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讲热学基础

更新时间:2023-12-10 05: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十五讲 热学基础

一.

分子动理论: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的观点;理想气体的压强与温度

1.无论是振动还是迁移,都具备两个特点:a、偶然无序(杂乱无章)和统计有序(分子数比率和速率对应一定的规律——如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如图6-2所示);b、剧烈程度和温度相关。

气体分子的三种速率。最可几速率vP :f(v) = ?N(其中ΔN表 示v

N到v +Δv内分子数,N表示分子总数)极大时的速率,vP =速率v:所有分子速率的算术平均值,v =子平均动能密切相关的一个速率,

v22RT?=

2kTm ;平均:与分

8RT??=

8kT?m;方均根速率

v2=

3RT?=

RNA3kTm〔其中R为普适气体恒量,R

= 8.31J/(mol.K)。k为玻耳兹曼常量,k = 2

p? = 1.38×10-23J/K

.压强的微

211nEk,式中n是分子数密度,Ek=mv2?mv2,即分子的平均动能 3223.温度的微观意义:

克拉珀龙方程:pV??RT,引入玻耳兹曼常数k=代入p?23nEK,得:EK=kT32RNN.又因为:?=,n?得到:p?nkTNANAV

上式表明,宏观量的温度只与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有关,它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所以温度成为表征物质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物理量。对所有物质均适用。对单个分子谈温度毫无意义。

1.某些双原子分子中原子A、B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径向力),与原子中心间距r的关系为:F??ab?,其中F为正时代表斥力,F为负时代表引力,a、r2r3b均为正量。设A的质量远大于B的质量m,在不受其它外力作用的条件下,A

第 1 页 共 42 页

在某惯性体系中可近似认为静止不动。试求B在力平衡位置附近做微小振动的周期T。

2.证明理想气体的压强P = 23n?K,其中n为分子数密度,?K为气体分子

平均动能。

二.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

1.克拉珀龙方程:pV??RT,R?8.31J/mol?K 气体密度:??mpMV?RT 在不发生化学变化和物态变化的情况下,气体混合前后分子数不变,摩尔数不变,故有:

????pVkpV1??2?3?……+?k,T??ii

n?1Ti2.道尔顿分压定律:各种不同化学成分的理想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当其中各组分之间无化学反应,又无其它相互作用,混合理想气体的总压强等于各种气体n组成部分的分压强之和。即p总??pi

i?13.状态图线:P-V图,V-T图,P-T图。一个点表示一个状态,一段曲线表示一个过程 4.气体实验三定律

在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的条件下,气体的状态变化遵从以下三个实验定律

a、玻意耳-马略特定律:一定质量气体温度不变时,P1V1 = P2V2或PV = 恒量

b、查理定律:一定质量气体体积不变时,P1T = P2或P = 恒量

1T2Tc、盖·吕萨克定律:一定质量气体压强不变时,V1T = V2或V = 恒量

1T2T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P1V1T = P2V2T或PV = 恒量

12T【例题5】如图6-7所示,在标准大气压下,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长96cm ,内有一段长20cm的水银柱,当温度为27℃且管口向上竖直放置时,被封闭的气

第 2 页 共 42 页

柱长为60cm。试问:当温度至少升高到多少度,水银柱才会从玻璃管中全部溢出?

【解说】首先应该明确的是,这是一个只有唯一解的问题还是一个存在范围讨论的问题。

?60如果是前一种可能,似乎应该这样解:P1L1 = P2L2,即 (76?20) = 76?96,

T1T2300T2得:T2 = 380K

但是,仔细研究一下升温气体膨胀的全过程,就会发现,在某些区域,准静态过程是不可能达成的,因此状态方程的应用失去意义。

为了研究准静态过程是否可能达成,我们可以假定水银柱是受到某种制约而准静态膨胀的,这样,气柱的压强只受玻马定律制约(而与外界大气压、水银柱长没有关系),设为P 。而对于一般的末状态,水银柱在管中剩下的长度设为x 。从初态到这个一般的末态

P1L1T1?60 = PL ,即 (76?20) = P(96?x),得 P = 19.2T

T300T96?x隔离水银柱下面的液面分析,可知 P ≤ 76 + x时准静态过程能够达成(P可以随升温而增大,直至不等式取等号),而P > 76 + x时准静态过程无法达成(T升高时,P增大而x减小),水银自动溢出。

所以,自动溢出的条件是:T > 考查函数 y =

119.2119.2(-x2 + 20x + 7296)

(-x2 + 20x + 7296)发现,当x = 10cm

时,ymax = 385.2K

而前面求出的x = 0时,T只有380K,说明后阶段无须升温,即是自动溢.............出过程(参照图6-8理解)。而T > ymax即是题意所求。 ...

