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蝉》《孤雁》《鹧鸪》

更新时间:2023-05-26 20:0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1、体会古诗描写的景物和 表达的情感。 2、了解诗中情景交融,托 物言志的写法。 3、背诵并默写这三首诗。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虞世南(558~638)唐初

书法家、文学家。字伯施,越州 余姚(今属浙江)人。官至秘书 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 能文辞,工书法,亲承王羲之七 代孙僧智永传授,继承了二王 (羲之、献之)的书法传统,外 柔内刚,笔致圆融遒丽,与欧阳 询、禇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 大书法家。正书碑刻有《孔子庙 堂碑》。诗多应制之作,文辞典 丽。编有《北堂书钞》一百六十 卷。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ruí ]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梳桐。蝉的头部的两根 纯净的 接连不断 触须,形状像下 的蝉鸣声 露水 垂的帽带。 [jiè]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凭借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这首诗的大意是说:蝉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 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 水,声音从稀疏的梧桐 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 的原因是因为蝉居在高 树上,而不是依靠秋风。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合作探究

1、本首诗是什么体例 的诗歌?使用了什么表 达方式? 五言绝句,托物言志的咏蝉诗 2、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 )?帽带结在下巴下面的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两根触须,形状 像下垂的帽带。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贵 宦。)

3、饮清露是什么意思? 4、饮清露象征着什么?古人认为蝉栖身高树,只喝清洁 的露水,其实蝉是 靠刺吸植物的汁液生活的,哪里可能只是喝露水。 象征人的品格高洁,表面看是写蝉的形状和食性,实 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5、次句“流响出疏桐”总体看写 的是 总写了蝉鸣声 ( )? 6、流响状写什么?状写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

7、为什么说连续不断的蝉鸣声是从枝叶稀疏的梧 桐中传出来的呢?因为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种高贵而灵异 的树,传 说鸾凤一类的鸟非梧桐不栖

8、此句有什么作用?是对蝉声远传的生动的描写,引发三、四两句的思考分析

9、“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是全篇 的比兴 寄托的点睛之笔在上两句基础上引发诗的议论蝉 声的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 诗人别有会心 的强调什么?强调了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不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10、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是什么 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 (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 的帮助),自能声名远 播。

11、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 (德行、忠直、博学 、 文词、书翰)诗人 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 吧!清人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 此独尊其品格

。”(《唐诗别裁》)这确 是一语破的之论。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赏析:

文中的蝉带有什么样的喻意?喻指清高尊贵的人。

你能读出诗中“高”字的几重含义?两层含义: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 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以之比人, 不光是 地位高,品格也高。

作者借本诗抒发何种议论? 写作手法:比兴、托物言志

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明远播。“比兴”本来包含“比”和“兴”两种修辞手法,但人们谈论古典诗歌和民歌时常 “比兴”连及,当以“兴”为主,兼有比喻作用,有时即指“起兴”一法。由于“起 兴”具有引发、联想等作用,故常置于篇章的开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 喻,比方 。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借物咏物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蝉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 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 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 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 我亦举家清。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你虽含恨哀鸣徒然白费神劲。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大树依然苍翠却无丝毫同情。 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早已荒芜杂草埋没脚胫。 烦劳你的鸣叫我得借以自警,我也举家操守像你高洁不佞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在狱咏蝉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秋天蝉儿在哀婉地鸣叫,作为囚徒的我, 不由得生出了阵阵悲伤。 我虽不到四十岁已是满头白发,哪还经得 起那如妇人黑发般的蝉儿哀鸣的侵袭。 秋露浓重,蝉儿纵使展开双翼也难以高飞, 寒风瑟瑟,轻易地把它的鸣唱淹没。 虽然蝉儿居高食洁,又有谁能相信我的清 白,代我表述内心的沉冤?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在众多的咏蝉诗中,唐代的虞世南的 《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李商 隐的《蝉》,这三首诗由于作者地位、 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 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 性特征的艺术形象,被称为唐代文坛 “咏蝉”诗的三绝。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非 是藉秋风”,是清高人语;

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是患难人语; 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是牢骚人语。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杜 甫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杜甫(712—770),字子 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 工部”,盛唐现实主义大诗人。 其诗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 多样,因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 衰的历史过程,被人们称为 “诗史” 。他与李白并称为 “李杜”,被人们誉为“诗 圣”,著有《杜工部集》。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活动一:朗读诗歌 理解内容杜甫 孤雁不

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感情 ★理解内容: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大意。

孤 雁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一只离群的孤雁,它不 喝水不啄食,只是一个劲地飞 着叫着,思念和追寻着它的伙 伴。又有谁来怜惜这浩渺天空 中的孤雁呢?然而它和雁群相 失在云海弥漫间,它望尽天涯, 仿佛伙伴们就在眼前;它哀鸣 声声,好像听到了同类的呼唤, 然而野鸦们全然不懂孤雁的心 情,只顾在那里纷纷鼓噪不休。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活动二:再读诗歌写作背景:

体会情感

★诗人借孤雁要表达什么感情?

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 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 杜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 江出川,滞留夔[kuí ]州。诗人晚年 多病,故交零落,处境艰难,心中 充满失意之感和哀伤之情。这首 《孤雁》诗,表达的就是乱离飘泊 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整合,添加,修改。更全面,更实用

这首咏物诗写于大历初 杜甫居夔 州时。它是一首孤雁念群之歌,体物 曲尽其妙,同时又融注了作者的思想 感情, 咏物诗以曲为佳,以隐为妙, 所咏之物是不宜道破的。杜甫则不然, 他首联即唤出“孤雁”,而此孤雁不 同一般,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 地飞着,叫着,声音里透出:它是多 么想念它的同伴!不独想念,而且还 拼命追寻,这真是一只情感热烈 而 执着的“孤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3o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