C 300mmol/L D 350mmol/L E 400mmol/L 8 正常人的血浆pH为

A 6.8-7.0 B 7.0±0.05 C 7.2±0.05 D 7.0-7.4 E 7.4±0.05 9 决定血浆pH的缓冲对是

A K2HPO4/KH2PO4 B KHCO3/H2CO3 C Na2HPO4/NaH2PO4 D NaHCO3/H2CO3 E 蛋白质钠盐/蛋白质 10 各种血细胞均起源于骨髓中的

A 成纤维细胞 B 髓系干细胞 C 淋巴系干细胞 D 基质细胞 E 多能造血干细胞 11 调节红细胞生成的特异性体液因子是

A 集落刺激因子 B 生长激素 C 雄激素 D 雌激素 E 促红细胞生成素 12 低温储存较久的血液,血浆中哪种离子浓度升高?

A Na+ B Ca2+ C K+ D Cl- E HCO3-

13 红细胞膜上钠泵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葡萄糖通过哪条途径产生?

A 糖原分解和有氧氧化 B 糖原分解和糖原异生 C 糖原分解和无氧氧化 D 糖原异生和磷酸戊糖旁路 E 糖酵解和磷酸戊糖旁路 14 使血沉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A 血浆中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及胆固醇含量增多 B红细胞成双凹碟形 C 红细胞内血红蛋白浓度降低 D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增高 E 血浆中卵磷脂含量增高 15 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部位是

A 骨髓 B 肝 C 脾 D 肾 E 垂体 16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

A 多能造血干细胞进入细胞周期 B 早期红系祖细胞增殖 C 晚期红系祖细胞增殖,分化 D 幼红细胞增殖与合成血红蛋白 E 成熟红细胞释放入血

17 可是血浆中促红细胞生成素浓度增高的有效刺激物是

A 组织中O2的分压降低 B 血糖浓度升高 C 组织中O2的分压升高 D 血糖浓度降低 E 组织中CO2的分压升高 18 合成血红蛋白的基本原料是

A 铁和叶酸 B 钴和维生素B12 C蛋白质和内因子 D 铁和蛋白质 E 钴和蛋白质 19 红细胞血管外破坏的主要部位是

A 肝和骨髓 B 脾和骨髓 C 肝和肾 D 脾和肾 E 肾和骨髓 20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缓冲pH B 缓冲温度 C 运输激素 D 运输铁 E 运输O2和CO2 21 球形红细胞的特征是

A 表面积小,变形能力增强,渗透脆性正常

B 表面积和体积之比变小,变形能力减弱,渗透脆性增强 C 表面积未变,变形能力正常,渗透脆性降低 D 表面积增大,变形能力正常,渗透脆性增加 E 表面积增大,变形能力增强,渗透脆性增加 22 血浆和组织液各成分浓度的主要区别是

A Cl- B HPO42-/H2PO4- C Na+ D Ca2+ E 蛋白质

23 某人血量为70ml/kg体重,红细胞计数为5×1012/L,其循环血中红细胞每kg体重每小时更新量是

A.5×1012 B.10×1012 C.12×1010 D. 8×1010 E.8×109 24 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及血红蛋白高于女性,主要是由于

A 男性活动量大,组织相对缺氧 B 男性骨骼粗大,骨骼造血较多 C 男性体重大 D 男性雄激素多 E 男性苏红细胞生成素多 25 人血液中主要的吞噬细胞是

A B淋巴细胞 B T淋巴细胞 C 嗜酸性粒细胞 D 嗜碱性粒细胞 E 中性粒细胞

26 成年人骨髓中储存的中性粒细胞约为血液中的

A 1-5倍 B 10-20倍 C 50-150倍 D 500-1000倍 E 5000-10000倍 27 一般认为,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主要反映

A 循环池中性粒细胞 B 边缘池中性粒细胞 C 血液中中性粒细胞 D 单核细胞 E 骨髓释放的白细胞 28 我国健康成年人安静时白细胞总数是

A 500×109/L B (10-30)×109/L C (4-10)×109/L D (100-300)×109/L E (4-10)×1012/L 29 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 释放细胞毒素 B 产生抗体 C 参与生理性止血 D 释放组胺 E 吞噬异物

