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1

更新时间:2023-05-19 12:5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解析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2011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之一)

第一讲 考 点 分 析

【相关考点】2010广东高考«考试说明»规定:阅读浅易文言文。

识记理解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分析综合

(5)、筛选文中的信息。

(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7)、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高考真题】

2010全国高考语文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丁丑,俞瑱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曰:“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莫窥。今俞瑱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 乃命徐安往讨之,安攻拔其城,俞瑱走怀来,依宋忠。捷至,上曰:“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乃令吴玉守之。 .

上语诸将曰:“宋忠拥兵怀来,居庸关有必争之势, 因其未至,可先击之。”诸将皆曰:.

“贼众我寡,难与争锋,击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上曰:“非公等所知,贼众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轻躁寡谋,狠愎自用,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癸未,上率马步精锐八千,卷甲而进。甲申,至怀来。先是,获贼间谍,言宋忠诳北平将士云:“降家皆为上所杀,委尸填满沟壑,宜为报仇。将士闻之,或信或否。 ...

上知之,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众遥见旗帜,识其父兄子弟咸在,喜曰:.

“噫!我固无恙,是宋都督诳我也,几为所误。”遂倒戈来归。宋忠余众,仓皇列阵,未成,..

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宋忠大败,奔入城。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搜获之。并.

擒俞瑱,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 .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选自明·谢眞《后鉴录》卷下,有删改)

【注】① 上:指皇上 朱棣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上语诸将曰 谈论 B.委尸填满沟壑 放置 ..

C.识其父兄子弟咸在 标志 D.噫!我固无恙 祸患 ..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今俞瑱得之 B. 利为彼有 ..

乃令昊玉守之 宜为报仇 ..

解析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C. 降家皆为上所杀 D. 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 ..

几为所误 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 ..

7.下列各句,都能表现朱棣“料事如神”一组的是 (3分)

①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 ②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

③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 ④贼众新集,其心不一

⑤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⑥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

A. ①③⑥ B. ②③⑤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朱棣深谋远虑,迅速出击居庸关,打败了俞瑱;然后进军怀来,一举击溃敌军,活捉宋忠、俞瑱。

B. 俞瑱逃亡怀来,投靠宋忠;朱棣打算乘胜追击,于是分析了敌人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制

胜之策。

C.为了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宋忠用欺骗手段来蒙蔽下属,但被敌方间谍获知,最终未达

到目的。

D.宋忠失败的原因在于轻率浮躁,加上计策失当,不少部下临阵哗变,以致不堪一击,兵

败如山倒。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材以利口取给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便尔骄

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②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

原文翻译:丁丑年,俞瑱在居庸关大肆抢掠,在当地居住的百姓偷偷地前来报信,皇上

说:“通往居庸关的山路地势险要,是关外通往北平的咽喉要冲。如果有一百个人(守在这

个地方),那么即使有一万个人也不能窥探中原。现在,俞瑱占领了这个地方,这种地理上

的便利被他所占有,我们势必要把它夺回来。这就好像自家的后门,怎么允许把它舍弃给强

盗土匪呢。现在趁着俞瑱刚刚到达(居庸关),又忙于抢掠,民心不服,我们攻占(居庸关)是非常容易的;如果放纵他而不去攻打,等他们增加兵力据守了(居庸关),以后再想攻取

就困难了。”于是就命令徐安前往居庸关讨伐俞瑱。徐安攻占了这座城池,俞瑱逃跑到怀来,依附于宋忠。取得胜利的消息传到京城,皇上说:“假使贼匪知道牢牢笼络民心,小心谨慎

地坚守这座城池,那即使我们想攻占它,怎么能够这么快就攻破呢?而今上天把(居庸关)给予我们,(我们)不可以(再)丢失。”于是命令千户吴玉据守(居庸关)。

皇上对诸位将领说:“宋忠率领军队驻扎怀来,对居庸关一定有必取的势头,趁他还没

有到达时,(我们)可以抢先攻击他。”诸位将领都说:“贼人众多,我们人少,很难与他们

争锋,攻打他们得不到益处,应该在此坚守,等待他的到来。”皇上说:“你们有所不知,贼

人虽多但他们是刚刚聚集在一起的,他们的想法并不一致;宋忠又轻敌暴躁,缺少谋略,生

性凶残,自以为是。我们(如果)趁着他们还没有安定下来去攻打,就一定可以打败(他们)。”

癸未,皇上率领八千精锐骑兵、步兵,隐蔽铠甲前行。甲申,(大军)到达怀来。在到

达之前,抓获了贼人的间谍,(间谍)说宋忠欺骗(部队)中北平籍的将士,投降将士的家

解析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人都被皇上杀害了,丢弃的尸体填满了沟壑,(你们)应该给他们报仇。将士听到后,有的

相信,有的不信。

皇上知道了这个情况,于是就让他们的家人作为前锋,使用他们原来的旗帜,(宋忠的)

