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路实验讲义

更新时间:2024-01-29 14:2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目 录

第一部分 高频电路实验系统介绍

一、实验系统概述……………………………………………………………………2 二、实验箱箱体结构说明……………………………………………………………2 三、高频实验模块介绍及实验说明…………………………………………………4

第二部分 高频电路实验部分

实验一 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实验………………………………………………6 实验二 石英晶体振荡器实验………………………………………………………9 实验三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及通频带展宽实验…….………………………..11 实验四 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14 实验五 幅度调制器实验……………………………………………………………16 实验六 调幅波信号的解调实验……………………………………………………18 实验七 丙类功率放大器实验………………………………………………………21 实验八 变容二极管频率调制电路实验……………………………………………23 实验九 频率解调电路实验…………………………………………………………25 实验十 小功率调频发射、接收实验………………………………………………27 实验十一 相位调制器实验………………………………… ……………………….29 实验十二 锁相环及压控振荡器电路实验………………….……………………….31 实验十三 频率合成电路实验……………………………….. ……………………...36 实验十四 集成混频器电路实验……………………………………………………..40

1

高频电路实验系统介绍

一、高频电路实验系统概述

本系统由实验箱和外接实验模块两部分组成,其中外接模块采用插拔式结构设计,便于功能的扩展。实验箱带有一个0Hz~120KHz的低频信号源(可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一个20KHz~10MHz的高频信号源、一个音频接口单元。此外高频Ⅳ型实验系统还带有一个频率计单元(高频Ⅲ型无此单元)。实验箱可使用自带电源,也可通过右上角的4针电源接口从外部引入。高频电路单元采用模块式设计,将有关联的单元电路放在一个模块内。高频模块可插在实验箱的4个固定孔上,配合高、低频信号源和频率计即可进行高频电路实验。

二、实验箱箱体结构说明

箱体结构如图一所示:

图 一

1、 电源接口

实验箱提供-8V、+5V、-5V、-12V、+12V五组电源输出。当电源正常时,各组电源对应的指示灯均被点亮。 2、 低频信号源

本实验箱采用集成函数发生器ICL8038产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频率为0Hz—120KHz连续可调。使用时先选择波形,然后将“频率选择”开关打到合适的文件位,再通过“频率调节”旋钮调出所需要的频率。“幅度调节”旋钮使输出信号的幅度从0V到5V连续可调。“占空比调节” 旋钮可调节输出信号的占空比,“失真度

2

调节” 旋钮可调整正弦波的失真度。 3、 高频信号源

高频信号源采用MAX038作为信号发生器,本实验箱只能输出正弦波,频率为20KHz—10MHz连续可调,幅度从0V到5V连续可调。使用时先将“频率选择”开关打到合适的文件位,再通过“频率调节” 和“幅度调节”旋钮调出所需要的频率和幅值的信号。

4、 频率计(仅高频Ⅳ型有)

频率计的参数为:

显示:5位,红色LED显示 量程:50Hz—12MHz

精度:1%±1字 灵敏度:150mVrms 最大输入电平:10Vp-p 输入阻抗:1M欧姆

SELECT按钮为信道选择。SELECT弹起选择信道1输入,SELECT按下选择信

道2输入。数码管左侧有红、绿两个指示灯作为单位显示,红灯亮时单位为“KHz”,绿灯亮时单位为“Hz”。 5、 音频接口单元

音频接口单元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二

3

麦克风电路采用LM741放大器,其输入、输出均为耳机接口。扬声器电路采用LM386音频功率放大器,输入为耳机接口,输出有耳机接口,也有二号孔接口。如将AOUT插孔和SPIN插孔连接,输入的语音信号经功放直接进入扬声器。如AOUT插孔和SPIN插孔断开,则可从其它电路输入音频信号至SPIN。 6、外接实验模块区

外接模块采用插拔式结构设计,通过卡钉与实验箱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

注意:插拔模块要在断电的状态下进行。

三、高频模块介绍及实验说明

本系统配有十个高频模块,分别为: 1、 单、双调谐放大模块 2、 丙类功率放大模块

3、 LC振荡、石英晶体振荡模块 4、 幅度调制、解调模块 5、 频率调制、解调模块 6、 小功率调频发射模块

7、 小功率调频接收和音频放大模块 8、 相位调制模块 9、 集成混频器模块

10、集成锁相环和频率合成模块

各模块的的表面均覆有该实验电路的原理图。各模块的电源均用导线从实验箱上引入,模块上设有电源指示灯。

高频电路实验要求:

1、实验之前必须充分预习,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掌握好实验所必需的有关原理和理论知识;

2、对实验中所用到的仪器使用之前必须了解其性能、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在实验时严格遵守;

3、动手实验之前应仔细检查电路,确保无误后方能接通电源;

4、由于高频电路的特点,要求每次实验时联机要尽可能地短且整齐,不要有多余的线; 5、调节可变电容或可变电阻时应使用无感改锥;

4

6、需要更改连接线时,应先关断电源,再更改接线;

7、实验中应细心操作,仔细观察实验现象,以便于实验后进行总结; 8、实验中如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关断电源,并报告指导老师;

9、实验结束后,必须关断电源,整理好仪器、设备、工具和实验导线。

5

高频电路实验部分

实验一 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深入理解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熟悉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构成和电路各组件的作用:

2、研究不同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器起振、振荡幅度和振荡波形的影响; 3、学习使用示波器和频率计测量高频振荡器振荡频率的方法;

4、观察电源电压和负载变化对振荡幅度和振荡频率及频率稳定性的影响。 二、 预习要求:

1、复习LC振荡器的工作原理,了解影响振荡器起振、波形和频率的各种因素; 2、了解实验电路中各组件作用.

