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更新时间:2023-09-22 21:29:01 阅读量: 经管营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摘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是马

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到了列宁主义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对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系的论证、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论证和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论证,是为反对俄国哲学上的修正主义,批判马赫主义而写的。列宁在这部著作中高举战斗唯物主义的旗帜,继承并发扬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党性传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继续发扬战斗唯物主义的精神,以指导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关键词:马赫;实践;辩证唯物主义;物质

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部著作在保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1909年5月出版,距离我们现在已经整整100多年了。一个世纪以来,它都被认为是一本从事思想路线斗争的政治性论战著作。由于100多年来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和思想理论潮流的起伏.它不仅受到过大家的颂扬,也遭受过学者和社会的严厉诋毁。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反对马赫主义斗争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反对第

[1] 二国际修正主义斗争的产物。张天祥等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理论研究 云南大

学出版社 2008.3 ,它对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建设,对国际共产主义的发展,对反对一切反动哲学和机会主义思潮的斗争,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特征正是政治与学术的结合,即把政治观点、策略与活动都置于科学理论的指导之下,也就是社会主义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结合,实践与科学理论的结合。认真学习这一著作,给我们掌握正确的理论思维和研究方法提供了科学的研究范本。

一、解读《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一)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

尽管19世纪80、90年代已经有狄慈根、普列汉诺夫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可是一般理论家还是只把历史唯物主义看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列宁1908年5月在伦敦写作《唯批》时曾在一个发言提纲

中质问当时著名的经验批判主义者波格丹诺夫(政治上是一位布尔什维克):“报告人是否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如果不承认,那么他为什么一次不去分析恩格斯关于这一点的无数言论?[2]随后写成的《唯批》一书的书名中的“唯物主义”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又在前3章的标题中明确地把经验批判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对立起来。在这3章中,列宁没有明确地把世界观与认识论区分为两门哲学学科,但在内容上包含了这两门学科,其中除论述了关于认识的对象、认识的反映本质、认识的辩证过程、真理论、认识的基础等认识论的原理外,还论述了关于物质、时间与空间、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世界的统一性、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世界的规律性等世界观原理。列宁还一一分析了经验批判主义的世界观和认识论的观点.揭露其反科学的唯心主义的本质。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容的系统论述,对后来苏联学者构建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体系,不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直到今天我们研究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体系,列宁的这些思想仍然闪耀着启迪的光芒。 (二)从实践的思维视角

自列宁的《唯批》问世以来,对其性质的评价一直是国内外哲学界争论的重大焦点问题,纵观这些评论,虽不乏合理之处,但从方法上讲都有只重视《唯批》论述的问题,而忽视其研究视角的倾向,所以都难以把握《唯批》的实质,我们试图从实践的思维视角,对列宁的《唯批》予以解读。

对实践问题,列宁一直很重视在《唯批》中引用他当时能看到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集中论述实践的几部著作: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费尔巴哈论》和《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等,吸收并发挥了他们关于实践的思想。列宁认为实践作为一种现实的有目的的活动,其形式是多样的,既包括科学的研究活动,又包括物质生产,既包括个人的日常生活,又包括社会经济的发展 列宁在《唯批》中就充分地突出了实践的地位。如果说批判马赫主义和阐述马克思主义是《唯批》的目的,那么,实践就是列宁在《唯批》中的基本依据和思维视角。《唯批》的中心是认识论。因为马赫主义在研究范围上更多地从事对认识的巧妙的伪造,对历史哲学却注意得比较少,这样马克思主义与马赫主义的对立领域主要不在历史观,而在认识论。所以列宁要批判马赫主义阐明马克思主义,也就要研究和论述认识论方面的问题。在《唯批》中从第一章到第六章,列宁始终围绕

认识论问题展开。前三章列宁明确地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马赫主义认识论作了对比。在第四章中,列宁研究了马赫主义在认识上怎样从康德走向休谟和贝克莱,而和内在论相联系。在第五章中,列宁研究了自然科学新发现对认识论的关系。在第六章中,列宁分析了马赫主义历史观的认识论基础。因而,可以说,唯批中研究的认识论不是谈人能否认识和怎样认识世界的狭义认识论,而是研究世界的本源,仅仅论述本质问题的广义认识论。[3]