众多将士远远看见那些旗帜,知道父母、兄弟、孩子都还活着,高兴地说:“啊,我们本来

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是宋都督在其骗我们,差一点被他误导了。”于是调转枪头前来归降。宋忠和余下的人仓惶摆兵布阵没有成功,皇上指挥军队度过黄河,呐喊(着)直接冲击宋忠

的军阵。宋忠大败,逃入城池。王师趁机攻入城池,宋忠急忙藏匿在厕所,被搜查抓获,并

且还擒获了俞瑱,在阵前斩杀了孙泰,其余的人全都投降了。

诸位将领擒获宋忠以后,面带笑容,非常高兴。皇上说:“宋忠本来就是一个平庸的人,

凭借着能说会道,阿谀奉承,用财物贿赂奸恶之人,获得官职,执掌军权,便骄躁放纵,他

能够迷惑一般的将士民众,但是(我们)看待他就好像是狐鼠而已。小小的胜利有什么值得

欢喜的。”大家都磕头说皇上说的对。

答案5,B 6,B 7、D 8,C

9,(1)诸将已得宋忠/颇有喜色/上曰/宋忠本庸才/以利口取得/谄谀奸恶/货赂得官/才掌兵柄/

便尔骄纵/此辈荧惑小人/视之如狐鼠耳/区区胜之/何足喜也/诸将咸顿首称善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如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我们)不可以(再)丢失了.。②皇

上指挥军队渡过黄河,呐喊(着)直接冲击宋忠的军阵.。

【考点例证阐释】

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要根据所给材料中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

判定常见实词的含义,这是历年高考对文言文阅读的必考内容。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词多

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知识点,其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

用是考查的重点。2010全国高考语文广东卷中的第5题,就涉及考点⑴。

这一题主要是考查文言文实词的一词多义。A项中加点字“语”,读Yù(不读Yǔ),动词,

“告诉”之意;B项中加点字“委”,动词,“放置”之意;C项中加点字“识”,读shí(不

读zhì),D项中加点字“恙”,形容词作动词,“担忧”之意。解答这道题要注意两点,一是

题干,很多高考试题在这个考点的题目设置上,都是要考生选出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

项,而这一次是要选解释正确的一项,这就提醒考生千万要注意看清题目。二是在选择时,要运用比较排除法。就此题而言,A、C两项较容易判定句中所给解释是错的,可以排除掉; B项中,加点字解释为“放置”,句子好像不好理解(因为此言原出自贼匪宋忠),而且“委”字,一词多义,有“放置”之意,也有“丢弃、舍弃”之意(课文《孟子二章》中“米粟非

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在此句中应解释为“丢弃、舍弃”吗?最后看

看D项,加点字解释为“祸患”,将此义代入原句,似乎说得通,但联系后面句子,此处的

加点字“恙”,应该充当动词,而“祸患”是名词。通过以上的比较排除,合适的答案只能

是选择B。

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首先应知道文言虚词包括代词、连词、副词、

介词、助词等,还要知道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有何不同。

所谓“意义”是指这个虚词可以翻译为某意思,因此很多文言虚词就只有用法而无意义。

以“之”为例,

①句读之不知(韩愈《师说》) (助词,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无实义。) .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 (助词,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无实义。) .

③怅恨久之(司马迁《陈涉世家》) (助词,调整音节,无实义。) .

解析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④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周《逍遥游》)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性,无实义。)

以上四句中的“之”,都是只有语法作用而无实际意义。

所谓“用法”,基本上是指这个虚词的词性,当然有时也指表停顿、表假设、作倒装成

分的某种标志等作用。同一虚词,词性不同,其意义一定不同;词性相同,其意义有时也不

同。

综观这几年的高考试题,为降低难度,明确了应掌握的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而、何、

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同时也为了贴近

中学教学实际,检测学生课内所学,试题内容大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例如2009全国高

考语文安徽卷中的第5题,就采用这种命题方式。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遂扫石而坐 弃甲曳兵而走 . B、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乐其无已乎 其孰能讥之乎 .D、遂与李及道士别 今君与廉颇同列 .以上各项中的后面划线句子都分别出自课内,课文依次为《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荀子·劝

学篇》《游褒禅山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当然,也有不是这种命题方式的,如前文所举2010

全国高考广东卷的第6题,其中各句都选自所给材料。

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是古汉语中常见的与现代汉

语不同的几种句式。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一般情况下不会单独考查,命题者

往往将此考点融合在断句题、翻译题中,来结合其它考点综合考查。

请看下面的几个句子,试分析一下它们在句子结构上与现代汉语有何不同,判断一下它

们属何种文言句式。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今不速往,恐为超所先。

③求人可使报秦者。 ④得双石于潭上。

⑤古之人不余欺也。 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不理解句子大意,就不能给句子正确断句;没有很好地掌握前

面三个考点,就要在断句和翻译上严重失分,当然更谈不上从整体上、深层次上对所给材料

进行阅读和鉴赏了。可以说,文言文断句和翻译是一个难点,也是最能检测学生文言文综合

阅读能力高下的一块“试金石”。

前文广东卷第9题中要翻译的两个句子——①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 ②上麾师渡河,