三、实验电路说明:

图2-1

C2、C3、C4、C5和L1组成振荡回路。Q1的集电极直流负载为R3,偏置电路由R1、R2、W和R4构成,改变W可改变Q1的静态工作点。静态电流的选择既要保证振荡器处于截止平衡状态也要兼顾开始建立振荡时有足够大的电压增益。Q2与R6、R8组成射

6

随器,起隔离作用。振荡器的交流负载实验电阻为R5。R7的作用是为了用频率计(一般输入阻抗为几十Ω)测量振荡器工作频率时不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 四、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万用表 3、数字频率计

4、实验箱及LC振荡、石英晶体振荡模块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研究晶体三极管静态工作点不同时对振荡器输出幅度和波形的影响:

1)将开关K1和K2均拨至1X文件,负载电阻R5暂不接入,接通+12V电源,调节

W使振荡器振荡,此时用示波器在TP1观察不失真的正弦电压波形;

2)调节W使Q1静态电流在0.5-4mA之间变化(可用万用表测量R4两端的电压来计算相应的IeQ,至少取4个点),用示波器测量并记下TP1 点的幅度与波形变化情况。 2、研究外界条件变化时对振荡频率的影响及正确测量振荡频率:

1)选择一合适的稳定工作点电流IeQ,使振荡器正常工作,利用示波器在TP3点和TP2点分别估测振荡器的振荡频率;

2)用频率计重测,比较在TP3点和TP2点测量有何不同?

3)将负载电阻R5接入电路(将开关K3拨至ON文件),用频率计测量振荡频率的变化(为估计振荡器频稳度的数量级,可每10s记录一次频率,至少记录5次),并填入表1-1。 R5 f 1 f2 f3 f4 f5 表1-1

4) 分别将开关K3拨至“OFF”和“ON”文件,比较负载电阻R5不接入电路和接入电路两种情况下,输出振幅和波形的变化。用示波器在TP1点观察并记录。

3、将开关K1和K2均拨至2X檔。比较选取电容值不同的C2、C3和C2X、C3X,反馈系数不同时的起振情况。注意改变电容值时应保持静态电流值不变。 六、实验报告要求:

1、整理各实验步骤所得的资料和波形,绘制输出振幅随静态电流变化的实验曲线。 2、分析各步骤所得的资料和波形,绘制输出振幅随静态电流变化的实验曲线。 3、回答问题:

1)为什幺静态工作点电流不合适时会影响振荡器的起振?

7

2)振荡器负载的变化为什幺会引起输出振幅和频率的变化?

3)在TP3点和TP2点用同一种仪器(频率计或示波器)所测得的频率不同是什幺原因?哪一点测得的结果更准确? 4、说明本振荡电路的特点。

8

实验二 石英晶体振荡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晶体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2、掌握晶体振荡器的设计方法及参数计算方法。 二、预习要求:

1、查阅晶体振荡器的有关数据,了解为什幺用石英晶体作为振荡回路组件能使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大大提高;

2、画出并联谐振型晶体振荡器和串联谐振型晶体振荡器的电路图,并说明两者在电结构和应用上的区别;

3、了解实验电路中各组件作用。 三 、实验电路说明:

本实验电路采用并联谐振型晶体振荡器,如图2-2所示。

图2-2

XT、C2、C3、C4组成振荡回路。偏置电路由R1、R2、W和R4构成,改变W可改变Q1的静态工作点。静态电流的选择既要保证振荡器处于截止平衡状态也要兼顾开始建立振荡时有足够大的电压增益。振荡器的交流负载实验电阻为R5。R6、R7、R8组成

9

一个π型衰减器,起到阻抗匹配的作用。 四、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万用表 3、数字频率计

4、实验箱及LC振荡、石英晶体振荡模块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接通电源;

2、测量振荡器的静态工作点:

调整图中W,测得Iemin和Iemax(可测量R4两端的电压来计算相应的Ie值); 3、测量当工作点在上述范围时的振荡器频率及输出电压。

4、研究有无负载对频率的影响:先将K1拨至OFF,测出电路振荡频率,再将K1拨至R5,测出电路振荡频率,填入表2-1,并与LC振荡器比较。

f OFF R5 表2-1

六、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实验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 2、整理实验资料;

3、比较晶体振荡器与LC振荡器带负载能力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4、说明本电路的优点。

10

实验三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及通频带展宽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高频电路实验箱的组成及其电路中各组件的作用; 2、熟悉并联谐振回路的通频带与选择性等相关知识; 3、熟悉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从而了解频带扩展; 4、熟悉和了解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性能指针和测量方法。 二、预习要求:

1、复习选频网络的特性分析方法; 2、复习谐振回路的工作原理;

3、了解谐振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动态范围、通频带及选择性等分析方法和知识。 三、实验电路说明:

本实验电路如图2-3所示。

图 2-3

单调谐回路利用谐振负载的选频特性,对经过选频的频率进行放大。电路中W、R1、R2和Re1(Re2)为直流偏置电路,调节W可改变直流工作点。C2、C3、L1构成谐振回路,调节C2可改变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改变电路的选频特性。R3为回路电阻,RL为负载电阻。 四、实验仪器:

11

1、双踪示波器 2、万用表 3、数字频率计

4、实验箱及单、双调谐放大模块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1、测量谐振放大器的谐振频率: 1)拨动开关K3至“RL”檔;

2)拨动开关K1至“OFF”档,断开R3 ; 3)拨动开关K2,选中Re2; 4)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5)高频信号发生器接到电路输入端TP1,示波器接电路输出端TP3;

6)使高频信号发生器的正弦信号输出幅度为300mV左右,调节其频率在2—11MHz之间变化,找到谐振放大器输出电压幅度最大且波形不失真的频率并记录下来;(注意:如找不到不失真的波形,应同时调节W来配合) 2、测量放大器在谐振点的动态范围: 1)拨动开关K1,接通R3; 2)拨动开关K2,选中Re1;

3)高频信号发生器接到电路输入端TP1,示波器接电路输出端TP3;

4)调节高频信号发生器的正弦信号输出频率为4MHz,调节C2使谐振放大器输出电压幅度u0 最大且波形不失真。此时调节高频信号发生器的信号输出幅度由300mV变化到1V,使谐振放大器的输出经历由不失真到失真的过程,记录下最大不失真的u0值(如找不到不失真的波形,可同时微调一下W和C2来配合),填入表3-1: Ui(mV) uo (V) Re1=2K Re2=500 300 1000 表3-1 5)再选Re2=500Ω,重复第4)步的过程;

