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女大学生婚恋教育

更新时间:2023-04-19 17:5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理论研究 陈芳:谈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教育

3

谈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教育

陈芳

(滁州学院,安徽滁州,239000)

[摘要] 社会转型带来了人们婚恋观念的巨大变化,也对大学生的婚恋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生理和社会的因素,女大学生的婚恋教育需要格外加强。新时期的女大学生婚恋教育重在引导女大学生处理好学业与爱情、同居与爱情、就业与婚姻等关系,同时还要确立正确的婚恋教育目标和掌握相应的婚恋教育途径。 [关键词] 女大学生;爱情;婚姻;就业;婚恋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1)05?00?0

正如诗人歌德所说,哪个少年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对于正处于恋爱择偶高峰期的大学生们来说,对婚恋问题的关注和对恋爱的尝试已不可否认地成为部分大学生在校生活的一部分。但针对大学生的婚恋教育在我国却一直较弱,尤其是专门针对女大学生的婚恋教育更是亟待加强。

首先,相对于男生来说,由于生理、社会等各种原因,女生更易在婚恋中受到伤害,进而更易妨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其次,由于社会转型而引起的人们价值观、婚恋观的变化给思想尚不成熟的女大学生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导致了她们在婚恋观、价值观上的错位,从而引发了大量的现实问题。例如:调查显示有近六成广州女大学生表示愿嫁“富二代”;[1]近九成女大学生认同婚前同居;[2]急嫁族、毕婚族、校园征婚、曲线就业等词语近年来不断涌现;二奶、情人、第三者、包养、堕胎等负面词语不时地与女大学生相联……这些现象一方面折射出了我国高校女生们在社会转型期人生观、价值观的多元化倾向;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社会转型期加强我国高校女生的婚恋教育工作刻不容缓。

一、必须正确处理的几对关系

要想引导女大学生们顺利走出青春的沼泽,成功步入人生成长道路的正轨,就必须着重引导她们正确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一)学业与爱情

学业与爱情的关系是女大学生们难以控制而又必须正确处理的。正确协调好二者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女大学生们正确处理在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有利于她们自身学业的发展、爱情的顺利进行,更对其将来走向社会及其人格的发展、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那么,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而使其协调发展呢?当代著名学者、教育家邵力子这样说过:“青年以求学为先,对婚姻及恋爱问题,不宜全神贯注。”[3]P764这句话可以给我们很深的启发:首先,青年人应以求学为先,不宜过分专注于婚恋问题。要把学业放在首位,一切都要以学业为中心,都要为学习服务,不要因爱情而耽误学习,虚掷光阴。其次,正视爱情。既无需违背青年人自身的成长规律对美好爱情无情地加以禁锢压抑,对爱情敬而远之、视而不见;也不必爱情至上,把爱情当作生活的唯一追求,整天卿卿我我、如痴如醉、坠入情网不能自拔。

在具体行动上,女大学生们可以尝试分三步来处理爱情与学业的关系:第一步,结合实际先分别制定爱情与学业二者的目标,在自己心里对这两个目标有一个大概的掌握。例如,大学毕业时,我的学业应该怎么样,我所渴求的爱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性质,恋爱对象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类型等等。第二步,根据目标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比如,我应该在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恋爱,找一个什

[收稿日期] 2011-06-21

[作者简介] 陈芳(1971-),女,安徽凤阳人,滁州学院计算机系专职辅导员,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1年第2卷第5期

4 么样的恋爱对象等等。第三步,在争取使二者达到和谐发展的同时,学会与他人沟通及自我反思,及时调整学习目标和爱情目标,从而达到爱情和学业和谐发展、共同进步的美好境界。

(二)同居、婚前性与爱情

随着社会的巨变,受西方性解放思想及市场经济观念的剧烈冲击,大学生的婚姻观、爱情观、贞操观也正在遭遇巨大的挑战。例如,据有关调查显示,有近三成的学生持“不求天长地久,但愿曾经拥有”的爱情观;有超过60%的大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赞成的人数比例比以往大大提高;有70%的大学生不反对婚前同居。[4]与上述观念相伴,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情侣到校外租房同居,共筑爱巢。

这里不对大学生同居的对与错做出判断,只谈一谈女大学生们同居、婚前性的诱因和后果。同男生相仿,女大学生与异性同居、发生婚前性行为,也几乎都是源于一时情的、性的、物质的冲动。综观她们的同居与婚前性行为促成原因,不外乎下面几种:

