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第六章 地表流水地质作用 (1)

更新时间:2023-09-05 01: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六章 外力地质作用主要内容第一节 地表流水地质作用 第二节 风化作用

河流地质作用

本节主要内容1、地面流水的概述; 2、暂时性流水的地质作用; 3、河流的侵蚀作用; 4、河流的搬运作用; 5、河流的沉积作用; 6、河流的去夷化作用。

重点和难点1、河流的地质作用; 2、河流阶地的形成。

第一节

1.地面流水概述

河流属于地表水的地面流水,其地质作用塑造陆地形态,改 变着地球的外貌。山区进行侵蚀作用,形成深切峡谷,使地面逐 渐降低,并将大量的风化产物输入海洋;在平原或低洼区则以沉 积作用为主,使地面升高,河流地质作用的总体结果是不断地夷 平地表面。地面流水搬运的沉积物是陆地地面上沉积物的重要组 成部分。

第一节

1.地面流水概述

一、 地面流水的概述(一)地面流水的种类 片流(坡流、面流)——面状无槽流水 1.暂时性流水 洪流 线状有槽流水 2.常年性流水——河流

大气降水中的一部分通过蒸发回到大气,一部分渗透到 地下成为地下水,其余的约1/3水体形成地表水流。起初降水 向下沿自然斜坡均匀流动,流速小、水层薄,水流方向受地 面起伏影响,无固定流向,形成网状细流,称为片流(坡流、 面流)。洪流是随着片流的进一步发育,山坡上沿最大坡度可以 先出现一些沟槽的雏形。沟槽雏形一旦出现,其水层增厚, 流量增大,冲刷能力增强,片流中更多的水层向沟槽集中, 冲刷能力增强,刷深和扩大沟槽,片流 洪流。

第一节

1.地面流水概述

沟槽 沟谷(冲沟)。沟谷流水已经具有固定流向,但 其水源全靠大气降水补给,雨后水量大,无雨沟谷干枯,水 流时断时续,这就是洪流与河流的根本区别。 冲沟的发展有两种可能趋势:一种是向下冲刷停止,沟 底不能继续加深,这时冲沟具有宽阔而平缓的沟底,和缓上 凸的沟坡,沟底为较细的砂土所堆积,它标志着冲沟的衰老。 另一种是流水深切沟底达地下水面,冲沟流水可能得到地下 水源源不断的补充,暂时性的冲沟流水便转变成具有经常流 水的河流,冲沟 河谷。 沟谷发展成为河谷,河谷由小到大逐渐发展。河谷通常 由几部分组成,并且具有不同类型的横剖面。河谷中经常性 水流为河流。

第一节

1,地面流水概述

(二)地面流水的动能 由于重力作用形成流水的 重力势能,并不断转化为动能:

1 E MV 2 2

1、流速。流速取决于(1)河床的坡度。(2)河床的横剖面形状 和大小。(3)负荷的类型-河流所携带的固体物质。 2、流量。流量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定过水面积的水量。它 取决于流域面积和降雨量,并随季节而变化。在

洪水期,河

流的流量通过其支流水体的补给而急剧增加,在枯水期,流量明显减少。

第一节

1.地面流水概述

洪水期增加的水量除了用于加强河流的侵蚀和搬运能力 从而加深、加宽其河床外,必然会提高流速以便使其水体更 快排泄。其原理:

M(流量)=L(宽度)×d(平均深度)×V(平均流速)除干旱沙漠地区外,同一河流的流量向下游方向逐渐增 加,因此,河床的宽度和深度向下游方向逐渐加大。 河流的动能对于不同河流,或同一河流的不同河段,或 同一河段的不同时期都会有所变化。在动能的作用下,河流

进行侵蚀、搬运、沉积三种地质作用。

第一节

1.地面流水概述

(三)地面流水的地质作用现代地貌(高山 峡谷、广阔平原)主 要是由流水地质作用 形成的,地面流水是 分布最广泛的地质外 营力,是塑造大地面 貌的雕塑家。 地面流水地质作 用分为: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破坏 建造