30 某人白细胞总数为11×109/L,中性粒细胞为5×109/L,嗜酸性粒细胞占3×109/L,可见于

A 急性化脓性炎症 B 正常人 C 血吸虫病 D高原反应 E 婴儿 31 嗜碱性粒细胞颗粒中含有

A 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 B 过氧化物酶和碱性蛋白质 C 过氧化物酶和溶酶体酶 D 前列腺素E和多集落刺激因子 E 组胺酶,碱性蛋白溶酶体酶 32 调节白细胞增和分化的主要物质是

A 肾上腺素 B 肾上腺皮质激素 C 集落刺激因子 D 调理素 E 甲状腺激素

33 促血小板生成素刺激的靶细胞主要是

A 巨核系祖细胞 B 粒系祖细胞 C 红系祖细胞 D 淋巴系祖细胞 E 巨噬系祖细胞 34 造血祖细胞和造血干细胞的共同特点是

A 增殖能力强 B 自我复制能力强

C 正常有50%处于细胞周期 D 形态学上不能被识别 E 细胞表面标志均为CD34+/CD38+/Lin+ 35 造血微环境是指

A 骨骼的黄骨髓成分 B 造血器官中的脂肪组织

C 造血器官中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造血调节因子 D 造血器官中的微循环,脂肪细胞 E 骨髓中的造血细胞

36 某成年人的Hb为120g/L,红细胞为3×1012/L,红细胞体积为100μm3,此人可能是

A 缺铁性贫血 B 维生素B12缺乏 C 高原居民 D 急性化脓性感染 E正常血象 37 红细胞发生叠连后,红细胞

A 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减少,于血浆的摩擦减小,使血沉加快 B 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减少,于血浆的摩擦减小,使血沉减慢 C 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减少,于血浆的摩擦增大,使血沉减慢 D 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增加,于血浆的摩擦增大,使血沉加快 E 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增加,于血浆的摩擦减小,使血沉加快 38 欲准确测得血细胞比容值,应如何校正?

A 测得值×0.91(是各类血管血细胞比容差别的系数) B 测得值÷0.96(压积血细胞之间尚存3%-5%的血浆量)

C 测得值×0.99(占血量约1%的白细胞和血小板,通常忽略不计) D 测得值×0.91÷ 0.96×0.99 E 测得值×0.91× 0.96 ×0.99 39 正常情况下出血时间为

A 0-0.5min B 1-3min C 5min D 6min E 10min 40 血小板彼此粘着的现象称为血小板 A 粘附 B 聚集 C 释放 D 激活 E 凝集 41 血小板与非血小板表面的粘着现象称为血小板

A 粘附 B 聚集 C 释放 D 凝集 E激活 42 参与血小板粘附最主要的血小板膜蛋白质是

A GPⅨ B GPⅠb C GPⅡa D GPⅢa E GPⅣ 43 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物质是

A TXA2 B PGG2 C PGH2 D PGI2 E 凝血酶 44 引起血小板第二聚集时相的主要因素是

A 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DP 血小板释放内源性 PGI2与ATP C 血小板磷脂胶粒 D受损伤阻止释放的ADP与TXA2 E 受损伤阻止释放的ATP与TXA2

45 在生理止血中,血小板的磷脂酶A2激活,可导致血小板合成并释放

A 血小板活化因子 B ATP C TXA2 D ADP E 凝血酶敏感蛋白(TM) 46 血小板释放是指血小板内的

A 致密体释放PF4,vWF的等物质

B α-颗粒释放ATP,ADP,5-HT等物质 C 溶酶体释放凝血因子

D 致密体,α-颗粒,溶酶体各自释放不同的物质 E囊泡释放活性物质

47 目前认为致聚剂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可能机制是

A 抑制血小板膜上的磷脂酶A2使血小板内血栓烷A2合成减少 B 通过血小板膜上相应受体使cAMP减少,IP3 ,Ca2+,cGMP增加 C 抑制血小板的磷酸二脂酶(PDE),使cGMP增加 D 激活酪氨酸蛋白激酶系统 E 与ADP代谢产物有关

48 目前认为引起血小板释放的可能机制是

A 血小板内Ca2+浓度增加及微管环状带和骨架的收缩 B 血小板内Zn2+浓度增加 C 血小板内cAMP浓度增加 D 血小板内cGMP浓度减少 E 血小板内IP3浓度增加

49 始动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是

A FⅢ B FⅦa C FⅨ D FⅪa E FⅫa 50抑制血小板粘附的物质是

A GPIb B vWF C纤维蛋白原 D Ca2+ E 蛋白激酶C抑制剂 51 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共有的生化特征是分子中均含有

