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1一二章练习题

更新时间:2024-03-02 03:1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编写人: 学科组长:关华丽 审核人:李艳琳 编号:高一1部物理考练题0912 班级: 姓名: 组号: 备课日期: 20140919使用日期: 选择题 15、从某一高度相隔1s先后释放两个相同的小球甲和乙,不计空气阻力,则它们下落的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A)两球距离保持不变; (B)两球的距离越来越小; (C)两球的速度差保持不变; (D)乙球相对甲球做匀加速运动。 16、科技馆中有一个展品,如图所示。在较暗处有一个不断均匀滴水的龙头。在一种特殊的灯光照射下,可观察到一个个下落的水滴。缓缓调节水滴下落的时间间隔到适当情况,可看到一种奇特的现象,水滴似乎不再往下落,而是固定在图中A、B、C、D四个位置不动,一般要出现这种现象,照明光源应该满足(g取10m/s) A.普通光源即可 B.间歇发光,间隙时间1.4s C.间歇发光,间隙时间为0.14s D.间歇发光,间隙时间为0.2s

17、两物体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第一个物体下落时间为t,第二个物体下落时间为,当第二个物体开始下落时,两物体相距( )

2

A.gt B.

2

C. D.

18、一物体从离地面H高处开始自由下落,下落位移为h时,物体下落时间恰好是整个下落时

间的一半,则h等于( ) A. B. C. D.

19、一质点沿x轴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在加速度数值逐渐减小至零的过程中,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速度选增大后减小 B.速度选减小后增大 C.速度始终减小 D.速度始终增大 20、一辆汽车在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已知汽车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则汽车在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1

编写人: 学科组长:关华丽 审核人:李艳琳 编号:高一1部物理考练题0912 班级: 姓名: 组号: 备课日期: 20140919使用日期: A.v B.v C.v D.v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加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v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D.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等于零,则物体一定静止 22、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研究哈雷彗星公转时,哈雷彗星不可看作质点

B. 花样滑冰运动员正在表演冰上舞蹈动作,此时该运动员可看作质点

C. 用GPS定位系统确定正在南极冰盖考察的某科考队员位置时,该队员可看作质点 D. 因为子弹的质量、体积都很小,所以在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作质点

23、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图象,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前两秒加速度为5 m/s

2

B.4 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

C.6 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D.4 s末物体的速度最大

24、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 A.水 B.桥 C.人 D.地面

25、跳伞运动员以5m/s的速度匀速降落,在离地面h=10m的地方掉了一颗扣子,跳伞员此扣子晚着陆的时间为(扣子受以空气阻力可忽略,g=10m/s) ( ) A.2s B.

s C.1s D.(2-)s

2

26、雨滴从高空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 )

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

2

编写人: 学科组长:关华丽 审核人:李艳琳 编号:高一1部物理考练题0912 班级: 姓名: 组号: 备课日期: 20140919使用日期: B.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

C.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 27、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是竖直向下,v0=0,

a=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B.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3∶5 C.在开始连续的三个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从开始运动起依次下落4.9cm、9.8cm、14.7cm,所经历的时间之比为1∶∶ 28、一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其经过全程前一半和后一半所用的时间比是:

A.:2 B. :1 C.:2 D. :1

29、A、B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

A.、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B.时,、两物体相遇

C.在相遇前,时、两物体相距最远

D.在相遇前,、两物体最远距离20m

2

30、某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5s内物体的 A.路程为65m B.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向上

31、在水平路面上行驶的汽车,刹车后滑行至停止的距离为S.下列哪些情况下该汽车刹车后,滑行至停止的距离将为4S

A.行驶速度为原来的2倍 B.行驶速度为原来的4倍

3

编写人: 学科组长:关华丽 审核人:李艳琳 编号:高一1部物理考练题0912 班级: 姓名: 组号: 备课日期: 20140919使用日期: C.汽车质量为原来的2倍 D.汽车质量为原来的4倍

32、如图,直线a和曲线b分别是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a和b的位置一时间(x-t)图线,由图可知

