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全省各地高2013届“二诊”生物试题集锦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12 15:5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四川省全省各地高2013届“二诊”生物试题集锦 (成都、绵阳、自贡、七中、川师附中、凉山) 成都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理科综合 生物部分

第Ⅰ卷

本卷共7题,每题6分,共4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过程不需要蛋白质直接参与的是:

A.细胞中ADP转化成ATP B.垂体细胞识别甲状腺激素 C.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 D.甘油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2.有人用化学方法分离提纯某细胞器的成分后,用双缩脲试剂和甲基绿一吡罗红试剂进行检测,发现分离的成分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与甲基绿一吡罗红试剂仅呈现红色反应。该细胞器的主要功能是:

A.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将游离的氨基酸缩合成肽链 C.对蛋白质加工、分类和包装 D.利用光畿将CO2合成CH20 3.下图表示一个健康人饭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进食后th内,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 B.进食后,肌细胞等对糖的摄取和储存速率将会加快 C.进食2h后血糖趋于稳定,调节血糖的激素停止分泌 D.胰岛素在发挥作用后不改变,可长时间持续起作用 4.右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Ⅱ处发生膝跳反射时,兴奋在Ⅲ处为双向传导 B.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不会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C.用电刺激Ⅲ处时小腿产生上踢动作的过程属于反射 D.Ⅲ处在兴奋时,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5.人类的F基因前段存在CGG重复序列。科学家对CGG重复次数、F基因表达和某遗传病症状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

据此推测,F基因中CGG序列的重复次数可能会

1

A.使染色体增加一个片段而发生结构变异 B.使mRNA中终止密码子的个数不断增加

C.影响mRNA在细胞质中与核糖体的结合 D.影响RNA聚合酶与DNA模板链的结合

6.下图为高等动物卵巢中一些细胞内一条染色体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卵巢中的细胞每分裂一次,染色体就会完成一次①一⑤的变化 B.形成卵原细胞的过程中,④时期会出现同源染色体的彼此分离 C.卵细胞形成时,③时期酉能出现因交叉互换而产生的基因重组 D.卵巢中的细胞处于④时期时,染色体数目都应是卵细胞的两倍

7.不同基因型的褐鼠对药物“灭鼠灵”的抗性以及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如下表。

若对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则该褐鼠种群

A.抗性和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逐渐增强 B.r的基因频率会逐渐下降,最终变为O

C.“灭鼠灵”抗性个体中RR的比例是1/2 D.停用“灭鼠灵”后r的基因频率会升高

第Ⅱ卷

8.(9分)奶牛场每天会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含有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分析回答:

(1)厌氧池中含有多种微生物,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它们主要属于______。废水流入厌氧池之前,需经稀释处理,是为了防止微生物因______而死亡。

2

(2)碳元素在奶牛场的废水中主要以___的形式存在,在厌氧池和氧化塘中主要以___的形式进入无机环境。

(3)输入氧化塘的能量有_________。氧化塘中各种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具有明显的___现象。

(4)控制废水流人氧化塘的速率,除有利于氧化塘中有机废物被充分分解外,还有利于植物充分吸收______,使出水口处的水质达到排放要求。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9.(13分)据《华阳国志》等史籍记载,荔枝在四川的栽种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1)下图表示荔枝叶片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

①在荔枝的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产生O2的场所是________,呼吸作用消耗O2的场所是________。光合作用过程中的[H]来自化合物_______,有氧呼吸(以葡萄糖为呼吸底物)过翟中的[H]来自化合物____________。

②图中M点时叶片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为零。荔枝叶片处于此条件下6小时内,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内产生的O2总量____(大、小、等)于线粒体中消耗的O2总量,叶绿体内产生的ATP总量____(大、小、等)于线粒体中产生的ATP总量。在40℃~60℃范围内,随着温度上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速率不同,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荔枝叶片在发育过程中,其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变化见下表。 叶片 A B C D 发育情况 新叶展开前 新叶展开中 新叶展开完成 新叶已成熟 叶面积(最大面积的%) 19 87 100 100 总叶绿体色素含量(mg/g·fw) 未测 1.1 2.9 11 气孔相对开放度(%) 未测 55 91 100 净光合速率 2(μmolCO2/m·s) -2.8 1.6 2.7 5.8 ①如果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在滤纸条上得到的四条色素带中,最底端的呈___色,这种色素主要吸收_________光。

②叶片A的净光合速率小于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叶片C比D的净光合速率低,最主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0.(12分)果胶酶主要用于果胶的分解,在果汁的生产等方面被广泛应用。 (1)霉菌发酵生产的果胶酶是食品加工业中使用量最大的酶制剂。某科研小组为了筛选出果胶酶的高产菌株,进行了相关实验,

第一步:取样。如果你是该小组的成员,你最好从果园中的_________中去取样分离产果胶酶的菌株。

第二步:制备培养基。筛选果胶酶高产菌株的培养基,主要营养成分有:水、果胶、硝酸钾、高碘酸(果胶的降解产物可以溶于高碘酸而在培养基上形成透明圈)等。在该配方中,硝酸钾是微生物需要的_________。为了便于分离纯化目的菌株,培养基中除了加入上述物质外,还必须加入_________。培养基灭菌采用的最适方法是_________ 法。

