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管理》复习习题全集(包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4-01-06 08:5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金融风险管理》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金融风险管理 样题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狭义的信用风险是指银行信用风险,也就是由于__________主观违约或客观上还款出现困难,而给放款银行带来本息损失的风险。 ( B )

A. 放款人 B. 借款人 C. 银行 D. 经纪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在下列“贷款风险五级分类”中,哪几种贷款属于“不良贷款”:( ACE ) A. 可疑 B. 关注 C. 次级 D. 正常 E. 损失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贷款人期权的平衡点为“市场价格 = 履约价格 - 权利金”。( X )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商业银行会面临哪些外部和内部风险?

答:(1)商业银行面临的外部风险包括:①信用风险。是指合同的一方不履行义务的可能性。②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波动而导致商业银行某一头寸或组合遭受损失的可能性。③法律风险,是指因交易一方不能执行合约或因超越法定权限的行为而给另一方导致损失的风险。

(2)商业银行面临的内部风险包括:①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资本金严重不足和经营利润虚盈实亏两个方面。②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流动资金不足,不能满足支付需要,使银行丧失清偿能力的风险。③内部管理风险,即银行内部的制度建设及落实情况不力而形成的风险。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

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构筑我国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答:可以借鉴“金融部门评估计划”的系统经验,健全我国金融风险防范体系。 (1)建立金融风险评估体系

金融风险管理主要有四个环节,即识别风险,衡量风险,防范风险和化解风险,这些都依赖于风险评估,而风险评估是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金融市场上有一些风险评级机构和风险评级指标体系,但是还不够完善,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①健全科学的金融预警指标体系。②开发金融风险评测模型。 (2)建立预警信息系统

完善的信息系统是有效监管的前提条件。我国目前尽管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统计指标体系,但对风险监测和预警的支持作用还有限,与巴塞尔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要求还有差距。①增加描述市场总体金融风险和金融机构风险的指标,为风险监测和预警提供信息支持。②严格和完善金融机构财务报表制度,制定严格的数据采集内容和格式、方式和方法及采集渠道。金融机构上报的资料,要经过会计师和审计师审计,如发现弄虚作假或拖延,监管部门应给予惩罚。

(3)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金融机构治理结构是否良好对金融风险防范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缺陷,会增大金融体系风险。国外银行的实践表明,金融风险及金融危机的发生,在某种程度上应归咎于公司治理的不足。我国近些年的金融业改革非常重视法人治理结构的改进,但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所有者与经营者定位还不是很清楚,高管人员仍然集治理权与管理权于一身,缺乏治理与管理的监督机制。股份制商业银行表面上看有着良好治理结构,但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股东贷款比例过高,小股东收益被忽视等。为此,应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做好以下几项工作:①改进国有商业银行的分权结构。②完善公司治理的组织结构。③完善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④加强信息披露和透明度建设。 (4)加强审慎监管体系建设

构筑以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为主体、机构内控为基础、行业自律为纽带、社会监督为补充,“四位一体”的复合型金融监管体制,以预防金融风险的发生。①构建监管主体的监管组织机构。②健全我国金融机构的内部监控制度。③建立金融行业自律机制。④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的监督作用。

(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 1. 贷款五级分类的类别如何划分。(P43页)

答:五级贷款分类法,按贷款风险从大到小的顺序,将贷款依次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个级别,后三个级别为不良贷款。

(1)正常类贷款。是指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我们可以理解为借款人能够用正常经营收入偿还贷款本息,无论从借款人本身还是从外部环境看,都不会影响贷款按时足额偿还。其基本特征就是“一切正常”。

(2)关注类贷款。是指“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我们理解为借款人能够用正常的经营收入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潜在缺陷”,可能影响贷款的偿还。如果这些不利因素消失,则可以重新化为“正常类贷款”;如果情况恶化,影响本息偿还,则要化为“次级类贷款”。

(3)次级类贷款。是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借款人必须靠正常营业收入之外的其他收入来偿还本息,有可能造成一定损失。其名显特征是“缺陷明显,可能损失”。

(4)可疑类贷款。是指“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可疑类贷款具有次级类贷款所有的变现特征,只是程度更加严重,往往是因重组或诉讼等原因使损失程度难以确定而划分为可疑类贷款。划分可疑类贷款时要把握“肯定损失”这一基本特征。

(5)损失类贷款。是指“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这里,损失类贷款的基本特征是“损失严重”,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和履行什么程序,贷款都注定要全部损失或收回价值微乎其微,已经没有意义将其作为银行信贷资产在账面上保留了。不过要注意,贷款划分为损失类只是在账面上的处理,并不意味着放弃债权,但凡有可能,还是要催收的。 2. 如何计算一级资本充足率、总资本充足率? (P47页) 答: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额∕风险调整资产

总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额+ 二级资本额)∕风险调整资产 3. 息票债券的当期售价的折现公式及其含义。 (P53页)

答:要衡量债券目前的发行价格是否合理,首先需要计算债券的到期收益率:

计算出到期收益率i。然后把到期收益率i与息票利率i b进行比较。如果i≥i b ,则该债券的发行价格Pd是可以接受的,并可以投资。

4. 信用风险的广义和狭义概念。 (P67页)

答:信用风险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信用风险是指银行信用风险,即信贷风险,也就是由于借款人主观违约或客观上还款出现困难,而导致借款本息不能按时偿还,而给放款银行带来损失的风险。广义的信用风险既包括银行信贷风险,也包括除信贷风险以外的其他金融性风险,以及所有的商业性风险。如果抛开商业性风险不谈,仅从金融性风险来看,广义的信用风险是指所有因客户违约或不守信而给信用提供者带来损失的风险,比如资产业务中借款人不按时还本付息引起的放款人资产质量的恶化;负债业务中定期存款人大量提前取款形成的挤兑现象;表外业务中交易对手违约导致的或有负债转化为表内实际负债。

6. 信用风险的具体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P68-69页)

作为信用风险核心内容的信贷风险,可以从工商业贷款、贸易融资信贷、房地产贷款和个人消费信贷四种贷款的角度来探讨。

(一)工商业贷款出现风险前的变现特征

工商业贷款一般分为流动资金贷款和定期贷款。

流动资金贷款的风险表现为:①借款企业用流动资金贷款发放工资、管理费用、债务利息或其他与贷款用途无关的开支;②用流动资金贷款来购买长期资产,如固定资产等,或做资本性支出,如赎回本公司的股票、偿还长期债务、支付股息等;③借款企业不能按期偿还对供应商的欠款,导致供应商不愿再向借款企业提件商业信用,从而使借款企业将来会更加依赖银行资金;④银行发放贷款时的抵押率过高,或是因为存货跌价、应收账款出现坏账导致抵押物价值下降。

定期贷款的风险表现为:①贷款期限与用贷款资金购置的资产寿命不一致;②经营中产生的现金流不足以偿还定

期贷款的本息;销售收人低于预期水平,导致单位成本无法降低,现金紧张,偿伏能力不佳;③在贷款还清之前,用贷款购置的长期资产已经因技术更新而被淘汰,使得抵押率超过正常水平;④剩余的现金流人被用于支付高工资或其他非必要用途;⑤贷款还本付息的压力过大,使企业无法正常地积累和发展;⑥由于经营不善或不可预测的行业性突变,借款人的财务状况恶化。

