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交换的工作原理

更新时间:2023-09-28 02: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电路交换的工作原理

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也称为线路交换,是根据电话交换原理发展而来的一种直接的交换方式 。

电路交换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电路建立阶段 数据传送阶段 电路拆除阶段

报文交换(MS,Message Switc

报文交换方式也称为信息交换方式(或文电交换方式)。它的基本原理是“存储一转发”。 分组交换(PS,Packet Switch)

分组交换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通信方式。

分组交换也称包交换,它采用了报文交换的“存储一转发”方式,但它改变了报文交换的以报文为单位交换的办法,而把报文分成许多比较短的、并被规格化了的“分组”(Packet)进行交换和传输。 分组交换原理

分组交换的工作过程:交换中心的交换机接到分组后首先把它存储起来,然后根据分组中的地址信息、线路的忙闲情况等选择一条路由,再把分组传给下一个交换中心的交换机。如此反复,一直把分组传输到接收方所在的交换机。 数据报方式:

不需要事先建立一个连接线路 ,每个分组独立地进行路由选择。 虚电路(VC,Virtual Circuit)方式: 1.建立连接

数据传送前先要通过发送呼叫请求分组建立端到端之间的虚电路; 2.数据传输

一旦虚电路建立后,属于同一呼叫的数据分组均沿着这一虚电路传送; 3.拆除连接

数据传送完毕后通过呼叫清除分组来拆除虚电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31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