A.在时刻t1,b车追上a车 B.在时刻t2,a、b两车运动方向相反 C.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先减少后增加 D.在t1到t2这段时间内,b车的速率一直比a车的大

33、图示为高速摄影机拍摄到的子弹穿透苹果瞬间的照片。该照片经放大后分析出,在曝光时间内,子弹影像前后错开的距离约为子弹长度的1%~2%。已知子弹飞行速度约为400m/s,由此可估算出这幅照片的曝光时间最接近

A.10s B.10s C.10 s D.10s 34、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在t1和t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时间由t1到t2的过程中 A.加速度增大 B.加速度不断减小

-12

-9

-6

-3

C.平均速度v=

D.平均速度v<

35、(10分)一矿井深H=45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当第7个小球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一个小球恰好落至井底,g取10m/s 问:(1)相邻两个小球下落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2)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距多远?

2

4

编写人: 学科组长:关华丽 审核人:李艳琳 编号:高一1部物理考练题0912 班级: 姓名: 组号: 备课日期: 20140919使用日期:

五、实验,探究题36、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号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以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题图乙所示。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方法A:由g=8.667 m/s;

2

??, 取平均值

方法B:由

取平均值g=8.673 m/s

2

(1)从实验装置看,操作步骤中释放纸带和接通电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数据处理方法看,选择方法___________(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_________(填“系统”或“偶然”)误差。

5

编写人: 学科组长:关华丽 审核人:李艳琳 编号:高一1部物理考练题0912 班级: 姓名: 组号: 备课日期: 20140919使用日期: (3)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举出两条)。 37、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四个点未画出)如图右图。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叫a、b、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如左图所示,由此可以得到一条表示v-t关系的图线,从而可求出加速度。

⑴.请你在xoy坐标系中用最简洁的方法作出能表示v-t关系的图线(作答在答题纸上),并指出哪个轴相当于v轴?答: 。

⑵.这种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可称为 ( )

A.类比法 B.等效替代法 C.比值法 D.控制变量法 ⑶.从第一个计数点开始计时,要想求出0.15s时刻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哪一段纸带的长度?答: 。

⑷.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2.0cm,e段纸带的长度为10.0cm,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m/s。 38、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所示,并在其上取A、B、C、D、E、F、G等7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周期为T=0.02s的低压交流电源。他经过测量和计算得到打点计时器打下B、C、D、E、F各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2

6

编写人: 学科组长:关华丽 审核人:李艳琳 编号:高一1部物理考练题0912 班级: 姓名: 组号: 备课日期: 20140919使用日期: 对应点 速度/ms-1 B 0.122 C 0.164 D 0.205 E 0.250 F 0.289 ① 计算打点计时器打下F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的公式为 vF= ;

② 根据上面得到的数据,以A点对应的时刻为t=0时刻,在坐标纸上作出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线;

③由v-t图线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 =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9、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纸带运动的时间。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图为一次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每相邻的两计数点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按时间顺序取0、1、2、3、4、5六个计数点,用米尺量出1、2、3、4、5点到0点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cm)。由纸带数据计算可得计数点4所代表时刻的瞬时速度大小

v4=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

40、研究小车的匀变速运动,记录纸带如图所示,图中两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 m/s,打P点时小车运动的速度v = m/s。

2

2

2

计算题 1.从离地面高500m的高空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取g=10m/s2,求:

(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落下一半位移的时间;

7

编写人: 学科组长:关华丽 审核人:李艳琳 编号:高一1部物理考练题0912 班级: 姓名: 组号: 备课日期: 20140919使用日期: (3)从开始下落时刻起,在第1s内的位移和最后1s内的位移。

2、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经过A、B两点的速度分别是20m/s和50m/s。(g取10m/s) 试求:(1)A、B两点间的距离为多少?(2)物体从A到B运动了多长时间?

3、(16分)调节水龙头,让水一滴滴流出,在下方放一盘子,调节盘子高度,使一滴水滴碰到盘子时,恰有另一滴水滴开始下落,而空中还有一滴正在下落中的水滴,测出水龙头到盘予的距离为h (m),从第一滴开始下落时计时,到第n滴水滴落在盘子中,共用去时间t (s): 求:(1)此时第(n+1)滴水滴与盘子的距离为多少?(2)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多少?

