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任城王墓黄肠石题刻的价值

更新时间:2023-09-09 20:2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论汉任城王墓黄肠石题刻的价值

摘要:汉任城王墓保存有汉黄肠石题刻7 8 2石,单字40 0 0余字,为汉代考古之仅见。题刻内容涉及东平国、任城国等郡、国、县等地名二十余处,工匠或验收官人名一百多位,另有数字、尺寸、标记、官职等内容,其研究价值为国内外考古界、艺术界、书法界、历史界所公认。本文试就有关黄肠石题刻内容,在形制特点、时代特征、历史地理、行政区划、物勒工名、书法艺术等诸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分别讨论。

关键词:任城王墓黄肠石题刻 物勒工名价值

汉任城王墓位于济宁市北郊九女(米)堌堆[1],1992~1995年,发掘出土了汉黄肠石题刻782石,单字4000余字。本文试就黄肠石题刻而论之,以求证于海内外贤达。 一

汉任城王墓现存封土直径60米,高12米,是萧王庄墓群[2]中封土最大的一座。墓葬座北向南,由墓道、耳室、墓门、甬道、前室、后室、回廊、题凑石墙等部分组成[3]。墓道残长22.8米,宽2.7—3.8米,其中部东西两侧设对称耳室,室内分别放置车马明器和炊厨器。墓道北端靠墓门处,设前后封门墙两堵,门扇无存。墓室南北长15 .89米,东西宽15.9米,高8.35米。墓门后有甬道通前室。前室为横长方形,放置大量陶器;后室为

纵长方形,中置棺床,棺椁已焚,人骨朽乱,出土少量玉器和银缕玉衣片。回廊围绕前后室一周,题凑石墙在回廊外侧,曲折呈凸字形。整个墓室外以题凑石墙作墓框,内以砖墙分隔各室,上以3层契形砖券顶,砖券之上再覆以石块,地面以石板和2或3层砖铺底。墓室顶石边缘紧扣石墙,把整个砖室墓包围在一个偌大的石宫里。建筑十分考究,结构颇具特色。

汉任城王墓所用石材包括题凑石墙、封顶石、封门墙、各室底边石、棺床边石约45 00余块,其中暴露在墓室内可观睹的黄肠石题刻计782石。据修复石墙顶情况估计,埋压在封土和石墙内的约是可见者的5倍左右。这么多题刻,在我国已知汉墓出土黄肠石中数量是最多的,实为我国汉墓考古史上的空前发现。 一般而言,在考古工作中,我们可据出土文物组合、器型特征、银缕玉衣片及墓葬形制来推断墓葬年代及墓主身份,同时题刻内容也是推断墓葬年代及墓主身份的重要材料。汉任城王墓铭刻地名,见于《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当是东汉建造墓葬时的地名,为墓葬年代的推定提供了极其重要的依据。题凑石墙墙西有“梁国己氏魏贤”铭刻,据《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己氏县,西汉属梁国,东汉属济阴郡。然《后汉书·孝明八王传》载,梁节王畅“建初四年(79)徙为梁王,以陈留之郾、宁陵,济阴之薄.单父、己氏、成武凡六县益梁国。??永元五年(93)削成武、单父二县。”显见东汉初故梁己氏先属济阴,再属梁,永元五年(93)仍属梁国。又据史书载,削二县后,畅曾上疏

“乞裁食睢阳、毂孰、虞、蒙、宁陵五县,还余所食四县??不许。立二十七年(98)薨”。可知梁国此时共有九县,这恰与《后汉书”郡国志》梁国所载“九城”相吻合,并且“裁食”五县名均在其中。由此分析,传所载九县,即为志中的九城,二者相对照,传中“还余”四县应是砀山、下邑、鄢、薄。而己氏县不在的情况应说明,最迟在永元五年(93)后的畅上疏之年,己氏县已不属梁国。也许因己氏短时属梁,所以《后汉书》把它划入济阴郡中。该墓铭刻“梁国己氏”,可证墓葬年代的上限不会早于建初四年(79),下限应在永元五年(93)至十年(98)畅薨之间的己氏县改属前后,即章帝、和帝时期。而这个年代正是《后汉书·光武十王传》中记载的任城国始封王孝王刘尚的在位时间(84—101年),由此可推断墓主为东汉任城国第一代王——孝王刘尚。 从墓石铭刻地名看,不仅有当地任城国和山阳郡的部分县名,而且还有周围的鲁国、东平国、梁国、沛国,乃至较远的上党郡、常山国的大部分县名。这么远的地方派工匠或送石,来为死者建墓,工程浩大可想而知,在汉代只有王侯和皇亲勋贵才享有如此的特权和殊荣。 二

