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苏州博物馆资料资料

更新时间:2024-05-20 11:5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以贝聿铭苏州博物馆为例谈中国现代建筑设计

摘要:通过丰富的图例,从场所精神、创新、细节等方面对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如何做好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几点认识,最后指出抓住中国精神,运用现代的科技传达中国的历史文化精神,才是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根本。关键词:现代建筑,博物馆,中国精神,现代技术中图分类号: 1背景

众所周知,在建筑领域,全球化的一个典型和集中的表现就是今天建筑文化的国际化和城市空间、形态的趋同现象。

创立一种崭新的中国本土风格,香山饭店是一个开端。贝聿铭,他是极少数在近30年的时光中始终保持着要表达中国精神信念的建筑师。在香山饭店中,贝聿铭认为除了庭院的布置还不错以外,建筑的尺度还是过大了,而且有些零碎,不够整体。所以设计苏州博物馆时,对于如何体现现代中国,现代苏州的新生活面貌的问题,并且还要融入古代苏州的生活传统文化,他提出了“苏而新,中而新”,这一等式的寓言就是:

苏州+现代=苏而新,中国+现代=审而新。 2.1融合,把握场所精神

融合,意即设计中的场所精神,从字面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两个层次,融:即交融;合:即和谐。它反映在建筑设计这一专业领域内,交融则是指建筑与周围环境特征的关系,而和谐则是指建筑与周围环境各视觉元素之间的联系。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它东邻太平天国忠王府,北为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所拥,南与苏州民俗博物馆以及狮子林隔路相望(见图1)。与此厚重的历史沉淀比肩相邻,如何解决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衔接和过渡问题,是个难题。贝聿铭在整个设计中,充分考虑了新馆与忠王府、拙政园等相邻周围环境的关系,承袭了苏州民居粉墙黛瓦的基本元素,运用母体莺现,协调色彩统一,保留了与临近建筑的统一色彩,塑造与周边环境相一 2做好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认识

院空间串联,由经纶廊开始将寺院空间等级由低向高逐步推进,最后到全寺院最重要的大经堂为止,形成了由涓涓细流汇成大江大河的空间感受。

拉卜楞寺空间布局有以下特点:第一,寺院依山傍水而建,建筑布局体现出了因地制宜,天人合一的营造理念。根据不同建筑类型及使用要求择地自由分散建立。第二,建筑空间以封闭空间为主,充分体现厂藏传佛教建筑的特点。第三,建筑空间整体统一协调,又主次分明。通过对建筑空间的处理,划分出建筑等级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感受。第四,寺院空间通过环寺路网来组织,不刻意强调中轴线,建筑空间成连续线性分布。

3.3拉卜楞寺建筑布局与中原汉地佛教建筑布局的比较 寺庙建筑就其性质而言,它是进行宗教礼仪活动的场所,要求气氛神圣、肃穆,与中原汉地佛教建筑相比,藏传佛教寺庙建筑中威严、神秘的宗教气氛要更加浓厚,不但讲求体现心灵自在灵性的空间与淡漠物

欲的净化空间之意境,更注重当头棒喝的心灵震撼。故在建筑布局空间上多采用各种空间布局手法来强调藏传佛教的理念,如拉卜楞寺的道路大多为5m左右的窄道且贴近建筑,这样营造效果使人们在观察寺院建筑时只能仰视,强化了建筑的高大雄伟,增强了宗教氛围,使人感到自身的渺小。

拉卜楞寺建筑布局没有汉地佛寺建筑明确的中轴线,而是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分散布置,不依托中轴线来强调其宗教的庄严神圣,通过对空间的细部处理,强化中心建筑空间,营造浓厚宗教氛围。如通过空间大小的对比,衬托广场空间的重要性,人们在长时间经过狭小空间,突然间过渡到豁然开朗的J“场空间,见到规模宏大的宗教建筑,对心灵产生强烈震撼,达到整个朝拜历程的最高潮。 4结语

