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概论判断题

更新时间:2024-01-24 09:3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是) 1. 影响素质形成的两大环境因素,首先是自然和社会大环境,同时包括学校、家庭等具体的小环境。

(否) 2. 应试教育课程是素质教育目标和内容的载体,是素质教育活动展开的 基本依据,是实施应试教育的蓝图,内在地决定着受教育者素质发展的范围和水平。

(是) 3.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最重要的渠道。

(是) 4.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作为重要长远的追求目标,把 实现学生健康作为最基本的任务。 (是) 5. 德育首位是教育经验的总结、教育规律的反映。

(是) 6. 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是他们自己要形成健康成长的意识、理念,学会 主动探索前进的本领。这就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为前提。

(是) 7. 课程之所以需要“开发”是因为存在着“个人潜能”的原因。

(是) 8. 学校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联系,能使学校和家庭更全面地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大限度地进行因材施教。 (是) 9. 健康素质是指个体完满的身心、情感状态和由社会适应能力积淀升华 形成的一种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 (否) 10. 教会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是应试教育的追求。 (是) 11. 教育的最高追求是促使学生在现实社会环境里更好地成长,不仅益 于社会,而且利于自己。这是人类教育的最高理想,当然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主张。 (是) 12. 为了保证传授知识具有更高的价值,教育者必须努力做到用实际言 行证明自己传授的知识的正确性、有效性,绝不应在学生面前用自己的言行直接或间接否定传授知识的价值与效用。

(是)13. 博纳厚积是教育者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直接前提和重要基 础。

(是) 14. 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 才能充分张扬独特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 (是) 15. 开拓地学是素质形成的必需。 (是) 16. 狭义的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 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包括学校所教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动”。

(否) 17.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只能是泛泛而谈,不会有相对明确的标准。

(否)18. 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状态,首先取决于他们的民族历史和生产力 发展。

(否)19. 素质教育第一要义——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实质是要求教育 者对传授的知识实现脉络贯通。 (是) 20. 素质教育只是一种教育思想、观念或理念,不是一种教育方式,不 存在什么素质教育模式。 (是)21.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 内部的统一差异性。 (否)22.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历史 底蕴。

(否) 23. 在复杂多变的信息科学社会,只有具备健康体质的人,才能实现充 分自由生存和全面和谐发展,进而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 (否)24. 有人认为教育教学重在技巧、方法,这种观点是完全正确的。

(否)25. 精神教育是一种比科学文化、道德法纪等更远离具体事物和经济基础的社会生活现象。 (否) 26. 提高人的一切素质,首先要从提高其生活水平开始。 (否) 27. 从社会的角度看,思维素质是成就自我的根本条件之一。

(否) 28.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完全是学生自己的事,一切全由学生个人或 家庭承担,教育体系没有义务为此提供支持。 (是)29. 教学方法不正确,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而且会压抑学生 的素质发展。 (否) 30. 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教材的基本属性是它的传播性和实用性。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否1、教室是学生在学校停留时间最短的场所,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场所。 是2、人的潜能具有个别差异性,即具有不同的优势领域。

是3、人才是一切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础,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基本依托,是所有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是4、素质的自然属性,要求学校的自然环境应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

是5、教育质量问题是教育兴旺发达的永恒主题,是各级各类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是6、博纳厚积是教育者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直接前提和重要基础 是7、素质教育试验的效果具有滞后性、隐蔽性和遗漏性。

是8、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交往的一切人的发展;离开了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学校青少年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不可能的。 是9、活动课程是学科性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 否10、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这是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的。

是11、教学方法不正确,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而且会压抑学生的素质发展 是12、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同时也就是判别某种教育活动是否属于素质教育的根本标准。

是13、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是他们自己要形成健康成长的意识、理念,学会主动探索前进的本领。这就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为前提。

是14、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发展。

是15、忠诚职位,献身教育;尊重信任,深爱学生;竭力躬行,托以致远;严于律己,铸树典范,是素质教育施教态度的基本方面 是16、施教态度虽不是教育方法本身,但它在很大程度甚至根本上影响乃至制约良好的施教方法的产生与运用。

是17、学校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联系,能使学校和家庭更全面地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大限度地进行因材施教。

是18、素质教育充分肯定每个有差异的学生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生命价值的独特实现方式,都拥有成功的机会和各自的途径。 是19、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形成作为“人”所必备的各种要素。

否20、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应试教育的基本理论,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是21、家庭教育对新生一代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所难以完全代替的

是2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作为重要长远的追求目标,把实现学生健康作为最基本的任务 是23、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师生交流沟通通常是在课堂内,形式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和具有广泛灵活性的 是24、对素质教育的本质,除了从目的论上把握外,还需要进一步从方法论上把握 是25、小目标牵引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否26、设计素质教育目标首先应当依据教育理论和未来学说

是27、教材首要功能是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精华,努力反映现代科技发展水平,因而,科学性和逻辑性是教材最重要的特点 否28、素质教育思想是现代才提出的,完全是现代化教育的产物。

是29、积极参与科研学术研究并形成独特收获,这是素质教育对每位教师提出的新的基本要求之一。 否30、“应试教育”问题仅在我国存在,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存在。

(三) 判断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是) 1.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

(是) 2.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一系列过程。

(否) 3. 对素质教育的探索研究,其中绝大部分工作是围绕教育起源问题展开的,它是当前这场教育变革成功与否的核心问题之一。 (是)4.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个支柱”,基础教育则是“走向生活的通行证”。 (是) 5.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内化需要充分挖掘和积极发挥学校的综合育人功能。 (是)6. 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形成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首要任务之一。 (否) 7. 闲暇教育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是) 8. 个人、民族或国家无论在什么状态下,都必须具有崇高昂扬、坚不可摧的精神。

(是) 9. 素质教育整个施教过程,时刻都应让学生那种出于真诚的理想信念和对真理追求的微弱幼芽得到环境的滋润、呵护,鼓励任何有普遍社会价值的独特愿望的萌生。

(是)10. 在知识内化过程中,父母的言行举止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 11.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根本的是使学生开拓、创造性地学习。

(是)12.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是推动国家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否13.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只能是泛泛而谈,不会有相对明确的标准。

(是)14. 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才能充分张扬独特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 (否) 15. 素质教育激活个性潜能的最高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动手能力。

(是)16.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对全体学生和国民进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 (否)17. 特殊的人格素质是对社会、他人有益而无害的独特人格品质。

(是) 18. 家庭教育对新生一代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所难以完全代替的。 (否) 19. 素质教育试验的效果具有滞后性、隐蔽性和遗漏性。

(是) 20. 教育者的施教态度与其职业道德密切相关。没有正确的施教态度,就很难产生科学有效的施教方法。 (是)21. 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建立师生信息共享平台,为他们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深入便捷的信息交流、沟通服务。

(是) 22. 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指引人们走向成功的根本法则。因而,引领学生探索事物的特点与规律,自然成为施教的目的和标准。 (否) 23. 法纪责任素质的形成必须依靠教师自觉遵守法纪、勇于承担责任,确保法纪在社会的神圣地位。 (否) 24. 素质教育思想是现代才提出的,完全是现代化教育的产物。

(是) 25. 要充分开发国家课程,首先要对国家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基本的评价。 (否)26. 不断提高生活审美方面的知识和水平,这是提高精神审美素质的关键环节。

(否)27. “素质教育”的态度是带歧视性的选拔,以忽视少数学生发展为代价来“优待”大多数学生。 (是) 28. 素质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和生长点。

(是) 29. 积极参与科研学术研究并形成独特收获,这是素质教育对每位教师提出的新的基本要求之一。 (是) 30. 要形成良好的学习素质,首先须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其次是建构完整的学习过程。

1. 要充分开发国家课程,首先要对国家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基本的评价。(是)

2.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认识观,自觉提高自身的精神审美素质,必须以充分认识审美眼光的重要价值为前提。(是) 3. 人的素质的差异,常常就是所拥有的文化底蕴和社会财富的差异。(否)

4. 义务教育的目的就是激活每位学生的个性潜能发展,培养他们形成各具特色的创造性。(否) 5. 素质的自然属性,要求学校的自然环境应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是)

6.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交往的一切人的发展;离开了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学校青少年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不可能的。(否) 7. 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才能充分张扬独特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是) 8. 任何思想都有相应的道德反映,各种道德都是相同的思想体现。(否)