鼓噪直冲其阵。看上去很简短,却也涉及到对实词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虚词的意义和用

法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这几个考点的考查。“今天”“授予”“河”古今意义有别,“以”“也”“其”要注意语义、语气和所指,第①句还是省略句,翻译时要补充完整。总之,命题者的

目光往往会盯上一些涉及考点较多的句子,因此我们在答题时要心中有数。

5、分析综合包括三个方面,它是在对文章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对所涉及的人物、事件或道理

进行的综合分析推理。或针对文中某个人物的言行、经历、品性、特点,或针对某个事件的

起因以及某个事件的发展所导致的结果,或针对其中所叙述的材料、所阐明的某种观点

来命题,让我们在整体阅读文本之后,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梳理、筛选、归纳、概括、评论、判定等。从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相关高考试题看来,此类题目,绝大部分是以客观题的形式

解析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出现的。

课后小结:第一讲,主要是以2010年全国高考广东卷文言文部分的题目为例,

来对文言文这一板块的高考考点、重难点以及常见命题形式等进行了分析与说

明。目的是让大家在复习备考过程中,有的放矢,有条不紊,事半功倍。后面

将对每一考点进行详细讲解。

(之二)

第二讲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提示】

本考点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对象;二是“在文中的

含义”,“在文中”这是限制范围,即词语的含义必须是具体材料中、具体语言环境中、结

合上下文理解所应有的意义。综合这两点,要明白这一考点,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

情况,又是考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词种类】

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五类。所谓“常见实词”,是从词的出

现频率上来讲的,“常用实词”包括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

【真题回放】

1、(2009年全国卷Ⅰ)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肃:恭敬 (形容词)(一词多义)

B、会兴辽东之役 会:适逢 (副词)(古今异义)

C、所在征敛,人不堪命 堪:忍受 (动词)(一词多义)

D、动以军法从事 动:招致 (副词)(一词多义)

2、(2009年江苏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

A、遂属其家通明 属:托付(动词)(通假字)

B、皆逡巡引却 引却:后退(动词)(双音节词)

C、通明故魁垒丈夫也 魁垒:高大(形容词)(双音节词)

D、率倜傥非常之人 率:率领 (副词)(一词多义 全都)

3、(2010年全国卷Ⅰ)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报:答复(动词)(一词多义)

B、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宠:重用(动词)(意动用法 以 为宠,把 作为宠信)

C、祈天永命之要 祈:恳求(动词)(一词多义)

D、法天道,顺人心 法:效仿(名词)(一词多义)

4、(2010年全国卷Ⅱ)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及再遇阵没 及:趁着(动词)(一词多义 到了、等到)

B、寻知代州。移深州 寻:不久(副词)(一词多义)

C、会暮,约诘朝合战 会:适逢(副词)(古今异义)

D、援不至,遂没焉 遂:于是(副词)(一词多义)

【考题分析】

解析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⒈以上考查的15个词,都属于常见实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用实词都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所区别的。从词性上看,考查的常用实词主要是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以单音节词为主,有时也考双音节词。

⒉文言实词的复习,平时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灵活理解,即不要离开原文(具体的语言环境);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段。通过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推断实词的含义是最有效的方法。

【详细讲解】

人们在长期的阅读、学习、研究古汉语的实践中,发现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些特点,并加以总结,为我们学习文言文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例如要把握古代汉语实词的含义,主要应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这五个方面来复习。下面具体讲解。

一、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中,“要”是通.

假字,而其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高中课本中涉及到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约不超过100个,识记起来并不困难。(见100个高中文言文通假字附表)

二、一词多义

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如“发”字,①在“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中作.

“发射”;②在“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中作“出发”;③在“去北.

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中作“点燃”;④在“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

轲刺秦王》)中作“打开”;⑤在“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

中作“发动”;⑥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

中作“抒发”;⑦在“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君后援”(《赤壁之战》)中作“派遣”;.

⑧在“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中作“征发,征调”;⑨在“即道意中事,.

无毫发爽”(《促织》)中作“极短的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⑩在“野芳发而幽香”(《醉..

翁亭记》)中作“开放”等。这些都是课内所见的,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

(一)了解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最初的意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为“跑”等。另一种理解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把最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基本意义是“兵士”,“走”的基本意义是“步行”。在现代汉语中所谈的基本义是指后者。例:(1)战则请从[跟随](2)后因伐木,始见此山[砍]。

解析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如“深”的基本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距离大。如“这条河很深”“这个院子很深”“深山”“深耕”,这几个“深”用的都是“深”的基本义。从“深”的基本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义:①深奥,深刻,深入。如:“道理很深” ②深厚。如:“友谊很深” ③时间久。如:“夜深人静” ④浓,重。如:“颜色太深”“深”的引申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的。

思考: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 .

身:本义“身体”,引申义“亲自”(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自己”“自.

