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案(精品,全册)
更新时间:2023-09-26 10: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案(精品,全册)
前 言(第一课时)
一、课改的必要性:
教材抽象,体系严密,学生难以学习 1、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体现
学生动手的能力比较差,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 2、时代的要求:主要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3、中央的决定: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 二、新的体系: 1、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 ,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各课程模块的内容相对独立 ,实行学分管理 。
必修部分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共8个学分,设4个课程模块。 选修部分是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共12个学分,设6个课程模块。 各课程模块均为36学时,经考核合格,可获2个学分。
课程模块的开设顺序应根据学生的选择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必修模块的学习主要在高中一二年级完成。
本课程必修部分每周2学时,各课程模块的教学以一学期为单位。 1、经济生活 一个基础:即是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
2、必修: 2、政治生活—对应: 一个要求:即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
3、文化生活 明协调发展的要求。
4、生活与哲学 三个内容:即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
必修课程围绕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的主题设置三个模块,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为主要内容,设置生活与哲学模块。这四个课程模块的建构,贯彻了整体规划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德育课程体系的思路,既保持以生活主题为基础的系统联系,又体现内容目标的递进层次。对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常识,将成为本课程的重要内容。
科学会主义常识 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3、选修: 经济学常识
科学思维常识
1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选修课程 是基于必修课程教学的延伸和扩展,是体现课程选择性的主要环节 。课程模块的设置,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既着眼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又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既体现本课程作为德育课程的特有性质,又反映本课程在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中的特有价值。
三、《生活与哲学》模块:
1、学习哲学的重要性:有助于培养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生活与哲学》课程的基本性质:
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明确该门课程不是一般的哲学概论。通过学习,使学生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3、《生活与哲学》教材的设计思路:
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为统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讲述,融入到了社会生活、实践的主题之中。从生活、实践出发,以探究性活动为主导,通过案例考察、问题辨析、情境导入等方式,呈现哲学模块的基本内容。 把哲学模块的核心问题确定为:如何看待自然、社会(人生)和思维,如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围绕这一核心问题,全书从生活的智慧、生活的探求、生活的方法、生活的选择四个方面展开,即四个单元,每单元突出一个核心问题。如此层层递进,大问题套小问题,全书形成一个?树?形的问题串。
4、《生活与哲学》模块四单元之间的逻辑联系:
生活、实践的观点(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 · 马克思主义哲学)——如何认识世界: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物质 · 意识 · 实践)——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矛盾分析的方法(联系 · 发展 · 矛盾 · 创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社会历史的真谛 ·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5、《致同学们》:一共有六个自然段:
(1)、引入:由书名引入到了哲学与生活之间是否存在在一定的关系这个问题。
(2)、回答:生活与意识存在着一定的辩证关系,由此而肯定了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因为生活
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3)、递进:仅仅有生活还不足以形成哲学,因为哲学是在生活与实践中经过不断的思索而形
成的。
(4)、递进:任何哲学不管是还是错的,它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升华,但是只有马克思主
义哲学才是正确的,因为它能够正确的探究到自然、人类社会与人的思维的一般规律。
2
(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 (6)、热情的口吻号召大家学习哲学。
四、我们如何阅读这本教材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本教材分为单元、课、框、目四个层次。
◎单元是构成本教材的基本单位,每单元由单元导语、课文、综合探究三部分构成。单元导语简要地告诉我们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本单元的目的、意义。
◎课文是我们学习的主体内容,每课由课文导语和框构成。课文导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本课的目的、意义。
◎框是构成课文的基本单位,它由若干目构成。作为量化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每框大体按1学时安排。
◎目既是构成框的基本单位,也是展示课文的基本步骤和环节。它主要由正文和辅助文两部分构成。
其次,我们需要知道,正文和辅助文具有不同的功能。
◎正文是我们学习的主体内容。从形式上看,它由仿宋字和宋体字组成;从内容上看,它由探究活动和原理两部分组成。探究活动是我们学习原理的必要环节,也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路径,它往往通过对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现象的思考,使我们在思维中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从中了解、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辅助文,设三个栏目:?相关链接?是对相关原理、实例、资料的引述;?名言?所摘录的往往是与原理紧密相关的思想家的重要言论;?专家点评?是对疑难问题进行解析,对相关原理作拓展性说明。
最后,我们应该注意,综合探究是单元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由探究活动目标、探究活动建议、探究路径参考和理论评析四部分构成。综合探究具有体现本单元相关知识的联系的功能,具有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功能,是我们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环节。每一综合探究可安排1学时。
单元导语:告诉我们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课文导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
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本课的目的、意义。
框构:框是构成课文的基本单位,它由若干目构成。作为量化教学内容的基本单位,每框大体按1学时安排—。目是构成框的基本单位,包括正文和辅助文两部分,也是展示课文的基本步骤和环节。
探究活动目标
生 活
课文:学习的主体内容: 与——单元: 哲 学
3
综合探究:
探究活动建议 探究路径参理论评析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课时)
一、综合解说 【地位作用】
本单元在全书中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是全书的起始课。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在社会发展中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的探究与学习,有助于我们在掌握本单元基本理论的同时,为全书的学习打下基础。
从身边的哲学入手,通过对哲学概念和哲学基本问题的体会,有助于我们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以科学的世界观指导我们现在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对我们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主要内容】
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分为三课: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课包括两个框题: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第一框共两个目题:第一目从我们的生活入手,说明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第二目讲了两个问题:一是哲学的本义爱智慧;二是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框共两个目题:第一目讲哲学概念的基本含义。第二目主要讲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关系。
通过本课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什么是哲学、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等。引导同学们进入生活与哲学的学习。