9. 家庭教育对新生一代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所难以完全代替的。(是) 10.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是)

11.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个支柱”,基础教育则是“走向生活的通行证”。(是) 12. 素质教育以学为本,这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是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是) 13. 开拓地学是素质形成的必需。(是)

14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统一差异性。(是) 15.个性潜能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运动、语言、操作、计算、逻辑推理、组织领导等等。(是) 16.设计素质教育目标首先应当依据教育理论和未来学说。(否)

17.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努力构建带有自己教育风格的教育模式,就是向“科研型”教师乃至教育家前进的一条重要途径。(否) 18.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对各级各类学校而言,则是面向优秀学生的教育。(否)

19. 所谓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化的恢弘气度、文化的传统力量和文化持久的生命力,都植根于文化的底蕴中。(是) 20. 特殊的人格素质是对社会、他人有益而无害的独特人格品质。(否) 21. 推广相当于“克隆”,是探索和创新的继续,是发展的同义词。(否) 22. 尊重信任是实践素质教育教法的前提。(是)

23. 在复杂多变的信息科学社会,只有具备健康体质的人,才能实现充分自由生存和全面和谐发展,进而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否) 24.不接受教育的人,先天遗传好、个人志向高的话也是有可能成为高素质者的。(否)

25.社会教化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社会塑造的外部动因,个体实质化则是这一塑造得以实现的外在依据。 (否)

26. 思想道德素质,是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加工产生的观念结果,以及这种结果在长期改造自然、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形成的基本稳定的方向性与规范性精神品质。(是)

27. 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状态,首先取决于他们的民族历史和生产力发展。(是) 28. 政策、法律又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它阻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方向。(否)

29. 教育目标是一切教育体系的共同特点,是一个教育体系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30. 在主体认识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认知图式”,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主体的世界观、信念和信仰系统。(是)

(三) 判断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 (是)

2.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一系列过程。

(是)

3. 对素质教育的探索研究,其中绝大部分工作是围绕教育起源问题展开的,它是当前这场教育变革成功与否的核心问题之一。 (否)

4.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个支柱”,基础教育则是“走向生活的通行证”。 (是)

5.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刻内化需要充分挖掘和积极发挥学校的综合育人功能。 (是)

6. 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形成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首要任务之一。 (是)

7. 闲暇教育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否)

8. 个人、民族或国家无论在什么状态下,都必须具有崇高昂扬、坚不可摧的精神。

(是)

9. 素质教育整个施教过程,时刻都应让学生那种出于真诚的理想信念和对真理追求的微弱幼芽得到环境的滋润、呵护,鼓励任何有普遍社会价值的独特愿望的萌生。

(是)

10. 在知识内化过程中,父母的言行举止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

11.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最根本的是使学生开拓、创造性地学习。

(是)

12.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是推动国家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

13.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只能是泛泛而谈,不会有相对明确的标准。

14. 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才能充分张扬独特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

(是)

15. 素质教育激活个性潜能的最高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动手能力。

(否)

16.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对全体学生和国民进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 (是)

17. 特殊的人格素质是对社会、他人有益而无害的独特人格品质。

(否)

18. 家庭教育对新生一代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所难以完全代替的。 (是)

19. 素质教育试验的效果具有滞后性、隐蔽性和遗漏性。

(否)

20. 教育者的施教态度与其职业道德密切相关。没有正确的施教态度,就很难产生科学有效的施教方法。 (是)

21. 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建立师生信息共享平台,为他们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深入便捷的信息交流、沟通服务。

(是)

22. 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指引人们走向成功的根本法则。因而,引领学生探索事物的特点与规律,自然成为施教的目的和标准。 (是)

23. 法纪责任素质的形成必须依靠教师自觉遵守法纪、勇于承担责任,确保法纪在社会的神圣地位。 (否)

24. 素质教育思想是现代才提出的,完全是现代化教育的产物。

(否)

25. 要充分开发国家课程,首先要对国家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基本的评价。 (是)

26. 不断提高生活审美方面的知识和水平,这是提高精神审美素质的关键环节。

(否)

27. “素质教育”的态度是带歧视性的选拔,以忽视少数学生发展为代价来“优待”大多数学生。 (否)

28. 素质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和生长点。

(是)

29. 积极参与科研学术研究并形成独特收获,这是素质教育对每位教师提出的新的基本要求之一。

(是)

30. 要形成良好的学习素质,首先须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其次是建构完整的学习过程。

(是)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要充分开发国家课程,首先要对国家课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基本的评价。

2.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认识观,自觉提高自身的精神审美素质,必须以充分认识审美眼光的重要价值为前提。 3. 人的素质的差异,常常就是所拥有的文化底蕴和社会财富的差异。

4. 义务教育的目的就是激活每位学生的个性潜能发展,培养他们形成各具特色的创造性。 5. 素质的自然属性,要求学校的自然环境应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

6. 一个的发展取决于和他交往的一切人的发展;离开了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学校青少年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不可能的。 7. 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才能充分张扬独特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 8. 任何思想都有相应的道德反映,各种道德都是相同的思想体现。

9. 家庭教育对新生一代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所难以完全代替的。 10.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 (是)

11.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个支柱”,基础教育则是“走向生活的通行证”。 12. 素质教育以学为本,这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是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 13. 开拓地学是素质形成的必需。

14.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统一差异性。 15. 个性潜能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运动、语言、操作、计算、逻辑推理、组织领导等等。 16. 设计素质教育目标首先应当依据教育理论和未来学说。

17. 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努力构建带有自己教育风格的教育模式,就是向“科研型”教师乃至教育家前进的一条重要途径。 18.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对各级各类学校而言,则是面向优秀学生的教育。

19. 所谓文化的博大精深、文化的恢弘气度、文化的传统力量和文化持久的生命力,都植根于文化的底蕴中。 20. 特殊的人格素质是对社会、他人有益而无害的独特人格品质。 21. 推广相当于“克隆”,是探索和创新的继续,是发展的同义词。 22. 尊重信任是实践素质教育教法的前提。

23. 在复杂多变的信息科学社会,只有具备健康体质的人,才能实现充分自由生存和全面和谐发展,进而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 24. 不接受教育的人,先天遗传好、个人志向高的话也是有可能成为高素质者的。

25. 社会教化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社会塑造的外部动因,个体实质化则是这一塑造得以实现的外在依据。

26. 思想道德素质,是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加工产生的观念结果,以及这种结果在长期改造自然、社会实践活动中积淀形成的基本稳定的方向性与规范性精神品质。

27.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状态,首先取决于他们的民族历史和生产力发展。 28. 政策、法律又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它阻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方向。

29. 教育目标是一切教育体系的共同特点,是一个教育体系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

30. 在主体认识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认知图式”,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主体的世界观、信念和信仰系统。

(三) 判断题

1.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领导作用。P170 (否)

2. “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卫生类专业技术人员的首要职责,也是其职业道德的第一要求

是)

(否)

3. 集体主义原则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中,对其他原则和规范起着指导作用,并且处于基础地位 ( 是)

4. 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力量和坚持精神。P123(是) 5.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教育是基础,其中就包括文化素质教育。 6 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7. 我国的道德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其世界观基础的。

(是)

(否)

(是)

(是)

8.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活动是由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对生产关系有巨大的依赖作用。10. 深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壮大文化产业,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P5311. 社会风气直接影响着党风政风。13. 一视同仁是职业道德的根本。P112

(否)

(是)

(否)

12. 职业态度的好坏,反映出一个职业、部门或单位的道德水平和精神面貌。P11514. 为人民服务的最高要求,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P103 (是)

15. 发展的目的在于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人,发展的举措要依靠社会。 (否)

(否)16. 个人利益是最大多数人民的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国家利益是指集体范围内一部分人民的利益。 17.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以最终谋求整个国家的经济利益为目标的。P98 (否)

(是) 18.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人们的共同富裕。 19. 敬业就是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做好工作尽心尽力。P11120. 职业作风的好坏,取决于从业者的思想和宗旨。P118

(否)

(是)

(否)

9. 廉洁奉公、一心为民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人生价值观,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的集中体现。

21. 从经济制度看,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 22. 坚持标本兼治,是我们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贯方针。坚持标本兼治,则要以治标为主。(否) 23. 提高职业道德技能是树立职业信念的思想基础。

(是) (否)

