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三支一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知识选择题

更新时间:2023-11-18 07:2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知识选择题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是什么?( AA ABCDE )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文明礼貌 D、乡容整洁

2、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BBBBBbABCD)

A、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 B、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消费对生产没有反作用。 D、当前,我国已完全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的条件。 3、为什么要培养新型农民?( BCD )

A、培育新型农民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B、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C、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D、培育新型农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唯一途径。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B )

A、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B、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5、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统一思想、科学规划、扎实推进,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的( D )工程。

A、重要 B、惠民 C、一号 D、民心

6、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给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做了三个界定,并指出为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国家将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规模,各级财政要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经费纳入预算,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下面哪项属于新型农民的范畴?( D )

A、有文化 B、会经营 C、懂技术 D、搞生产

7、国家在提高农业投入效率方面已经确立了重要思路。农业部提出的总的工作目标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实现“三增”目标,力争“十一五”期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000亿斤水平,农民收入年均增长5%以上。以下哪项不属于“三增”的内容?( C )

A、农民增收 B、农业增效 C、农村生产力水平增强 D、粮食增产

8、2006年2月14日至2月20日,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作重要讲话强调,“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以下哪项不属于“三农”的内容?( A )

A、农工 B、农业 C、农民 D、农村

9、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根本的保证是 ( C )

A、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B、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体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10、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 ( C ) A、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B、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工作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2007年1月23日,在中山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市长李启红强调,今后五年??完善能耗指标公布和考核制度,

重点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商业、农村、政府机构等领域的节能工作,积极构建节能型产业体系,建设节约型社会。据此回答11至14题

11、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 ( C )

A、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 B、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C、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2、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是 ( B ) A、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

B、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 C、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3、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动力是 ( A )

A、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 B、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C、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

14、做节约型社会的好公民,应具备什么素质( A )

A、要有关电脑的意识,也就是说要有爱惜资源、能源的节约意识,并进而养成节约的生活习惯或方式。 B、谁想做就做,不想做就算了。 C、不需掌握一定的科技常识。

15、中国社会发展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价值理念正在成为我们党和政府执政的基本目标。而具体来说,和谐社会的基本涵义包括一个基本要素、两个重要支柱和三个主要特征。下面不属于他的三个主要特征是( B ) A、经济持续发展 B、人民安居乐业 C、文化不断繁荣 D、政治长期稳定

16、新华社21日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份2006年中央( C )显示,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将迈出有力的一步。 A、“头号文件” B、重要文件 C、“一号文件” D、“二号文件”

17、为更好地带头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山市选择确定了(D )个镇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点”。 A、7 B、8 C、9 D、10 18、“三农”问题是什么?( ABC )

A、农业 B、农民 C、农村 D农经

*2006年2月20日,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在中央党校结业。据此回答19至20题。

19、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研讨班上强调,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城乡统筹的思路,把( A )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A、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B、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温家宝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 C )为中心,推动农村全面进步。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 C、经济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可以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据此回答21—22题

21、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在产业,核心在工业。从经济学道理看,这体现了( B ) A、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C、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素质的哲学依据是 ( C )

A.客观条件制约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B.客观规律制约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C.主观因素制约着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3、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为主要对象的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强劲动力。这表明( A )

A、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C、农业的发展需要投入大量人力

2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国家在此行使的是:( BD )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对外交往职能 D、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25、在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群众对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政府必须( A ) A、公正司法,提高办事的质量和效率 B、制定法律,使政府服务有法可依 C、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B、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以解决任何问题

B、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农民素质不提高,就很难发展产业,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面貌。提高农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知识选择题答案

1、A 2、B 3、B 4、B 5、D 6、D 7、C 8、A 9、A 10、C 11、C 12、B 13、A 14、A 15、B 16、C 17、D 18、ABC 19、A 20、C 21、B 22、C 23、A 24、BD 25、A

2011年事业单位公共基础知识

1: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 )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2

A: 人民的利益 B: 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C: 党的利益 D: 国家的利益 2:不属于家长制管理方式特征的是:( )

A: 终身制 B: 组织内部权力集中于最高领导人手中 C: 办事无章可循、无法可依 D: 有明确的分工和明确规定的职权等级 3: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不同点是:( )

A: 自然规律是由客观物质力量决定的,社会规律是由人们的思想动机决 B: 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C: 自然规律是自发实现的,社会规律要通过人们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实现

D: 自然规律存在于自然界,社会规律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人类 社会之后才产生的,它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

4:马克思指出,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追加资本,“是资本化的剩余价值。它一开始就没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别人的无酬劳动产生的”。这句话表明:( )

A: 追加资本来源于资本家的劳动积累 B: 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源泉 C: 资本主义生产实质是剩余价值生产 D: 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5: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

