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更新时间:2024-04-15 17: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摘 要:从目前理论界的研究状况来看,多种观点并存、认识不统一;从企业的实践情况来看,也存

在着对内部控制缺乏重视、内部控制缺失的现象。笔者拟通过本文对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希望能够对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状况有所帮助。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架构

Abstract: From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the theoretical circle of view, the coexistence of multiple

perspectives, knowledge is not uniform; from the practice of business situation, there is also a lack of emphasis on internal controls, internal control deficiency phenomenon.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proposed the basic theory of internal controls and internal contro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nterprises to explore in depth the issue, hoping to improve business operations and management help.

Keywords: business, internal control, internal structure

1 绪 论

目 录

1.1 选题意义1-1

1.2 文献综述1-2 1.3论文结构2-2

2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2.1 内部控制的定义2-2

2.2 研究内部控制的意义2-2 2.3 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3-3

2.4 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构造3-4

2.5 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层次划分及其设计4-6 2.5.1 按企业治理结构层次划分及其设计4-5 2.5.2 按其内容层次划分及其设计5-6

3 冠威针织厂的内部控制现状

3.1 冠威针织厂简介7-7

3.2 冠威针织厂的组织架构7-7

3.3 冠威针织厂内部控制的架构7-8 3.4 冠威针织厂内部控制目标的实施8-9 3.4.1、资产管理方面8-8 3.4.2、生产销售方面8-8 3.4.3、往来款管理方面8-9 3.4.4、费用支出方面9-9

4 冠威针织厂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

4.1 冠威针织厂制度不健全9-9

4.2 冠威针织厂内部控制和监督不够得力9-9

5 加强冠威针织厂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

5.1 健全内控体系的设计9-10 5.1.1.明确工作流程9-10 5.1.2.加强凭证与记录控制10-10 5.1.3.控制资产保护与记录10-10 5.1.4.进行有效的绩效考评10-10 5.2 完善岗位责任的制度10-10 5.2.1.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10-10

5.2.2.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制度10-10 5.2.3.加强授权审批控制10-10 5.2.4.引进全面预算管理10-10

结 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2

1 绪 论

1.1 选题意义

2 0 0 4 年1 1月2 9日,新加坡上市公司中航油因错判油价走势,在石油期货投资上累计亏损5 . 5 亿美元, 决定向新加坡高等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由于公司的总裁陈久霖的权利过于集中,以致于他本人对规则极端漠视,造成高层控制无效。 在具体的交易业务执行上,中航油公司的1 0位交易员能够一致执行陈久霖的错误决策而没有及时进行制止并向公司董事会报告,已经存在交易员与总裁的串通舞弊,造成内部控制失效。作为一个成功进行海外收购被称为“ 买了个石油帝国”的企业,违规的石油期货交易不仅让充满潜力的中航油轰然倒下,也暴露了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巨大缺陷。 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提高经营效率、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当前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企业内部控制普遍薄弱,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管理当局对建立内部控制体系不够重视:有的并未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有的虽然也建立了相关的内部控制体系,但从总体上来看仍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有鉴于此,本文在借鉴西方有关内部控制较为成熟的理论的基础上,特别是C O S O委员会提出的得到各国广泛承认和应用的内部控制框架理论,通过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提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的内容,即按照C O S O委员会所提出的五个要素来从整体上规范内 部控制,使内部控制纳入全方位的、系统性的建设轨道上,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研究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框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对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经营的效果与效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等方面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2 文献综述

在国际上, L. R. D i c k s e e于1 90 5 年提出内部牵制这个概念,他认为内牵制由职责分工、会计记录、人员轮换构成。1 94 7 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 IC 队)下属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 审计准则暂行公告》中第一次正式提了内部控制这个概念。1 95 8 年,该审计程序委员会发布的第 2 9 号《 审计序公告》对内部控制重新进行表述,指出内部控制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管理控制。1 98 8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第 5 5号 《 审计准则公告》式提出“ 内部控制结构”这一概念,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个要素。

1 99 2年美国的c o S O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给出了一个新的、完整的定义,将内部控制的范围扩大。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C O S O报告归纳了内部控制的三大目标,并合理设置了内控的五大要素。

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公会所属的控制基准委员会 ( C O C O )在C O S O报告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更精简、更具动态的内部控制基本架构。C O C O报告认为,内部控制系指为支援组织成员达成营运的效果与效率,内部与外部报告的可信赖程度,遵循相关法规以及内部政策办法等目 标,而由组织资源、系统、过程、文化、结构与作业等元素组成,C O C O控制模式更具动态性和管理阶层导向。 客观地讲,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主要是以会计控制和审计评价为主线的,我们可将之简称为 “ 会计导向”和 “ 审计导向” 。会计导向的典型代表是我国目前己发布的内部控制法律法规,它们是以内部会计控制为核心的,基本上没有涉及管理控制等非会计控制领域。