(否)

24. 先进文化的发展本身要求有和谐文化的建设的发展,建设和谐文化,实际上就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P5825. 极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对立,不仅仅是一般的学术之争,还是两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立的反映。P79

26. 职业道德修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不断地克服错误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逐步树立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观念,培养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品质和提高职业道德境界的过程。P143(是)

27. 唯物主义最能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摒弃了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将无从谈起。29.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迫切需要。P23930.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原则是共产主义。 (否) P107

(是)

(否)

28. 承载着历史与传统的血脉,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 (是)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无产阶级的价值观是: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B

2. 在伦理学中,作为专门问题纳入道德规范体系加以系统研究的道德范畴,一般是指广义的道德范畴。B 3. 为人民服务最能体现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摒弃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将无从谈起。B 4. 社会主义商业经营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

5.为人民服务原则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中,对其他原则和规范起着指导作用,并且处于主导地位,是最本质、最高的规范,是一切道德规范和范畴的统帅。B

6. 社会主义道德观造就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丰功伟绩,它承载着历史与传统的血脉,是我们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精神支柱。B 7. “救死扶伤、防病治病”是卫生类专业技术人员的首要职责,也是其职业道德的第一要求。A 8. 社会风气直接影响着党风政风,因此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廉洁自律、以身作则。B

9. 价值观是指对人生价值的一种根本看法,主要是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以及如何满足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对个人、阶级、社会的意义。A

10. 实践证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可以自发地形成,但不可能自发地得到发展,只有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基础上,对全社会各行业人员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并经过个人在职业生活实践中的磨练,才能够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B

11. 内在价值是创造价值的潜在能力,外在价值是发挥自身创造力所创造出来的现实价值。A 12.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就是不要个人的利益,强调和追求集体和国家利益。B 13. 在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中,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A 14.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目标,是最终谋求整个社会的经济利益。B

15. 良好的文化氛围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A 16. 深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壮大文化产业,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A

17. 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同时,还要解决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冲突问题。B

18. 为人民服务的最高要求,就是人民当家做主。B

19. 所谓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行为善恶、正邪的一种内心体验。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做到与精神文明的建设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B

21.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培育文明道德风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A 22. 社会风气直接影响着党风政风,因此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廉洁自律、以身作则。B

23. 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调整是靠内心信念、风俗习惯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维持的,从而达到改善社会风气,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 24. 从经济制度看,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们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A

25. 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A 26. 集体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必然要求。B 27. 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确立是一项长期的任务。A 28. 团结协作是教师对待其所属的劳动集体的基本态度,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

29. 集体利益是最大多数人民的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个人利益是指集体范围内一部分人民的利益。B

(三) 判断题

1. 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同时,还要解决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冲突的问题。 (否)

2. 人生的价值在于对历史的责任和贡献,它是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统一。P30 (是) 3. 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准是奉献,是集体主义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是) 4. 职业道德情感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选择道德行为的直接推动力量。 (是) (否)

5. 集体主义的价值导向是会因改革而发生变化的。 (是) (否)

6.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通过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完全可以在5-10年实现。 (否)

7. 科学的人生观指导人们坚持正确的人生方向,积极向上,创造巨大的人生价值。 (是) 8. 所谓民族精神就是一个民族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能动力量的综合反映。 (否)

9. 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条件。 (是) (否)

10.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是) (否)

11.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是)

12. 政府部门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承担着重要责任。 (是) (否)

13. 要做到办事公道,一定要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和正确的权力观。 (是) (否)

14. “八荣八耻”为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 (是) (否)

15. 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是)

16. 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是)

17. 职业道德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道德支持和精神动力。 (是) (否)

18. 说服教育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其特点是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P127 (是) 19. 价值心理是价值观中的核心要素。P25 (否)

20. 个人谋求正当的利益是合理合法的。国家不仅不反对,而且大力支持。 (是) (否)

21. 科研工作者职业道德是知识分子职业道德之一,是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们在其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P153 (是)

22. 极端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格格不入的,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背道而驰的。P77

(是) 23. 主张和实行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只是共同富裕的其中一个目的。

(是) 24. 经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是) (否)

25. 社会文化环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是) (否)

26. 职业道德教育是客观的社会的职业道德活动,而职业道德修养则是个人的主观的道德活动。 (是) (否)

27. 职业道德建设,教育是基础。 (是) (否)

28. 正确价值观的确立,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离不开舆论力量的倡导和推动。 (是) (否)

29. 公民道德建设要在知与行结合上下工夫,从群众最关心的事情抓起,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是) (否)

30. 团结协作是教师对待其所属的劳动集体的基本态度。P173 (是) (否)

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是许多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一贯主张,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 2、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一系列过程。是

3、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才能充分张扬独特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 4人才综合培养是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提高的必然趋势,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目的。否 5、政策、法律又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它阻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方向。否 6、开拓地学是素质形成的必需。是

7、素质教育课程观要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将中心尽快地转移到着眼于素质发展方面来,实现课程内容的“素质化”。是 8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建立师生信息共享平台,为他们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深入便捷的信息交流、沟通服务。 9、学习素质强调的是对知识本身的掌握,传统的学习则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学习品质的形成。否 10、普遍公平、整体有序、充分自由是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基础和目标。是

11、德育之成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由德育全面促进个体素质发展的功能的特殊性决定的。否

12、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揭示事物本质,反映内在规律,符合客观实际。是 13、学生教学成绩的提高是他们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关键条件。否 14、赋予素质教育以终身性特征是基于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新认识。否

15、“应试教育”问题仅在我国存在,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存在。否 16、课程之所以需要“开发”是因为存在着“个人潜能”的原因。是

17、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判断素质的形成与否。对于人格独立性,实践检验尤其重要。是

18、进入新世纪,社会要持续科学地发展,其前提就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对前人智慧营养的充分汲取。是 19、塑造与潜能实现应该是对立的。否

20、高素质传递是指在应试教育施教过程中应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地进行知识信息(技能)传递交流。是 21、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历史底蕴。否 22、深爱学生是实现尊重与信任的基础条件。是

23、“素质教育”的态度是带歧视性的选拔,以忽视少数学生发展为代价来“优待”大多数学生。否 24、职业技术教育是让学生掌握综合的、一般性的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 25、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这是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的。否 26、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必要条件。是 27.、尊重、关怀、体贴学生,是教育试验的首要前提。是

28、对素质教育的探索研究,其中绝大部分工作是围绕教育起源问题展开的,它是当前这场加油变革成功与否的核心问题之一。否 29、当前思维研究的重点是把握现代思维的基本规律。是

30、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形成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首要任务之一。是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是许多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一贯主张,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

2.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一系列过程。

3. 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才能充分张扬独特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

4. 人才综合培养是社会对人才综素质要求提高的必然趋势,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目的。 5. 政策、法律又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它阻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方向。

6. 开拓地学是素质形成的必需。

7. 素质教育课程观要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将中心尽快地转移到着眼于素质发展方面来,实现课程内容的“素质化”。

8. 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建立师生信息共享平台,为他们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深入便捷的信息交流、沟通服务。

9.

学习素质强调的是对知识本身的掌握,传统的学习则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学习品质的形成。

10. 普遍公平、整体有序、充分自由是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基础和目标。

11. 德育之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由德育全面促进个体素质发展的功能的特殊性决定的。

12.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揭示事物本质,反映内在规律,符合客观实际。

13. 学生教学成绩的提高是他们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关键条件。

14. 赋予素质教育以终身性特征是基于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新认识。

15. “应试教育”问题仅在我国存在,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存在。

16. 课程之所以需要“开发”是因为存在着“个人潜能”的原因。

17.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判断素质的形成与否。对于人格独立性,实践检验尤其重要。

18. 进入新世纪,社会要持续科学地发展,其前提就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对前人智慧营养的充分汲取。19. 塑造与潜能实现应该是对立的。

20. 高质效传递是指在应试教育施教过程中应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地进行知识信息(技能)传递交流。

21.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历史底蕴。

22. 深爱学生是实现尊重与信任的基础条件。

23. “素质教育”的态度是带歧视性的选拔,以忽视少数学生发展为代价来“优待”大多数学生。

24. 职业技术教育是让学生掌握综合的、一般性的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5. 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这是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的。

