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之网络舆情培训方案

更新时间:2023-12-27 11:2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网络舆情培训方案

【篇一:网络舆情培训】

首期“网络舆情管理师”研修班招生简章 一、培训形式

此次培训班邀请国内网络舆情研究专家和实践工作资深人士,采用案例解析、场景模拟、分组研讨等授课形式。考试时间为3小时,10天内可查询成绩,30个工作日内下发职业技术证书。 二、培训对象

培训对象主要为各级政府机关和行政事业单位,包括新闻宣传、公检法司、信访城建、教科文卫、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主管领导、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 三、课程内容

1、如何正确认识网络舆情

2、职业网络舆情管理师-角色认知与工作体系 3、网络舆情分析研判深度训练 4、网络舆情处置的艺术与技术 5、网络舆情引导能力提升之道

6、网络舆情管理-社会化新媒体该如何用

7、打造高绩效团队—网络舆情工作体系搭建及运作精要 四、时间及地点

时间: 2014 年 3 月 27 日— 4月1日 ( 27 日全天报到) 地点: 北京

五、相关费用

网络舆情管理师班:6800元/人,包含培训费、证书费。住宿费待定。 开户行:建行北京东方广场支行 户 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帐 号: 11001059200059610011-0003 (签到时请携带汇款、转账凭证复印件) 请注明参加培训人员姓名 七、培训证书

培训结束通过考试合格后,统一由工信部教育与考试中心颁发“网络舆情管理师”的职业技术证书。

(注:请学员提交一寸红底彩照3张,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1张,用于证书制作和备案。)

八、报名方式

报名流程:电话咨询—领取报名表—填写报名表—审核通过—确认报名 联系方式: 010-88050793 传 真: 010-88050791 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网络舆情技能水平考试项目管理中心 2014年2月

【篇二:网络舆情分析师培训的方法和内容】

网络舆情分析师培训的方法和内容

随着新媒体,新网络,新时代的到来,网络俨然成为网民发表意见,成立舆论的聚集地。这是言论自由的表现,也是舆情和负面言论传播的渠道。怎样在这个新媒体时代做到游刃有余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所以相关企业和单位成立了舆情分析小组,她们是经过培训和考试的。都是专业人员。那么她们培训都培训了什么呢?考试又考试了什么呢?

下面为大家解密。 一、培训形式

培训专家队伍采取“内外结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网络舆情研究中心和中青舆情监测室资深舆情分析师根据系统化的教学体系,邀请来自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知名专家联合授课;授课采用案例式、研讨式,贯彻“理论学习+实践练习”的模式。除了讲解理论知识外,中青舆情监测室还专门研发了“在线模拟演练平台”,为学员提供仿真的舆论引导实操演练平台,让学员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以致用。

所有的培训机构都会请来业界的顶尖人才为大家讲解相关知识。 课程内容

1)《移动社交场景下的新媒体产品》

2)《新媒体策划、运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3)《新媒体环境下的舆情产品综合运用》 4)《舆情危机处置艺术》 5)《舆情分析报告撰写》

6)《新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素养》 7)《舆论处置实战解析》

8)《大数据时代的舆情分析》

对了还有个结业考试,通过了才可以给你发舆情分析师证书。大致就这些。

【篇三:网络舆情分析师培训大纲】

附件1

网络舆情分析师培训大纲 一、 教学目标

(一)、讲授网络舆情相关知识,使学员了解熟悉当前网络舆情发展背景、规律整理出有价值的舆情信息,以专业视角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和科学的研判。

(二)、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在网络信息监测和分析工具的支持下,为各级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提供互联网信息的监测、分析和咨询服务。

(三)、经过培训,使学员具备参加全国职业资格统一考试取得cettic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知识水平。 二、 教学重点

(一)、舆情产业分析

(二) 舆情专业知识和相关理论 (三)、舆情分析和研判方法 (四)、舆情危机处理与应对 (五)、在线舆论引导实操 三、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安排 (一)、授课主要内容