很多学者认为,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内部控制发展的主线,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从 “ 贯彻落实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基点出 发, 探讨了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构造及其分层设计的基本思想,他认为企业产权关系、治理结构中管理权责安排结构及企业经济管理要求的多样性是构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 标的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中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情况,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和建议。审计导向下的内部控制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审计程序与方法的应用、审计成本的节约、审计效率的提高和审计风险的控制。

1

随着 C OS O报告在中国影响的日益增强,我国学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也逐渐超越了内部会计控制的界限。在国内较早地介绍了该报告的主要内容、框架进展,他们建议由权威部门制定内部控制的标准体系,并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审计做出强制性安排, 做到二者并举。试图把内部控制与审计联结起来,认为内部控制是在审计目标定位主导下发展的,内部控制和审计的历史渊源和逻辑联系,完全可以从组织效率角度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解释。他们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内部控制法律规范忽视审计的作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则将内部控制框架与公司治理机制结合起来,认为内部控制外延的拓宽正是由公司治理机制变化所致,他们建议采取双管齐下和分两步走的战略建立内部控制框架,并且特别强调董事会在公司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认为董事会应该对公司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负责。 此外,还有些学者采用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对内部控制进行了研究。借鉴了契约理论和经典经济学理论, 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性质和内涵做了一定的探讨。 1.3论文结构

本文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问题,回顾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指出了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首先诊释了内部控制的含义,分析了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回顾了国内外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历程,从二者的对比中得到了一些启示。最后提出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框架要素。 第三部分介绍冠威针织厂,及其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和具体的实施方案。 第四部分根据第三部分的分析冠威针织厂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第五部分根据第四部分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

2.1 内部控制的定义

内部控制是指以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 并防止错误和其他非法业务发生的业务流程设计。 其主要特点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部分业务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 每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 其实质是一种管理控制, 是有效执行组织策略的必备工具。

1 9 9 2 年美国全国欺诈财务报告委员会的发起人组织组成的专门研究内部控制问题的发起人组织委员会认为内部控制系为达成某些特定目标而设计的过程, 即内部控制是一种由企业董事会、 管理阶层与其他人员执行,由管理人员阶层所设计, 为达成运营的效果及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相关法令的遵循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C O S O报告的内部控制定义反映了下列基本概念:

内部控制是以企业的营运过程相互交织, 为企业的基本经营而存在的一个过程; 内部控制不只是手册与表格,它受组织内各个层次的人的行为的影响; 内部控制由于其固有的局限,它只能为组织目 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

内部控制与要实现的目标相互配合而划分成各种类别, 各类别内部控制相互区别,又相互重叠。

2.2 研究内部控制的意义

内部控制是单位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而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内部控制制度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建立健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才能提高会计的分析决策能力,为管理者提供所需的经济信息,更好地实现其管理和决策的职能;才能防止浪费和舞弊行为,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才能建立科学的岗位责任制,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强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及管理人员素质;才能利于审计及其他部门开展工作,推动现代审计的发展;才能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增强各种信息输出和财务报告的可信度、可靠性;才能使诸如《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等得以贯彻执行;也才能确保会计电算化环境下各单位经济活动能够正常、安全、有效地进行。所以,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

2

2.3 内部控制的基本目标

C O S O报告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五个组成部分:( 1 ) 控制环境。控制环境是指包括企业文化、管理哲学、经营方式、组织结构、授权与责任分派方式及人力资源政策在内的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称。 它既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 也是其他组成部分的基础;( 2 ) 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影响作业目 标达成的相关风险的辨认和分析, 其前提是目标的确定, 把风险评估作为重要因素引入到内部控制领域是 C O S 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独特之处。CO S O报告认为企业必须建立可辨认、分析和管理相关风险的机制,以了解自身所面临的风险,并适时加以处理。( 3 ) 控制活动。企业必须制定相关控制政策和程序,并加以实施,以帮助管理当局实现既定的控制目标, 具体而言包括: 授权及批准,核对会计分录,核实内部控制模型,检查业绩、风险及披露限制,职责划分, 生产安全分享。(4)信息与沟通。信息与沟通系统使企业内部的员工能取得并交换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 信息与沟通系统是整个内部控制系统的生命线,它为管理层监督各项活动提供了保证。( 5 ) 监控.整个内部控制的过程必须施以恰当的监督,同时通过监督,在必要时对内部控制加以修正。包括持续性监控活动和个别评估。这里的持续性监控活动是指营业过程中的例行监督,包括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以及职员执行职务时所采取的其它行动。这里的个别评估又称间歇性评估,是指事后针对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从全新的视点进行评估。

