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更新时间:2024-05-02 17: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华侨大学文学院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2015-01-20

(按照知识点和问题点的重要性,从最重要到最次要,依次分为重点掌握、一般掌握、简要了解、粗略浏览四个层次)

导 言

基本概念与内容要点

★1.文学理论(简要了解):文学理论(也称:文学概论)是有关文学的产生、作家特征、作品内容构成、创作过程、艺术技巧、读者欣赏、批评和文学发展的基本理论的概述和简论。文学理论亦可称作文学原理,是对文学活动的最基本的、最一般的、最简要的概括与说明。文学理论一般包括如下内容:什么是文学,什么是作品,作家如何创作,读者如何阅读,文学批评如何进行,文学如何发展这样几个大问题。

★2.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课本P2,简要了解):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文学和文学活动。具体而言有以下内容:

(1)文学作为独特的艺术门类。文学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

(2)文学作为一种活动存在。文学活动,即从事文学的活动,具有多个环节,包括:生活、作家、作品和读者等要素。

A.文学活动的基本过程:①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源泉;②作家根据生活体验,创作出文学作品;③作品经过读者的阅读和再创造,或经由批评家的评论。

B.文学活动的两个层面: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

文学生产——文学价值——文学消费

C.文学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此处依据马克思的学说:文学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在文学活动中,人把自身的肉体的特别是精神的力量都投入其中,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出了自己的力量。

★3.文学理论的性质(课本P2~4,粗略浏览):(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 文学实践就是文学创作实践活动和文学鉴赏实践活动。文学理论总是随着文学活动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变化而变化,从文学实践中来,并接受文学实践的检验。

1

(2)文学理论的人文性

“人文”(humanities,来源于拉丁文humanitas,“人”),狭义的“人文”是关于人类价值和文明教化的学科知识。广义的“人文”是指对于人区别于动物需要的基本关怀,即充分肯定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人文性还反映阶级性。 (3)文学理论的科学性

文学理论的科学性:揭示文学活动和文学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并要经受实践的检验。科学性的体现(三个步骤):观察、研究与感悟——概念、判断、推理和理论概括——揭示特征和规律。文学理论作为一种人文学科,它的科学性不同于自然科学的要求,即需要主体做出价值判断。

★4. 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分支(课本P4~5,粗略浏览) (1)文艺哲学,即文学活动中有哲学(包括美学)问题,包括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偶然与必然、形式与内容、美与丑、真与假等范畴;

(2)文艺社会学,即文学中存在的社会学问题,具体有文学与社会、文学与自然、文学与时代、文学与政治、文学与环境、文学与社会心理等;

(3)文学心理学,即文学涉及到的许多心理学问题,包括文学与情感、文学与体验、文学与联想、文学与想象、文学与回忆、文学与意识、无意识等;

(4)文学语言学,文学以语言符号来表现人与社会,不能不涉及与文学密切相关的语言问题,包括文学与音律、文学与节奏、文学与修辞、文学与文体等;

(5)文学价值学,文学具有价值,娱乐价值、审美价值、认识价值和教育价值等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价值;

(6)文学信息学,文学是一种信息,需要加以传播,研究的内容包括文学与媒介、文学与出版、文学与媒体、文学与市场、文学与接受等;

(7)文学文化学,文学又是一种文化,涉及许多文化问题,包罗了文学与历史、文学与宗教、文学与伦理、文学与性别、文学与民族、文学与地域、文学与民俗、文学与传播、文学与传统、文学与现代等。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创立与发展

基本概念与原理

★1.唯物史观(课本P17第二自然段,粗略浏览);唯物史观的意义(P17

2

第三自然段~P18第一自然段,粗略浏览)

★2.意识形态(一般掌握):意识形态(ideology)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具有活力的概念范畴之一。它是话语(discursive)与现实社会生活的复杂联结场,是指人们所说所写的话语与人们所身处其中的现实社会关系的具体而复杂的联结方式。该概念包含以下三个要素:(1)人们所说所写的话语;(2)这种话语与现实社会生活之间存在紧密联系;(3)它是话语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复杂联结场。

★3.艺术掌握(结合课本P20~22:“文学艺术的特点”小节内容来理解,一般掌握):艺术掌握是一种通过人的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将人类社会和自然加工成艺术形象的精神活动。作为对现实的一种占有形式,艺术掌握面对的是人和人的社会生活。充满主体精神,想象和激情是其思维基本形式。艺术掌握具有以下特征:(1)始终伴随着人的情感活动;(2)追求艺术成果的特殊性和不可重复性;(3)对美的追求,它将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将人及其社会生活对象化和形式化。

★4.艺术生产论(结合课本P22~24:“艺术生产”小节内容来理解,重点掌握):“艺术生产”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社会生产活动的客观过程时提出来的,最早出现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1)广义的艺术生产是指与物质生产相对的精神生产的一种,它既有作为一般生产的普遍性,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又有作为精神生产的特殊性。(2)狭义的艺术生产:特指在资本主义时期,作家艺术家“直接同资本交换的劳动” ,艺术生产为资本创造价值,艺术品具有商品的属性。

★5.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文学理论(结合P24~28相关内容来理解,简要了解):

(1)文学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之一,体现了作为活动主体的人的能动的创造精神;

(2)文学活动的性质是创作个体和社会群体的统一,这种说法的理论根基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3)文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体现在: ①文学把人作为一个生命整体来把握;

②文学以特有的方式表现人的性格、命运、思想、感情乃至无意识的复杂多

3

样性;

③文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全部感官之丰富性的人”。 ★6.