A: 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 B: 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值过程中起不同的作用 C: 资本各部分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D: 资本各部分的流通速度不同 6:资本家竞相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因是:( ) A: 降低劳动力价值 B: 追逐超额剩余价值 C: 求得绝对剩余价值 D: 获取相对剩余价值 7: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具体内容是:( ) A: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 中国共产党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中国共产党要切实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8:在下列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 A: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B: 政治法律制度 C: 国家政权 D: 社会意识形态

9:“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 ) A: 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 B: 真理木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C: 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D: 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0:真理和价值的关系是:( )

A: 真理具有相对性,价值没有相对性 B: 真理和价值都是人类活动追求的目标

C: 真理本身具有价值,实现价值以把握真理为前提

D: 实现价值是认识真理的动力,认识真理促使价值目标的实现 11:建立在广泛的社会分工基础上的真正独立的业缘关系是:( )

A: 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B: 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形成的 C: 在原始社会就存在的 D: 人类社会俱来的 12: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

A: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B: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 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 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13:《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运动与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精神是运动 14: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因为:( )

3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运动和物质实际上是一个东西

C: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 运动是物质的承担者 1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C: 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D: 对立统一的观点 16: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价格的变化( )

A: 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成正比 B: 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成反比

C: 直接受市场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 D: 与货币价值量的变化成反比

17:商品流通客观需要的货币量,与待售的商品数量和商品价格水平以及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有关,这种关系是:( ) A: 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正比 B: 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C: 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 D: 与待售商品的数量和价格水平成反比,与同一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成正比 18:社会群体的共同特征有:( )

A: 任何一群人都可以称之为社会群体 B: 有一致行动的能力 C: 有一致的群体意识和规范 D: 有持续的相互交往

19: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 A: 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 有价值的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C: 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D: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20:度是指:( )

A: 事物的规模、程度和速度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 B: 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C: 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是质和量的统一 D: 事物保持自己存在的方面 2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 )

A: 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才能获得 B: 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C: 直接知识来自实践,间接知识不来自实践 D: 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22:因果联系指:( )

A: 一切先后相继的联系 B: 一切互相制约的关系 C: 一切必然联系 D: 引起、被引起的关系 23:阶级是:( )

A: 一个历史范畴 B: 一个经济范畴 C: 一个政治范畴 D: 一个思想范畴 24:构成一个社区的基本要素有:( )

A: 一定的地域空间 B: 一定数量的人群 C: 在特定地域的特定人群中存有的某些共同利益

D: 在特定地域的特定人群中存在的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25:从约束力的强弱角度上社会规范可分为:( )

A: 成文规范和不成文规范 B: 一般性规范和社会设置 C: 常规、原则、惯例、律令 D: 习俗、道德、宗教、法律 26: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A: 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结果 B: 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结果 C: 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 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 2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 )是加强学习的有力保证。 A: 讲学习 B: 学习制度化 C: 学习理论化 D: 坚持马克思主义 28:组织目标的制定过程基本上是( )过程,它是不同利益集团争夺的结果。 A: 经济活动 B: 协商活动 C: 政治活动 D: 妥协 29:本质和现象的区别在于:( )

4

) A: 现象是表面的,本质是深刻的 B: 现象是易逝的,本质是稳定的

C: 现象是个别的,本质是同类现象的共性 D: 现象可直接感知,本质要靠思维来把握

30:“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时空有限性的统一 C: 时空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31:列宁的物质定义是从下列关系界定的:( )

A: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C: 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D: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3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

A: 各种实物的总和 B: 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C: 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D: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33: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作用有:( )

A: 增进人的平等 B: 维护社会公正 C: 保持社会稳定 D: 推动社会发展 34: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

A: 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 唯心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C: 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D: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3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体系,因为它是:( )

A: 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B: 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C: 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的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D: 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36:哲学的党性是指:( )

A: 哲学的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为一定阶级服务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对立和斗争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和斗争 D: 可知论同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 37:转变政府职能的根本途径是:( )

A: 加强宏观调控 B: 完善市场体系 C: 实行政企分开 D: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 38:“脱离了身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说明了:( )

A: 部分依赖于整体 B: 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失去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C: 整体是部分相加之和 D: 整体把各个组成部分互相连结起来 39:( )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根本要求。

A: 勤政为民,真抓实干 B: 体察民情 C: 了解民意 D: 倾听群众呼声

40:当社会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时,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其主要措施有:( ) A: 提高法定准备金 B: 提高贴现率

C: 在金融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 D: 在金融市场上抛售政府债券

41: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 ) A: 为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做准备 B: 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 C: 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D: 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42: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 )

A: 延长工人工作时间而获得的 B: 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的 C: 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的 D: 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 43: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 )

A: 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 提高党员的思想水平和学习能力

C: 发挥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作用 D: 培养年轻干 44:下列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选项中,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zt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