第二课包括两个框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一框共两个目题:第一目从哲学研究的问题入手,指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进而分析了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第二目分析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第二框,首先探究唯物主义,指出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三种基本形态;其次分析唯心主义,指出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说明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最后指出虽然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阵营。通过本课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掌握什么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吸收前人的智慧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第三课包括两个框题: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第一框共两个目题:第一目从历史事实入手,设置探究,引导学生感悟社会存在对哲学思
4
想的决定性作用。第二目进一步阐释哲学思想对社会变革的反作用。
第二框共三个目题:第一目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论证其出现的必然性。第二目在对比的基础上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性革命,把握其基本特征。第三目依循历史脉络,介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通过本课学习,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自觉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 二、知识结构:
生活处处有哲学 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的基本问题: 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生 活智 慧 与时 代精 神
美好生活的向导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百舸争流的思想:三、单元导语: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由什么原因获得我的存在?世界是否
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时 代 精 神 的 精 华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5
C、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是由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D、生产关系是一种经济关系
2.我国农村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必须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一事实说明( )
A、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B、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C、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D、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A、B、D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故选c;第2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故选B。
第二框题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二、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
(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第十八课时)
◇课堂探究:(1)谈谈你对《易传》这句话的理解。
(2)想一想,物质和运动是什么关系?
◇探究提示:(1)《易传》这句话揭示了自然界运动的规律性。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1.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从物体位置的推移到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变化,从生命有机体的新陈代谢到社会生产方式的更替,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什么是运动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3.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课堂探究:(1)能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 (2)有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
◇探究提示:设置这一探究栏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究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弄清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1)不能。 (2)没有。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宏观物体是机械运动的载体,原子、离子等是化学运动的载体,生命有机体是生物运动的载体,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载体,人脑是思维或精神运动的载体。总之,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教材引用恩格斯的名言深刻揭示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即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主体,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离
46
开运动谈物质,或者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课堂练习:
1.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的著名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属于( )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D、神创论观点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与运动关系的理解。毕尔生认为?万物……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慧能和尚把?风吹幡动?归因于?心动?,二者都否认了运动的主体是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运动观。
2.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是(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
C.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D.所有的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和运动的关系,A、B、C项都是片面的,故选D。 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课堂探究:(1)世界上有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
(2)有人说,世界上存在着不运动的物质,例如,某些物体从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没动过,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就是如此。请你分析一下,这句话错在哪里? ◇探究提示:教材设置这一栏目的目的是引导我们深刻体会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1)没有。 (2)此观点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大雁塔和故宫处于相对静止之中。 (1)静止的含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这一问题是本课的难点之一。这是因为,学生容易把握形象思维,但缺乏辩证思维能力。对于事物是什么,不是什么容易区分;但对事物既是什么,又不是什么,样,又不这样,则难以理解。如运动就是运动,静止就是静止。对静止是运动的状态就难以理解,不易接受。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肯定物质永恒运动的前提下,并不否认物质世界存在着状态,但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具体分析如下:
①运动是绝对的。运动的绝对性是一切事物都在运动,一切物质都自始至终贯穿着运动。
47
运动是由物质内部的固有矛盾推动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②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也就是说,静止不是绝对不动,是有条件的、暂时的、不显著的运动,因而是相对的。静止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就特定的运动形式而言,某种事物在一定的空间之内,不具有某一特定的.运动形式便是静止。例如坐落在地面上的高楼,相对于地面没有发生位置移动;坐在。行驶的汽车上,相对于座位,身体在一定时间之内保持静止状态等。
其二,就事物的性质而言,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虽然仍属于量变阶段,但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暂时具有质的相对稳定性,从而就显示出静止状态。例如人在其一生的几十年中,尽管由儿童一少年一青年一中年一老年不断变化,但由于仍是处于他本身,所以,这个人在死亡之前是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③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此处,教材在?相关链接?栏目中批判了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如克拉底鲁的?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在?专家点评?栏目,批判了将相对静止绝对化,从而导致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静止论,如?飞矢不动?说。
◇课堂探究:想一想,欧布里德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 ◇探究提示:欧布里德只看到绝对运动,而否认了相对静止。
◇课堂练习:?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问断的变化之中?。这句话是说( )
①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 ②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联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D 解析:?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既承认了相对静止,又承认了绝对运动,既静又动的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现象。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第十九课时) 1.规律的普遍性。
◇课堂探究:人类根据什么发现并制造出新的元素?