“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结合课本P28~31相关内容来理解,粗略浏

览):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美学观点指的是遵循艺术掌握世界的规律,并重视作家的审美心理和创造精神。史学观点指的是重视文学的社会历史性质,主张将文学作品置于特定时代和社会联系中,从历史和阶级的角度分析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环境及作家的态度。“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不可偏废其一。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思考题

★1.为什么说社会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唯一源泉?应当如何理解文艺与生活的关系?(简要了解)

请参考课本P44~45 (二)毛泽东对“文艺与社会生活”之关系的论述内容。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文艺思想的基本内涵有哪些?(参阅课本P53~63,此处提纲挈领,粗略浏览即可) (1)“二为”方向与“双百”方针相结合。

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历来强调尊重创作规律,倡导艺术自由和学术民主,“双百”方针是对社会主义文艺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②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的一个根本问题,“二为”方向是对社会主义文艺发展方向的准确定位。 “二为”方向: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丰富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内涵。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属于人民。艺术更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忘记、忽略或是割断这种联系,艺术生命就会枯竭。”(——邓小平:《在第四次文代会上的祝词》)

(3) 主旋律与多样化相统一。

4

主旋律:作为我们时代社会发展的主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主旋律精神的指导下,鼓励并支持多元创作风格的健康发展。

(4)在继承的基础上,积极推动文艺创新(参阅课本P58~60相关具体内容)。

(5)提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领导文艺工作的新要求。

①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

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要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来进行领导。 ②要把加强和改善文艺工作的领导,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好。

③要把加强和改善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热心服务,大力支持,不断提高领导文艺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6) “三贴近”的原则:

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①坚持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②坚持群众第一、社会效益第一,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③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

第三章 文学的性质

一、课程主要内容

(一)文学概念的含义

★1. 从古至今,文学有着三种不同含义:广义文学、狭义文学和

折中义文学。(简要了解)

一是广义文学。它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既包括今天所谓语言的艺术品——文学,也包括今天不称作文学的政治、哲学、历史和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二是狭义文学。与广义文学的宽泛含义不同,它是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的统称,如诗、小说、散文等。这种狭义文学与

5

音乐、戏剧、绘画、雕塑、书法和电影一起被称为“美的艺术”。

三是折中义文学。它是介乎广义文学和狭义文学之间而又难以归类的口头或书面语言作品的统称,如诸子散文、史传文学、现代杂文、纪实文学等。 这三种文学含义分别通向三种文学观念:文化的文学观念、审美的文学观念和惯例的文学观念。

文学含义本身具有综合性,古今中外对文学含义的理解是变化发展的。 ★2. 文学的文化含义(简要了解)

在中外文学史上,文学最初的含义指的是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文学没有从政治、哲学、历史、宗教或演讲术、一切文章等一般文化形态或现象中独立出来。

文学作为文化,意味着文学被看作一般文化形态,即与政治、哲学、历史、伦理学、宗教等一样都是文化的具体样式,并没有自身专有的特殊性质。这是中国魏晋以前和西方18世纪以前的通行文学观念。 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文学” :

这里需要注意中国魏晋(即公元 3—6 世纪)以前的文学观念。在那时,“文学”或“文”在广义上使用,等同于现在的“学问”或“文献”即文化。

“文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孔子《论语》中,被列为孔门四科(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之一,也是用其广义,即指学问或文献,也就是文化。但狭义文学的那种特有的形象感染力量也开始受到重视,如孔子强调“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并说“兴于诗”。 “文”的最初含义是表现于外的斑纹或图式。广义文学即文化的文学观念在这时期居于主导地位。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西方18世纪以前的文学观念。在那时,文学也主要是在广义上使用,即文学属于一般文化。例如,古希腊时代就不存在一般文学概念,而只有特定的史诗、颂诗、演讲术、悲剧等概念。在西方的文化语境中,“文学”一词( literature)是直到14世纪才从拉丁文引进的。狭义文学还没有同广义文学区分开来。

这表明,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最初的文学观念都是广义的和文化的。

文化是人创造的,人又是文化创造的。文化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就是“人化”。 那么文学的文化意义就必然与人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存的意义、人与人的交