A 谷氨酸 B丙氨酸 C γ-羧基谷氨酸 D 天冬氨酸 Eγ-氨基丁酸 52 在凝血因子中最不稳定的凝血因子是

A FⅢ和FⅦ B FⅤ和FⅧ C FⅨ和FⅩ D FⅪ 和FⅫ E PK和 HK

53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共同途径始于

A FⅤ B FⅧ C FⅨ D FⅩ E FⅪ 54 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在肝内合成依赖于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C C 维生素D D 维生素E E 维生素K 55 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彼此相互联系是始于

A FⅤ B FⅧ C FⅨ D FⅩ E FⅪ 56 在凝血过程中最后起底物作用的因子是

A FⅠ B FⅡ C FⅨ D FⅩ E FⅫ 57 丙型血友病是由哪一凝血因子缺乏所致?

A FⅤ B FⅧ C FⅨ D FⅩ E FⅪ

58甲型血友病是 由哪一凝血因子缺乏所致?

A FⅦ B FⅧ C FⅩ D FⅪ E FⅫ 59 乙型血友病是 由哪一凝血因子缺乏所致?

A FⅡ B FⅣ C FⅧ D FⅨ E FⅪ 60 目前认为血友病中最主要的生理性抗性凝血物质是

A 蛋白质C B 肝素 C 抗凝血酶Ⅲ D蛋白质S E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剂 61 TFPI可与 FⅩa结合的结构功能域是

A K1 B K2 C K3 D K1和K2 E K2和K3 62 能增强AT-Ⅲ的抗凝作用的物质是

A 肝素 B 蛋白质C C 凝血酶调制素 D 蛋白质S Eα-球型蛋白 63 参与体内抗凝作用的肝素主要来自于

A 肝细胞 B 肥大细胞 C 嗜酸性细胞 D淋巴细胞 E 巨核细胞

64 体内TFPI主要来源于

A 巨核细胞 B 淋巴细胞 C 小血管内皮细胞 D 肥大细胞 E 成纤维细胞 65 实验中常用的枸橼酸钠的抗凝机制是

A 抑制凝血酶的活性 B 防止血小板激活 C 中和酸性凝血因子 D 螯合血浆中的Ca2+ E 将强抗凝酶Ⅲ的作用 66 纤溶酶的主要作用是

A 水解FⅡa和FⅩa B水解FⅤ和FⅧ C 水解纤维蛋白原与纤维蛋白 D 激活蛋白质C系统 E 抑制激肽系统 67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主要作用是

A 促进凝血酶的活性 B 抗凝血 C 促进纤维蛋白单体聚合 D 抑制血小板聚集 E 抑制纤溶 68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红细胞血型系统有

A 15个 B 23个 C 25 个 D 27个 E 29个 69 ABO血型系统凝集原特异性的决定簇是

A 脂蛋白 B 寡糖链 C 糖原 D 糖蛋白 E 磷脂 70 下列关于O型血的叙述,那一项是正确的?

A O型血无任何凝集原 B O型血无任何凝集素 C O型血含H凝集原 D O型血含抗H凝集素 E O型含血A,B凝集原与抗 H凝集素

71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集,此人的血型可能是

A A1型 B A2型 C B型 D AB型 E O型

72 某人血型表现型为B型,其基因型应是

A AA,AO B BB,BO C AB D AB,BO E OO

73 某人血浆中含有抗A,抗B凝集素,则该人的血型可能是

A A1型 B B型 C AB型 D A2B型 E O型 74 ABO血型系统中,天然抗体的本质一般是

A IgA B IgD C IgE D IgG E IgM

75 ABO血型系统中(含A2和A2B型)有几种遗传型?

A 4种 B 6种 C 9种 D 10种 E 18种 76 Rh血型系统中抗原性最强的抗原是

A C抗原 B c抗原 C D抗原 D d抗原 E E抗原 77 Rh血型系统中,免疫性抗体的本质一般是

A IgA B IgD C IgE D IgG E IgM 78 白细胞上最强的共同抗原是

A A抗原 B B抗原 C D抗原 D H抗原 E HLA抗原

79 某人失血后输入A型血和AB型各100ml均未发生凝集溶血反应,该失血者的血型可能是

A A1型 B A2型 C B型 D A1B型 E O型 80 需要紧急输血时主要考虑不发生凝集反应的是供血者的

A 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相混合 B 血清与受血者的血清混合 C 红细胞与受血者的红细胞混合 D血清与受血者的红细胞混合 E 红细胞与标准血清相混合 名词解释 1. blood volume 2. isotonic solution 3. nematocrit value 4. hemopoiesis