早期人们对内部控制的理解仅限于内部牵制,且多关注于资金和资产的保护上,因此内部的目标主要在于防止欺诈和舞弊的发生。1 9 4 9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委员会公布的内部控制权威定义中, 提出了四大内部控制目标, 这四大目 标长期以来为许多国家所接受和应用。即: 保护企业财产安全; 检查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提高经济效率;促进企业遵循既定的管理策略。

我国理论界普遍认为内部控制应达到以下 基本目标: ( 1 ) 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2 )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 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 3 ) 确保国家有关部门法律法规和单位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这其实是1 9 9 2 年C O S O报告中提到的并得到各界普遍认可的内部控制三大类目标的在中国的一个应用和改进。 C O S O内部控制概念中提出的三大类目标为:

营业目标:与企业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果有关, 包括绩效和获利 ,以及保障资产安全,使其免受损失。

财务报告目标:与 编制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的可靠性有关,包括防止、公布财务报告的不实。 合法合规目标:与企业咨询相关法律法规有关,他们受外界因素,如环境保护法等影响。这些法令规定了企业的最低行为标准。

企业努力达成的目标与为达成目标所需要的组成要素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所有五大要素对营业目标的达成都是适用的并且是重要的。 目标的设定是管理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虽然它不是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 但却是内部控制的先决条件,也是促成内部控制的要件。 制定目标的过程不是控制活动, 但其对内部控制的意义重大,直接影响到内部控制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2.4 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构造

现代企业制度其实质是指以企业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相分离、经营管理权和监督权相制衡为主的各种权利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一种企业管理制度安排,在这个多元利益主体结构中,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既包括 “会计控制”,又包括 “对会计的控制”,从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征求意见稿)第五条“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等规定来看,也显然包括“对会计的控制”。企业不同利害关系者对企业的权力和经济利益要求及其所承担责任的不同,实施会计控制的目的也就不同,因此,企业内部权责结构决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当然,我们在研究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各种目标的差异时,并不否认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总体目标具有相同之处,即加强企业内部经济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这是企业利害关系各方之利益的共同所在,因此,它是协调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各具体目标不对等、不一致甚至相互对立和矛盾的基本点和根本依据。

在现代企业利害关系者群体中,起核心作用的是企业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两大集团。按照这一原理

3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可以分为所有者目标和经营管理者目标两大目标群。企业所有者最关心的是其投入企业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要求实现其资本保值、增值目标,他们期望获得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据此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正确估价企业的财务状况以便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有效的、高质量的会计控制作保证。因此,企业所有者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标是规范企业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完整、相关、及时的会计信息是所有者了解、查证受托经营者是否诚实、可靠,是否尽职尽责履行其受托职责的基本依据,所有者通过会计信息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通过对会计信息的分析能够了解掌握其资本的安全性、收益性和对企业长远发展的影响因素,从而实施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及经营管理者的必要干预和控制。企业经营管理者最关心的是如何加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全面履行其受托经管责任、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企业经营者要实现这些目标,没有会计控制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企业经营管理者实施对会计的控制并通过会计控制所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经济管理要求的内部管理组织结构,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强化风险管理;确保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防止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欺诈、舞弊行为”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完整;及时向企业所有者提供为企业所有者接受的财务报告及其它会计信息,以解脱其受托责任。

2.5 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层次划分及其设计

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是企业管理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正确合理地构造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特别是按照公司治理结构中权责关系及内部会计控制目标的内容进行分层设计,则是实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5.1 按企业治理结构层次划分及其设计

按照企业治理结构原理,上述企业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内部会计控制目标,还应具体划分为股东、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财会经理、内部审计等若干层次具体的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股东作为企业资本的出资者和股份的持有人享有所有权和股东权,在内部会计控制上拥有审查财务账簿和股东大会决议以及监督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利;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法定权利机关,享有决议权、听取报告权和查核权,股东大会可以查核董事会所造具的财务会计报告,查核监事对这些财务会计报告及账册审核后所提出的报告。

可见,股东及股东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的是要求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真实、完整、有用的会计报告及其它会计信息,监督管理当局的经营管理行为,做出正确的投资及管理决策。董事会对内管理公司事务、对外代表公司同第三者进行交易活动的法定必备的业务执行机关,对业务执行起决策作用,它接受股东的委托,负责公司的战略和资产经营,监督和制约经营主要决策,董事及董事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主要是保证计划、投资方案、财务预决算方案、利润分配方案等的科学公平合理、公司内部管理机构设置合理、制定高效可行的公司基本管理制度等。企业经理人员由董事会委任,是企业的代理人,具体负责企业经营管理的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协助董事会制定企业战略并负责具体实施,如制定企业长短期计划;制定、建议并实施企业财务总战略;制定并实施有关企业预算和管理控制程序,确保企业管理者能够掌握正确信息,以明确目标、做出决策、监督绩效;具体管理企业的劳动人事、生产经营、市场营销以及财务事项。