6

往沟通境况以及人所憧憬的理想密切相关。同时。文学作为一种艺术文化不是孤立的,它不但与整个文化相联系,而且还必然直接或间接地成为文化意义的载体。一句话:是与人的精神关怀密切相关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的文化意义至少有以下四点:(以下四点作为一般掌握知识点)

(1)揭示人的生存境遇和状况; (2)叩问人的生存意义;

(3)沟通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4)憧憬人类的未来。

例:宋人蒋捷词作《虞美人 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体现了文学是一种文化形态,同时文学也是人生体验的审美表达。

★3. 文学的审美含义(一般掌握)

由于长期的文学实践活动及创作经验的总结,人们的审美观念不断发展,对文学含义的理解也不断深入。在中国魏晋时期、西方18世纪左右,文学特具的审美属性被共认,文学狭义的审美含义从广义的文化含义中分离与独立出来。 文学作为审美,意味着文学不再被看作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而是被看作具有特殊审美属性的文化,这就形成狭义的文学。狭义文学从广义文学中分离出来并独立发展,大致完成于中国魏晋时期( 3— 6世纪)和西方16—18世纪。

在魏晋时期,具体说是 5世纪时,南朝宋文帝建立“四学”即“儒学”、“玄学”、“史学”和“文学”,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表明“文学”正式开始同广义文学大家庭中的其他文化形态相分离,独立发展,从而获得了狭义意味。

狭义文学在魏晋时期形成,同那时对文学的审美特性的确认和伸张分不开。魏文帝曹丕提出“诗赋欲丽”,把文学的语言形式之美提到了首位,而“文以气为主”则强调作家创作个性的重要性。这与范晔、萧子显、陆机、钟嵘和刘勰等的论述一同表明,文学的特殊的审美性质已经获得魏晋文学界的普遍的和明确的认可。从此以后,从审美角度看文学,文学即审美,就成为中国文学理论中占据显要地位的一个固有传统。

狭义文学的概念在西方是大约16—18世纪期间形成的。在16世纪,诗的审

7

美性质逐渐得到承认。而在1747年,法国的文艺理论家巴托把诗与绘画、雕塑、音乐、艺术和修辞等纳入七种“美的艺术”之中,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标志性事件:文学被确认为“美的艺术”之一种,实际上意味着文学的审美性质即狭义文学在西方开始获得了普遍的和明确的认可。这种审美的文学观念的确立,既是长期的文学活动经验的总结的结果,又是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潮的理论成果之一部分。

★4. 文学的通行含义(重点掌握)

文学属于文化范畴,具有审美属性。文学是人运用语言符号系统,展现人生意义和精神追求的,蕴含人类文化要素的一种语言艺术。文学专门承担起以语言符号形式表现审美体验的任务。

其中,狭义文学是包含情感、虚构和想象等综合因素的语言艺术行为和作品的统称,如诗、小说、散文等。这种狭义文学与音乐、戏剧、绘画、雕塑、书法和电影一起被称为“美的艺术”。

★5. 文学与非文学(粗略浏览)

凡属文学者,除具有审美属性与语言形式外,更主要是:其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世界;传达完整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哪些因素促成了文学?

①语言的特异处;②情感、体验与想象;③独特完整的意义系统;④可能出现的对社会生活的描绘

★6. 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简要了解) 首先,文学作品的题材、思想、技巧都来源于社会生活。

(1)文学作品的题材是社会生活提供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施耐庵、鲁迅、巴金、刘心武、王若宾、琼瑶等人的创作即为例证。作家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对生活有真实准确的反映。例如郑板桥画竹“胸有成竹”。

(2)文学作品的思想根源于社会生活。例:写“夕阳”的诗句,同一题材,但反映出不同的思想。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朱自清:“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叶剑英:“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

(3)文学技巧也是来自生活的启发。

8

①传统的写作技巧:对称、均衡、前呼后应、埋伏、照应等,来源于生活中人的审美心理;

②旧戏脸谱:红脸示忠勇(关羽)、白脸示奸臣(严嵩)、黑脸示威猛(张飞)、蓝脸示妖异(《西游记》中的妖怪);

③现代的技巧:意识流等,例如王蒙小说《春之声》。 其次,文学反映生活的复杂情况。

①描写超现实的题材,是社会生活在虚幻形式中的反映。超现实的题材,实际上是对现实生活材料的夸张和改造。例《西游记》故事取自玄奘去天竺取经的真实历史事件。小说中猪八戒、孙悟空形象的创造,以及关汉卿剧作《窦娥冤》中窦娥临终前发下的三桩无头誓愿均如此。超现实的无非是在天上、地下重演人间的生活历程。例如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席方平》。

②描绘自然山水的题材,大都是社会生活在间接形式中的反映。例如《诗经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遡洄从之,道阻且长。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运用了景物描写烘托形象,表达诗人情绪。 魏晋以后,才有独立的山水诗的形成,原因在于当时社会的黑暗,如陶渊明《桃花源记》。大量的山水诗都在自然山水的形象中,隐藏着诗人的性格,暗示着某种社会关系。如李白《敬亭山独坐》传独坐之神。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③抒发作家思想感情的作品是社会生活的折射。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苍凉悲壮: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又如王安石《咏梅》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因而,我们要联系个人的人生体验,去体味文学作品、理解文学理论。