1. 源于观念的异化。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的入侵,使得一部分女生的思想慢慢西化,她们把贞操看作是对自我个性的束缚,出于叛逆,她们会跨越思想与传统的禁区,发生婚前性行为、过起同居生活。

2. 源于空虚、从众或虚荣心理。未婚同居和婚前性行为曾是被视为伤风败俗、有悖道德的叛逆之举,但不知不觉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部分人群中,它们却似乎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标榜爱情胜利的宣言。在这种大背景下,有部分女生或是为了弥补内心的空虚、孤独,或是本着随大流的从众心理,或是为了展示自己的魅力而选择与异性恋爱同居。

3. 源于爱情。前文说过,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大学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很多人把同居当作是爱情的象征。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有的女生会觉得两个人在一起,情到深处,自然而然发生婚前性行为和同居;有的女生出于对家长和环境的顾虑,本不想发生婚前性行为,但为了爱情、为了投男友所好而同居和献身。

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对于尚在求学阶段的女大学生们来说,同居和婚前性的本质其实就是一种对自我行为、意志的放纵,只不过这种放纵是打着爱情的旗号。既然是放纵,就会带来相应的恶果,而作为女性,女生们事后吞下的恶果则往往更为苦

涩。首先,不利于自己的人生发展。例如:在校外租房,离群索居,缺乏和班上同学正常的思想交流;因同居而迟到、早退、旷课,严重影响了学习;同居环境复杂多样,学校难以管理,留下安全隐患。其次,经济负担加重。不少大学生情侣都是实行AA 制,在没有经济基础、前途不确定的情况下,房费、水、电、煤气等生活开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增加这些不必要的花费对身心毫无益处。再次,心理压力沉重。大部分同居学生,都是在隐瞒家长和老师的情况下同居在外,因而心中时常怀着对家长和老师的愧疚和对自己的谴责,有了困难也不敢向家长和老师倾诉交流,一切想法都闷在心里,同时还要承受身后的流言,久而久之身心疲惫。另外,婚前性行为还会给女生们带来妇科病、流产、堕胎、辍学、自杀等一系列不该发生的事情,而恋人间一旦分手,这种经历又可能成为女生日后乃至终身婚恋生活的阴影,甚至影响一生的幸福!

现实表明,同居和婚前性行为给女大学生们带来的伤害要远大于它所带来的短暂快乐。女大学生们要时刻对同居和婚前性行为持保守、矜持的态度,要时刻对自己负责任而不是让别人来对自己负责任,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放纵而追悔终身!

(三)就业与婚姻 如今,“毕婚族”已成为百度百科里的一个新词条,专门指一毕业就结婚的大学生。拿了毕业证,就领结婚证,成了不少女大学生的梦想——就业压力这么大,如果能通过结婚来共同分担生活压力,也算是一种“曲线就业”。她们要么是与大学时代的恋人结婚;要么是毕业后不着急找工作,而是积极相亲,把目标放在事业有成、比较成熟的男士身上。不过,刚出校门就步入婚姻殿堂,女大学生们往往在心理上和经济上都没有充分的准备,会为将来的婚姻生活埋下隐患。所以,新时期的女大学生们必须弄清楚就业与婚姻的关系。

1. 女生应如何看待就业?女性要想真正取得独立,只有在经济上先取得独立。历史早就证明这是不争的事实。例如鲁迅《伤逝》中的子君、易卜生《玩偶之家》中的诺拉都想争取妇女的自由独立。但是,就是因为没有经济自主能力、没有社会生存能力,前者最终只能在爱情消亡后被逼上死路,后者在离家出走后也没有下文。她们的遭遇足为那些热衷于当毕婚族的女生们诫。幸运的是现在已远不是子君和诺拉所处的时代,社会发展到今天,女性在社会上已拥有了广泛参与社会、参与竞争的权利。这是社会的进步,是女性的骄傲。作为女性中

理论研究 陈芳:谈当代女大学生的婚恋教育

5

的皎皎者,新时代的女大学生们应该格外珍惜女性们经过艰苦的努力而好不容易得来的平等工作的权利,万不可因逃避一时的就业压力就自愿再回到过去的那种没有自我、完全依附于男子的生活。