第三步:培养及筛选。培养基上接种后,在30℃恒温箱中培养48h,挑选出______ 的菌落作为生产果胶酶的菌种。从筛选出的微生物中分离提取的果胶酶通常需要检测______,以确定其应用价值。

(2)在利用筛选出的霉菌进行生产时,科研人员发现影响果胶酶生产的因素很多,并且它们之间还可能相互影响。他们首先研究了温度对酶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甲,然后又分别研究了碳源、氮源浓度(各五个水平)对生产的影响,得到图乙和丙。

①科研人员在研究碳源浓度对酶产

量的影响时,应设定的培养温度是____,如果将温度控制在5℃,能否到的图乙所示图像: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生产中他们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将各个变量都设定为最适条件,却发现酶的产量不是最高的,要想继续探究最佳的培养条件,他们该如何进一步进行实验:_________。

11.(14分)某雌雄同株的二倍体植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分析回答: (1)该植物的种皮颜色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A控制黑色素的合成,且AA和Aa效应相同;基因B控制颜色的深度(BB使色素颜色完全消失,Bb使色素颜色淡化)。下图l表示两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代表现型情况。

4

①白色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F1代的基因型为____。

②F2代中种皮为白色的个体基因型共有___种.其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_____。 ③若用F1代植株作母本进行测交实验,所得子代植株所结种子的种皮表现型比例为黑色:黄褐色:白色=_____。

(2)该种植物的普通植株因抗旱能力弱致使产量低下,为了提高抗旱性,有人利用从近缘物种得到的抗旱基因(R)成功培育出具有高抗旱性的转基因植株。

①若将最初得到的R基因大量扩增后再用于基因工程,扩增时除了向PCR仪中加入R基因和有关酶外,还必须加入_____和4种__________等。

②在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中,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前首先需用_________切割R基因和运载体,形成可黏合的末端;然后依靠_________将两者的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连接而构成的DNA骨架上的缺口“缝合”起来。

③实验者从具有高抗旱性的转基因植株中筛选出体细胞含有两个R基因的植株,让这些植株自花传粉。(注:图2中黑点表示R基因的整合位点,假定R基因都能正常表达)

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2中的I类型;

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2中的Ⅱ类型;

若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则目的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2中的Ⅲ类型。

④实验者还筛选出体细胞含有一个R基因的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且R基因只能整合到上述两对种皮颜色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让其自花传粉,若子代种皮颜色为黑色和黄褐色的植株全都其有高抗旱性,则R基因位于_____基因所在染色体上;若子代种皮颜色为_____色的植株都不具有高抗旱性,则R基因位于B基因所在染色体上。

5

②#一红色籽粒植株甲与三株无色籽粒植株杂交,结果如下表,该红色植株甲的基因 型是______

(2)玉米籽粒黄色基因T与白色基因t是位.于9号染色体上的 —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9号染 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 有基因型为Tt的黄色籽粒植株A, 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

该黄色籽粒棺株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___

②为了确定植株A的T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F1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 则说明T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③以植株A为父本,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1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粒植株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分析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______(父本或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未分离。

④若③中得到的植株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 极并最终形成含1条和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 现型及比例______其中得到的豳色体异常植株占______。

高2013届二诊生物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 D 2. A 3. B 4. C 5. B 6. D 7. C

8.(每空2分,共10分)

(1)ATP和[H] 叶绿体基质 64 (2)(MV - MU)/6 (3)(L1 + L2)/6

16

9.(每空2分,共10分) (1)突触小体

(2)4 A→③→②→①→③→B 延长 (3)及时停止

10.(每空2分,共12分)

(一)(1)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2) 甲状腺 排除外伤手术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3) 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TSH)

(二)(1)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减少的量相等 (2)若A组小白鼠TRH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减少 11.(每空2分,共16分) (1) ①7 ②AaBBRr

(2) ①缺失 ②黄色∶白色=1∶1

③父本 同源染色体 ④黄色∶白色=2∶3 3/5

七中2013年级二诊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42分)

单项选择题(本卷共7题,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错误的是

A.C、H、O、N、P是核糖体、A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 B.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C.糖蛋白、抗体、限制酶、载体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物质

D.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膜上的载体蛋白不再进行葡萄糖的跨膜运输 2.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Na具有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重要作用,神经元受到刺激时它将内流 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抗利尿激素只能作用于垂体细胞

C.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发生的变化是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17

D.人在接受器官移植手术时,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目的是抑制细胞免疫,以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3.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斐林试剂鉴定蔗糖时,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砖红色 B.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和外植体均要灭菌

C.做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需要在实验材料鸡血中加入抗凝剂

D. 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滤纸条最下面色素带呈黄绿色,色素带最宽的是叶绿素a 4.玉米花药培养得到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玉米。右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染色体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e-f所示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B.该实验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培育的玉米为纯种

