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货版给水厂设计书

更新时间:2023-07-25 08:04: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录

1.设计水质水量与工艺流程的确定………………………………………………3 1.1 设计总用水量…………………………………………………………………3 1.2 净水流程………………………………………………………………………3 1.3 混合设备设计计算……………………………………………………………3 1.3.1 混合…………………………………………………………………………3 1.3.3 验算G………………………………………………………………………4 2.絮凝设计…………………………………………………………………………4 2.1 面积及尺寸计算………………………………………………………………4 2.2 单组絮凝池有效容积…………………………………………………………4 2.3 每组池子面积f…………………………………………………………………4 2.4 每组池子的净宽…………………………………………………………………4 2.5 每组池子的净长…………………………………………………………………4 2.6絮凝池的布置…………………………………………………………………4 2.7 各格折板的间距及实际流速…………………………………………………5 2.8 水头损失h………………………………………………………………………5 2.9 絮凝池各段的停留时间…………………………………………………………8 2.10 絮凝池各段的G值……………………………………………………………8 3.斜管沉淀池………………………………………………………………………9 3.1 平面尺寸计算…………………………………………………………………10 3.2 校核计算………………………………………………………………………11 3.3 集水槽计算……………………………………………………………………11 3.4 出水量计算……………………………………………………………………11 3.5 出水总渠计算…………………………………………………………………11 4. 滤池设计………………………………………………………………………12 4.1 设计流量………………………………………………………………………12 4.2 滤池总面积……………………………………………………………………12 4.3 单池面积设计…………………………………………………………………12 4.4 配水系统计算…………………………………………………………………13

4.5 滤池高度计算…………………………………………………………………15 4.6 配水系统校核…………………………………………………………………15 4.7 洗沙排水槽…………………………………………………………………16 4.8 滤池反冲洗……………………………………………………………………18 4.9 进出水系统……………………………………………………………………19 5.加氯设备的选择…………………………………………………………………20 5.1 自动加氯机的选择……………………………………………………………20 5.2 氯瓶……………………………………………………………………………20 5.1 加氯间及氯库…………………………………………………………………20 6. 清水池…………………………………………………………………………20 7. 水厂布置…………………………………………………………………………21 7.1 净水厂布置原则………………………………………………………………21 7.2 平面布置设计…………………………………………………………………21 7.3水厂管线设计…………………………………………………………………21 7.4 水头损失计算…………………………………………………………………22 7.5 处理构筑物高程确定………………………………………………………23 平面与高程图………………………………………………………………………24

1.设计水质水量与工艺流程的确定

1.1设计总用水量

最高日供水量为Qd 44210m3 设计总用水量

Q Qd 1.1

44210 1.1m3/d 48631m3/d 0.564m3/s

采用一用一备的设计,两套设计系统一样 则一套系统的流量为Q1 1.2净水流程

根据水质资料分析,本设计采用常规处理流程 1.3混合设备设计计算 1.3.1混合

采用管式静态混合器混合

(1)管式混合器的流速不宜小于1m/s,投药后的水头损失不小于0.3~0.4m 静态混合器设在絮凝池进水管中

D

4q

4 0.2823.14 1.44

0.5m

Q

2

486312

24315.5m3/d 0.282m/s

v

取D=500mm,此时v=1.44m/s﹥1m/s,满足条件 (2)水头损失计算公式:

Q2

h 0.1184 4.4 nD

采用2个管式静态混合器,即混合单元为2,则

h1 0.1184 0.282

2

0.5

4.4

2 0.4m

总时间T=5s

1.3.3验算G 公式G

gh

T

G

9.8 0.41.006 10 6 5

883s 1满足规范规定700~1000s的要求

1

2.絮凝设计

2.1 面积及尺寸计算

设计水量为:Q=24315.5 3 =0.282 3 2.2 单组絮凝池有效容积

V=QT

式中V——单组絮凝池有效容积( 3)