拉b楞寺空间布局是藏传佛教典型的自由布局模式,与中原佛教寺院轴线布局模式有着明显区别,但同样通过各种布局空间手法来营造出寺院建筑的等级,烘托寺院的宗教氛围,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寺院是宗教思想与使用功能完美的结合,体现出高超的空间营造理念。参考文献:

致的苏州民居风格。考虑到周围建筑的高度,贝聿铭还将此建筑的高度控制在4层以内,做到“不高,不大,不突出”,目的都是为了融合。博物馆不会与苏州的传统风貌比高低,而是融人古城风貌,它无论在高度,色彩,体量,风格上都与古典园林相得益彰。

堆一座什么样的假山才能传递贝聿铭的设计理念。贝聿铭认为,博物馆的近邻狮子林中的湖石假山已做到极致,现在再也找不到那么好的叠石高手,新馆如果再用传统的造园手法,难以达到狮子林假山的效果。所以贝聿铭必须创新,他别出心裁将传统石砌假山变成一种意向的假山,“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在庭院粉墙前以石片营造了一幅匠心独具的壮观的中国山水画。

设计中还有一片竹林,贝聿铭亲自爬山选树,虽然树不多,可是个个都足精品。贝聿铭审视裁好的竹林。感觉竹林的株行过于稠密,过于规整,他要求竹林

重新梳理,疏密要有变化,要有自然形态,要能透过竹林隐约看到西部建筑的门洞,让游客知道对面还有展馆,而且将来人们走过竹林,还会听到清风吹拂竹叶的“沙沙声”。太阳的光线还能将树枝投影到墙壁上,那又是一幅以壁为纸的画。创新,体现了对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的正确把握和充分尊重,允满了因地制宜的睿智。进行中国现代化的建筑设计时,要有创新的精神,这才是民族的进步。2.5 2.2地域性材料与高技术

在苏州博物馆设计中,贝聿铭对儿子说,就地取材,用最经济的办法做最好的文章,的确就地取材的建筑很好的强调了地域性的同时,还可以做到节约经济。 新馆建筑群在现代几何造型中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特色,深灰色石材的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洁。屋面上一种被称为“中国黑”的花岗石取代了传统的灰瓦,黑中带灰的“中国黑”淋r雨是黑色的,太阳一照颜色变浅灰色,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内涵。大面积的玻璃天棚与黑石屋顶相互映衬,以现代开放式钢结构取代过去的木粱和木椽构架,而传统的木作构架在现代玻璃屋顶和金属遮阳片衬托下,成为一种怀旧的装饰。这种现代几何构架与苏州占典建筑形式的组合传递着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营造和谐相融的情景。

细观这一座新馆建筑以现代钢结构替代苏州传统建筑的木结构材料,由几何形态构成的坡顶,既传承了苏州城内古建筑纵横交叉的斜坡屋顶,又突破了.中阚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充分体现了“让光线来做设计”的理念。屋顶的立体几何形天窗和其下的斜坡屋面形成的一个折角,呈现H{优美的i维造型效果,不仅在视觉造型上令人赏心悦目,而且在功能卜也使得自然光线透过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交织的光影,进入到博物馆的活动区和展区,符合了功能需要(见图2)。苏州传统建筑为木质梁架结构,贝聿铭在新馆设计中采用了钢化结构,再用优质木材为钢结构镶边,包装,既保留了传统文化信息,又可确保整座建筑永不变形,永不虫蛀。 细节

香山饭店是贝聿铭痛心疾首的败笔,但那不是他的错。这位

心思缜密的建筑师在设计中精心构思,对每一条水流的流向、大小、弯曲程度都有明确的要求。每一块石头的重量、体积、叠放的位置都在他的考虑之内。他甚至对伴随天气和季节而变换的鲜花摆放数量和位置都做了详细的交代。然而,莽撞粗疏的施工毁掉了大师的匠心,他们无法体会杰作的价值恰恰蕴涵于细节之中,因而随意创新,肆意改变水流大小,任意配置不同规格的石头,结果美好的没想以惨不忍睹的过程转变为现实,贝聿铭捶胸顿足,他在饭店建成后从未前来观瞻。

