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考试(考试重点整理版)

更新时间:2023-10-22 10: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辨析

1.社会建设的重点是建立健全法律体系

该说法不正确。

社会建设的重点是民生建设。以民生为重点进行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党的十七大阐述了民生建设的问题,在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依、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改善民生之所以成为社会建设的重点, 主要是因为:首先, 民生问题是和谐社会建设最基础的必要条件。和谐社会最起码要社会成员安居乐业, 各得其所, 人际协调。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既是对民生问题上社会公平的很好的表达, 又是对社会成员安居乐业的很到位的说明。为了推进社会建设这一系统工程, 为了真正解决民生问题, 还必须通过制度创新逐步建立五个体系,即: 一是逐步建成能够适应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服务型政府体系; 二是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能够提供基本公共产品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三是逐步建立能够广泛容纳社会成员的现代职业体系; 四是逐步重建能够推动社会整合的社会信任体系; 五是逐步建立保障保护社会成员个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安全体系。这些有关民生大事的体系建成了, 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也就有了制度性的保障。

同时建立健全法律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法律具有指引作用。预测作用。教育作用。 评价作用。 强制作用。同时法律的社会作用具有管理公共事务。阶级性作用。能够更好的保证社会建设的正常进行。

2消除腐败,必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此说法是正确的。

消除腐败政治体制改革是关键。

加强思想教育使人们不想腐败, 实行严厉政策使人们不敢腐败, 固然是遏制腐败的重要途径,但遏制腐败的根本途径是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建立强有力的约机制, 使人们不能腐败。

要根除腐败,我们就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在现有的体制下,必须做某种重大改变,否则不可能有突破。对于利益分配问题,只能通过改革来解决。首先应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宪政体制,使得政府权力民主化,真正做到以民为本,落实选举权,让老百姓真正当家作主。另外消除腐败 还要做到加强司法机关,包括检查院和法院的独立性。要保护私权,政府不应干预私权。一旦公民权利受到侵犯,应有运行良好的独立的司法机关为之提供救济渠道,此外,从国家政治体制 改革和经济改革的相互关系来看,我们缺乏舆论监

督。这是中国腐败问题不能解决的关键所在,因此让媒体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保障中国老百姓的 知情权,是下一步应该做的。

问答

1.《共产党宣言》怎么预言经济全球化的

《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为《宣言》)论述道:“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成为世界性的了。”在此,马克思恩格斯一语道破了经济全球化的现实情景,封闭、狭隘的民族历史进入到广阔的世界历史领域,经济全球化展开了它的历史性进程。《宣言》中论述的经济全球化思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宣言》论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生产力的巨大 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分工,世界市场的形成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首先,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宣言》指出“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化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其次,世界范围内的分工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协调一致的生产基础。《宣言》指出:“大工业建立了为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这个 大市场拥有着巨大的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需要商业、航海业、陆路交通业的巨大发展与之相适应,而这种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大工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产和消 费能力,使世界范围内的分工进一步协调化,为经济全球 化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领域。

2.《宣言》揭示了资产阶级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动机。不断获取最大的剩余价值是资本的内在本性,它促使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张,满足资本的主人———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剥削、掠夺和征服的欲望。

3.《宣言》阐述了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手段。资产阶级首先是打着“开发”的旗子,用“价格低廉的商品”这门“重炮”,“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其次是“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再次,隐藏在文明交往背后的暴力行径是资产阶级推行全球化最为有效的手段,它是 “开发”市场,进行“联系”,推销“商品”的最有力的后盾,它为资产阶级打开世界之门扫清了各种各样的障碍。

4.《宣言》科学预言了经济全球化的后果。在《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效应。积极效应是:它优化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加快了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促进了世界性交往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消极后果是:经济全球化使落后国家民族从属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和贫富悬殊,加剧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被压迫民族与压迫民族的矛盾和对抗。

5.《宣言》论证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马克思和 恩格斯在《宣言》中试图论证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各种可能。从全球化的发展态势看,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了文化、政治、生态和人类社会的一系列变迁,进一步证明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预言的科学性。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哪些方面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所以如此,在于“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指引人民推动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的科学理论。”党的十七大报告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成果整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因为,它作为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目标和条件的系统思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

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完全契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逻辑,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作为认识和解决问题的系统思路,理论要通过其立论基础、理论主题、理论展开等要素的连接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说,它不仅按照上述理论建构规律整合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使其从整体上成为一个科学理论,而且其构成要素及其连接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逻辑,使其能够成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一)在立论基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马克思主义认知问题的根本方法,对当代中国面对的世情国情进行科学分析,作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描述和判断,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二)在理论主题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和价值追求,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脉搏,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作为自己所要解决的中心课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明确的目标指向。

(三)在理论演进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根据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不断丰富和拓展我国现代化的目标和路径,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一个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坚持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集中凝练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在推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正是坚持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才能在思想理论上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个历史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科学回答,才能相继创立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使我们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和路径的思考不断丰富和完善,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 3.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

3.“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 ,以及在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如何发展