4、从某电视塔塔顶附近的平台处释放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和风的作用,小球自由下落。若小球在落地前的最后2s内的位移是80m,(取g=10m/s)求: (1)该平台离地面的高度?

(2)该小球落地时的瞬时速度大小?

8

2

2

编写人: 学科组长:关华丽 审核人:李艳琳 编号:高一1部物理考练题0912 班级: 姓名: 组号: 备课日期: 20140919使用日期:

5、水滴自屋檐由静止落下,经过高为1.8米的窗口历时0.2秒,若空气阻力不计,屋檐离窗台多高?(g=10m/s)

2

6、一个物体从某个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它在第1 s内的位移恰好等于它最后1 s内位移的1/4,取g=10 m/s,求: (1)第1 s内下落的距离; (2)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2

(3)物体开始下落时离地面的高度.

7、 如图1所示,A、B两棒长均为L=1m,A悬于高处,B竖直立于地面,A的下端和B的

上端相距h=20m.若A、B两棒同时运动, A做自由落体运动,B以v0=20m/s的速率做竖直上抛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两棒都保持竖直.问:(1)两棒何时开始相遇;(2)相遇(不相碰)多长时间.(g取10m/s2)

9

编写人: 学科组长:关华丽 审核人:李艳琳 编号:高一1部物理考练题0912 班级: 姓名: 组号: 备课日期: 20140919使用日期:

8、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当直升飞机悬停在离地面224m高时,运动员离开飞机作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运动员以12.5m/ s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m/s.g = 10m/s 试求:(1)运动员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 (2) 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9、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5.5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m/s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km/h以内。问:

(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判定警车在加速阶段能否追上货车?(要求通过计算说明) (3)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10、一辆轿车违章超车,以108 km/h的速度驶入左侧逆行车道时,猛然发现正前方80 m处一辆卡车正以72 km/h的速度迎面驶来,两车司机同时刹车,刹车时加速度大小都是10 m/s.两司机的反应时间(即司机从发现险情到实施刹车所经历的时间)都是Δt,试问Δt为何值,才能保证两车不相撞?

10

2

2

2. 2

编写人: 学科组长:关华丽 审核人:李艳琳 编号:高一1部物理考练题0912 班级: 姓名: 组号: 备课日期: 20140919使用日期:

11、正以v=30m/s的速度运行中的列车,接到前方小站的请求:在该站停靠1分钟接一位危重病人上车。司机决定刹车,以加速度大小a1=0.6m/s匀减速运动到小站,停车1分钟后,列车启动,以加速度大小为a2= 1.0m/s2做匀加速起动,又恢复到原来的速度,求: (1)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来速度共经历的时间t; (2)从刹车开始到恢复原来速度共经历的路程s; (3)司机由于临时停车共耽误了多少时间?

12、在一条狭窄的公路上,乙车以v2=10m/s匀速行驶,甲车在后面以v1=30m/s速度匀速行驶。由于甲车司机疏忽,当两车相距L=50米时,甲才发现乙,t1=0.2s后,甲以a1=3m/s的加速度匀减速,并鸣笛警告。又经过t2=0.5s,乙车以a2=2m/s的加速度加速。问二车是否会相撞,若相撞,求相撞时刻;如不相撞,求两车最小间距。

11

2

2

2

编写人: 学科组长:关华丽 审核人:李艳琳 编号:高一1部物理考练题0912 班级: 姓名: 组号: 备课日期: 20140919使用日期:

1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同学在直跑道上练习4×100 m接力,他们在奔跑时有相同的最大速度。乙从静止开始全力奔跑需跑出25 m才能达到最大速度,这一过程可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现在甲持棒以最大速度向乙奔来,乙在接力区伺机全力奔出。若要求乙接棒时奔跑达到最大速度的80%,则:(1)乙在接力区须奔出多少距离? (2)乙应在距离甲多远时起跑?

14、升降机提升重物时重物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利用该图象分析并求解以下问题: (1)物体在0~8 s的时间内是怎样运动的? (2)0~2 s与5~8 s内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多少?