[26. 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必要条件。

27. 尊重、关怀、体贴学生,是教育试验的首要前提。

28.对素质教育的探索研究,其中绝大部分工作是围绕教育起源问题展开的,它是当前这场教育变革成功与否的核心问题之一。

29. 当前思维研究的重点是把握现代思维的基本规律。

30. 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形成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首要任务之一。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素质教育教法的最终目标是尽快促进学生成绩进步。

2. 素质教育以学为本,这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是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

3. 历史知识这是整个知识领域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素质的基础。

4. 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这是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的。

5.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

6. 素质教育整个施教过程,时刻都应让学生那种出于真诚的理想信念和对真理追求的微弱幼芽得到环境的滋润、呵护,鼓励任何有普遍社会价值的独特愿望的萌生。

7. 从课程形态看,学校课程经历了一个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分科、综合课程——以分科课程为主这样的演进过程。

8. 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层次上对素质教育概念的一种规定。

9.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交往的一切人的发展;离开了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学校青少年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不可能的。

10. “应试教育”问题仅在我国存在,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存在。

11. 校风,包括教风、学风、考风、科研风气和整个学校领导工作作风等。

12. 竭力躬行,托以致远,这是教育本质要求的一种体现。

13. 健康素质是指个体完满的身心、情感状态和由社会适应能力积淀升华形成的一种基本稳定的精神品质。

14.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只能是泛泛而谈,不会有相对明确的标准。

15. 良好的学习素质,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也是时代的迫切要求。

16.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对各级各类学校而言,则是面向优秀学生的教育。

17. 对素质教育的本质,除了从目的论上把握外,还需要进一步从方法论上把握。

18.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19. 在知识内化过程中,父母的言行举止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 推广相当于“克隆”,是探索和创新的继续,是发展的同义词。

21. 政策、法律又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它阻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方向。

22. 素质的培养提高也必须运用多维而更有价值的知识教育不同对象。

23. 活动课程的学科功能的充分发挥,取决于对它的科学组织和管理。

24. 小目标牵引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25.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品质,这是推动国家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26. 激活每一位受教育者个性潜能发展,学校除了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组织等方面有计划地大胆创新外,同时必须为此提供相应的服务保障条件。

27. 有人认为教育教学重在技巧、方法,这种观点是完全正确的。

28. 普遍公平、整体有序、充分自由是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基础和目标。

29. 所谓“更有价值的知识”,是指对学生成绩形成、发展具有更大帮助、促进和提高作用的那些准确知识。

30. 素质教育充分肯定每个有差异的学生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生命价值的独特实现方式,都拥有成功的机会和各自的途径。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是一校之魂,校长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 (否)

2. 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才能充分张扬独特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 (是)

3. 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学生观。 (是)

4. 闲暇教育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否)

5.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应试教育的基本理论,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否)

6. “复归教育”是教育发展史中必定要经历、也必定会超越的历史阶段。 (是)

7. 政策、法律又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它阻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方向。 (否)

8. 德育首位是教育经验的总结、教育规律的反映。 (是)

9. 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 (是)

10.素质教育只是一种教育思想、观念或理念,不是一种教育方式,不存在什么素质教育模式。 (是)

11.素质教育的第一规范性便是为社会、为人类创造价值。 (是)

13.教育理论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指教育科学知识的总和。 (是)

14.在主体认识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认知图式”,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主体的世界观、信念和信仰系统。 (是)

15.素质教育思想是现代才提出的,完全是现代化教育的产物。 (否)

16.推广相当于“克隆”,是探索和创新的继续,是发展的同义词。 (否)

17. 设计素质教育目标首先应当依据教育理论和未来学说。 (否)

18. 活动课程是学科性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 (否)

19. 教学方法不正确,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而且会压抑学生的素质发展。 (是)

20. 尊重信任是实践素质教育教法的前提。 (是)

21. 法纪责任素质,不仅是每个人在社会立足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 (是)

22. 忠诚职位,献身教育;尊重信任,深爱学生;竭力躬行,托以致远;严于律己,铸树典范,是素质教育施教态度的基本方面。 (是)

23.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认识观,自觉提高自身的精神审美素质,必须以充分认识审美眼光的重要价值为前提。 (否) 24. 个性潜能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运动、语言、操作、计算、逻辑推理、组织领导等等。 (是)

25. 不断提高生活审美方面的知识和水平,这是提高精神审美素质的关键环节。 (否)

26. 素质教育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压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否)

27.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作为重要长远的追求目标,把实现学生健康作为最基本的任务。 (是)

28. “行教”是指教育者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品德修养、思想观念等教育影响学生。 (是)

29. 提高人的一切素质,首先要从提高其生活水平开始。 (否)

30. 校舍布置是构成校容校貌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状态。 (是)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小目标牵引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否) 174 [分值:1.0]

2. 思维和语言紧密相联,是个体社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 (是) 87

3.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基本途径是一对一教学和强化课堂教学研究。 (否) 22

4. 为了保证传授知识具有更高的价值,教育者必须努力做到用实际言行证明自己传授的知识的 正确性、有效性,绝不应在学生面前用自己的言行直接或间接否定传授知识的价值与效用。 (是) 10

5.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核心,是人们行为方式的重要准绳,它决定社会精神文 明乃至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走向。 (是) 27

6. “复归教育”是教育发展史中必定要经历、也必定会超越的历史阶段。 (否) 61

7.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师生交流沟通通常是在课堂内,形式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和具有广泛 灵活性的。 (是) 15

8. 学生教学成绩的提高是他们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关键条件。 (否) 17

9. 地方课程开发主体主要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时应根据实际需要授予区、县、学区以一定 的权力,调动其参与开发的积极性。 (是) 133

10. 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努力构建带有自己教育风格的教育模式,就是向“科研型”教师乃至 教育家前进的一条重要途径。 (是) 251

11. 教育目标是一切教育体系的共同特点,是一个教育体系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 102

12. 独立人格素质作用于社会生活,来源于社会生产和劳动。 (否) 54

13. 素质教育模式有宏观、中观、微观层次之分,层次不同,含义也不尽相同。 (是) 250

14. 校风,包括教风、学风、考风、科研风气和整个学校领导工作作风等。 (是) 11

15. 一个人最终素质的高低往往与其在社会中所处的单位是密切相关的。 (是)

16. 个别教学强调的是教师心中要有每一位学生,在指导思想上正确认识全体与个别的辩证关系 ,精心设计教学。 (是) 191

17. 素质教育职能就是人们对素质教育作用范围和内容的期待。 (是) 80

18.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最重要的渠道。 (是) 190

19. 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教材的基本属性是它的传播性和实用性。 (否) 192

20. 用大目标牵引,是启发学生深入系统探索前进的重要方法。 (是) 174

21. 德育之成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由德育全面促进个体素质发展的功能的特殊性决定的。 (是) 95

22. 集体学习要鼓励学生按个人愿望、兴趣、爱好探求知识,独立思考,形成特质,充分释放个 性和发挥潜能,使每位学生都能达到枝叶茂盛。 (否) 23

23. 要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整顿校风、美化校园、提高教师素质是重要的前提条件。 (是)

24. 提高人的一切素质,首先要从提高其生活水平开始。 (否) 45

25. 作为人的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总和,人的潜能包含着对人的活动产生积极影响的可能性, 蕴藏着人的无限丰富的创造性和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 (是) 83

26. 个性潜能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运动、语言、操作、计算、逻辑推理、组织领导等等。 (是) 18

27. 普遍公平、整体有序、充分自由是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基础和目标。 (是)

28. 教育内容中的综合和分科是严重对立,无法统一的。 (否) 118

29. 塑造与潜能实现应该是对立的。 (否) 67

30. 不接受教育的人,先天遗传好、个人志向高的话也是有可能成为高素质者的。 (否) 140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否)1.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是一校之魂,校长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

(是)2. 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才能充分张扬独特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 (是)3. 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学生观。

(否)4. 闲暇教育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否) 5.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应试教育的基本理论,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是) 6. “复归教育”是教育发展史中必定要经历、也必定会超越的历史阶段。

(否) 7.政策、法律又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它阻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方向。 (是)8.德育首位是教育经验的总结、教育规律的反映。 (是)9.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

(是)10.素质教育只是一种教育思想、观念或理念,不是一种教育方式,不存在什么素质教育模式。 (是)11.素质教育的第一规范性便是为社会、为人类创造价值。

(是) 13.教育理论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指教育科学知识的总和。

(是)14.在主体认识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认知图式”,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主体的世界观、信念和信仰系统。 (否)15.素质教育思想是现代才提出的,完全是现代化教育的产物。

