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2013运控试卷(完整版)

更新时间:2023-09-18 10:11:01 阅读量: 幼儿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填空题

1. 为使异步电动机调速具有高动态性能,对其动态模型的控制可采用按 转子磁链

定向矢量控制系统,另外还可以采用按定子磁链控制的 直接转矩 控制系统。 2. 带二极管整流器的SPWM变频器是以正弦波为逆变器输出波形,是一系列的 幅度

不变, 宽度 可变矩形波。

3. 三相PWM输出共有8个空间电压矢量,其中6个为 基本电压矢量,它们的幅值

等于 直流母线电压,空间角度互差 60 ,另两个为 零矢量。

4. 常见的调速系统中,在基速以下按 恒转矩 调速方式,在基速以上按 恒功率 调

速方式。

5.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突加给定的走动过程分为三人阶段:I、电流上升阶

段,II、恒流升速阶段,III、转速调节阶段。转速调节器ASR在I、II阶段处于 饱和 状态,其限幅值Uim*= Bldm,这时转速环为 开环 状态;转速调节器ASR和电流调节器ACR均能起线性调节作用的是在 转速调节(or III)阶段。 6. 交流调速系统按对转差功率的处理方式分为三类: 转差功率消耗型、回馈型、不

变型。

7.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出现电网波动时,电流ACR调节器 起主要作用;

出现负载扰动时,转速ASR调节器 起主要作用。

8. 、异步电动机三相模型的非线性强耦合性质主要体现在 转矩 方程和 磁链 方程。 9. 异步电机三相动态模型结构复杂,采用 3/2 变换和 旋转 变换可简化动态数学

模型,坐标变换的原则是 磁动势 等效, 功率 相等。

10. 按转子磁链定向,可将定子电流的 励磁分量 和 转矩分量 解耦,从而可以变成

单变量系统,可单独闭环控制。

二、选择题

1. 直流电动机反并联晶闸管整流电源供电的可逆调速系统给定为零时,主要停车过程

是( C )

A, 本桥逆变,回馈制动 B, 它桥整流,反接制动 C, 它桥逆变,回馈制动 D, 自由停车

2. SPWM技术中,载波是频率比期望高得多的 ( C )

A, 正弦波 B, 方波 C, 等腰三角波 D, 锯齿波 3, 下列不属于异步电动机动态数学模型特点的是( B ) A, 高阶 B, 低阶 C, 非线性 D, 强耦合

4, 调速系统的静差率指标应以何时所能达到的数值为准( C ) A, 平均速度 B, 最高速 C, 最低速 D, 任意速度 5, 采用比例积分调节器的闭环调速系统一定属于( A )

A, 无静差调速系统 B, 有静差调速系统 C, 双闭环调速系统 D, 交流调速系统 6, 异步电动机数学模型的组成不包括( D )

A, 电压方程 B, 磁链方程 C, 转矩方程 D, 外部扰动 7, a=b 配合控制有环流可逆调速系统的主回路中( D ) A, 既有直流环流又有脉动环流 B, 有直流环流但无脉动环流 C, 既无直流环流又无脉动环流 D, 无直流环流但有脉动环流 8, 下列异步电动机调速方法属于转差功率馈送型的调速系统是( B ) A, 降电压调速 B, 串级调速 C, 变极调速 D, 变压变频调速

9, 当理想空载转速n0相同时,闭环系统的静差率Sb与开环下的Sk之比为( D ) A, 1 B, 0 C, 1+K D, 1 / ( 1 + K ) ( K 为开环放大倍数 ) 10,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起动过程中不包括( D )

A, 转速调节阶段 B, 电流上升阶段 C, 恒流升速阶段 D, 电流下坠阶段

三、简答题

1. 在交流异步电动机变压调速系统中,怎样解决调速范围小和机械特性软的问题?

在交流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中,由于电动机的转矩与电压平方成正比,因此最大转矩下降很多,机械特性曲线软,其调速范围较小,使一般笼型电动机难以应用。 为了扩大调速范围,调压调速应采用转子电阻值大的笼型电动机,如专供调压调速用的力矩电动机,或者在绕线式电动机串联频敏电阻。

为了扩大稳定运行范围,当调速在2:1以上的场合应该采用反馈控制以达到自动调节转速目的。

2. 在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其输出幅值应按什么要求整定?如

果转速负反馈断线,系统重新进入稳定后,ASR和ACR各起什么作用? ASR的输出限幅按电动机允许的最大电流整定,ACR输出限幅按电动机允许的最大电压整定。如转速负反馈断线,则ASR和ACR都饱和,输出最大限幅值,电机在U d0max作用下运行。

3. 逻辑无环流双闭环调速系统正反组切换的条件,试说明理由。

正反组切换条件为Ui*极性的改变与零电流检测信号出现这2个条件。因为正转运行和反向制动都需要电机产生正的转矩,此时Ui*为负,而反转运行和正转制动都需要电机产生负的转矩,此时Ui*为正,Ui*极性恰好反映了电机电磁转矩方向的变化。以正向制动为例,在实际电流方向未变之前,仍需要保持正组开放,以便本组逆变,只有在实际电流降到零时,才发出切换命令封锁正组,开放反组。 4. 异步电动机适量控制的关键技术?