(一)部分的内容总结:

总之,综合性的文学观念是在不断地对文学的认识中变化、发展的。从不同的视角审视文学,就有不同的文学观念。从人性的大视野看,文学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性的文化活动;从社会结构的观点看,是社会上层建筑中的审美意识形态;从文学作品的本身看,是一种语言艺术。文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9

(二)文学的性质

★1. 文学性质问题的三三论(三大点,每点之下又有三小点,一般掌握): 意识形态性(认识性、倾向性、实践性) 审美性(情感性、形象性、超越性) 语言性(间接性、精神性、韵律性) 倒解也可:语言性——审美性——意识形态性 文学的性质:文学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2. 理解文学的多重性质: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是审美的艺术;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

(1)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般掌握)

艺术的多种样式中的文学特殊性:绘画:图像;音乐:声音;舞蹈:身体; 电影:镜头;电视:荧屏;文学:语言 ① 文学的间接性或非直观性

与其它艺术样式相比,文学读者不能直接感知形象画面,只能通过阅读语言文字而在头脑中间接想象出形象画面。

语言的非直观性决定了文学的两面性:

首先,文学受限于语言,导致读者不能像在其他艺术样式中那样直接感知形象,使得形象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其次,文学受惠于语言,促使读者向精神领域拓展,展开个人的丰富的自由想象。

② 文学语言与其他语言的区别

实用语言偏重于语言的指称性和陈述性,表达日常生活的实用意识,着重于确定信息的传达。文学语言则偏重于语言的非指称性和表现性,着重显现审美意识。

(2)文学的精神性(重点掌握)

文学的精神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语言符号而传达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特性。

①语言比其他任何艺术样式都更侧重于开拓人类精神发展的丰富性、深刻性

10

1、艺术发现是什么?获取材料只是具备了从事文学创作的最基本条件,而要想进入文学创作过程,还必须有艺术发现。艺术发现是作家在积累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和评价生活的原则及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获得的一种独特感知。独特的艺术感知,使作家能从人们熟视无睹的普通平淡的事物上独具慧眼地看出它的独特深刻意蕴,从平凡中见出伟大,从陈旧中发现新异,化腐朽为神奇。

罗丹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这种独特的发现,往往是文学创作的突破口。因而艺术发现又被称作“艺术家的眼睛”。

2、 艺术发现有怎样的心理特征?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可以概括为四个: 一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这是指作家在经历长期专注后对一个问题的仿佛突如其来的理解和掌握。 如:歌德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

二是作家的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例如左拉曾说:“一百只眼是为了能看到一切,一百只手是为了握住笔杆,记下一百只眼的见闻。” 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曾对着同一堆稻草,根据朝、夕、晦、明时的不同观察,创作出十五幅不同彩色的画。

三是外在机缘与作家个人内心体验的契合,例如苏轼创作《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的外在机缘,与词人对于人生的豁然大度体验的有机融合。

这里须特别留意的是:艺术发现是以作家的生活积累为基础的。 四是作家知觉的一种新创造。

艺术发现对于整个文学创作具有重要作用。这具体表现在,艺术发现是文学创作发生的契机。如果仅仅有文学创作材料而没有艺术发现,文学创作就无由发生。艺术发现像一盏灯塔,照亮沉睡在记忆中的材料,使其围绕光点迅速聚集为有序的组合,从而进入创造过程。例如茅盾的小说《春蚕》的形象触发、创作灵感来自报纸上的一则消息:“浙东今年蚕茧丰收,蚕农相继破产。”

三、创作动机 内容提要:

26

1、何谓创作动机? 2、文学创作动机的产生; (内在动力)

内在需要——外在机缘

1、何谓创作动机?(简要了解)

创作动机是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作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

创作动机的作用怎样?它常常是暗中支配和决定作家搜集材料的范围及其艺术发现方向的潜在操纵力量,暗示了作家某一具体作品或其一生文学创作在选材和艺术沉思上的走向。所以,创作动机的作用在于,它既是作家所有文学创作活动能否发生的枢纽,也是他每一具体文学创作过程能否实现的关键。

2、文学创作动机的产生(简要了解)创作动机的由来怎样?按照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来说,就是——需要。任何需要,只要它能调集人的心理能量并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都可以成为活动的动力。文学创作的动机就与作家某种强烈的内在需要分不开。我们可以对创作动机的动态轨迹作出这样的描述:创作动机由作家的内在需要而产生,在作家心理失衡的情况下形成易感点,遇有外部刺激的触动,于是产生带有极强行动力量并对整个创作过程起支配作用的或隐或显的意图或意念。