(二)贸易融资信贷的风险表现特征

贸易融资包括出口押汇、进口押汇、打包放款和信用证业务等。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表现为:一是信用问题,即借款人(进口商或出口商)无法偿还贷款,或是信用证项下无追索权的买单,开证行未能履行付款义务;二是操作问题,即在国际贸易结算过程中因缺乏专业人员或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从而导致信用证和结算单据审核的失误,以及在贷款的记账、资金的划拨等方面出现失误或人为的舞弊;三是汇率问题,即因为贸易融资涉及国际间的资金收付,如银行买单付给出口商的可能是外币,或者银行代进口商支付的货款也可能是外币,这样,银行账面就出现了外汇的头寸,从而需要承担由此产生的汇率风险 (三)房地产贷款的风险征兆

房地产贷款包括商业用房地产抵押贷款和个人房地产抵押贷款两种。房地产贷款一般有融资期限长的特点,所以自然而然就会产生流动性风险。房地产贷款出现风险的征兆是:在同一地区不断兴建同类项目,致使出现项目供过于求的局而;项目的计划或设计中途改变;商业用房的租金退让或销售折扣过大,导致项目产生的现金流量低于可行性报告中预测的水平;出租率低,销售价格低,或销售缓慢,使得盈利率达不到预计水平,导致资金回笼缓慢,无法按时偿还贷款;房地产项目涉及环境污染,被责令承担清理责任,甚至需要拆迁;房地产所在地区将被政府重新规划,对其房地产价值产生不利影响;发现借款人借款是为了投机而炒作房地产,还款的唯一来源是房产出手后的销售款;原来的房地产贷款被展期,但缺乏可行的还款计划。 (四)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征兆

个人消费信贷的风险前兆是:借款人到期没有偿还贷款;借款人的收人出现较大下降,或变更了工作单位,而新工作的稳定程度不如前一份工作,或新工作的预期收人不理想;借款人身体受到了伤害,比如致残使得原工作技能受到影响;借款人所在行业出现了饱和或萧条的征兆;银行发放贷款以后发现借款人提供的担保品或抵押品完全是虚假的,或是多头担保、抵押,或是不足值担保、抵押;当银行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是固定利率时,恰遇国家上调利率。 7. 度量借款人的“5C”分别指什么内容? (P71-72页)

在德尔菲法中,专家借以判断一笔信贷是否应发放给借款人的依据是什么呢?比较有效的决策依据是关于审查借款人五方面状况的“5C”法,也有人称之为“专家制度法”,即审查借款人的品德与声望(Character)、资格与能力(Capacity)、资金实力(Capital)、担保(Collateral)、经营条件和商业周期(Condition or Cycle)。

9. 流动性风险的含义及产生的主要原因。(P86、92-93页)

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在不增加成本或资产价值不发生损失的条件下及时满足客户流动性需求的可能性。 (一)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不匹配。金融机构的核心功能就是“期限转换”,即将短期负债(如存款等)转变为长期盈利资产(如贷款等)。如果不能够把资产的到期日与负债的到期日提前安排一致,就会出现资产的变现流人与由负债的到期现金流出时间不吻合。这种资产与负债的期限结构不匹配是导致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资产负债质量结构不合理。如果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高,其流动性就会好;相反,流动性就会差。比如,准备金不足,现金和变现能力强的资产少,而长期贷款、长期投资占比高,资产的变现能力就会差,流动性也就差。另一方面,如果金融机构的负债质量高,比如银行发行的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金融债券等,持有者可以到二级市场转让,而不必到发行银行来变现,那么给银行带来的现金压力就小;相反,如果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长期借款多,基本不存在二级市场,给银行带来的变现压力就大。

(三)经营管理不善。经营管理好,对客户提供较高质量的多方位服务会使客户对金融机构更加信任,一般的流动性也强。如果经营不善,金融机构不讲信誉,长期贷款短期要收回,活期存款不能随时支取,就会引起客户的不信任,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也会减弱。

(四)利率变动。当市场利率水平上升时,某些客户将会提取存款或收回债权,转为其他报酬更高的金融产品,某些贷款客户会选择贷款延期。由于利率变动对客户的不同资金需求(如存款和贷款)会产生影响,所以会影响到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程度。另外,利率的波动还将会引起金融机构所出售资产(换取流动性)市值的波动,甚至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的借贷资金成本。

(五)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的原因。当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时,整个社会货币数量和信用总量减少,资金供给呈现紧张趋势,金融机构筹集到资金的数量就会减少,很难满足客户资金需求(如贷款),流动性风险也会增大。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对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也有重要影响。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来源是由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构成的:(1)资产方面,在金融市场发达的条件下,金融机构拥有的短期债券、票据、变现能力强的资产是保障流动性的很好工具,

当第一储备不足时金融机构可以随时抛售这些资产获取流动性;如果金融市场不够发达,金融机构很难以合理的市场价格进行买卖,会提高交易成本,并且也不能及时满足流动性要求。(2)负债方面,发达的金融市场,可以为金融机构随时吸纳流动性资产提供多种工具和手段,例如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持有人可在二级市场随时进行转让,获得流动性资金。当然,发达的金融市场会使一部分资金分流到不同的金融机构,对商业银行来讲,存款会相应减少,削弱了负债的流动性。

(六)信用风险。造成信用风险的因素是很多,包括金融机构的决策失误、客户诈骗或逃废债务等。金融机构一旦发生信用风险,就会造成原有纳入计划的流动性资金来源不能按时收回,加重流动性风险。 10. 商业银行用来衡量流动性的比例一般包括哪些指标?(P100-104页)

1.现金资产比例。现金资产比例=现金资产/总资产。其中的现金资产包括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的清算存款、在其他金融机构的存款。

2.超额准备比例。超额准备比例=(在央行存款+现金)一法定准备金。 3.存贷款比例。存贷款比例=贷款/存款。

贷款对存款的比例越低,说明用稳定的存款来源发放新贷款(或进行投资)的余地越大,风险越小。但存贷款比例指标不能反映贷款和存款的结构差别。

4.核心存款与总资产的比例。核心存款与总资产比例=核心存款/总资产。

核心存款是指那些相对来说较稳定、对利率变化、季节变化和经济环境变化不敏感的存款。 5.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例。

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例=贷款总额/核心存款总额。

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越小,商业银行“存储”的流动性越高,相对来说,流动性风险也就越小。一般来说,贷款总额与核心存款的比率随商业银行的规模扩大而增加,一些大银行这一比率甚至大于1。

6.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该比例越高,银行存储的流动性越高,应付潜在流动性需求的能力也就越强。

7.流动性资产与易变性负债的比例。易变性负债是指易受利率、汇率、股价指数等经济因素变动影响的资金来源,如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国外存款以及我国的定活两便存款、证券账户上的存款等。该比率反映了银行所能承受的流动性风险的能力。该比率大,说明银行应付潜在流动性需求的能力强;该比率小,则说明银行应付潜在流动性风险的能力弱。

8.存款增减变动额与存款平均余额的比例。如某周或某月该比例急剧下降,说明存款大量流失,如果该比率的下降幅度与历史同期相比差异较大,则意味着流动性风险加大。

9.流动性资产和可用头寸与未履约贷款承诺的比例。如果流动性资产和可用头寸小于未履约贷款承诺,说明商业银行现有的流动性不能满足已承诺的贷款需求,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较大。