接手苏州博物馆的建设时,贝聿铭说过,他不放过任何细节:地面砖石-的颜色有些浅,他嘱咐要通过覆盖保护膜的方式,使色泽加深的同时,便于清洁。就连挑选红鱼时,贝聿铭也说尽量要红色的。对于细节的把握,贝聿铭觉得很重

要,他说,“中国有句话,叫做精益求精,我们就要有这样的工作态度。”因为细节决定最后的效果。 3结语

中国设计师已经开始为地域性设计做出了很多努力,贝聿铭说过,“我企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在一个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 圈1苏州博物馆鸟瞰圈 图2博物馆的展区

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中国建筑和两方建筑、伊斯兰建筑一起组成了世界三大建筑体系。中国的建筑独具特色,是辉煌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国人的伦理观,审美观,价值观,自然观的反映。

将厚重的历史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可是贝聿铭做到了,在新馆落成后,这座现代建筑无处不体现着中国味道。贝聿铭在香山饭店以及苏州博物馆的相关讨论里,曾经将“庭院+墙”看作是体现了中国建筑精神的特殊要素,而在他的作品中,也充分运用了这两个要素,只是形式感完全换成了现代符号而已。运用的是现代的材料、技术,传达的却是“中国味道”。 抓住中国精神,真正理解传统文化,运用现代的科技传达中国的历史文化精神,这才是中国现代建筑设计之路的根本。参考文献:

[1]高福民.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M】.苏州:古吴轩出版社, 2007. 2.3以人为本重创尺度

建筑是为人设计的,很多传统建筑(比如皇宫、教堂、祭坛等)是高大的、雄伟的、令人震撼的,作为某种等级或者权力的象征,体现其不寻常性和重要性。但是现代的建筑美学观认为,这样的建筑是不合人性的,现代的建筑艺术作品不应该再出现这样的效果,建筑应当以人为本。这是因为原有的建筑风格中忽略了人的位置,是非人性化的,人与建筑相比,只能作为附属而存在,而不是作为主体而存在;建筑并不以人为中心、完全为人而服务,有时候,建筑甚至就是为了让人敬仰和震惊,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人与神的关系和差别。贝聿铭曾经强调:“建筑是为人设计的。正是为了这个原因,我偏爱设计公共建筑。公共建筑能有更多的人使用,感受到牵间,并感受它的感化。”在考虑人使用的前提下,贝聿铭大胆尝试缩小大型公共设施的建筑尺度,使人群能在置身于小型私家宅院般的幽静环境中时,可以将思想集中在艺术品上,而不为建筑所打扰。我想,建筑设计中,宜人的尺度很重要,应该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做好这点。

[2]杨茂川.空间设计[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6.[3]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最浓烈的苏州情怀—建筑大师贝幸铭笔下的苏州博物馆,张志伟,中华民居,2010年03期,P52-59

苏州博物馆新馆落成于2006年,设计者为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贝聿铭有着中国文化背景的出身,又在西方受了全套的现代主义建筑的教导,因此在建筑创新设计的方面他的理念就显得很独特,既没有国际式的霸权感,又不会有明显的美国特征,如他设计的卢浮宫前的

第2/4页

金字塔被誉为是卢浮宫里飞来的一颗宝石,它选用的是比卢浮宫还古老的金字塔形态,但却使用新的技术和晶莹剔透的玻璃材质,巧妙地把过去和现代的距离缩到最小。这个水晶般的金字塔简洁而现代,它与古老的卢浮宫交相辉映,成了法国新的象征,也成了法国人的骄傲。 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之前,贝聿铭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北京香山饭店的项目,在这个设计中,他初次尝试了中国传统建筑现代化的实践,并收获了不错的反响,因此,在接手苏州博物馆新馆的项目之后,他延续并发展了中国式的建筑语言。