5.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 6.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CSF 7. physiological hemostasis 8. bleeding time 9. thrombocyte adhesion 10. thrombocyte aggregation 11. blood clotting factor 12. blood coagulation 13. serum

14. 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abitor ,TFPI 15. plasmin 16. blood group

17. Rh blood group system 18. cross-match test 问答题

1. 简述血浆蛋白的种类及其生理作用。

2. 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各有何生理意义。 3. 临床给病人大量输液时,为什么要输入等渗溶液? 4. 血清与血浆有何区别? 怎样制备血清和血浆? 5. 血凝过程分为哪两条途径?而这主要区别何在? 6. 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7. ABO血型分类的依据是什么?鉴定ABO血型有何临床意义? 8. 交叉配血试验的方法是什么?其试验结果如何指导输血? 9. 血液有哪些基本功能?

10.造血干细胞有哪些基本特征?其临床意义是什么? 11.高原居民的红细胞数量有何变化?为什么? 12.简述小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过程 13.试述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的作用 14.简述血液的抗凝作用

15.试述ABO血型系统,Rh血型系统的血型凝集素特征

16.简述输血原则,为什么输相同型血时每次输血前还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论述题:

1.运用红细胞生成部位、原料、成熟因素及生成调节的知识,解释临床上常见贫血的主要原因。

2.没有标准血清,已知某医生为A型血,怎样鉴定病人的ABO血型?

答案

选择题

1E 2D 3E 4C 5C 6B 7C 8E 9D 10E 11E 12C 13E 14A 15D16C 17A 18D 19B 20E 21B 22E 23C 24D 25E 26C 27A28C 29E 30C 31A 32C 33A 34D 35C 36B 37A 38E 39B 40B 41A 42B 43D 44A 45C 46D 47B 48A 49A 50E 51C 52B 53D 54E 55C 56A 57E 58B 59D 60E 61B 62A 63B 64C 65D 66C 267B 68B 69B 70C 71D 72B 73E 74E 75C 76C 77D 78E 79D 80A

名词解释

1. 机体内血液的总量。正常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相当于体重的7%-8%。即每kg体重有70-80 ml血液。正常人的血液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极为重要。

2. 能使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的体积和形状的盐溶液,如0.85%NaCl即为等张溶液。临床上大量输液时应输入等张溶液。

3. 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正常成年男性为40%-50%,女性为37%-48%,新生儿为55%。它能反映红细胞和血浆的相对含量。

4. 各类造血细胞发育成熟的过程,即由造血肝细胞分化为各系造血组细胞,在分化发育为幼稚血细胞,最后成熟为各系终末血细胞,并释放入血的过程。是体内新老细胞不断更替补充,保持其正常数量和功能的重要过程。

5. 造血细胞定居存活,增值分化,发育成熟的造血器官内环境,由其中的机制细胞及其分泌并填充细胞之间的细胞外基质,各种造血因子,以及进入造血器官的神经和血管共同组成。

6. 能刺激某些造血细胞增殖,分化的一类生长因子,其化学本质均为糖蛋白,因在体外培养使可使造血细胞形成集落而得名。如粒系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单核系集落刺激因子,聚合系集落刺激因子等。

7.小血管破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即分钟内停止的现象。通过从出血支停止出血约1-3分钟,这一过程包括血管痉挛,血小管血栓和纤维蛋白的形成。

8.血管损伤后引起的出血至停止出血所经历的这段时间。正常值为1-3分钟,出血时间的长短可以反映生理性止血功能的状态,参与止血中的因素减少或有缺陷则出血时间的延长。

9. 血小板和非血小板成分表面相互粘着的现象,它是生理性止血的一个过程,如果血小板粘附功能受损,可发生出血现象。

10. 血小板彼此粘着的现象,它是形成松软止血拴,实现初步止血的重要过程。

11.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有10多种,如FⅠ-FⅩⅢ 、前激肽释放酶、高分子激肽原以及来自血小板的磷脂等。任何一个因子的缺陷都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凝血障碍。

12. 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该过程是由一系列的凝血因子参与的复杂的蛋白质酶解过程。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过多或过少将导致高凝状态或出血倾向。

13. 血液凝固1~2小时后,血凝块发生收缩而释放出来的浅黄色液体。与血浆相比,血清中缺乏凝血过程中消耗的一些凝血因子,而增添了少量血液凝固时有血管内皮细胞和血小板释放的化学物质。