10.证券市场价格与票面价格的比例。当这一比率小于1而商业银行决策者又不愿承担价格损失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将受影响。这样,即使有足够的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与总资产的比例较高),商业银行也缺乏流动性。唯有等到市场利率降到足够低,证券的价格不低于票面价格时,商业银行才能以合理价格变现证券。所以这一比率衡量的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能力。

11. 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中的“商业性贷款理论”、“负债管理理论”和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P94-95、97-98页)

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中的“商业性贷款理论”

1.商业性贷款理论的基本内容。商业性贷款理论认为,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的活期存款,商业银行只发放短期的、与商品周转相关联或与生产物资储备相适应的自偿性贷款,也就是发放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因为这类贷款能随着商品周转、产销过程的完成,从销售收入中得到偿还。这种理论认为,商业银行不宜发放长期贷款和消费者贷款,即使需要发放,其数额也应严格限制在银行自由资本和储蓄存款的范围内。同时,这种理论强调,办理短期贷款一定要以真实的商品交易为基础,要用真实商品票据作抵押,这样,在企业不能还款时,银行可以处理抵押品,保证资金安全。因此,人们又称之为“真实票据理论”。

当时,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程度很低,一般企业的运营资金多数来自于自有资金,只有在出现季节性、临时性资金不足时才向银行申请贷款。此外,当时人们还没有举债消费的习惯,如果发放消费者贷款未必会有市场。况且,当时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不多。资金来源的高流动性要求资金运用的高流动性。

2.对商业性贷款理论的评价。商业性贷款理论是一种典型的资产管理理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支配着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对保持银行流动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它为保持银行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找到了依据和方法,从而避免或减少了由于流动性不足或安全性不够带来的风险。

(2)能适应商品交易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需要。因为这种理论强调银行贷款以真实商品交易为基础,当社会生产扩

大,商品交易增加时,银行信贷会自动跟上;当生产缩小,商品交易减少时,信贷会自动缩减。这样既不会引起通货膨胀,也不会产生通货紧缩。正因为如此,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各国商业银行都遵循这一理论。

3.商业性贷款理论的缺陷。

(1)没有考虑贷款需求的多样化。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在发生变化,更多的人接受了举债消费的观念,消费贷款需求不断增加。同时,竞争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其他专业性金融机构,如投资公司等,形成了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巨大压力

(2)没有认识到存款的相对稳定性。尽管活期存款随存随取,但一般总会形成一个稳定余额,随着经济和银行的发展,这个稳定余额会不断增加。根据这个稳定余额发放一部分长期贷款,一般不会影响银行的流动性。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比重上升,稳定性增强,银行资金的可用程度越来越大,这一理论的弊端也就越来越突出。

(3)没有注意到贷款清偿的外部条件。贷款能否自动清偿的关键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企业生产能否正常周转,在于商品能否及时销售出去。如果企业商品销售遇到困难或发生经济危机,贷款期限再短也未必能按期自动清偿。 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中的 “负债管理理论”

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

负债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过去人们考虑商业银行流动性时,注意力都放在资产方,即通过调整资产结构,将一种流动性较低的资产转换成另一种流动性较高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则认为,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获得,而且可以通过负债管理提供。简言之,向外借钱也可以提供流动性。只要银行的借款市场广大,它的流动性就有一定保证,没有必要在资产方保持大量高流动性资产,而可以将资金投人到高盈利的贷款和投资中。 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中的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一理论的出现标志着商业银行开始对资产和负债全面管理。不论是资产管理理论,还是负债管理理论,在保持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方面都带有一定的偏向。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内容。资产负债管理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单靠资产管理,或单靠负债管理,都难以达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只有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通过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的统一管理,才能实现三者的统一。如资金来源大于资金运用,应尽量扩大资产业务规模,或者调整资产结构;反之,如资金来源小于资金运用,则应设法寻找新的资金来源。这一理论主张,管理的基础是资金的流动性;管理的目标是在市场利率变化频繁的情况下,实现最大限度的盈利;应遵循的原则是:规模对称原则、结构对称原则、速度对称原则、目标互补原则和资产分散化原则。

12. 简述衡量流动性的流动性缺口法。(P104页)

流动性缺口(Liquidity Gap)是指银行流动性资产与流动性负债之间的差额。它反映了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当银行的流动性负债大于流动性资产时,资金相对过剩,不构成流动性风险。当银行的流动性负债小于流动性资产时,说明银行有些资产或承诺没有得到现有资金来源的充分支持。银行要维持目前规模的资产,必须从外部寻找足够的资金来源。

能够有效反映资产和负债对流动性风险影响的另外几个概念还有“边际缺口”、“静态缺口”、“动态缺口”。边际缺口(Marginal Gap)反映的是银行资产和负债变化值之间的差异。边际缺口为正时,表示银行资产变动的代数值大于负债变动的代数值,正缺口相当于资金出现了净流出。如果计算流动性缺口采用的是当前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则称其为“静态缺口”(Static Gap),它提供了一家银行的流动性的现状。如果采用的是预测出来的未来数据,则称这一缺口为“动态缺口”(Dynamic Gap)。

无论是哪种缺口,只要是正缺口,就表示相应的负债不足以支撑相应的资产,就存在着必须增加资金来源的必要,也就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13. 简述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一般技术中的流动性需要测定法。(P108-109页)

在正常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在没有突发事件发生的前提下,银行对短期内流动性资金的需求还是可以进行测算的,而准确程度则主要取决于操作人员的机敏与经验。

1.经验公式法

1)对储蓄存款的预测。

储蓄存款增长额预测值= 预测期居民收人总额X(报告期居民储蓄存款增长额/报告期居民收入总额)±其他因素 2)对企业存款的预测。

企业存款平均余额预测值=预测期销售计划数X(报告期企业存款平均余额/报告期企业销售总额)x(1一流动资金

加速率)土其他因素

3)企业贷款预测

而且大都要高一些,但股票升值的机会多一些。③资本增长。一般来说,资本增长是证券投资所要求的一个目标,因为资本增长为投资者增加安全感、保持购买力和提供管理的机动性所必需。资本增长一般是通过收人的再投资和购买增长股票而获得。比较稳健的方法是通过积累得到储蓄性的投资而使资本增长。资本不一定是增长,也可能有损失。

2.按照分散化原则构建投资组合。为了达到上述投资目标,大多数投资者都按投资分散化进行组合投资。投资分散化的主要方式有:①种类分散化。种类分散化即在股票和债券这两种证券上作适当的分配。②到期时日分散化。在债券组合中对债券的到期时日加以必要分散,则可以维持一定水平的收入,并保护本金的安全。③部门或行业分散化。不同部门或行业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的收益与风险差别很大。购买来自不同行业和部门的公司发行的证券可以分散或降低风险,并可能保证一定的收人。④投资时机分散化。不要把所有资金一下子全投在带有风险的证券上,以免风险过大。

3.选择证券。证券的种类繁多,不能盲目、任意地加以选择来进行组合,而是要根据投资目标进行科学的确定。由于投资目标从本上来说就是高收益、低风险,因而所选择的证券必须能满足提高收益和减少风险的要求。