(否) 16.推广相当于“克隆”,是探索和创新的继续,是发展的同义词。 (否)17.设计素质教育目标首先应当依据教育理论和未来学说。

(否)18.活动课程是学科性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 (是) 19.教学方法不正确,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而且会压抑学生的素质发展。 (是) 20.尊重信任是实践素质教育教法的前提。

(是) 21.法纪责任素质,不仅是每个人在社会立足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

(是) 22.忠诚职位,献身教育;尊重信任,深爱学生;竭力躬行,托以致远;严于律己,铸树典范,是素质教育施教态度的基本方面。 (是) 23.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认识观,自觉提高自身的精神审美素质,必须以充分认识审美眼光的重要价值为前提。 (否) 24.个性潜能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运动、语言、操作、计算、逻辑推理、组织领导等等。 (是) 25.不断提高生活审美方面的知识和水平,这是提高精神审美素质的关键环节。

(否) 26.素质教育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压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是)27.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作为重要长远的追求目标,把实现学生健康作为最基本的任务。 (否)28. “行教”是指教育者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品德修养、思想观念等教育影响学生。 (否) 29.提高人的一切素质,首先要从提高其生活水平开始。 2

(否) 30.校舍布置是构成校容校貌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状态。 2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是许多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一贯主张,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否230 2.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一系列过程。是38

3. 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才能充分张扬独特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是21 4. 人才综合培养是社会对人才综素质要求提高的必然趋势,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目的。否156 5. 政策、法律又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它阻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方向。否112 6. 开拓地学是素质形成的必需。是153

7. 素质教育课程观要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将中心尽快地转移到着眼于素质发展方面来,实现课程内容的“素质化”。是127 8. 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建立师生信息共享平台,为他们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深入便捷的信息交流、沟通服务。是15 9. 学习素质强调的是对知识本身的掌握,传统的学习则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学习品质的形成。否35 10. 普遍公平、整体有序、充分自由是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基础和目标。是

11. 德育之成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由德育全面促进个体素质发展的功能的特殊性决定的。是95

12.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揭示事物本质,反映内在规律,符合客观实际。是5 13. 学生教学成绩的提高是他们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关键条件。否 14. 赋予素质教育以终身性特征是基于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新认识。是78 15. “应试教育”问题仅在我国存在,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存在。否 16. 课程之所以需要“开发”是因为存在着“个人潜能”的原因。否

17.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判断素质的形成与否。对于人格独立性,实践检验尤其重要。是54

18. 进入新世纪,社会要持续科学地发展,其前提就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对前人智慧营养的充分汲取。是 19. 塑造与潜能实现应该是对立的。否

20. 高质效传递是指在应试教育施教过程中应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地进行知识信息(技能)传递交流。否183 21.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历史底蕴。是71 22. 深爱学生是实现尊重与信任的基础条件。是163

23. “素质教育”的态度是带歧视性的选拔,以忽视少数学生发展为代价来“优待”大多数学生。否 24. 职业技术教育是让学生掌握综合的、一般性的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 25. 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这是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的。否6 26. 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必要条件。否197 27. 尊重、关怀、体贴学生,是教育试验的首要前提。是241

28. 对素质教育的探索研究,其中绝大部分工作是围绕教育起源问题展开的,它是当前这场教育变革成功与否的核心问题之一。 29. 当前思维研究的重点是把握现代思维的基本规律。是39

30.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形成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首要任务之一。是31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素质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和生长点。是92 2. 由于环境自身的两重性,因而对素质发展的影响也相应地具有两重性。是p211 3. 人的素质的差异,常常就是所拥有的文化底蕴和社会财富的差异。否

4.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历史底蕴。否p71 5. 博纳厚积是教育者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直接前提和重要基础。是166

6. 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指引人们走向成功的根本法则。因而,引领学生探索事物的特点与规律,自然成为施教的目的和标准。是 7. 深爱学生是实现尊重与信任的基础条件。是p163

8.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应试教育的基本理论,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是112 9. 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素质教育过程的共通性。否p240

10. 以“应试”为目标的教育不可能是素质教育,也不可能在“应试教育”目标下实施素质教育。P102是

11. 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从无到有,即汲取—扬弃—创新。这是学习素质形成的基本过程。遗漏其中任何一段路程都不能真正形成学习素质。是p37 12. 严于律己是指经过长期的修养锻炼逐步铸就形成可以作为他人学习、效仿的楷模。否p165 13. 教育质量问题是教育兴旺发达的永恒主题,是各级各类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p158 14. 义务教育的目的就是激活每位学生的个性潜能发展,培养他们形成各具特色的创造性。是 15. 历史知识这是整个知识领域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素质的基础。否

16. 教材首要功能是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精华,努力反映现代科技发展水平,因而,科学性和逻辑性是教材最重要的特点。是p192 17. 活动课程的学科功能的充分发挥,取决于对它的科学组织和管理。否p206 18. 塑造与潜能实现应该是对立的。否67

19.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首先必须在教学风格和校风上得以体现。否p22 20. 促使知识内化,使学生形成素质,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追求。是p6 21. 素质教育的第一规范性便是为社会、为人类创造价值。否p28

22. 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这是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的。否p6 23. 赋予素质教育以终身性特征是基于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新认识。否p78

24.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个支柱”,基础教育则是“走向生活的通行证”。是p121 25. 法纪责任素质的形成必须依靠教师自觉遵守法纪、勇于承担责任,确保法纪在社会的神圣地位。否34

26. 所谓“更有价值的知识”,是指对学生成绩形成、发展具有更大帮助、促进和提高作用的那些准确知识。是4 27. 思维和语言紧密相联,是个体社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是p87 28. 素质的自然属性,要求学校的自然环境应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是p212

29.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对各级各类学校而言,则是面向优秀学生的教育。否72 30. 学生教学成绩的提高是他们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关键条件。否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教育内容中的综合和分科是严重对立,无法统一的。 2. 教会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是应试教育的追求。

3. 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层次上对素质教育概念的一种规定。 4. 用大目标牵引,是启发学生深入系统探索前进的重要方法。

5. 素质教育充分肯定每个有差异的学生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生命价值的独特实现方式,都拥有成功的机会和各自的途径。 6. 个性不仅是创造的前提,而且也是素质形成的必要条件。

7. 素质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和生长点。 8. 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学生观。

9. 人才综合培养是社会对人才综素质要求提高的必然趋势,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目的。

10.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核心,是人们行为方式的重要准绳,它决定社会精神文明乃至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走向。 11. 德育首位是教育经验的总结、教育规律的反映。

12. 素质教育激活个性潜能的最高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动手能力。

13. 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建立师生信息共享平台,为他们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深入便捷的信息交流、沟通服务。

14. 素质教育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压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15. 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是他们自己要形成健康成长的意识、理念,学会主动探索前进的本领。这就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为前提。

16. 技术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与德育联系较紧。

17. 学习素质强调的是对知识本身的掌握,传统的学习则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学习品质的形成。 18. 职业技术教育是让学生掌握综合的、一般性的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9. 所谓“更有价值的知识”,是指对学生成绩形成、发展具有更大帮助、促进和提高作用的那些准确知识。

20. 狭义的社会生活指人类整个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广义的则指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的公共活动领域以外的社会日常生活方面。 21.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揭示事物本质,反映内在规律,符合客观实际。

22.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师生交流沟通通常是在课堂内,形式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和具有广泛灵活性的。 23. 素质教育以学为本,这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是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

24. 小目标牵引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25. 教育方法是个极其复杂的体系,其总体包括教育的思想方法和操作运行方法两部分。 26.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首先必须在教学风格和校风上得以体现。 27. 历史知识这是整个知识领域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素质的基础。

28. 学校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联系,能使学校和家庭更全面地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大限度地进行因材施教。 29. 心理是指非智力因素的主要部分,包括情绪控制、自我感知、自我激励、认知他人、人际交往等。 30.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一系列过程。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小目标牵引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否) 2. 思维和语言紧密相联,是个体社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是) 87 3.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基本途径是一对一教学和强化课堂教学研究。(否) 22