C.整个过程中不能发生基因重组,i-j过程细胞内含4个染色体组

D.低温处理单倍体幼苗,也可抑制f-g过程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 5.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叙述中错误的是

A.控制“J”型增长数学方程式中的λ参数,可实现人口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协调发展 B.群落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存在着负反馈调节 C.捕食者的存在可定向改变被捕食者的某些基因频率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应采用样方法,不用标志重捕法 6.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右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 癌细胞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图中A代表的是载体蛋白

B. 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脱氧核苷酸作为DNA复制的原料 C. 癌细胞中的抑癌基因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有氧呼吸

D. 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①④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7.下图是某物质X诱导细胞的淀粉酶合成和分泌的示意图,其中甲~丁表示有关结构,①~②表示有关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催化①过程的酶是RNA聚合酶,图中决定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C

18

B.与②过程相比,①过程中特有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是A - U C.结合图解判断,GAI阻抑蛋白的功能是阻止GA-MYB基因的表达 D.甲、乙、丙中不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甲,核仁与其的形成有关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8分)

8. (15分 每空1分) 回答下列I、II小题:

I、马铃薯是种植广泛的农作物,病毒侵染后导致产量大幅下降,培育脱毒的马铃薯品种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

(1) 马铃薯茎尖病毒极少甚至无病毒,因此可将马铃薯茎尖接种在培养基中,经过人工培养获得脱毒苗。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 (填激素名称),诱导离体细胞经过

_________和_________完成组织培养过程,从而形成脱毒苗。为监控脱毒苗的质量,可采用______的方法检测病毒的蛋白质。

(2) 研究人员研究了茎尖外植体大小对幼苗的成活率和脱毒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结果表明,茎尖越小,_________,因此马铃薯脱毒培养中茎尖外植体的适宜大小为_____mm。

II.下图甲是马铃薯细胞内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⑤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乙图是温度影响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研究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捕获光能的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绿体的 上,甲图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A表示_______,D表示__________。CO2由②过程产生到⑤过程利用,至少穿过______层磷脂分子层。

(2)从乙图中可以看出,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时的温度为 。在15 ℃时,光合作用速率为呼吸作用速率的 倍。假设每天光照12小时,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温度是 。分析图中柱状图变化,可看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酶所需要的 不同。

9.(11分)为研究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豌豆黄化幼苗茎切段伸长的影响,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用不同浓度的IAA和GA分处理相同的茎切段,结果如下图1所示;

实验二:将相同的茎切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到3/4处后,分别作不同的处理,一段时间后,结果如下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分析图1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 根据图1实验结果,图2实验中的IAA理想浓度应为____,GA

19

理想浓度应为____。若想进一步研究IAA和GA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则应该用______处理茎切段作为实验组。 (3) 分析图2结果,研究者推测IAA和GA的作用部位有差异,用图2中的甲、乙、丙三组弯曲部位的茎切段为实验材料,分别制作______(横切片、纵切片)进行显微观察。若乙组与甲组对比,观察到乙组______现象,则表明IAA对表皮细胞的作用更强;

(4)将实验二中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上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无明显变化。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三种可能原因。

原因1是: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高,且其促进细胞生长的效果更明显,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

原因2是: ,但其促进细胞生长的效果更明显,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

原因3是: 。 10.(10分)某科研小组对薇甘菊入侵红树林的有关状况进行研究,选取未受入侵的红树林群落、轻度入侵的“红树林—薇甘菊”群落、重度入侵的薇甘菊为主的群落和无植被覆盖的光滩(分别编号为A、B、C、D)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该小组还研究了红树林植被的碳转移途径,如下图。请作答。

大气中CO2库 群落 ① 35.9 ② 12.1 A B C D ④ 碳储量 植食性动物 植被碳储量 2.4 (吨/公顷) ③ 10.6 ⑤ 植被 56.2 50.9 43.5 0 凋落物碳储量 ⑦ 1.5 凋落物 2.0 3.5 5.4 0 ⑥ 2.8 1.4 土壤 161.9 143.2 117.7 86.1 ⑧ 海洋 土壤碳储量 总计 220.1 197.6 166.6 86.1

红树林植被碳转移模式图(单位:吨/公顷·年)

(1)由上表结果可知,该实验(或课题)的名称是 ;分析表格结果可知_____________碳储量随薇甘菊入侵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分析“总计”一栏可知_______________碳储量随薇甘菊入侵强度的增加而减少。

(2)薇甘菊入侵使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最可能的原因是 。 (3)薇甘菊与某种红树的种间关系是 。从光滩上开始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演替。

(4)据图分析,途径①是指 ,一年内植被碳储量的净增加量是 。

(5)为避免人类活动对红树林的影响,国家建立了深圳湾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这属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类型中的 。

11.(12分)雄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Z,雌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W。蚕的耐氟性、不耐氟性由基因A、a控制,蚕茧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与b、C与c)控制,这3对基因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幼蚕体色正常、红体色由基因R、r控制,该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请回答: (1)研究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 ♂ F1的表现型及比例 2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zq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