创作动机的触发与外在机缘有密切关系。外在机缘指外在刺激物,它能使作家的内在蕴藉或奔突的热情找到倾泄的渠道,使原先焦躁不安的盲目驱力变为明确而坚定的意图,并把现实生活中获得的有用材料和艺术发现贯串起来,使文学创作由意图变为行动。

第二节 文学创作的构思阶段

一、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

1、何谓艺术构思?(重点掌握)

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系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2、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重点掌握)

27

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怎样呢? 常见的有如下五组十种:

1.回忆与沉思

回忆是艺术构思的重要机制之一,它指积极地和有意义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的心理过程。构思中常用的回忆方式有:(1)直接回收法。如澳大利亚诗人劳森创作的《街头的脸庞》时首先想起悉尼剧院门口母子卖报的悲惨景象,由此生发而写成全诗。(2)挨次扫描法。即对记忆的所有有关内容反复而有系统地搜寻,直到找出所需要的信息。比如王安石在创作其著名的诗作《泊船瓜洲》时就是这样。他曾用过“到”、“过”、“入”、“满”等字,但诗人都不满意,只有“绿”字最为精警。(3)按层次推论法。即把所需要的信息按类别、分层次地在头脑中搜查。

艺术家在对外部世界材料的积聚的同时,也把自己当时获得这一材料时的情绪、心境、情感存储下来了。这种存储,在文艺心理学上称为“情绪记忆”。如巴金说:“我写家的时候,我仿佛在跟一些人一同受苦,一同在魔爪下面挣扎。我陪着那些可爱的年轻生命欢笑,也陪着他们哀哭。我一个字一个字写下去,我好象在挖开我的记忆坟墓,我又看见了过去使我的心灵激动的一切。”

何谓沉思?沉思是在寂静和独处中对某个中心意念或意象加以深沉思索的心理过程。

2. 想象与联想

想象在这里就是“想”出一个“象”来的心理过程,即构想意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有三种形态:一是再现想象,主要是指复现隐藏在记忆中的已有的现实生活表象,如同记忆。二是比拟想象,指将某种理论的东西形象化的过程;三是虚构想象,也即创造性想象,是指凭空地将此物想成彼物、无物想成有物、或常物想成异物的过程;

想象是对原有的表象经过加工、改造、生发、合成的工夫,塑造出原来没有的、甚至超越实际生活的新的形象。这三种形态在艺术构思中都是经常运用的。

文学创作的想象具有以下特点:

(1)文学创作的想象灌注了作家的审美情感。例如“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2)文学创作中的想象具有作家的个性特征。

28

(3)文学创作的想象不需经过实际生活检验。例如“黄河之水天上来”,“燕山雪花大如席”。

联想是由此物想到彼物的心理过程,也是想象之一种。联想有三条规律:一是接近联想,这是将两种以上在时空上接近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的心理过程。二是类似联想,这是把两种具有类似特征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的心理过程。三是对比联想,这是把两种以上相反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的心理过程。如臧克家诗歌《有的人》。

3. 灵感与直觉

灵感是艺术构思的最重要机制之一,它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灵感往往表现为对问题的突如其来的顿悟,是非预期的和转瞬即逝的,但却是长期思索的结果。

灵感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1)突发性。如[晋]陆机《文赋》:“若夫感应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

(2)偶然性。如王汶石曾说:“作家在生活中,积累了大大小小数也数不清的人和事,经验和积累了各种感情,产生和积累了丰富的生活思想(这最重要的一点常被初学者忽视),它们象燃料似的保存在作家的记忆和情感里,就象石油储存在仓库里一样,直到某一天,往往由于某一个偶然的机遇(比如听了一个报告,碰到某一个人或某人的几句闲谈,甚至于只是到了一个新地方或旧地重游,等等)忽然得到了启发(人们通常把这叫做灵感),它就象一支擦亮了的火柴投到油库里,一切需用的生活记忆都燃烧起来,一切细节都忽然发亮,互不相干的事物,在一条红线上联系起来,分散在各处的生活细节,向一个焦点上集中凝聚;在联系和凝聚的过程中,有的上前来,有的退后去,有的又消失,有的又出现,而且互相调换位置,有的从头跑到末尾,有的从末尾跑到中腰??”

(3)创新性。例如俄国作家冈察洛夫自述写作《奥博洛莫夫》情形:“起初写得没精打采,笨头笨脑,枯燥无味(像开始描写奥博洛莫夫和莱司基的情形那样),我自己都常常没兴趣写了,直到眼前光芒四射,照亮了我要走的道路。我心中经常有一个形象,同时还有一个基本的主题,就是它在引导我前进,一路上我还无意中抓到些手边碰到的东西。那时,我工作得生气勃勃,精神抖擞,手都

29

几乎来不及写了,这样一直到再次碰壁。”

那么,究竟该如何获得文学创作的灵感呢?