Q——单组设计处理水量( 3 ) T——絮凝时间,一般采用10-15min。 设计中取T=12min。

1014V=×12=101.4 3

2.3 每组池子面积f

f= =

2.4 每组池子的净宽

11.2 0.2 = 0.15×4=4.9

101.44.2

=24.2 2水深H=4.2m

2.5 每组池子的净长

‘=

2.6絮凝池的布置

絮凝池的絮凝过程为三段:第一段: 1=0.3m 第二段: 2=0.2m 第三段: 3=0.1m

24.2==4.9m

将絮凝池分成5格,第一第二格为絮凝第一段,采用单通道异峰折板,每格净宽0.85m。第三第四格为絮凝第二段,采用单通道同峰折板,每格净宽0.85m。第五为絮凝第三段,采用直板,每格净宽1.5m.絮凝池超高0.3m。 2.7 各格折板的间距及实际流速 第一二格: 1=

1

=0.3×0.85=0.55

=0.2×0.85=0.83,取 2=0.85。 =0.1×1.5=0.94,取 3=0.95。

谷=

0.141

(0.55+0.85)×0.85

=0.12

0.1410.141

0.141

第三四格: 2= 第五六格: 3=

2

3

1实谷=

0.141

1实峰===0.3

1 0.141 2===0.2

2 0.141 3===0.1

3

2.8 水头损失h

第一二格为单通道异峰折板

=n( 1+ 2)+ (m)

22 1 2

1= 1( )

2

12 1

2=[1+ 2 (]( )

22 0

= 3( )

式中 ——总水头损失(m) ——转弯或孔洞的水头损失(m) n——缩放组合的个数 1——渐放段水头损失(m) 1——渐放段阻力系数 2——渐缩段水头损失(m) 2——渐缩段阻力系数 1——相对峰的断面积( 3) 2——相对谷的断面积( 3) 1——峰速( ) 2——谷速( )

0——转弯或孔洞处流速( ) 3——转弯或孔洞的阻力系数。 计算数据如下:

①第一格通道数为4,单通道的缩放组合的个数为3个,n=4×3=12个 ② 1=0.5, 2=0.1,上转变 3=1.8,下转变或孔洞 3=3.0 ③ 1=0.3 ④ 2=0.1

⑤ 1=0.55×0.85=0.47( 2), 2=(0.55+0.71)×0.85=1.07( 2) ⑥上转弯2次,下转弯2次,取转弯高0.6m

0=

0.144

=0.276

⑦渐放段水头损失

22 1 20.32 0.122

1= 1=0.5×=0.00193m

⑧渐缩段水头损失

2 12 10.4720.32

2=[1+ 2 (]=[1+0.1 ()]×=0.0042

2⑨转弯或孔洞的水头损失

0.27620.2762

=2×1.8×+2×3×=0.037m

=20×(0.00193+0.0042)+0.037=0.11m

第二格同第一格。 第三格为单通道同峰折板。

2 =n +

式中 ——每一转弯的阻力系数

n——转弯的个数 v——板间流速( ) ——同上 计算数据如下:

①第三格通道数为4,单通道转弯数为7,n=4×7=28 ②折角为90°, =0.6 ③v=0.2

0.22

=28×0.6×+0.032=0.066m

第四格的计算同第三格。 第五格为单通道直板。

2

=n 式中 ——转弯的阻力系数

n——转弯的个数

v——平均流速( ) 计算数据如下:

①第五格通道数7,两块直板180°,转弯次数n=6,进口出口孔洞2个 ②180°转弯 =3.0,进出口孔 =1.06 ③ v=0.1

0.120.12

=3×6×+2×1.06×=0.009+0.001=0.01m

2.9 絮凝池各段的停留时间 第一,第二格水流停留时间为:

2×0.85×4.2×4.91==4.14min

第三,第四格水流停留时间为:

2×0.85×4.2×4.9

2=

=4.14min

第五,第六格水流停留时间为:

1.5×4.2×4.93==3.7min

2.10 絮凝池各段的G值

G=

h

水温T=20℃,μ=0.001pa.s 第一段:

1000×9.8×2×0.11

1=

=93 1

第二段:

1000×9.82= ×2×0.066=72.3 1

第三段:

×9.8×0.01

3=

1000=21 1

絮凝的总水头损失 =0.01+0.066+0.11=0.186m,t=4.14+4.14+3.7=11.98min=719s。

絮凝时间

GT=

1000×9.8×0.186

=×719=3.62×104>2×104

3.斜管沉淀池

斜管沉淀池与絮凝池合建

设计流量为Q=0.282m3/s,表面负荷q=9m3/ m2·h,斜管材料采用厚0.4mm塑料板热压成成六角形蜂窝管,内切圆直径d=25mm,长1000mm,水平倾角θ=60°,斜管沉淀池计算草图见图4-2.

