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已死——读《学术与政治》有感

更新时间:2023-07-28 17:0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知识已死

——读《学术与政治》有感

韦伯在文中指出:随着科学(广义地说,是学术,在德语中,科学和学术是同一个词)的发展,人类拥有的知识系统和价值系统已经分裂。

缠绕于晚年韦伯的始终是托尔斯泰的那个重大问题“对于我们来说惟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要做什么?我们怎样生活?”这个问题换句话来说是“在这个世界上,生命还有终极意义吗?”试图寻找终极意义的韦伯在此陷入了大悲哀:用来为人类生活提供确定性的科学知识已失去往日的光辉,科学知识不仅无法证明自身的价值,对于“科学所描述的这个世界是否值得存在——它有某种‘意义’,就更难以证明了。”而这一切都来源于科学的“除魅”——这种“在西方文化中已持续数千年”的“科学既隶属于其中,又是其动力”的无限“进步”和理智化过程,已使人类生活就“内在固有的意义而言”,“不可能有个终结”。

韦伯所处的年代,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年代,科学知识的高速发展为社会带来深刻的变革,整个西欧乃至北美开始了经济的腾飞。然而,这个高速发展的过程,科学渐渐成为满足人类日常需要的工厂,知识正在死亡,人类的世界里物质和精神已然分裂。于是韦伯在此已毫不留情将价值从知识中剥开,这无疑颠覆了西方文化长期以来对知识的认识。在韦伯之前,对知识的探求一直构成了西方人求证价值确定性的基本方式,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洞穴观影”之喻,那个在洞穴中转过身去的人是哲人,他所看到的阳光代表着的是科学真理,唯有这样的真理,人才不会为幻觉和影子所惑,努力达到真正的实在即“知识”。而对于近代西方人来说,科学则是“通向上帝之路”,是“通向真正的自然之路”,是“通向艺术的真实之路”。在既往的西方文化史上,知识与价值、意义基本上是同义词,然而韦伯对此却摇了摇头,“科学思维的过程构造了一个以人为方式抽象出来的非现实的世界,这种人为的抽象根本没有能力把握真正的生活”,科学知识中的两个伟大工具:观念和理性实验,已丧失其“通向真正的实在”的原初预设。科学和学术的发展

使科学变成了卡尔·波普尔所说的“可证伪的”一种东西,科学于是与真理不再关联而仅仅是一些事实知识。“今天,作为‘职业’的科学,不是派发神圣价值和神启的通灵者或先知送来的神赐之物,而是通过专业化学科的操作,服务于自我和事实间关系的知识思考。它也不属于智者和哲人对世界意义所做沉思的一部分”。韦伯如是说。

对知识的解构,透露着韦伯对一个失去的时代的怀念,面对古典自由主义的衰弱,以及“科学”与“民主”的兴起,韦伯开始了对知识浪漫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研究,并宣告她们的死亡,为我们指明今后从事学业的道路。知识的“除魅”,知识中神性和诗意浪漫的退隐,使寻求知识的过程由“天职”变为了“职业”,人类学术活动因此不再具有神圣性,套在知识发掘者身上的光环随之一起消失。韦伯主张,知识人不应继续充当新时代“先知”的丑角,而应该保持“头脑的清明”,实行价值中立,因为,“一名科学(学术)工作者,在他表明自己的价值判断之时,也就是对事实充分理解的终结之时”,“学术界的先知所能创造的,只会是狂热的宗派,而绝对不会是真正的共同体。”因而学术界应排斥“先知”,学术应与政治分离。再者,以学术为业的人还应当做到勇于正视时代的命运,明白这个世界已被除魅,已经不宜像以往一样仍然充当价值和意义的代言人,学术就是学术,与价值判断需要拉开距离。传统知识者的精英意识、引路人心态,开始变得有些不合时宜,“摩西”式的知识者已过时于这个时代。 在演讲中,韦伯提及“事实上,一个身无恒产的年轻学者,要面对学院生涯的这种现实,必须承担极大的风险。至少几年内,时间长短不定,他必须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活”。鲁迅说不依附于官、不依附于商的经济自由状况,是言论自由的后盾。“自己有了足够的薪水钱,才能摆脱财神的束缚;自己有了足够的发表权,才能超越权势的羁绊。”

所以,作为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怎样才能使他们有可靠的经济保障,不仅如此,还有相应的社会地位,恐怕是社会在制度安排上应有的作为。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知识分子们才能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心向往之”。

韦伯在演讲中论及了学术的意义。是“引领走向光明”?还是“通往真实艺术的道路”? “进步与死亡“是学术的宿命。而“学术的终极意义是什么?”正如“人有何意义?”一样,同是哲学上的命题。对于这些“意义”的思辨是学者们精神上的追求。如今的中国应当去倾听韦伯的声音,当下的学术界充满着浮躁与不安,沦为名利场,越来越多的人沉湎于虚荣而渐渐远离了知识,我想他们亦当去解读韦伯的思想。中国的思想需要建立独立的文化话语体系,而韦伯独行在前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xh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