柏拉图认为灵感是神赋予的。“凡是高明的诗人,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而是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

黑格尔:“因为天才与心灵现象和自然现象通常都处在一种最紧密的关系中,人们就以为通过感官刺激就可以激发灵感。但是单靠心血来潮并不济事,香槟酒产生不出诗来;例如马蒙特尔说过,他坐在地窖里面对着六千瓶香槟酒,可是没有丝毫的诗意冲上他脑里来。同理,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光顾他。”

柴可夫斯基:“灵感全然不是漂亮地挥着手,而是如犍牛般竭尽全力工作时的心理状态。”

周恩来:“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黑格尔、柴可夫斯基、周恩来的论断较为切合事实。 什么是直觉呢?

直觉是省略了推理过程而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的心理现象。省略推理过程并不等于不要推理过程,而恰恰正是依赖于长期的和反复的推理训练的支撑。

如杜勃罗留勃夫:“一个感受力比较敏锐的人,一个有?艺术家?气质的人,当他在周围的现实世界中,看到了某一事物的最初的事实时,他就会发生强烈的感动,他虽然还没有能够解释这种事实的理论思考能力,可是他却看到了。”这里所说“他虽然还没有能够解释这种事实的理论思考能力,可是他却看到了”这就是直觉。

巴尔扎克说:“在真正是思想家的诗人和作家身上出现的一种不可解释的、非常的、连科学也难以辨明的精神现象。这是一种透视力,它帮助他们在任何可能出现的情况中测知真相;或者说得更确切点,是一种难以言明的、将他们送到他们应去或想去的地方的力量。”

王昌龄在《诗格》中也说:“目击其物,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冈察洛夫在谈到他创造奥勃洛莫夫这个形象时说:“譬如说,首先是奥勃洛莫夫的懒洋洋的形象--在我自身和他人身上的--投入我的眼帘,而且越来越鲜明地出现在我面前。当然,我本能地感觉到,俄罗斯人的基本特征正一点一滴地吸收到这个

30

人物身上;假如那时有人把杜勃罗留波夫等人以及最后我自己在这个人物身上所看到的一切告诉了我,那么一定会确信无疑,而且一旦相信以后,我就会故意突出这个或那个特点,当然就会把它弄糟了的。”

所以说,直觉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作家对事物或现象的直观式把握,二是作家从事物或现象背后突然发现使人深省的内蕴。

直觉和灵感常常纠缠在一起,但直觉不是灵感,直觉与灵感有以下三点不同:第一,灵感是长久思索和艰苦劳动之后的的成果,而直觉却是从整体上对事物的突兀判断;第二,灵感发生在久思不得其解之后,而直觉却往往发生在第一次碰头之时;第三,灵感是获取成熟的答案,而直觉则是得到推测性的洞察。

4. 理智与情感

理智是指作家有意识的理性认知和思维。情感分为情绪和感情,前者指由有机体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后者则指作家对外在事物或现象的态度评价及其体验。在艺术构思中,情感是动力因素而理智则是节制动力的规范,两者都不可缺少。如果没有情感而只有理智,就可能产生想象力受到束缚的负作用;而如果失去理智而只有情感,就可能使作家被推向不知所往的境地。因而要使艺术构思顺利进行,需要很好地调节情感与理智的关系。

例子:钟嵘:“感荡心灵,非称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别林斯基:“情感是诗的天性中的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

巴金描写他在三十年代写作时的情景:“每天每夜热情在我的身体内燃烧起来,好象一根鞭子在抽我的心,眼前是无数惨痛的图画,大多数人的受苦和我自己的受苦,它们使我的手颤动我就这样写完我的长篇小说《家》和其他的中篇小说。”

情感是文学创作的动力,但是离不开理智的辅佐和制约。作家的理性认知解帮助作家权衡信息材料的意义,指导着信息材料的取舍、缀合,提炼着情感的性质和力度,启迪着想象的方向。

杜勃罗留波夫在评价莎士比亚时这样说:“莎士比亚就是这样的。他的剧本中有许多东西,可以叫作人类心灵方面的新发现;他的文学活动把共同的认识推进了好几个阶段,在他之前没有一个人达到过这种阶段,而且只有几个哲学家能够从老远地方把它指出来。这就是莎士比亚所以拥有全世界意义的原因:他指出了人类发展的几个

31

新的阶段。”

5. 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是作家以清晰的理智有意地调动、分析和综合材料,使之成为能表达意义的有机整体的心理能力。无意识则是作家没有明显地觉察到但暗中对排列和组合材料发生作用的心理能力。这两种心理能力共存于艺术构思过程之中。两者关系怎样呢?