坐标变换,转换模型,采用转子磁链定向进行解耦。

四、计算题

1. 如下图,转速、电流闭环调速系统中,ASR、ACR均采用PI调节器。已知参数:电动机:PN?3.7KW,UN?220V,IN?20A,nN?1000r/min,电枢回路总电阻R?1.5?,设U*nm?U*im?10V,电枢回路最大电流为Idm?30A,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放大系数Ks?40。

(1) 电流反馈系数?和转速反馈系数?。

(2) 突增负载后又进入稳定运行状态,则ACR的输出电压Uc、变流装置输出电压

Ud,电动机转速n,较之负载变化前是增加、减少,还是不变?为什么? (3) 如果速度给定Un*不变时,要改变系统的转速,可调节什么参数?

(4) 若要改变系统起动电流应调节什么参数?此时,设Un*为正电压信号,在右图

ASR中应调节哪个元件?

(5) 当电动机在最高转速发生堵转时的Ud , Ut* , Ut , Uc 值。 解:

U*nU*nm10(1) ?????0.01V/rpmc

nnN1000??Uim10??0.33V/A Idm30Cen?ILRCeU*n/??IdLR (2) TL??IdL??Uc????Ud?KsUc?

KsKs Un*=不变, n=不变。

(3)因为Un*=?Um(公式没看清楚), 所以调节?可以改变转速n。

(4)因为Ui*=Ui=?Id,起动时转速调节器ASR饱和,输出限幅值Unm*=?Idm所以改变ASR限幅值可以改变起动电流Idm,Un*为正时,起动时ASR输出为负,所以应调节RP5来改变起动电流。不能改变电流反馈系数,因为它还影响电流环的动特性。 (5)

U*n?Un??nU*n?10V,Un?0V,U*i?Ui?10V,Ud?IdmR?30*1.5?45V,Uc?UdCen?IdRIdlR30*15????1.13VKsKsKs40

K1

(T1S?1)(T2S?1)(T3S?1)(T4S?1)2. 设某控制系统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W?K1=2, T1=0.4s, T2=0.08s, T3=0.015s, T4=0.005s,

要求阶跃输入时系统超量?%<5%。求:分别I、PI和PID调节器矫正成典型I型系统,试设计各调节器参数并计算调节时间ts。 解:1)用I调节器校正时,调节器传递函数为WI?KI s 按典型I型系统校正,校正后开环传递函数为:

W(s)? KI?KIK1,式中T=T1+T2+T3+T4=0.5s

sTs?111??0.5, 调节时间ts?6T?6*0.5s?3s 2K1T2*2*0.5 2)用PI调节器校正时,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WPI(s)?KPI 取?1?T1?0.4s,并将T2、T3、T4看成小时间常数,令 T=T2+T3+T4=0.08s+0.015s+0.005s=0.1s 则按典型I型系统校正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W(s)??1s?1 ?1sKPIK1KKK1,同样,取K?PI1? ??1sTs?1s(Ts?1)?12T 则,KPI??12K1T?0.4?1

2*2*0.1 调节时间ts?6T?6*0.1s?0.6s

3)用PID调节器校正时,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WPID? 取?1?T1?0.4s,?2?T2?0.08s,令 T=T3+T4=0.015s+0.005s=0.02s 则按典型I型系统校正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W(s)?(?1s?1)(?2s?1)

?sK1K1K1?,同样,取K?1?

?2T?sTs?1s(Ts?1) 则?=2K1T=2*2*0.02s=0.08s 调节时间ts?6T?6*0.02s?0.12s

比较采用不同调节器的ts,可见用PID调节器矫正效果最好。

W(s)? KI?KIK1,式中T=T1+T2+T3+T4=0.5s

sTs?111??0.5, 调节时间ts?6T?6*0.5s?3s 2K1T2*2*0.5 2)用PI调节器校正时,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WPI(s)?KPI 取?1?T1?0.4s,并将T2、T3、T4看成小时间常数,令 T=T2+T3+T4=0.08s+0.015s+0.005s=0.1s 则按典型I型系统校正时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W(s)??1s?1 ?1sKPIK1KKK1,同样,取K?PI1? ??1sTs?1s(Ts?1)?12T 则,KPI??12K1T?0.4?1

2*2*0.1 调节时间ts?6T?6*0.1s?0.6s

3)用PID调节器校正时,调节器的传递函数为:WPID? 取?1?T1?0.4s,?2?T2?0.08s,令 T=T3+T4=0.015s+0.005s=0.02s 则按典型I型系统校正后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W(s)?(?1s?1)(?2s?1)

?sK1K1K1?,同样,取K?1?

?2T?sTs?1s(Ts?1) 则?=2K1T=2*2*0.02s=0.08s 调节时间ts?6T?6*0.02s?0.12s

比较采用不同调节器的ts,可见用PID调节器矫正效果最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1a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