【答案】385.2K 。

【例题6】图6-9是一种测量低温用的气体温度计,它的下端是测温泡A ,上端是压力计B ,两者通过绝热毛细管相连,毛细管容积不计。操作时先把测温计在室温T0下充气至大气压P0 ,然后加以密封,再将A浸入待测液体中,当A和待测液体达到热平衡后,B的读数为P ,已知A和B的容积分别为VA和VB ,试求待测液体的温度。

第 3 页 共 42 页

【解说】本题是“推论2”的直接应用

P0(VA?VB)T0 = PVA + PVB

TAT0PVAT0P0(VA?VB)?PVB【答案】TA =

【例题7】图6-10所示是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状态变化所经历的P-T图线,该图线是以C点为圆心的圆。P轴则C点的纵坐标PC为单位(T轴以TC为单位)。若已知在此过程中气体所经历的最低温度为T0 ,则在此过程中,气体密度的最大值ρ1和最小值ρ2之比ρ1/ρ2应等于多少?

【解说】本题物理知识甚简,应用“推论1”即可。

P1?1T1 =

P2?2T2 ? ?1 = P1T2 =

?2P2T1P1/T1P2/T2

此式表明,P越大时,ρ就越大。故本题归结为求P的极

TT大值和极小值。

方法一:P与T的关系服从圆的方程(参数方程为佳) T = Tc + rcosθ P = PC + rsinθ 引入 y = P =

TPC?rsin? ,然后求这个函数的极值?

TC?rcos?方法二:见图6-11,从P的几何意义可知,P等于状态点到原点的连线与T

TT轴夹角的正切值,求P的极大和极小归结为求这个正切值的极大和极小——很显

T然,当直线与圆周的两处相切时,出现了这样的极大和极小值。

θ

max

= α + β ,θ

TCmin

=α ? β

而 tgα= PC sinβ=

rT?P2C2C ? tgβ=

TC?T02TCT0

(注意:依题意,r = TC ? T0 ) 所以 tgθ

max

=

P2TT?T(T?T)tg??tg? = CC0CC01?tg?tg?TC2TCT0?PC(TC?T0)P2TT?T(T?T)tg??tg? = CC0CC01?tg?tg?TC2TCT0?PC(TC?T0)

tgθ

min

=

第 4 页 共 42 页

【答案】〔

PC2TCT0?TC(TC?T0)TC2TCT0?PC(TC?T0)〕/〔

PC2TCT0?TC(TC?T0)TC2TCT0?PC(TC?T0)〕。

三.热力学定律的应用:

iii1.理想气体的内能:E?N?kT???RT?pV,式中N为分子总数,?为

222摩尔数,k为玻尔兹曼常数,R为普适气体恒量。i为分子的自由度。对于单原子分子气体(如He,Ne,Ar),i=3,对于双原子分子(如O2,H2,CO),i=5,对于多原子分子气体i=6

2.理想气体内能的变化:?E??4.吸放热的计算

初中所学的通式Q = cmΔT仍适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固体和液体而言,比热容c基本恒定(和材料相关),但对气体而言,c会随着过程的不同而不同。

对理想气体,我们一般引进“摩尔热容”C(从克拉珀龙方程知,我们关心气体的摩尔数更甚于关心气体的质量),物理意义:1摩尔物质温度每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摩尔热容和比热容的关系C =

cm?iiR?T?(p2v2?p1v1) 22 。

摩尔热容:1mol物质每升高1K所吸收的热量。对气体而言,可分为定

1i?2定容摩尔热容:Cv?iR,定压摩尔热容:Cp?Cv?R?R

22①等容过程的吸热:Q = ?CVΔT ②等压过程的的吸热: Q = ?CPΔT

对于其它的复杂过程而言,摩尔热容的表达比较困难,因此,用直接的途径求热量不可取,这时,我们改用间接途径:即求得ΔE和W后,再用热力学第一定律求Q 。

6.气体做功的计算:

气体在状态变化时,其压强完全可以是变化的,所以气体压力的功从定义角度寻求比较困难。但我们可以从等压过程的功外推到变压过程的功(☆无限分割→代数累计?),并最终得出这样一个非常实用的结论:准静态过程理想气体

第 5 页 共 42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29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