歌德:“精灵在诗里到处都显现,特别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中,这时一切知解力和理性都失去了作用,因此它超越一切概念而起作用。”如马克思所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中肯定自己。”

无意识是受到意识的指导的,如马克思所说“所有的感受性都带有思想的印记。例如?看?,就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通过?看?,无意义的印象被贮存起来为一系列的思维作用。它从这些杂乱的材料中,找出形式来适应它自身的目的。”

意识对于无意识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意识向无意识提供材料。柯勒律治《忽必烈汗》的54行诗句一位名叫约翰?立温斯顿?罗尉斯的学者花了三年多的时光,仔细检阅了柯勒律治的所有笔记,发现该诗中的一切意境都是这位诗人以前读过并零碎地记在笔记里的。

二是意识为无意识指引方向。首先,无意识的活动程序来源于有意识,它是由意识的累积进而形成一种习惯性和自动化的思维行为。其次,无意识中材料的安排和组合方向也靠意识指引。

但是若夸大无意识的作用,如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直觉主义理论家柏格森、现代意识流作家普鲁斯特、超现实主义作家布勒东等把文学创作归结为非理性的产物,“文学就是无意识写作和梦境的记录。”也是言过其实的。

二、构思方式(重点掌握)

构思方式是作家在艺术构思中塑造形象或构造作品的方式。

构思方式既复杂又多样,从不同角度出发有不同的构思方式,最常见的构思方式有如下几种:

1.综合

综合是作家根据自己的中心意念去加工和改造现有材料,使之揉合成一个能体现自己意图的完整的有机形象的过程。

32

高尔基说:“艺术家创造艺术的真实,象蜜蜂酿蜜一样;蜜是从各种花里一点一滴地采集最必要的成分的。”“假如一个作家能从二十个到五十个,以至几百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身上,把他们最有代表性的阶级特点、习惯、嗜好、姿势、信仰和谈吐等等抽取出来,再把它们综合在一个小店铺老板、官吏、工人身上,那么这个作家就能用这种手法创造出典型来,——而这才是艺术。”又例: 鲁迅:“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必须注意,综合不等于拼凑,而具有自身的特征。首先,综合有定向性。其次,综合有选择性。最后,综合有新颖的和鲜明的整体性。

2.突出和简化

突出是作家从纷繁芜杂的思绪中抓住一个形象或意念,并调动各种材料和加工手段为其服务,尽量使其比周围其他形象更明确、清晰和特别的过程。

突出是作家以一个意象或意念为底稿或毛坯,然后寻求与此形象、意念的某一点有关或更能使其传神的材料,把它们附加并有机地融合在这个特定的意象或意念之上,使其栩栩如生地凸现在人们面前。

例如清代著名戏剧家李渔曾说:“欲劝人为孝者,则举一孝子出名,但有一行可纪,则不必尽有其事,凡属孝亲所应有者,悉取而加之”。

突出有两种实现途径:

一是浓涂重抹,即为实现某种表达意图,抓住某个形象的最显著特征,调动各种手段,把这种特征连同这个形象强调到令人过目不忘的地步。比如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一个小公务员之死》。俄国的一个小公务员,被安排坐在上司后排看戏,不小心打了一个喷嚏。糟了,大概有一星半点唾沫落在上司的衣服上。从此他惶惶不可终日,不久忧郁而死。

二是淡化背景,即通过减弱或冲淡某物的背景,而使此物更显突出。如鲁迅进行文学创作,目的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为了达到和突出这一目的,鲁迅在创作中采用淡化背景的手法,“力避行文的唠叨,只要觉得能将意思传达给别人了,就宁可什么陪衬拖带也没有。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

33

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的,所以我不去描写风月,对话也决不说到一大篇。”背景的淡化,可以更有效地突出前台人物,使其更醒目,更耀眼。

简化是为了更好地强调和突出。

简化是作家有意略去具体细节而抓住主干,以便传达形象或意念的大致轮廓与内在精髓的构思方式。简化不能被误解为省略笔墨,它的目的其实仍是突出,即突出形象或意念的根本性方面。事实上,简化的目的仍是突出。当作家极省俭地描画情境、模塑形象、表达意念时,目的正是为了突出它。如鲁迅说:“可省的处所,我决不硬添”。又如巴尔扎克说:“文学就是以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的思想。”

3. 变形与陌生化

变形是作家凭借想象力和创造力,违反常规、常理地创造意象的方式。变形往往能产生独创性的形象。雪莱曾直接地宣称:“诗使它所触及的一切都变形。” 卓别林影片《摩登时代》、卡夫卡的《变形记》等,都是变形手法运用的典范之作。

变形的方法很多,主要有:

1.扩大法和缩小法。即把意象变大或缩小,使之成为畸形,他虽然还有常人的的思维和欲望,但可以做常人做不到的事。如拉伯雷的《巨人传》、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

又如台湾诗人林亨泰的图像诗《车祸》: 车

2.粘合法。把意象变成半人半怪,使他既有人的属性,又有怪的特点。如《西游记》、《聊斋志异》

3.漫画法。有意改变形象的思维方式,使其振振有辞或荒唐可笑的诡辩中,道出世事的昏暗或常人白敢言说的真理。比如鲁迅笔下的狂人,果戈理《钦差大臣》剧中的官僚。

34

4.夸张法。赋予形象一种突出的特点,这特点不仅影响他的性格,而且影响他的为人处世方式,既真又幻,既幻又真。例如李白“燕山雪花大如席”;辛弃疾“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5.幻事法。不改变人物而将世事变形,使常人在奇世旅行,给人以奇异感受和深刻启发。如李汝珍的《镜花缘》就是幻事法的典型例证。

