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基本历程及意义

更新时间:2023-11-05 13: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基本历程及意义

作者:李莹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4年第09期

【摘 要】 文章回顾了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基本历程,探讨了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出,政治制度建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是维护国家稳定、保障国家长足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政治制度;建设历程;意义 一、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基本历程

中国政治制度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制度是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中逐步孕育起来的。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治制度建设走过的历程,初步建立了一套现代政治制度。概括起来大致有四个阶段: 1、逐步确立阶段(1949年9月——1954年9月)

1949年9月召开的新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和国纲领》,以及《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从多方面初步确立了新中国的政治制度,例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民主专政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人民革命军事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普选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中国以宪法的形式确立了具有中国特点的人民代表大会政体。这些都是初创性、探索性的制度,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2、曲折发展阶段(1954年9月——1966年5月)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制定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在总结建国初期政治制度运作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某些必要的调整与充实,正式确立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但随后发生的反右斗争,使阶级斗争扩大化理论膨胀,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严重破坏,人大的地位和作用被忽视,立法工作基本停止,政治制度建设遭遇重大挫折,民主集中制趋于淡化,个人专断、个人崇拜、“人治”体制在实际政治运作中渐成常规。 3、严重挫折阶段(1966年5月——1976年10月)

10年文化大革命实际上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的,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中国的政治制度遭到严重冲击,“中央文革小组”取代了政治局和书记处,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越演越烈,民主集中制名存实亡。地方与基层各级党政组织纷纷瘫痪,国家机构设置不合理,过分强调党对国家机构的一元化领导。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被停止活动达8年之久,地方各级人大和人民政府被彻底砸烂。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28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