“黄肠题凑”一词,最早载于《汉书·霍光传》颜师古注引苏林日:“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日黄肠。”其后,《后汉书·梁商传》注引《汉书,音义》释为:“以柏木黄心为棺,黄肠也。”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为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

朝廷特赐,个别勋臣贵戚也可使用[4]。目前,考古发掘出土的“黄肠题凑”墓,分别为石家庄市北郊西汉初年赵王张耳墓[5],北京大葆台西汉中期燕广阳顷王墓[6],江苏高邮天山西汉晚期广陵王或王后墓[7],山东定陶王墓[8],这四座墓题凑结构是用柏木层层平铺叠垒,题凑四壁所叠筑的枋木(或条木)完全与同侧椁室壁板呈垂直方向,若从内侧看,四壁都只见枋木的端头,故称题凑。黄肠则因用剥去皮的柏木,以木色淡黄而得名。 任城王墓题凑石墙除拐角处用长方形石块,其余皆用1米见方的石块单道砌垒。每石大小一致,打制规整,石的四面都用錾道做几何图案,主要有三种规格:一种是厚度1汉尺(约2 3厘米),每边约95厘米的方石;一种是厚度1尺(1汉尺约23~25厘米),长95厘米,宽50—60厘米的长方形石;少数是厚九寸(东汉时计量单位小于1尺)。文字大部分在方石和长方形石的侧面,少数刻在方石或长方形石正面。每石文字最少l字,多数3~5字,最多1 1字。《后汉书·礼仪制下》载:“大丧,司空择土造穿,太史卜日??方石治黄肠题凑便房如礼。”石墙石块均打制规整,大小基本划一,可见东汉时“题凑”已用方石制作,如西汉“黄肠题凑”之礼制。结合洛阳邙山出土垒砌地官方石题铭“黄肠掾王条主”“黄肠史袁康主”,为了与木头相区别,近代学者罗振玉在研究之后在其著作《雪堂类稿》甲《笔记汇刊》《石交录·予考知黄肠石》中首先将其定名为“黄肠石”,之后获得学界认同。在洛阳邙山东汉帝陵中也出土过这种石块,有的铭刻“黄肠石”,

其作用应与黄肠木相类似。邙山岭一带为东汉帝陵区域,黄肠石的出现表明与史书记载的葬制相符,“黄肠题凑”墓在东汉时的建筑材料发生了变化,以石材取代木材。《后汉书·中山简王焉传》载:刘焉墓(北庄汉墓)在建造过程中“发常山钜鹿郡柏黄肠杂木,三郡不能备,复调余州郡工徒及送致数千人??”显然,当时建墓所需黄肠杂木三郡不备的情况下,遂用砖石材代替,故征发各地工匠送石者数千人。从任城王墓众多的人名、地名和墓葬建筑规模的情况来看,当时建墓时,也应征发各地工匠送石者,其规模和数量应不少于北庄汉墓。

目前,发现有黄肠石题凑墓葬有河北定县北庄汉墓、江苏徐州土山汉墓等。北庄汉墓于1 9 59年发掘,墓主人为东汉中山简王刘焉,出土黄肠石题刻1 74石及少量墨书文字[9]。1970年,南京博物院发掘了土山汉墓,墓主人为东汉彭城国王,出土黄肠石5 8石,其中可见(个别刻面因砌于墙内不好统计不计)者26石40条[10]。任城王墓葬形制结构与定县北庄汉墓、土山汉墓同,是一座以石材为题凑的大型砖室合葬墓[11]。三墓皆用1米见方的石块垒砌石墙,石材琢制规整,大小长宽厚度基本相同,其作用与上述题凑木类似。更为重要的是,任城王墓与北庄汉墓二墓题刻内容及诸多地名相同,书法风格也较为相似。如二者皆有“鲁柏仲”铭刻。“鲁柏仲”,即任城王墓“鲁石工柏元仲华”题刻的简写。地名人名如此巧合,说明任城王墓与北庄汉墓相对年代非常接近(图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zl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