从此不难看出,企业经理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主要是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经营管理要求的内部经营管理组织机构;建立经营风险控制系统;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及时提供会计信息;确保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监事有公司创立会或股东大会选任并对股东大会负责,它是对董事和经理班子行使监督职能的机关或个人;监事会是对董事会、董事和经理人员等管理人员行使监督职能的机关,其主要职权是对公司普通业务的监察和财务会计监察,因此,监事及监事会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及行为、财务会计工作及会计资料实施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完整,确保股东及股东大会目标的实现。按照《公司法》及《会计法》的有关规定,单位财务负责人 (或

4

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与其他副总经理一样由总经理提名、由董事会聘任或者解聘,单位财务负责人报酬事项由董事会决定,显然,财务负责人既要对总经理负责,又要对董事会负责,但最终或主要是对董事会负责,因而企业财务负责人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主要是实现董事会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并接受监事会的监督。以此类推,企业会计人员及会计机构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主要目标是认真实施会计监督、履行自身职责、(在正常的、不违规的前提下)对财务负责人负责。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内容和方式,在我国内部审计主要是对所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对企业总经理或董事会负责,内部审计的主要目标是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单位内部的各项规定的落实和执行情况,了解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促进单位领导及时改进工作,完善制度。在我国内部审计的建制上,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内部审计身份及目标的定位问题,即为准服务对谁负责?世界多数国家公司的监控机制,主要有单轨制和双轨制两种。采用单轨制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其股份有限公司机构设置主要有股东会和董事会两者,在董事会内分设一个或数个委员会,其中具有直接监督责任的是审计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监控公司内部控制的结构、审查内部稽查部门、推荐公司签证会计师、审查公司年度内控计划、核阅公司财务报告等;采用双轨制的国家如德国、日本等,其股份有限公司机构设置主要有股东会、董事会和监察人 (即监事会)三者,而其监控的主要机制是董事会负责业务的经营,监察人负责监督董事会业务的执行。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即属后者。在双轨制的公司治理结构下,内部审计设置是隶属于股东会、还是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呢?如果隶属股东会,那么其职能则与监事会职能相重复;如果隶属总经理,那么董事会势必需另设内部审计机构,

因此,笔者持在董事会下设置内部审计机构的意见,这样能够形成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严密内控系统,即股东会通过监事会对董事会实施内控,董事会通过内部审计对总经理及其它管理者实施内控。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会计监督寓于会计核算之中,因此,明确企业内部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的内部会计控制具体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按照分权制约原则,企业内部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应对企业会计负责人负责,对企业所发生的日常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实施内部会计控制。按照社会审计的基本职责来看,聘请、委托注册会计师的权利及有关事项应有企业监事会负责,以保证社会审计发挥维持社会经济秩序和促使强化企业内部会计控制职能的作用。按照约束与激励原理,在确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约束目标的同时,明确激励目标也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必要内容。确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激励目标的基本原则应是约束与激励相一致,即谁约束谁激励。在美国股份公司治理结构中,通常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的同时,设置提名委员会和报酬委员会,分别负责提出企业各级管理人员任免和报酬方案,报请董事会研究确定 。

2.5.2 按其内容层次划分及其设计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目标按其内容层次来划分大致如下:内控制度科学合理、查错防弊及时准确、财产安全完整、业务活动健康运行、风险控制系统有效、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会计信息及时有用、管理制度健全完善、管理效率真实高效、国家法规贯彻执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职业道德完善升华等,这些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递进层次关系,通常表现为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条件。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首要的基本内控目标,包括约束制度和激励制度两个基本部分,企业应按照《会计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规章制度,包括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及其以下各基层管理和业务经管部门及人员的内控权限、职责义务范围、履行方法及其奖惩内容、办法等各项内容都应以科学合理的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尤其是各部门及经办人员的内控目标及具体内容应具体详尽、科学合理适当。查错防弊及时准确是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之一,应是企业内部各管理阶层、各管理部门的会计控制目标,但是各管理阶层及管理部门的具体查错防弊的具体目标、具体方法及措施却是不尽相同的,如对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业务过程中的查错防弊,应有财会部门协助企业管理当局制定相应的授权批准程序、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必需分离、。相关机构及人员应当相互制约、加强款项收付的稽核等相关的规章制度,各资金使用部门应严格遵守授权与批准程序及权限范围的规定,会计部门及人员应严格履行审查监督职责。保证财产安全完整,既是财产经管和使用部门及人员的内控目标,又是财会部门的内控职责,还是