6)在相同的坐标上画出不同Ic(由不同的Re决定)时的动态范围曲线,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3、测量放大器的通频带: 1)拨动开关K1,接通R3;

12

2)拨动开关K2,选中Re2; 3)拨动开关K3至“RL”檔;

4)高频信号发生器接到电路输入端TP1,示波器接电路输出端TP3;

5)调节高频信号发生器的正弦信号输出频率为4MHz,信号输出幅度为300mV左右,调节 C2使输出电压幅度u0最大且波形不失真(注意检查一下此时谐振放大器如无放大倍数可调节W)。以此时回路的谐振频率4MHz为中心频率,保持高频信号发生器的信号输出幅度不变,改变频率由中心频率向两边偏离,测得在不同频率时对应的输出电压uo,频率偏离的范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将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并计算回路的谐振频率为4MHz时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和回路的通频带;

6)拨动开关K1,断开R3,重复第5)步。比较通频带的情况。 六、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实验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

2、整理各实验步骤所得的资料和图形,绘制出单谐振回路接与不接回路电阻时的幅频特性和通频带,分析原因;

3、分析Ic的大小不同对放大器的动态范围所造成的影响。 4、谈谈实验的心得体会。

13

实验四 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高频电路实验箱;

2、熟悉双调谐回路放大器幅频特性分析方法; 二、预习要求:

1、复习谐振回路的工作原理; 2、了解实验电路中各组件作用;

3、了解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与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异同之处。 三、实验电路说明:

本实验电路如图2-4所示。

图2-4

双调谐放大器是利用谐振回路作为负载,利用谐振回路的选频特性实现具有滤波性能的窄带放大器。电路中,W、R1、R2和Re1为9013的直流偏置电路,调节W可改变其直流工作点。C2、C3、L1、构成一级调谐回路,C10、C9、L2构成二级谐振回路,C7、C8为级间耦合电容。RL为负载电阻。 四、实验仪器: 1、 双踪示波器 2、 万用表

14

3、 数字频率计

4、实验箱及单、双调谐放大模块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1、测量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频率特性:

1)拨动开关K1,选中C7=10p;拨动开关K2至“RL”檔; 2)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3)高频信号源输出端接到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电路的输入端TP1,示波器接电路输出端TP3;

4)使高频信号源的正弦信号输出幅度为300mV左右,输出频率在3.5MHz,反复调节C2、C10、W使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幅度最大且波形不失真;

5)以此时回路的谐振频率3.5MHz为中心频率,保持高频信号源的信号输出幅度不变,改变频率由中心频率向两边偏离,测得在不同频率时对应的输出电压uo,频率偏离的范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将测量的结果填入表4-1。 F(MHz) Uo (mV) C8=12pF C7=8pF 3.5 表4-1 6)选C8=20pF,重复第3)---5)步的过程。 六、实验报告要求:

1、画出实验电路的交流等效电路;

2、整理各实验步骤所得的资料和图形,绘制出双调谐回路接不同耦合电容时的幅频特性和通频带,分析原因;

3、比较单、双调谐回路的优缺点; 4、谈谈实验的心得体会。

15

实验五 幅度调制器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集成模拟乘法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集成模拟乘法器构成的振幅调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3、学习调制系数m及调制特性(m~ Um )的测量方法,了解m<1 和m=1及 m>1时调

Ω

幅波的波形特点。 二、 预习要求:

1、预习幅度调制器的有关知识;

2、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分析实验电路中用1496乘法器调制的工作原理,并分析计算各引脚的直流电压;

3、了解调制系数m的意义及测量方法; 4、分析全载波调幅信号的特点; 5、了解实验电路中各组件作用。 三、实验电路说明:

本实验电路如图2-5所示。

图2-5

MC1496是一个集成模拟乘法器电路。模拟乘法器是一种完成两路互不相关的模拟信号 (连续变化的两个电压或电流)相乘作用的电子器件。它是利用晶体管特性的非线性巧妙的进行结合实现调幅的电路。使输出中仅保留晶体管非线性所产生的两路输入信号的乘积这一项,从而获得良好的乘法特性。图中MC1496芯片引脚1和引脚4接两

16

个51Ω和两个75Ω电阻及51K电位器用来调节输入馈通电压,调偏W,有意引入一个直流补偿电压,由于调制电压UΩ与直流补偿电压相串联,相当于给调制信号UΩ迭加了某一直流电压后与载波电压Uc相乘,从而完成普通调幅。如需要产生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波,则应仔细调节W,使MC1496输入端电路平衡。另外,调节W也可改变调制系数m。1496芯片引脚2和引脚3之间接有负反馈电阻R3,用来扩展UΩ的输入动态范围。载波电压Uc由引脚8输入。

MC1496芯片输出端(引脚6)接有一个由并联L1、C5回路构成的带通滤波器,原因是考虑到当Uc幅度较大时,乘法器内部双差分对管将处于开关工作状态,其输出信号中含有3ωc±Ω、5ωc±Ω、……等无用组合频率分量,为抑制无用分量和选出ωc±Ω分量,故不能用纯阻负载,只能使用选频网络。 四、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万用表

3、实验箱及幅度调制、解调模块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接通电源;

2、调节高频信号源使其产生fc=8MHz幅度为200mV左右的正弦信号作为载波接到幅度调制电路输入端TP1,从函数波发生器输出频率为fΩ=1KHz幅度为600mV左右的正弦调制信号到幅度调制电路输入端TP2,示波器接幅度调制电路输出端TP3; 3、反复调整W及C5使之出现合适的调幅波,观察其波形并测量调制系数m; 4、调整UΩ的幅度(调制信号幅度)和W及C5,同时观察并记录m< 1、m=1及m>1时的调幅波形;

5、在保证fc、fΩ和Ucm(载波幅度)一定的情况下测量m—UΩ曲线。 六、实验报告要求:

1、整理各实验步骤所得的资料和波形,绘制出m—UΩ调制特性曲线; 2、分析各实验步骤所得的结果。

17

实验六 调幅波信号的解调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了解调幅波的原理,掌握调幅波的解调方法;

