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公务员面试必看100个热点(推荐)

更新时间:2024-06-30 05:20: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必读: 120个热点事件

1. 谈谈你对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的看法?

相关资料:社会事件:中共中央近日印发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提出,要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其一、有利于革除公务员人浮于事的病灶,减少庞大的行政成本。原中组部部长张全景曾经感慨,中国政治上的一大弊端是“官多为患”。这既增加了开支成本,又滋长了官僚主义。实际上,不仅官多,公务员也很庞大,并且公务员被辞退的几率颇小。中国有形的制度成本很高———政府机构庞大,加上各级政府的奢侈办公楼、形象工程,这些浪费无法用在老百姓福利上,制度成本不低。

其二、有利于降低公务员热,均衡人才多渠道发展。自从我国1993年实行公务员制度,公务员考试成了名副其实的人才抽水机,日前,有专家透露,和以前博士毕业后九成以上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工作不同,现在博士就业出现新动向,半数以上进入政府,当上了公务员。精英潮水般涌向政府,是社会的隐痛和暗疾,一个良性运作的社会,应保持人才的协调分配。

其三、有利于实现权责对称、予取对等。公务员的确比一般职位稳固,待遇也相对丰厚。按照权责对称、予取对等的原则,享受千般好处的公务员,要有相对应的义务。此外,公务员是掌握公权力的人群,在权力使用上如果不慎,必然危及公共利益,就必须受到问责,比如被辞退,被责令引咎辞职等。随着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的逐渐建立,引咎辞职必将制度化。

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也许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却是提升公务员整体形象的坚实一步。

2.谈谈你对山寨文化的看法?

相关资料:社会事件:当某一新事物被冠以文化一词后,其身价像牛市一样立马翻几番。2008年是中国山寨年,山寨广受追捧。先是山寨手机粉墨登场,继而山寨电脑、山寨服装、山寨春晚、山寨官员、山寨电影、山寨大学??形形色色的山寨之风像金融危机一样,在中国市场上刮得人心不安。谈谈你对山寨文化的看法?

参考答案:山寨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呢?其实就是盗版文化、侵权文化、强盗文化。它盗取他人的知识产权,经过组装、拼凑、换版、贴牌,俨然正版充斥市场,成为消费者的新宠。而一旦被冠以文化之后,盗版之风、侵权之风就更加堂而皇之。山寨文化是劣币驱逐良币,市场经济的自由也就像被贴牌一样,变得一文不值了。

在深圳电子市场上,山寨手机就像萝卜白菜一样卖。为什么这么便宜,因为它不必缴纳国家17%的增值税、销售税,不用花大价钱研发产品,因为它是盗取他人的知识产权,把别人产品改头换面地组装拼凑一番。据央视报道,2007年,山寨手机产量至少有1.5亿部,几乎与国内市场手机总销量相当,对国产手机品牌给予致命一击。如今,除了华为、中兴、TCL等以国外市场为主的厂商外,国内品牌手机大企业几乎全部都出现亏损。

在“山寨帮”的集体狂欢中,是市场秩序的混乱与沦丧,是国家合法税收被商贩抢劫。山寨一旦文化之后,自然混淆了公众的价值判断,好与坏、真与假、美与丑之间的界线就变得模糊了。中国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传统,你的就是我的,行“拿来主义”。微软在全世界黑屏,但只有中国人反应最强烈。阴谋论、垄断暴利论、侵权论、无聊论、“有计划的网络犯罪”论,林林总总,国人盗版了微软为何如此理直气壮?难道不是山寨文化、山寨心理在作祟吗?微软黑屏在香港成不了新闻,这是因为在香港,使用盗版软件的公司是要负刑事责任的。山寨文化的泛滥,助长了懒惰和无知,损害了创造力和竞争力。

3.谈谈你对让座立法的看法?

相关资料:社会事件:郑州市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规定,乘客不主动让位的,驾驶员、售票员有权劝阻和制止,对于拒不改正者,可以拒绝其乘坐。不履行义务者,市政主管部门还可处以50元罚款。谈谈你的看法?

1

参考答案:老弱病残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我们在车上遇到他们就应该主动让座,这是人的素质与道德的内在体现,对那些拒不让座的“钉子户”就应该给点强制措施。在公共场合给老弱病残让座是一种值得提倡的传统美德。郑州让座条例对促进这种美德的形成,惩罚那些不文明形为,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培育这种美德,靠个体自律,还是靠行政立法?值得深思.

道德与法律是两个不同的社会规范范畴,不能混为一谈,无论是以道德来代替法律,还是以法律来代替道德,对于社会来说,无疑都将是一场灾难。

但两者并非完全毫无瓜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讲,它们是相辅相成的。道德建设搞得好,有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法制化;法制建设搞得好,也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用严苛的立法来促进道德建设将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

但道德立法也有边界。法律主要在公共领域内发挥作用,不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则并未涉及明显的公共利益,也没有明显损害别人利益。因此,强迫不让座者让座,并对他们进行处罚,不仅破坏了公交车公司与乘客之间在买票时所约定的契约关系,也越过了道德立法的边界。

越过边界的道德立法,无异于是一道强加给公众的道德枷锁。此类道德立法一旦泛滥,可能带来公权力对私权利的“合法”侵犯。对于道德立法,有关部门要慎之又慎。

4. 请你谈谈新时期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时代意义

社会事件:青年志愿者在08年奥运会、抢险救灾、支农、支教等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请你谈谈新时期青年志愿者行动的时代意义。

参考答案:年志愿者行动是“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宗旨,以倡导青少年利用业余时间,志愿无偿地参与扶贫帮困和社会公益事业为主要内容的一项社会服务活动。近年来,青年志愿者在社会保障、社区服务、救援抢险、大型活动、城区建设、环境保护,以及促进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青年志愿者行动把服务社会与教育青年有机结合起来,契合时代发展脚步,合乎社会进步潮流,符合青年成长特点,已经成为共青团组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动员青年的有效手段,成为新时期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

首先,青年志愿者行动倡导了“志愿、奉献”的精神。“志愿、奉献”精神是中华民族“助人为乐”传统美德和新形势下弘扬雷锋精神又一实际行动的有机结合。青年志愿者伸出友爱之手,为老英模、军烈属,为见义勇为的英雄模范人物提供无偿服务,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的孩子捐款助学,为农村带去了科学,送去了科技文化,也带去了文明,推动了社会进步。同样,广大青年在城市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社会,服务老人,服务困难职工,都体现了“志愿、奉献”的精神。每一个时代的青年都是最有理想、最进步、最活跃的群体。青年志愿者行动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当代青年的精神追求。

第二,青年志愿者行动服务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人民群众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在城市,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各项改革制度的推进,人们的组织方式已经或正在发生变化,传统的“单位人”概念淡化,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都将成为“社会人”。为此就需要构建社会保障机制和社会互助的体系,为“社会人”,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我们在城区开展志愿者活动,满足了人民群众的这些需求。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有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青年志愿者“三下乡”和扶贫接力计划,就是服务于他们的这些需求。为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服务,是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生命力所在,它的时代意义所在,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在青年志愿者身上的具体体现。

第三,青年志愿者行动成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青年志愿者行动将分散的、各自的道德理性和道德热情融入到规范化、制度化的社会服务体系中,有效地承载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历史重任。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是体现于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友爱、奉献、互助、守信与公平,并以其为载体。寓精神文明建设于青年志愿服务之中,更贴近时代的发展,更符合青年的特点和愿望,更能为社会公众所接受,从而产生较为显著的社会影响。青年志愿者行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不仅在于道德的呼唤和重建,更重要的是它广泛调动了社会青少年的参与意识和主体能动性。在一定意义上,精神文明的内涵蕴藏在青年志愿

2

服务的行动和理想中,对道德理想的呼唤又能够促使更多的青年去为社会服务,从而在具体的行动中贯彻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生力军。

第四,青年志愿者行动探索出了一条育人的途径。青年志愿者行动已经成为当代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有效途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很多新的情况。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我们通过青年志愿者行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做好新形势下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空洞的说教不行,大而无形、大而不当不行,要针对青年的思想实际,符合青年的实际需求。青年志愿者行动满足了这些方面的需求,广大青年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既拓宽了自己的生活范围,又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既表达了自己的同情心,又明确了自己对人生观和人类良知的理解;既锻炼了自我的综合能力,又提高了自己的思想修养和精神境界。可以说,青年志愿者这一德育载体,能够使青年深刻认识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引导青年用高尚的情***塑造自己、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用现代知识提高自己,使青年努力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勇敢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

5. 谈谈你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

社会事件:奥林匹克精神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对真善美理念的追求。现代奥运会在创建之时就带有这样的美好愿望,即通过奥林匹克所弘扬的精神理念,消除人类的压迫、隔阂和战争,为创建一个和谐和平的世界而努力。一个世纪过去了,奥林匹克精神已成为人类追求自强、公正、宽容与和平的象征。谈谈你对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

参考答案:一是更快、更高、更强的自强精神。奥运会不是单纯为了体育竞技而竞技,其真正意图在于推广崇尚健康体魄和高尚品行的理念。

二是公平公正竞争的伦理理念。在奥运赛场上,人们期望建立一个没有任何歧视和压迫的平等世界,强调在平等条件下所有人公平竞争,并企求通过奥林匹克运动规则,培育起公平竞争、和谐共处的世界秩序。这种“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倡导人们以宽广的胸怀相互理解、尊重差异、求同存异,共创和谐和平世界。

三是友爱和平的价值原则。这个价值原则表达了人类企望远离战争、建立和谐和平世界秩序的追求。顾拜旦认为,奥林匹克精神应该完全独立于各种国际利益之上,不受任何政治、经济和其他社会因素的干扰。实际上,国际奥委会就是这样一个超越各种国际纷争和利益因素的机构。国际奥委会的职责被规定为用忠诚和公正保证奥林匹克的理想和原则的实现,奥林匹克的章程要求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所有人和国家超越任何政治因素和经济利益因素。

可以说,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体现了人类对世界秩序的关怀和对真善美理念的追求。奥林匹克运动是世界人民通过体育盛会实践美好理想、传播和平意愿、学习运用真善美理念的最好学校,它为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树立了一个公平对待、宽容学习、和平友好的样本。

人们期望通过奥运盛会,体味并实践人类的真善美理念,把和平的火种传遍世界每一个角落,让它化为一代又一代人的内心信念,最终把以自强、公正、和平为原则的价值理念推广到世界其他各个领域。

6. 谈谈你对县(市、区)委书记大接访的看法?

社会事件:根据中央决定,全国范围的县(市、区)委书记大接访活动,从2008年七月开始次第展开。根据要求,各地将对各种矛盾纠纷集中进行拉网式排查和化解,对反映出来的问题,要求登记建册,落实责任,跟踪督办。区别于过往的历次大接访,对排查出的重大疑难案件,此次还将实行县(市、区)委书记带头包案制,全程参与,直至彻底解决。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基层是重点,县级是关键,县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此次大接访活动的这组重要关键词背后,是基层领导者须臾不可忘记的四个大字——守土有责。 “郡县治则天下治”。事实证明,哪个地方党委、政府重视接访,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

3

基层,哪里就会出现政通人和、安定和谐的局面,哪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会创造出骄人的成绩。经验表明,基层党组织和政府责任之重,不可小视,不可等闲视之。

开展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既是做好基层矛盾的化解工作,化干戈为玉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实际行动,又是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有效途径,是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增加和谐因素、为奥运成功举办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的好处是,县委书记直面矛盾,必然影响他们今后的工作思路,制定更合理的决策。

应该看到,当前的社会矛盾和民生诉求,相当部分是通过信访渠道反映出来的,绝大多数问题要靠县(市、区)解决。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集体上访、非正常上访和群体性事件,还相当程度地存在。事实上,哪个地方把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哪里就会出现政通人和、安定和谐的局面,哪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会创造出骄人的成绩。经验表明,基层组织和政府责任之重,不可等闲视之。“郡县治则天下治”,亦出自先贤们的政治心得。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责成县委书记大接访,党委组织在第一线与上访群众交流沟通,正是发挥这种优势的重要举措。

紧扣民生问题,切实解决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疑难和矛盾,是基层党组织和政府化解当前热点、难点问题的重要抓手。从今年3月就先期开展大接访活动的湖北省,在办理低保、解决就业、帮助子女入学、医助病人、困难救助等方面做了不少实事。尤其是注重强化督查督办,提高“事要解决”的效率,明确责任、明确处理意见、明确解决时限、明确解决到位,受到群众的欢迎。

强化基层责任意识,提高服务和管理基层社会的能力水平,重在形成长效机制。直接让基层决策者接待上访,充分了解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所在,必然促使他们进行思考,并直接影响到其后对矛盾焦点工作的规范,促进基层改变工作态度。此次大接访活动将持续到年底,在此过程中,通过强化基层主要领导作为信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进而要求领导同志都要在一线了解掌握情况,在一线发现解决问题,在一线督促检查工作落实,变大接访为常接访,方是大接访的要义所在。

7. 谈谈你对民意作为选拔考核干部依据的看法?

社会事件:中央组织部日前印发实施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除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对干部考察的传统做法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外,又引入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其中民意调查和实绩分析就是两种新方法。民意调查等方式也首次进入干部考察程序。谈谈你对民意作为选拔考核干部依据的看法?

参考答案:第一,党和政府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人民群众是主人.主人评判公仆工作是应该的;

第二,一名干部,是不是关心群众疾苦,是不是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是不是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是不是廉政勤政的人民公仆,群众最有切身的体会。

第三,是“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衡量干部工作判断标准的落实形式之一;

第四,体现了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对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工作作风、工作业绩、廉洁自律情况进行全面、公平、公开、公正的考核,把干部置于组织和群众监督之下. 第五, 一名干部,当面临职务调整特别是升迁时,出于趋利避害的心理,往往谈自己工作成绩等“好”的一面的多,讲自己“不好”、“不足”的少,要讲也是“点到为止”——自我评价,不可避免地具有主观的成分。

第六.也许一些庸官、贪官特别是爱唱高调的官,可能糊弄群众,但这种糊弄也仅仅限于一时——其本来面目,总有一天会被群众认清——群众不仅看官员做事的过程,更看重其做事的结果:让群众得到实惠,你才是“好官”。否则,群众是不会说你“好”的。所谓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七. 。是权力接受群众监督的方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产生腐败。

8. 谈谈你对政府员参加商业活动出场费的看法?

4

社会事件:08年7月2日出版的《瞭望》新闻周刊调查发现,目前政府官员参加商业活动的现象比较普遍,他们出席企业的新产品发布会、庆典、剪彩、揭幕、首发式等商业活动,一般都有出场费可拿,这是所谓的“潜规则”,或者说是公开的秘密。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官员在工作中往往有招商引资的责任,参加企业的剪彩等活动也是官员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但是官员本身拿着纳税人的钱,再把个人的义务当做获取酬劳的理由就不合理了。促进经济发展,需要政府“搭台”,但这个“搭台”是制定规则,建设法治环境,保证一切经济活动都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而绝非是要官员为企业做“形象大使”。

官员拿出场费是类似贪污受贿的腐败行为。是官员“灰色收入”的来源,也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往往成为一种权钱交易,是利益驱使下的“官商互取”、“公权私化”,

官员只要在公共场合出现,就不是代表他一个人。他象征着公权力,他代表着政府的形象,而“出场费不论多少都有利用公权力谋取私人利益的嫌疑。官员走穴出卖的是公权力,是利用公权力为商业利益开道,是借官员为企业做广告。

是权力商品化和盗用政府信誉的行为,是违纪甚至违法的;用公权力抬高该企业的声誉和产品知名度,这对其他企业不公平,政府是市场的裁判官,必须保持公正的立场,官员参加商业活动,影响政府形象,也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这会破坏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制造人为不公。

9. 谈谈你对十三亿的理解?

社会事件:温家宝总理说过:中国有13亿人口,一个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大问题;一个很大的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一个小数目。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人口太多,负担过重,资源、环境压力大,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属于发展中国家。不管是面对境外的“捧杀”或“棒杀”,还是对我国发展现状善意的高估,我们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不移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 同时,我们“牢记13亿”,还因为这是一个巨大的人力资源,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党和政府科学有效的组织下,能够产生排山倒海的力量,能够干成很多大事。这次汶川特大地震灾难发生后,举国抗震救灾,全民爱心奉献,就汇聚成了力的高山和爱的海洋,将巨大的困难解决得井井有条。是啊,每个人奉献一点点爱心,乘以13亿,就会变成无边的大爱;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都会变得微不足道。

13亿,这既是一个巨大的消费群体,更是一个巨大的生产力,还是一个巨大的节约潜力库。面对举办奥运会的巨大开支,面对地震灾区的巨大支援需求,面对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让我们13亿人都尽可能地多生产、多节约、少浪费吧!“13亿”里有动力,“13亿”里有市场,“13亿”里有潜力。只要这13亿人都能尽己所能多作贡献,自觉地“过紧日子”,自觉地节水、节电、节油、节纸,继续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中国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就没有迈不过去的“火焰山”!

10. 你怎么看待聘请当地公安机关的15个干警担任副院长? 社会事件:某医院为了防止\职业医闹\和维护保卫工作,聘请当地公安机关的15个干警担任副院长,当地媒体认为这是一种职业错位,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参考答案:(1)这个问题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首先,该医院的作法是对当前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医患矛盾日益突出的一个反映,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在我国法制日趋完善的今天,患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加强,医生职业道德和素养提高,但一些医疗方面的突发、偶发事故仍成为医患关系紧张的源头,医患矛盾迟而未决。该医院的作法反映出医患关系的紧张,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方法,目的在于提升干警作用、用干警的力量来进一步维护医院的正常营业和运作。

(2)其次,从另一方面看,这也是令人有些啼笑皆非的作法。因为公安机关的干警本身担负着更多的公共职能,其工作职责是维护国家大机器的正常运转和人民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不能单单为了压抑医患

5

矛盾而工作,更不能成为单方面维护医院营业而控制患者通过正常渠道进行咨询、申诉的“医院副院长”。医院副院长是一所医院的管理者,履行的是管理与服务的职能,管理医院、服务患者才是其工作职责,这样的职位应该由专业人士来担当。

(3)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强调以人为本,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和谐健康的医患关系才是社会的主旋律,良好温馨的医院氛围才是我们老百姓的期待,而真正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才能使百姓放心、安心。作为患者,我们应本着理性的思考方式对各种医疗问题进行思索与处理,切不可冲动鲁莽,一些冲进医院打砸闹的行为不但破坏了医院正常的秩序,更对社会治安造成不良影响。作为院方,我们更应时时处处为患者着想,坚决抵制社会上各种不正之风,坚持专业学习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认真做到为群众排忧解难,还人健康手留余香。

(4)总之,面对种种不和谐的医患现象,我们都应该在不断反省、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多为对方着想,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共同为创建和谐向上的医患关系做出努力。

11. 谈谈实行一票否决制有何意义?

社会事件:为了强化各级各级政府及领导对规定的各项计划指标任务按期(按时)完成的考核,08年在节能降耗指标的完成实行一票否决制。请你谈谈实行一票否决制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一票否决制就是各级政府及领导对规定的各项计划指标任务没有按期(按时)完成,就必须问责。

实行一票否决权制,旨在建立一种奖惩结合、赏罚分明的激励和制约机制 。 第一,有利于明确各级政府及领导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 第二,有利于考核各级政府及领导工作业绩;

第三,有利于赏罚分明

12. 虎照事件反映干部身上那些作风问题?

社会事件:08年虎照事件让人记忆犹新,请你谈谈虎照事件反映干部身上那些作风问题 ?

参考答案:一是主观主义、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在接到镇坪县关于周正龙拍摄到华南虎活体照片的报告后,林业部门的工作人员仅凭近几年生态好转、野生动物数量增加的情况,便主观认为华南虎照片印证了野外调查结论,没有组织技术人员对虎照真实性进一步调查核实。

二是机关工作作风漂浮。对于镇坪县发现华南虎的报告,陕西林业厅在没有组织现场核实确认、缺乏有力证据的情况下,违规召开新闻发布会,草率宣布“镇坪县发现野生华南虎”。在对虎照产生广泛质疑后,也没有开展现场调查和对虎照真伪进行科学鉴定以回答公众疑问,而是就照片谈照片,参与网上争论。 三是科学求实的思想较缺乏。对于华南虎问题,陕西省林业厅既没有组织专家进行认真鉴别,也没有对拍摄现场进行核实,更没有华南虎活体、尸体或录像资料、研究人员亲眼目击等有力证据,仅由林业厅几名技术人员和省内专家,在召开新闻发布会前对虎照进行了简单鉴别之后,就向社会发布了信息。这种做法不科学、不严谨,是“华南虎照片事件”产生的重要原因。

四是依法行政意识淡薄,违规行政。陕西省林业厅未按程序履行报批手续,擅自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未经核实的重大信息,在工作程序上违反了陕西省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的有关规定,对周正龙的奖励也违反了行政工作程序和财务管理规定。这些都是严重的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反映出依法行政意识淡薄。

五是工作纪律涣散。在公众对虎照产生广泛质疑后,在陕西省政府明令禁止公务人员参与争论炒作的情况下,个别工作人员仍开设博客参与争论并发表不当言论,加剧了舆论的关注程度。

13. 谈你对约束行政首长在公众场合不适当的言行看法?