12

编写人: 学科组长:关华丽 审核人:李艳琳 编号:高一1部物理考练题0912 班级: 姓名: 组号: 备课日期: 20140919使用日期:

参考答案

一、计算题

1、(1)由得,落地时间

(2)由得,

(3)第1s内的位移

前9s内的位移

最后1s内的位移

2、解:设A、B两点间的距离为S,根据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得

设物体用时间t从A运动到B,根据速度公式,得

13

编写人: 学科组长:关华丽 审核人:李艳琳 编号:高一1部物理考练题0912 班级: 姓名: 组号: 备课日期: 20140919使用日期: 3、(1)空中第n+2滴、第n+1滴、第n滴三滴水满足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两段位移分别为h1、h2 所以有:h1:h2=1:3

故 (2分)

即此时第n+1滴水距离盘子的高度为 (2分)

(2)由第一滴水开始下落计时,第n滴水落到盘子的时候耗时t 得每两滴水落到盘子的时间T=t/n+1;

每滴水落到盘子的时间;(3分)

又据 (2分)

(3分)

4、方法一:(1)解:设该平台离地面的高度为h 由h=gt知:

2

h-80=g

h==g

14

编写人: 学科组长:关华丽 审核人:李艳琳 编号:高一1部物理考练题0912 班级: 姓名: 组号: 备课日期: 20140919使用日期: 而

=2s分

由①②③式代入数据得: h=125m

(2)由5、5m

=2gh 得 该小球落地时的瞬时速度大小v=5om/s

6、解析:(1)根据公式:h=gt2得:

第1 s内下落的距离h1=×10×1 m=5 m.

2

(2)设:物体开始下落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下落时间为t,则有:H=gt2①

H-4h1=g(t-Δt)2②

由①-②得:4h1=∴t=2.5 s③

gt2-g(t-Δt)2,

(3)把③式代入①得:H=×10×(2.5) m=31.25 m.

2

答案:(1)5 m (2)2.5 s (3)31.25 m

15

编写人: 学科组长:关华丽 审核人:李艳琳 编号:高一1部物理考练题0912 班级: 姓名: 组号: 备课日期: 20140919使用日期:

7、见解析【试题分析】

以A为参照物,则vBA=vB-vA=v0-0=v0,aBA=aB-aA=g-g=0,则B相对于A做速度为v0的匀速运动.

t=h/v0=20/20s=1s Δt=2L/v0=2/20s=0.1s

8、(1)设展伞高度为h,速度为v0,落地速度vt = 5m/s,h0 = 224m, a = -12.5m/s有

2

又 解得 h = 99m

(2) 上述运动方式在空中时间最短

由 得自由落体时间 t1 = 5s

展伞后匀减速运动 由 得展伞后运动的时间 t2 = 3.6s

因此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 tmin =t1+t2= 8.6s 9、(1)75m (2)不能 (3)12s

16

编写人: 学科组长:关华丽 审核人:李艳琳 编号:高一1部物理考练题0912 班级: 姓名: 组号: 备课日期: 20140919使用日期: 10、解:轿车和卡车的初速度分别为v1 = 108 km/h = 30 m/s, v2 = 72 km/h = 20 m/s 刹车后两车做匀减速运动,由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可求得轿车从刹车到停止通过的距

离 ??????????(2分)

卡车从刹车到停止通过的距离

在司机的反应时间内,两车做的是匀速运动,匀速运动的距离

????(2分)

x3 = (v1+v2)Δt = 50Δt ??????????????? (2分) 要保证两车不相撞,则应满足

x1+x2+x3≤80 ????????????????????(2分) 将以上各式联立,代入数据,得 Δt≤0.3 s ???????? (2分) 11、(1)设列车行驶的方向为正方向,匀减速和匀加速经历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

t1 = s = 50s (1分) t2 = s =30 s (1分)

t停 = 60s (1分) 则 t = t1+ t2 + t停 =140s (2分)

(2)列车匀减速行驶的位移 s1 = m = 750m (1分)

列车匀加速行驶的位移 s2 = m = 450m (1分)