2、了解大信号峰值包络检波器的工作过程、主要指针及波形失真,学习检波器电压传输系数的测量方法;

3、掌握用集成电路实现同步检波的方法。 二、 预习要求:

1、复习二极管包络检波原理和模拟乘法器工作原理; 2、复习用集成模拟乘法器构成的同步检波器的工作原理; 3、了解实验电路中各组件作用;

4、了解检波器电压传输系数Kd的意义及测量方法。 三、实验电路说明:

1、幅度解调实验电路(一)---- 二极管包络检波器如图2-6所示。

图2-6

二极管包络检波是利用电容的充放电原理对已调波进行解调的。图中C1、C2为不同的检波负载电容,当其取值过小时,检波器输出的纹波较大。R2、R3为交流负载电阻,如过小,将出现负峰切割失真。

2、幅度解调实验电路(二)---同步检波器如图2-7所示。

本电路中MC1496构成解调器,载波信号加在8—10脚之间,调幅信号加在1—4脚之间,相乘后信号由12脚输出,经C6、C7和R12组成的低通滤波器输出解调出来的调制信号。

18

图2-7 四、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万用表

3、实验箱及幅度调制、解调模块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二极管包络检波器:

1、从P1端输入载波频率fc=8MHz、调制信号频率fΩ=1KHz左右、U0为1V左右的调幅波(可从幅度调制器电路获得,注意每次均应调整好幅度调制器电路使其输出理想的调幅波),K1接C2,K2接负载电阻R3,用示波器测量检波器电压传输系数Kd。

2、观察并记录不同的检波负载对检波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1)令输入调幅波的m>0.5,fc=8MHz、fΩ=1KHz和fΩ=10KHz,选择不同的检波负载电容,观察并记录检波器输出波形的变化;

2)令输入调幅波的m>0.5,fc=8MHz和fΩ=1KHz,选择不同的外接负载电阻R2和R3,观察并记录检波器输出波形的变化,此时,接入的检波电容应选择合适的电容值。

19

(二)集成电路构成的同步检波器:

1、从高频信号源输出fc=8MHz、uc=200mV的正弦信号到幅度解调电路的P1端作为同步信号(与调幅电路的载波相同);

2.从幅度解调电路的P2 端依次输入载波频率fc=8MHz,fΩ=1KHz ,U0 =1V左右,调制度分别为m=0.3、m=1及m>1的调幅波。分别记录解调输出波形,并与调制信号相比较;

3.将抑制载波的调幅波加至P2端,观察并记录解调输出波形,并与调制信号相比较。

六、实验报告要求:

1、 整理各实验步骤所得的资料和波形,分析各实验步骤所得的结果。

2、 在二极管包络检波器电路中,如果m=0.5、R1=10K、fΩ=1KHz,试估算一下本实验不产生惰性和负峰失真时,负载电阻和检波负载电容值应各是多少? 3、实验的心得体会。

20

实验七 丙类功率放大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初步掌握高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计算和设计过程;

2、了解电源电压与集电极负载对功率放大器功率和效率的影响。 二、预习要求:

1、复习谐振功率放大器的原理及特点;

2、分析图2-8所示的实验电路,说明各组件的作用。 三、实验电路说明:

本实验电路如图2-8所示:

W100KP4P2L1C430pFC710uFL2GNDL147uHGND+12VC60.1uFVoutTP1KR92KLEDmAP5C220pFR15.6KmAP3GNDR14Q29013Q39013Q13DG12GNDP1C1Uin1000p75R42.2R3C3220.1uFR5100GNDR210KC50.1uF

图2-8

本电路由两级组成:Q2等构成前级推动放大,Q1为负偏压丙类功率放大器,Q3起过流保护作用。R4、R5提供基极偏压(自给偏压电路),L1为输入耦合电路,主要作用是使谐振功放的晶体三极管的输入阻抗与前级电路的输出阻抗相匹配。L2为输出耦合回路,使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的最佳负载电阻与实际负载电阻相匹配。R14为负载电阻。

四、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1

2、万用表

3、实验箱及丙类功率放大模块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将P2、P3用导线短接,将开关拨到接通R14的位置,用万用表测量3DG12的发射极电压。通过原理图上的参数,可计算发射极电流。

2、检查无误后打开电源开关,调整W使万用表电压的指示最小(时刻注意监控电流不要过大,否则损坏晶体三极管);

3、将示波器接在TP1和地之间,在输入端P1接入10MHz幅度约为1000mV的高频正弦信号,缓慢增大高频信号的幅度,直到示波器出现波形。这时调节L1、L2,使集电极回路谐振,即示波器的波形为最大值且不失真,电压表的指示为最小值。

4、根据实际情况选两个合适的输入信号幅值,分别测量各工作电压和峰值电压及电流,并根据测得的资料分别计算: 1) 电源给出的总功率; 2) 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 3) 三极管的损耗功率; 4) 放大器的效率。 六、实验报告要求:

1、根据实验测量的数值,写出下列各项的计算结果: 1)电源给出的总功率; 2)放大电路的输出功率; 3)三极管的损耗功率; 4)放大器的效率。

2、说明电源电压、输出电压、输出功率的关系。

22

实验八

一、 实验目的:

变容二极管频率调制电路实验

1、了解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原理和测试方法; 2、了解调频器调制特性及主要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 3、观察寄生调幅现象,了解其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 二、 预习要求:

1、复习变容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及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调制特性; 2、复习角度调制的原理和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的组成形式 三、 实验电路说明:

本实验电路如图2-9所示。

L3W1100KR31KR14.7KQ9013C1R28.2K2.2uFR4TP2510KC2390pFL110uHC32000pFL247uHD12CC1CC85100pFR71.5KTP1C4300pFC568pFC632pFTP3R510KGNDGNDC947uH0.1uFGNDC100.1uFW220K+12VLEDR82KC71uFP1uinGND