4. 为了保证传授知识具有更高的价值,教育者必须努力做到用实际言行证明自己传授的知识的

正确性、有效性,绝不应在学生面前用自己的言行直接或间接否定传授知识的价值与效用。(是) 5.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核心,是人们行为方式的重要准绳,它决定社会精神文 明乃至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走向。(是) 27

6. “复归教育”是教育发展史中必定要经历、也必定会超越的历史阶段。(否) 61

7.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师生交流沟通通常是在课堂内,形式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和具有广泛 灵活性的。(是) 15

8. 学生教学成绩的提高是他们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关键条件。(否) 17

9. 地方课程开发主体主要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时应根据实际需要授予区、县、学区以一定 的权力,调动其参与开发的积极性。(是) 133

10. 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努力构建带有自己教育风格的教育模式,就是向“科研型”教师乃至 教育家前进的一条重要途径。(是) 251

11. 教育目标是一切教育体系的共同特点,是一个教育体系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102 12. 独立人格素质作用于社会生活,来源于社会生产和劳动。(否) 54

13. 素质教育模式有宏观、中观、微观层次之分,层次不同,含义也不尽相同。(是) 250 14. 校风,包括教风、学风、考风、科研风气和整个学校领导工作作风等。(是) 11 15. 一个人最终素质的高低往往与其在社会中所处的单位是密切相关的。(是)

16. 个别教学强调的是教师心中要有每一位学生,在指导思想上正确认识全体与个别的辩证关系 ,精心设计教学。(是) 191

7. 素质教育职能就是人们对素质教育作用范围和内容的期待。(是) 80 18.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最重要的渠道。(是) 190

19. 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教材的基本属性是它的传播性和实用性。(否) 192 20. 用大目标牵引,是启发学生深入系统探索前进的重要方法。(是) 174

21. 德育之成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由德育全面促进个体素质发展的功能的特殊性决定的。 (是) 95 22. 集体学习要鼓励学生按个人愿望、兴趣、爱好探求知识,独立思考,形成特质,充分释放个 性和发挥潜能,使每位学生都能达到枝叶茂盛。(否) 23

23. 要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整顿校风、美化校园、提高教师素质是重要的前提条件。(是) 24. 提高人的一切素质,首先要从提高其生活水平开始。(否) 45

25. 作为人的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总和,人的潜能包含着对人的活动产生积极影响的可能性, 蕴藏着人的无限丰富的创造性和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是) 83

26 性潜能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运动、语言、操作、计算、逻辑推理、组织领导等等。(是)

27. 普遍公平、整体有序、充分自由是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基础和目标。(是) 28. 教育内容中的综合和分科是严重对立,无法统一的。(否) 118 29. 塑造与潜能实现应该是对立的。(否) 67

30. 不接受教育的人,先天遗传好、个人志向高的话也是有可能成为高素质者的。(否) 140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否) 1.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是一校之魂,校长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

(是) 2. 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才能充分张扬独特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 (是)3. 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学生观。

(否) 4. 闲暇教育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否)5.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应试教育的基本理论,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是) 6. “复归教育”是教育发展史中必定要经历、也必定会超越的历史阶段。

(否) 7.政策、法律又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它阻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方向。 (是)8.德育首位是教育经验的总结、教育规律的反映。 (是) 9.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

(是)10.素质教育只是一种教育思想、观念或理念,不是一种教育方式,不存在什么素质教育模式。 (是)11.素质教育的第一规范性便是为社会、为人类创造价值。 (是)13.教育理论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指教育科学知识的总和。

(是) 14.在主体认识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认知图式”,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主体的世界观、信念和信仰系统。 (否) 15.素质教育思想是现代才提出的,完全是现代化教育的产物。 (否) 16.推广相当于“克隆”,是探索和创新的继续,是发展的同义词。 (否) 17.设计素质教育目标首先应当依据教育理论和未来学说。

(否)18.活动课程是学科性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 (是)19.教学方法不正确,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而且会压抑学生的素质发展。 (是)20.尊重信任是实践素质教育教法的前提。

(是)21.法纪责任素质,不仅是每个人在社会立足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

(是)22.忠诚职位,献身教育;尊重信任,深爱学生;竭力躬行,托以致远;严于律己,铸树典范,是素质教育施教态度的基本方面。 (否)23.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认识观,自觉提高自身的精神审美素质,必须以充分认识审美眼光的重要价值为前提。 (是)24.个性潜能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运动、语言、操作、计算、逻辑推理、组织领导等等。 (否) 25.不断提高生活审美方面的知识和水平,这是提高精神审美素质的关键环节。

(否)26.素质教育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压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是)27.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作为重要长远的追求目标,把实现学生健康作为最基本的任务。 (否) 28. “行教”是指教育者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品德修养、思想观念等教育影响学生。 (否) 29.提高人的一切素质,首先要从提高其生活水平开始。

(否) 30.校舍布置是构成校容校貌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状态。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是许多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一贯主张,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否230 2.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一系列过程。是38

3. 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才能充分张扬独特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是21 4. 人才综合培养是社会对人才综素质要求提高的必然趋势,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目的。否156 5. 政策、法律又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它阻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方向。否112 6. 开拓地学是素质形成的必需。是153

7. 素质教育课程观要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将中心尽快地转移到着眼于素质发展方面来,实现课程内容的“素质化”。是127 8. 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建立师生信息共享平台,为他们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深入便捷的信息交流、沟通服务。是15 9. 学习素质强调的是对知识本身的掌握,传统的学习则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学习品质的形成。否35 10. 普遍公平、整体有序、充分自由是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基础和目标。是

11. 德育之成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由德育全面促进个体素质发展的功能的特殊性决定的。是95

12.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揭示事物本质,反映内在规律,符合客观实际。是5 13. 学生教学成绩的提高是他们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关键条件。否 14. 赋予素质教育以终身性特征是基于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新认识。是78 15. “应试教育”问题仅在我国存在,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存在。否 16. 课程之所以需要“开发”是因为存在着“个人潜能”的原因。否

17.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判断素质的形成与否。对于人格独立性,实践检验尤其重要。是54

18. 进入新世纪,社会要持续科学地发展,其前提就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对前人智慧营养的充分汲取。是 19. 塑造与潜能实现应该是对立的。否

20. 高质效传递是指在应试教育施教过程中应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地进行知识信息(技能)传递交流。否183 21.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历史底蕴。是71 22. 深爱学生是实现尊重与信任的基础条件。是163

23. “素质教育”的态度是带歧视性的选拔,以忽视少数学生发展为代价来“优待”大多数学生。否 24. 职业技术教育是让学生掌握综合的、一般性的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 25. 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这是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的。否6 26. 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必要条件。否197 27. 尊重、关怀、体贴学生,是教育试验的首要前提。是241

28. 对素质教育的探索研究,其中绝大部分工作是围绕教育起源问题展开的,它是当前这场教育变革成功与否的核心问题之一。 29. 当前思维研究的重点是把握现代思维的基本规律。是39

30.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形成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首要任务之一。是31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素质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和生长点。是92 2. 由于环境自身的两重性,因而对素质发展的影响也相应地具有两重性。是p211 3. 人的素质的差异,常常就是所拥有的文化底蕴和社会财富的差异。否

4.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历史底蕴。否p71 5. 博纳厚积是教育者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直接前提和重要基础。是166

6. 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指引人们走向成功的根本法则。因而,引领学生探索事物的特点与规律,自然成为施教的目的和标准。是 7. 深爱学生是实现尊重与信任的基础条件。是p163

8.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应试教育的基本理论,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是112 9. 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素质教育过程的共通性。否p240

10. 以“应试”为目标的教育不可能是素质教育,也不可能在“应试教育”目标下实施素质教育。P102是

11. 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从无到有,即汲取—扬弃—创新。这是学习素质形成的基本过程。遗漏其中任何一段路程都不能真正形成学习素质。是p37 12. 严于律己是指经过长期的修养锻炼逐步铸就形成可以作为他人学习、效仿的楷模。否p165 13. 教育质量问题是教育兴旺发达的永恒主题,是各级各类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p158 14. 义务教育的目的就是激活每位学生的个性潜能发展,培养他们形成各具特色的创造性。是 15. 历史知识这是整个知识领域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素质的基础。否

16. 教材首要功能是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精华,努力反映现代科技发展水平,因而,科学性和逻辑性是教材最重要的特点。是p192 17. 活动课程的学科功能的充分发挥,取决于对它的科学组织和管理。否p206 18. 塑造与潜能实现应该是对立的。否67