4-2

3.1 平面尺寸计算 (1)沉淀池清水区面积

A

Q11014 112.7m2q9

式中 q——表面负荷( 3 2. ),一般采用9.0-11.0 3 2. ,本设计取9 3 2.

(2) 沉淀池的长度及宽度

则沉淀尺寸为L B 11.2×10=112 m2 ,进水区布置在一个11.2m的一侧。在10m的长度中扣除无效长度0.5m,因此进出口面积(考虑斜管结构系数1.03)

A

(B 0.5)L

(10 0.5) 11.2

1.03

101.5m2

L

AB

112.711.2

10m

k1

式中: k1——斜管结构系数,取1.03

集水槽沿长度方向布置取集水支槽中心间距1.4m,支槽数n=11.2/1.4=8根 (3)沉淀池总高度

H h1 h2 h3 h4 h5 0.3 1.2 0.87 1.26 1.07 4.7m

式中 h1——保护高度(m),即水面超高,一般采用0.3-0.5m,本设计取0.3m; h2——清水区高度(m),一般采用1.0-1.5m,

h2

32

L

2

1.4 1.2m,所以本设计取1.2m;

h3——斜管区高度(m),斜管长度为1.0m,安装倾角600,则

h3 sin60 0.87m;

h4——配水区高度(m),一般不小于1.0-1.5m,取 1=0.02

4=

0.282

==1.26 1 21402

h5——排泥槽高度(m),即积泥区高度, 5=1.07m。

=1070mm本设计取

采用三角集泥槽穿孔板排泥,在11.2m长度方向布置5条集泥槽

3.2 校核计算 R=

4

254

=

=0.625 v=0.0101 2

0.282

管内流速V=101.5× 60=0.0032 =0.32

20.322

Fr===1.67×10 4>1×10 4

符合设计要求 沉淀时间T= =3.3 集水槽计算

设矩形池槽间距为1.4m,集水槽条数为8 按每条槽设计流量确定槽的宽度:b=0.9 槽0.4

1.3×0.282

= 1.2~1.5 ==0.046

b=0.9 槽0.4=0.9×0.0460.4=0.263m

为施工方便,槽底为平波:槽内水深h=1.25b=0.328m 3.4 出水量计算 三角堰出流:

一个900三角堰口流量q=1.4 2.5=0.086 3 三角堰口夹角900,堰口高0.1m,口宽0.2m。 3.5 出水总渠计算

总渠内水位低于支槽终点水位0.1m。 集水总渠深:

3 20.2822

=1.73 +0.2=1.73 +0.2=0.69

3

10003.2

=312 =5.2 基本符合

B——渠宽取值0.5~0.7 这里取

0.6m

4. 滤池设计

4.1 设计流量

选择普通快滤池,采用两个系统合用一个管廊的方式,即不分组。 则Q=48631 3 =0.564 3 4.2 滤池总面积 (1)每天实际时间为:

T= 0 0 1

T0取24h,n取2,不考虑初排滤水时间t0取0,t1取0.1h

则T=24 0.1×2=23.8h (2)滤池的总面积:

F=

1选择单层滤料石英砂滤池, 1=10 ,则

F=

4.3 单池面积设计 (1)单个滤池面积为:

f=N取8个,布置成对称双行排列,如下图

48631

=204.3 2

f=

204.3

=25.5 2 取L为5.5m,B为5.0m,滤池的实际面积为5.5×5=27.5 2 实际滤速:

v=

48631==9.29 满足8~10m/s的要求。

(2)校核强制滤速为一格换砂同时一格反冲洗时,其余继续过滤。

则强制滤速:

8×9.29 2===12.4

满足10~14m/s的要求。 4.4 配水系统计算 (1)反冲洗强度

q=10k

设计K取1.2则:

q=10×1.2×1.08=13 ( . 2)

满足12~15 ( . 2)要求 (2)反冲洗水量:

= ×

=27.5×13=357.5

(3)干管始端流速:

4× ×10 3

=设计D取0.6m则

4×357.5×10 3

==1.27

满足1~1.5m/s要求。

(4)配水支管根数:

=2×a一般在0.25~0.30m,取0.30m则

=2×0.3=36.6=37根

(5)单根支管流入流量

=

(6)支管入口流速

=

Dj取80mm,则

5.5

357.5==9.7 4× ×10 3

4×9.7×10 3

==1.93

满足1.5~2.0m/s (7)单根支管长度

设计中取B=5m,D=0.60m;l为支管末端与池壁间距取0.1m,两端共0.2m

lj

12

(5.0 0.60 0.2) 2.1mlj

12

(B D l)

配水系统图如下

4.5 滤池高度计算

H H1 H2 H3 H4

式中—H滤池高度(m),一般采用3.20-3.60m;

H1承托层高度(m);由承托层草图,

300-100=200 200-80=120 在60处开孔

1=300 60+400=640

可知取为0.64m;

H2滤料层厚度(m);单层石英砂滤料一般取0.7m;

H3滤层上水深(m);一般采取1.5~2.0m;

H4超高(m);一般采用0.3m;

式中, 1=0.64 , 2=0.7 , 3=1.7 , 4=0.3

H= 1+ 2+ 3+ 4=0.64+0.7+1.7+0.3=3.34

4.6 配水系统校核

(1)配水支管的横截面积校核

对大阻力配水系统,要求其支管长度lj与直径dj之比不大于60

ljdj

2.10.08

26.25 60,满足要求

对大阻力平配水系统,要求配水支管上孔口总面积Fk与所有支管横截面积之和的比值小于0.5

Fknjfj

且配水支管的横截面积:fj

Fk

njfj

0.06940

4

Dj,则

2

4

0.08

0.34 0.5,满足要求

2

(2)配水均匀性校核

w0 w 干

w0 Nw

支管

2

0.29

2

2

2

w0 w 干 w0

Nw

支管

0.069 0.62

4

0.069

0.082 37

4

2

2

0.06 0.14 0.2 0.29

符合配水均匀性达到95%以上的要求 4.7 洗沙排水槽 (1)排水槽 ①排水槽水量

每个滤池设2条冲洗排水槽,槽长L= 5.5m,中心距 5.5 0.23×2×2

=1.36m

每槽排水流量: =0.5

0=

则 =0.5×13×27.5=178.75 =0.179 3 ②洗砂排水槽断面模数

洗砂排水槽采用三角形标准断面,如图

冲洗排水槽断面,按公式求断面模数:

x 0.45Qd

0.4

式中:Qd——冲洗单排水槽出口流量。则x 0.45 0.1790.4 0.23m ③槽顶距砂面高度

H eH2 2.5x c

式中:e——冲洗时滤层膨胀度;

H2——滤料层厚度。

滤层膨胀率e取40%,滤层厚度H2取0.7m,冲洗排水槽底厚度采用 0.05m,保护高c=0.07m,则

H=0.4×0.7+2.5×0.23+0.05+0.07=0.975m

④校核排水槽种面积与滤池面积之比

2× ×2× 2×5.5×2×0.23

=

27.5

=0.184<0.25

满足要求。

⑤单格滤池的反冲洗排水系统布置图如下:

4.8 滤池反冲洗

滤池反冲洗水可由高位水箱或专设冲洗水泵供给,本设计采用水箱供水反冲洗。

(1)单个滤池的反冲洗用水总量:

W=

反冲洗历时,查下表取t=6min=360s

W=

13×27.5×360

=128.7 3

(2)水箱反冲洗 ①反冲洗水箱的容积:

1=1.5 =1.5×128.7=193.05 2

承托层的水头损失:

3=0.022 1× =0.022×0.4×13=0.11m

滤层的水头损失:

4=

砂水

1 1 0 2

=0.68m

砂——滤料的密度,石英砂密度一般采用2650Kg 3 水——水的密度1000Kg 3

0——滤料未膨胀前的孔隙率0.41

2——滤料未膨胀前的厚度0.7m ②冲洗水箱高度:

H= w1+ w2+ w3+ w4+ w5

式中:H——冲洗水箱的箱底距离冲洗排水槽顶的高度(m);

w1——水箱与滤池之间的冲洗管道的沿程和局部损失之和1m;

w2——配水系统水头损失3m; w3——承托层水头损失0.11m; w4——冲洗时滤层的水头损失0.68m; w5 ———安全水头1.6m,一般采用1~2m。

H=1.0+3.0+0.11+0.68+1.60=6.39m

4.9 进出水系统 (1)进水总渠

滤池的总进水量为 1=0.564 3

设计进水总渠宽为B=0.9m,水深0.6m,渠中流速1.04m/s 单个滤池进水管 2=

0.5648

=0.07 3

设计中取进水管为DN300,管中流速为0.99m/s (2)反冲洗进水渠

冲洗水总流量 总= ×8=27.5×13×8=2860 设计冲洗水总渠宽为B=1.2m,水深1.0m,渠中流速2.38m/s 冲洗水流量qg=357.5 ,采用管径 2=450mm,管中流速2.25m/s (3)清水管