5

企业出资者及管理当局的内部会计控制目标。因为,从会计基本原理来看,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包含着资本的安全完整,资产是资本赖以存在的自然形态,资产还是对企业未来经济效益有用的经济资源,实现资本保值增值也有赖于资产的安全完整,它要求企业会计在稳健等会计原则基础上遵循会计职业道德,在尽可能防范和抵御未来资产风险的基础上,从事会计核算及监督工作,在制定各项投资及其它经营决策时要充分考虑投资及其它决策的风险因素。

可见,财产安全完整既是自然物质和权力形态的安全完整,更是财产价值形态的安全完整,因此,财产安全完整是企业各部门的共同内控目标和职责。促使并保证企业业务活动健康运行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之一,所谓业务活动健康运行应是指各项业务活动内容合理合法、符合企业整体业务目标要求和效益大于成本原则,业务风险在可预见的控制范围之内,开办业务活动的手段与方法科学正当、无违法违纪行为,业务活动效果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效益性和前瞻性,业务活动运行程序明确顺畅、快捷、高效率,业务经办部门及人员责任心强、积极性高等的运行状态,可见,业务活动健康运行这一内控目标涵盖了得笺具体的控制目标。风险控制系统有效目标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种类、内容、风险程度、风险发生及其防范部门,风险评估机制健全,防范规避风险措施得当,风险信息反馈灵敏准确,防范风险能够令行禁止,防范风险的奖惩制度严明等。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既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又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会计正是通过真实完整的会计资料的记录、汇总、报告等手段实现其对企业经管责任落实、对企业财产及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职能的。从大的方面讲,会计工作与业务经办活动是两项不相容职务和工作,会计是对业务活动进行控制的基本方式和手段,这是会计存在并取得发展的最基本的动因。

美国会计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在其 《会计思想史》著作中指出:“私人财富的积累导致了受托责任会计的产生。这种会计不仅应保护物质财产的安全,而且应证明管理这些财产的人是否适当地履行了他们的职责。调查受托者的诚实性和可靠性的需要,使内部控制成为所有古代簿记制度的主要特征。”这充分地说明了会计及会计资料与内部控制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会计及会计资料的内部控制本质。会计信息及时有用是在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及前述各个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应进一步达到的基本目标之一。所谓 “信息”是指有用的消息相资料,会计信息是指对企业利害关系者进行管理及经营决策有用的会计资料,从内部会计控制的层次内容来看,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主要是单位负责人、会计部门及人员的基本内控职责,会计资料能否进一步成为会计信息这主要是股东、股东会、监事会等的内控职责,也就是说会计资料是否有用要根据使用者的目的和标准来判断,忽视会计资料与会计信息的质量及目标的区别,只能混淆内控中的不同职责与任务,所以《会计法》将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作为其基本立法宗旨之一,并明确单位负责人对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负责是科学合理的,是一大进步,因此,这里将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和会计信息及时有用作为两个层次的内控目标是有现实及理论意义的。管理制度健全完善是指除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之外的其它各项企业管理制度应健全完善,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除督促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以外,还应督促企业建立健全与内控制度协调一致的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确保这些规章制度贯彻执行。管理效率真实高效这一目标一方面要求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保证真实反映企业管理效率情况,另一方面要求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能过于繁琐,不讲效率,同时又要保持适度的控制与被控制者之间的博弈空间,以便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保证国家法规制度贯彻执行不仅是社会审计、国家政府有关部门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实施 “再控制”的目标之一,而且还是国家以所有者和国家宏观管理者的身份实施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和要求,这是我国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色之一。

当然,这里也包括通过内部会计控制监督国家法规制度在企业内部的贯彻执行。促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是整个经济管理的基本目标,也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这是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确保单位经济管理目标实现的总体要求,也是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好坏的最终标准。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有时会存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做得很好,但是由于其它原因而使企业经济效益并不好的情况,也就是说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好并不是说企业效益就一定好。会计职业道德完善升华是指在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过程中,通过“它控”和“自控”,促使职业会计人进一步树立并增强正确的会计职业良心和职业责任感,

6

进而达到会计职业道德不断完善与升华的一种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内部会计控制的过程,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自律过程。因而,就职业会计人而言,能够促使其会计职业道德的不断完善与升华,是实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最高尚之目标和精神境界。

3 冠威针织厂的内部控制现状

3.1 冠威针织厂简介

冠威针织厂是香港最大纺织业上市集团的附属企业之一,其分别座落于广东省东莞市沙田镇环保城丽海工业园和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工业示范园,员工人数将超过1万人。在丽海工业园内,集团下属有染厂、织布厂、车印花厂和福泉制衣厂配套生产,形成纺织业一条龙生产体系。福泉制衣主要生产中高档针织品牌服装,产品远销国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决策层高屋建瓴引进国内外一流的制衣设备,以“高水平、高效率、高质量”追求卓越质量, 不断赢得客户的信心和满意。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的经营方针。