社会事件:最近广东省出台《广东省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该《办法》规定,我省各级人民政府部门行政首长在公众场合的言行不适当造成重大失误或不良社会影响的行为,将追究行政首长责

6

任.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官员是公仆,谨言慎行慎独自律是必要的。因为,公仆说话代表政府,一言既出就有可能被舆论解读为政策导向。说对了还好,说错了就误导公众,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但凡事有度,若行政首长过度自我,言行超越了公职身份的边际,就有夸夸其谈和哗众取宠之嫌,用民间的话说就是“作秀”。既然是“秀”,当然官员话语和执政效力方面存在落差,久之就会造成行政首长威信降低,连带影响政府公信。如果说这种“大嘴巴”还只算是行政首长的不严谨,另外一种态度蛮横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言行就更不得民心。

憋不住喜欢“大嘴巴”的行政首长们该醒醒了。因为,作为个人的“你们”或人微言轻,即便胡言乱语也无足道尔。但是作为行政首长,公众就认为“你们”说得每一句话都是“一诺千金”和“一言九鼎”。一人说错,影响万千;公共责任,重于泰山。行政首长们不得不谨。

当然,追究行政首长言行不适的责任,并不是要行政首长们噤若寒蝉,缄默封口。而是该说则说,不则说就沉默是金。什么该说,国家政策该宣讲的就宣讲,为民建言应该多多益善,对于不称职不履职的公职人员该批评的当批评,对于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不仅不能不说,还要说明白说透彻。

14. 谈谈你对甘肃天水替考事件的看法

社会事件:山东省阳谷县农业局副局长等人组织20多名学生赴甘肃省天水市集体冒名替考。高考舞弊事件又一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谈谈你对甘肃天水替考事件的看法参考答案:“一考定乾坤”的招生制度所迫。现在的高考主要是凭单一的高考成绩来衡量、录取,一考定终身。高考是关系考生的前途命运的关键一博,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唯一只有通过高考这道坎,才能改变命运。

一味追求升学率,忽视思想道德教育。集体冒名替考事件涉及甘肃、山东两个不同的省份。甘肃的请考者胆大妄为,不顾考规考纪,山东的替考“枪手”更是无视高考纪律,铤而走险。这难道是巧合?这不得不说是我们目前还有不少的学校只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思想道德教育所造成。请人代考和替人考试都是很不道德的行为,违纪行为。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集体冒名替考事件确实让人感到十分惊异。如此胆大妄为,无法无天,明知高考的纪律约束,为什么还铤而走险?又说明一些什么问题呢?

“教育资源贫富差异”导致教育的不公平。16名冒名替考的“枪手”大部分是高二学生。山东阳谷的高二学生为甘肃天水的高三毕业生替考,表明山东高二学生的知识水平远远高于甘肃高三毕业生的知识水平,也可以说应试水平相对高一筹。山东、甘肃由于地域的不同,后者教育资源落后于前者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

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存在问题。从高考替考作弊案件中可以看出,发生问题的基层公安派出所长,分局对其监督不到位,所内民警又不敢监督,基本上是由所长一人说了算。发生问题的学校,校长玩忽职守,对负责高考报名的工作人员监管不力,甚至有的学校领导也参与弄虚作假,介绍外省籍考生报名,区招办对学校报名情况审查把关不严,客观上助长了一些学校在高考报名工作中弄虚作假。

“集体冒名替考事件”是一个值得全社会深思的问题。尤其是我们各级政府和教育部应该引起特别重视。建议更进一步改革高考制度;强化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在完善相关法制环境同时建立诚信体系;倾斜增加向贫困地区、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投入,缩小受教育平等权的差距。 “集体冒名替考事件”,是一次严重的高考舞弊案。应当严肃查处组织者、冒名替考者、请人代考者等相关人员,努力维护高考公平、公正的秩序。

15. 谈谈你对总书记上网与网民交流的看法?

社会事件:08年6月20日上午,网民沸腾了。人民网头条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将来到人民日报社,通过人民网强国论坛(bbs.people.com.cn)同网友们在线交流。谈谈你对总书记上网与网民交流的看法

参考答案:第一,这是一个莫大的肯定。中国互联网自普及以来,已经走过十个年头。十年来,中国的网民以几何倍数递增,实现了从精英到草根的过渡,网民从最初的懵懂好奇到针砭时弊、监督政府再到

7

为国家的荣誉发出共同的时代强音,实现了由小到大、由感性到理性的蜕变,并已经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推动中国进步的力量。尤其是今年年初以来,南方大雪灾、奥运火炬在境外被干扰、“3?14骚乱”、外媒歪曲报道,一旦祖国遭遇棘手问题,网民就迅速集结起来,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形成规模空前的民间力量,作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努力,辅佐政府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而汶川大地震中,网民再一次集体爆发出规模空前的爱国热情,受到各方大力赞许。显然,胡锦涛总书记的这次在线交流,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网民的大力肯定,如果总书记借此机会对网民进行表扬,那么意义将非同寻常。

第二,这是一个莫大的进步。一个大国的最高领导人,通过互联网,与网友在线交流,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体现了中央乐于听取民意,尊重民意,重视对来自网络的声音,是亲民尊民的生动体现。中央一直很重视网络建设,这次“在线交流”发出一个更为强烈的信号:党和政府对互联网、对网民将会更加重视。

第三,这是一个莫大的焦点。胡锦涛总书记将会与网民聊些什么?除了笔者谈到的总书记可能对网民给予肯定甚至表扬外,应该还有来自中央的想法通过这个非严肃的平台发布,毕竟中国的互联网管理还有很多方面亟待规范。这些,将成境内外媒体和广大网民关注的焦点。

16. 谈谈你对“灾难也是大学校” 的理解?

社会事件:人类自古以来就是在同自然灾害斗争中学会生存的,抗灾避难除害的本领也是在同灾难斗争中学习的,每一次大的灾难都会使人类更聪明、更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讲,灾难也是大学校。谈谈你对“灾难也是大学校” 的理解?自古以来就是在同自然灾

参考答案:第一,党学会了临危不乱、快速决策,领导和动员党政军民、东西南北各种力量投入抗震救灾,领导方式大转变。

第二,政府学会了科学应急、果断指挥,调集行政资源和物质力量解决一线的实际问题,给人民以信心、力量和希望。

第三, 军队学会了非战争使命的快速反应、救灾抢险,发挥了组织、集群、忠诚和勇敢的优势,树立了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

第四,人民学会了关爱他人、热爱生命,当灾难毁灭生命和生活之时,人们心心相系、手手相牵,又以过好生命的每一天的信念,战胜世俗,放弃恩怨纷争。受灾群众学会了坚持、坚强、坚定,无论是垂暮老人还是少年儿童,都以非凡的韧性忍受着苦难,垂危的生命坚持着等待希望,伤残的身体坚强着救助别人,震后幸存的心坚定着谋划重建家园,整个人生都改变了。

第五,新闻学会了及时准确、开放透明的报道,学会怎样跟世界打交道,使一切谣言、臆测失去了机会,中国的新闻开放感动了全国人民,震动了国际社会,赢得世界人民对中国的理解和支持。

第六,还有医护人员、公安干警、专业技术人员和救灾人员,所有的志愿者,等等。凡是进了灾区的人们,都上了一堂具体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的大课,都领悟了自然的不驯和知识的力量。世间还有什么比生命、鲜血、真情、大爱、良知更有真谛意义的东西? “善于向灾难学习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让我们记住哲人的这句话吧,把灾难变成大学校,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奉献,学会建设,学会创造,把生命融在美好的事业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

17. 谈谈你的设立”捐赠排行榜”看法?

社会事件:在“5、12”地震捐赠中,一些热心人士对各界捐赠进行排名,甚至有情急的网友搞“外企铁公鸡”榜。谈谈你的设立”捐赠排行榜”看法?

参考答案:应当说,这种捐款排行榜,也是出于对灾区人民苦难的关切,出于企盼人们竭尽所能奉献爱心的善意。然而,我们或许没有想到的是,这种捐款排行的实际效果,不仅背离人们的初衷,也有违慈善的本意。

8

灾难中,人们在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表达爱心,捐款仅是其中一种。“我没有钱,但我有血!”这句感人肺腑的话语,表达了许多为灾区献血者的心声。许多人则在通过志愿服务,为灾区人民尽一份力。还有许多人在默默捐赠而不留名,也有一些大企业虽捐赠甚巨却不愿为他人知晓。这些都充分表明,面对人类的共同灾害,鲜有冷漠无情者,人们都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手手相携,心心相系。因而,一个简单的捐款排行榜,难以全面而真实地反映爱心盛举。

慈善无价,情义无价,爱心不可以捐款多寡来衡量。普通民众的10元捐款同样可贵。而即使在名人明星之间,富翁与富翁之间,捐赠的多少也不能代表爱心的厚薄。重要的是,他们都在为爱注入一份力量。因之,简单的捐款排行,可能会使爱心变味,使慈善失之于浅薄。

慈善的本质在于那种割舍不断的人间真情与爱意,慈善的原则乃是基于这种真情爱意的自觉自愿。在这一场大灾难面前,人们自觉自愿的爱心大奉献,不仅让全世界见证了中国普通民众的如潮爱心,也见证了中国的名人、明星、富人、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这正是血浓于水的爱的力量,也正是慈善的魅力所在。如果硬是要给爱心加一个价码,给捐赠搞一个排行,只会形成攀比、赛富的不良风气,给所有捐款者造成舆论压力。这或许在短期内能够带来捐赠数额的上升,但最终却会损害慈善的根基与土壤。

18. 谈谈开展地震灾区儿童心理救助的意义?

社会事件:在“5、12”地震中,许多志愿者和心理救助专家对灾区儿童开展民大量心理救助活动。请你谈谈开展地震灾区儿童心理救助的意义?

参考答案:第一,有利于帮助灾区儿童正确认识困难和挫折;使他们认识到人类是在灾难中生存和发展起来的 ;

第二,有利于医治心理创伤和惧怕心理;恢复安全感和正常感

第三,有利于帮助灾区儿童树立生活信心; 第四,有利于灾区儿童感到爱的力量.

19. 谈你对长沙天心区机关干部陋习被拍的看法?

社会事件:政务公开大厅内,窗口值班人员在电脑上看电影;副局长开着公车出来喝酒,却说是在“执法”;机关办公室主任吃完饭不付账还翘腿架在酒店大堂桌上闹事;同样的行业“会费”需要上交四级协会;给交警部门交过管理费,在划定的停车线里停车也被罚款??种种类似现象,被暗访拍成专题片公开播放,一部名为《问政》的短片着实让长沙市天心区500多名副科级以上在职领导干部“惊出一身汗”。(中国新闻网7.23)。谈谈你对长沙天心区机关干部陋习被拍的看法?

参考答案:本来官员拿着百姓的俸禄,就得为人民办事,如果上班不像上班得,为群众办事没有好处就不办,这样的公务人员养着还有何用?正如这次曝光令500名科级以上官员惊出一身汗的长沙天心区的纪委实地调研得一样,该区有的官员不思进取,平时忙忙碌碌装样子,习惯于吃吃喝喝混日子。有的官员作风官僚,工作不实,摆谱端架子,不忙正事;还有的习惯于用公款大吃大喝,办事铺张浪费,花钱大手大脚,讲排场、比阔气。试想,如果这些现象长期总是存在,势必会导致群众一些问题长期无法得到解决,人民群众纳来的税款一定被花完,甚至让少数人吞没。照此下去,如何才能为人民服好务?还有什么行政效率可言?势必会引起民愤?

引用参与这次曝光行动的纪委同志话说,以前对机关“陋习”只是简单地教育,走走过场、开开会、座座谈,总不见效果,现在动真格得,直接出猛招,让机关干部真正受到触动,应该说这种做法老百姓是非常欢迎的。

由此我也想起最近发生在贵州瓮安“6.28”事件,本来就是一起简单地少女死亡鉴定案最后发展成打砸围攻县政府可怕事件,其深层次原因是什么?正如省委书记石宗源在一次群众座谈会上所分析得一样,“就是一些社会矛盾长期积累,多种纠纷相互交织,一些没有得到重视,一些没有及时解决,干群关系紧张,群众对我们的工作还不满意。由此暴露的问题应引起反思。” 瓮安“6.28”事件深层次问题的出现正好也说明当地官员平时行政工作效率低下,作风官僚,工作不实,

9

摆谱端架子,不忙正事等等,人们常说,几条泥鳅翻不起大浪。同样道理,几个黑恶分子,也难以挑起那么多的人去对抗政府。正是因为当地政府官员平时把群众的事不当事情,对待群众的事情根本没放在眼里,官僚十足,时不时地还想沾点群众利益,更有少数分子与黑社会内外沟结,从而导致社会矛盾长期积累,干部与群众的关系紧张,群众对政府部门的工作不满意,有时一点小火星,就能激起人们心底的怨气和怒气,如此下去必然造成影响恶劣的社会事件来。

因而说,对长沙市天心区纪委曝光官员的“陋习”此行动对于百姓来说,感觉非常有必要的,对那些官员更是一次很好地及时提醒和警示,从而更有利于提高政府行政工作效率,有利于及时解决群众需要办得事,有利于真正树立起为人民办事观,使得官员与人民群众距离拉得越来越近,对于加快和推动当地社会各方面更好更快发展无疑是个好方法好举措。

20. 谈谈你对城管装备防刺背心的看法?

社会事件:“在很多地方,城管的信誉很差,被骂成是土匪。”08年7月22日,广东东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局长赖源顺表示,针对极少数暴力阻碍执法的行为,应在城管队伍中尝试建立应急分队,接受特警训练,并试点配备部分防暴装备。(7月23日《南方日报》)。谈谈你对城管装备防刺背心的看 法? 参考答案:从城管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考虑,适当给他们配备防护装备,似乎并不为过。但为何城管接受特警训练的新闻却引发了网上的热议,而且褒少贬多呢?

人们之所以对城管配备重装有恐惧感,其根本原因在于以往城管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恃强凌弱、有法不依的强悍形象给人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虽然此前有过全国三百城管局长共同发出文明执法的承诺,但不久湖北天门就发生了一男子被城管人员围殴致死的恶性事件。人们对城管文明执法的美好愿景一次次被城管人员的暴力执法行为所打破。如今,处于强势地位的城管人员再配备重装,人们担心一旦失去法律的约束,其后果不堪设想。

作为城管人员,遇到个别暴力抗法事件,便想着将自己武装起来,这种做法只会加重小商小贩与城管的对立情绪,无助于矛盾的化解。其实,城市管理问题的根本解决之道不是给城管人员配备怎样的装备,或是训练特警的身手,而在于无论何时何地,城管自身能否率先垂范,做到依法行政。事实上,只要城管人员态度和蔼、依法行政,大多数小商小贩还是能服从管理、文明经商的。毕竟,对于生活在城市边缘的小商贩而言,生存才是第一位的,而并非与城管人员对抗。

因此,城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学习特警的功夫,而是要持之以恒的依法行政。

21. 谈谈你对省委副书记警告官员“不如跳河算了”的看法?

社会事件:08年7月19日发生的云南孟连“警民冲突”事件,致使40民警和10余名胶农受伤,2名胶农死亡,引起了公众的强烈关注。调查表明,事件背后隐藏着的是,胶农与橡胶企业之间长期以来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以及相关政府部门于此的严重不作为。据媒体报道称,这一沉痛教训已引起了当地干部的深刻反省,在22晚上召开的普洱市领导干部会议上,云南省省委副书记李纪恒严厉警告官员:“说话没人听,干事没人跟,群众拿刀砍,干部当到这份上,不如跳河算了!”(7月28日《瞭望新闻周刊》)。谈谈你对省委副书记警告官员“不如跳河算了” 的看 法?

参考答案: 直陈“说话没人听,干事没人跟,群众拿刀砍”的客观实情,并怒斥某些官员“不如跳河算了”,李纪桓这话说得够干脆直接,也够不留情面,甚或看似有点“刻薄”。 听起来虽不中听,甚至有些刺耳,却是话丑理端,直击当前一些干群关系不良的社会要脉。素来善良而温和的胶农,咋突然不再听干部的话,还以刀斧棍棒相向,与执法者对搏,对如此恶劣的干群关系场景,是该有干部羞愧地去“跳河”了。

李副书记当然不会要这些干部真去跳河,我想他只是在这些干部的耳边敲响警钟:纳税人供养的为民守夜和服务的各级公仆,要时刻怀不安和忧患之心,要时刻铭记着时代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要心中装

10

着荣誉与耻辱感。什么样的尽职服务才会得到纳税人的称许,什么样的行为造成不佳的干群关系,这些都该成为公仆心中的一杆秤,时时去掂量。 哲学家康德说过一句名言:“我们敬畏的是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同样,对公仆来说,应时时感受到群众的期待,不能辜负纳税人的祝福与养育。公仆只要敬畏党纪国法,行为与道德并未缺位与越位,就可以不用感到羞愧与自责,当然用不着去跳河。

与“628”瓮安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一样,孟连胶农事件也是干群利益长期得不到理顺,导致局部裂痕的结果。在化解公共管理者与公民初期矛盾因子体系周密的社会,这样的“刀棍相见”是不会发生的。试想,当干群的土壤层开始出现矛盾因子时,我们的干群关系减压机制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么这种不安定的矛盾因子便难以复制。冷漠而疲软的公共利益关系调节的应急机制正是“刀棍相向”的潜在诱因。是到了我们的社会尽快安装干群关系矛盾减压阀的时候了。

22. 谈谈你对反腐败成本高昂的看法?

社会事件:于瑾,一个曾经的女房产商,因举报市委书记而遭到打击报复,被无罪羁押了509天,一度带着儿子出逃加拿大。为了揭发河北原省委书记程维高的腐败行径,郭光允举报了8年,入狱3年,20名近亲属受到牵连;四川省武胜县工商局党组书记龚远明,则因具名举报而在自家门前遭到三名陌生男子砍杀,左脚脚筋被砍断;举报医药机构收受商业贿赂的四川达江医生肖启伟,他的下场是“提前退休”,最后“远走他乡”。 谈谈你对反腐败成本高昂的看 法?

参考答案:从经济学原理上来看,对于个人来说,反腐败成本高昂,也很容易被人“搭便车”。正如《南风窗》曾有文章认为,老百姓对于理想秩序的支持是“无精打采”的,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账:我起来反腐败,即使能成功,摊到我身上的好处能有多少?如果我不反腐败,“不理想的秩序”摊到我身上的害处又有多少?反腐败本就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做的事。 其实,民间自古就不乏“反腐斗士”,事实上,许多被查出来的腐败案件,都是由民间举报而终被曝光的。虽然我们无法给予这些民间反腐斗士太多的回报,但是,国家有义务将这些人的反腐成本降到最低,至少不应该受到太多损失。可是,从媒体报道来看,热情高涨的民间“反腐人士”,大都有一本与腐败分子斗争的血泪账和经济账。

为什么举报者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报复?从表面上看,报复是为了阻止举报人,是为了报复而报复。实质上,报复者对“报复”同样进行过严格的成本和收益比较。因为大多数举报者在遭到报复后最终会选择“忍气吞声”,从此做一个安分守己的“良民”。举报人的权利和利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反腐败的成本有多高,腐败行为就有多猖狂。

在这个“搭便车”盛行的年代,举报者就是这个社会的英雄。就拿于瑾案来说,她遭到的报复既然不是出于偶然,那么,对她作出错误逮捕、错误起诉和错误判决的相关责任人就该被追究责任。“举报者”的血泪不能成为腐败的润滑剂,而应是社会民主、政治清明和贪污腐败减少的助推器,是我们政治体制改革的“指路灯”。

24. 谈谈你对“收编”律师的看法?

社会事件:在法治社会里,民告官这一现象是很正常的,但偏偏内蒙古通辽科尔沁区政府就不服这个理:与当地所有律师签订《应聘法律顾问协议书》,当地律师统统成为了地方政府的 “常年法律顾问”,不仅无法代理民告官业务,而且要定期为政府提供免费服务。让律师“为政府分忧”!谈谈你对“收编”律师的看 法?