青砖、粉墙、黛瓦,这些徽派建筑中典型的色彩搭配在苏州博物馆里唱了主调。各种带有文脉性、传统性、历史性的建筑语义化身为实体的建筑构件,它们恰到好处的存在使新博物馆与姑苏城的古老传统丝丝合扣。而在建筑的选材上却选择了最适合表达现代工艺的灰色的花岗岩片,它们取代了传统的灰色青瓦出现在坡屋顶和窗框处。此外建筑的造型也已经过了贝氏独特的演绎,屋顶被设计为几何图形,有玻璃和石材两种效果相互映衬,透过玻璃屋顶,自然光得以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自然的参观流线导,同时,明亮的室内空间也会让参观者感到心旷神怡。

在结构上,棚顶由过去的木梁、木椽构架的系统被现代的开放式钢架结构取代,钢架配合木作及涂料生成的效果,让建筑的形式感凸显简洁利落的现代之美。在玻璃屋顶下还有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它们既合理有效地控制并遮挡了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对光线实现漫射或折射,避免产生眩光,又以其结构形式成为一种棚下的装饰构件,一举两得。这种空间的处理手法是贝聿铭的设计特色之一,为苏州博物馆的西廊与西侧展览室前的长廊内带来了绝佳的光环境,被称为是体验“让光线作设计”的至佳场所。这种丰富的的光影变化弥补了苏州博

物馆室内空间的举架不能太高的局限,使一层楼左右高度的空间和长廊不觉沉闷。

苏州博物馆内除了光线精巧布局体现了丰富多变的艺术性外,其内部的装饰构件也成为特色之一。在贝聿铭的作品中常是以简洁而著称,然苏州博物馆内的墙体装饰,墙体上的开窗的方式、位置以及数量较贝氏之前的作品都显得繁复了许多,但这样的手法实则是设计者出于对建筑所在地的传统文化的尊重及再现而精心拿捏收放过的,如馆内墙上的开窗,除了有采光的作用外,还是借景时裁剪风景的取景框,因此在新馆内菱形、海棠形、六方式等形状的漏窗因境依墙而设,如同反复出现的旋律,给参观者远景如画的错觉。再如大堂内的空间也表现出了精心构图过的灵动之美。博物馆大堂的地面上有几何形的黑石组合作为铺地,其外有大直径的圆圈做围合,站在圆心处,俯仰之间可以充分体会到几何形在空间中上下舞动的效果,这种设计手法将平面装饰与立体装饰构成在同一个空间中,通过人的视线流动生成灵活的意向,不可谓不妙。

大堂的门是一整面墙体的大型玻璃门,金属的四框有取景的效果,从门内向外望去可见主庭院北侧的假山,而这片假山则是苏州博物馆内最具艺术气息的一处表现。设计师将精心选来的石材由黄色调过渡到灰色调,颜色和肌理层层退次,借助背后拙政园的白墙,显示出水墨画般晕染的效果,意境深远。它与传统造园中假山的形质及布局不同,没有太湖石那般奇隽精巧,也不似日本枯山水的冷峻肃穆,而是为呼应新馆建筑上将传统形式以现代手法表现的设计理念,同样走了简洁的路线,以石为绘,以壁为纸,创造了一幅立体的叠山理水。主庭院的水池仿佛一面镜子,它的存在是空间意义上的“留白”,只可以观而不可入的池水倒映着行人走动的身姿,充满变化,这正与白墙之前永恒的山水形成对比,趣味性油然而生,而当南方的梅雨季节来临,雨霁交叠的天空下,这一处景致就会变得波光潋滟、虚实相生、如梦如幻。这处景致的构思是绝然巧妙的灵感表达,台湾《建筑·Dialogue》杂志的主编黄健敏先生在游完苏州博物馆新馆后对这处景观大加赞赏,他说:“这些石片或灰或黄,高低起伏,颇有微型世界的妙趣。??贝氏选用的石头不仅仅是石头,石头宛若山水画中的山岚,