在列宁写作《唯批》的时代,唯心主义盛行,马赫主义片面地歪曲地接受了辩证法的若干组成部分,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保护和恢复下半截的唯心主义上。坚持了一条从思想感觉到物的路线,在自然科学领域,科学新发现在一些物理学中产生了一种否定物质客观存在。否定物理学的客观性的唯心主义思潮,因而在这时候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批判马赫主义认识论,就要论证唯物主义,批判唯心主义在《唯批》中,列宁正是以实践为依据来论证唯物主义,批判唯心主义的。 列宁也认为,把实践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必然导致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就是坚持以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它包含两方面内容:从客观上讲,它认为物质是客观的独立存在的。从主观上讲,感觉就是对物质的反映,它可以归结为一个结论:“对象”,“物体”,是在我们之外,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着的,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象。[4]从唯心主义看来,辩证法是与唯物主义相对立的,而与唯心主义相同一的,要坚持辩证法,就要坚持唯心主义 这样要论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批判唯心主义认识论,就必须批判这种把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割裂开来的相对主义,阐述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统一,而实践作为认识论的基础,不仅能够论证唯物主义,而且同样能够论证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一致性。

纵观科技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然科学家们发现了原子是可分的,并发现了一些新的物质元素,这些新的发现在列宁看来,它不仅证明物质和认识的辩证法,而且进一步证明物质和认识的客观性。科学发现了物质的新元素和新特征,即说明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样的,但不管是电子、铀还是未发现的物质元素,都在人的认识之外,都是客观实在 它说明了任何科学理论在认识自然界上都具有暂时的、相对的性质。但是凡是科学理论,都反映着外部自然界,都有客观基础,这则是绝对的。科学新发现既反对和辩证法相脱离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亦反对和唯物主义相脱离的唯心辩证法,“它正在产生辩证唯物主义\。实践不仅是《唯批》

阐述认识论的基础,而且是论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批判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前提。实践作为《唯批》的思维视角是当之无愧的。

二、读《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列宁物质定义的思考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对物质下过著名的定义。他在《唯批》中,有五处涉及到给物质概念下定义的问题:“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 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对唯心主义者和不可知论者所否定的那条哲学路线的承认,是以如下的定义表达的:物质是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的东西;物质是我们通过感觉感知的客观存在,等等。[5]

通常认为列宁的物质定义是对恩格斯的发展,对物质的理解有所深化,但他的定义仍然是不根本的,或者说他一开始的立足点就是不恰当的。他并没有超越恩格斯,他与恩格斯走在同一路向上,而与马克思相距甚远。现在让我们分析一下列宁的物质定义。可以说,物质范畴实际上是对世界的根本属性所做的哲学上的抽象概括,即世界(在此列宁主要是指客观的物质世界、自然界)具有物质性。列宁在这个定义中首先肯定了自然界对人的优先性,肯定它是不依赖于人而独立存在的,以此驳斥俄国的马赫主义;然后又断言,这种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存在可以被人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并由此概括出了自然界的共同属性——物质性,即客观实在性。这个定义初看很是合乎我们的日常经验,我们平常就是如此看待物质世界的。但是反思一下又会觉得不可思议,难道实践的唯物主义就如此的浅显易懂吗?它难道只是这样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念吗? 这一观念前人不是早已达到了吗?列宁的物质定义中首先就设定了主客二分,设定了在独立意识之外有一个独立自然,所以在此自然与意识的关系始终是外部的叠加,这种关系只能是感性的直观,而非感性的活动;只能是一种认识关系而非实践关系。但马克思恰恰就认为:“人对自然的关系首先是实践的即以活动为基础的关系。”即先有实践关系,然后才有认识关系。应该说,真正的实践唯物主义肯定自然界的物质性即客观实在性,但是不再从自然界本身出发对种客观实在性加以确定,而是在自然与人的关系中进行规定,从实践中去规定。单从客观实在性出发很少能说明什么问题。不可否认,恩格斯和列宁继承了唯物主义的传统,对物质概念作出了贡献,但是这对实践唯物主义是远远不够的。恩格斯和列宁提出自己对物质的

