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9-09 19:3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经典著作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作于1845-1846年间。在阅读过之后,我并不是很能理解这部著作的含义,于是我去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帮助理解。在对比阅读了之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对这部著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首先,这部著作共分两卷,其主要内容是阐述作者制定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批判分析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麦·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社会主义\的各式各样代表的哲学观点,表述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诞生时期最有价值的科学巨著之一,在这本著作中他们第一次系统全面地论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它进一步发展了《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天才思想,完成了自《神圣家族》开始的对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批判,同时也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对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的清算,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成熟。

这本著作中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主要观点以及关于现实的个人、分工、市民社会、异化概念以及唯物史观的本质。有些观点对于我来说有点难以理解,在此我主要说一下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生产方式不仅是人的再生产方式,而且更是人的活动方式、生活方式即存在方式。个人间的交往是生产的前提。生产关系:1843年马克思通过批判黑格尔法哲学而转向对市民社会的研究,发现了人们之间联系的纽带是私有财产,并得出了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结论。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在《神圣家族》中通过“实物关系”的研究,初次接触到生产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并使用了“生产方式”术语。接着在评李斯特的手稿中,剖析了“工厂制度”,把工业劳动本身中的物质内容和社会形式区分开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形

成了标志生产关系的独立范畴。生产关系还多用“市民社会”、“交往方式”、“交往形式”、“所有制形式”、“所有制关系”来表达。交往形式是由生产决定的。

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之间存在着一种矛盾,这是我们从上中学起就学习过的。而社会也是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矛盾的相互作用下向前发展的。这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叙述:“从狭隘的观点出发,可以从其中抽出一种附带形式,把它看作是这些革命的基础,而且因为革命所由出发的各个人都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历史发展的阶段对他们自己的活动本身产生了种种幻想,这样做就更容易了。因此,按照我们的观点,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指出:“已成为侄桔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的类型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变成栓桔并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上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为各个新的一代所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这一论述表明,马克思既发现了历史过程无非是生产力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关系发生发展的进程,又揭示了人的发展与历史发展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就表现在,人是人类历史的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和结果,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改变着社会历史,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社会历史的改变,首先就表现为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就是人们在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中人的力量的发挥和发展程度的现实表现。因此,个人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一致的。马克思对这种一致性作了具体的分析。他指出,对于原始社会的人来说,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已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他们对立,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象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这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生产活动只限于用简单的工具从大自然直接摄取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与此相一致,人的发展程度就是极其有限、极其狭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这既表明了社会的进步,同时也使人的发展边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私有制社会的整个历史进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不断产生和解决的过程,决定了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也决定了人在历史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当然在其具体历史阶段上又具有不同特点的。马克思分析到,在资本主义以

前的生产阶段上,由于生产力水平不高,分工不发达,手工劳动的技术基础的保守性,从而决定了单个劳动者具有多方面的技能,但总起来看人们的能力又是片面的、不高的,人们的联系是狭窄的、孤立的。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机器大工业的兴起,生产的日益社会化,机器大工业的技术基础的革命化等等,从而对劳动者的要求起了根本变化,就必然要求劳动者掌握科学技术,成为能适应生产技术不断变革、能从事多种劳动的智力体力多方面的发展的人。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却没有变为现实。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社会分工在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中介作用的分析,阐明了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现实的人是片面发展的人。马克思指出,一方面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和结果,另一方面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因此,分工一开始就引起人们的身心方面的某种程度的萎缩,当发展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全体社会成员便严重地片面发展起来。因为“分工从最初起就包含着劳动条件,劳动工具和材料的分配,因而也包含着积累起来的资本在各个私有者之间的劈分,从而也包含着资本和劳动之间的分裂以及所有制本身的各种不同的形式。”因此分工“不仅使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各种不同的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分工越发达,积累越增加,这种分裂也就越剧烈。”在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和私有制是同义语的分工,这个表现为以对抗形式对人们奴役的分工发展到极端,就把每个人都束缚在狭小而固定的范围内活动,终身执行着一种局部职能,成为机器的附属物。这样的人就注定是片面的畸形发展的受限制的人。针对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这种非人状况,马克思指出:“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

所以说,历史上各国的改革等等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在调整生产关系使其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成功也说明新的生产关系并不适应于当时的生产力。所以,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必须要使其社会制度等等符合当时的国家综合实力。

作为唯物史观的核心,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个很关键的研究课题,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必须要经过一次次的改革,而改革必须要依赖于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正确认识。

理解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结合我国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我进行了如下的思

考: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消除贫穷的普遍化。马克思和恩格斯再三强调,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而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决定着生产关系,决定着国家和一切上层建筑的存在与发展。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须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使中国的贫穷现象有了根本改观,这一切恰恰来自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解放和发展。现实人的普遍交往,可以带来人的“狭隘地域性的存在”向“世界历史性的存在”的转变。两位导师认为,古代的落后民族由于受到狭隘的人和自然关系的制约,人与人的交往只是在极为狭小的范围内进行的,其生存空间只能是狭隘的地域性存在。近代社会随着人的普遍交往的扩大,欧洲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巨大高涨,地域性市场逐渐向世界市场过渡,“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是一种狭隘地域性的社会制度,如果没有世界历史的眼光,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普遍交往和社会开放意识,我们的观念和行为就很可能停滞在落后、封闭、狭隘的社会生存空间中,我们民族历史的发展就永远达不到世界历史进程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的改革开放新道路,完全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唯物史观的基

本内容阐明得非常清楚。在这里,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及社会革命、人民群众等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并运用这些范畴系统阐释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阅读完这本著作,我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影响下对人和社会的存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通过对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联系我国发展实际,我充实了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更加的了解自己,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更加理解和相信祖国所走的社会主义道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yl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