第3/4页

极富变化,有‘见微知著’的效果——人们可以想象一石一世界。这般以小见大的意境,在苏州博物馆的假山成了绝唱。” 是一件传统精神文化与当代建筑艺术完美的结合的典范

贝老爷子建一个苏州的博物馆绝对离不开苏州的园林,但他却把园林做的那样的当代和时尚。

苏州传统建筑为木质梁架结构,贝聿铭在新馆设计中采用了钢化结构,再用优质木材为钢结构镶边、包装,不仅可确保整座建筑不变形不蛀蚀,更重要的是保留了传统文化信息,使建筑从根本上与环境取得深层的联系。建筑色彩采用苏州传统民居建筑的黑、白、灰色,固守传统苏州粉墙黛瓦的建筑形象,但在屋面材料的运用上,则以现代材料花岗岩取代青瓦,这种产自内蒙古和山西一带俗称“中国黑”的花岗岩质地坚硬,不易开裂,避免了传统青瓦在寒冷天气下易开裂,需定期更换的不足。这种“棱形”的瓦虽然是新馆设计的小细节,却使他向“为中国发展一套自己的建筑语言”理想迈进了实在的一步。

就如赖特所主张的:建筑设计具有文化的传承性,也具备本身的艺术性,它关乎文化血脉的传承。在建筑风格愈加趋向多元化的当代,如何在创新的同时实现建筑的文化载体的功能,又能实现建筑自身的艺术性表达将成为这个时代设计师们不能回避的问题。贝聿铭的建筑设计理念坚持了有机建筑设计中关于“艺术为主”的主张,并通过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实例实现了“中而新,苏而新”的风格定位。这种设计创新的形式不但给我们指明了设计中“融传统与现代于一身”的可能性能,也启发了设计师们未来的创作。 苏州博物馆新馆 ——贝聿铭 主要内容

贝聿铭简介 博物馆建设背景 博物馆建筑解读 总结语

贝聿铭简介

贝聿铭,美籍华人,祖 籍苏州。 1917年出生于广 州。先后在麻省理工大学和 哈佛大学学习建筑。 1983 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 “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建设背景 建筑解读

整体解读 细部解读 扩展解读

建筑整体解读

建筑总面积: 15391m2 分首层、二 层、地下一 层 绿地占地率 42.4%

新 馆 采 用 三 条 轴 线 的 布 局, 与 忠 王 府 格 局 十 分 和 谐

东西 两侧的 院落式 组合和 周边的 合院式 住宅相 呼应

建筑色彩 用白墙灰瓦降低 传统白墙黑瓦的 对比度

建筑高度 为了与周边建筑环境相协调 大堂高度只设为15.3m、书画厅高度为16m,

建筑细部解读

门面不算突出,入馆前有一庭院,宛约而舒朗, 正如园林设计总欲言又止

用灰色装饰直线条代替传统的木梁,既体现 传统建筑结构又成为新建筑的现代表皮纹样

大堂北面落地玻璃 把主庭院的景色引 进室内

用展区和回廊一隅配上六边形镂窗再现“移步换 景”和“借景”的概念

拟意高山流水的入口廓道

用墙面规则 的矩形凹块, 把清水自上 而下阶梯状 地引入底楼 池塘

楼梯设计成悬挑增大了楼梯下空间利用

用暴露的钢结构和石 材的曲桥、亭子,把 馆与馆连接起来

用假山片石在白墙前 表现“以壁为纸”

走廊大堂的采光

展厅内部采光 示意图

回廊的玻璃顶和金属遮 光条把光线理成一丝丝 撒在地面 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之补园, 新旧园景融为一体

新馆建筑的 西北端和东 北端都留出 了消防通道

新庭院和补园 之间的水平隔 墙改成和小姐 楼平行的两段 折墙,在解决 功能要求的同 时,更加和谐

贝聿铭签名式的几何提炼 扩展解读

在苏州博物馆,都可以看到贝老其它作品 的影子

通透的玻璃幕墙

园林式圆洞

多边形窗户

玻璃顶配金属 遮光条采光

园林式庭院

贝聿铭式“几何结构”