14. 主要来自小血管内皮细胞的一种具有灭活FaⅦ-TF复合物,发挥反馈性抑制外源性凝血途径作用的糖蛋白。目前认为是主要的生理抗凝物质。

15. 血浆中一种能水解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主要)等的蛋白酶,又称血浆素。在未被激活时以酶原的形式存在,生理止血过程中纤溶酶被激活,对保证正常血流的通畅、防止血栓形成起重要作用。

16 根据血细胞膜上与液体中所含凝集原的种类与有无,可把血液分为若干类型,称为血型。与临床关系较密切的是红细胞血型,所以血型又通常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重要的红细胞血型有ABO血型系统与Rh血型系统。

17. 根据红细胞上所含Rh凝集原的种类与有无而确定的血型。通常将红细胞上D凝集原的称Rh阳性,缺乏D凝集原的称为Rh阴性。Rh阴性的人在第二次或多次接受Rh阳性的血液后可产生输血反应。

18. 将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混合(主侧),以及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混合(次侧)观察有无凝集反应的试验。输血前进行该实验对检验供受血双方的血型,发现其他凝集原或凝集素,确定能否输血和如何输血极为重要。 问答题

1. 血浆蛋白主要分为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球蛋白又可分为α1、α2、β、γ球蛋白等。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是:(1)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2)运输激素、脂质、离子、维生素及代谢废物等低分子物质;(3)参与凝血-纤溶的生理性止血功能;(4)抵抗病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等)的防御功能;(5)

营养功能。血浆中绝大多数晶体物质不易透过红细胞膜,水分子可自由透过红细胞膜,故相对稳定的血浆晶体渗透压,对维持红细胞内外水分的分布和红细胞正常形态、大小和功能起重要作用胶体物质分子量大,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因此,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调节血管内外的水平衡,维持正常血容量。因细胞膜,故胶体渗透压也会影响红细胞内外水的平衡,但因其所占比例极小,作用甚微,可忽略不计。

2. 等渗溶液是指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临床常用的等渗溶液是0.85%NaCl和5%葡萄糖。大量输液时一定要输等渗溶液,因为若不输等渗溶液,将造成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或降低。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和保持细胞正常形态、大小和功能。血浆晶体渗透压过低,水分将进入细胞,使红细胞膨胀,甚至破裂溶血;过高,水分则从细胞内透出,使红细胞皱缩,从而影响红细胞的功能。见上题。

3. 血清与血浆相比,前者缺乏纤维蛋白原、部分其他凝血因子和血液凝固时由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出来的物质。血浆的制备方法是将抽出的血液加抗凝剂后,经离心沉淀,取其上方的淡黄色液体即血浆;血液被抽出后,待其自然凝固后,自行析出的淡黄色液体,即血清。

4. 凝血过程分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过程。二者主要区别在:(1)启动因子不同 内源性凝血是因子Ⅻ启动;外源性凝血是因子Ⅲ启动;(2)反应步骤和速度不同 外源性凝血比内源性凝血的反应步骤少,速度快;(3)凝血因子的数量和来源不同 内源性凝血的因子数量多,且全在血浆中;外源性凝血的因子少,且需要有组织操作释放的因子Ⅲ参与。

5. 血小板在生理止血中除了它能替补破损的血管内皮细胞、修复和保持血管壁的完整性,使出血不易或微小损伤及时止血外,还靠以下几方面协助止血:(1)血小板粘着、聚集于血管破损处,通过解体释放ADP、5-羟色胺等物质,收缩血管,减缓血流;(2)血小板聚集成团,形成松软得知血栓,堵住破口;(3)血小板释放PF3,吸附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形成凝血块,进一步紧塞破口;(4)血小板中的收缩蛋白收缩蛋白收缩,使血块收缩,更严密有力地堵住破口而止血。

6. 在ABO血型系统,其血型划分是依据红细胞表面是否有A或B凝血原而定,即“以原定型”。有A凝血原的为A型;有B凝血原的为B型;有A、B凝血原为AB型;没有A亦没有B凝血原的为O型。对于同一个体来说,血清中不存在凝血原结合的相应的凝集素。如何凝集原与相应凝集素结合,则可引起红细胞凝

集破坏,出现溶血现象。临床上进行不同的血型输血有可能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因此,输血前必须进行血型鉴定,同时必须作交叉配血试验。