参考答案:好一个叫人无法理解的 “为政府分忧”!第一,律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是服务于当事人,并非天生的只为政府分忧;第二,垄断律师能否达到“分忧”的目的,这还是个大有商榷的议题。其实,在强制拆迁可能激起群众不满的境况下,更需要在官与民之间建立正常的利益博弈机制,通过合法的博弈平台,相互沟通、协商,以达成事情的相对公平、圆满的解决,这是一个正常的合乎法治逻辑的线路,而“民告

11

官”这一行政诉讼往往是作为公民权益受到行政主体侵害时选择的最后一条维权之路,可科尔沁区政府却通过垄断律师资源的做法,阻塞了正常的诉讼渠道,说得不客气,这是对民众合法权利的践踏与侵犯。 值得警惕或更为可怕的是,科尔沁区政府的这一做法包含着某些比较高明的因素,因为是“合法”而“合情”地巧借国家法律政策,利用诉讼代理人在同一案件中只能代理一方当事人进行诉讼,将辖区内所有律师统统“收编”,让人担忧的是,科尔沁是否也会借助行政权力下一个“收编”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

其实,如何解决强制拆迁引发的群众不满,这是摆在科尔沁区政府以及许多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只是科尔沁区政府的解决思路的确有些跑题,利用公权霸道地“收编”所有律师,这是权力膨胀以致无视起码的行政逻辑和法治精神异化出的非法的荒唐决策,客观上不但挤压了权利受损民众的司法救济空间,也有损于司法公平,而通过垄断律师资源以终结民告官现象不过是一种臆想。 其实,在这个时代里,“民告官”是法治社会公民的权利,“民告官”也逐步成为社会生活中一件件鲜活的法治标本。事实也证明,民告官这一合法、合理渠道有利于解决官民矛盾,化解社会矛盾,我们担心的是,科尔沁区政府的做法,很可能掩盖矛盾、积压民怨,这无异于制造“言塞湖”,若不能及时解决,说不定哪天就是一颗定时炸弹。到那时候,科尔沁区政府或许才会感觉到 “收编”律师到底是良策还是祸端。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贵州瓮安的“628”到云南孟连的“719”,到科尔沁“收编”律师的“独特做法”,不难看出,借助“收编”律师只会加重现存的各类拆迁矛盾,而绝不可能解决“民告官”之忧。

25. 袁隆平买车引发争议不被仇视

社会事件:近日,《袁隆平陪老伴逛车展称酷爱汽车已有六七辆》的配图新闻热爆网络。与往常网络中总是充满仇富的讨伐声不同,对于袁隆平买车,网民却一边倒地支持:“袁老就是有七八架私人小飞机也配!”对此,袁隆平的助手回应,袁院士本人只有一辆值十几万的车,网友支持他买车是对他工作的肯定。(7月25日 《南方日报》)。谈谈你对袁隆平买车不被仇视的看 法? 参考答案:仇富说甚嚣尘上之际,“袁隆平不被仇视”这一新闻来得可谓很是时候,它是对某些混淆是非的观点的颠覆和修正。

对于所谓的仇富,当然不能否认其存在,但“富”的前面显然是有定语的,比如来路不明的、搞权力寻租的、官商勾结的、巧取豪夺的,侵吞国有资产的,等等。这样的“富”,往往意味着非公平与非正义。对于不公与不义,难道不是仇得有理吗?连这些都不仇,难道不是太过麻木吗?就现实而言,依靠非法手段聚敛起巨额财富者,的确并非个别。这些人受到仇视,在很大程度上是咎由自取,根本不能将原因归结为人们见不得其有钱或是人们太不宽容。

非直接利益冲突之下的恨屋及乌,当然是存在的,但天地之间有杆秤,公道自在人心,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绝大多数人并不会无来由地仇视某个富人,更不会不分青红皂白地仇视整个富人群体。因此,袁隆平不被仇视给人的启示首先是,“无来由仇富说”是不成立的,不要动辄给普通公众扣上仇富的帽子。 事实上,对于那些真正依靠智慧和汗水创造财富的人,人们对其非但不仇视,反而怀着深深的敬意。以袁隆平为例,其作为“杂交水稻之父”为中国乃至整个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许多人甚至觉得与他所作的贡献相比,其应获得的财富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是故,当某些富人感觉自己处于被仇视的目光之下时,最应该做的,不是抱怨,而是反躬自省。

袁隆平不被仇视给人的启示其次是财富来源的正当性应当是“看得见”的,尤其是与公权力沾边的财富。作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一直处于媒体的高度关注之下,对于其财富从何而来,比如工资数额、国家给予其的重奖等,公众很是了然,自然就不会再怀疑和揣测。而与此相对照,某些拥有巨额财富的官员却不能对其财产进行申报,某些富人还给人以一夜暴富的感觉,某些官员与某些富人关系暧昧纠缠不清更是路人皆知之事??既然“看不见”,那么人们对某些人的财富进行“有罪推定”,大约也就可以理解了。

袁隆平不被仇视还给人以这样的启示:在制度不完善尚存在种种不公之下,人们或许会有一些迁怒之类的非理性之举,但对此更应视为一种表达,而且是表达渠道不通畅下的表达,视为对公平和正义的呼唤,

12

而非其他。倘若对这样的表达不是充分予以尊重并看作完善制度的动力,而是一味地进行弹压,只会加剧对立,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更无助于社会的和谐。

“袁隆平不被仇视”颠覆了一些东西,颠覆之后,我们或许更应建立些什么。

26. 谈谈你对立功德碑的看法?

社会事件:河南登封市收废品的农民李怀周,近日牵头联合乡亲悄悄地为登封市委书记张学军立了一块功德碑,颂扬张主政以来的“功德无量”。 消息一出,全国网民都笑了。有人说李怀周是拍马屁,并且多半是拍到了马蹄子上,“就等着看笑话吧”;也有人说即便立碑是李怀周的朴素想法,却也是“狭隘的媚 权观念”,与现代社会的公民观念格格不入。立得?立不得?一时间议论纷纷。 谈谈你对立功德碑的看 法? 参考答案:我非常理解一些网民的“火冒三丈”。这些年,大家接受了很多现代政治理念,比如公民要有独立人格啦,比如对于掌权者任何多余的敬畏都非常可怕啦,等等。这些多来自西方政治理论的思维一个基本的假定前提就是:人性是恶的,而官员的人性尤其要从“恶”的角度来提防,只有把公权放到铁栅栏里,才能避免“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避免他们祸害人民。从这样的角度想问题,给官员立功德碑这回事儿,当然无异于愚昧落后的一棵“大毒草”。

但在另一方面,我们又无法割裂中国的传统。窃以为,如果这功德碑毫无其他背景,纯粹是一个农民发自内心的朴素表达,那么,我们用这些现代民主思维来讥讽他、嘲笑他,似乎又有失厚道。在中国的传统语境里,很多人是坚信人性善的,而官员的人性尤其是“善”的——— 内圣方能开出外王花嘛。所以,国人曾非常崇信“青天大老爷”,官员做了点好事,便也会由衷地感恩戴德,送送锦旗,签名拥戴。君不见“小混混”出身的李卫,因为为官一任能造福一方,最终得到了“万民伞”的至高荣誉吗?君不见就是在登封,原公安局长任长霞因一心为民,去世后被民众传颂甚至拍成电视剧来纪念吗?“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可毕竟没有哪条规矩说,只有死去的人才能被公开赞颂吧?

当一些传统基因与现代民主思维产生碰撞之时,究竟应该怎么看?我以为,简单的吹捧与简单的讥讽都有些“轻佻”了——— 我们不能无视传统,空谈现代公民社会,认为只有说官员“坏话”的人才是有现代民主意识的人,谁替官员说好话谁就是“奴才相”;我们也不能死抱着传统,盲目地放大“父母官”情结,随随便便就为一两个“爱民”动作感恩戴德。

今时今日,我们或许需要接受的是这样一个理念:若批评有自由,则有人立个“功德碑”也没什么可怕,因为伴随赞颂的批评可以起到舆论的“矫正”作用;如批评不自由,一个社会好话当道,大家看到了太多报喜不报忧的东西,则“功德碑”立多少个都没有意义,从骨子里大家就不接受。

也就是说,只有在批评与褒扬都能够自由存在的前提下,一个农民对于市委书记的颂扬才能够被正常接受——你表达你的感恩之情,我表达我的谴责之意;你可以在碑文上刻“肉麻”的“功德无量”,我也可以通过电话、网络公开表达我的不满??自由是什么?自由就是不同社会力量、不同社会声音彼此制衡时下面留下的那片空间,自由绝对不是只能赞扬或者只能谴责的“自由”。

27. 尊重失败的企业家

社会事件:曾经表示“撞到南墙也不回头”的福布斯富豪陈金义,曾于2006年被曝欠债3600多万元,如今,他再被曝欠债4500余万,并在欠款8000多万元后神秘失踪。这位前福布斯富豪,在几经峰回路转之后似乎又陷入穷途末路。有传言称,他已在四川“出家”。(7月29日《上海证券报》)。谈谈你对尊重失败的企业家 的看 法?

参考答案:执著于“乳化油”科研项目的陈金义,真的失败了。从当年的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第35位,到毅然决定主业转型,停止已成气候的饮料业投资,主攻被称为“水变油”的重油乳化,陈金义在这场既是与科学又是与市场的艰难较量中败下阵来,很不情愿又很无奈地将自己打造成了一个我们时代的悲情人物。

既然是技术创新,就会有成功有失败;既然是商业投资,就会有盈利有亏损,所有的一切原本都是正常的。陈金义虽然失败了,但是在他身上所体现的对技术创新的主动和渴望,以及在他行为中所彰显的敢闯敢干的勇毅和执著,依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切固然加重了陈金义的悲情色彩,但谁又能说它

13

不是我们时代的企业家们所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呢?“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含义,其实不止局限于个体与个体自身,而更有可能是个体与他人、个体与整体。

无论如何,在这样的时刻,我们应该对一个失败的企业家报以尊重,就好像给一个失败的运动员报以掌声一样。一定意义上,正是因为有了无数的失败,成功才显得那么宝贵。别人的失败,不应该成为我们的快乐,更不应该成为我们的笑柄。然而,“陈金义败走‘水变油’”的消息,却引发了一番欢乐狂潮:奚落声和嘲笑声,幸灾乐祸声和落井下石声,是那样的刺耳,又是那样的无情。 不去同情一个失败的企业家,只乐意臭骂一个“弱智的神经病”;明明是乳化油,就是要言必称“水变油”;没人关心陈金义失败的原因和背景,而只关心他是否去四川当了和尚;无人欣赏陈金义的创新精神和执著精神,而只把他看做一个可耻的“老赖”??人情之冷暖,世态之炎凉,何以至此?

一个人成功了那就一好百好赢者通吃,一个人失败了那就一臭百臭狗屁不是,这种悲哀的“传统”只会窒息我们的思考力和想象力。

是的,陈金义失败了。这当然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但对于一个失败的企业家,只要他不曾骗,不曾诈,不曾偷(税),那么就不该去大肆奚落,更没必要去寻遍四川的寺庙,非要找出那个疑似陈金义的和尚不可。既然法律的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去解决,就应该把这最后的体面留给这个失败的企业家。与其花力气去伤害一个落魄的人,倒不如去认真剖析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便后来的企业家从中汲取。

遗憾的是,酒后到政府门口骂两嗓子被抓的,发个短信说两句不是而被捕的,到网上发个帖子被查的??赞扬的自由似乎“享受”很足了,但批评的自由还很欠火候。当公民认为“非议”的权利没有完全张扬的时候,就会对赞颂公权的话语充满不屑,落实到“功德碑”事件上就是浮想联翩:一个收废品的怎么就能写下“嵩岳巍巍,颍水泱泱”“赫赫伟绩,惠泽八方”这等文绉绉的语句来?背后有没有“高人支招”呢?

唯有公权可以毫无障碍地接受舆论任何批评的时候,也才有资格毫无障碍地接受到舆论的褒扬;否则,面对此类赞颂,恐怕张书记即便心有窃喜,却也只能如坐针毡。

28. 英国BBC丑化孙悟空

社会事件:东方早报报道,由英国广播公司(BBC)推出的奥运宣传片《东游记》近日终于与众人见面,这部长约2分钟的宣传片改编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在该片中,共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观音四位主要演员。横空出世的美猴王在观音指引点化下前往东方鸟巢取经。一路上,拥有铅球、跨栏、撑杆跳、单杠、游泳等特长的孙悟空结识了猪八戒与沙僧,凭借无敌的中国功夫,三人斩妖除魔,顺利到达鸟巢取得真经。此宣传片招来中国人的不满。谈谈你对英国BBC丑化孙悟空 的看 法?

参考答案:招来中国人的不满,主要原因是在国人们潜意识中的脸谱文化在作怪。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汉奸总是尖嘴猴腮,地主老财总是长着一脸的横肉。

也有人认为,网友们的不满还在于,到西天取经的是唐僧,他是这部神话小说中的重要人物,可是,在英国人的宣传片中并没有见到唐僧出现。在小说中,孙悟空虽然无视权威,对玉皇大帝也是不屑一顾,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叛人物,可在法力无边的神权面前,孙悟空还不得不委屈臣服。

于是,离不开权威的中国人还是给孙悟空找了一个新主子,性格狂傲不羁的他还得陪着一个凡夫俗子前往西天取经。唐僧虽然无能,可毕竟是权威的化身,孙悟空本事再大也不能擅自独行。因为在中国人的文化传统里,只有无能的下级,没有无能的主子。

然而,在英国人看来,唐僧取经多此一举,应该让位给能者孙悟空。2分钟的短片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到鸟巢取经的领导人是孙悟空,而不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唐僧。因为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截然不同,能者上庸者下才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根本。

在中国人的文化意识中,对官权的崇拜只是文化崇拜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对祖宗成规和学术权威的崇拜才是最可怕的地方。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因循守旧,为什么中国人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就是因为中国人害怕权威而不敢越雷池半步。近代以来,为什么总是西方人在科学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主要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浓重的威权意识,没有祖宗成规的羁绊。

英国人的孙悟空与中国人的孙悟空不会是相同的,西方人解读《西游记》肯定与中国人的不同,这

14

就是文化的差异,在西方人的文化观念里,权威崇拜的意识是淡薄的,因此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突破前辈们取得的成就,可以创造出惊人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29. 面子与法律?

社会事件:辽宁女商人于瑾因被原抚顺市委书记周银校设计陷害,深陷囹圄509天。其得罪周银校的原因是1998年周任市长时,于向新闻媒体举报市政府开发的一个劣质楼盘。用周银校自己的话来说:“因为于瑾以前告过我,让我很没面子,我恨死她了。”(《中国青年报》罢官)。请你谈谈面子与法律?

参考答案:让一个手握实权的官员丢掉面子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若不是周银校被罢官判刑,于瑾能否活着走出监牢乃未定之数,即便她现在获得自由,也因为这场无妄之灾已家产耗尽。 面子,是中国一种很有特色的文化现象,向不熟悉中华文化的外国人解释“面子”,难尽其意。因为面子不同于世界各民族都能理解的尊严,有尊严的人未必有好面子的虚荣心,而一些生活得毫无尊严的人却死要面子活受罪。考察“面子”的文化背景,我以为有两大特征。一是植根于农耕文明为主的熟人社会,面子,只有在彼此相识的熟人圈才有意义,一些人在陌生人中间行为不堪一旦回到熟人圈里像换了个人似的,因为他要面子。最典型的故事是《孟子》里那个齐国乞丐,在墓地乞食祭品回家却向妻妾吹嘘有人宴请他。二是“面子”和熟人社会中的差序格局关系密切,社会地位高的人比地位低的往往更要面子,成年人比小孩要面子。《红楼梦》中的贾母显然比奴仆焦大更在乎有没有面子。

厘清“面子”的基本涵义后,我想就比较容易理解周银校为失掉面子而发雷霆之怒。1998年于向新闻媒体的那次举报并不针对周的个人,对他几乎不造成损害。但他为什么要处心积虑向于痛下杀手呢?而且这种构陷他人的行为是典型的违法犯罪,显然在周银校心中,面子大过法律。

面子大过法律,对身为市党政一把手的周银校来说,其实是合乎逻辑官场思维。周银校的面子,就是不能受到挑战的官威。即使周在工作中并无太大失误,他可以坦然面对舆论和上级,但他依然不愿意看到治下的辖区某件不光彩的事被举报。身处周银校的位置上,他看重的不是一时一事的是与非、得与失,而是一种长期能对人产生威慑力的权威。如果他被举报了却坦然大度,不采取任何反制措施,那么就等于失去了面子,让人得罪他没有什么了不起的,那么这类举报行为一旦多起来,对其仕途是灾难性的,面子,是他最大的利益所在。所以必须杀一儆百,绝他人效仿之念。而与失掉面子的后果相比,作为党政一把手,其违法的风险很低。在他管辖的那个城市,其权力几乎不受制约,因此他能公然违法却无人可以阻挡,而且他手握通吃一切的权力,使当地的司法机关愿意出谋划策并付诸行动,充当构陷于瑾的帮凶。这种成本低-----几乎不需要自己太费劲、技巧高-----有司法部门大力配合、效果强----能让对方家破人亡的违法行为,他当然乐意选择,以此来维护“悠悠万事唯此最大”的面子。

面子大过法律的根本原因是,许多地方对党政领导的权力制约和监督的有效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或者形同虚设,使一些大权在握的官员为了面子不惜违法。其长远影响不仅对地方政治文明建设其实对官员本人也是相当不利的。因为周银校这样的官员可以轻易将人往死里整,那么群众对其的监督和举报,不可能停留在正常地促进国家工作人员改正错误提高执政水平的理想状态,而必然导致你死我活的厮杀,于瑾只有扳倒周银校,她才有希望重见天日,所以她必定倾注全部的力量告倒周银校。从这个角度来说,周银校在一开始为了面子而违法时,就在为自己掘墓。

30. 公共利益受损 官员为下属担责

社会事件:西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张平均,虽然不存在本人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腐败问题,但因本局下属单位———医保中心的网络系统出现问题损害了市民利益,被上级政府追究责任,免去了局长职务。当地政府及舆论认为,这是一个突破(7月28日《瞭望新闻周刊》)。谈谈你对公共利益受损 官员为下属担责的看 法?