19.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首先必须在教学风格和校风上得以体现。否p22 20. 促使知识内化,使学生形成素质,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追求。是p6 21. 素质教育的第一规范性便是为社会、为人类创造价值。否p28

22. 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这是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的。否p6 23. 赋予素质教育以终身性特征是基于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新认识。否p78

24.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个支柱”,基础教育则是“走向生活的通行证”。是p121 25. 法纪责任素质的形成必须依靠教师自觉遵守法纪、勇于承担责任,确保法纪在社会的神圣地位。否34

26. 所谓“更有价值的知识”,是指对学生成绩形成、发展具有更大帮助、促进和提高作用的那些准确知识。是4 27. 思维和语言紧密相联,是个体社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是p87 28. 素质的自然属性,要求学校的自然环境应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是p212

29.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对各级各类学校而言,则是面向优秀学生的教育。否72 30. 学生教学成绩的提高是他们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关键条件。否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否)1. 教室是学生在学校停留时间最短的场所,也是教育活动的最基本的场所。 (是)2. 人的潜能具有个别差异性,即具有不同的优势领域。

(是)3. 人才是一切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基础,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基本依托,是所有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是)4. 素质的自然属性,要求学校的自然环境应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

(是) 5. 教育质量问题是教育兴旺发达的永恒主题,是各级各类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 (是)6. 博纳厚积是教育者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直接前提和重要基础。 (是)7. 素质教育试验的效果具有滞后性、隐蔽性和遗漏性。

(是)8.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交往的一切人的发展;离开了社区居民素质的提高,学校青少年素质的全面提高是不可能的。 (是)9. 活动课程是学科性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 (否) 10. 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这是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的。

(是)11. 教学方法不正确,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而且会压抑学生的素质发展。 (是)12. 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同时也就是判别某种教育活动是否属于素质教育的根本标准。

(是)13. 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是他们自己要形成健康成长的意识、理念,学会主动探索前进的本领。这就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为前提。

(是)14. 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发展人的个性,使每一位受教育者的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开发和发展。

(是)15. 忠诚职位,献身教育;尊重信任,深爱学生;竭力躬行,托以致远;严于律己,铸树典范,是素质教育施教态度的基本方面。 (是)16. 施教态度虽不是教育方法本身,但它在很大程度甚至根本上影响乃至制约良好的施教方法的产生与运用。

(是) 17. 学校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联系,能使学校和家庭更全面地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大限度地进行因材施教。

(是) 18. 素质教育充分肯定每个有差异的学生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生命价值的独特实现方式,都拥有成功的机会和各自的途径。 (是)19. 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形成作为“人”所必备的各种要素。

(否)20.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应试教育的基本理论,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是)21. 家庭教育对新生一代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所难以完全代替的。

(是)22.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作为重要长远的追求目标,把实现学生健康作为最基本的任务。 (是) 23.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师生交流沟通通常是在课堂内,形式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和具有广泛灵活性的。 (是)24. 对素质教育的本质,除了从目的论上把握外,还需要进一步从方法论上把握。 (是)25. 小目标牵引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否)26. 设计素质教育目标首先应当依据教育理论和未来学说。

(是) 27. 教材首要功能是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精华,努力反映现代科技发展水平,因而,科学性和逻辑性是教材最重要的特点。 (否) 28. 素质教育思想是现代才提出的,完全是现代化教育的产物。

(是)29. 积极参与科研学术研究并形成独特收获,这是素质教育对每位教师提出的新的基本要求之一。 (否) 30. “应试教育”问题仅在我国存在,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存在。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教育内容中的综合和分科是严重对立,无法统一的。 2. 教会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是应试教育的追求。

3. 素质教育从本质来说,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这是从教育哲学的角度在教育目的层次上对素质教育概念的一种规定。 4. 用大目标牵引,是启发学生深入系统探索前进的重要方法。

5. 素质教育充分肯定每个有差异的学生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生命价值的独特实现方式,都拥有成功的机会和各自的途径。 6. 个性不仅是创造的前提,而且也是素质形成的必要条件。

7. 素质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和生长点。 8. 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学生观。

9. 人才综合培养是社会对人才综素质要求提高的必然趋势,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目的。

10.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核心,是人们行为方式的重要准绳,它决定社会精神文明乃至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走向。 11. 德育首位是教育经验的总结、教育规律的反映。

12. 素质教育激活个性潜能的最高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动手能力。

13. 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建立师生信息共享平台,为他们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深入便捷的信息交流、沟通服务。

14. 素质教育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压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15. 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是他们自己要形成健康成长的意识、理念,学会主动探索前进的本领。这就必须以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潜能为前提。

16. 技术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与德育联系较紧。

17. 学习素质强调的是对知识本身的掌握,传统的学习则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学习品质的形成。 18. 职业技术教育是让学生掌握综合的、一般性的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9. 所谓“更有价值的知识”,是指对学生成绩形成、发展具有更大帮助、促进和提高作用的那些准确知识。

20. 狭义的社会生活指人类整个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广义的则指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的公共活动领域以外的社会日常生活方面。 21.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揭示事物本质,反映内在规律,符合客观实际。

22.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师生交流沟通通常是在课堂内,形式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和具有广泛灵活性的。 23. 素质教育以学为本,这是教育本质的体现,是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

24. 小目标牵引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25. 教育方法是个极其复杂的体系,其总体包括教育的思想方法和操作运行方法两部分。 26.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首先必须在教学风格和校风上得以体现。

27. 历史知识这是整个知识领域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素质的基础。

28. 学校加强与家庭教育的联系,能使学校和家庭更全面地了解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特点,最大限度地进行因材施教。 29. 心理是指非智力因素的主要部分,包括情绪控制、自我感知、自我激励、认知他人、人际交往等。 30.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一系列过程。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小目标牵引也是学生树立崇高正确的人生追求,实现自主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 (否) 2. 思维和语言紧密相联,是个体社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是) 87 3.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的基本途径是一对一教学和强化课堂教学研究。(否) 22 4. 为了保证传授知识具有更高的价值,教育者必须努力做到用实际言行证明自己传授的知识的

正确性、有效性,绝不应在学生面前用自己的言行直接或间接否定传授知识的价值与效用。(是) 5. 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核心,是人们行为方式的重要准绳,它决定社会精神文 明乃至物质文明建设的基本走向。(是) 27

6. “复归教育”是教育发展史中必定要经历、也必定会超越的历史阶段。(否) 61

7.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师生交流沟通通常是在课堂内,形式应该是全方位、多层面和具有广泛 灵活性的。(是) 15

8. 学生教学成绩的提高是他们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关键条件。(否) 17

9. 地方课程开发主体主要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时应根据实际需要授予区、县、学区以一定 的权力,调动其参与开发的积极性。(是) 133

10. 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努力构建带有自己教育风格的教育模式,就是向“科研型”教师乃至 教育家前进的一条重要途径。(是) 251

11. 教育目标是一切教育体系的共同特点,是一个教育体系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102 12. 独立人格素质作用于社会生活,来源于社会生产和劳动。(否) 54

13. 素质教育模式有宏观、中观、微观层次之分,层次不同,含义也不尽相同。(是) 250 14. 校风,包括教风、学风、考风、科研风气和整个学校领导工作作风等。(是) 11 15. 一个人最终素质的高低往往与其在社会中所处的单位是密切相关的。(是)

16. 个别教学强调的是教师心中要有每一位学生,在指导思想上正确认识全体与个别的辩证关系 ,精心设计教学。(是) 191

7. 素质教育职能就是人们对素质教育作用范围和内容的期待。(是) 80 18.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最重要的渠道。(是) 190

19. 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教材的基本属性是它的传播性和实用性。(否) 192 20. 用大目标牵引,是启发学生深入系统探索前进的重要方法。(是) 174

21. 德育之成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由德育全面促进个体素质发展的功能的特殊性决定的。 (是) 95

22. 集体学习要鼓励学生按个人愿望、兴趣、爱好探求知识,独立思考,形成特质,充分释放个 性和发挥潜能,使每位学生都能达到枝叶茂盛。(否) 23

23. 要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整顿校风、美化校园、提高教师素质是重要的前提条件。 (是)

24. 提高人的一切素质,首先要从提高其生活水平开始。(否) 45

25. 作为人的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总和,人的潜能包含着对人的活动产生积极影响的可能性,