图2-9

本电路由LC正弦波振荡器与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两部分组成。图中晶体三极管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器。C1为基极耦合电容,Q的静态工作点由W1、R1、R2及R4共同决定。L1、C5与C2、C3组成并联谐振回路。调频电路由变容二极管D1及耦合电容C6组成,W2与R7为变容二极管提供静态时的反向直流偏置电压,R5为隔离电阻。C7与高频扼流圈L2给调制信号提供通路,C8起高频滤波作用。 四、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3

2、万用表

3、 实验箱及频率调制、解调模块 4、 数字频率计 5、调制度测量仪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静态调制特性测量 1)接通电源;

2)输入端不接调制信号,将频率计接到TP1端,示波器接至TP2观察波形; 3)调节W1使振荡器起振,且波形不失真,振荡器频率约为6.5MHz; 4)调节W2使TP3处的电压变化,将对应的频率填入表5-1。 Ud(V) f0(MHz) 表5-1

2、动态测试:

调节频率调制电路的f0 =6.5MHz,从P1端输入F=2KHz的调制信号Um,用调制度测量仪在输出TP1端观察Um与调频波上下频偏的关系,将对应的频率填入表5-2。

Um(V) ⊿f(MHz) 上 ⊿f(MHz) 下 0 0.1 0.2 0.3 表5-2

六、 实验报告要求:

1、整理各项实验所得的资料和波形,绘制静态调制特性曲线; 2、求出调制灵敏度S。

0.4 0.5 0.6 0.7 0.8 0.9

24

实验九 频率解调(相位鉴频器)电路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乘积型相位鉴频器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电路结构;; 2、熟悉相位鉴频器的和其特性曲线的测量方法; 3、观察移相网络参数变化对鉴频特性的影响;

4、通过将变容二极管调频器与相位鉴频器进行联机实验,了解调频和解调的全过程。 二、 预习要求:

1、复习相位鉴频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电路组成; 2、认真阅读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电路中各组件的作用 三、实验电路说明:

本实验电路如图2-10所示。

图2-10

四、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万用表 3、数字频率计

4、实验箱及频率调制、解调模块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用逐点描绘法测绘乘积型相位鉴频器的静态鉴频特性:

1)用高频信号源从P1端输入一幅度适中、6.5MHz的的正弦信号; 2)将开关K1拨至R5檔;

25

3)用万用表测鉴频器的输出电压:在5—8MHz的范围内,以每格0.2 MHz的间隔测量相应的输出电压,记录下来并绘制出静态鉴频特性曲线;

4)将开关K1拨至R6档,重复第2)步的工作,并与之比较; 2、观察调频信号解调的电压波形: 1)将调频电路中心频率调为6.5MHz; 2)将鉴频电路的中心频率也调谐为6.5MHz;

3)将F=2KHz的调制信号加至调频电路的输入端进行调频,将调频输出信号(调频电路中的TP1端)送入相位鉴频器的输入端P1;

4)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测调制信号和解调信号,比较二者的异同。将调制信号的幅度改变,观察波形变化,分析原因。 六、实验报告要求:

1、整理各项实验所得的资料和波形,绘制出曲线; 2、分析回路参数对鉴频特性的影响; 3、分析讨论各项实验结果。

26

实验十 小功率调频发射、接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掌握调频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原理和调试方法。 2、掌握音频功放原理和调试方法。 二、预习要求:

1、 复习发射机和接收机的组成原理。 2、 复习音频功放电路的原理。 三、实验电路说明:

小功率调频发射电路由频率调制电路和高频功率放大电路组成,而小功率调频接收电路由单片调频接收芯片MC3362和外围电路组成。此外调频接收模块上还有音频放大电路。其电路如下所示:

C33.3pANN1L110uHC20.01u1C120.01uC110.01u242322212019181716151413C139pU2123456789101112L4560nHOSC18.432MHz13XT210.245MC468pLB2455KC60.1uC70.1uR110KC50.1uLB110.7MR33.3KR4C90.01u10KC100.001uR530K42+5VMC3362PR660KC152nLM358Vout1R268KL2680uHC8180p

图2—11a 小功率调频接收电路

27

图2—12 音频放大电路

图2-11b 发射电路

28

发射电路中,前级为二极管调频电路,后级为功率放大电路。调节前级电路中的中周可使调频电路中的电感量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发射的载波频率。

来自天线的信号经匹配电路的选频后输入MC3362的1脚,一本振频率在21脚由一个18.432MHz的晶振给出。该信号与输入信号进行第一级混频后经10.7M陶瓷滤波器输出第一中频信号,从17脚送至第二混频器。第二级本振决定于3、4脚上的10.245M的晶体,第二本振与第一中频混频后,经455K陶瓷滤波器输出第二中频信号。二中频信号经第七脚进行限幅放大,以保证幅度的平稳。放大后的信号在内部进行鉴频解调,得到低频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后经13脚输出,然后经过滤波放大后输出。 四、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万用表

3、实验箱及小功率调频发射模块 4、小功率调频接收、音频放大模块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小功率调频发射实验:

(1)从函数波发生器输入一2K,4V左右的正弦波(音频)信号到模块的“Vin”端作为调制信号,调整频率调制电路使其在“TP2”端输出理想的波形;

(2)按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调试方法调整电路使其“TP1”端输出最大且不失真(此时应首先调节前级的调制电路,然后再调节后级的放大电路); (3)将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的天线拉出,使其处于发射状态。 2、小功率调频接收实验:

将天线拉出,调节发射电路的中周ZL7(此时适当调节W2以调整调制频率的频偏,必要时可调节W1、W3),使“VOUT”端输出基本清晰的低频波形,可适当调整发射端输入的低频信号的幅度,以得到良好的波形。 3、音频放大实验

音频功放电路的输入端“VIN” 接实验箱的低频信号发生器或调频接收电路的“Vout”端,“SPEAKR”端接实验箱音频接口的“SPIN”。调节音频放大器电路的W2,使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大且清晰,输出波形基本不失真。改变输入信号频率,扬声器发出的声音音调应随之改变。 六、实验报告要求:

1、分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调试经验;

29

2、分析发射接收系统以及由它们组成的整个无线通信系统。

30

实验十一 相位调制器实验

一、 实验目的:

掌握相位调制器的原理和调试方法。 二、 预习要求:

复习相位调制的三种方法:可变移相法、可变时延法、向量合成法。 复习可变移相法调相电路的基本原理。 三、 实验电路说明

UcR115KC13300pL110uHC23300pVoutC41uR5150KD12CC1CC30.47uUsL247uH+12VR250KC60.1uFC50.1uR41K

图2—13 相位调制器电路

Uc为载波信号的输入端,Us为调制信号的输入端。该电路是利用由电感L和变容二

极管组成的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随变容二极管结电容变化而变化来实现调相的。图中C1、C2对载波频率相当于短路,是耦合电容。C3的作用是保证变容二极管上能加上反向直流偏压,而对于载波相当于短路。R5为隔离电阻。 四、 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实验箱及小功率调频接收、相位调制模块 3、调制度测量仪 五、 实验内容及步骤

(1)调节高频信号源使其产生fc =6.5MHz,1V左右的正弦信号作为载波接到相位调制电路的Uc端,从函数波发生器输出频率为fΩ=1KHz左右的正弦调制信号到Us端,示波器接相位调制电路输出端Vout。

31

(2)反复调节电位器W及输入调制信号的幅值,使输出端出现较明显的调相波。用调制度测量测量并计算调相指数m。

(3)在保证fc、fΩ和Ucm一定的情况下测量m—UΩm(调制信号幅度)曲线。 六、实验报告要求:

分析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调试经验。

32

实验十二 锁相环及压控振荡器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深入了解锁相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2、了解锁相环环路的锁定状态、失锁状态、同步带、捕捉带等基本概念。 3、掌握锁相环主要参数的测试方法。 二、预习要求:

1、复习及锁相环工作原理,掌握环路主要部件、环路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 2、熟悉实验电路元器件和各部分的作用。 三、实验电路说明:

本实验电路如图2-14所示。

图2-14

U1构成一个振荡器,作为锁相环的输入信号。改变W,可改变其输出信号的频率。U2构成锁相环,它的输出信号频率受输入信号的控制。

锁相环由鉴相器(PD)、环路滤波器(LF)及压控振荡器(VCO)组成,如图2-15所示。

ui(t)PDud(t)uc(t)LFVCOuo(t)

图2-15 锁相环方框图

模拟锁相环中,PD是一个模拟乘法器,LF是一个有源或无源低通滤波器。锁相环路

是一个相位负反馈系统,PD检测ui(t)与uo(t)之间的相位误差并进行运算形成误差电压ud(t),LF用来滤除乘法器输出的高频分量(包括和频及其它的高频噪声)形成控制电压

33

uc(t),在uc(t)的作用下、uo(t)的相位向ui(t)的相位靠近。设ui(t)=Uisin[ωit+θi(t)],uo(t)=Uocos[ωit+θo(t)],则ud(t)=Udsinθe(t),θe(t)=θi(t)-θo(t),故模拟锁相环的PD是一个正弦PD。设uc(t)=ud(t)F(P),F(P)为LF的传输操作数,VCO的压控灵敏度为K o,则环路的数学模型如图2-16所示。

?i(t)++?e(t)-Udsin( )ud(t)F(P)uc(t)Ko?o(t)

P图2-16 模拟环数学模型

当θe(t)≤π/6时,Udsin?e(t)?Ud?e,令Kd=Ud为PD的线性化鉴相灵敏度、

单位为V/rad,则环路线性化数学模型如图2-17所示。

?i(t)+-+?e(t)KdF(P)KoP?o(t)

图2-17 环路线性化数学模型

由上述数学模型进行数学分析,可得到以下重要结论:

? 当uI(t)是固定频率正弦信号(θI(t)为常数)时,在环路的作用下,VCO输出信号频率可以由固有振荡频率ωo(即环路无输入信号、环路对VCO无控制作用时VCO的振荡频率),变化到输入信号频率ωI,此时θo(t)也是一个常数,ud(t)、uc(t)都为直流。我们称此为环路的锁定状态。定义Δωo=ωI-ωo为环路固有频差,Δωp表示环路的捕捉带,ΔωH表示环路的同步带,模拟锁相环中Δωp<ΔωH。当|Δωo|<ΔωP时,环路可以进入锁定状态。当|Δωo|<ΔωH时环路可以保持锁定状态。当|Δωo|>ΔωP时,环路不能进入锁定状态,环路锁定后若Δωo发生变化使|Δωo|>ΔωH,环路不能保持锁定状态。这两种情况下,环路都将处于失锁状态。失锁状态下ud(t)是一个上下不对称的差拍电压,当ωI>ωo,ud(t)是上宽下窄的差拍电压;反之ud(t)是一个下宽上窄的差拍电压。

? 环路对θI(t)呈低通特性,即环路可以将θI(t)中的低频成分传递到输出端,θ

I

(t)中的高频成分被环路滤除。或者说,θo(t)中只含有θI(t)的低频成分,θI(t)中的

高频成分变成了相位误差θe(t)。所以当uI(t)是调角信号时,环路对uI(t)等效为一个带通滤波器,离ωI较远的频率成分将被环路滤掉。

? 环路自然谐振频率ωn及阻尼系数ζ两个重要参数。ωn越小,环路的低通特性截

34

止频率越小、等效带通滤波器的带宽越窄;ζ越大,环路稳定性越好。

? 当环路输入端有噪声时,θI(t)将发生抖动,ωn越小,环路滤除噪声的能力越强。 有关锁相环理论的详细论述,请读者参阅有关文献。

在本套实验装置中,鉴相器、环路滤波器、压控振荡器采用集成锁相环芯片CD4046,CD4046它包括鉴相器和压控振荡器。它的组成框图如下:

图2—18

该片内有两个鉴相器供选择,一个是异或门鉴相器,一个是鉴频-鉴相器。 四、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万用表 3、数字频率计

4、实验箱及集成锁相环、频率合成模块 五、实验步骤:

1、观察模拟锁相环的锁定状态、失锁状态及捕捉过程。

环路锁定时,TP2处的电压ud为近似锯型波的稳定波形,环路输入信号频率等于反馈信号频率,即TP3与TP1处的频率相等。环路失锁时ud为差拍电压(不稳定的波形,环路输入信号频率与反馈信号频率不相等,即此时TP3与TP1处的频率不相等。