看法,都是有其历史背景的,恩格斯当时涉及的是自然界的统一问题,因为他要研究的是“自然界的辩证法”,针对的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列宁针对的是主观唯心主义。在他们的历史背景中,这样的提法都是就事论事,对于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来说,这种论述也不乏有效性和正当性。但是当这些论述被剥离出原语境而摆在一个不恰当的地位,拿来作为全面论述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自然观的经典表述时,就会因为它们所具有的权威地位而造成后人对这一问题的理解的较大偏差。所以似乎错不在列宁、恩格斯,而在于后人对他们的断章取义和囫囵吞枣了。

三、关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自由和必然问题

自由与必然性问题是与认识论的基本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在之前,列宁论述了世界的物质性,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等问题。从这个观点出发,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自然界的必然性,即客观规律是第一性的,人的意志和意识是第二性的。经验批判主义则否认世界的物质性,否认自然界的规律的客观性,把必然性归结为意志上的必然性。恩格斯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出发,在批判杜林自由问题的错误观点的基础上论述了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进而阐述了自由观。恩格斯指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这无论对外部自然的规律,或支配人本身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规律来说,都是一样的,这两类规律,我们最多只能在观念中而不能在现实中把它们相互分开。因此,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 事物的认识来做出决定的那种能力。因此,人对一定问题的判断愈是自由,这个判断的内容所具有的必然性就愈大;而犹豫不决是以不知为基础的,它看来好像是在许多不同的和互相矛盾的可能的决定中任意进行选择,但恰好由此证明它的不自由,证明它被正好应该由它支配的对象所支配。因此,自由是在于根据对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因此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6] 列宁认为,恩格斯的这段论述完全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

之上的,是与马赫主义的整个理论的基础和前提根本对立的。马赫主义者对此一无所知,他们一方面反对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另一方面又把恩格斯关于自由与必然的论述当作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一次具体应用,并且含含糊糊地把这种折衷主义的杂碎物说成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列宁尖锐地讽刺道:马赫主义者之

所以不了解黑格尔与马克思对自由与必然问题的论述,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读过某一本书的某一页”,而是因为他们“过去和现在对19 世纪哲学的真正的进步完全无知,”是因为他们“过去和现在都是哲学上的蒙昧主义者”。

四、结语

今天我们重读《唯批》,列宁在《唯批》当中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实践问题、物质的定义和自由和必然问题。对于我们坚持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完成党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一种丰富的思想体系,列宁的真理观在当今时代非但不会过时,反而会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展现出更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需要紧紧抓住时代的特点,以列宁的真理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客观世界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在新的人类文化背景下,在新的层面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天祥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理论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8.3 [2]《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汤文曙,李宗楼.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导读[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4]陈有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J].湖北行政学院院报,2006(4) [5]《列宁选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6] 陈冲.恩格斯关于自由必然的思想[J].韶关大学学报,1996(1):4-6.

所以不了解黑格尔与马克思对自由与必然问题的论述,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读过某一本书的某一页”,而是因为他们“过去和现在对19 世纪哲学的真正的进步完全无知,”是因为他们“过去和现在都是哲学上的蒙昧主义者”。

四、结语

今天我们重读《唯批》,列宁在《唯批》当中系统地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实践问题、物质的定义和自由和必然问题。对于我们坚持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而完成党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我们有理由相信,作为一种丰富的思想体系,列宁的真理观在当今时代非但不会过时,反而会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而展现出更大的生命力。因此,我们需要紧紧抓住时代的特点,以列宁的真理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客观世界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在新的人类文化背景下,在新的层面上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张天祥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理论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8.3 [2]《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汤文曙,李宗楼.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导读[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4]陈有进.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中国[J].湖北行政学院院报,2006(4) [5]《列宁选集》(第1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6] 陈冲.恩格斯关于自由必然的思想[J].韶关大学学报,1996(1):4-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1c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