◇探究提示:教材设置这一栏目,旨在引导我们深刻体会规律的客观存在,从而激发我们探索规律的兴趣。人类是根据元素变化的规律,即元素周期律发现并制造出新元素的。 (1)规律的含义。
首先,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联系。
作为事物发展规律的联系,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于事物的,也不是人的主观意识赋予事物的,
48
更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
唯心主义者否认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把规律看成是外部力量强加给事物的东西。有的唯心主义者宣称,规律是?客观精神?外加给事物的。他们所说的?规律?其实不过是?天命?和?神意?的代名词而已。还有的唯心主义者认为规律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他们说自然界原本是一团乱麻,毫无规律,是?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这样自然界才有了规律。这些观点显然都是不对的。引力规律既不是?客观精神?的产物,也不是牛顿为自然界立的?法?,在牛顿发现它以前,它就一直在自然界客观地存在着,并以不可抗拒的力量起着作用。 其次,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本质联系。
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的形式也是无限多样的,有现象之间的联系,也有本质之间的联系。并非一切联系都是规律,作为规律的联系,不是浮现在事物表面的现象的联系,而是隐藏在事物现象之中的本质的联系。本质联系是相对于非本质联系而言的,它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是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的、决定性作用的联系。这种联系体现了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根本性质,并贯穿于事物整个发展过程,而区别于事物外部的、表面的、现象的联系。
再次,任何规律都是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必然联系。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有的联系是必然要发生的确定的联系,有的联系是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联系,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偶然的不确定的联系。规律就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而不是偶然联系。只有事物变化发展中的确定不移的、必然如此的联系,才能成为规律。 规律是本质的联系,不是现象的联系。但规律和它的现象是密切相关的。规律是现象中稳定的、深刻的东西,它深藏在事物的内部;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规律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和规律统一在同类事物中。现象是人们认识规律的向导,人们只有认识了现象,借助抽象思维才能揭示规律。
最后,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稳定的联系,而不是多变的,易逝的联系。 (2)规律是普遍的。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教材引用苟子的名言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都具有规律性。
◇课堂练习:?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表明( )
A.宏观天体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B.自然界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C.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D.人类认识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答案:B 解析:题干的中心意思主要反映了自然界的事物的变化发展有着确定不移的; 规律,故选B。 2.规律具有客观性。
◇课堂探究:(1)?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
49
(2)焦耳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探究提示: (1)?永动机?无法制造出来,是因为这一设想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从一开始就是不科学的。
(2)焦耳成功启示我们要尊重科学、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1)规律的客观性。
就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二是指规律是否发挥作用,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着。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时,规律就必然起作用。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不存在时,规律就不起作用。
(2)规律具有客观性,还意味着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也不能改造或消灭仍然在起作用的规律,规律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由人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 (3)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的。
规律的必然联系,说明它是铁的法则,具有强制性。人们想问题、办事情不能同规律背道而驰,否则,就一定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规律的不可违抗性有力地证明了规律是客观的。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课堂练习:?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D、矛盾具有普遍性
答案:A 解析:B、c、D项不符合题干的要求,故选A。 3.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1) 人能够认识规律。
如: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发现客观世界中纷繁复杂的化学元素是有规律的,从而发现了它们变化的周期律;人们还从眼花缭乱的商品交换中,运用抽象思维发现了价值规律;马克思更是对大量复杂的社会现象进行抽象分析,认识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2) 人能够利用规律。
历史上有?草船借箭??庖丁解牛?的典故,也有古人修筑都江堰的创举,更有今人?飞船上天??三峡工程?的奇迹。这些都是人们利用规律、造福人类的典范。人们对规律的利用体现在两方面:
①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指导实践活动,如?草船借箭??庖丁解牛?、预测彗星的回归、把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等,这些都是利用对规律的认识,预见
50
正在阅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教案(精品,全册)09-26
s的发音03-23
美术课听课评课发言稿11-25
新版浙教版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09-20
建行从业资格考试06-26
我学会了钉纽扣作文600字06-30
陕西省西安市八校2012届高三联考试题(数学文) - 图文11-04
韶关学院全日制学生转专业实施办法03-05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人教
- 必修
- 教案
- 哲学
- 高中
- 政治
- 精品
- 生活
- 《现代色谱分析》第03章在线测试
-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和补题》教案
- 五大项目动工仪式新闻通稿
- 跳绳提高学生体质结题报告
- 精编2018届数学中考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四套试卷
- 《商务谈判与推销》的第二次作业
- 新概念英语教案 - 第一册 - 85+86
- 38中高二英语校本课程
- 中层主管如何提升领导效能+试题答案
- 贵州公务员行测答题技巧之言语理解:辨析词义之快捷方法
- 宏观复习1到12章题库
- Protel99SE使用中的常见问题2
-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吃西瓜》教学设计
- 爆破监测方案
- 100个记住
- 2019重庆中考数学第25题专题训练二(含答案) - 图文
- 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国际性规范)
- 工程数学--线性代数课后题答案 - 第五版5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2单元《长方体一》测试题及答案
- 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