身”( 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身孕”(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

酒买醉)、“性命”(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等。

(2)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

士:本义“对男子的美称”,引申义“做官的人”(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下)、“读书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有才能的人”(胜不敢复相士)、“兵”(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 .

相:本义是“察看、仔细看”,引申义是“辅助、辅佐”(无物以相之)、“选择”(良禽.

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辅佐帝王的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比喻义,也属于由词的本义的一种引申,简言之,就是词的比喻意义。但因为它使用比喻的手段,使语言风格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的一种。它是由本义通过打比方而产生的新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意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又例如:①地下工作——“地下”比喻隐藏在敌人势力范围内;②冻结资金——“冻....

结”比喻阻止流动或变动;③乱扣帽子——“帽子”比喻罪名或坏名义。 ..

思考: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比喻义

(1)手足情深,焉能或忘 ..

本义“手和脚”,比喻义“兄弟”“党羽”。

(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

本义指“头和颈”,比喻义指“某个集团的领导人”。

(3)草菅人命,纵横乡里 ..

本义“野草”,比喻义“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二)掌握一词多义的方法

1、抓住词的本义进行推衍联想

举“亡”一词来说明,《说文解字》说:“亡,逃也”,可见“亡”字的本义是“逃跑”。由“逃跑”这个意义可以推衍联想出好多其它的意思。

①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逃跑) .

② 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指人的死亡) .

③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指国家的灭亡) .

④ 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丧失) .

⑤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通“无”,相当于“没有”) .

解析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在这几个句子中“亡”字由“逃跑不见”,引申出了“物的丧失、丢失”“人的死亡”“国家的灭亡”等含义。

2、抓住词义引申的某些规律

由具体到抽象,如“爪牙”,本指鸟兽用以自卫和谋生的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劝学》“引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即用其本义;后来,比喻“得力的帮手与武士”。这是比喻义用久了,新的意义便固定了下来,不再是临时的比喻手法了。例如《诗经·祈父》中“祈父,予王之爪牙”。

①由个别到一般,如“末”字,本义是树梢,引申为末端,再引申为细小。

②由实到虚,如“果”字,由果实,引申为结局,再虚化为副词、连词。

③因果引申,如“好”,女子得男子以为伴表示貌美。

3、了解一词多义演变的联想方法

(1)类似联想 引(本义“开弓”—延引—牵引—引导)

(2)接近联想 兵(本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

(3)对比联想 去(本义“距离”—离开—废除—舍弃)

4、要善于归纳集中记忆(见120个常用实词附表)

三、古今异义

语言是发展的,词义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同是一个词就有了古义和今义的差别。注意区分古义和今义的不同,就成了我们准确理解古人语言的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当然也有些词的词义一直沿用下来,没有什么变化,如“明日,徐公来”(《邹忌讽齐王纳谏》).

中的“来”。还有一小部分词语,文言文里常用,但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白话已经不用,如“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执事”,这部分词语,虽然我们..

比较生疏,但通过查字典就可以明了,不会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不能掉以轻心的是那些词语相同而意义用法已经不同的词,尤其是差别细微,容易被忽略的词。概括起来,古今词义的差别,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⒈词义扩大

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河”,.

在古代是专有名词,指黄河,而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中的“好”,原来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这些都属于词义的扩大。

⒉词义缩小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古义,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如,“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而在现代汉语中专指黄金。如“丈夫亦爱怜其子乎?”(《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丈夫”,是指成年男子,“生丈夫,二壶酒,一犬”(《勾践灭吴》)中的“丈夫”则是指男孩,在古代,不管是成年的还是未成年的,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男人,均可称丈夫,但在现代汉语中“丈夫”一般仅指已婚女子的配偶。再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因”(《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行李”,在古文中既可以指出使的人,也可以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在该句中就是指出使的人,而在现代汉语中仅仅指出门所带的东西。这些都是词义的缩小。

⒊词义弱化

词义弱化是指词义程度的减弱。比如大家熟悉的“饥饿”中的“饿”字,古义是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如《孟子》“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中即用“饿”的古

解析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义,而现代汉语中“饿”是指一般的肚子饿。如“怨恨”的“怨”字,古义即“恨”,而今天的“怨”由古义“恨”减弱为“不满意、责备”的意思,如“任劳任怨”。再如今天的“疾病”一词中的“病”,和“疾”一样,都是指一般的生病,而古义中的“病”却和“疾”有别,是指大病。这些词的词义在今天看来,程度都减弱了。

⒋词义转移

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转移到表示另外一种对象,古今之间的差别较大,没有明显的联系,这就叫做词义的转移。文言词汇中这种现象较为常见。如“弃兵曳甲而走”(《寡人之于国也》)中的“走”,古义是“跑,逃跑”,今天是“一步步地走”的意思。“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勾践灭吴》)中的“中原”,古义指原野,而在现代则指中原地区。还有大家熟悉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中的“牺牲”,古义指祭祀用作祭品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义转移为为了某种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是动词。这些,都是典型的词义转移现象。