按照风险划分证券组合,基本上可分为三种类型:①低风险债券组合。一般五六种不同部门的债券就可以满足分散化的要求,如可以选择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公司债券中可以包括公用事业、电信业、银行和金融业等发行的高质量债券。②中等风险的证券组合。这种组合一般包括公用事业公司普通股股票、成熟行业中的热门公司股票、可转换债券等。③高风险的股票组合。这种组合一般包括那些销路很好、预期盈利大大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的公司股票。 31. 商业银行存款风险的概念和种类是什么?(P200页)

存款风险,是指存款业务给银千了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 一般来说,存款业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

1.存款不稳定性风险,是指因各种原因而使银行应该具有的存款总额减少的风险。 2.存款规模过度扩张风险,是指因存款过多给银行带来损失的风险。

3.利率风险,是指因利率的变动或利率结构的不合理给银行带来损失的风险。

4.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存款的难以预料的提取而导致银行发生流动性危机的可能性。

5.调节失衡风险,是指由于存款风险的不确定性而使银行削弱甚至失去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的调节作用,从而干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结构优化。

32.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类及其风险特征。(P205页)

从风险角度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类及其风险特征如下:

1.结算性中间业务。结算性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的与货币收付有关的业务。另外还包括结售汇、外币兑换、信用卡等业务。在该类业务中,由于人为错误、沟通不良、未经授权、监管不周或系统故障等原因而给客户或银行造成损失的风险。

2.融资性中间业务。融资性中间业务是指由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传统信贷以外的其他融资引起的相关业务,包括票据贴现、出口押汇、融资租赁、信托投资、理财服务中的代理沟通业务等。该类业务的风险来源是票据的真实性。

3.代理性中间业务。代理性中间业务主要包括:各类代收、代付款项,代理政策性银行和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之间的相互代理业务,代发行、买卖、承销和兑付政府、金融及企业债券,代理客户买卖外汇,代理保险,代保管和出租保险箱,代企业和个人理财以及其他代理事项等。该类业务的风险集中在操作风险上,风险较小。

4.服务性中间业务。服务性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利用现有的机构网络和业务功能优势,为客户提供纯粹的服务业务,包括提供市场信息、企业管理咨询、项目资产评估、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公司财务顾问等。该类业务的风险集中在操作风险上,风险较小。

5.担保性中间业务。担保性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向客户出售信用或为客户承担风险而引起的相关业务,包括担保、承诺、承兑、信用证等业务。该类业务也称为或有资产和或有负债,其特点是依靠银行信用,不占用资金头寸,银行处于第二债务人地位,除流动性风险外,各类风险均存在,风险较大。

6.衍生类中间业务。衍生类中间业务是指由商业银行从事与衍生金融工具有关的各类交易引起的业务,包括金融期货、期权、远期利率协议、互换业务等。这类业务风险较大,因为所有金融衍生工具的市场风险均受市场流动性及全球和地方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这类业务的风险集中在国家和转移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 操作性风险上,风险较大。

33.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的对策与措施。(P207-209页) 答:1、深化监管部门对中间业务风险的监管。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金融监管标准的国际化,金融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外部监管已显得相当重要和关键。(1)建立统一、科学、合理的中间业务风险监管体系;(2)严格控制中间业务市场的开发审批;(3)加快现代化支付清算系统的建设;(4)建立完备的中间业务监管法律法规。

2、加强中间业务风险的基础性内部管理。

对于中间业务的风险控制,关键之一在于银行内部,因此,商业银行内部应建立相互制约的组织结构,形成逐级向下的授权程序,以及逐级向上报告制度,从而形成合理的内部监察机制,加强中间业务风险的基础性管理。(1)建立具有相互制约功能的组织结构。各种功能应分别安排不同的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制度执行,避免操作人员权力的交叉和集中,是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环节。(2)健全逐级向下的授信授权程序。对于需要授信授权的中间业务,必须实行逐级向下的统一授信管理,建立统一的法人授权制度,以及严格的授信风险垂直管理体制。(3)完善逐级向上的报告制度。管理层只有充分了解中间业务的风险水平、层次、大小等实际状况,才能对其作出判断和选择,设计行动方案。因此,需要有一个基层风险信息及时呈报管理层的报告系统。 3、健全中间业务风险管理制度。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快速发展,中间业务风险管理制度作为银行中间业务防范、规避风险的基本保障体系,必须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健全。(1)完善中间业务统计制度;(2)规范中间业务的信息披露制度。商业银行既要披露各种风险状况的信息,也要披露各种风险评估和管理过程以及风险与资本匹配状况的信息;既要披露定性的信息,也要披露定量的信息;不仅要披露核心信息,还要披露附加信息。 4、优化客户结构,合理确定中间业务的范围。

根据中间业务的定价目标和中间业务市场状况,针对部分客户信誉不高、信用风险较高的现状,银行应该高度重视对客户的信用分析和评估,建立完善的客户资信评价体系,对中间业务客户实行同贷款客户同一标准的资信评定,按照客户的资信程度,确定中间业务开发的客户范围,确保与信用等级较高的客户交易,防止发生新的信用风险,将信誉较差的客户列入“黑名单”,严禁与列入“黑名单”的客户再发生新的交易,而将市场中资信程度最高的若干客户作为交易的重点客户。

34. 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债权流动或转化方式,以及合并方式。(P211-212页)

债权流动或转化方式是指商业银行按照市场原则通过将持有的不良债权流动化或将其转化为对企业的持股来实现不良资产重组的一种方式。采用这种方式的具体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债权出售或转让。即商业银行将其不良债权转售给其他经济主体,从而实现盘活资产存量、减少不良资产、、优化资产结构的目的。

2.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就是将在当前和未来产生收人现金流的金融资产转变为在资本市场上可以销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过程。在证券化交易过程中,进行资产转化的原始权益人称为资产证券发起人,发起人把持有的各种流动性较差的金融资产,分类整理为各种资产组合,出售给为证券化目的而成立的特设载体(称为发行人)。发行人以此金融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作为抵押向投资者发行可以在二级市场上流通的资产支持证券(ASset一backed Securities,ABs),用以购买原始权益人所转让的资产。特设载体的受托人把拥有的转让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支付给投资者。

一般而言,适于证券化的资产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能带来一个未来稳定的现金收人流量;资产还款期限和还款条件易于把握;资产达到一定的信用质量标准。

3.债权转股权。这里的债权转股权是指商业银行将持有的对企业的不良债权直接转化为对企业的股权,从而实现资产结构的调整,达到降低不良资产比例、减轻不良资产负担的目的。

35. 保险公司保险业务风险的含义是什么?它主要包括哪几类风险?其各自的表现形式是怎样的?(P216-217页)

保险业务风险是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业务经营预定目标与实际运营结果之间的可能偏差,即造成的可能经济损失或不确定性。

保险公司保险业务的风险主要包括保险产品风险、承保风险和理赔风险。

保险产品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保险产品具有较好的市场适应性,但价格较低,无法满足保险人正常经营的需要;(2)保险产品具有较为公平的价格,但市场的适应性较差,无法满足保险人经营风险的量的要求。或简单地说,保险产品风险包括产品设计风险和基于产品设计的展业风险。