体块穿插

总结语

苏州博物馆如今已如东方的一颗璀璨的明 珠,闪耀着迷人的光芒 ,在结构布局、与 环境的融合、空间布局、采光通风、能源 上都闪耀着其特有的光彩。

苏 州 博 物 馆 场 地 设 计 目录

1.项目背景; 2.用地划分; 3 地形地貌及气候的分析; 4. 建筑功能划分; 5.与城市及周围环境的关系; 6.场地交通体系分析(场地出入口、 人流及车流); 7.景观分析; 8 建筑方案分析; 9 结语

苏州博物馆与城市和周边环境的关 系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周边的环境关系,虽然采用的是现代的建筑材料,但是从形式符号上沿袭 苏州民居粉墙黛瓦的基本元素,由此 来统一与临近建筑空间之间的组合 关系.由于中国的民居以低层建筑居 多,因此\不高、不大‘不突出”是贝 聿铭在确定苏州不无关总体规划时 提出来的大体方向。这样使新馆从 色彩、高度’体量及风格上都能温 和地融入到保存完好的传统风貌中。 (如图) 贝聿铭的设计在选材的方面上比 较注重就地取材,它所涉及的日本 美秀博物馆就将建筑所在的山地取 材以一定的比例掺和到混凝土中, 使建筑更好的与周边环境联系起来。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也同样考虑到了 就地取材,这样的强调地域性的同 时也节约了经济成本。 苏州博物馆选址

它北倚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 它北倚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东临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忠王府,男对苏州“文化长廊”起点东北街, 护单位忠王府,男对苏州“文化长廊”起点东北街, 西接城市干道齐门路。选址大胆显赫,又蕴含深刻。 西接城市干道齐门路。选址大胆显赫,又蕴含深刻

苏州博物馆交通流线分析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 的得意之作。新馆在交通流线 设计上巧妙地运用了多种流线 设计。新馆分成中部,西部和 东部三大体块,并以中部为中 轴线。中轴线上自南至北依次 布置有主出入口,庭院,中央 大堂及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 主展区,东部为临时站区,贵 宾接待,图书馆稽查室等。3个 体块以中央大堂为放射区,以 西部和东部进行围合,基本布 局呈放射式。新馆西部南面的 几个展区也有放射式的特征。 而就其最具特色的西部北面的 主展区而言,更具串联+通道式 的交通流线组合形式的特征。

新馆坐落在苏州东北街上, 是传统建筑的提炼版, 是现代和传统完璧的结合. 在新馆的设计上, 贝老所贯彻的原则是: 中而新, 苏而新, 不高不大不突出

现代钢结构

新馆大门为玻璃重檐两面坡式金属梁架结构, 既有传统建筑文化中大门的造型元素, 又以现代材料赋予其崭新的风格.

贝老说: 大门的处理很重要, 大门要有气派, 但又得有邀人入内的感觉.

粉墙黛瓦

高低错落的新馆建筑中,用颜色更为均匀的深灰色石材做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洁。

贝老设计的玻璃屋顶保留了传统的形制, 然而, 过去的木梁和木椽构架已经被现代的开放式钢结构的顶棚系统所取代

.

大厅

水幕墙和荷花池

在西部主展厅区, 贝老设计了水幕墙 和荷花池. 贝老说:「水是用来听的. 」

按照他的设计, 水从高处顺着暗槽往悬挑楼梯下流, 游客远远就能听到「淙淙」的

水声却不知水在何方, 直至走近了, 一池荷花方才映入眼帘.

相当一部分的博物馆功能空间安排在地下室。游人可以通过室内荷花池

上方的悬

金属遮阳片和 怀旧的木作构 架在玻璃屋顶 之下被广泛使 用, 以便控制 和过滤进入展 区的太阳光.

大厅顶部的米字形钢结构没有任何支撑, 它在风格上和整体建筑非常协调, 但是这不仅是出于美学考虑, 而是结构的原因. 通过精密计算之后, 只有这样的几何形体变化才能进行力的转换, 在这样一个既定空间中承载负荷.

