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试讲稿

更新时间:2023-03-27 10:48:01 阅读量: 初中教案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各位考官:

大家好,我是中学数学组的***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好,上课!请同学们观看老师手中七巧板中的图形,是不是非常的精美。这都是由我们灵巧的双手剪拼出来的,同学们想不想尝试一下?

师:看到大家都跃跃欲试了,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把它对折。你能剪下两个重合的三角形吗?并把它们相等的一组边重合,拼一拼,你能得到什么图形?

师:看到大家都完成了,请小组代表展示拼图结果,请大家思考图形的对边有什么位置关系?

生:这种图形的对边分别平行。

师:观察的非常仔细,老师给大家点一个大大的赞。一般的,我们把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平行四边形,那么,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能看到平行四边形?

生 1:活动衣架。

生 2:风筝。

生 3:楼梯栏杆。

师:看来大家能准确的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既然我们已经能找出生活中的一些平行四边形了,那你们还想不想知道平行四边形除了对边分别平行外,还有什么特点呢?你们可以先看一看刚刚拼的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再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

生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师:回答了其中的一条性质,还有没有其他的小组补充一下呢?

生2: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师:好的,接下来请同学们观看多媒体演示的平行四边形的拼接过程,结合图形加深理解。

师:同学们,是不是任意一个平行四边形都能由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拼接而成?把刚刚画的平行四边形剪下来,并沿对角线剪成两个三角形,观察这两个三角形是否重合呢?

生:动手操作。

师: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通过以上观察和度量得出的猜想,能否应用数学方法证明呢?

生:通过添加辅助线的方式,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

师:想法非常新颖,那我们一起来证明一下吧。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另外一组对角相等的证明。

共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三)巩固新知,实践创新

师:我们刚刚动手操作了这么久,下面我们来动动口,看看谁反应最快,抢答: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已知一个角等于56度,求其他三个角。

生:分别师56度、124度、124度。

师: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如上图),已知两条邻边的长度分别为30cm,25cm;求其他两条边的长度,以及它的周长。

生:30cm,25cm,周长为110cm。

(四)总结体会,反思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生: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相等,对角相等。

(五)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师:基础作业:课后习题1-2;开放性思考题:老师手上有一张平行四边形的纸片,可惜缺少了一个角,如图,已知可以测量出AB=6cm, BC=8cm,∠B=60°,你能帮老师求出平行四边形各边的长度和各角的度数吗?

板书设计

我的试讲到此结束, 谢谢各位考官的聆听。

答辩解析

1.“正方形是长方形”这种说法对不对?对于各年级学生应掌握到什么程度?

从知识来说,正方形是长宽相等的长方形,所以“正方形是长方形”这种说法是对的。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能识别出哪些物品的面是长方形的,哪些是正方形的。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渗透正方形完全具有长方形的特征,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利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教学正方形面积公式时,可以渗透正方形是长和宽相等的长方形。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在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特征等概念的基础上,可以做一些判断、分析一些题目,加强对部分知识的掌握。

2.新手数学教师如何快速成长?

新时期的数学教师,都有着深厚的知识底蕴,对教育充满着激情与向往,如何让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最大限度地应用到工作中,我认为:

首先,要尽快熟悉数学专业知识特点,认真钻研教材,弄清教材知识体系与教材编排特点,提高学科知识水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新教师,要通读教参,把握相关学段知识结构与具体内容,教材说明部分、教学建议力求弄清、弄懂。

其次,在实践中观察、学习、积累。积极参加教研会、观摩课和其他形式的教研活动,可以直接了解一线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授课经验,多次积累、内化,从而丰富自己的教学。

最后,加快提升网络教研参与能力。要很好利用现代发达的网络,借助网络平台,解决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困惑与难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xgn.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