根据《如何应对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分析师手册》,授课主要内容包括网络舆情基础知识、网络舆情分析师能力和在线舆论引导实操三部分。

(二)、学时安排

教学总学时40课时。其中,培训授课28课时,在线舆论引导实操4课时,实地观摩4课时,考试4课时。 培训授课能容及课时分配如下: 1.《舆情产业分析》 2课时 2.《新媒介素养》2课时

3.《舆情分析和研判方法》8课时 4.《舆情危机处理与应对》8课时 5.《网络舆论生态分析》4课时 6.《舆情理论分析》4课时

四、课程大纲

一、《舆情理论分析》 课程说明:

本课程主要讲授舆情的基本概念,舆情、舆论和民意的异同;舆情的构成要素、舆情主体、本体和客体;网络舆情的演变规律及发展阶段;网络舆情与网络行为;网络舆情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与群体性事件;网络谣言产生条件、传播规律及防治;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及危机中不同主体的行为;与舆情相关的传播学、心理学相关理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舆情基本理论和舆情传播规律,能够运用理论分析、解决现实中的舆情问题。

授课方法:本课程运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课程内容:

第一章:网络舆情概述

本章主要讲授,舆情、舆论、民意、网络

舆情的概念和特点,网络舆情的研究方法与路径,舆情的基本构成要素分析。

第二章:网络舆情演变过程及发展阶段

网络舆论的生成发酵机制基本规律、网络舆情发展的五个阶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章:政府网络舆情危机

第四章:畸变形态的舆情——谣言(流言) 二、《新媒介素养》 课程说明

媒介素养教学是舆情分析师的基础课程,是从传统媒体编辑、编译到新媒体舆情分析与舆情研判的重要理论基础课程。

新媒体媒介素养课程将会系统介绍国内外新兴媒介和舆论传播形式的发展态势,国际新媒体传播动态,新媒体工具以及互联网业界前瞻,解析新媒体在当前社会舆论中的角色和影响,讲述新媒介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管理技能。

授课方式才用课堂教学方式,针对互联网热点事件作为切入点引入新媒体传播现象,深度解析现今媒介形式的发展历史以及发展方向,为舆情监测的传播提供工具基础。课堂还会加入互动通过新媒体的现场实践,尤其是手机等新媒体的现场实践让学员在课堂中体会新媒体带来的传播优势和舆情特性。

授课特点在于新媒体媒介素养与网络舆情的结合,课堂中着重解决三个网络舆情的前瞻 性课题:

1,传统媒体掌握话语霸权的传媒时代,新媒体的发展需要有哪样的传播突破才能翻阅传统媒体的“藩篱”?

2,网络舆情借助新媒体呈现何种的传播特性?

3,从网络舆情分析师如何转变为到“微信运营达人”?

课堂求解三个问题,为网络舆情学习的基础性知识,为后期舆情应对、产业研究以及舆情研判方法做好新媒体内容铺垫。 课程内容

第一章:新媒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本章主要讲授新媒体的传播学概念和基本定义组成,通过对新媒体理性的认识和概念规划认识新媒体。 第二章:新媒体与网络舆情

本章主要介绍在互联网web1.0时期到新媒体时代网络舆情的发展以及在此演变过程中舆情概念的提出和发展 第三章:新媒体内容管理

本章将会通过政策法规角度来系统学习新媒体发展过程中国内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信息,厘清新媒体的编辑规范。 第四章:新媒体受众研究

本章着重讲述新媒体的受众群体研究,通过对用户的需求分析和传播特性分析展现新媒体舆情如何围绕“人”而作。 第五章:传统媒体的变革

本章作为新媒体传播形态的导入,主要通过学员对现有媒体的认识逐渐转化到新媒体化的思维,意识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舆情区别。 第六章:主流新媒体研究