承保风险主要表现在:(1)忽视风险责任控制,随意提高自留额、降低费率、放宽承保条件、采取高额退费;(2)超承保能力承保。

理赔风险主要表现为保险公司的内部和外部两种风险形式。内部理赔风险主要包括:(1)公司内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行为约束机制,导致虚假理赔、盲目赔付、通融赔付和以赔谋私;(2)理赔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在接到出险通知时未能及时赶到现场勘察损失原因和损失程度,或者赶到现场却无法正确判定损失原因和准确厘算赔偿金额,导致保险公司超额的成本支出。外部保险欺诈风险是投保人、被保险人及受益人以欺诈手段伪造或夸大损失,获取不合理保险赔款的违法行为。

36.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策略。(P225-226页)

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应该以资产负债管理为重点。保险公司可用的资产负债管理技术包括现金流匹配策略、久期免疫策略和动态财务分析等。

1.现金流匹配策略

现金流匹配策略中最典型的是债券贡献策略。债券贡献是指建立一套有固定收益的债券组合来应对未来债务的需要,如果利率稳定,则保险公司能够预测未来的现金流出,并能合理预测保单贷款以及违约风险,因此,保险公司可以选择与未来现金流出相适应的债券组合。但在实际中,保险公司可能出于竞争的考虑,会故意使资产和负债不相匹配,如在低利率或零利率情况下,保险公司会通过借款支付到期债务,从而降低债券组合的成本;相反,在高利率情况下,保险公司可以在允许的范围内延期支付到期债务。

如果利率水平不稳定,传统的债券贡献策略已经不起作用。动态风险需要动态管理,保险公司必须了解动态形式的资产和负债在利率变化情况下是如何变化的,据此作出相应的现金流匹配策略。建立动态的利率敏感型现金流分析模型包括产品分割、预测负债现金流、预测资产现金流和利率敏感度分析四个步骤。不同保险产品有不同的现金流形式,因此,需要对产品进行分割,分别预测。负债现金流预测是基于保险合同的未来现金流作出的预测。如果利率变化影响资产和负债现金流的情况可以确定,不同情况下的总体现金流就可以预测出来,保险公司就可以据此建立动态的资产负债现金流匹配策略。从理论上,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构建相同的资产和负债现金流,以降低该公司或该部分资产的利率风险。

2.久期免疫策略

久期免疫策略是指将资产和负债的利率敏感度进行匹配,即免疫法,目的是防止和消除利率变化带来的损失,这个目的可以通过构建资产组合来实现。

久期是投资理论中的一个时间期限结构概念。久期免疫是指无论利率如何变动,只要资产与负债的久期匹配就可以保证资产组合具有偿还公司债务的能力。保险公司的资产实际上面临着两种变动方向相反的利率风险,即价格本身的风险和投资收益的利率风险,如果保险公司资产的久期选择得当,这两种利率风险就会相互抵消。

资产与负债的久期匹配可以减少利率风险的情况仅仅适用于利率变动较小的情形。如果利率变动较大,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将发生较大变化,久期也会发生较大变化,即资产与负债的久期不再匹配,因此,保险公司要根据利率与资产久期变化的情况不断地调整资产组合。

3.动态财务分析

动态财务分析是资产负债管理的形式之一,它使保险公司能够估计公司在各种假设情况下的结果,以及不同策略下的前景。

动态财务分析包括初始条件、假设模拟情景、财务计算、优化和结果五个部分。初始条件是保险公司以往的经营记录和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假设模拟情景是动态财务分析的核心,可以通过假设不同的情景进行模拟,如一般经济条件和公司的资产负债情况等;财务计算是将各种情景模拟转换为财务结果;优化是利用单一的统计数字,如收益率等,在不同的策略间进行评估和选择。动态财务分析可以用来评价转移负债风险的策略,如保险公司可以用来评价不同的再保险计划的效力,通过同时考察不同的投资和再保险战略的共同影响,动态财务分析可以改善这些战略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37. 我国证券公司传统的三大业务及其含义。(P233-234页)

答:投资银行业务、经纪业务和自营业务是我国证券公司传统的三大业务,也是证券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

1.投资银行业务就是协助政府或公司企业销售新发行证券、为企业提供财务顾问、帮助企业进行资产重组等。投资银行业务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证券承销。证券公司承销证券要收取承销费,通常是按照承销所筹集资金的一定比率收取。

2.经纪业务就是替客户买卖已发行证券,即经纪业务是一般投资者委托证券公司买卖证券的行为。如果证券公司代客理财盈利了,那么,除了收取一定的佣金外,其余所有的盈利都应归委托的投资者所有;反之,如果出现了亏损,则亏损也应由投资者自己来承担。经纪业务是二级市场上的业务活动。

3.自营业务就是证券公司通过在自己的账户上买卖证券,以获取投资收益的行为。与经济业务不同的是,如果证券公司在自营业务中赚钱了,那么,所有的收益都归证券公司自己所有;反之,如果出现了亏损,也要由证券公司自己来承担。

38. 基金的概念及基金的分类。 (P254-256页)

基金就是将众多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然后投资于某种专门用途的资金池,包括产业投资基金、证券投资基企和风险投资基金等。但是,最普遍的基金还是证券投资基金。

按照存续期内基金份额是否可以变动分类,证券投资基金主要有两类: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和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

按照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目标的差异,证券投资基金又分为股权基金、债券基金和混合基金。

按照基金投资所承担的风险差异,共同基金又分为成长型基金、收益型基金和平衡基金等。成长型基金,即以追求长期资本利得为主要目标的互助基金。收益型基金则是以迫求固定收益为主要目标的共同基金。平衡基金则是分散投资于股票和债券的基金,希望在资本成长与固定收益间求取平衡。 39. 何为契约型基金,何为公司型基金? (P255-256页)

契约型基金,也称信托型基金,是根据一定的信托契约原理,由基金发起人和基金管理人、由基金托管人订立基金契约而组建的投资基金。基金管理公司依据法律、法规和基金契约负责基金的经营和管理操作;基金托管人负责保管基金资产,执行管理人的有关指令,办理基金名下的资金往来。投资者通过购买基金单位享有基金投资收益

公司型投资基金,是由具有共同投资目标的投资者依据公司法组成以营利为目的、投资于特定对象(如各种有价证券、货币)的股份制投资公司。

? 重点掌握:

1.金融风险的分类。 2.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

3.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 掌握:

1.金融风险的概念。 2.金融风险的特征。

3.银行业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知识点举例——按受险主体划分,金融风险如何划分 出题——多项选择题:

按金融风险主体分类,金融风险可以划分为以下哪几类风险:_________。 ( ABCD )P12页 A. 国家金融风险 B. 金融机构风险 C. 居民金融风险 D. 企业金融风险

知识点举例——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出题——论述题:

试述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P14-16页

答:金融风险的产生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同时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也有所不同。产生金融风险的基本原因在于金融企业从事货币经营和信用活动的不确定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的不完全性与不对称性;(2)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3)金融体系脆弱性加大;(4)金融创新加大金融监管的难度;(5)金融机构的经营环境缺陷;(6)金融机构内控制度不健全;(7)经济体制性的原因;(8)金融投机;(9)金融风险产生的其他原因,如国际金融风险的转移、金融生态环境、金融有效监管的原因等。 (各点再展开论述)

知识点举例——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出题——多项选择题:

信息不对称又导致信贷市场的______ _和_______,从而呆坏账和金融风险的发生。 ( AC )P20页 A. 逆向选择 B. 收入下降 C. 道德风险 D. 逆向撤资