参考答案:就一项制度来说,公务员端铁饭碗并无不妥,各个国家的公务员也都是端铁饭碗的。当然,端铁饭碗的前提是,公务员在其日常行政活动中没有过错。此处之“过错”,应当包括两类:一类比较轻微,

15

违反行政部门的管理规章。对此,应当由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另外一类就比较严重,触犯了刑律,就像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对此,必须通过刑事司法程序追究责任。

因此,行政惩罚程序有其独立价值。政府官员尽心服务公众利益,乃是其职业伦理之所在。官员当努力履行这种伦理责任,行政机关内部也需要制定某些规章,激励、约束官员履行这种责任。为此,《公务员法》有专章规定奖励、惩戒条款,《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也规定了对身为党员的官员各种违规行为的惩罚程序。在这两份文件中,都包含“撤职”的惩戒。所以,从理论上说,官员即使没有触犯刑律,也仍然可以被撤职。

从伦理责任的角度看,对某一部门承担管理责任的政治性官员,也即负有领导责任的官员,即使自己没有直接过错,而是其所管理的下属出现严重过错,给公众利益带来比较严重的损害,他也必须就此对公众承担个人责任。这是基于伦理而产生的政治责任。应当说,追究这种责任,恰恰就是行政惩罚程序的所要承担的任务。假定官员个人直接把公家的钱装到自己包里,或者收受贿赂,那就不是伦理性政治责任了,而是刑事责任了。

实际上,公众利益遭受了这种损失,该官员如果具有伦理责任意识,就会主动引咎辞职。假如他未能主动辞职,行政机关就应启动行政惩罚程序,让他承担起行政责任。只有这样,政府才能对民众有交代。简单地说,现代政府必须对民众负责,而且,这种责任最终必须落在个人身上。如果公众利益因政府的某项不当行为而蒙受损失,政府就当以民众看得见的方式,追究具体个人的责任。也就是说,如果公众利益所受损失较大,仅有道歉是不够的,必须有人丢官。

所以,我们的行政问责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具体和严密。一旦行政问责制度成熟了,则官员自身没有直接、明显过失而丢官的事,就会成常态。现在,不少官员一出事,就会涉及贪污受贿等腐败问题,先丢官紧跟就是被起诉。长此以往,人们会误以为,只有在官员所犯的错误严重到触犯刑律的程度时,才会给予撤职处分。

这样的想法当然不对。官员当然要为其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但这毕竟是少数,更大量的情况应当是,官员为其疏忽、过失,而承担伦理责任和行政责任。如果这方面的问责机制比较健全,官员所受约束较为严密,其权力的行使比较规范,就可以避免出现更多的犯罪行为。

31. 政府口号也要付广告费

社会事件: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马术比赛项目将在香港进行。有记者问,香港只有机场等少数区域设置了奥运标志,这是否说明香港的奥运气氛不够浓呢?赛马会有关负责人说:“香港市民是很支持奥运的,但不能要求香港到处挂满口号,政府挂口号也是要付广告费的。”谈谈你对政府口号也要付广告费的看 法? 参考答案:政府挂口号也要付费?这句话越是让你惊讶,你越不应该忽略它。在香港和世界上其他很多地方,政府很少需要挂口号、贴标语;如果有需要,按质论价、照价付费是一种常识。

内地和香港不一样的地方是,城市土地都属国有,政府可以支配的地方有很多。但是大多标语口号都是附着在建筑物上的,而大多建筑产权都不归政府。从这点上说,政府同样不应该享有那么多免费的墙面和空间。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八十年代,产权观念在中国大陆几乎被消灭了,城市房屋多属于政府所有,而那个时代多是口号治国——准确地说,是运动治国,口号是运动的重要成分——所以就导致了标语满城,口号震天。农村的房屋其实大部分属于私有,但是有人提着灰浆要来你墙壁上写一个大大的“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你要是敢说个不字,就有可能成为斗争的对象。

搞了市场经济以后,产权观念成长起来。在《物业管理条例》、《物权法》等法律中都确认了业主对于房屋的支配权利。比如2003年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中规定,在小区、商厦外立面上做广告的收益应该归全体业主所有。不用说,单独房屋的外墙广告收益,自然全归该屋主所有。近年来,不少城市也对街市上的广告发布作了详细的规定。但是在政府官员的观念里,这些规定都是针对商业广告的,他们只是执法者。政府时常以城市形象的名义整顿广告,却总是不记得很多广告就出自自身。或者,为了外观的视觉统一,可以不经商量地把临街的一面墙都涂成红色,而不管这面墙归谁所有,主人是不是喜欢这种颜色。 相比较之下,城市还算好一点。在农村的私宅墙壁上,随处可见“该扎不扎,房倒屋塌;该流不流,

16

扒房牵牛”这样的标语。人们对于这一类标语的批评,几乎都是说它们粗暴霸道没人味儿,而不是从产权所有的角度,认识到政府不协商不付费根本就没有权利在人家墙上涂鸦。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事情:去年,国家计生委推出了190条新标语,语意温暖和谐,例如“地球妈妈太累了,再也擎不起太多的孩子”,要求换掉那些粗暴的旧标语。计生委也许压根就没想到,农民可以拒绝掉它的好意:“凭什么又到我家墙上涂抹?”

也许有人会说,政府的公益标语口号大多是为了大家好,为什么要收费呢?这个道理很简单:政府起草、印制文件也多是为了大家好,为什么不可以跑到文具商店里拿上办公用品就走呢?

其实,即便是协商了、付费了,政府的行政标语也还是越少越好。韩国的首都更名首尔之后,也搞过整顿市容市貌的活动, 但是这个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政府宣布实现“没有行政宣传广告牌的清洁的首尔”的目标,随即拆除了市内各种行政宣传广告牌,包括市厅大楼前面的宣传塔。 现代政治靠的是制度和法律,满城的标语口号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32. 小商贩不再『围追堵截』

社会事件: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决定将“给小商贩临时经营场所”纳入地方性法规,指出政府对待小商贩不应一味 “围追堵截”,应该给他们提供一定的谋取生计空间。(8月3日新华网)。谈谈你对对小商贩不再『围追堵截』的看 法?

参考答案:了打造城市形象,各地一直以来都把严管小商贩作为重点。于是,我们常常看到,城管与游动摊贩之间上演“猫捉鼠、鼠戏猫”的游戏,由此引发的冲突屡屡发生,甚至出现一些恶性流血事件。不是城管人员将小商贩打倒在地,就是小商贩将城管人员打得鼻青脸肿。深圳政协委员甚至建议组建城管警察,以便更好地防止暴力抗法。

其实,无照经营的小商小贩大多受制于自身文化、技术水平而找不到工作,为了生存不得不流落街头叫卖。于是,非法占道经营,造成国家税款流失,同时阻塞交通,增加城市的脏乱等现象普遍存在,从而影响城市文明形象。而城管为维持城市秩序,整顿不规范行为,对无照小商贩纠偏当然就在法定之中了。 但是,对流动商贩的管理,一直都是城管人员每天面临的棘手问题,市容管理和马路摊点之间的矛盾,成为现代化城市里一道极不和谐的街景。可另一方面,城市路边摊的存在,不仅是这个群体本身的生活需要,也体现了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生活需求。它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服务功能的一个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它是不可代替的。而一个拥有现代城市管理和发展理念的城市,应懂得对城市小商小贩宽容,懂得如何发挥小商小贩的积极性,以增强城市的生机和活力,同时又最大限度地避免小商小贩因乱设摊点而给城市带来不良形象和影响。

浙江立法对小商贩不再“围追堵截”,给小商贩提供谋生空间,小商小贩们从此可以告别提心吊胆、战战兢兢的谋生日子,大大方方、踏踏实实地做买卖。这既有利于解决生活困难者的谋生问题,体现政府更多的人性关怀,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又有望为城管执法困局提供良好的解决之道,让街头不再上演“大盖帽”与游动摊贩之间“猫捉鼠、鼠戏猫”的荒诞剧,使政府形象得到改善。这一做法也将使城市的马路市场不断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的经营之路,是一种科学、务实、人性化的城管理念,是城市“以人为本”的善政,值得我们为之叫好,值得各地学习和推广。

33. 道德楷模的力量

社会事件:自2007年7月起开展的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道德建设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评选范围最广的活动,共评出53名全国道德模范,254人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他们中间有“助人为乐”模范,用爱心为社会与他人撑起一片明媚蓝天;有“见义勇为”模范,在德行善举之中弘扬社会正气;有“诚实守信”模范,用一诺千金的行动诠释诚信真谛:有“敬业奉献”模范,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默默付出而升华了人生价值;有“孝老爱亲”模范,用温暖和关爱唱响了人间真情。 2007年9月18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全

17

国道德模范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既是对全国道德模范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也为我国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如何理解道德楷模的力量?

参考答案: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的一大批先进人物都是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榜样。在新中国健康成长的每一历史阶段,都矗立着道德楷模精神的丰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每一巨大成就,无不铭刻着千千万万道德楷模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闪烁着道德楷模精神的时代光辉。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人们的道德观念呈现复杂多变的特征。一方面,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优良传统美德仍然起着主导作用,热心公益、孝敬亲长、勤俭节约、崇善尚德等成为公民道德状况的主流;另一方面,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见利忘义、奢侈浪费等落后甚至腐朽的道德观念也对社会成员产生不良影响,一些领域出现道德失范。

历史和实践一再表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繁衍生息中,必然要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整个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动规范,引领着社会思潮和价值取向,是建立社会良好秩序、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道德建设上的一个重大创新,是我们党加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 树立当代道德模范,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化为活生生的具体形象,人人都可以感知,都觉得可以亲近、可以动心、可以动情,可以成为具有无穷力量的榜样。这次评选的全国道德模范,并非都有惊天动地之举。尽管岗位不同、职业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都来源于平凡生活,来源于老百姓的身边,看得见、摸得着,不是高不可攀,而是让人们感到可亲、可敬、可信、可学。这将十分有利于把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传播到千家万户,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要求渗透到工作生活中,营造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拉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们的距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道德模范的思想灵魂,而道德模范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动体现。深入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从学习道德模范入手,而推举和学习道德模范,正是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继续和深入。 “百行以德为首”,全国道德模范是我国新时代新阶段的道德旗帜,是千百万人民群众道德意识、道德愿望和道德追求的集中体现。一名道德模范“站”起来,就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得具体生动。一名道德模范“亮”起来,就是在社会上竖起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就是在群众中确立起一种正确价值导向。

一花引来万花开。在全国道德模范的激励和带动下,更多的道德模范必将在神州大地涌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将蓬勃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将得到弘扬和光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将取得更大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必将越走越宽广。

34. 谈谈你对执法不是执罚的理解?

社会事件:由安徽来京务工人员杜宝良在“同一地点违章百余次被罚万元”事件引发的交警执法争议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结合这一事件谈谈你对执法不是执罚 的理解?

参考答案:按理说,不管当事人是谁,只要他违反了道路交通法规的相关规定,只要交通违法的事实和证据确凿,就应当无条件地接受交管部门的依法处罚,媒体和公众也不应当说三道四。可是,不应当的事情却发生了——我们注意到,几乎所有的媒体声音都是持质疑或者批评意见的。事实上,早在此前一段时间,自从交管部门加大“暗中执法”力度以来,由此所产生的争议就一直没有停息过。只不过此次的“杜宝良”事件极具典型性而已。

那么,交警严格执法、处罚交通违法的行为因何争议如此巨大呢?

纵观媒体和公众的意见,其质疑争议的理由主要有三点:一是多达105次的处罚行为有悖于行政处罚法的目的。因为行政处罚的目的不是为了罚款,而是维护交通安全秩序,制止交通违法行为的发生。当司

18

机交通违法至十次几十次的时候,交管部门应该提醒或警告司机,避免违法次数继续增加或由此导致严重交通事故。二是105次的处罚行为有悖于行政处罚法所规定的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当司机违法至一定次数时,执法部门就应当对其进行批评教育,而不能“不教而诛”式地违法多少次就罚他多少次。三是大量使用“电子眼”等手段进行非现场执法的动机让人怀疑——行政执法机关是有义务及时告知当事人违法行为的,而放任相同的违法行为累积多达105后次当事人方才偶然知晓,显然是执法部门没有尽到责任,违章者的知情权得不到保障,执法的公正性自然大打折扣。 然而,此前来自交管部门的回应却是“有根有据”、“义正词严”。有关人士在讲述大力推行“暗中执法”的理由时曾提出:“新交法赋予了交警查处交通违法行为的执法权,非现场执法正是交警行使执法权、查处违法行为的一种方式。为达到严格执法的效果,交管部门有多种手段,其中也包括非现场执法,目的是减少交通违法行为。”“现有的人民警察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对交警的执法方式并没有明确的具体规定,因此交警非现场执法的方式并无不妥。——非现场执法方式的优越性更多的在于其震慑力。”

显然,没有谁对违法事实的客观性和“电子眼”的威力表示怀疑,也很少有人挑战城市交通设施的科学完善与否,争议的焦点仍然在于这种执法方式本身。而在我们看来,之所以产生争议、这种执法方式背后所反映出的其实是一个执法观念问题。这既是当前包括交警部门在内的所有公安执法机关所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也是解决争议的关键所在。

比如, 关于行政执法的目的和手段的理解问题,在许多警察看来,“只要你违章就该罚”、“不罚款怎么执法”是天经地义的“硬道理”,而这种“硬道理”一旦跟所谓的“任务、指标、考核”结合起来就更加得以强化和巩固。再比如,关于“暗中执法”的方式及***作问题,在许多警察看来,自己和当事人间的关系就是一种对立的“猫鼠关系”,“我就是抓坏人的”,“不躲在暗处怎么逮住你”,“违章信息反正已经在网上公布了,查不查是你自己的事”,正是类似这样的一些观念在实际上左右着相当一批警察的执法思维。还有如,关于对执法权的理解问题,尽管交警的执法权是法律所赋予的,可如何执、怎么执“并没有明确的具体规定”,这看上去似乎属于警察自由裁量权的范畴,但是按照“法无授权即当禁止”的现代行政法治原则和理念,在事关百姓切身利益的执法方式选择上至少就应当慎之又慎。 众所周知,“立警为公,执法为民”业已成为全国公安机关努力躬身践行的崭新理念。按照这一理念,就必须防止公安执法行为出现“立警谋利”、“执法等于执罚”的危险倾向,就必须使一些警察头脑中由来已久的错误执法观念来一次深刻的彻底转变。需要指出的是,执法也好,罚款也罢,其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在于加强道路交通秩序管理,最终要维护的是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说到底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满意。这就需要在执法的手段和执法的效果之间保持一种合理的比例关系,不能只强调手段“管用”而罔顾执法的效果。有权威报道在评论“暗中执法”的效果时就说:“仅就社会秩序而言,把交通执法变成猫逮老鼠,无异于把为数众多的机动车驾驶人员推到了执法的对立面,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事实上,‘暗中执法’的每一次成果,最直接的表现仍然是罚款。拿杜宝良来说,他须交罚款10500元、交通违章记分210分。这意味着,起早贪黑、以贩菜谋生的他一年白干了!”

我们当然并非是要全盘否认公安交管部门的执法方式,但“杜宝良现象”所暴露出的“北京交通管理工作上的某些疏漏”绝不可等闲视之!

35. 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土壤

社会事件:吉林省吉林市彩票销售员王荣华受彩民委托替买彩票,意外中了500万元巨奖,她把彩票交给了彩民。吉林省体彩中心称:“王荣华坚守职业道德的做法,将为中国彩票重新树立诚信的形象。”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众多彩民怀疑她的动机和行为,让她发出了“做一个好人怎么这么难”的感叹。结合这一事件谈谈你对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土壤的理解?

参考答案:彩票的故事说明,自觉维护诚信这一社会基本道德准则时下是多么艰难。 听听王荣华的心声吧,惟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明白这个事件的道德内涵。“如果让我代买的彩票,只要中奖我都昧下了,那社会不就乱套了吗?”这意味着,她不想生活在那种乱了套的社会中,所以她要以实际行动守护社会的道德底线和基本道德秩序。这告诉我们,利己是讲求道德和诚信的出发点,但却是以利他的方式实现的。以诚信的态度来讲求道德,是对自己道德信念的坚守,也是对社会道德秩序的维护。

19

讲道德、求诚信,是一种防守性行为,也就是坚守一条底线,是洁身自好。王荣华以防守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道德底线,却被高举,这正反映了目前转型期的中国道德状态混乱的现状,而众多彩民对她诚信行为消极反应的潜台词则是,这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倒是见好处就拿、把物质财富作为惟一财富标准更受用。

友爱是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往往比诚信更积极、更主动。由于诚信的缺失,友爱行为有时不仅不能利己,反而对自己会造成伤害。有的人助人为乐帮助遭遇车祸者,却被人赖为肇事者;有的人勇于救人,自己却落得一身病。当然,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因为乐于助人而被人所称道、所帮助。诚信和友爱是一种能量,一旦成为一种行为,就会激励其他人,就会繁衍不息。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利己行为的正当性正被愈来愈多的人所称颂,所传播。然而,我们往往又忽略了利己行为的另一面,即利他的正当性。因为,经济人不仅是理性的,而且也应该是讲道德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只有为社会和他人提供质优价廉的商品和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因此,市场经济越是发展,就越需要提倡诚信友爱。

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注定有成功和失败,有富有和贫穷。先富起来的人应该勇于承担对社会的责任,用自己的财富合理地回报社会。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内耗、摩擦、风险和代价,使社会的运行成本大大降低。诚信友爱不仅可以给社会带来功利化的物质成果,而且也具有极高的精神价值。它不仅有利于增加社会的价值认同感和凝聚力,也会使人们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感受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人生的美好和生活的幸福,激发出不竭的创造力。

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友爱,不仅需要内心信念的坚守,更需要民主法治的维护。法律只有体现出法的精义,才能使诚信友爱这一道德规则健康成长。10多年前,联想公司曾制订出业绩奖励计划,可是当时政府颁布的奖金税高达300%,如果要兑现奖金,又要依法纳税,则公司当年利润所剩无几。在这种情况下,当时联想公司的负责人从外地套取了现金发奖金,被发现后几有牢狱之灾。如今,这种过高的奖金税已成为历史,但是一个话题却留了下来:一些不符合企业经济规律的法律法规经常被企业所规避;企业为了能够快速发展,依照对于更合理的法律法规的预期,经常理直气壮地这么做。这使得这些人的道德状态处于一种不明朗的状态。不可小瞧这种情况对于诚信的侵蚀作用。当企业经常这么做的时候,就会给人一种感觉:诚信守法的做法是吃亏的,也是不明智的,倒是经常踩红线者成了“英雄”。一些部门主持制订的法律法规之间互相打架对于社会的诚信伤害更大。可喜的是,这种存在多年的现象,目前正在逐步消除。

36. 孩子为何丧失了感恩之心

社会事件:据报道,一对夫妇双双下岗后靠四处打杂为生,可他们上高中的儿子却对父母“高标准,严要求”。看到同学有车接送,就要父母租辆车送他去学校;为办同学聚会,逼父母为他凑足2000块钱。究竟该怎么看这种孩子不体谅父母的现象。结合这一事件谈谈你对孩子为何丧失了感恩之心发表观点?

参考答案:其实人的一生要承载太多的恩情:父母的养育呵护,师长的传道授业,朋友的悉心关照,素昧平生者的无私援助,乃至社会提供给你的良好生存环境和发展机遇等等。只有心怀感恩,才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幸福,从而珍惜所有,否则就会身在福中不知福,无缘由地愤世嫉俗。作为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这些道理,让孩子明白感恩既是一种做人的道德,又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这种现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试想,一个唯我独尊、连父母都不关心的人,怎能希望他去关心服务他人?又怎能满怀热情为社会做贡献呢?

时下孩子在物质上对父母“高标准、严要求”的事例并不鲜见。我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社会风气不好,造成同学间的互相攀比,而这一现象并没有得到老师的足够重视,及时加以指正。二是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在孩子提出苛刻要求时没有加以制止和教育。三是孩子自己的虚荣心作祟,为了在同学中有面子,就可以不顾父母的辛劳。所以,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和家长应该对中学生加强勤俭教育和感恩教育,家长们则要掌握科学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不能对孩子放任自流。而我们自己,则要多为父母设身处地地想想,增加日常劳动和生活体验,理解他们的苦衷,改变爱慕虚荣的心态。

20

37. 天价住院费的拷问

社会事件:哈尔滨市有个退休教师叫翁文辉,因患恶性淋巴瘤住进当地一家三级甲等医院。住院66天,医药费高达550万元。患者家属质疑道:“29天内输了两吨血,你能相信吗?另外,我父亲8月6日已经去世,但医院直到8月15号还在收费。” 结合这一事件谈谈你对天价住院费的看法?