本章通过课堂教学推动学生主动了解新媒体,理性看待新媒体的发展,了解新媒体产品的现在和未来。 第七章:网络舆情的新媒体思维

本章作为收尾将会在理论高度和传播学概念中给学员一个全新的网络舆情认识。为研判、分析、应对网络舆情铺垫新媒体理论认识 三、《舆情分析和研判方法》 课程说明:

《舆情分析与研判方法》课程是舆情学科的实务部分。本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以提升舆情分析师六大基本技能为直接目的,培养

和提升舆情分析师的网络信息挖掘能力、概括剖析能力、抽样统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舆情走势预测能力和舆情对策研究能力,使舆情工作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社情民意,帮助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地研判舆情走向,帮助政府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本课程通过理论传授、案例讲解和实战演练等三种主要授课形式,按照舆情信息工作的流程,向广大学员传授包括网络舆情信息源、选题标准、搜索工具、抽样分析模型、舆情研判方法、舆情应对指标、舆情分析师职业素养、舆情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课程内容:

第一章 网络舆情信息源

该章主要内容是网络舆情信息源,互联网言论和载体是网络舆情分析的基础和起点。网络舆情分析师应该熟悉网络言论和网民群体聚集特征。网络舆情监测主要信息源不仅包括传统新闻报道、评论和各种网络新闻形式。 第二章 网络舆情选题

网络舆情选题是舆情监测机构对于准备实施监测的舆情主题或题目的一种设想和构思。选题一般由监测范围、关键词、服务对象(含读者)以及舆情报告规格等构成。 第三章 网络舆情抽样

舆情抽样的方法是通过舆情抽样工具,抓取不同背景和来源的言论媒介上的第一手样本数据。舆情抽样标准一般分为内涵性标准、外延性标准和数量性标准。 第四章 网络舆情分析

舆情分析是一项高难度的统计、研究与编辑工作。“三结合”是舆情分析的基本工作模式。即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人工分析与软

件应用相结合,舆情分析师基础工作与专家委员会舆情研判相结合。 第五章 网络舆情研判

网络舆情宏观研判主要涉及对舆情事件的波及范围、事件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初步的总体性研判。 第六章 网络舆情工作体系

2007年,国内网络舆情监测与研究机构开始大量出现。网络舆情工作是新兴的行业,

网络舆情的工作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2008年初,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根据舆情工作特点,逐步建立舆情职业定位和舆情人才培养与管理机制。

四、《舆情事件处置与应对》 课程说明:

《舆情危机处置与应对》是一门关于方法论的课程,重点介绍、讲解舆情事件的处置技巧和方法。课程内容集中收集整理了近些年来典型的、最新的、有价值的舆论危机事件和舆情处置案例。运用专业的舆情知识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剖析和研究,概括舆情事件的社会背景和舆论生态,厘清事件发展和舆情衍变的脉络,判断舆情处置的成败得失,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系统性的经验和教训。案例分析是本课程的主要授课方式,一方面能够保持课程内容和讲课方式的趣味性,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能够以鲜活,立体的分析方式让学员了解舆情事件的发展、演变规律,最终熟练掌握各类危机事件的处置技巧和手段,具备基本的舆情危机处置能力。 课程内容:

第一章:舆情处置的理念

本章重点介绍舆论危机处置和应对的基本理念,向学员传授正确的危机处理原则,从思想和观念层次,矫正舆情事件的处置方向,从根源上减少走向误区的几率,提高危机处置的效率和效果。 第二章:舆情事件的结构

本章内容主要分析舆情事件的类型和结构,向学员阐述不同舆情事件的内在特点,找出舆情应对和处理的重心和节点。 第三章:舆情应对方法及案例分析 五、《网络舆论生态分析》 课程说明:

本课程向学员介绍我国网络舆论发展的最新趋势和演变规律,通过分析当前社会网民的基本生存状态和表达方式,了解网民的心理状态和言论特点,让学员对整体的舆论形势和环境有宏观的了解,为应对突发舆情事件打下思想基础。教学方面,拟采取舆情案例和舆情理论紧密结合的授课方法,以达到使学员从感性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的认识升华之目的。 课程内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1s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