金融风险管理课件测试(学习指导练习题)

单选题:1、按金融风险的性质可将风险划分为( C )。

A.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B.可管理风险和不可管理风险 C.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D.可量化风险和不可量化风险 2、( )是指获得银行信用支持的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遵照合同规定按时偿还债务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 A )

A. 信用风险 B.市场风险 C. 操作风险 D.流动性风险 3、以下不属于代理业务中的操作风险的是( D )

A. 委托方伪造收付款凭证骗取资金 B. 客户通过代理收付款进行洗钱活动

C. 业务员贪污或截留手续费 D. 代客理财产品由于市场利率波动而造成损失 4、( )是指金融机构或其他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因没有正确遵守法律条款,或因法律条款不完善、不严密而引致的风险。 ( C )

A. 利率风险 B. 汇率风险 C. 法律风险 D. 政策风险 多项选择题:1、关于风险的定义,下列正确的是( ABCD )。

A.风险是发生某一经济损失的不确定性 B.风险是经济损失机会或损失的可能性 C.风险是经济可能发生的损害和危险 D. 风险是经济预期与实际发生各种结果的差异 E. 风险是一切损失的总称 2、金融风险的特征是(ABCD )。

A. 隐蔽性 B. 扩散性 C. 加速性 D. 可控性 E. 非可控性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 )。

A.信用风险又被称为违约风险 B.信用风险是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一种风险 C.信用风险存在于一切信用交易活动中D. 违约风险只针对企业而言 E. 信用风险具有明显的系统性风险特征 4、国家风险的基本特征有( BD )。

A.发生在国内经济金融活动中 B.发生在国际经济金融活动中 C.只有政府和商业银行可能遭受国家风险带来的损失 D. 不论是政府、商业银行、企业,还是个人,都有可能遭受国家风险带来的损失 E.是企业决策失误引发的风险 判断题:1、风险就是指损失的大小。 ( X ) 2、不确定性是风险的基本特征。 ( √ ) 3、控制金融风险就是尽可能消除风险。 ( X ) 4、金融风险按层次可分为微观金融风险和宏观金融风险。 ( √ ) 简答题:1、简述金融风险与一般风险的比较。

答: 从金融风险的内涵看,其内容要比一般风险内容丰富得多。从金融风险的外延看,其范围要比一般风险的范围小得多。相对于一般风险:(1)金融风险是资金借贷和资金经营的风险;(2)金融风险具有收益与损失双重性;(3)金融风险有可计量和不可计量之分;(4)金融风险是调节宏观经济的机制。 2、简述金融风险的特征。

答:金融风险除具备一般风险的基本特征外,还有以下特征:(1)隐蔽性;(2)扩散性;(3)加速性;(4)可控性。 论述题:简论金融风险产生的成因。

答:产生金融风险的基本原因在于金融企业从事货币经营和信用活动的不确定性。具体包括:(1)信息的不完全性与不对称性;(2)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3)金融体系脆弱性加大;(4)金融创新加大金融监管的难度;(5)金融机构经营环境缺陷;(6)金融机构制度不健全;(7)经济体制性原因;(8)金融投机;(9)其他原因。

蓝本:

一、金融风险的分类

(一)按金融风险的形态划分

1.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方(债务人)无法履约还款或不愿意履行债务而造成债权人损失的可能性。导致信用风险的因素包括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是指借款人有没有还款的意愿。客观因素是指借款人有没有还款的经济能力。

2.流动性风险。流动性具体表现为一种获取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能力,是每一个金融机构的生命活力所在。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流动性不足而给经济主体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流动性风险可分为两类:(1)市场流动性风险;(2)现金风险。流动性风险状态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极度不流动。第二种是由于流动性资产构成的组合难以起到“缓冲器”的作用。第三种是不能以正常成本筹集资金。

3.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变动导致经济主体收入减少的风险。

4.汇率风险。汇率风险(也称外汇风险)是指一个经济主体持有的以外币计价的资产与负债、经营活动中的外汇收入与支出以及未来可能产生的以外币计价的现金流的现值,因汇率的变动而发生损失的可能性。汇率风险主要有四种:(1)买卖风险,即外汇买卖后所持头寸在汇率变动时出现损失的可能性;(2)交易结算风险,即以约定外币交易时发生的风险;(3)会计风险,即会计处理中因货币换算时所使用的汇率不同而承受的风险;(4)存货风险,即以外币计价的库存资产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风险。

5.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企业或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不健全或失效、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的风险,包括信息系统、报告系统、内部风险监控系统失灵等因素形成的风险。

假定你是公司的财务经理,公司3个月后需要借入5000万元、期限为1年的流动资金,现在市场利率为5.0%,但你预计3个月后市场利率会上升到5.5%。为规避利率上升的风险,你与甲银行签订了一份利率期权,约定执行利率为5.0%,期权费5万元。如果3个月后市场利率真的上升到5.5%,那么你将执行期权合约,按5%的利率从交易对手借入5000万元资金。请问:相对于5.5%的市场利率来说,按5%的期权利率借入资金,你隐含获利多少? 隐含利润为:5.5% X 5000 — 5%X 5000 —5 = 20(万)

知识点举例——利率变动会给相关当事人(个人、企业、金融机构)构成不同的风险。 出题——简答题:

举例说明利率风险会在哪些方面影响个人、企业和金融机构?P115页

答:利率与个人、企业和金融机构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个人通过住宅抵押贷款向银行借钱买房,在金融市场上购买企业债券或国债,购买货币市场基金等。以个人住宅抵押贷款为例,当利率上升时,个人偿还利息的负担就会加大;企业不仅会在银行存款,也会向银行申请贷款或发行企业债券等。对于借用了银行浮动利率贷款的企业来说,当市场利率上升,无疑会加重企业偿还利息的成本;银行要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还要开展其他一些投资业务。所有这些活动都会受到利率波动的影响。

金融风险管理课件测试(学习指导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麦考利存续期是金融工具利息收人的现值与金触工具(B )之比。 A.面值B.现值C.未来价值预期D.清算价值 2.利率互换交易始于2O世纪(D)。

A.30年代B.40年代C.60年代D.80年代初

3.当银行的利率敏感型资产大于利率敏感型负债时,市场利率的(A)会增加银行的利润。 A.上升B.下降 C不变 D波动

4.缺口是指利率敏感型(A)与利率敏感型负债之间的差额之间的差额。 A.资产B.现金 C资金D贷款 二、多项选择题

1.利率期货的特征有(ABCD)。

A.标准化的合约条款 B冲销交易C.公开交易的市场 D.交易主体的另一方是交易所E.场外交易 2.利率风险的常用分析方法有(AB)

A.收益分析法B.经济价值分析法 C.缺口分析法D.敏感型分析法 E存续期分析法 3.利率风险的主要形式有(ABCD)

A重新定价风险 B收益率曲线风险 C基准风险D期权性风险 E违约风险 4.利率上限可看成由一系列不同有效期限的(AC)合成。

A.借款人利率期权B.贷款人利率期权C.卖出利率期权D.买入利率期权E.利率期货 5.管理利率风险的常用衍生金融工具包括(ABCDE)。

A远期利率协定 B利率期货 C利率期权 D利率互换 E利率上限 三、判断题

1、存续期是对某一种资产或负债的利率敏感程度或利率弹性的直接衡量(对)