7. 交叉配血试验的方法是: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混合称为主测;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混合称为次侧。两侧均不凝集时方可输血;主侧不凝剂,次侧凝集时一般不能输血,但在特殊紧急情况时也可少量、缓慢输血,并严密观察有无输血反应;若主侧发生凝集,不论次侧是否凝集,均绝对不能输血。 论述题:

1. 贫血的只能种类和原因有:(1)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2)造血原料如铁缺乏,或营养不良造成的蛋白质缺乏,可引起缺铁性贫血;(3)红细胞成熟因素如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4)胃液中内因子缺乏,将引起维生素B12吸收障碍,影响红细胞的有丝分裂,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5)肾病时,合成的促红细胞的生成素减少,引起肾性贫血;(6)脾功能亢进,红细胞破坏增加,引起脾性贫血。

2. 抽血医生和病人血经抗凝处理后,放入试管中用离心机分别分离出血浆和红细胞,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医生的A型红细胞与病人的血浆混合为主侧,病人的红细胞与医生的A型血浆混合为次侧,结果见下表。

主侧 可能血型 次侧 可能血型 确认血型 (1) + B或O - A或O O (2) - A或AB + B或AB AB (3) + B或O + B或AB B (4) - A或AB - A或O A 注:“+”表示凝集;“-”表示不凝集。 上述结果表示如下:

(1) A型红细胞为A抗原,它与病人血浆发生凝集,根据免疫反应特性,病人血浆中含有抗A抗体。含有抗A抗体的血型可能为B型或O型。A型血浆含有抗B抗体,它与病人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反应,说明病人红细胞膜上步不含B抗原。不含B抗原的血型可能为A型或O型,综合分析病人血型应为O型。 (2) A型红细胞与病人血浆不发生凝集,说明病人血浆中不含抗A抗体,不含抗A 抗体的血型可能为A型或AB型。A型血浆与病人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说明病人红细胞含有B抗原,含有B抗原的血型可能为B型或AB型,综合分析病人血型应为AB型。

(3) 同理,A型红细胞与病人血浆发生凝集,说明病人血型可能为B型或O型;A型血浆与病人红细胞发生凝集,说明病人可能为B型或AB型,综合分析病人血型应为B型。

(4) 同理,A型红细胞与病人血浆以及A型血浆与病人红细胞均不发生凝集,说明病人可能为A型或AB型及A型或O型,综合分析病人血型为A型。 综上所述,用交叉配血试验方法,不难分析出用已知B型血亦可鉴定病人血型;也不难知道用已知O型或AB型血是不能用此方法来鉴定病人血型的。

第四章 血液循环

一、选择题

1.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与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 A. 形成去极相的离子流不同 B. 静息电位水平不同 C. 形成复极相离子流不同 D. 超射值不同 E. 阈电位不同

2. 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主要依据是 A. 静息电位的水平 B. 0期去极化的速率 C. 平台期的长短 D. 超射值的大小 E. 动作电位时程长短

3. 兴奋传导速度最慢的心肌细胞是

A. 心房肌 B. 浦肯野纤维 C. 房室交界 D. 左右束支 E. 心室肌

4. 兴奋传导速度最快的心肌细胞是

A. 窦房结P 细胞 B. 心房肌 C. 房室交界 D. 浦肯野纤维 E. 心室肌

5. 心室肌细胞的静息电位水平接近于

6. 心室肌细胞平台期的主要跨膜离子流是

A. Na+内流、K+外流 B. Na+内流、Ca2+外流 C. Ca2+外流、K+内流 D. Ca2+内流、K+外流 E. K+内流、Na+外流

7. 普通心肌细胞去极相和骨骼肌细胞主要不同在于

A. 去极相幅度大 B. 去极相由Ca2+内流产生 C. 去极化速度快 D. 去极化持续时间长 E. Na+通道对TTX 不敏感

8.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超射值主要决定于

A. Na+平衡电位水平 B. K+平衡电位水平 C. 阈电位水平 D. 静息电位水平 E. 0期去极速度和幅度

9. 对心肌细胞复极化时Ito的描述,错误的是

A. 使膜电位迅速回到平台期水平 B. 主要离子成分是K+

C. 通道在膜电位去极化到-40 mV 时被激活 D. 能够被Mn2+阻断 E. 约开放5~10 ms

10. 内向整流是指

A. 一过性Na+的内向电流 B. K+的通透性因膜的去极化而降低 C. 0 期去极化激活的IK 电流 D. 通过L型Ca2+通道的内向Na+电流 E. 通过L型Ca2+通道的内向Ca2+和Na+电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58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