贝老一再强调说内部陈列与外部建筑、家具的风格、甚至包括服务人员的服装, 都要与建筑及陈列的风格相协调. 乃至这小小的灯饰也不马虎.连灯具也是由简单的几何体组成。强烈的现代结构一点也不削减传统园林的精致意味

臂楼梯到达地下室

纵观贝老后半生的设计, 最小单元大都以几何形为基础开始繁衍. 菱形、方形、三角形既构成了稳定的结构,也蕴含着贝聿铭的建筑理念

自然采光布下虚幻

之美

“让光线来做设计”是贝氏的名言。玻璃顶棚肆无忌惮地让室内充满阳光,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光线丰富的语汇和对空间的影响力

走廊墙上的窗, 将窗外的景色引入室内, 是单调白墙上最生动的装饰

.

博物馆内竹影摇窗,令人忘俗,或可静待“竹露滴清响”,意境自高

中国园林传统的“借景”技巧在贝聿铭晚期作品中频频出现

第19/23页

以墙为纸,以石为墨,从米芾的山水画中得到灵感,用片石营造出写意山水的意境.搭一幅现代山水画

第20/23页

一架紫藤、一条丝带象征文

脉延续

这张照片里的一株是贝老亲自挑选的, 这株紫藤嫁接着从文征明当年手植的紫藤上剪下的枝蔓, 以延续苏州人文的气息和血脉.

紫藤园,方形的花架与蜿蜒曲折的紫藤枝叶犹如一枝无形的画笔,在墙上、地面上尽情挥洒。光影无疑是成就空间意境的魔术师。

第21/23页

?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新材料传统建筑形式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建筑风格的延续

第22/23页

在主庭园中,贝先 生“亭”的设计也 是现代的形式—— 钢结构、双层、亭 顶为玻璃并覆盖木 饰贴面格栅、结构 柱上放置照明灯具、 亭中部为洗漱台。

现代结构的凉亭似而不似地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符号

池中的八角凉亭, 师古而不泥古. 凉亭的八角形与中央大厅及西路两个主展厅的大八角形成呼应

.

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

上世纪70年,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在建筑界,一度被隔绝的西方建筑文化再次被纳入了国人的视野。1979年,香山饭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第一座由境外设计师设计的建筑,设计者就是世界著名建筑师、美籍华人贝聿铭。

就是这位大师,接受了新中国第一次向境外设计师发出的设计委托。在中国皇家园林的旧址中,兴建了一座园林式的现代化宾馆。这是一个充满勇气的建筑,它的设计和建造,甚至成为了中国建筑史的重要节点。

这位曾经为巴黎卢浮宫设计了金字塔的大师,又一次引发了世人的强烈关注与期待。他将在苏州的三个古典园林——拙政园、狮子林和忠王府旁边,修建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

85岁的贝老,祖籍正是苏州,狮子林,原本就是他家的园林。他了解苏州的历史文化内涵,对故乡也有一份难以割舍的亲情。同时,几十年来,贝老在世界各地也设计过诸多风貌各异的博物馆建筑。对这一类的公共建筑,可谓得心应手。因此,请贝老来为苏州博物馆做设计,可谓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在如此微妙的地点建一座现代化的博物馆,对于任何一个设计师,都将是一次严峻的考验,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千夫所指。但对85岁高龄的贝聿铭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他早在孩童时代就已种下的梦想。

一直以来,贝聿铭始终在探索,如何能够使中国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对接,走一条既融合了传统文化,又具有现代特征,不是简单的仿古复古的新的路线。

事实上,早在20多年前,他第一次回到祖国,设计香山饭店时,就做过这样的尝试。 在设计香山饭店时,他大量提取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符号,尤其是江南一带传统民居的元素,整合了不同的建筑元素。