第一节

2.地面暂时性流水的地质作用

二、 暂时性流水的地质作用(一)片流的地质作用 1.片流的洗刷作用 片流(坡流、面流)——在降雨或融雪时,地表水一 部分渗入地下,其余的沿坡面向下运动。这种暂时性的无 固定流槽的地面薄层状、网状细流称为片流。 2.片流的堆积作用与坡积物 片流搬运的物体在坡麓堆积下 来,形成坡积物。 坡积物的特点: ①成分为岩屑、矿屑、砂砾或矿质黏 土,与坡上基岩密切相关; ②碎屑颗粒大小混杂,棱角分明、分 选性差,层理不明显。

第一节

2. 地面暂时性流水的地质作用

(二)洪流的地质作用 1.洪流的冲刷作用与冲沟 洪流——坡流逐渐集中汇成几段较大的线状水流,再 向下汇聚成快速奔腾的洪流。 洪流猛烈冲刷沟底、沟壁的岩石并使其遭受破坏,称 为冲刷作用。 冲刷作用将坡面凹地冲刷成两壁陡峭的沟谷。多次冲 刷两侧形成许多小冲沟,共同构成了冲沟系统。

第一节

2. 地面暂时性流水的地质作用

2.洪流的堆积作用与洪积扇 洪积物的特点:①沟口附近堆积多,厚度大,颗粒 粗大,越向外堆积越少越薄,颗粒 细小,具明显的分带性 。 ②磨圆度差,分选性较差,可见斜层 理和交错层理。

③堆积的地形是锥状时,称为洪积锥 (冲积锥),呈扇形时称为洪积扇。

第一节

3. 河流侵蚀作用

三、河流侵蚀作用(一)河流的概述 1、河流的有关概念 1)河流:经常流水或 常年流水的河谷。 其水源可以是地下水、 冰雪融水、湖水等。 河流分为:河源、河 口、上游、中游、下游、

河系、流域、分水岭。

第一节

3. 河流侵蚀作用

2)河口:河流的终段,是河流和受

水体的结合地段。3)河系:单一由河流组成的水网系统。 4)分水岭:相邻水系(或河流)之间的山岭或河间高地。

5)流域: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6)水系: 将主流与支流以及支流的支流等 连结而 成统一的系统。

第一节

3. 河流侵蚀作用

2、河谷的组成 1)谷底:河谷底部平坦的部分分为河床、河漫滩。 河床:谷底最低处经常有流水的部分。

河漫滩:洪水期被淹没,枯水期出露的谷底部分。2)谷坡:高出谷地两侧的斜坡。 谷缘:谷坡上部的转折处。

谷麓:谷坡与谷底之间的转折处。

第一节

3. 河流侵蚀作用

(二)河流的侵蚀作用 河水在河床流动中时对谷底和谷坡的冲蚀作用称为侵蚀 作用。分为底蚀作用和侧蚀作用。 1、河流的底蚀作用 河流在垂直方向上对河底的冲刷作用,称为底蚀作用, 又称为下蚀作用。 1)峡谷急流瀑布——在河流上游,河底纵坡降大,水流速度 快,底蚀作用最为强烈。加上岩石 性质构造条件的影响,常形成峡谷, 急流和瀑布。

第一节

3. 河流侵蚀作用

河流能不能无止境的下蚀呢? 2)侵蚀基准面——河流下蚀的极限。海平面是外流水系的共同侵蚀基准面。 河流注入湖泊的湖面高度 局部侵蚀基准面 支流注入主流的河面高度 3)河流的平衡剖面——河流在其形成的初期,多急流与瀑 布,河流纵剖面不平滑。由于下蚀和溯源侵蚀作用,河床上 的突起被削去,凹坑被填平,急流和瀑布消失,河流纵剖面 逐渐演变成为平滑的曲线,称为平衡剖面。

水坝的建立,能破坏河流在演化中建立起来的平衡状态。

第一节

3. 河流侵蚀作用

4)溯源侵蚀 河流自形成之后,河谷有向源头发展、增长河谷长 度的趋势,这个过程称为河流的溯源侵蚀,也称为向源 侵蚀。 向源侵蚀使河流向源头方向加长的侵蚀作用。它主要 发生在河谷的沟头,因为沟头汇集了斜坡上分散的片流, 故水流集中,流量和流速增加,比周围斜坡上片流的,侵 蚀能力强得多,沟头逐向上坡延伸。另外地下水也顺坡向 沟谷运动,有利于在沟头发育泉水,淘蚀岩石,加速沟头 向上坡伸长的进程。

第一节

3. 河流侵蚀作用

溯源侵蚀示意模型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16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