35

根据上述特点可判断环路的工作状态,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1)观察锁定状态与失锁状态

接通电源后用示波器观察TP2处的电压 ud,若ud为稳定的方波,这说明环路处于锁定状态。用示波器同时在TP1和TP3处观察,可以看到两个信号频率相等。也可以用频率计分别测量TP1和TP3频率。在锁定状态下,向某一方向变化W1,可使TP1和TP3处的频率不再相等,环路由锁定状态变为失锁。

接通电源后ud也可能是差拍信号,表示环路已处于失锁状态。失锁时ud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就是锁定状态下ud的变化范围(对应于环路的同步范围)。环路处于失锁状态时,TP1和TP3处的频率不相等。调节W使ud的频率改变,当频率改变到某一程度时ud会突然变成稳定的方波,环路由失锁状态变为锁定状态。 (2)观察环路的捕捉带和同步带:

环路处于锁定状态后,慢慢增大W1,使ud增大到锁定状态下的最大值ud1(此值不大于+12V);继续增大W1,ud变为非稳定状态,环路失锁。再反向减小W1,ud的频率逐渐改变,直至波形稳定。记环路刚刚由失锁状态进入锁定状态时鉴相器输出电压为ud2;继续减小W,使ud减小到锁定状态下的最小值ud3;再继续减小W,使环路再次失锁。然后反向增大W,记环路刚刚由失锁状态进入锁定状态时鉴相器输出电压为ud4。

令ΔV1=ud1- ud3,ΔV2=ud2- ud4,它们分别为同步范围内及捕捉范围内环路控制电压的变化范围,可以发现ΔV1>ΔV2。设VCO的灵敏度为K0(HZ/V),则环路同步带ΔfH及捕捉带ΔfP分别为:ΔfH =K0ΔV1/2 ,ΔfP =K0ΔV2/2 。

应说明的是,由于VCO是晶体压控振荡器,它的频率变化范围比较小,调节W1时环路可能只能从一个方向由锁定状态变化到失锁状态,此时可用ΔfH =K0(ud1-6)或ΔfH =K0(6-ud3)、ΔfP =K0(ud2-6)或ΔfP =K0(6-ud4)来计算同步带和捕捉带,式中6为ud变化范围的中值(单位:V)。 作上述观察时应注意:

? TP2处的差拍频率低但幅度大,而TP1和TP3的频率高但幅度很小,用示波器观察这些信号时应注意幅度旋钮和频率旋钮的调整。

? 失锁时,TP1和TP3频率不相等,但当频差较大时,在鉴相器输出端电容的作用下,ud幅度较小。此时向某一方向改变W,可使ud幅度逐步变大、频率逐步减小,环路进入锁定状态。 六、实验报告要求

1、总结锁相环锁定状态及失锁状态的特点。

36

2、设K0=18 HZ/V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环路同步带ΔfH及捕捉带ΔfP 。

设VCO固有振荡频率f0 不变,环路输入信号频率可以改变,试拟订测量环路同步带及捕捉带的步骤

37

实验十三 频率合成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频率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熟悉频率合成电路的组成及其电路中各组件的作用。 二、预习要求:

复习频率合成的基本方法和频率合成器电路的主要技术指针; 三、实验电路说明:

本实验电路如图2-19所示。

图2-19

CD4046是通用的CMOS锁相环集成电路,其特点是电源电压范围宽(为3V-18V),输入阻抗高(约100MΩ),动态功耗小,在中心频率f0为10kHz下功耗仅为600μW,属微功耗器件。CD4046的引脚采用 16 脚双列直插式,各引脚功能如下:

1脚相位输出端,环路入锁时为高电平,环路失锁时为低电平。2脚相位比较器的输出端。3脚比较信号输入端。4脚压控振荡器输出端。5脚禁止端,高电平时禁止,低电平时允许压控振荡器工作。6、7脚外接振荡电容。8、16脚电源的负端和正端。9脚压控振荡器的控制端。10脚解调输出端,用于FM解调。11、12脚外接振荡电阻。13脚相位比较器的输出端。14脚信号输入端。15脚内部独立的齐纳稳压管负极。

38

图2-20 图2-21

图2-20是CD4046内部电原理框图,主要由相位比较、压控振荡器(VCO)、线性

放大器、源跟随器、整形电路等部分构成。比较器采用异或门结构,当两个输人端信号Ui、Uo的电平状态相异时(即一个高电平,一个为低电平),输出端信号UΨ为高电平;反之,Ui、Uo电平状态相同时(即两个均为高,或均为低电平),UΨ输出为低电平。当Ui、Uo的相位差Δφ在0°-180°范围内变化时,UΨ的脉冲宽度m亦随之改变,即占空比亦在改变。从比较器的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如图2-21所示)可知,其输出信号的频率等于输入信号频率的两倍,并且与两个输入信号之间的中心频率保持90°相移。从图中还可知,fout不一定是对称波形。对相位比较器,它要求Ui、Uo的占空比均为50%(即方波),这样才能使锁定范围为最大。

相位比较器是一个由信号的上升沿控制的数字存储网络。它对输入信号占空比的要求不高,允许输入非对称波形,它具有很宽的捕捉频率范围,而且不会锁定在输入信号的谐波。它提供数字误差信号和锁定信号(相位脉冲)两种输出,当达到锁定时,在相位比较器Ⅱ的两个输人信号之间保持0°相移。

对相位比较器而言,当14脚的输入信号比3脚的比较信号频率低时,输出为逻辑“0”;反之则输出逻辑“1”。如果两信号的频率相同而相位不同,当输人信号的相位滞后于比较信号时,相位比较器输出的为正脉冲,当相位超前时则输出为负脉冲。在这两种情况下,从1脚都有与上述正、负脉冲宽度相同的负脉冲产生。从相位比较器输出的正、负脉冲的宽度均等于两个输入脉冲上升沿之间的相位差。而当两个输入脉冲的频率和相位均相同时,相位比较器的输出为高阻态,则1脚输出高电平。上述波形如图2-21所示。由此可见,从1脚输出信号是负脉冲还是固定高电平就可以判断两个输入信号的情况了。