蕴藏着人的无限丰富的创造性和多方面发展的可能性。(是) 83

27) 个性潜能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运动、语言、操作、计算、逻辑推理、组织领导等等。(是) 27. 普遍公平、整体有序、充分自由是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基础和目标。(是) 28. 教育内容中的综合和分科是严重对立,无法统一的。(否) 118 29. 塑造与潜能实现应该是对立的。(否) 67

30. 不接受教育的人,先天遗传好、个人志向高的话也是有可能成为高素质者的。(否) 140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否)1.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是一校之魂,校长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

(是)2. 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才能充分张扬独特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 (是)3. 优化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正确的学生观。

(否)4. 闲暇教育是生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否) 5.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应试教育的基本理论,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 (是) 6. “复归教育”是教育发展史中必定要经历、也必定会超越的历史阶段。

(否) 7.政策、法律又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它阻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方向。 (是) 8.德育首位是教育经验的总结、教育规律的反映。 (是)9.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永远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

(是)10.素质教育只是一种教育思想、观念或理念,不是一种教育方式,不存在什么素质教育模式。 (是)11.素质教育的第一规范性便是为社会、为人类创造价值。 (是)13.教育理论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指教育科学知识的总和。

(是) 14.在主体认识过程中起支配作用的“认知图式”,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主体的世界观、信念和信仰系统。 (否)15.素质教育思想是现代才提出的,完全是现代化教育的产物。 (否)16.推广相当于“克隆”,是探索和创新的继续,是发展的同义词。 (否)17.设计素质教育目标首先应当依据教育理论和未来学说。

(否)18活动课程是学科性的不依赖书本知识的系统传授,突破了课堂时空乃至学校时空的限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解放”。 (是)19.教学方法不正确,不但不能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而且会压抑学生的素质发展。 (是)20.尊重信任是实践素质教育教法的前提。

(是)21.法纪责任素质,不仅是每个人在社会立足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

(是)22.忠诚职位,献身教育;尊重信任,深爱学生;竭力躬行,托以致远;严于律己,铸树典范,是素质教育施教态度的基本方面。 (否)23.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与认识观,自觉提高自身的精神审美素质,必须以充分认识审美眼光的重要价值为前提。 (是)24.个性潜能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运动、语言、操作、计算、逻辑推理、组织领导等等。 (否) 25.不断提高生活审美方面的知识和水平,这是提高精神审美素质的关键环节。

(否)26.素质教育最突出的弊端就是忽视学生的独立人格,压抑学生的自主精神、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是)27.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提高学生健康素质作为重要长远的追求目标,把实现学生健康作为最基本的任务。 (否)28. “行教”是指教育者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品德修养、思想观念等教育影响学生。 (否)29.提高人的一切素质,首先要从提高其生活水平开始。

(否)30.校舍布置是构成校容校貌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状态。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沟通是许多教育家和社会学家的一贯主张,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否230 2. 思维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的一系列过程。是38

3. 任何人只有当他真正明确了人生志向,确立了崇高事业的追求,他才能充分张扬独特个性,尽情发挥自己的优势潜能。是21 4. 人才综合培养是社会对人才综素质要求提高的必然趋势,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目的。否156 5. 政策、法律又被称为“看得见的手”,它阻碍着素质教育目标的方向。否112 6. 开拓地学是素质形成的必需。是153

7. 素质教育课程观要求加大课程改革力度,将中心尽快地转移到着眼于素质发展方面来,实现课程内容的“素质化”。是127 8. 素质教育必须注重建立师生信息共享平台,为他们通过这个平台实现深入便捷的信息交流、沟通服务。是15 9. 学习素质强调的是对知识本身的掌握,传统的学习则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学习品质的形成。否35 10. 普遍公平、整体有序、充分自由是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基础和目标。是

11. 德育之成为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由德育全面促进个体素质发展的功能的特殊性决定的。是95

12. 就具体教学过程授课而言,更有价值的知识包括揭示事物本质,反映内在规律,符合客观实际。是5 13. 学生教学成绩的提高是他们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关键条件。否 14. 赋予素质教育以终身性特征是基于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新认识。是78 15. “应试教育”问题仅在我国存在,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存在。否 16. 课程之所以需要“开发”是因为存在着“个人潜能”的原因。否

17. 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判断素质的形成与否。对于人格独立性,实践检验尤其重要。是54

18. 进入新世纪,社会要持续科学地发展,其前提就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保证对前人智慧营养的充分汲取。是 19. 塑造与潜能实现应该是对立的。否

20. 高质效传递是指在应试教育施教过程中应高速度、高质量和高效益地进行知识信息(技能)传递交流。否183 21.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历史底蕴。是71 22. 深爱学生是实现尊重与信任的基础条件。是163

23. “素质教育”的态度是带歧视性的选拔,以忽视少数学生发展为代价来“优待”大多数学生。否 24. 职业技术教育是让学生掌握综合的、一般性的工农业生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 25. 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这是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的。否6 26. 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必要条件。否197 27. 尊重、关怀、体贴学生,是教育试验的首要前提。是241

28. 对素质教育的探索研究,其中绝大部分工作是围绕教育起源问题展开的,它是当前这场教育变革成功与否的核心问题之一。 29. 当前思维研究的重点是把握现代思维的基本规律。是39

30.提高思想道德意识,形成思想道德素质,是素质教育首要任务之一。是31

(三) 判断题:每题1分,共30题,如发现选项为A和B,则正确选A,错误选B 1.素质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个性才能发挥的领域和生长点。是92 2. 由于环境自身的两重性,因而对素质发展的影响也相应地具有两重性。是p211 3. 人的素质的差异,常常就是所拥有的文化底蕴和社会财富的差异。否

4. 文化积淀到人身上构他在后天习得的素质的基础部分,是一种历史底蕴。否p71 5. 博纳厚积是教育者实现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知识的直接前提和重要基础。是166

6. 认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是指引人们走向成功的根本法则。因而,引领学生探索事物的特点与规律,自然成为施教的目的和标准。是 7. 深爱学生是实现尊重与信任的基础条件。是p163

8. 素质教育理论本质上从属于应试教育的基本理论,它同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但是并不妨碍作为设计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是112 9. 素质教育试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素质教育过程的共通性。否p240

10. 以“应试”为目标的教育不可能是素质教育,也不可能在“应试教育”目标下实施素质教育。P102是

11. 从无到有—从有到无—从无到有,即汲取—扬弃—创新。这是学习素质形成的基本过程。遗漏其中任何一段路程都不能真正形成学习素质。是p37 12. 严于律己是指经过长期的修养锻炼逐步铸就形成可以作为他人学习、效仿的楷模。否p165 13. 教育质量问题是教育兴旺发达的永恒主题,是各级各类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是p158 14. 义务教育的目的就是激活每位学生的个性潜能发展,培养他们形成各具特色的创造性。是 15. 历史知识这是整个知识领域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素质的基础。否

16. 教材首要功能是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精华,努力反映现代科技发展水平,因而,科学性和逻辑性是教材最重要的特点。是p192 17. 活动课程的学科功能的充分发挥,取决于对它的科学组织和管理。否p206 18. 塑造与潜能实现应该是对立的。否67

19. 激活学生个性潜能发展,首先必须在教学风格和校风上得以体现。否p22 20. 促使知识内化,使学生形成素质,才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追求。是p6 21. 素质教育的第一规范性便是为社会、为人类创造价值。否p28

22. 全面传授更有价值的知识,这是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的。否p6 23. 赋予素质教育以终身性特征是基于对社会和历史发展的新认识。否p78

24.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是“教育的四个支柱”,基础教育则是“走向生活的通行证”。是p121 25. 法纪责任素质的形成必须依靠教师自觉遵守法纪、勇于承担责任,确保法纪在社会的神圣地位。否34

26. 所谓“更有价值的知识”,是指对学生成绩形成、发展具有更大帮助、促进和提高作用的那些准确知识。是4 27. 思维和语言紧密相联,是个体社会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生物基础。是p87 28. 素质的自然属性,要求学校的自然环境应有利于受教育者的健康成长。是p212

29.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国民的教育,对各级各类学校而言,则是面向优秀学生的教育。否72 30. 学生教学成绩的提高是他们实现对知识深刻内化的关键条件。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1u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