3.2 冠威针织厂的组织架构 冠威针织厂的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

董事会总经理 总经理秘书 销售总助 供运部 生产分厂装备部总工程师 副总经理 财务总助 人力资源部 销售中心 研究所 行政部 检测中心 财务部 冠威针织厂组织架构图1

3.3 冠威针织厂内部控制的架构

冠威针织厂内部控制的组织机构主要包括五个层次:董事会——经营层——相关监控部门(风险管理部、稽核监察部、法律事务与合规管理部)——业务管理职能部门——业务部门。

开展风险业务的部门内部都建立了部门制度和跨部门业务流程,为强化内部控制和防范风险起到了组织保障作用。各部门都建立了体系完备、制度规章健全的业务控制子系统,涉及业务流程、岗位职责、风险防范等方面,在授权范围内开展经营管理活动。

董事会负责制定公司的风险管理战略,每半年审议冠威针织厂风险管理工作情况和净资本等风险控制指标的达标情况。

经营层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提出冠威针织厂业务经营管理过程中防范风险的指导意见,审定冠威针织厂业务风险控制制度;确定冠威针织厂所能承受的年度总体风险水平及风险偏好,审议冠威针织厂总体风险限额和各自营投资部门风险限额。

风险管理部负责制定风险管理制度与流程,建立健全冠威针织厂风险防范、监控体系,负责冠威针织厂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并监督执行情况;提高风险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履行冠威针织厂规划性、综合性、监督性的风险管理职能。

法律事务与合规管理部负责合规风险的控制,为冠威针织厂决策和日常经营管理提供法律服务支持

7

和合规监督保障。负责冠威针织厂相关规章制度、业务办法的合规性,对冠威针织厂重大决策和业务发展及新产品设计提供法律支持及合规性审查,防范合规风险。

稽核监察部主要负责内部审计和员工监察,对冠威针织厂各部门制度的执行情况、经营管理情况及业务经营是否符合授权职责进行稽核,履行检查与评价、咨询与服务的职能。

财务总部负责冠威针织厂财务、预算、核算、资金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冠威针织厂对营业部的财务会计工作实行垂直管理,制定了严格的成本控制和业绩考核制度,营业部的财务人员均由财务总部派出并向财务总部负责。

信息技术总部负责建立和维护冠威针织厂的电子信息系统,负责信息技术研发、网络规划、系统维护、技术管理等工作,保障冠威针织厂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人力资源部负责冠威针织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薪酬福利、人员招聘引进、培训发展、绩效管理等工作。

冠威针织厂各业务部门在授权业务范围内履行直接的风险管理、监督职能,负有直接的、基础性的、流程化的风险管理责任。

3.4 冠威针织厂内部控制目标的实施

公司整套内部控制体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3.4.1、资产管理方面

公司的主要资产包括存货和固定资产,分别由专设职能部门管理负责,责任到人,各项资产由计算机系统进行核算处理。

固定资产中房屋建筑物布局合理、厂房宽敞通风,厂区绿化很好,如公园一般,生产设备实现全自动化,各种产品的配方经调试确定后有电脑自动控制进行供料、搅拌、生产、装运等工作。机器设备定期维修、保养较好。公司在购置固定资产时的内部控制手续非常健全,均有购置申请书,公司负责人批示,完税证明单,到货验收单(验收人员签字)和购置发票等相关证据。

公司对存货管理较为严格,库房中存货码放整齐,不同种类的存货用不同颜色包装袋分开摆放,很容易进行识别,各类存活均挂有标牌,在标牌上面明确列示存货规格、型号、出入库时间,并有领料人、送料人、库管人员签字确责。

公司每月对各项资产进行清盘,每月均统计出暂停用固定资产的名称数量清单,进行调整安排。存货每月进行盘点,盘盈亏率很小。

3.4.2、生产销售方面

公司从采购原料、原料验收入库到材料出库、生产成品再到销售结转成本、确认收入各环节控制体系均较为完善。

材料采购需填制\\\采购申请单\\\,列明采购原料名称、供应商名称、价格、数量、质量标准、交货地点、付款形式、运输方式、在途天数、订货到达日期、包装袋处理等详细采购计划。此单据需采购员、采购经理签字,交由品管部、财会部会签、最后总经理签字确认。

采购原料入库需填制\\\原料收货报告\\\,此报告由采购部对原料名称、合同号、运输单位、包装袋处理等进行签字确认。然后由地磅员对过磅时间、重量、运输车号、皮重、毛重等情况进行签字确认。由化验室对原料进行化验确认原料品质,提出化验意见并进行签字确认。由工厂仓库对收货净重、存放位置、入库件数进行签字确认,再由采购部综合上述情况对付款进行确认。