职业带给一个人的不仅仅是经济的独立,它还会带来很多金钱无法买到的宝贵东西。诸如:正常的社会人际交往、必要的社会经验、自我价值的实现、独立的人格、积极进取之心……为了逃避就业而急切走入婚姻家庭的女大学生们在逃避了就业压力的同时,也失去了与外界保持联系的机会、失去了认识人生社会的能力、失去了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久而久之也就会失去了自尊自信,沦为只能依附于别人而生存的攀援植物。

2. 女生应如何看待婚姻?“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句话反映了国民对婚姻的传统态度。婚姻应该以感情为基础,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健康的婚姻应该是感情的自然深化,同时,婚姻双方能够在婚姻中情感上互相愉悦依存,人生道路上相互独立而又协同发展,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一味索取和依赖。例如,堪称成功幸福婚姻楷模的马克思和燕妮的婚姻就是这样,二人的婚姻以深厚的感情为基础,而各自又在保持独立人格的基础上互相扶持走完了人生旅程。

新中国成立时的废除买卖婚姻政策不知道是多么地大快人心,而以金钱为基础的婚姻也从来就是遭到大多数人的唾弃。在婚姻问题上,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女性,女大学生们应当积极充当社会的楷模,去倡导促进社会形成正确的健康的婚姻观,而不是被社会转型期的经济大潮卷入拜金主义的泥潭。

3. 不拿婚姻赌明天。有相当一部分女生把结婚当“出路”以缓解即将面临的就业压力,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不论是与大学时的恋人结婚还是嫁给成功人士,这种在婚姻上急功近利,以眼前的婚姻去躲避就业压力、换取明天幸福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这样做也许能解决一时的问题,却未必有利于日后的长远发展。首先,由于缺乏经济独立,为了躲避就业压力而选择当“毕婚族”、当全职太太的女生们很难保证自己能在婚姻中保持人格和精神独立,容易变为他人的附庸,从而丧失女性的独立性。其次,由于结婚后就停止了自我充电、不再追求上进,毕婚族女生们在长时间的家庭生活、相夫教子中,思维等各方面与社会脱节,等到再出来工作的时候,难以再找到自己的发展轨迹,从而丧失社会生存能力,而婚姻也会因两个人的脚步不一

致而亮起红灯。所以,为了幸福的明天,女大学生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选择婚姻和事业,要勇于面对社会,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而不是急功近利地以婚姻为赌注,盲目地走进婚姻。

二、女大学生婚恋教育的目标和途径 毫无疑问,我国高校女生现阶段在恋爱、择偶、异性交往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她们的身心健康以及学习与生活。为此,高校思想教育者必须要明确女大学生婚恋教育的正确目标并积极探索与之想适应的教育途径。

(一)当代女大学生婚恋教育目标

有人曾说过除了增加稳固家庭的数量之外,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可以让人类生活更幸福的了。婚恋教育的目的就是一方面让女大学生们明白不论恋爱、择偶还是性都是关系到人生最终幸福的大事,因为它们都是直接关系到今后自己组建的家庭是否和谐、幸福、稳固的基本元素。必须谨慎、理性、智慧地处理恋爱、择偶、性问题,否则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另一方面使女大学生们形成符合社会主流的婚恋观,减少她们因婚恋问题而引发的事故。

(二)当代女大学生婚恋教育途径

在当今的大环境下,我们要积极探索女大学生婚恋教育的可行途径,可以尝试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 教育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展渗透,新一代女大学生更为注重个人的物质享受,在选男朋友和择偶时出现了极强的实用主义倾向,把婚姻当成工具,将自己的人生寄望于婚姻。于是,她们中的不少人认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崇尚投机取巧的市场竞争规则,热衷为了少奋斗20年而去找一个事业有成、有经济基础的人。

这种婚恋观无疑是片面的。追根溯源,它其实是我国漫长的封建专制主义遗留下来的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性别观念在某种程度上的遗留。在传统社会里,古代女子主要在家庭接受“礼教”及“妇道”的教育,此类教育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以“三从四德”作为女子的行为准则。例如,班昭的《女诫》就从卑弱、专心、曲从等方面论述了女子所接受的“从人”教育和为奴教育。因此,在传统社会里,女性的角色仅限于妻子和母亲,在家庭里女性就必须贤惠温淑、端庄持重、相夫教子,要依顺、服从、服务于男性。那些深信干得好不如嫁