2、6月12日,一家公司的财务经理发现7月12日有一笔浮动利率的日元贷款利息收人,他预计7月份日元利率会下降,为避免可能的损失,他决定与一家日本公司进行利息交换,取得固定利率的美元利息收人,该互换为利率互换。(错)

3.利率风险是指未来利率的波动对收人和支出的影响。(错) 4.利率上下限的期权费支出可以为零。(对) 四、简答题

1.简述利用远期利率协定管理利率风险的利弊。

优点:(l)灵活性强;(2)信用风险低;(3)交易便利与操作性强。不足:(l)相当期货、期权而言,信用风险要大一些;(2)为场外交易,找到交易对手难或条件更苛刻;(3)结清不便;(4)放弃了利率发生有利变动带来额外收益的可能性。

2.简述利率期货的套期保值原理。

一般情况下,期货利率和现货利率的变动方向是一致的。因此,在现货市场买进或卖出一种有息资产的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进同等数额的同一有息资产就可以达到保值的目的。 五、计算题

某银行的利率敏感型资产为3000亿元,利率敏感型负债为1500亿元。 (l)试计算该银行的缺口。

(2)若利率敏感型资产和利率敏感型负债的利率均上升2个百分点,对银行的利润 影响是多少?

(1)缺口 = 利率敏感型资产 一 利率敏感型负债 1500亿元=3000亿元一1500亿元 (2)利润变动 = 缺口x利率变动幅度 30亿元 = 1500亿元x 2% 六、论述题

简论银行管理利率风险的重要性。

答:(l)利率的波动会对金融工具的价格和收益产生重大影响,这一影响可能是对我们有利的,如带来额外的收益或减少利息支出,也可能是不利的,如带来意外的损失或增加利息支出。

(2)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所有人都面临着利率风险,都有利率风险管理的需要。对现代银行而言,其利率风险本质上来源于利率性质和期限的不匹配。具体来说,一种是来源于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另一种来源于其资产组合中比重越来越高的债券投资。

(3)对商业银行而言,承受一定的利率风险是其合理利润的重要来源,但过度的利率风险不符合银行经营的审慎性原则,因此,必须对利率风险进行有效管理,保证银行的安全与稳健。

蓝本:

一、何为利率风险?举例说明利率风险会在哪些方面影响个人、企业和金融机构(见参考样题 简答题/论述题14.) 二、何为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在两者彼此大小不同的情况下,利率变动对银行利润有什么影响(见参考样题 简答题/论述题15.)

三、何为利率敏感性缺口?在不同的缺口下,利率变动对银行利润有何影响(见参考样题 简答题/论述题16.) 四、资产负债的持续期缺口的计算公式及其含义(见参考样题 简答题/论述题17.) 五、列出计算利率期货合约的利润或损失公式,并能够结合所给条件计算利润或损失(见参考样题 简答题/论述题18.) 六、何为利率期货的空头对冲和多头对冲?举例说明利率期货的多头对冲为利率现货市场保值的过程(见参考样题 简答题/论述题19.)

第七章 外汇外债风险管理

? 重点掌握:

1.外汇风险包括哪些种类,其含义如何?

2.衡量一个国家的偿债能力和外债负担的指标。 ? 掌握:

1.何为外汇风险?何为外汇敞口头寸? 2.管理外汇交易风险的商业法。 3.管理外汇交易风险的金融法。

4.何为外债结构管理?该方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知识点举例——外汇敞口头寸是外汇风险管理的基本变量。应掌握其含义。 出题——多选题:

外汇的敞口头寸包括:_________等几种情况。 ( AC ) P144页

A. 外汇买入数额大于或小于卖出数额 B.外汇交易卖出数额巨大 C. 外汇资产与负债数量相等,但期限不同 D.外汇交易买入数额巨大

知识点举例——根据外汇风险的风险结果不同,可以将外汇风险划分为:交易、折算、经济风险。应掌握各自含义。 出题——单选题:

___________,又称为会计风险,是指对财务报表会计处理,将功能货币转为记账货币时,因汇率变动而蒙受账面损失的可能性。( B ) P145页

A. 交易风险 B.折算风险 C.汇率风险 D.经济风险

知识点举例——保持不同的外汇头寸,对于外汇升/贬值的反映是不同的,多头会遭受贬值风险,空头会遭受升值风险。 出题——判断题:

拥有外汇多头头寸的企业将面临外汇贬值的风险,而拥有外汇空头头寸的企业将面临外汇升值的风险。(√)P145页

知识点举例——国际上多使用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三项指标来衡量一国的债务负担和偿债能力。还应掌握三项指标的国际警戒线是多少。确定是否投资该国? 出题——计算题:

假设一个国家当年未清偿外债余额为10亿美元,当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20亿美元,当年商品服务出口总额为8.5亿美元,当年外债还本付息总额2.5亿美元。试计算该国的负债率、债务率、偿债率。它们各自是否超过了国际警戒标准?(P157页)解:负债率=(当年末清偿外债余额/当年国民生产总值)X100% = (10 / 120)X100% = 8.33% 债务率=(当年末清偿外债余额/当年商品服务出口总额)X100% = (10 / 8.5)X100% = 117.65% 偿债率=(当年外债还本付息总额/当年商品服务出口总额)X100% = (2.5 / 8.5)X100% = 29.41%

根据国际上通行的标准,20%的负债率、100%的债务率、25%的偿债率是债务国控制外债总量和结构的警戒线。根据计算结果,该国的负债率未超出国际警戒标准,而债务率和偿债率都超出了国际警戒标准。 金融风险管理课件测试(学习指导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源于功能货币与记账货币不一致的风险是(B )。 A.交易风险B.折算风险C.经济风险D.经营风险 2.(D )货币是对外价值稳定且趋于升值的货币。 A软 B.本国 C.外国 D.硬

3.在出口或对外贷款的场合,如果预测计价结算或清偿的货币汇率贬位,可以在争得对方同意的前提下(C),以避免该货币可能贬值带来的损失。

A.延期收汇B.延期付汇C.提前收汇D.提前付汇 4.(B)的负债率、100%的债务率和25%的偿债率是债务国控制外债总量和结构的警戒线。 A.10% B.20% C.30% D.50%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国际金融组织对外债的定义,外债的特征有(ABD)。

A.外债的当事双方应具有债权债务关系 B.外债的债权债务关系须具有契约性

C.外债的债权债务关系不具有契约性 D.外债的债权债务关系必须是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 E. 外债的债权债务关系不一定必须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

2、非银行经济主体的交易风险管理方法中,商业法包括(ABDE)

A选择有利的合同货币 B.加列合同条款 C.调整价格或汇率 D.提前或推迟收付汇 E.配对 3.银行外汇头寸管理方法有( BDE )

A.远期外汇交易 B.设立合理的外汇交易头寸限额 C.货币互换 D.及时抛补敞口头寸 E.积极建立预防性头寸 4.折算风险的管理方法有(AD )

A.缺口法B.商业法C.金触法 D.合约保值法 E.财务管理法 5.国际上常用的借款方式有( ABCDE)

A.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B.外国政府贷款 C.政府混合贷款 D.出口信贷 E.银团贷款 三、判断题

1、会计风险的大小与折算方法有关。(对)

2、经济风险针对的是预期到的汇率变动。( 错)

3.衡量一国外债来源结构是否合理的主要指标是商业性贷款占外债总额的比例是否小于等于70%。( 错) 4.外债的偿还管理中,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借新债还旧债。( 对) 四、简答题

1.简述经济风险与交易风险、折算风险的区别。

答:经济风险的影响是长期的,交易风险和折算风险的影响是一次性的;经济风险引起的是潜在损失,而交易风险和折算风险引起的分别是实际损失和账面损失。

2.简述非银行经济主体的交易风险管理方法中,选择有利的合同货币所应遵循的本原则。

答:选择有利的合同货币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l)争取使用本币;(2)出口或对外贷款争取使用硬货币,进口或向外借款争取使用软货币;(3)争取使用两种以上软硬搭配的货币。 五、计算题

某欧洲公司预测美元将贬值,其美国子公司资产负债表上存在100万欧元的折算损失,该公司拟用合约保值法规避风险。已知期初即期汇率为USDI=1.1200EURO,远期汇率为USDI=l,080EURO,预期期末即期汇率为USDI=0.9800EURO,则该公司期初应卖出的远期美元是多少?