(1)由表示甲事物转移到表示乙事物。例如:

①“币”,古义指礼物。《苏武传》“置币遗单于”。今义已转移为“钱”的意思。 ②“涕”,古义指眼泪。《促织》:“儿涕而去。”今义一般作“鼻涕”解。

(2)由表示甲动作转移为表示乙动作。例如:

①“走”,古义为“跑”、“逃跑”。“窃计欲亡走燕”。今义的走是“步行”的意思。 ②“去”,古代指离开某地,现在则指到某地去。“去国怀乡”。“念去去千里烟波” ③“勤”,古义是“辛苦”,与“逸”相对。《肴之战》中“勤而无所,必生悖心”的“勤”就是“辛苦”的意思。今义“勤”已没有它的原义了。转移为“做事尽力,不偷懒”的意思。

(3)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移到表示乙义的范围。例如:

“慢”,古义是“怠慢”的意思。今义的“慢”是速度缓慢,与“快”相对。古今词义的范围,从心理活动转移到动作方面来。

(4)由甲义转移为乙义时,词性也产生转移。例如:

①“牺牲”,古义指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牛、羊、猪等牲畜,属名词。《曹刿论战》中“牺牲玉帛,弗敢加也”的“牺牲”即是古义。今义转移为:为了某种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属动词。

②“假”,古义指“借”的意思,属动词。《劝学》中“假舟楫者,非能水也”的“假”即是古义。后来“假”逐渐转移为“假期”和“真假”的“假”,不仅古义消失了,词性也由原来的动词转移为现在的名词或形容词。

思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 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

②颜色不少变 颜色 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 ..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 秋天 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 ..

④上初即位,富于春秋 春秋 古义:年岁、年龄。今义:春天和秋天。 ..

⒌感情色彩变化

古今词义在演变历史进程中,褒贬意义相互转化的现象,叫做词义的感情色彩变化。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谤”是“批评议论”之义,而今天的“谤”却是“恶意中伤”之意,已由中性词转变为贬义词。还有大家熟悉的“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中的“卑”是指地位地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恶劣,已变为贬义词。如此说来,古今书写相同的词,

解析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其词义并不尽相同,为此,我们阅读古文时,要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注意在同中求异,切忌望文生义,以今释古,唯其如此,才能够准确无误地理解古书中的内容。

(1)褒义词变化为贬义词。例如:

①“明哲保身”,源出《诗经》:“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赞扬一个人聪明有智慧,善于适应环境。今义指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词义由“褒”变“贬”。

②“衣冠禽兽”,原指官司服上绣的禽和兽的图案;现在指穿在衣服戴帽子的畜牲,比喻道德败坏、行为像畜牲一样的人。

(2)贬义词变化为褒义词。例如:“乖”。古义指偏执、不驯服。《林黛玉进贾府》:“行为偏僻性乖张。”即是古义。今义是“听话、安顺”的意思。如“这孩子真乖。”

(3)中性词变为褒义词或贬义词。例如:

①“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过失。《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能谤讥于市朝”即用古义,今义“谤”有恶意中伤的意思。②“祥”。古义指预兆、有吉有凶。《左传 僖公十六年》:“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即是古义吉凶预兆的意思。今义多指吉兆,如“吉祥”。 ⒍.词义强化

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见中学常见古今异义词100附表)

四、词类活用

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理解词类活用对掌握实词是大有好处的,但不必死记硬背。在平时学习、诵读过程中,即可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关键要用心去理解。

(一)、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作动词

①范增数目项王(目,用眼睛看) .

②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驻扎) ..

③从左右,皆肘之(肘,用胳膊肘撞) .

④荆人欲聋宋,使人先表雍水(表,做标记) .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水) .

⑥左右欲刃相如(刃,杀) .

⑦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笼,用笼子装) .

⑧子路从而后(后,落在后面:“而”连接动词“从”和方位名词“后”) .

⑨江水又东(东,向东流去:方位名词受副词“东”修饰) .

⑩齐军既过而西矣(西,向西行进) .

2.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现代汉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其他名词一般是不能独立作状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却是很普遍的。根据表修饰或限制的不同情况,名词作状语可归纳为下面几种类型。

解析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表比喻。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 那样”。例如:

①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②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小石潭记 》)

例①中的名词“犬”,修饰动词“坐”,比喻“坐”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例②的名词“斗”,修饰动词“折”,译为“像北斗星那样”;“蛇”修饰动词“行”,译为“像蛇那样”。

表动作处所。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 ”。例如: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②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核舟记》)

例①中的方位名词“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修饰动词“买”,作状语,表示“买”这一动作行为的发生处所。例②中的方位名词“右”“左”,分别修饰动词“刻”,译为“在右边”“在左边”。

表动作趋向。这类名词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 ”。例如:

①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小石潭记 》)

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

③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例①中的方位名词“下”作状语,修饰动词“彻”,表示“下”的趋向,译为“向(往)下”。例②③中的方位名词“西”“前”,分别修饰动词“行”,译为“向(往)西”“向(往)前”。