参考答案:因医风医德沦丧,已不知有多少人被害得苦不堪言。对医风医德批评之声或痛骂之声,几乎就没断过。但无论怎么批评,无论怎么痛骂,有些医院及医生,照样想着法子坑人。有报道称,上海有家医院,其业务培训竟是指导医生如何骗取患者钱财。足见,医风医德已沦丧到何种地步。天价住院费事件,实在不是偶然。

有人说,天价住院费事件暴露了医疗体制弊端,应加快医疗服务体制改革,打破公立医疗机构垄断局面。医疗服务体制改革是大势所趋,也确实应加紧进行。但以为“一改就灵”,则是太过天真。若是医风医德沦丧,就算垄断被打破,也未必就能避免天价住院费事件的发生。把什么问题都归于体制,实际上是宽容了坑人主体的责任。

其实看看报道就能知道,医院及医生坑人钱财,在许多时候已不仅是医风医德问题,而是犯罪行为。比如有业内人员自曝黑幕:骨科医生卖给病人一个人工股关节,能拿回扣1万元。一年若为病人安装60个人工股关节,就能得60万元。如此敛财,已和受贿罪构成要件完全吻合。而天价住院费背后,往往总是各种“回扣”作怪。故而对这类事,我们绝不能仅仅是捶胸跺脚,或骂医院医生缺德,或骂医疗体制有病,而应更多从加大犯罪惩罚力度上找原因,用法律来遏制医院医生“治病坑人”现象。

38. “啃老族”的深思

社会事件:家住南宁市新竹路的老江,每天都要骑车40多分钟去一家铸造厂打工,已经退休的老伴也要5点起床摆摊卖早餐。老两口披星戴月,每月只有1200多元的收入。可已经27岁的儿子,职高毕业后就没找过一份工作,整天坐在家里上网聊天、玩游戏。除了供儿子日常消费外,老江每月还要为他上网玩游戏支付300多元钱。本来应该赡养父母的子女,现在当起了“啃老族”,这给已经步入老年的父母带来了沉重负担。结合这一事件谈谈你对“啃老族”的看法? 参考答案:第一,“啃老族”给家庭造成的压力。按照南宁市平均生活水平,一个3口之家,父母退休后全家月收入为800元,年收入9600元;如果子女正常工作,月收入按照500元计算,全家年收入超过1.5万元。除基本生活费用外,家庭每年至少会有5000~8000元左右的积蓄。但如果子女“啃老”,每年家里仅能存下1000~2000元。老年父母的生活受到了极大影响。郑维宽说,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有人说,“啃老族”将成为未来中国家庭生活的“第一杀手”。

第二,在给家庭带来经济负担的同时,“啃老”也给社会和年轻人自身的发展带来了危害。,高比例的生产能力和低抚养率是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人口红利”,但随着人口老年化速度上升,我国将由“人口红利”阶段转为“人口负债”阶段。在这种形势下,“啃老族”所带来的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必然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第三,同时,专家指出,年轻人不进入社会历练,他们的知识、观念、能力就会越来越与社会脱节,将来就业也会越来越困难。而长期处于社会边缘,还可能导致他们的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隐患。 第四,“啃老族”的出现,与近年来就业压力增大有关。劳动部《2003─2004:中国就业报告》指出,当前我国正面临自然新生劳动力的高峰期。专家统计,城镇新增劳动力中只有40%~50%能够实现就业,新成长失业青年增幅为63.2%,青年就业问题已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主要矛盾。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许多年轻人的就业之途变得坎坷曲折。这其中,一些人由于学历低、技能差,在就业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很难找到就业机会,或者由于收入太低而不愿就业。即便是大学毕业生,也感到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一些人似乎很难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所以干脆自愿选择失业、待业。这些不能或者不愿就业的年轻人,自然而然就变成了“啃老族”。第五,“啃老族”的出现,也与一些年轻人就业时高不成低不就,害怕吃苦,只把眼光放在“清闲、高收入、高地位”的工作上有关系。

21

第六,这一现象提醒我们反思这些年来的独生子女教育。“啃老族”绝大部分源自最初的几代独生子女,从小就在被“捧着”、“抱着”、“举着”、“背着”、“顶着”的状态中成长,家庭应该传输给他们的勤劳、孝顺、责任感等价值观他们根本就没有得到,相反还养成了唯我独尊、不能独立、追求享受、缺乏责任感的性格。在社会就业岗位有限的情况下,他们对职位的期望值却过高,偏离自己的实际能力,因此造成就业困难。 第七,对此应该进行反思的不仅有家庭教育,还有学校教育。在以升学为导向的应试教育中,在中等教育阶段,年轻人根本就得不到职业技能训练,这使得许多人在就业市场中没有优势。市场经济要求青年人在各种风险中博弈,而应试教育使得年轻人思想、心理都不成熟,对社会竞争缺乏价值观的准备和心理准备,一些人由于害怕在摸爬滚打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干脆逃避竞争,封闭自我。

39. 为\公开选拔干部\叫好

社会事件:最近,贵阳实行“公推竞岗”措施,将县委书记等“含金量”很高的位置拿出来,让有志之士竞争。长沙等地也在媒体上刊登启示,公开选拔一部分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结合这一事件谈谈你对\公开选拔干部\的看法?

参考答案:在现行干部体制的框架内,民主之风吹起,公开之声响起,这不能不说是个好现象。 公开、透明、公正地选拔各级官员,本应是官场的常态。在党的各类相关文件里,对如何选拔干部,都有明确的规定。公开、透明、公正地选拔各级官员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官员通过有序竞争,能够展现自己的才华,传递自己的抱负,立下自己的承诺。公众可以通过“公开选拔”等形式,得到自己的知情权,获取自己的参与权,行使自己的表达权。受到公众委托和授权的官员,不仅要对上级负责,更要对群众负责;不仅要看上级的“脸色”,更要看群众的“脸色”。这就是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的吸引人之处。 与公开、透明相对的,自然是封闭和暗箱操作。查查那些暴露出来的贪官污吏,许多人都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谋取高位,有的公然买官卖官、带病上岗,有的通过小圈子、关系网,把权力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成为自己和小集团谋利的工具。正是由于封闭和暗箱操作,公众失去了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因而也不会有实际的监督权。河南省几任交通厅长前“腐”后继案、黑龙江省绥化买官卖官窝案等,不都是生动的反面教材吗?

公开选拔干部是民主的实验,也是制度的一种完善。只有通过恰当的民主程序,分散的国民利益才能升华为整体的国家利益。不经过民主程序,统治精英或任何一个社会群体所自行宣称的“大众利益”都是不值得信任的。贵阳等地的做法之所以值得称道,不是他们有什么新的创举,不是他们有什么明显的成果,也不是他们胆子有多大,而是他们已经意识到了民主程序的重要性,意识到了管住各级人民公仆,需要用科学和严密的制度。

政治学上有一个经典的主张:让野心与野心相对抗,让权力与权力相抗衡,让利益与利益相竞争。公开选拔干部、公开使用干部、公开监督干部,就是一种有效的权力制衡。权力没有制衡,就会像脱缰的野马,无所顾忌,最终伤害的是公众的利益。防止权力撒野,首要的就是从源头上管住它,不让它有冲动的可能。官员准入制度就是其源头。在公开和透明的阳光下,权力不敢腐败,至少不敢恣意妄为。当然,形式上的“公推竞岗”还不是民主的全部。这就要干部制度的设计者深思熟虑,给“公推竞岗”这样的措施以更多的内容、更细密的规则、更可行的操作性,让干部领域的民主之花真正开放起来,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

40. 大学生接受“无耻培训”的反思

社会事件:08年3月,南京市查获了迄今为止全国最大的一起在校大学生传销案,案件涉及33所高校的834名在校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入会时要接受无耻的“精英”培训:裸露上体或下体;棍棒打击;扎图钉;向下体或肛门塞啤酒瓶;扇耳光;刀割身体;等等。接受过无耻的“精英”培训后,有的大学女生当众脱衣演讲甚至同别人性交。(8月20日《检察日报》)。谈谈你对大学生接受“无耻培训”的看法? 参考答案:这样的所谓企业培训令人发指,令人震惊,真是无耻之极。据悉,组织者称“做人要无耻”,

22

“不要把自己当人看”,面对最恶毒的语言咒骂,也要面不改色、微笑接受。只有这样才能够成为“精英级”营销人才,以后接触客户时,不管对方是多么挑剔、无理的人也能从容面对。“无耻”居然能够和“精英”联系在一起,真是可笑。

让我们笑不起来的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大学生接受这种无耻的培训?按理讲,这些低劣的无耻行为,辨别起来并不难,为什么这些受着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还要知耻而乐意参与呢?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当今大学生就业的艰难。尽管各高校招生时都声称,自己的毕业生就业率超过了90%,但是,大学生清楚,大学生家长也清楚,社会更清楚实际就业率是多少,甚至许多大学四年制本科的最后一年,干脆留给学生到社会上找工作。据媒体报道,有的地方招大学生司机、大学生服务员,也有大批大学生争着应聘。正因为大学生就业难,才会有那么无耻的“企业”也有能够吸引大学生。

数百名大学生愿意接受无耻的“精英”培训,可能真的和他们错误理解所谓“精英”培训有关。此前可能他们对于所谓“精英”培训并不了解,以为“吃得苦中苦,方做人上人”就得接受无耻训练。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可能他们听到、见到的所谓“精英”,还真有这方面的例子,因此对他们产生了误导。可见,大学生在校缺少必要的就业知识培养,对于社会所真正需求的人才不了解。这些有待大学教育解决。 这件事也提醒社会,在校大学生“边学习边工作”是否值得提倡?前一段,媒体经常宣扬一些大学生“边学习边工作”典型,说什么有的大学生上学不误挣钱,锻炼了自己,也减轻了家庭负担,甚至有的还成了“大学生百万富翁”,这些对不少学生产生了诱惑。特别是那些家境较贫穷的学生,最知道上大学的艰难,很想通过“边学习边工作”给父母分忧。这些问题都应该引起社会重视。

传销骗子专骗大学生的事例告诉我们,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社会方方面面关注,学校需要加强引导和管理,社会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产业结构,应最大程度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一些问题的出现,表面上看是大学生自身问题,实际上是社会问题。如果不能很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中国的高等教育可能就是一种最大的社会浪费。

41. \天价月饼\为何年年天价

社会事件:08年8月12日下午,在广州某超市,上架的月饼少人问津。广州市物价局副局长邱亿通在广州市稳定月饼价格提醒会上指出,“即使用鲍鱼鱼翅等高档材料制作的月饼,价格也不会太离谱,反而月饼盒内搭售其他商品、过度精美的包装导致‘天价月饼’屡禁不止。”他还批评说,“积聚了中国深厚历史的月饼如今却出现了‘买者不吃,吃者不买’的现象。”(8月13日《新快报》)。谈谈你对\天价月饼\的看法?

参考答案:“纯金”月饼、“纯银”月饼,月饼盒里装名贵洋酒、高档礼品??每当每年的中秋佳节来临之时,过度豪华包装的月饼纷纷火爆出炉,各种“豪华月饼”挤满各地商店的柜台,而且销量甚好。这些变了“味”的月饼动辄几千元一盒,甚至售价竟高达数万、数十万元,价格之高不能不令人瞠目结舌。虽然竞赛似的豪华包装月饼年年渐涨,总是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却迎合了一部分人的需求,市场竟然也总是销路看好。

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月饼包装问题,曾经发布了《月饼强制性国家标准》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等规定。但在令人叫好的同时,大家不禁要问,这么做有用吗?

月饼的“过度包装”不但会造成大量的资源与能源浪费,而且还会因此产生一大堆垃圾,对环境保护很不利,这样的做法当然不可取。可是我们也应该明白,凡是所谓“天价月饼”的购买者,都不是冲着盒中的几块月饼,他们看中的其实就是这些令人炫目的奢华包装以及“天价”之下所包含的内在价值。买的、卖的、旁观的,其实都心知肚明:“买的不吃,吃的不买”。愿意掏这“冤枉钱”的人,目的只有一个:买了送礼。

因此,即便《月饼强制性国家标准》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能够严格执行下去,相信“天价”商品的新闻并不会就此消失,因为还有不少人需要它的存在,说不定其它原因而形成的“天价”商品又会马上热销。

总而言之,天价月饼的价值,不在于月饼。在天价月饼中,月饼只是一个符号,“天价”才是月饼的

23

本质。因此,无法解决腐败贿赂这个命题,天价月饼、天价粽子等天价商品依然还会层出不穷,并且永不消逝。

42. 明星“跳槽”国外的背后

社会事件:国际巨星巩俐被新加坡当地媒体报道称已获得新加坡公民权,她的好友在接受采访时也默认这个消息,但巩俐八月二十三日并未出席于当地高等法院举行的公民宣誓仪式,也未领取粉红色的新加坡身份证。(8月25日中新网)。谈谈你对明星“跳槽”国外的看法?

参考答案:一个人加入外国国籍,其实本不算什么。因为那是人家的私事,和别人没有任何关系。如今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人不说是多如牛毛,也可以说是数以万计。有钱者,会移民国外;有名者,会移民国外;便是无名无钱者,如果才华出众的话,也会移民到国外。 明星们的频繁“跳槽”,自有其跳槽的原因和背后的苦衷。但归根结底的一点是,有利于其个人事业或人生的发展。否则,谁愿意移民到国外?明星们不但有名且有钱,一旦看到自己在国内发展不好,便会将眼光投到国外。当然,还有一部分明星是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许多内地明星为了到国外求发展,先是通过“优秀人才入境计划”领取香港身份证成为香港人,而后移民到国外,如胡军、章子怡以及汤唯等。无论如何,明星们加入外国国籍不可阻止,他人也无法阻止。

而明星加入外国国籍,似乎也在提醒我们,我国的电影市场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是我们迫使明星“跳槽”,还是明星们后继乏力只好到海外去“混”了?实际上,去海外“混”的人很少。有些人不但在国外“混”出了名堂,还返回身来,继续在国内大红大紫大把赚钱。比如像李连杰、章子怡等。和体育人才一样,演艺人才同样应是“放出去、引进来”。可惜,我们目前看到的多是“放出去”,很少看到“引进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相信未来的影视市场,一定会是“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43. 运动员的商业产权究竟该属于谁

社会事件:“该帖所述纯属恶意造谣”。耐克公司的一纸声明,直接回击了刘翔商业活动频繁,身体机能已不能满足大运动量的比赛要求,因此应赞助商利益要求而选择退赛的这种传言。据称,刘翔退赛并没影响广告商的信任,目前所签约的耐克等十多个国内外品牌中,已有多个品牌迅速声明双方合作不会因退赛发生变化 。(8月21日《中国青年报》)谈谈你对运动员的商业产权归属的看法?

参考答案:商业活动是否多到了影响运动员正常训练和肌体健康的程度,媒体不妨进一步追问。笔者此番只是想探讨另一个话题,国家运动员的商业产权究竟该属于谁?随着体育的市场化,明星运动员尤其是奥运会冠军级运动员“身价百倍”,自然成了国内外知名企业竞逐的对象,成为广告商的“最佳雇员”,以及影视文化活动的“种子选手”。当然也给运动员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入。比如“小巨人”姚明的个人财富,去年就已经达到2.6亿元人民币。体操名将李小鹏,2007年收入已超过250万元人民币,虽然相形见绌,也是普通百姓难望其项背的。

可以说,体育明星们无论如何富,国人并不嫉妒,正像不妒忌水稻专家袁隆平一样。在国外,就像栾菊杰那样,运动员凡事都要自掏腰包,摘金夺银也好,狂赚商业利润也罢,只要照章纳税,也实在容不得他人说三道四。但在中国,这事儿就得另有说道。

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决定了运动员的培养以“国家的方式”。从小选拔进入体校,享受着优厚的工资福利待遇,参加国内外比赛也全由国家财政埋单。按网友的估算,在中国,培养一个奥运金牌级的“千金”,其花费是7亿元人民币(8月7日财经网)。既然如此,运动员的商业收入权属就不仅仅属于个人,而更多的属于国家,这也符合谁投入谁收益的规则。据称,体育总局以及前国家体委曾有相关规定,运动员在国家队时许多商务活动的开发权属于国家队,运动员相关收入的相当一部分必须上缴所属的协会,这些收入还包括在一些大奖赛上的奖金。尽管这些规定也缺乏“契约”的外延,但依然含有合理的内核。虽然与市场条件下的商业权益规则尚有距离,但实在不能脱离了举国体制的国情评判是非。

急待厘定的是,体育主管机构在培养运动员夺金的同时,如何处置好体育训练与商业活动的关系?如

24

何处理商业开发的收益,使产权更清晰?怎样才能在运动员与国家之间形成双赢和多赢的局面?包括建立怎样的奖励机制,尤其是退役运动员的福利保障制度等等。

当下,无论是国家主管机构还是商业企业对于体育的商业性开发,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初始阶段。国家体育组织尤需创新管理手段,运用契约、法规、制度等健全的产权模式,充分挖掘体育的商业潜力,以增强竞技体育的自我造血能力,减轻国家负担,同时为更多的运动员消除退役的后顾之忧。我们的目标当是,在金钱、市场、商业力量面前,致富更多的运动员,挺立起中国体育的脊梁。

44. 为延安“三问”叫好

社会事件:腐败呈现新动向,反腐得有新思想。延安市“问责问廉问效”(官方简称“三问”: “早问、真问、主动问”)工作研讨会在西安召开,对“三问”开展一年来的情况进行总结与研讨。据说,这套“三问”新法是延安市纪委的首创;据说,全国已有14个省、40多个县市开始学习“三问”经验;还据说,参加研讨会的20多名省内外专家对“三问”给予了高度评价。谈谈你对延安“三问”的看法? 参考答案:什么高招能引动如此积极的波澜?仔细看看这个 “三问”模式,“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本质指向是一而贯之,不同之处在于:由于思路上的调整,纪检工作的视野开阔了、范围拓宽了、方法灵活了,结果是纪检效能得到了提升。通俗概括,“三问”模式表现出了明显的“早问、真问、主动问”倾向——— 因此“一早”,因此“一真”,因此“一主动”,为自己赢得了工作空间上的“海阔天空”。 所谓“早问”,就是把纪检过问的关口提前了——— 谁说纪检部门只能 “民不举,官不究”,只能等人家把恶果鼓捣大了才来收拾残局?“三问”模式把“有问题要问”扩展成“有问题要问,无问题也要介入问”,并且是在决策之前、执行之中和形成结果之后都要随时“问”。如此一来,事前、事中、事后都有了纪检部门的身影——— 随时发现,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随时“敲打”,能遏制不少干部的非分想法;随时监督,能最大程度减少滥权的损失。要强力反腐,更要强力防腐,为什么要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秉持的正是如此“反腐关口”前移的思维嘛。 所谓“真问”,就是得动真格的———不管说得多热闹,重要的是刀下得见菜,真的对干部要求严一点,下手狠一点。据悉,延安“三问”运行以来,共实施警示训诫648人,给予党纪处分59人,给予政纪处分37人——— 这是“三问”发挥效力最直接的表现。有人说,现在一些干部是天不怕地不怕,什么都敢干,什么都敢糊弄。要我说,他们还是有怕的,最怕的就是丢了“乌纱”。你要是搞形式走过场,他比谁都能糊弄;你要是下硬茬,他比谁都害怕。所以,纪检问责关键还是要加大处理比重,真的让太平官们有危机感,感觉自己坐在火山口上,敢“不问事、不理事、乱办事”,自己随时可能下得台来“没有事干”才行。

所谓“主动问”,就是得“没事找事”,主动四处“管闲事”——— “三问”模式的监督对象很宽泛,管你这单位是暴露出问题还是没暴露出问题,管你这干部是违规吃喝饮酒还是工作不当,凡有“信息”处,都可成为“问廉人”。当干部们发现随时随地都处于纪检部门“放大镜”关照之下的时候,办事做官总是要掂量掂量的。“掂量”之后,“胆子”可能就没那么大了,事儿办得可能就没那么糟糕随意了,“擦边球、踢皮球”也就不敢想“球”就“球”了——— 怕只怕“认真”二字嘛。 得承认,真要做到“问责一人、警示一片、教育一线”,还要有很多努力:比如问责处分的力度是否能够加强,大量的“警示训诫”会不会降低“威力”?比如,格外成立的“三问办”如何协调与纪检其他部门的管辖关系,他们的权力怎样监督才能避免“不听话就问你”的权力膨胀?再比如,各地操作中会不会造成 “选择性问责”的局面,鸡毛蒜皮的小事“问”个不停,真正敏感涉及到其他官员利益的大事就睁只眼闭只眼甚至干脆别过头去? 当然,指望一个“三问”模式浮出水面就立马解决所有反腐问题,未免盲目乐观了——— 一个新思路,总是要在不断的尝试、修正中才能逐渐成为可靠的制度。窃以为,“三问”模式最大的启示是:纪检干部不能安于现状,总抱怨自己的无奈与乏力——— 如果说当下的纪检部门真的存在某种尴尬的话,那么这种尴尬也不是绝对的,只要肯在工作范围上、工作思路上、工作方法上多动脑子多创新,更宽阔的工作局面还是有可能被闯出来的。所以,不要问“三问”模式能否包揽解决所有矛盾,而要问延安首创的“三问”

25

模式在各地还能怎样被完善、被发展?毕竟,在反腐问题上任何一点创新,都被民众殷殷期待。

45. 天门城管案被告翻供的质疑

社会事件:曾在全国引发轰动的原天门城管打人致死案在湖北省潜江市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庭审过程中,被告人孙代榜、熊巍、鄢志明、胡落红全部翻供,否认曾直接殴打被害人魏文华,并指出当初认罪是因为天门市公安局的“严刑逼供”。 谈谈你对天门城管案被告翻供的看法?