原料出库需填制\\\领料单\\\,由领料人、部门主管签字确认。

结转产成品时需制作\\\原料耗用及生产量表\\\,列明多少原料生成多少产品,列明规格、数量。 产品出库销售,需制作\\\产品销售统计表\\\,列明当日销售多少、赠送多少、总金额、折扣金额、净销售额;\\\产品发货日报表\\\,按购货单位统计对其销货多少、折扣额多少。这些表每日均由主任、总监监控。

3.4.3、往来款管理方面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扩大销售量,赊销作为一种促销的手段,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发

8

生往来款使销售和收款这两种行为之间存在着一个结算周期,从而形成了应收账款的成本,企业不得不垫支一定的资金和花费一定费用。随着应收账款规模增大而成正比例增长的坏账损失,将成为应收账款投资的最大风险。管好应收账款,目的在于加快资金的回收、周转,提高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并对往来款的发生、间隔期、清算三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控制。

该公司在赊销方面,需填制\\\客户赊销申请单\\\,列明客户名称、合同号、销售货物名称、金额,并由客户写明\\\客户申请承诺\\\保证在什么时间付款。此单据由行销部签署此客户尚欠款项,及申请赊销理由并签字确认,由部对此客户信用进行审查,确定对其的信用政策。并由长签字确认,最后由总经理签字同意,才能进行赊销。

企业在赊销后对往来结算准确登记,认真核对,定期清理,使单位有更多的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积极主动地向欠款单位和个人催收。对账龄较长的欠款单位和个人发欠款确认书,经双方确认签字后寄回。 对应付、暂付款的有效管理,可使单位能够充分利用这部分暂时为企业所拥有的资金。灵活管理和运用这两种资金,可使单位提升物流、资金流管理。公司采购原材料基本无现付现象,均合理利用对方单位给予的无息信用期,并由部门对每笔欠付金额、信用期、对方单位均进行准确纪录,到期准确还款,保持着良好的信誉。

3.4.4、费用支出方面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加强资金管理、合理使用、节约各项费用成本已成为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市场经济这个大潮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与使用,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管好用好资金,以便提高每一笔资金支出的使用效益。因此加强资金支出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该合资公司各项资金支出控制制度非常严格,不论资金支出用途、金额大小均需填制付款申请单,列明付款提议人名称、付款理由等情况,并必须由批准、负责、经理、审核、出纳、领款、报销制单各方负责人同时签字才能支付此笔款项,有一方不签字,将无法支出此笔现金,虽然手续繁琐,短时间内企业内外各方资金使用人无法理解,但这种严格的控制制度最大程度的控制了付款支出过程中的所可能发生的错误与舞弊,并且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实施,企业内外各方资金使用人也对此制度适应、并自觉遵守了。

4 冠威针织厂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

4.1 冠威针织厂制度不健全

许多人对内部控制的理论缺乏认识,甚至对内部控制还存在误解,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内涵还不十分清楚,没有建立起规范化的操作程序,工作透明度不高,一人办事,一人了结的情况相当普遍,使许多内部控制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或形同虚设。

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仍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如一些人受利益驱动,重经营,轻管理,自我防范、自我约束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内部控制的组织网络不健全,控制制度的健全让位于业务发展,以至于既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失控。还有些人对外部环境和经济业务等变化缺乏预见性,导致其管理滞后,没有能够及时制定出相应的处理程序和制度。

4.2 冠威针织厂内部控制和监督不够得力

冠威针织厂监督评审主要依靠内部审计部门来实现,而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财务部门,或与财务部同属一人领导,内部审计在形式上就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另外,在内审的职能上,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是审核账目,而在内部稽查、评价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完善和企业内各组织机构执行职能的效率等方面,却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冠威针织厂虽设立了审计部门,但由于体制不顺,使企业经营活动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监督执行不力,权利缺乏制衡和监督,决策者只有权利而没有明确的责任。

5 加强冠威针织厂内部会计控制的措施

5.1 健全内控体系的设计

9

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政策和程序。控制活动存在于在整个企业内的各个阶层与各种职能部门。涉及的控制对象包括人、财、物、产、供、销等各个方面。

5.1.1.明确工作流程

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自动地相互检查另一个人或更多人的工作,从而达到相互牵制的目的。企业为每个部门、每一个岗位设计工作流程图,明确规定每个部门、每个人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何时做以及正确进行工作的结果等。工作流程图将管理的过程进行了标准化。