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例如: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②学而时习之。(《〈论语〉十则》)

例①中的名词“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示“运”所凭借的工具,译为“用箕畚 ”。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习”,译为“按时”。

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类状语也由表时间名词充当,译义可在时间名词加上一个“每”字即可。例如: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

②岁赋其二。(《捕蛇者说》)

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扳”,作状语,表示“扳”的频率,译为“每天”。同样,例②中的“岁”表示“赋”的频率,译为“每年”。

表对人的态度。这类用法的名词状语所表示的是主语对宾语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 那样”或“当作 一样”。

(邑人)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以宾客之礼相待。

例中的名词状语“宾客” 所表示的是主语“邑人”对宾语“其父”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宾客那样”或“当作宾客一样”。

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

②朝而往,暮而归。(《醉翁亭记》)

解析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例①中的时间名词“朝”和“暮”分别修饰动词“辞”与“宿”,表示“辞”与“宿”的时间。同样,例②中的“旦”和“暮”表示“往”与“归”的时间。

3、名词的使动用法

①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音wàng,“让 为王”。 ②生死而肉骨 “肉”名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 长肉”。

4、名词的意动用法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侣:把 当作伴侣;友:把 当作朋友)

②不如吾闻而药之也(药:把 当作良药)

③稍稍宾客其父(宾客:把 当做宾客)

④君子病无能焉(病:以 为病)

⑤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以 为鉴)

⑥孟尝君客我(客:把 当做门客)

(二)、动词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去国怀乡,忧谗畏讥(谗、讥:诬陷、嘲讽的话)

②往往有得(得:心得、收获)

③钩党之捕遍于天下(捕:搜捕活动)

2、动词使动用法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斗:使 争斗)

②李牧连却之(却:使 退却)

③中军置酒饮归客(饮:使 饮酒)

(三)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固:坚固的地势)

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夷、近:平坦、距离近的地方)

③不能容于远近(远近:天下的人)

2、形容词作动词

①火不足以明也(明:照明、照亮)

②吾妻之美我者(美:赞美、称颂)

③欲穷其林(穷:穷尽、走完)

3、形容词使动用法

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弱:使 削弱)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愚:使 愚笨)

4、形容词意动用法

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小:认为 小)

②渔人甚异之(认为 奇怪)

五、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是文言实词运用的一种特殊现象。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关)或相对(反)的语素构成,其中只有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意义,只作陪衬,只具备语法作用。偏义复词并不固定,它只是在一定语境中,为了句式的整齐或行文的

解析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需要,在本应用一个词的地方用上了偏义复词。如“昼夜勤作息” (《孔雀东南飞》)中的“作息”就是偏义复词,“作息”分别是“耕作、休息”的意思,但在此处,意义偏在“作”,“息”并不表示意义。

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

1、 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如: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

——“浅深”是反义词,此处只取“深”的意义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

2、 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如: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

学习文言文时对此类的词的识别,主要是把它放入语境当中,联系上下文,看它是否符合语境,符合逻辑关系。如“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这句话是用来描写刘兰芝的,刘兰芝是一个知书达礼、勤劳善良、忠于爱情的妇女形象,所以不分昼夜勤于的只能是“作”,耕作、劳作,而非休息,故此处只取“作”意,“息”只作陪衬,这样既合语境又合逻辑。再如“刺诸县短长”中,“刺”是指责,指责的只能是“短”,而不能是“长”,故“长”在此不表意义,只取“短”意。

值得注意的是,在辨别偏义复词是一定要把两个语素相近的偏义复词与同义复词区别开来。如:

谨庠序之教,申之义孝悌之义(《齐桓晋文之事》)

——“庠序”,同义复词,两者都是学校,只是时代不同叫法不同,故合译为“学校” 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

——“从许”, 同义复词,都有“答应”之意,故合译为“答应或允许”

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廉颇蔺相如列传》)

——“恐惧”,同义复词,都有“害怕”之意,故译为“害怕或恐惧”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

——“藩篱”,同义复词,都有“篱笆”之意,故译为“篱笆”,比喻边境的屏障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同义复词是几个词处于同一语法位置的固定结构,都表且共同表示一个意义。而偏义复词虽是两个词复用,但意义只落在一个词身上,另一个只作陪衬,且结构一般是不固定的。课文偏义复词示例: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义在“入”,“出”是衬字。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偏义在“母”,“父”是衬字; 偏义在“兄”,“弟”是衬字。指刘兰芝的兄长。

6 . 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7 .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8 .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解析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9 . 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 偏义在“女”,“子”是衬字。

10 . 去来江口守空船 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11 . 孰与君少长? 偏义在“长”,“少”是衬字。意谓“谁的年龄大”; 12 .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 偏义在”深(深度)”,”浅”是衬字。

13 .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偏义在“异”,“同”是衬字。

14.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偏义在“巷”,“陌”是衬字。

15.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16.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偏义在“作”,“息”是衬字。状语“勤”只能修饰“作”不能修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无义起陪衬作用。

【方法指点】

文言实词含义推断的常见方法

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常见实词数量多,变化多,怎样来推断实词的含义呢?有六种方法,在推断和解释文言实词含义上还是非常有效的。

1、语境分析法(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词义是不定项的,完全采用逐词逐义识记,是根本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实词的含义,上下文这个语境是相对稳定的,语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词义的。例如,2010全国高考福建卷第2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及属稿 属:写 B.为余言周维城事甚具 具:完备 ..