参考答案:这是一个令人错愕而猝不及防的后续消 息,当人们冀望英雄的在天之灵早日得到告慰、犯罪嫌疑人早日受到应有惩处之际,孰料,四名被告全部翻供,不仅否认曾直接殴打被害人魏文华,还指陈天门市公安局严刑逼供。消息一出,网民愤怒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纷纷自告奋勇要替天行道。

应该说,网民的冲动和愤怒可以理解,毕竟英雄不能白死,在城管整体形象欠佳的语境下,网民表达对四名翻供被告的恨,一定程度上说是对整体城管的不满。但是,必须承认的是,翻供对被告人而言是一种权利,这种权利谁也不能剥夺,如果真如被告人所称,当初认罪是因为天门市公安局的“严刑逼供”,这供不仅要翻,相关逼供者也应受到惩处。当然,在真相诡谲未明之际,被告翻供是出于求生本能,希图逃于惩罚,还是果真被严刑逼供,尚需要侦查机关、检察机关拨云见日。

在真相大白于天下之际,我们不妨做一假设:这四名被告没有翻供,而是老老实实地低头认罪、引颈就戮,我们是否就可以释然了?不!因为即便他们受到了应有的惩罚,最多也只是完成了自我救赎,无法救赎的城管制度还横亘而在。其实,四名被告何尝不是制度的牺牲品,我相信他们原本不是十恶不赦的,是制度的恶激发了他们人性的恶,一定程度而言,他们也是为不合理的制度买单。

犹记得,天门城管打人致死事件甫一爆发,便激起了舆论强烈反响。有网民追问:孙志刚死了,用生命让我们反思了城市收容制度;魏文华死了,用鲜血让我们拷问着城管制度。城管制度无论何去何从,都必须进行大的手术。遗憾的是,结果并没有如此简单,事态的发展就如此吊诡。

毋庸置疑,天门城管打人致死事件的要害在于,它不是偶然,也不是孤例,它暴露了城管存在的制度性病灶,它甚至引向了一个命题——— 城管存废之辩。城管到底有多少权力,又有多大自由裁量权?也许一时很难说得清,有人粗略统计,城管的执法覆盖13个领域:市容、环卫、城市规划等,拥有三百多项职权,有城管队员甚至自称,只要没人管的事儿民众就会找城管。

权力如果缺乏有效制约,必然伤及合法权利。权力越多,权力的触角越容易旁逸斜出,就越容易危害民众。因此可以说,当前诸多因城管执法引发的悲剧,往往是源于体制积弊,诚如学者所言,如果不能从根本上、体制上解决问题,就会有两种极端结果,城管要么暴力执法,要么不作为。在当前语境中,取消城管,或者让城管不作为,可能不太现实,惟一可行的路径就是约束城管权力,从制度上保证城管执法时“循规蹈矩”,保持克制。

总之,即便四名被告认罪态度良好,我们也不能释然。即便不废除城管制度,也需对城管体制进行大手术,否则,就难保悲剧不会重现。

46. 公务人员不作为为什么要玩三次?

社会事件:今后,河北公务人员在履职时将面对一条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出现三次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将“辞退没商量”。对于“三次”之规,参与起草这个办法的河北省纪委工作人员解释说:如果次数太多,难以体现制度规定的约束力,而次数太少又不能体现教育为主的原则,况且惩处太重,也难 以真正落实。(8月23日《法制日报》)。谈谈你对公务人员不作为出现三次再处罚的看法?

参考答案:剑还没亮,就担心治不了对方的死穴,一方面说明这个制度本身有漏洞,有可乘之机;一方面说明制定者缺乏执行制度的决心和勇气。对付公务员潜规则,看瓜别怕偷瓜,否则,“三次”之规只能是一纸空文。

“三次”之规,本身其实是给公务员的潜规则一个“台阶”,给不作为、乱作为者一个缓冲的余地。

26

“三次”之规,至少要有以下几点需要跟进和保障。一是要有严格、完善的举报制度和监督处理规定。二是要“准、狠”。准就是要证据确凿,不能捕风捉影;狠就是要处理力度一步到位。“三次”之规就是容许一个公务员至少可以“玩”三次潜规则,这里就又存在了一个制度执行的漏洞:谁来监督“三次”之规的执行,又如何保障第三次“辞退没商量”? 再说说“三次”之规的制定者为何底气不足。“三次”已经体现了制度规定的约束力缺乏。参与制度的起草者担心“次数太多”,说明担心执行力度的疲软和松垮,或者说制度缺乏保障执行的后盾。担心次数太少不能体现教育为主的原则,又明确说明惩处太重,难以真正落实。说明“三次”之规在起草时就已有“边打边摸”的基调,不准备让谁“难过”,见不得谁“难过”,更没让谁“难过”的底气。“惩处太重,难以真正落实”,说明“推辞没商量”如果没严格的制度保障,也不过就是说说而已,最后“教育”一下,大家相安无事。

“一推二拖三拒绝,先吃后拿再报账,名为检查实违法,‘赞助’摊派一齐上。”这些公务员的潜规则让群众深恶痛绝,还“哑巴吃黄连”。“三次”之规,算是看到了公务员潜规则的实质,点到了穴位上,是不是点到死穴,关键是制度的执行力度和落实程度。否则,这个“三次”之规,只能是个纸老虎,吓吓人而已。

47. “特殊党费”折射出的力量

社会事件:据不完全统计,自中央组织部下发《关于做好部分党员交纳“特殊党费”用于支援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之后,截至目前,全国约有4000多万名共产党员自愿参加交纳“特殊党费”的活动,已交纳特殊党费近90亿元。不仅如此,眼下支援还在进行,感动尚未停止,“特殊党费”的总额和交纳的人数还在不断攀升。谈谈你对“特殊党费”的看法? 参考答案:透过一笔笔“特殊党费”,我看到以下几个可贵的特殊: ——特殊奉献。在支援灾区人民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我是党员,我带头”成了全国各地广大党员的共识。他们主动带头捐款捐物,向灾区人民倾注一片真心、表达满腔热情。尤其令人感动的是,许多离退休党员,也争先恐后交纳“特殊党费”。笔者所在支部一位离休老同志深情地说:“许多革命先烈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连宝贵生命都献出来了,我们为灾区人民捐点款物算得了什么?”在抗震救灾特殊战场上,不少党员干部面对家中房屋倒塌、亲人遇难,来不及料理后事、熨平创伤,便毅然投入战斗。他们说“我是党员,我先上”,舍小家,为大家,用汗水和血肉、付出和牺牲为灾区人民撑起一片蓝天。共产党员的特殊奉献精神,生动地展示在大庭广众面前。

——特殊责任。汶川特大地震,震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也震撼着广大党员的心灵。自地震发生以来,人们清楚地看到,在抢险救灾一线奋不顾身、无私无畏,冲在前面的是共产党员;关爱灾民、组织受灾群众进行生产自救,积极带头的是共产党员;心系灾区、踊跃捐款捐物,走在前头的还是共产党员。某机关一位普通党员说得好:交纳“特殊党费”,支援抗震救灾,既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种体现,也是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诚如斯言,各地广大党员以交纳“特殊党费”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宗旨。所有这些,既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员的特殊责任,也赢得了亿万群众的交口称赞。 ——特殊品质。“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这种特殊,体现在关键时刻、危急关头,能够站出来,敢于豁出去,舍得献爱心,真心诚意地为党分忧。5月18日中组部有关交纳“特殊党费”的通知发出后,从中央首长到地方党委领导,从各级党员干部到广大一线党员,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纷纷慷慨解囊,主动为灾区捐款,用交纳“特殊党费”的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人民抗震救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同时,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对灾区的深切牵挂,转化为立足本职、做好工作的强大动力,以实际行动带动和影响广大干部职工,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支援抗震救灾,支援灾区人民。这些无疑是共产党员特殊品质的最好体现。 常言道,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透过数十亿“特殊党费”,折射出全党上下立党为公、心系群众的党员意识,折射出关键时刻共产党员是人民群众的主心骨。有句成语叫做“一呼百应”,透过一笔笔“特殊党费”,人们分明看到的是“一呼千万应”,这不正是广大党员强烈组织观念的生动写照么?更令

27

人感慨的是,就连很多入党积极分子,乃至普通群众,也主动捐款,为灾区人民奉献爱心。试想,当今世界,除了中国共产党,还有哪一个政党、哪一个组织有如此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股特殊力量,既是夺取抗震救灾特殊斗争全面胜利的希望之所在,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之所在!

48. 江西省长公布手机号引争议

社会事件:为了使江西南昌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公平、公正、公开,避免有人投机取巧,使得不符合条件的人享受了这项政策,江西省政府办公厅通过用短信的形式向社会公布了省长、分管副省长、南昌市市长的手机号码,接受廉租住房违规举报。谈谈你对江西省长公布手机号的看法? 参考答案:支持观点:

□政府要员公布自己的手机号码,也确实称不上首创,但是一名堂堂省长公布自己的私人手机号,确实是不多见。但是一省之长的号码可不是说公布就公布的,作为公众人物,保护自己的隐私是很有必要的,并且非常的必要,这确实需要魄力。

□省长公布私人手机号此举确实是英明,因为它真正沟通了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只有人民和领导干部相互沟通、互相关心、互相信赖,公仆才是人民的公仆,人民才是公仆的人民。

□省长如此公布自己的手机号,提高了高级领导的亲和力。一个领导的亲和力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度,所谓“父母官”就是让老百姓能够感觉到父母的关怀一样无微不至,虽然由于人太多了,不可能一个一个去呵护,但是,最起码让群众在问题不能解决的时候,就像孩子受到委屈一样,可以告知父母官,这样就是亲和力的体现。

□此次公布省长以及重要领导的手机号码,让百姓看到了政府真心服务民众的决心,看到了政府高层人员的魄力和胆识。这样一来,政府的公信力可以得到明显的提高,老百姓也愿意配合政府解决问题,消除矛盾。

□江西省长率先打破传统束缚,公布自己的手机号码,接受群众举报监督,封疆大吏与平民百姓可以互动交流,无疑顺应了时代,满足了民意的诉求,是一个权力去魅的有益尝试与可喜进步。一个成熟的法治社会,意味着民主、公开、透明,让权力在阳光下稀疏平常地运作,直面民生,这于官于民都是一个福音。

□手机号码的公布,为的不仅仅是老百姓的投诉,更是欢迎广大百姓对政府监督的做法。通过一部小小的手机,就可以了解政策和发展战略是否符合民意,工作是否深入民心。这个号码还是一面镜子,通过它,省领导无论是从自身的功绩还是政府的作为,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参考样本。

反对观点:

□公布省长的手机号可以作为一个应急措施,但并非是长久之计,良好的制度运作甚于领导的亲历亲为,再伟大的领导人都不可能亲自解决百姓的所有问题,在一个成熟的社会,应该是相反的情形:找政府不如找法院,找市长不如找律师。

□省长热线不能仅仅是姿态而已,应该是一种切实传递民声的运作机制,因此,就应该公布这个热线到底是怎样运作的。要真的能够坚持接听并认真处理好每一个电话,那么就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或者说小组)。省长要成立这样一个部门,需要经过什么样的程序?其工作职责是什么?这都应该向全社会公开。 □通过被打爆的电话我们不难发现,有太多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老百姓有太多的话要对自己的“大人”说了。为什么百姓不去找相关的部门,很显然要不就是“言路”被堵塞,要不就是问题难以解决。那么有关职能部门为何不能像省长一样倾听百姓呼声,为百姓排忧解难呢?为何最后还得给省长大人打电话呢?

□无论省长、市长,无论接电话还是当面交谈,一个人只有两只耳朵一张嘴,把民生问题解决的全部指望都集中在省长市长这几个人身上,是不现实的。况且个人精力有限,如果在解决群众问题中有所疏漏或者顾此失彼,好心办坏事,岂非留下更多隐患?一个健全的法治社会,难道不是应该依据法律来调节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吗?公布再多的号码,不如切实保障一条政策的执行。

28

□公布手机号的确有短暂的特效,那些想要举报的老百姓之所以兴奋,不过是期待偶然中和省长亲自通话,让举报得到省长的批示,从而让有关部门不得不重视。然而,省长手机是谁接的?如果由秘书、助理代接手机,这和各地已有的“市长热线”有什么区别?既然市长、省长不能总是亲自接听,那为什么不用座机呢?大家兴奋的就是手机这种“亲自接听”的感觉,哪怕只是一种幻觉。

49. 部门利益一挥拳,公共利益就受伤

社会事件:为有名的能源大省,山西煤炭运力一直是瓶颈。山西省政府目前正计划投资千亿修一条铁路货运专线,遭到铁道部阻挠。地方政府的报告中,铁道部占股30%%,而在铁道部的报告中则要求占股35%%。其实争论焦点就是地方政府占据主导权还是铁道部占据主导权。谈谈你对部门利益之争的看法? 参考答案:铁道部之所以阻挠山西省政府修建铁路货运专线,是因为山西省政府的拟建报告一旦成行,铁道部就失去了主动权和控制权,换言之,该计划损害了铁道部的利益,动了铁道部的奶酪,铁道部因而不爽,而生阻挠之意。

这方面的例子可谓多矣,多到俯拾皆是,让人见怪不怪的地步了。燃油税改革为何迟迟难产?持续10多年而无法破冰,背后隐匿着税务部门、财政部门和交通部门这三方的利益。新医改方案久久难以面世,一直隐而不发,有学者指出,该方案的出台一再延迟,不是缘于学者的争议,而是受制于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博弈。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最后的方案将是一个折中的、妥协的方案。坊间曾如此描摹一些部门争夺利益的姿态:许多行政机关对待有利的职责(收费权、审批权、处罚权),就像橄榄球比赛一样,你争我夺;对待利益不大的职责,就像击鼓传花一样惟恐落在自己身上。如此辛辣的描写,可谓传神而入木三分。 部门利益一挥拳,公共利益就受伤,这就是所谓的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显而易见,诸如医改方案不出台,燃油税改革难施行,最终损害的是公共利益。部门利益破坏了政府作为公共利益总代表的形象,影响了政府的整体行动,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蔓延成了社会差距拉大的一个因素,激化了社会不公平感和阶层之间对立的情绪。正因为部门利益严重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并最大程度上损害了公共利益,才迫切需要革除这一畸形的现象。

权力可以妥协,公共利益却不能被弃置一旁,而让部门利益一逞私欲。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遏制部门利益委实不容易。1983年出台海上交通安全法,当时遇到一个尖锐的问题,远洋船队如果不服海上交通监管部门的处罚,能不能到法院告?国务院提的草案没有规定,常委会委员提出必须规定,如果不服可以上法院告,于是加了一笔,这就掀起了轩然大波。当时的交通部长副部长不赞成,主管部门不赞成就不好执法,主管部门思想不通不能硬通过,得沟通。最有分量的一次沟通是当时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的彭真,带着四个副委员长找交通部长谈话。由此,亦可看出部门利益之坚不可摧。

悠悠万事,公共利益最大。无论如何,部门利益必须从属于公共利益,因为无论是法律法规的出台还是公共政策的制定,其最终指向都是最广大的民众,广大民众才最有发言权,如果反倒成了少数部门自肥的工具,恰恰与公共政策的本质背道而驰。何以避免权力部门化,公共利益部门化?建立利益回避制度或可一试。无论是出台法律法规还是制定公共政策,让那些利益相关部门避嫌,起码界定清楚这些部门的职责与权限。

50. 公务员称“某总”引发的思考

社会事件:日前,一些公务员在社会交往中,发现他们都以“某总”互称。“某总”一般是称呼企业老板,有时为抬人身价,我们也称一些小本生意人为“某总”。可作为机关干部,具有公务员身份,又不做生意,咋也称起“某总”来了呢?如今,这种称呼时髦!一些领导干部还习惯于下属称自己为老板呢!谈谈你对公务员称“某总”的看法?

参考答案:市场经济社会,老总、老板是财富的象征。老总、老板意味着住豪楼,食珍馐,行有香车宝马,穿是世界名牌,无限风光,无尽奢华。老总、老板还代表一身霸气,一手遮天,谁不听话,立马炒

29

你鱿鱼,让权力欲得到尽情释放。当不上真老总、老板,被人叫声也感觉舒服呀!这种时髦的称呼,把当今“一切向钱看”不良社会风气下,公务员对政府这个政治实体与企业这个经济实体的严重混淆,对自身角色认同及其权力定位的严重问题揭露得淋漓尽致。

我们知道,政府和企业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组织,官员与老板是“两股道上跑的车”,绝不能“并轨”。政府是一个政治组织,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如果说企业经营的理念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利润”,获取的主要利润通过“金钱”来体现;那么城市经营的理念就应当是“以最小的市民负担获取最大的市民福祉”,获取的主要“利润”是社会公民的“满意度”。而企业老板则是企业的投资者,是企业的主人,它的基本职责是保证利润的最大化。公务员是政府的“雇员”,是人民的“公仆”,是政府管理职能的具体落实者和管理责任的直接承担者。二者的追求有天壤之别,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混淆政府与企业、公务员与老板这两种身份,必然带来严重问题。我们看到,改革开放以来,部分地方政府官员在“招商引资”、“经营城市”的过程中,把政府当成企业,强调企业化运作,在别人叫和喊自己为“老板”的浓厚氛围中,俨然也把自己当成了真老板,于是像老板一样豪华办公、吃喝的排场越来越大、应酬越来越多、车越坐越好、城市广场越建越离谱、自己的官邸越建越大,最后发展到官商勾结,离公仆形象和服务型政府越来越远。这不仅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伤害了群众感情,影响了社会和谐,而且还严重腐蚀干部队伍,使贪污腐败有禁不止,败坏社会风气,破坏政府形象。

在现代社会,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地方政府和官员本身并不是件坏事。官员可以学习“老板”雷厉风行的办事作风;学习他们不因循守旧,永不满足,不断开拓,勇于创新的精神;学习他们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减少过多的科层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等等。但如果把政府当作有限责任公司,把官员当成老板,就完全违背了政府的传统定位。

51. 校园不良证件引发的思考

社会事件:武汉市洪山区的蔡女士日前来到广埠屯工商所投诉,称自己9岁的儿子在南望山小学旁的副食店买了一张“流氓证”,自己差点气疯了。广埠屯工商所执法人员立即找到该副食店,在店内发现不但有“流氓证”,还有五颜六色的“处女证”、“泡妞证”等。“泡妞证”下方竟写着“中国坏男孩协会颁发”字样,“流氓证”的正上方则写着“有效期100年”,每个证的内页都有编号,姓名、性别、家庭地址等。(8月28日《楚天金报》)。谈谈你对校园不良证件的看法?

参考答案:“我是流氓我怕谁”是前几年很流行的一部文学作品的名字。但那样的作品是针对成人的,其观赏对象并非少年儿童,那不过是成人间的文学娱乐。可是,眼下出现的“流氓证”、“处女证”、“泡妞证”等,却是针对儿童的游戏,没有丝毫艺术含量,却很有可能对青少年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小学生们买“流氓证”、“泡妞证”,觉得是很“酷”的证件,拥有这样的证件很神气。可以看出,他们可能以为“流氓”并没有什么不好,做个“流氓”很好玩。这样的游戏真让人担心,以低级趣味做游戏内容,会不会诱导儿童在不自觉中建立是非不分、好坏不辨的模糊人生概念呢?

小学生对持有“流氓证”之类的游戏感兴趣,或许是受了有关不良文化的影响。在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时常可以见到剧中的青少年角色,语言油腔滑调,行为玩世不恭,经常说脏话,比着表现“流氓形象”。有的情节直接把一些成人行为搬进儿童节目,少儿节目成人化,低俗化,使青少年不断接受不够健康的文化信息,因此才引起了他们对“流氓”文化的兴趣。

再往远的说,成人间推销“我是流氓我怕谁”之类的“文学艺术”,多少也会对青少年产生一些误导。你以为是“艺术”,孩子们却看成了时尚,感到很“酷”,是有这个可能的。每当这类成人“流氓艺术”面世之后,哪一次不是很快就成了孩子们的流行语?所以,杜绝文化低俗必须先从成人文化开始。

社会低俗文化,从成人节目到青少年节目,终于发展为直接向少年儿童推销低俗行为,这样的过程应该引起社会的警觉。对于这种现象,不仅工商管理部门需要重视,社会的各个部门都应该重视。直接向儿童推销不良文化,不仅违反了工商管理规定,可能也违反了文化管理规定和治安管理规定等,应该全面严肃认真地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否则,为了商业利益,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向青少年推销低俗文化。要坚

30

决杜绝“流氓证”之类游戏对儿童的腐蚀。

52. 房价为什么万万降不得

社会事件:作为中房集团这一国有房企的老总,孟晓苏很少直接批评政府政策,但在日前举办的“中国地产30年成果展”上演讲时,他直截了当地亮明自己的观点:房价大涨是因为宏观调控搞乱了供求关系,楼市拐点是媒体裹胁开发商炒作出来的,什么价格都可以降,只有房价万万降不得,无论自住还是投资,现在都该出手了!(8月27日中新网报道)。谈谈你对房价降与升的看法?

参考答案:孟晓苏演讲内容来看,他无非是想表达两层意思:一是国家的宏观调控措施有误;二是房价下降可能带来危害。

稍微分析一下孟晓苏的观点,就会发现有些问题。从国家对房市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来看,无论是“国八条”、“国六条”还是其他关于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都是为了稳定房价,给虚高的房价“降火”,怎么能说是“搞乱了供求关系”呢?

房价下降真会造成类似香港或者美国那样的结果吗?房价下降,的确可能影响到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但前提是,房价是合理的。当前中国的房价合理吗?答案不言而喻。经过近几年的暴涨,房价已经严重虚高。在这种情况下,房价下降只不过是一种理性回归,这不但无碍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还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从而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此外,从报道中看,孟晓苏也承认,目前房价没有跌,而是在涨,只是涨幅比去年下半年低了很多。这就存在一个问题:既然承认房价还是继续上涨,为什么又要说“什么价格都可以降,只有房价万万降不得,无论自住还是投资,现在都该出手了”之类的话呢?