远期合约金额=预期折算损失/(期初远期汇率 一 预期期末即期汇率),则该公司期初应卖出的远期美元为: 100/(1.080一0.9800)=1000(万美元) 六、论述题

简论外汇风险管理中经济风险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答:经济风险的管理是防范、控制未预期到的汇率变动对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不仅涉及财务管理,还涉及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其基本思路是多样化分散风险,主要有财务管理法和经营管理法两种方法。其中,经济风险的财务管理方法包括构造合理的财务结构和财务多样化;经营管理法是指通过经营多样化来分散经济风险,经营多样化包括经营全球化和业务多样化两个方面。

蓝本:

一、外汇风险包括哪些种类,其含义如何(见参考样题 简答题/论述题21.)

二、衡量一个国家的偿债能力和外债负担的指标(见参考样题 简答题/论述题22.) 三、何为外汇风险?何为外汇敞口头寸(见参考样题 简答题/论述题23.) 四、管理外汇交易风险的商业法(见参考样题 简答题/论述题24.) 五、管理外汇交易风险的金融法(见参考样题 简答题/论述题24.)

六、何为外债结构管理?该方法主要包括哪些内容(见参考样题 简答题/论述题25.)

第八章 操作风险管理

? 重点掌握:

1.何为操作风险?其有哪些特点? ? 掌握:

1.操作风险类型有哪些?导致的原因有什么?

知识点举例——操作风险是除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以外的所有风险。 出题——多选题:

广义的操作风险概念把除_________和_________以外的所有风险都视为操作风险。( CD ) P162页 A. 交易风险 B.经济风险 C.市场风险 D.信用风险

知识点举例——操作风险是使当今银行业遭受的一个重要诱因。因此,搞清其原因十分必要。 出题——论述题:

结合中国金融经济环境论述操作风险事件损失的主要原因。P164-165页 答:操作风险事件导致损失发生的原因有以下七种:(1)内部欺诈;(2)外部欺诈;(3)雇用合同以及工作状况带来的风险事件;(4)客户、产品以及商业行为引起的风险事件;(5)有形资产的损失;(6)经营中断和系统错误;(7)涉及执行、交割以及交易过程管理的风险事件。

以中国的商业银行为例,近几年,操作风险发生的最常见的形式是内部欺诈和外部欺诈以及内外部相互勾结的欺诈行为。这类风险一旦发生,由于一般隐匿时间较长,银行的损失极大。这种现象说明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以及对内部控制的执行程度决定了操作风险的大小。以中国的商业银行办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为例,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面临的操作风险主要是由流程执行不严格和外部欺诈两种情况引起的。流程执行不严格导致的操作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办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过程中没有做好贷前审查和贷后检查工作,从而给银行埋下风险隐患。而外部欺诈造成的操作风险主要包括房地产开发商利用“假按揭”的形式骗取银行资金、中介金融机构伙同商家套取银行贷

款、不合格中介金融机构违规操作等情况。这种操作风险案例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屡见不鲜。 金融风险管理课件测试(学习指导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员风险是指(B)。

A执行人员错误操作带来的风险 B.缺乏足够合格员工、缺乏对员工表现的恰当评估和考核等导致的风险

C.电脑系统出现故障导致的风险 D.因产品、服务和管理等方而的问题影响到客户和企融机构的关系所导致的风险 2、下列风险中不属于操作风险的是(C)

A.执行风险B.信息风险c.流动性风险D.关系风险

3.将单一风险暴露指标与固定百分比相乘得出监管资本要求的方法是(B)。 A标准化方法B.基本指标法C,内部衡量法 D积分卡法 二、多项选择题

1.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包括(ABCD)。

A.战略 B.流程 C.基础设施 D.环境 E.评估 2.操作风险度量模型可以划分为(ABC)。

A.基本指标法 B.标准化方法 C.高级衡量法 D.积分卡法 E.损失分布法 3.操作风险的主要特点有(ABD)。

A.发生频率低,但损失大 B.单个操作风险因素和操作性损失间数量关系不清晰

C.操作风险不易界定 D.人为因素是操作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 E.操作风险发生时间具有不确定性 三、判断题

1.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完善或者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造成的直接或者间接损失的风险。( 对 ) 2.操作风险管理的流程包括建立操作风险评估系统、操作风险评估和最化、风险管理和缓释、风险监控和风险汇报。( 错 )

3.操作风险评估和测量的步骤包括收集信息、建立风险评估框架、风险监控和风险管理行动。( 错 ) 四、简答题

1.简述操作风险管理的原则。

1.根据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操作风险管理事项原则包括:

1)董事会应当意识到操作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应当批准、定期复议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框架。

2)董事会应当保证由操作上独立的、受过训练、有经验的人员对操作风险管理架构进行有效、全面而独立的审计。 3)高级管理人员有责任实施董事会批准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

4)银行应该对所有重要的产品,业务活动、管理过程、管理体系内在的操作风险进行确定和评估。 5)银行应该对操作风险和重大的损失进行日常监控,对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会进行日常报告。 6) 银行应该有相应的政策、过程和程序来控制重大的操作风险。

7) 银行应具备业务连续计划,以保证连续业务操作能力,在业务中断的情况下使损失最小。

8) 银行监管当局应要求所有银行建立一个有效的框架来确定、评估、控制和缓释操作风险,作为全面风险管理的一部分。

9) 监管当局应该直接或间接地对银行操作风险的政策、程序和做法进行日常、独立评估。 10)银行应该进行充分而公开的信息披露,让市场参与者评估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方法。 2.简述操作风险评估和侧量的步骤。 2.操作风险评估和测量包括四个步骤:

(l)收集信息。(2)风险评估框架。(3)考察和核实。(4)风险管理行动。 五、论述题

如何建立起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

构建有效操作风险管理框架是一项复杂任务,涉及大量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技术,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战略、流程、基础设施和环境。

1.操作风险管理的战略和政策

(1)操作风险管理的战略包括业务目标、金融机构治理结构、风险偏好以及相关政策阐释。操作风险管理战略一般由董事会负责,和业务发展目标相结合。

(2)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包括新产品开发、内控、信息技术、人力资源、变化管理、业务连续性规划和内部审计等多方面内容,涉及金融机构所有的业务活动。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yg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