C.遂大困,寻死富阳 寻:不久 . D.挟三百金之富阳贾 贾:商人 .

原文开篇有“嘉庆元年,余游富阳,知县恽候请余修县志,未及属稿,而恽候奉调,余.

去富阳。”根据“未及属稿”的前后文,可推断加点的“属”,不可能像我们课内所学的“通‘嘱’,嘱托、托付”,而应理解为“写”,故A项可排除;B、C两项,在课内已很熟悉其意义,解释是正确的,也应排除。D项中的“贾”,本来有“商人”之意,但在此处应理解为名词作动词,意为“做生意”,故D项错误,应选D。

2、结构分析法(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例如“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过秦论》)为对仗句,“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属名词,那么“固”也应为名词,据此推断“固”在此处应是形容词作名词,有“坚固的地势”之意。

3、语法分析法(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依据它们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例如,2010全国高考重庆卷第8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得鳜尺许以馈 馈:进献 B.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 治:追究 ..

C.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 第:住宅 D.贫甚,质女婢于人 质:人质

在D项中,“质”处在谓语的位置,不可能解释为名词“人质”,此处应理解为名词作动词,有“典当、抵押、把 抵押给”之意。故D项错。

解析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4、知识迁移法(根据学过的知识推断词义)

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例如,2010全国高考湖北卷第10题:

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则相与笑之曰:鄙 鄙:卑鄙 B.场功甫毕 甫:刚刚 ..

C.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 畜:通“蓄” D.籍之以为厢兵 籍:登记

以上四个加点词语,都在中学语文文言文教材中出现过。A项中的“鄙”与初中所学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中的“鄙”相同,是“见识浅短”之意,故A错。B项中的“甫”与“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弈喻》)中的“甫”相同。C项中的“畜”与“鸡豚狗彘之蓄”(《寡人之于国也》)中的“畜”是否同义呢?不同。前者通“蓄”,有“收藏、贮藏”之意,而后者有“饲养、喂养”之意。D项中的“籍”与“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中的“籍”含义相同。

5、邻字帮助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例如:“曹操之众远来疲敝”中的“敝”,根据它与“疲”相邻的特点,可以推断出它的意思也是“疲劳”。

6、代入检验法(借助题干所给的义项推断词义)

对于选择、判断类的词语解释题,最简单的莫过于将所给的义项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即为正确答案。

课后小结:理解实词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词的古今义

文言实词,有的与现代汉语意义完全相同,有的完全不同。这两类词都可以不去管它,重点应放在古今既有联系又有差别的实词上。如“食已与与如也”的“已”今作“已经”,这里是“罢”“完”的意思;如“偷”,古义有苟且、马虎、刻薄等意,今为偷窃。理解时不能不辨古今差别而随便地以今义释古义。

2.注意单音词和双音词

文言以单音词居多,汉语以双音词居多。不要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误判白话文中的双音词,如“妻子”、“地方”、“指示”等。

3.注意通假现象

古代汉语常有通假字。一是音同音近通假,如“蚤”通“早”,“要”通“邀”,“裁”能“才”,“禽”通“擒”,“卒”通“猝”;二是形近通假,如“说”能“悦”,“谕”通“喻”。因此,理解时不要误把通假字作为本字。如 “以身徇国” ,“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通“殉”,看不出来,就会解错。

4.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所谓偏义复词,京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的词,其中一个词素表示意义,另一个只作陪衬,如《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这三句中,“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公姥”只有“姥”的意义,“父兄”只有“兄”的意义。如果不解依据上下文看出它们是“偏义”,就会理解错误。

5.要注意一词多义

解析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一词多义,在文言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应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如“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中的“举”是“全”的意思(与“独”相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中的“举”,根据前后文,应解释“攻取”。

总之,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是理解全面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也是高考文言文阅读必考内容,要提高推断文言文实词词义的能力,一定要把上面所讲的各小知识点认真理解掌握,把知识的牢固积累和方法的巧妙运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方能奏效。

2011届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之三)

第三讲: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考点分析】

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包含两层意思:所谓“意义”是指这个虚词可以翻译为某意思,但在文言文中有时很多文言虚词不用翻译或无意义,例如:

①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韩愈《师说》加点虚词“也”用在句中,表语气停顿,无意义) ②輟耕之陇上,怅恨久之(司马迁《陈涉世家》加点虚词“之”用在句尾,补充音节,无意义)