5.1.2.加强凭证与记录控制

实行凭证保管、收款与会计记录人员的岗位分离,对所有凭证(包括发票、支票、收据、工时记录等)进行预先连续编号。编妥的凭证应及早送交会计部门,保证全部收入、结算款项等及时准确入账。

5.1.3.控制资产保护与记录

重要的措施是采用实物防护措施,比如将存货存入仓库以防偷盗、对货币、有价证券等资产的安全存放、对凭证和记录进行实物安全保护等,能够有效降低由于凭证和记录的丢失而重新建立所需支付的成本。

5.1.4.进行有效的绩效考评

定期举行绩效考评。绩效考评作为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事后控制,不仅可以总结一定时期的工作成果,同时也是发现问题、改进工作的过程。通过绩效考评,配合一些必要的奖惩措施,将整个工作目标与个人工作业绩考评紧密地联系起来。

5.2 完善岗位责任的制度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应涵盖公司全部的重要活动,应健全如下规章制度。

5.2.1.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

企业内部主要不相容职务有:授权批准、业务经办、财产保管、会计记录和审核监督。这五种职务之间应实行如下分离:(1)授权批准职务与业务经办职务相分离。(2)业务经办与审核监督职务分离。(3)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分离。(4)财务保管与会计记录相分离。(5)业务经办与财产保管相分离。

5.2.2.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制度 企业高层人员交叉任职的直接后果是企业董事会与经营班子之间权责不清,制衡力度不足。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对资金调拨、资产处置,对外投资等方面缺乏应有的监控与制衡作用。

5.2.3.加强授权审批控制

授权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应明确一般授权与特殊授权的界限与责任,避免责任不清,一旦出现问题又难咎其责的情况发生;要明确各类经济业务的授权批准程序,避免越级审批、违规审批情况发生;要建立检查制度,以保证授权所处理的经济业务的工作质量。

5.2.4.引进全面预算管理

一切经济活动都围绕企业目标的实现而开展,全面预算靠的是企业内部管理体系,着眼于企业目标、落实业务活动的价值控制。

结 论

这篇文章是我在内部控制领域的一次初探,在己有的研究基础上我收集大量国内外资料,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题提出了意见或解决思路。以往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多停留在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阶段, 本文借鉴在国际上己较成熟的c o s o报告理论( 即内部制框架理论) 以新的视角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提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应着重从五方面完善。

( l ) 在这五方面中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是基础,是其他方面得以实现的前提保证。因此,企业要完善内部控制,首先要从治理结构、组织结构与责权派体系、管理哲学与经营风格和人力资源政策等方面着手,优化企业控制境。否则,其他因素即使是构建的再完美,也只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2 ) 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实行内部控制的手段与具体容。风险评估为企业确

10

定具体的控制活动指明方向,各业务循环控制活动企业内部控制发挥作用,而信息的流动与沟通像人体的“ 神经系统”一样,敏感应内外信息,快速传达决策,促进各部门控制活动顺畅进行。

( 3) 监控以相对独立的角度审视企业各部门是否按规定执行内部控制,观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及时提出完善内部控制的合理化建议。

( 4 )内部控制的这五要素不是孤立的,任何一个要素或控制环节的缺陷和失都可能引致内部控制失效,任何一个要素和控制环节作用的发挥也都有于其他要素和环节有效、正常地发挥作用。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的.任何企业都不能孤立、静止地看待这些方面,应该用联系、动态、发展的眼光审视企业内部控制的各个要素,并对其进改进和完善。

本文是站在企业的角度对内部控制进行分析研究的,然而,加强企业的部控制也不是单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就能达到的。目前,我国还尚未正式出台一部关于企业内部控制的专门性法律规范。现有的一些内部控制的规范散见于若干规范中,且这些规范都集中在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即控制活动) 方面,对内部控制其他方面的规范和指导远远不足。所以,我国内部控制从其体系建设和内容范围的确定上来讲,都有许多工作要做,应加快内部控制的相关立法,规定企业内部控制的准则和实施细则。事实上,有关部门己开始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各界的努力,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现状必将得到较大的改善和提高。

11

参考文献

[1] 高鹏飞. 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 (01) . [2] 何玉英. 试论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J]. 经济师, 2006, (07) . [3] 王成林. 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J]. 有色矿冶, 2007, (02) . [4] 张萃. 论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J]. 现代企业教育, 2006, (09) .

12

[5] 汪晓丹. 谈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J]. 现代管理科学, 2006, (06) . [6] 汪胜梅. 论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J]. 内蒙古水利, 2008, (01) . [7] 刘玉贤. 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J]. 会计之友(中), 2007, (01) .

[8] 李彦菊. 论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J]. 河北企业, 2006, (10) .

[9] 杨华. 如何完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下的内部控制制度[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04) . [10] 温保成. 试论当前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1) .

1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2e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