创新与创业教育 2011年第2卷第5期

6 得好的女生们骨子里其实就是深受传统“妇女归家”思想和社会偏见的影响,淡化了自身的自主意识和进取意识。当她们在选择嫁得好的同时,其独立的社会地位、独立的主体价值也就丧失了;当她们在选择物欲的享受和虚荣心的满足时,其自我的尊严也就泯灭了。

所以,帮助女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是目前女大学生婚恋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为此,必须要加强女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从理论上帮助女大学生们解决种种思想困惑,帮助她们处理好恋爱中的各种关系,帮助她们树立远大的目标,摆正爱情的位置,使她们清醒地认识到正确的恋爱观应该是理想、道德、义务、事业和性爱的有机结合。

2. 营造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基于利益的趋使,目前部分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站不负责任地大肆宣扬急功近利的婚恋价值观,在社会上形成了不良的舆论价值导向,从而误导了本身价值观、人生观还不够成熟的年轻人。如:2010年火爆的电视相亲节目《非常勿扰》中女嘉宾马诺的名言——“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单车上笑”,即是这种舆论的典型代表。虽然在房价的压力、金融危机冲击、黯淡的就业前景下,部分女性用美貌换取舒适生活的出发点可以理解,然而如果金钱成为女性步入婚姻与否的决定因素,婚姻也就蜕变成合法化的情色交易。而如果这种观点成为社会意识的主流,那么无疑将带来整个社会道德的沦丧和败坏。

令人欣慰的是,马诺们的言论引来了骂声一片,前文中希望嫁富二代的女大学生们也受到了人们的谴责。当然,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希望通过政府的主导行为,社会各界多方面联合起来,营造出合理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让我们的女生们明白:急功近利的方式并不是通往幸福的捷径;美满婚姻需要双方的共同付出,而不仅是单方的索取;新时代的女性应该积极投身于社会去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而不是做只会攀援的凌霄花。

3. 突出人格教育。实际上,女大学生婚恋教育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是与我国目前现行的应试教育息息相关的。在升学的压力下,学校和家庭总是过多地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而相对忽略了他们的人格教育,例如:抗挫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吃苦耐劳精神、独立自主能力等。而一些家长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重男轻女,有意无意地给女孩子灌输女孩子不如人,女孩子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等庸俗思

想;或者无条件地溺爱,导致孩子养成虚荣、攀比、好逸恶劳等不良习惯。由于没有形成健康的人格,所以这些女孩子长大以后就不能理性地去对待婚恋问题,如没有正确的婚恋观、经不住婚恋挫折、摆不正恋爱的位置、恋爱中缺乏自制力等等。因此,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目前教育上的不足之处,加强人格教育,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面教育、引导激励女大学生们成长成才。例如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开阔她们的眼界、陶冶她们的情操、提升她们的品位,使她们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及心理素质等方面与校园主导文化相一致;通过改变传统的禁欲主义的消极态度和方法,引导她们的性意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使她们在恋爱中保持自尊、自爱、自信和自立……只有具有了健康的人格,她们才能理性地去面对和处理在人生道路上出现的婚恋、事业等诸多问题。

三、结语

社会在转型,时代在巨变,伴随着人们价值观的变化,婚恋观的变化亦成为焦点、热点。虽然我国的高等教育已不同于过去的精英教育,但是,女大学生们仍然是当代社会女性中的皎皎者。她们是以高知、年轻、有活力、有想法为鲜明特性的一个群体,她们的婚恋因而总是引人关注。作为女性,她们以其独有的细腻体验着爱情、体验着人生;作为学生,她们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不亚于社会上其他女性,而且在追求爱情中表现出大胆奔放、富有当代气息的特征,是前几代知识女性所无法比拟的。但是,她们在婚恋问题方面也的确存在着太多太多的问题。女大学生婚恋教育任重而道远,如何引导女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理智地处理婚恋问题,从而引领高尚的时代潮流成为摆在每一个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课题!

参考文献:

[1] 44af7719c5da50e2534d7f05. 2010-04-12 07:00:34 中国青年网. [2]44af7719c5da50e2534d7f05/study/2010-04/19/content 19

37394.htm .

[3]傅学文.邵力子文集(上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5 [4]44af7719c5da50e2534d7f05/question/38707315 2007-11-2.

[编辑:胡兴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31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