所谓“用法”,是从汉语语法的角度来说的。首先是指这个文言虚词的具体词性,其次是指这个文言虚词在句子中所起的某些语法作用,例如:

① 石之铿然有声者(苏轼《石钟山记》加点虚词“之”是助词,用在句中,作定语后置的标志,无意义)

②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荀子《劝学》加点虚词“而”是连词,表转折关系,可翻译为“却”“但是”等等)

因此很多文言虚词就只有用法而无意义。

【虚词种类】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连词、副词、介词、助词等;同一文言虚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其词性可能不同。词性不同的同一虚词,其意义(如果有意义的话)也不会相同。在熟记高考考纲所限定的18个文言虚词时,先要知道这个文言虚词共有几种不同的词性,然后分别加以记忆。

【高考真题】

(2010全国高考山东卷第10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童子亦欲学之乎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B.遂言甫于朝 当其欣于所遇 ....

C.金公以御史为参军 以勇气闻于诸侯 D.听其召募 其皆出于此乎 ....

试题分析:A代词,代指“八阵图”;助词,表修饰,可不译;B都是介词,表对象,译为“向,对”; C介词,凭 的身份;介词,因为。D代词,他,代指申甫;语气副词,大概。故正确选项是B。

(2010全国高考广东卷第6题)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今俞瑱得之 乃令吴玉守之 B.利为彼有 宜为报仇 ....

C.降家皆为上所杀 几为所误 D.我师乘之而入,宋忠匿于厕 斩孙泰于阵,余众悉降 ....

解析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试题分析:A代词,都代指“居庸关”;B“利为彼有”中“为”有二解,其一作介词,表被动,其二作判断动词,不译,“宜为报仇” 中“为”作介词,译为“给”“替”;C表被动,“为 所”结构 D介词,译为“在”。故选C。

【方法指点】

1.全面复习,掌握常见用法

文言虚词,大多“身兼数职”,一词多用。复习时应对使用频率高的虚词的常见意义和用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例如“以”,

①可以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译为“拿”“凭借”“依据”“按照”,“余船以次进”中的“以”应译为“按照”。

②可以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译为“由于”“因”,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中的“以”。

③也可以表示行为动作的对象,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如“(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中的“以”。

④“以”还可以用作连词,用法与“而”相近,只是不表示转折。“夫夷以近,则游者众”中的“以”表并列,可不译。

⑤“以”作连词时,还可以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用来”“以致”等,如“作《师说》以贻之”中的“以”,译为“用来”。

⑥还可以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中的“以”可译为“因为”。

只有通过全面复习,掌握其常见用法,考试时才能结合语境作辨别。

2.根据语境,辨明具体用法

掌握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是基础,根据具体语境作辨别是能力。根据语境,先要分析语境,分析具体的上下文,找出意义之间的关系,方能辨别其用法。还是用“以”作例子来说明。“不愈于养以遗患乎”一句中,“愈”通“逾”,超过,胜过,“养”养蝗虫,放纵蝗虫,“遗患”表示结果,据此可知“以”是连词,当译为“以致”。“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根据“以”前后的意义关系可以认定,句中的“以”是连词,表目的,可译为“用来”。

【注意事项】

1.分清虚实

文言中的“虚词”与今天所说虚词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文言虚词多由实词转化或借用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阅读时应加以辨别。如“适”,在“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中,作动词,“出嫁”之意;在“余自齐安舟身行适临汝”中,作动词,“往、到”之意;在“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中,作动词,“适合、适宜”之意;而在“适大病,不解行”中,作副词,译为“恰好、正巧”。

2.辨明用法

所谓辨明用法,就是根据上下文。从多种用法中认定其属何种用法。如“执手相看泪眼”中的“相”,表示互相,而在“当以《晋书》相付”中的“相”就不是“互相”之意,而是作代词用,“相付”即“付之”。又如“见”,在“君既若见录”中,是前置代词,“见录”就是记住我;在“徒见欺”中,则表示被动,“见欺”,即被欺。

3.分辨古今

有些虚词,古今用法是不同的,应注意辨别,如“所以”,今天是表示结果的连词,而在古代却用法多样,如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表目的,可译为“是用来

解析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的”;在“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一句中,则表原因,可译为“ 的原因”;又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它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也表原因,可译为“ 的原因”。

4.注意特殊

所谓特殊,一是指兼词,如“诸”,可以相当于“之乎”、“之于”;“焉”,可以相当于“于之”;“盍”,相当于“何不”,等。二是虚词连用。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多用于句末,其重点总是在最后一个,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表达语气的重点在“矣”上。虚词也有单音双音的问题。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句中的“至于”是动词“至” 与介词 “于”的连用,不要把它混用于现代汉语表示轻微转折的连词“至于”。

【常见虚词】

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解析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 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四)几组连用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五)几组连用虚词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解析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 的样子”“ 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4.【乃】

(一)用作副词。

解析高考文言文阅读的相关考点。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三)几组连用虚词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5.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xl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