17

编写人: 学科组长:关华丽 审核人:李艳琳 编号:高一1部物理考练题0912 班级: 姓名: 组号: 备课日期: 20140919使用日期: 总路程为 s = s1 + s2 =1200m (2分)

(3)列车以v匀速行驶时需时 t原 = = 40 s (2分)

故列车耽误的时间 t耽误 = t – t原 = 100s (1分) 12、从甲发现乙开始计时,t1=0.2s时,v1=30m/s,v2=10m/s两者距离缩短 s1=(v1-v2)×t1=4.0m??????????????(2分) t2=0.2s时,甲的速度30m/s.t1=0.2s到(0.5+0.2)s时 v3= v1-a1 t2=28.5m/s t1=0.2s到(0.5+0.2)s之间,缩短的距离

s2=(-v2)×t2 =9.625m????????(2分)

假设二者不相撞,经t3时达到共速。则

v1-a1(t2+t3)= v2+a2 t3 t3=3.7s???????????(2分) t2到t3过程中,二者缩短的距离

s3=0.5×(v3 -v2) ×t3=34.225m????????(2分) 则从开始到甲乙共速整个过程中,甲乙缩短的距离为 S=s1+s2+s3=47.85m???????????????(1分) S<L,故二者不会相撞。?????????????(2分)

18

编写人: 学科组长:关华丽 审核人:李艳琳 编号:高一1部物理考练题0912 班级: 姓名: 组号: 备课日期: 20140919使用日期: 两车最小间距 50-47.85=2.15m??????????? ??(2分) 13、解:

(1)设两人奔跑的最大速度为v,乙在接力区奔出的距离为x'时速度达到最大速度的80%,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v2=2ax

即(0.8v)=2ax' 解得x'=0.8x=16 m

(2)设乙在距甲x0 处开始起跑,到乙接棒时乙跑过的距离为x',根据运动学公式有:

2 2

vt= x0+x'

x'=×0.8 vt

解得:x0=24 m

14、解析:(1)升降机0~2 s匀加速向上,2~5 s匀速向上,5~8 s匀减速向上,最后速度为零.

(2)在0~2 s内加速度为

a1== m/s=2.5 m/s

22

在5~8 s内的加速度为

a2=

= m/s=-

2

m/s

19

2

编写人: 学科组长:关华丽 审核人:李艳琳 编号:高一1部物理考练题0912 班级: 姓名: 组号: 备课日期: 20140919使用日期: 所以两段时间内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为:a1∶a2=3∶2. 答案:见解析

二、选择题

15、C 16、C 17、D 18、【答案】C 19、D 20、B 21、B 22、 C 23、D 24、 A 25、C 26、BD;

三、多项选择

27、ABC 28、B

20

编写人: 学科组长:关华丽 审核人:李艳琳 编号:高一1部物理考练题0912 班级: 姓名: 组号: 备课日期: 20140919使用日期: 29、CD 30、AB 31、A 32、BC 33、C 34、BD

四、综合题

35、解:七个小球将整个运动分成六个相等的时间间隔。设每个时间间隔为T,

根据自由落体运动有:

代入数据得

由右图可知,第三个球与第5个球的距离为

代入数据得

21

编写人: 学科组长:关华丽 审核人:李艳琳 编号:高一1部物理考练题0912 班级: 姓名: 组号: 备课日期: 20140919使用日期:

五、实验,探究题

36、(1)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2)方法 B 偶然 误差。

(3)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试举出两条)

重物下落过程中受到阻力; S1.S2.S3.S4.S5.S6 长度测量; 交流电频率波动; 数据处理方法等。 37、(1)v-t图线如图示 y轴相当于v轴

22

编写人: 学科组长:关华丽 审核人:李艳琳 编号:高一1部物理考练题0912 班级: 姓名: 组号: 备课日期: 20140919使用日期:

(2)B (3) b (4)2.0

38、① (4分)

② 如右图所示 (5分) ③ a=0.42 (5分,0.41、0.43均给分)

39、0.405(利用3、5两点间的距离计算)或0.406(利用2、6两点间的距离计算);0.75. 40、(1)0.80 (2)0.25 (3)B;D

2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4d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