39

CD4046锁相环采用的是RC型压控振荡器,必须外接电容C1和电阻R1作为充放电组件。当PLL对跟踪的输入信号的频率宽度有要求时还需要外接电阻R2。由于VCO是一个电流控制振荡器,对定时电容C1的充电电流与从9脚输入的控制电压成正比,使VCO的振荡频率亦正比于该控制电压。当VCO控制电压为0时,其输出频率最低;当输入控制电压等于电源电压VDD时,输出频率则线性地增大到最高输出频率。VCO振荡频率的范围由R1、R2和C1决定。由于它的充电和放电都由同一个电容C1完成,故它的输出波形是对称方波。一般规定CD4046的最高频率为1.2MHz(VDD=15V),若VDD<15V,则fmax要降低一些。

CD4046内部还有线性放大器和整形电路,可将14脚输入的100mV左右的微弱输入信号变成方波或脉冲信号送至两相位比较器。源跟踪器是增益为1的放大器,VCO的输出电压经源跟踪器至10脚作FM解调用。齐纳二极管可单独使用,其稳压值为5V,若与TTL电路匹配时,可用作辅助电源。

综上所述,CD4046工作原理如下:输入信号 Ui从14脚输入后,经放大器A1进行放大、整形后加到相位比较器的输入端,图13-2开关K拨至2脚,则比较器将从3脚输入的比较信号Uo与输入信号Ui作相位比较,从相位比较器输出的误差电压UΨ则反映出两者的相位差。UΨ经R3、R4及C2滤波后得到一控制电压Ud加至压控振荡器VCO的输入端9脚,调整VCO的振荡频率f2,使f2迅速逼近信号频率f1。VCO的输出又经除法器再进入相位比较器,继续与Ui进行相位比较,最后使得f2=f1,两者的相位差为一定值,实现了相位锁定。若开关K拨至13脚,则相位比较器工作,过程与上述相同,不再赘述。 图2-19为用CD4046与BCD加法计数器CD4518构成的100倍频电路。刚开机时,f2可能不等于f1,假定f2

3、实验箱及集成锁相环、频率合成模块 五、实验步骤:

1、将开关K1向下拨(即R3未接进电路);

40

2、从函数波发生器输出一频率在10~200Hz之间的方波信号至本电路的Uin处,适当调节其幅度,用示波器在Uout处观察,可见到一逐渐稳定在100fin的方波信号,同时用示波器在Uin 处观察并比较两处的波形; 3、将开关K1向上拨,将R3接进电路;

4、从Uin处接入一频率在10~200Hz之间的方波信号(可从函数波发生器引入),用示波器在Uout处观察, 同时用示波器在Uin 处观察并比较两处的波形,可见Uout处的波形不稳定,思考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41

实验十四 集成混频器电路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集成乘积混频器的工作原理;

2、了解本振电压幅度和模拟乘法器的偏置电流对混频增益的影响; 3、学习利用直流负反馈改善集成混频器动态工作范围的方法; 4、观察混频器寄生信道的干扰现象。 二、预习要求:

1、了解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和变频器的基本原理;

2、了解采用模拟乘法器实现混频的基本原理,熟悉实验电路及电路中各组件的作用。 三、实验电路说明:

本实验电路如图2-22所示。

图2-22

图中,Q1与电容C1、C2、C3、C4及L1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作为本地振荡器。Q2和Q3分别构成两级射随器起缓冲隔离的作用。本振电压从TP1端馈入,信号电压从TP2端馈入。L4、C13、C14构成中频滤波网络。Q4为缓冲隔离级。中频回路调谐于2MHz,从TP4(Vout)端输出中频电压。W5用来调节乘法器的偏置电流Is。 四、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万用表

42

3、数字频率计

4、实验箱及集成混频器模块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

1、测量UIm – ULm关系曲线:(Uim表示输出信号幅度,Ulm表示本振信号幅度) 1)检查电路无误后接通正、负电源; 2)调整本地振荡器:

将示波器接在TP1,调整W1和C5,使其起振并输出一个不失真的、振荡频率为10MHz的正弦本振信号UL,调整W2,使其幅度不超过1V,记录 UL的频率、幅度值及波形; 3)调谐中频回路:

保持高频信号源输出正弦信号频率fs=8MHz、输出电压幅度Usm=200mV,将此信号作为混频器输入Us从TP2输入;本振信号保持频率fL=10MHz、输出幅度ULm≤1V。用示波器在Vout测量,调节W3、W4、W5及C13,直到出现不失真的正弦波形。测量并记录中频调谐输出电压UI的频率、幅度及波形。

4)令W4≈0(此时输出波形最大),调节W5使Is=1mA,然后调节W2 改变ULm大小,测量UIm – ULm关系曲线。 2、测量UIm – Is关系曲线:

保持上述Us 不变。令ULm=500 mV,同时保持W2≈0,调节W5改变Is,测量UIm – Is关系曲线。

3、观察混频器中频干扰信号的分布情况

保持高频信号源输出电压幅度Usm=200mV,将此信号作为混频器输入us;本振信号的频率fL=10MHz、输出幅度ULm=500 mV,保持Is=1mA,调节W4使中频输出电压波形不出现失真,在1MHz—10MHz的范围内改变高频信号源输出信号频率, 观察并记录哪些频率点上有明显的中频信号出现。 六、 验报告要求:

1、整理各项实验所得的资料和波形,绘制混频增益随ULm和 Is变化的关系曲线; 2、说明W4的作用;

3、根据测得的干扰频率,说明它们分别属于混频过程中的哪种类型的干扰; 4、回答问题:

1)集成混频器有何优缺点?

2)某种原因导致中频回路的谐振频率值与指导书给出的数值不一样,如果仍按书中给

43

定的信号频率值加入高频信号,将会出现什幺现象?如何解决? 3)实验中可以任意改动中频回路参数吗?为什幺?

4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y4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