一边承认房价还在继续上涨,一边却一再强调“房价万万降不得”,以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眼光来看,孟晓苏分明是在帮开发商们说话。在商言商固然不错,但孟晓苏作为国有房企的董事长,说出这番有伤百姓感情的话,就有点不妥了。而他在网上遭到网友们的“拍砖”,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53. 两则城管的新闻的思考

社会事件:两则城管的新闻。一则很扎眼,《现代快报》称,南京一家卤菜店老板,因要不回城管没收他违规放于门外的灯箱,气急之下在门口张贴“市容和狗不得入内”的标语;另一则很惹眼,据《春城晚报》报道,昆明五华区城管25日成立一支由15人组成的城管监察女子中队。她们身高160厘米以上 ,年轻形象好。力求通过“铿锵玫瑰”女性柔情的温和执法思路,改变城管给人缺乏亲和力的“习惯”形象。谈谈你对两则城管新闻的看法?

参考答案:相信大家看到这样的镜头心里都挺难受的,城市市容环境管理者,原本是一座清洁、和谐、安适之城的忠诚呵护人,却被百姓写出如此不雅的标语来表达内心感受,来为城管刚性执法这般矮化“定位”。店主张贴这种带侮辱性标语的行为固然不对,即便闯入公众视线的这一条“最牛标语”尚是极端个案,但作为现行城管体制的意识层面理应全面深思:到底是谁的错?是一股什么样的内力推动着商贩写出此等标语的?

之所以城管给人留下缺乏亲和力的“习惯”印象,不是执法者都是男儿汉,未有组建身高160厘米以上的靓丽女子中队的缘故,而是不少执法者本身没有充分从人性的角度考量。作为公共事业的管理者,理应本着“以人为本,积极助帮民生”原则;一座宽容而大度的城市,它一定具有善待屋檐下的每一名公民的美德。如果执法者脑中时时常驻“以人为本”思维,他们到卤菜店门前,就不会直线型执法,简单粗暴地取走灯箱。而会先期提醒灯箱违规置放,会人性化地让店主自纠违规行为。

况且,作为人民的公仆,公共环境的监护者,还应怀着对百姓民生维艰的充分敬畏之心。在对待小商小贩上,执法者不应以过度的“刚”去震慑他们,而应据客观实际,充分放大人性化执法的维度空间。比如,夜深人寂时,一个置于店前的灯箱真的就影响了城市之美吗?往来人流与车流极少的情况下,执法者

31

何不切合实际,夜晚在不影响公共秩序的情况下,让灯箱的置放空间稍许宽松一些呢?果真如此,这名店老板是断不会写这等标语的。

百姓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谁为百姓谋福祉,谁就能得到百姓的肯许;谁专图自己方便和痛快,粗暴追着小商贩满城跑,谁便会看到百姓撰写的“讽刺标语”。作为城市守护者,须将人性化思维贯穿到管理始终。而商贩只要管理得好,他们是我们城市之福。这就需要城管转变服务意识和管理职能,由过去的“捉老鼠”式的刚性执法,尽快转变到维护秩序和环境卫生的柔性执法上来。

54. 群体性事件突发,为基层执政敲响警钟

社会事件:镜头一:08年6月28日至29日凌晨,贵州省瓮安县部分群众因对一名女学生死因鉴定结果不满,引发大规模人群聚集围堵政府部门和少数不法分子打砸抢烧突发事件。

镜头二:08年7月3日,陕西省府谷县一村民驾驶农用货车为逃避检查跳入黄河并死亡。一些民众包围住警察,并把警车掀翻、砸烂。

镜头三:08年7月19日,云南省孟连县发生胶农聚集和冲突事件,40余名公安民警和10余名胶农在冲突中受伤,2名胶农死亡。

镜头四:国家有关部门前不久颁布实施的《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处分暂行规定》,对处置群体性事件时使用警力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你认为群体性事件突发对基层执政有那些启示?

参考答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实上,一些群体性事件突然爆发出来,实乃多年矛盾蓄积而致。纵观接连发生的群体性事件,虽然导火索不同,但其中深层次的原因大体相同。几起事件无不是由群众的利益诉求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一些领导干部对群众的感情冷淡麻木、滥用警力激化矛盾等造成的。激烈的冲突对抗、严重的破坏性后果、恶劣的社会影响,几起群体性事件以极端表现形式给基层党委、政府敲响了警钟。

这几起事件给我们的一个深刻警示是,在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政府绝不能麻木不仁,无所作为,而必须有作为、早作为,畅通各种利益诉求渠道,及时解决群众的各种诉求,不能让百姓言论成为“堰塞湖”。在矛盾凸显期,各级领导干部不应回避矛盾,而要敢于直面矛盾,善于化解矛盾。回避矛盾,只能将“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最后积重难返。

“对党充满感恩之情、待人善良温和的傣族群众,拿起了刀斧棍棒,与警察对抗,用暴力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件事情必须引起我们当政者的深刻反思。”李纪恒在处理孟连事件时对云南官员提出严厉警告。 群众利益诉求长期得不到解决,集中反映出一些领导干部漠视群众利益、听不进群众意见、高高在上当官做老爷的工作作风。而这种越来越与群众疏远冷漠的工作作风,与现行干部考核任用、政绩评价体制有关。因此,现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到了必须修改的地步,干部的升迁考核一定要反映当地百姓的民意。惟此,才能改变一些官员只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的现状。

综观近期发生的一系列群体性事件以及一些个人“极端暴力事件”,我们不难发现,人民警察都处在了冲突的第一线。反思贵州瓮安事件,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十分痛心地说,一定要慎用警力、慎用警械武器、慎用强制措施,决不能动不动就把公安政法机关推到第一线,更不能用专政的手段来对待人民群众。 当前在处理一些社会矛盾和纠纷时,一些基层政府过度依赖于采取强制手段,这不仅不利于缓解和消除矛盾,反而不断制造矛盾,加剧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紧张关系。夏学銮说,一味地看重秩序的维护,随意动用警察,采用暴力手段平息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虽然表面上平安了,但怨气却不断积累,矛盾不断加深,从而为引发更大的冲突埋下了隐患。

因瓮安事件被撤职的前瓮安县公安局长申贵荣说:“遇到群体性事件就出动警察,这种‘得罪’老百姓的事,都得我们去做??我们几乎把人都‘得罪’完了。”

在一些基层政府的各种预警制度设计上,要么是无视民情民意,要么是把民众的一举一动都当成“敌情”。从危机处置技术上说,这些地方政府的做法,出发点不是化解矛盾,而是暴力压服,这必然致使冲突一再升级。目前,在现有的行政体制下,为了完成上级分派的各项任务及众多的一票否决指标,一些基层政府及干部的行为越来越出现强制的暴力趋向,这亟待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32

55. 政府办节会引发争议

社会事件:办了13届的兰洽会2005年暂时停办了。可以肯定地说,13年的兰洽会,既有辉煌,也有成就。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和经济体制的转型,兰洽会最终还是没有摆脱“成本与成效”的“口水战”,在舆论和鲜花中谢幕,暂退经济舞台。谈谈你对政府办节会的看法?

参考答案: 招商引资本来是件好事,适当地办些节会也无可厚非。可是这两项经济活动一旦同“政绩工程”挂上了钩,就完全变了味,跑了调。由于各级地方政府的工作绩效是以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作为主要指标,为了体现政绩,最立竿见影的方式就是通过拼命招商引资来拉动GDP等指标的增长。“这样,招商引资就成了地方政府最大的政绩工程,部分市县把招商引资强调到了不切实际的地步,形成了高压态势。”

高压之下出虚假。在强大的压力面前,有些地方只好把意向性的洽谈项目当成了合同项目,把历年来的引资成绩经过“技术处理”后变成当年成绩,把计划中的目标当成了实现的目标。不切实际的全民招商和高压手段下达指标,只能导致一级糊弄一级,弄虚作假的事就不断发生。

办节会就是为了招商,成效突出者必然要重赏、重奖,这个逻辑本身就是信奉教条主义。有些地方为了寻求招商引资新突破,信奉“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信条,开出了一系列“重赏”、“重奖”条款。先奖物后奖钱,近几年又时兴“奖待遇”、“奖劳模’,甚至“奖党员”,这是一个不和谐举动。

对于县级城市 举办的节会,有关专家进行了总结,从节会的类型来看,有的是固定时间按年度或季度办,有的临时动议随时办,还有的为迎接某领导视察而突击办。“这些节会的特点是相同的:一是要花一笔巨款请明星大腕造势,其后又让财政买单。二是上级领导必然到场鼓励、支持,参加节会的领导级别越高越好;三是必请一批外商到场,真外商不够,假外商来凑数,签个意向性合同算政绩。四是来宾必获一份精美纪念品,节会结束后必出一批大成果、媒体上宣传招商引资几千万、几亿甚至十几个亿。” 目前各地的节会存在一个很大的错位,没有为客商服务,而是地方政府的“自娱自乐”。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出面掏钱办的展会,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冲击和扰乱,“会展不经济”的问题已经暴露无遗。一方面是政府管理无序或者关心过火,另一方面是企业眼睁睁看着是泡沫,为了争面子或者顺乎领导意思,还偏要往里面扔钱。而两厢情愿的结合正好迎合了政府的好大喜功和商人的急功近利心理,这样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灾难。

节会是商业活动,既是商业活动,就必须由市场来决定,只有培育真正的市场主体,找准定位,才是惟一的出路。“节会若能走出政府包办的圈子,尤其是县级政府办的节会,有可能在目前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迎来更大的辉煌。”节会是市场经济中信息交流和推广的平台,其中应该少一点政府行为,多一些市场运作。“政府参与得越多,好心办坏事的概率就越大。从概念上讲,把自己的钱拿到自己的地方来花,等于左口袋里的钱放在了右口袋里,没有带来增长点,其结果是赔钱赚吆喝。”

56. 邱晓华复出引发争议

社会事件:08年8月28日,一篇题为《掌控当前经济形势的政策建议》的文章出现在某网站上,文章末尾署名为“原国家统计局局长、现中海油高级研究员”。这是邱晓华2007年1月份被“双开”消失后,首次以大型国企的高级研究员身份亮相媒体。谈谈你对邱晓华复出的看法?

参考答案:看得出,媒体对邱晓华的“复出”颇感意外,因为在以往,高级干部违法违纪被查处后送进监狱的,就再没有“复出”的机会了,除非是冤假错案。而从法治的角度讲,邱晓华从两年前的“消失”,到现在的“复出”,其实都很符合逻辑。

中央纪委两年前查处邱晓华,是严格依照党纪、政纪和法律的要求进行的,对他严重违反党政纪的错误给于了开除党纪、开除公职的处分,并将其涉嫌违法的受礼和重婚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司法机关依法对其判处刑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统计局长”、“高级知识分子”当然都不在免罪之列。

其次,有关部门按照中纪委监察部的处理决定和建议,将其清理出了中共党员和国家公务员队伍,剥夺了相应的权利,司法机关对其施以相应的刑罚,在其已经接受了纪律和法律的相应处罚后,其罪责已经消失,只要没有新的罪责,就不得再受任何处罚。这就是刑法的罪当其罚,罪得其罚。而从刑罚结束的时

33

候起,邱晓华就是一个自由、无罪之人,他可以做法律所允许的一切。

最后,在邱晓华失去中共党员、国家公务员身份后,按照规定,他将不能再在国家机关和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企事业单位任职,也不能在一定的期限内申请入党。除此之外,邱晓华享有普通公民的一切权利和义务,他作为一个普通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受到法律的保护,他可以自由地工作、生活,包括从事学术研究,发表研究成果。按照媒体所说,他被中海油下属的研究机构聘为研究人员,并不违反有关规定。 但是,依我看来,对于邱晓华的“复出”,真正的意义在于:

第一,他让我们看到,纪律和法律处罚的目的,既要让违法违纪者受到惩罚,更要让他们受到教育,惩罚和教育的目的都是要帮助他们改正错误、洗涮罪过,重新做人。所以衡量法纪处罚的效果好差,既要看他思想上有没有受到教育,还要看他行为上是否积极悔过自新,从新做人做事。如果一个人受到法纪处罚后从此自暴自弃,消沉下去,碌碌无为,这不仅是个人的失败,也是法纪的失败和社会的失败。所以,无论执法者还是社会都希望看到受过处罚的人洗心革面,重新振奋精神,奋发有为,成为社会的积极分子,重新为社会创造财富、作出贡献。出狱后的邱晓华,仍然心系国家的宏观经济,积极发挥自己的学识和才华建言献策,是令人欣慰的事情,正所谓“至耻而后勇”。

第二,从反腐倡廉工作的角度讲,查办违法违纪案件,从来就不是要把违法违纪的人都一棍子打死,更不是要把他们都推向党和政府的对立面,推向社会的对立面。全国每年被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党员干部多达十余万人,绝大多数人受到党政纪处分后,都认识、改正自己的错误,继续工作,或到新的岗位重新开始自己的工作,他们仍然是我们的同志;十余万人中只有几千人受到了法律的惩罚,被清理出党员、公务员队伍,这些人中除了极少数顽固不化的人以外,其他人仍然会成为遵纪守法的普通公民。从党和政府的角度说,他们仍是我们需要团结、教育、帮助的对象,仍是我们需要尽心保护、服务的对象,因为他们同样是人民的一分子,是我们党执政基础的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的拥护者,是我们事业的支持、参与者。

我们党的队伍决不能容忍一个违法乱纪的党员,不论他为党作出过多少贡献;我们的国家机关决不能容忍一个违法乱纪的高级干部,不论他具备多高的才能;但我们的社会完全能够宽容和接纳一个有污点的公民,更不会随意抛弃、埋没一个有用之才。在一个走向法治的社会里,道德与法律、公权与私权的边界是十分明晰的,邱晓华因违法乱纪而从国家统计局长的高位上“消失”,又在出狱后从中海油下属的研究机构中“复出”,这一经历已经对此作了很好的诠释,这是我们这个社会应有的常态,而不是特例。

57. 明星官员”为何“打倒”自己

社会事件: 2008年7月28日,湖南省耒阳市公安局局长肖强等人案件的开庭在衡阳某监狱进行。7年前,他荣膺“任长霞式公安局长”、“全国优秀人民警察”、“打黑英雄”荣誉称号;7年后,他被自己发动的打黑风暴席卷,锒铛入狱。在此次庭审中肖强被指控犯有徇私枉法罪、贪污受贿罪及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8月26日 人民网)

曾是台上耀眼的政坛新星海南文昌市委原书记谢明中因索贿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2500多万元,8月25日被海南省海南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由此成为海南省目前查处的金额最大的腐败分子。在海南,谢明中一向“口碑不错”,他能说会道,“敢闯敢干”,经常在大会上脱稿演讲,一讲几个钟头,一度曾以“百年一遇好书记”闻名,出事之后社会上颇感意外。 (8月27日 新华网)。谈谈你对“明星官员”“打倒”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口碑”是靠他说出来的。刚到文昌当书记,谢明中就叮嘱当地干部不要“经济搞上去,干部倒下去”。他吹嘘自己“来文昌没带一个亲人,也没有一个亲人在文昌做事,没谋一点私利”。他还在一次换届选举大会上很自负地说:“文昌人民选我当书记是文昌人民的福气,文昌人民不选我当书记是我的福气。”他把“公则明,廉则威”挂在嘴上,在干部大会上赌咒发誓:“社会上都有一种误解,工程来了,一把手肯定有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是坚持我原来做人的原则,良心第一,没有良心的人是做不成事情的。

“口碑”也是靠他干出来的。谢明中曾有过“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有为形象,初到文昌,他就提出了 “三抓”总要求、“七大”发展战略。“三抓”是抓教育、抓招商、抓公关。“七大”发展思路是

34

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开发矿业、大力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大力发展资源型加工业、大力发展教育产业、大力引入市场机制全面经营城市。这些想法应该说不错,他也抓出了成效,主政文昌5年间财政收入增长了5倍,城区面积扩大了1倍,一条条宽大的马路出现在原先破旧的文昌市内。

谢明中能干,能说,说的比唱的还好听,但说的是一套,干的又是一套,说的假话居多。谢明中能干,这倒不假,但他是工作捞钱两不误、两手抓。这样“能说能干”、“口碑不错”的贪官,这样的“百年一遇好书记”,这样的“政坛新星”,其实比那些说不能说、干不能干,只知捞钱,被群众指指戳戳的贪官更厉害,更可恶,也更可怕,更祸国殃民。

透过谢明中的假象,看看真实的谢明中吧!据报道,办案人员从谢明中广东化州老家搜查出19个密码箱,里边装的全是现金。他转移藏匿的现金共计人民币1791.63万元、港币627.2万元、美元16.56万元、新加坡元1.5万元,共计折合人民币约2500余万元,另有金银首饰等物品17件。这个“政坛新星”因索贿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2500多万元,8月25日被海南省海南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由此成为海南省目前查处的涉案金额最大的腐败分子。 “能说能干”、“口碑不错”的谢明中落马之后,被人们斥之为“两面人”,一面是满嘴 “搞建设”、“谋发展”;另一面是阳奉阴违、贪财好色、祸国殃民。这种贪官的可恶、可怕在于他们确非“凡夫俗子”、“平庸之辈”,而是颇有“本事”,也颇有“政绩”,在干部、群众中还有一定的“威信”,特别是有的还很年轻,“前景”被人们看好,不敢招他、惹他。他们在政坛混的如鱼得水,手段很是老道,有的还结成“关系网”,成了“气候”。

更可恶、可怕的是,这样长袖善舞“表演”、装腔作势“作秀”的贪官并非文昌市才有,并非海南省才有,其它地方想必也存在。这些贪官还正在恬不知耻地“表演”、“作秀”!应该让他们尽快“谢幕”。

58. 奥运冠军破格录取上大学引发争议

社会事件:奥运会已经结束了,一下子,奥运冠军成了社会上的香饽饽,媒体访谈之,特邀之;他们都得到了英雄一般的待遇!一会儿赴港访问,一会儿欢歌笑语!以往所有的泪水在倾刻间变成了灿烂的微笑!社会上对他们也提供了很多特殊的照顾,如在秋雨霏霏中,中国人民大学、政法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为刚刚在北京奥运会上获得冠军的国家跳水队队员林跃、秦凯、火亮被人大破格录取。谈谈你对奥运冠军破格录取上大学的看法?

参考答案:有人说这是教育的不公;金牌和学问是不能划为等号,是大学在作秀;这一俊遮百丑,中国想建世界一流大学比登天还难;亦有人他们为体育奉献青春,为国家争的荣誉,有权享受这特殊的待遇!其实有关奥运冠军破格录取上大学,早有先例,如在之前,同样是跳水队的郭晶晶、吴敏霞、胡佳等10余人也都在人大就读。据学校介绍,他们都是世界冠军,符合国家规定的特殊入学要求,因此得到破格录取。

对奥运冠军开绿灯,或许出于某种特殊的照顾。具有一定的意义,如大学破格录取奥运冠军上大学,是想他们有时间去补习文化课。然而,世上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个度,如果过界超越,便失去原有的味道。 奥运冠军在竞技方面,的确比其他人优秀,他们付出的汗水也是其他的数倍,做为一名中国合格的公民,他们都有权上大学进行教育,但要在一定的公平下去与其他人竞争,如果仅仅以奥运冠军来说破格录取,显然做的还远远不够。自然,让他们与高考生一起参加高考,亦是不可取的。

故此,我辈建议,如果想让奥运冠军补文化课,破格录取,可以给他们在文化分数上比起其他人优惠,但不能以这种奥运冠军取代一切来掩人耳目破格录取!这样恰恰也表现出了大学对奥运冠军文化祼的不自信!到时人们误以为奥运冠军成了大学里面文化“假冒伪劣产品”。岂不得不偿失,冤了我们这些风光无限的奥运冠军健儿!

奥运冠军能不能破格录取上大学,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大学为何要破格录取奥运冠军,其目的是一目了然的。然而,作为一所想成为一流的大学,应该要慎重考虑,如果以奥运冠军来做大学的品牌,可真是要给教育界抹黑矣!我们都知道一所一流的大学是跟拥有几个奥运冠军是无关的,关健看它为国家培养多少人才,而这些人才又为世界和国家做出了什么样特殊的贡献!而如果我们的大学只把目光盯在奥运冠军身上,社会知名人士身上,显然与教育背道而驰!