“以人为本”的思想渊源

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思 想的基本理论根据。西方近现代人本主义思想和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也为我们的“以人为本”思想提供了思想资源。 第一,马克思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是“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基础。人的发展理论是马克思理论的最根本的内容之一。马克思始终关注人在社会中的生存际遇,他从分析资本主义私有制入手,揭示了私有制所产生的人的异化现象。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合理之处在于颠倒了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系,它迫使工人服从社会分工,成为资本的奴隶,资本家是也是人格化的资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人成为物的工具。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马克思论述了共产主义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根据马克思唯物史观和群众史观,社会发展是通过人的实践、行动实现的,同时也是一个促进人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二,中国历史上延续下来的民本思想是“以人为本”思想形成的思想资源之一。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主要表现在:其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作为国之“四民”的士农工商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维系国家生存、社会安定、经济稳固的基本力量。其二,民贵君轻。《尚书》中说“天降下民,作

之君,作之师”,君与师是为安民、利民、保民和教民的需要而设置。反映在政治上的重民轻神,重民轻君,把民视为君之本,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三,得民心者地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管子牧民》曰:“政之索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清代王夫之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理)和趋势(势)称为“天”,主张“民即见天”,从人民的意志、愿望和要求中发现社会历史规律,体察和预见社会历史发展趋势。这无疑是对人民的巨大力量和历史地位的肯定。其四,为政以德,利民保民。既然民心向背决定国家治乱和朝代兴衰,为政者就应善于体察民情,反映民意,推行利民、兴民、裕民、安民、保民的政策措施,忧民之所忧,乐民之所乐。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亦天下,忧亦天下,然而不王者,为之有也。”这些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历史积淀,内含着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人心向背是决定国家或朝代兴衰更替的根本原因等思想。 上述“民本”思想对当代“以人为本”的思想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以人为本”思想吸收了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基本内涵,但是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生了根本变化。“以人为本”思想继承了中国历史上的民本思想,但是其出发点和根本宗旨与古代的民本思想不同。 第三,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精华是“以人为本”思想形成的理论资源。近代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对人的问题的关注和思考,是“以人为本”理念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之一。然而,我们今天所讲的以人为本,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与西方人本主义具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其对人的不同理解上:一是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多强调类意义上的人,注重人的共同性、普遍性,忽视人的社会差异和个性差异,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多强调个体意义上的人,注重个体差异而忽视人的社会本质。而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是从人和动物的区别、不同社会群体的人之间的区别、个人与个人的区别,更强调人的社会性。二是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多注重人性革命而轻视实践,而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是把人主要理解为现实的、从事这实践活动的人,认为要强调以人为本,必须强调实践的作用。三是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相对多地强调自然属性上的人,以及原子式的人,在价值观上往往主张个人主义。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的“以人为本”,则把人放在社会关系中来理解,把人看作是社会的人,在价值观上强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四是由于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是把人的某一共同属性当作人的本质,没有从具体的历史条件出发来看待人,因此,它往往以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的本性”作为观察社会历史的准绳,作为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而我们所讲的“以人为本”,则是从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来谈论人,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人,有现实的根据。五是二者对人的价值实现途径的认识不同。人本主义是针对神学和思辨哲学提出的,认为理性、意志和爱是人的本质,人的价值的实现途径仅仅是意识形态批判或者精神体验式的反叛;对于种种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病”,人本主义只有所谓人道主义的同情, 却无法实施对社会的有力改造。而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针对我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对人的发展的更高要求提出的,人的价值的实现途径是为人的发展创造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条件,尊重人的创造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总之,以人为本和西方人本主义有共同点,即都强调人人平等和尊重人权,都把人作为最高价值取向,然而二者在阶级属性、现实根据以及人的目标的实现路径上有着根本区别。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核心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与实践,无不贯穿着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思想。 一、以人为本贯穿于邓小平理论1.以人为本是邓小平理论创立的出发点 以人为本的人,指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指的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有三层含义:把人当作主体,依靠人;把人当作目的,为了

人;把人看作尺度,尊重人。也就是要做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邓小平理论创立的出发点是使全体人民摆脱贫穷,使人民群众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即“发展为了人民”。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根据当 时的具体情况,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使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 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 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要求我们在改革开放中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标,毫不动摇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为此,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要有助于人民的幸福。 2.以人为本是邓小平理论中最高的价值标准 邓小平提出: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是以人民为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的,内在地蕴涵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三个有利于”标准中,人民利益标准是最高的价值标准。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邓小平认为,人民是社会活动的价值主体,人民是社会活动的评判主体,强调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反映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价值取向与标准。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 前两条突出了生产力目标,后三条强调的是人民利益目标,使人民过上衣食无忧、幸福美好的新生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物质基础,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制度保障和必要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是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所必经的阶段。要实现共同富裕,除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加社会财富外,从生产关系来说,还有一个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使社会发展的成果为全体人民所享有的问题,即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 3.以人为本贯穿于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验、管理方法,这就要实行对外开放。要推动社会的发展,使中国迅速地发展起来,就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此,就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就要实行改革。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一句话,是顺应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要求,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促进中国的发展,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增强综合国力,都是为了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以人为本”原则的体现。把改革作为促进发展的动力,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也是在践行“发展依靠人民”这一“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始终贯穿在邓小平理论中,并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不断得到深化与落实。 二、以人为本贯穿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价值取向是以人为 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把坚持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将治国理政与从严治党紧密结合,把坚持党的先进性与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其中,“代 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其“以人为本”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这一执政思路内在地包含了党执政的价值目标———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实践要求。江泽民指出:“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 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终极目标蕴含了“以人为本”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37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