饭店不以钢筋水泥为材料,而是采用传统的砖瓦,以低层建筑,因高就低匍匐在层峦叠翠之间,如同植物蔓地生长。大小不同的11个庭园内,瀑布、水池、松林、古藤、山石与香山的环境融为一体。 但是,和传统的园林不同的是,他在其中又运用了大量的现代化元素,在“常春四合院”上面,采用完全现代化的玻璃采光顶。细密编织的遮阳顶棚,取得了类似竹帘的光影效果,形成了一种“中西合壁”的新面貌。在当时的建筑界引发了轰动。

二十几年后,贝聿铭回到故乡,在自家园林的附近设计苏州博物馆,他自然而然又选择了园林的建筑

形式。这一次,他把传统和创新融合地更加大胆而巧妙。

考虑到苏州作为一个文化古城,博物馆不能够太过沉重,不要粗重高大,而是要轻巧,灵便,精致,这样才会和苏州整体的风貌比较同意,但是又不能完全相像。

为此,贝聿铭为新馆确定了一个叫做“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以及被称为“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形态上,色彩的把握,和周围建筑保持一致。在庭院的处理上,保留了很多和苏州过去的园林相似的地方。但在反映园林文化的同时,但又并不是照搬过去的形式,而是将许多苏州传统的东西,通过一种新的方式来表达出来。

2003年11月5日,苏州博物馆建设工程正式奠基,所有工作都按照计划启动。然而,正在一切都按部就班进行时,一个难题首先摆在了人们的眼前。如何在这样一个毫无回旋余地的寸金之地,既要保护古建筑的完好,又要保证周边道路的顺畅情况下围桩施工?如果采用桩基方案,可能会影响到拙政园的围墙,轻者裂缝,严重时可能有倒塌之虞。为了保护拙政园,设计人员与施工队通力合作,采用天然地基,用混凝土压浮的方式,压重抗浮成功。并且做到了对拙政园没有产生任何不良影响。

当博物馆的基础施工完成后,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但是,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更多的难题。尽管从外观上来看,园林式的苏州博物馆融合了苏州园林和文化的神韵,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技术手段上,同样延续苏州的古老传统。对于贝老而言,他的设计始终是以不断创新而创造了世界建筑历史上的一段又一段佳话,对传统的尊重和延续,只是通过他设计的作品内在的特征而表达出来的。

在新馆建筑的构造上,大量使用玻璃,和采用开放式钢结构,现代的钢结构替代了苏州传统建筑的木质材料,由几何形态构成的坡顶,既传承了苏州城内古建筑纵横交叉的斜坡屋顶,又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充分体现了“让光线来做设计”的理念。

此外,中央展厅顶部是以米字形钢结构构成,完全没有任何支撑,然而嵌在结构中的石材,每块重达三四百公斤。这些都完全是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来实现的。

整个新馆的建筑群在现代几何造型中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特色,深灰色石材的屋面和墙体边饰,和白墙相搭配,清新简洁。

面对像拙政园、狮子林这样的苏州园林经典,不仅在建筑上超越是一种挑战,而园艺上更是无法超越。贝聿铭认为,传统园林的假山已经做到了极致,后人是无法超越的,为此,他则选择了另辟蹊径。以和拙政园相邻的一面白墙为背景,在前面以石片作为假山。“以壁为纸,以石为绘”,在朦胧的江南烟雨笼罩中,将其喜爱的米芾山水画加以立体呈现,远远望去就像连绵不绝的山峦将新馆与拙政园相连。

如果说,当年香山饭店的建成在中国建筑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同时它也为新时期我国建筑和室内设计工作者的创作起到了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的作用。那么,苏州博物馆,则使苏州民居风格和现代建筑和谐对接,融建筑于园林之中,化创新于传统之间,使传统与现实,东方古代文明和西方现代科技相辅相成协调相融。

对于贝老本人来说,创立一种属于中国本土的建筑风格,香山饭店是一个开端,苏州博物馆则是一个漂亮的结局,他用自己的努力,实现着一个特殊的理想,为中国创造了一种新的建筑语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0h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