滤池的总进水量为Q=0.564 3 设计清水总渠宽为B=0.8m,水深0.6m,渠中流速1.18m/s

单个滤池进水管Q2=0.56/8=0.07m3/s

设计中取进水管为DN250,管中流速为1.43m/s (4)排水渠

设计排水总渠流量1.5 =1.5×357.5=536 ,宽为B=0.7m,水深0.6m,渠中流速1.28m/s

排水流量 =357.5,排水管管径DN600,管中流速1.27m/s。 消毒处理 加氯量计算

q=Qb

式中q——每天的投氯量(g/d) Q——设计水量( 3 )

b——加氯量( 3),一般采用0.5~1.0 3 设计中取Q=48631 3 ,b=1.0 3

q=1.0×48631=48631 =48.631Kg

5. 加氯设备的选择

5.1 自动加氯机的选择

选用ZJ-II型转子真空加氯机2台,一用一备,每台加氯机加氯量为0.5~9Kg/h。加氯机的外形尺寸为:宽×高=330mm×370mm。加氯机安装在墙上,安装高度在地面以上1.5m,两台加氯机之间的净距为0.8m。 5.2 氯瓶

采用容量为500Kg的氯瓶,氯瓶外形尺寸为:外径600mm,瓶高1800mm。氯瓶自重146kg,公称压力2MPa。氯瓶采用两组,每组4个,一组使用,一组备用,每组使用周期约为36d。 5.1 加氯间及氯库

加氯间是安置加氯设备的操作间,氯库是储备氯瓶的仓库才用加氯间与氯库合建的方式,中间用墙分隔开,但应留有供人同行的小门。加氯间平面尺寸为:长3.0m,宽9.0m;氯库平面尺寸为:长7m。宽9.0m。加氯间与氯库的平面布置如图

6. 清水池

1. 清水池的容积,根据管网设计的清水池容积为16196 3 清水池分为两个,单个清水池容积为

161962

=8098 3

清水池的有效水深为3.8m,清水池的面积为

A=

设计尺寸为长53m,宽为40米

8098==2131 3 7. 水厂布置

7.1净水厂布置原则

(1)流程力求最短,避免迂回重复,使净水过程中的水头损失最小。构筑物应尽量靠近,即沉淀池应尽量紧靠滤池,二级泵站尽量靠近清水池,但各构筑物之间应留出必要的施工和检修间距。

(2)考虑近远期协调。在流程布置时既要有近期的完整性,又要求有分期的协调性,布置时应避免近期占地过早过大。

本设计水厂常规处理构筑物的流程布置采用常见的直线型布置,依次为管式静态混合器、机械絮凝池、斜管沉淀池、V型滤池、清水池。从进水到出水整个流程呈直线,这种布置具有生产管线短、管理方便、有利于日后逐组扩建等优点。7.2 平面布置设计

当水厂的主要构筑物的流程布置确定以后,即可进行整个水厂的总平面设计,将各项生产和辅助设施进行组合布置。

本设计本着按照功能分区集中,因地制宜,节约用地的原则,同时考虑物料运输、施工要求以及远期扩建等因素来进行水厂的总平面设计。平面布置具体如下:

首先,将综合楼、化验室、车库、配电间、泥木工间、仓库、传达室等建筑物组合为一区,称为办公区。办公区设置在进门附近,便于外来人员的联系,使生产系统少受外来干扰。

其次,食堂、锅炉房浴室、宿舍等划分为生活区。

最后,将常规处理构筑物与清水池、水厂加药加氯间规划为生产区。这样便于管理。远期预留地作为绿化用地。

水厂平面布置示意详见净水厂平面及净水构筑物高程布置图。7.3水厂管线设计

厂区管线一般包括:给水管线、排水(泥)管线、超越管线、反冲洗管线、加药和厂内自用水管线等 1. 给水管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zq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