35

给奥运冠军补习文化,这本身是没有错的,但大学教育本该以一种公平的理念来对待教育,奥运冠军可以破格录取,为何银牌得主不能破格的呢?难道冠军可以进名牌大学补习文化课,而亚军、季军、未获奖牌者就不能破格?岂不怪哉!

国家可以建一所体育文化大学来供运动员补习文化的空间,不能单单只是奥运冠军享受此等特殊的待遇!我们要正确对待每一位国家运动员,他们为体育付出了青春,在荒废了学业,理应得到补偿,但并不仅仅是奥运冠军,不仅仅是某大学的破格录取的几名,而是所有运动员

59. 权利差别导致城乡鸿沟

社会事件:农业部部长的一个报告,再度引起公众对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切。08年8月28日,孙政才部长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稳定增收情况的报告时指出,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5%,为1985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而城乡居民收入比却扩大到3.33∶1,绝对差距达到9646元,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中国青年报》8月29日)。谈谈你对城乡差别的看法? 参考答案:每每涉及城乡差距这样的宏大问题,我的眼前都会浮现出那些曾经走过的一个个衰败的村庄。在将近万元的绝对差距背后,清晰可辨的是单兵突进的城市和支离破碎的乡村。于是,有论者指出,造成30年最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根源,在于农业的比较收益过低,在于农村存在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在于彻底改革城乡二元管理体制。

这些年走过太多的村庄,也因此对很多人开出的“药方”不大信任。很长时间以来,我们议论的都是一些老早就存在的问题,“药方”此前也都一一开列过。至于效果,不用我多说,农业部部长的权威数据在那里摆着呢。吾国吾民的事情太复杂,每每让人心神俱伤。当然,既然关乎多数人的福祉,即便再难,也当一点点推动。 收入差距是一个硬指标,可以考量出一个国家国民之间的权利差距。但我以为,这还不够。仅仅以统计数据3.33∶1的比率,或者9646元的差额,来认识中国当下的城市和乡村,不但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模糊的印象。而且,还可能掩盖城乡之间真正的鸿沟。毕竟,统计数据所描画出来的,仍只是两个群体之间经历了无数次平均的大概轮廓。

而且,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的比率,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城乡之间的实际收入或者实际福利水平上的差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韩俊2004年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据粗略测算,若只考虑货币收入,2002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4∶1。

除此之外,更大的差距来自中国农民与生俱来的权利不平等。与这些不平等的权利差距相比,收入差距倒显得不那么紧要了。或者说,正是因为权利的巨大差距,才导致了城乡之间收入的差距。具体说,就是工农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之间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以及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不能平等。 这两年粮价上涨带来的一点收益,往往被更凶猛的化肥农资涨价所吞噬,可见平等交易决不仅仅是提高粮价那么简单。进城已经好多年了的农民工,在权利保障上却依然止于不要被拖欠工资这一条令人失笑、落泪的底线,可见城乡壁垒之坚固、鸿沟之渊深。尽管前一阵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门成立农民工司,以示正视,但问题之艰难不容乐观。

至于城乡之间社会发展的差距,更是任重道远。譬如教育问题,城市占有了绝大多数教育资源,而农村教育日见凋敝。未来能够仅仅依靠城里人的救助吗?这样的人口素质,如何缩小收入差距?譬如社保问题,农村的社会保障号称“低水平、广覆盖”,实际情形不过聊胜于无。再譬如公共设施问题,更是欠账多多,很多村庄竟然是从2006年“建设新农村”才开始起步的。 可见,中国城乡之间的问题百般烦难,目前的当务之急,未必就是一个统计年度的居民收入差距问题,而是隐藏在收入差距背后的日见拉大的城乡权利不平等问题。中国城乡亟待填平的差距,应该是城乡居民权利不平等的鸿沟。只要这种根本的不平等存在,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就不可能真正缩小,城乡之间的统筹发展就不可能真正取得进展。

60. 建南北分界标志引起争议

社会事件:08年8月28日《扬子晚报》报道,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江苏淮安本月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而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是什么样一直是淮安市民关注的热点。记者27日

36

从该市市政公用局获悉:标志物为地球状。除了淮安,还有其他一些地方也遭遇了同样的问题。比如安徽蚌埠早在两年前就由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设计了“南北分界线”的标志雕塑。谈谈你对建南北分界标志的看法?

参考答案:几个地方为一个历史文化资源你争我抢,是近几年来常常听到的故事。多半是一个年深日久语焉不详的传说,如炎黄二帝、大禹或梁祝,被几个方面一拉扯,变得四分五裂。

这样的争夺如今似乎大有升格之势。这两天,江苏某地古淮河道上的一座桥梁引起人们的关注,只因主事者宣称,桥面上即将建起一个球形体,作为“中国南方北方分界的地理标志”。

事实上,去年这项计划一公布,即在江苏、河南、安徽的三座城市掀起波澜,有人正色争辩,也有人低调抢建雕塑。待最近淮安的分界桥竖起桥墩,网上便有人做了一个调查,15万参与投票的网民,几乎一边倒地表示反对。网下的学者们也多半强调,绵延几千公里的秦岭淮河一线,都是中国的南北方地理、气候自然过渡带,没有绝对的一条线,也没有哪座城市能够成为“代表”。

从建设城市自己的地标性建筑,到争夺名人或上古传说的文化遗产,再到争夺“国家级”的地理分界“标志权”,许多地方在开发利用资源、寻找“城市名片”方面可谓殚精竭虑。与此对照的,还有另一则新闻:某部门刚刚宣布,要投入巨资,建设一批将“百年不朽”的公共设施。如此宏大的决心与毅力,令人感慨。

如果有关部门有心,或许可以做一回这样的统计: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几千座县以上城市中,建过多少处有意为之的“标志性”建筑?其中有多少处热闹开张、刻意炒作过“伟大意义”的标志工程进入了人们的记忆,有多少沦落到尘埃满面、荒草横生,甚至早被一拆了事、给新的“标志性”让了地方?个中数量,只怕都不会少。

一座城市的地理标志,或者,一座建筑的“百年不朽”,原本应该是在历史演进中自然形成的,人为的努力,至多只是顺势而为的推动和促进。譬如城市中,因为经济发展、百姓出行需要而建桥,设计时又能够抓住此桥的独特文化意义,加以发挥,日后很可能会成为一处旅游资源和城市地标。若干年前,曾有一小本畅销书让全世界的“廊桥”走红,但古人之建廊桥,也仅仅是为过客遮蔽风雨,安然渡河,而无意“遗梦”。

自从有了眼球经济意识、招商引资意识、自我炒作意识或文化“资源”意识,有了过分的谋利自觉,我们中的不少人似乎已不再懂得什么叫顺其自然,什么是尊重历史,时时处处都当成表演和机会,错以为只要有了高明的“策划”或炒作,就可以凭一己之力引领时代,超越发展。殊不知,不论是民意或是历史,不论是空间上的“标志性”或是时间上的“百年不朽”,都未必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你争我夺,自我宣称,只能见出浮躁功利的立场和哗众取宠的不实,更容易造成社会资源和人力的浪费。

将一名家当资源化、资本化,又为批发、零售出去而大肆炒作的风气,已盛行多年,这样的风气和思维方式不除,对历史文化之类的争夺难止,对经济社会的发展无益。是回归根本的时候了:踏踏实实、以人为本的态度和用科学精神做事,建筑、为人、谋地方发展,都该如此。

61. 进京上访到底违了什么法?

社会事件:12月21日下午,太原市委政法委新闻办公室发布新闻通报称,为发挥信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进一步维护正常的信访秩序,有效制止信访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将对进京上访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肃处置。(12月22日《太原日报》)。谈谈你对进京上访违法的看法?

参考答案:在信访活动中,确实有少数人违反规定进行上访,甚至有的人实施违法犯罪行为。比如,有的违反《信访条例》,组织、煽动集体上访;有的为制造影响,到外国驻华使领馆和驻华机构实施穿状衣、举标语、喊口号等行为。对违反规定的上访行为进行制止,依法对违法的信访行为进行处置,都是应该和必要的。可是,将所有的进京上访一律看作违法行为,进而予以严肃处置,则严重侵犯了信访人的权益,不利于社会和谐。

太原市这次部署对违法信访行为进行严肃处置,是“依据《刑法》、《治安处罚法》、《集会游行示威法》和国务院《信访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山西省五部门关于《关于依法处置信访活动违法行为的意见》安排的。可是,不管是《刑法》,还是《治安处罚法》,不管是国务院的《信访条例》,还是其它的有关规

37

定,都没有认定一般的进京上访违法。如果山西省五部门关于《关于依法处置信访活动违法行为的意见》,将进京上访定性为违法行为,则是与国家法律相违背,与有关规定相抵触的。

公民进行信访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到哪一级机关进行上访,完全应由公民个人决定。尽管我们提倡逐级上访,尽管进京上访往往“越级”,可只要上访者进京后不采取过激行为,不采取违法行为,只是按规定向有关部门递交信访材料,反映问题,那他就没有违法,就是在依法进行信访。

将进京上访认定为违法行为,是对公权力的滥用,是对公民信访权的践踏,这样的严肃处置,只能使公民的信访渠道不畅,进而激化矛盾。或许这样的严肃处置,能使进京上访的人数一时减少,能使地方政府“不丢丑”,可它却无法达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甚至会诱发群体事件发生。

62. “性贿赂”是否应该写入刑法引起争议

社会事件:近年来,随着我国反腐工作的展开,“性贿赂”一词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性贿赂”是否应该写入刑法引起争议。“性贿赂”是否应该写入刑法谈谈你的观点? 参考答案:支持观点:“性贿赂”入罪具有正当基础 首先,从法律观念上看,性贿赂入罪符合社会对于刑法发挥作用的期许,是对社会民众长期以来反感、谴责权色交易的理性回应。 其次,从法律制度上看,性贿赂入罪代表了预防与惩治腐败犯罪的刑事立法不断严密的制度演进方向,而非倒退。性贿赂区别于通奸、性乱的独立性特征在于其负载了职务行为与性行为之间的对价关系。因此,在刑法对于超越夫妻关系的双方同意的性行为的容忍度不断提高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性贿赂犯罪化的正当性基础并不在于制止对性伦理道德的违背,而在于遏制为了追逐性享受而背弃职务行为的公正性。

第三,从司法实践的技术应用上看,增设“性贿赂犯罪”后肯定会出现***作性障碍,但这不应当成为刑法无能为力,消极面对性贿赂问题的理由。因为刑法中“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情节恶劣”、“明显”等在实践中难以量化的价值评判标准,本身就需要法官的裁量,“性贿赂犯罪”与其他刑法规范一样,不可能完全脱离价值评价,单纯在形式上为司法实践框定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

反对观点:

首先,从法律观念看,“性贿赂”问题的实质在于有人无视法纪,利用职权胡作乱为。“性贿赂”之所以屡屡成功,是在于权力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和监控。真正需要预防和惩治的是利用职务之便的犯罪,而不是在于惩治“性”本身。

其次,从法律制度发展上看,通奸等一些男女之间的性违法行为从刑法中剔除出去了,这是我国刑事立法一个制度性的进步表现。然而“性贿赂”一旦入刑,那实际上是一个刑法制度的倒退。 第三,从司法实践的技术应用上看,在刑法中增设“性贿赂犯罪”,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作运用中,将会遇到难以克服的技术障碍。在目前的贿赂犯罪中,刑法规定对贿赂犯罪的定罪处罚是以一定财物的价值、价格甚至是使用价值作为定性定量的依据的。即使可以在基本的财物性贿赂犯罪之外,另行规定增加以“情节严重、情节特别严重”作为构成犯罪的依据,但是,在实践***作中,何谓情节特别严重?情节严重与否,这是一个价值评价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量化的。

63. 没有公平的“连坐”

社会事件:最近,宝鸡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办公室联合宝鸡市公安局发出《通告》指出,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检期间,凡是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的车辆违反交通法规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将依法严肃处理当事人,同时组织交通违法当事人所属单位负有管理责任的主管领导,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道路交通安全培训;出租车、公交车违反交通法规,其负有连带责任的公司、市运管处、交通局或城建局等领导要一同接受培训。私家车、自由人或无单位的市民违反交通法规的将由本人接受培训。通告还要求,所有接受培训的单位领导或当事人必须面对新闻媒体,向全市人民公开检讨。新规8月30日开始实施。 请你对这一事件发表意见?

38

参考答案:这个通知据说争议不小,就像盲人摸象,有人看到了对公务特权车的整治,于是大声叫好,“上梁不正下梁歪”,下梁违规上梁怎能当甩手掌柜?有人想到了“连坐”的历史陋习,“一人犯法全家遭殃”,怎么今天还要借尸还魂?何况法治社会,公权岂有不知“法无授权不可为”之理?总之,一千个人大概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立场、利益、身份、思维不同,“司机违规领导受罚”注定要在社会中上演“盲人摸象”一幕。

其实,无论是对特权车整治的叫好,还是对“连坐”的反对,在不同语境下解释都有合理之处,但必须符合一个前提,那就是政策应当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否则很可能成为多刃剑。 对于支持者而言,“叫好”的现实意义离不开公平,这里的“公平”就是政策的连贯和始终,不是一时的冲动,也不是权宜之计。如此,对违规公务车辆所在单位领导进行“连坐”,才真正称得上权责对等、责任行政意义上的善政,各类公务特权车如果能公平地实施“连坐”,何愁各类特权车破坏交通秩序现象不除?如果只是一时之需、权宜之计,电闪雷鸣后“连坐不再”,那只能让人想到“选择性执法”,伤害的不仅是执法的威信,失去的可能还有当初的那些“叫好声”。 对于反对者而言,“反对”的立足点正是因为“不公平”,这里的“不公平”指政策混淆了一些权利和权力的界限。车辆违反交通法规,必须厘清车辆违规时的公私性质,即使是公车违规,也应当分清违规时是正在“公用”还是“私用”,然后区别对待,无论是老百姓朴素的经验感受还是法理要求,执法都应当有的放矢、宽严得当,“一刀切”难免有误伤、错杀之虞,反对声自然四起。此外,违规当事人或单位领导必须面对新闻媒体向全市人民公开检讨,这种处罚显然越位,目之所及乃“权力和法律的龃龉”,因为这涉及到宪法和民法里的诸多公民权利,除了公权领域,不知哪部法律能够承担起命令个人“向全市人民公开检讨”的职责?

如果把“全国文明城市”当作结果,那么创建过程就是“程序”,只有“结果正义”没有“程序正义”的结果,恐怕称不上“好结果”,以“程序正义”的浇灌结出“结果正义”之果,才是名副其实的“好结果”。创建各类与文明相关的城市是全国各地城市的理想,也往往是一座城市民众福祉所在,于是我们看到各地执政者与市民为了天更蓝、水更清、树更多、街更美、城市更文明而不遗余力,但越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越是在强烈的理想憧憬中,越需要理性,这种理性在于相关政策多尊重法律、多调查研究、多程序正义,自然也包括多听取民意。

64. 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的积极作用

社会事件:从08年9月1日举行的无锡市公务员交流轮岗工作动员会上获悉,无锡市将打破公务员“一次分配定终身、一个岗位奔到头、一个处室到退休”的格局,全面开展公务员集中交流轮岗,届时将有3000名公务员交流轮岗。(9月2日《光明日报》)。请你谈谈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人事部就根据《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制定了《国家公务员职位轮换(轮岗)暂行办法》。通过这些年的不断探索,日趋完善。实践证明,轮岗已成为公务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对于增强机关活力、提高办事效率、促进机关廉政建设、及时发现和防止腐败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首先、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有利于保持并增强机关活力。应该达成共识的是,在一个地方呆久了,很多人自然而然都会养成惰性,热情消退了,激情没有了,更甭提呆在机关,工作相对稳定,且福利甚好的公务员。公务员在同一机关同一岗位工作时间久了,往往会不自觉地凭经验办事,那么处理工作时就会存在习惯性,局限性思维,从而工作上很难得到开拓,很难有创新。而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则等同于公务员一切又得从新开始,以全新的面貌、全新的姿态去开展工作,也能够以旁观者清的角度来胜任新的工作,也就可以创新思维、开拓局面。

其次,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有利于提高公务员的综合素质与办事效率。从这个岗位轮换到那个岗位,或者从这个机关轮流到那个机关,公务员会以原来工作岗位或工作单位的工作事务、工作经验为基础来接受新的工作,新的挑战,能够站在全局的高度更为全面的处理问题、开展工作。如让管信息化推进的去抓经济运行工作,让搞税务的去财政部门等等,从而培养出一支视野开阔、专而全的公务员队伍,达到提高办事效率的目的。

39

第三,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有利于预防公务员的贪污与腐败。长期在一个部门、岗位工作,公务员不仅容易受人情、关系的束缚,更有可能滋生贪污腐败的苗头。而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则可以防微杜渐,预防腐败。公务员很难在短时间内受有企图之人的诱惑,想歪点子,利用职务之便贪赃枉法,从而很好的促进机关廉政建设。

同时,公务员实行轮岗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如不利于政府部门、公务员更好地了解企业或个人的真实想法,会让企业或个人产生“刚刚认识,才搞好关系,又是新面孔,又要重新打交道,很重复很繁琐”的感觉,在企业或个人心中形成的是“熟人好办事”的印象,政府机关是为人民办事的,公务员要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也就是说,在交流、沟通渠道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磨合;适应新岗位,融入新环境,哪怕就是破除陈规,能看清问题,开拓创新,会有所突破,但刚熟悉,又要调离的局面,不利于公务员在工作岗位上创造佳绩;倘若交接工作不到位,对于遗留问题,经过多人插手,很难妥善解决,会形成公务员相互推卸责任、甚至彼此都不给予处理的不好局面,等等。因此,我国公务员制度体系还需要更为完善。

65. 如何看待断供现象

社会事件:深圳房市动向已经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据央视《经济半小时》报道,深圳房价持续下跌,许多人发现他们过去买的房子,其价值正在不断缩水,他们所欠银行的购房贷款,其数额甚至超过了房子现在能卖出的市场价,也就是说,这些房子已经成了负资产。因而一些房主选择把房子扔给银行,也不再偿还银行的贷款,即所谓“断供”。 如何看待断供现象?

参考答案:很遗憾于这则语焉未详的新闻。比如断供的“一些房主”,“一些”到底是多少?他们到底是炒房客还是自住户?其身份是什么?另外,“断供”到底是深圳一地的偶发现象,还是其它城市也有?之所以应该关注这些问题,是因为我们需要以此来衡量中国楼市到底走到怎样的地步,消费者对房市的信心到底下滑到什么程度,当然更关联着政府宏观调控的走向,要不要出手救市等等。更重要的是,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的房价开始走跌,关于房地产救不救市的言论骤起,楼市博弈空前激烈,行业真相也变得扑朔迷离。在此情形下,有必要冷静对待“断供”现象。 如果是购置房屋用于自住的“房奴”开始“断供”,那无疑是值得忧虑的一种趋势,或有敦促政府救市之必要。这时,救市亦为救房奴。正因为此,美国国会参议院近日以多数票赞成批准一项总额3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以帮助数十万无力支付月供的购房者保留房产。但中国毕竟还远未到美国此次所面临的房地产严重萧条的地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系列数据表明国内房地产的繁荣没有根本改变。那又何来救市之必要?

不是非得心存腹诽,只是因为见惯了开发商挟国民经济而令政策,以及上下其手、左右视听之伎俩,所以更需要对“断供”冷静以待。至少我们应当看清的是,即使深圳的确出现真实的“断供”现象,那也只是深圳一地的现象。这跟深圳房价一直处在畸高状态有关,可以反证高位房价正在归于理性。更重要的是,到目前为止,救市之论大多仍限于“开发商言”——强力调控之下,房价在一些地方出现下跌之后,各路开发商即开始频频聚会。一方面抓住一切机会向相关部门递交建议,“上书逼宫”,另一方面则积极发动媒体获取舆论同情。最近一次的太湖“论剑”,开发商的声音异常凶猛,先是把自己比喻成“猪坚强”示弱,接着呼吁政策松动,并强调房地产业和国民经济关联,其意图不言而喻。而谁又能说,“断供”不是楼市棋盘中另一只逼宫之卒?

固然,房价过快地、无限地下跌对中国经济未必是好事,但是对于这一暴利产业来说,理性、适度地下降无疑将是消费者之福音,更将最大程度地挤出房市泡沫,从而有益于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于“断供”现象仍有待仔细考查并分析,做出有针对性的应对之策。而对于救市之论,则需要政策制定者在通盘考虑之后进行决断。在这方面,我赞成国务院参事任玉岭在7月12日《华夏时报》上所说的:“所有这些都是既得利益者\欲望无穷\的反映。必须铲除祸根,这时候讳疾忌医,则会养虎为患。”

66. “干净与干事”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53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