陌生化与变形有密切的联系,即都是将习见的事物以别种奇异方式呈现,以取得最佳艺术效应。但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变形着重于改变事物的通常形状,而陌生化则倾向于用不习见的方式来描写事物,使人产生奇特的新鲜感。

文学就是要克服“自动化”,即构思时克服惯常思维模式,以事物的第一次的刺激反应作为构思方式,对事物加以扭曲、变形,使它变得奇异、陌生,这就是陌生化。这样描写就不会落入“套板反应”,也即不会落入俗套。

曹雪芹的《红楼梦》写刘姥姥初入大观园,以一位从未见过挂钟的农村老妪

刘姥姥的陌生眼光来写王熙凤堂屋里的挂钟,收到了陌生化的效果。

第三节 物化阶段(语言呈现)(一般掌握)

一、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

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就是把构思中已基本成熟的形象用文字符号表达出来的过程。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作品的内在逻辑与意图之间有时会发生矛盾。其具体情形有两种:

1.意图有时不适应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意图是指向性很强的目标预期,它有时并不符合人物性格的发展趋向。人物一旦被激活起来,就必然要按自身性格逻辑生长,而不愿迁就作家意图。这时,顺从人物性格发展而改变意图,往往是创作获得成功的方法。

2.作家创作动机中途转换。作家在构思中途可能会产生不同于原有动机的新的动机,这新动机可能取代原有动机而左右创作过程。这种动机转换现象对于创作是有影响的,既可能使作品成就受到损害,也可能使其得到提高。作家动机的中途转换表现为两种情形:一种是更新了原有的意图,一种是丰富、修正原有的意图。

应当指出,作品与意图的矛盾虽然常见,但不是文学创作的操作过程的普遍

35

规律。因为,在文学创作中还有许多物化操作过程体现为作品与意图的统一。

二、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

1、寻找不可代替的文字符号呈现心象;

语词提炼的任务,是寻找最准确的文字符号把心中意象以生动、鲜明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是一件极困难的事情。由于自然事物本身变化无常,加之人对自然的感受复杂微妙,而人类社会生活现象更是纷纭繁复,因此,要以恰当的语词去把作家基于对自然和社会的深沉体验而创造的幻象固定在符号系统中,实属不易。对于此,清代诗人沈德潜提出了“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的要求。

2、技巧要为物化心象服务。

技巧主要指具体的写作手法,是创造性地运用写作规律和方法,将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恰切地、充分地传达出来,使读者乐于接受并获得审美感受的独特能力和手段。如肖像、行动和心理描写,顺叙、倒叙和插叙安排,烘托、反衬和对比的运用,巧合、悬念的设置,意识流、黑色幽默的使用等。

关于文学技巧运用的重要性,英国理论家乔治·科林伍德曾说:“没有一定程度的技巧性技能,无论什么样的艺术作品也产生不出来。在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技巧越高,艺术作品越好。最伟大的艺术力量要得到恰如其分的显示,就需要有与艺术力量相当的第一流的技巧。” 技巧运用的基本原则是:

(1)技巧要为物化心象的内在物理服务。内在物理指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的内在规定性。在某种事物作为形象呈现于心而需要运用技巧去物化时,必须注意其内在物理,如此才能达到形神兼备效果。山水无常,但它们总有其内在规定性。在作家的心象中,形是独特的,但形中所蕴之理却有规律可寻。人物也是一样。心象中人的活动是独特的,但其活动受性格支配和处世原则支配。把握住了事物的内在物理,巧妙地运用技巧,就可以大大增强艺术表现力。

(2)技巧要为作家通过心象所要表达的中心意念服务。中心意念是作家企图告诉读者的他对生活的体验和评价,是他的思想和审美趣味的结晶。中心意念不应当直接出现,而应当借助技巧而不露痕迹地表达出来。作家在调动各种技巧把心象物化在纸上时,就必须以传达自己的中心意念为目标。如雨果的《巴黎圣

36

母院》中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罗得·佛罗洛。又如《水浒传》中的拳打镇关西,鲁达三拳各尽其妙。

三、即兴与推敲

即兴与推敲是物化阶段的两种不同操作方式,也是作品定型的两种不同手段。

即兴是作家因外在刺激或内在冲动的作用而在文字操作过程中迅速创造出作品的情形。人们常说的文思泉涌、势不可遏、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等,正是指此。郭沫若创作《地球,我的母亲》、《凤凰涅槃》,臧克家的长诗《运河》也是即兴的创造。王勃写《滕王阁序》,李白“斗酒诗百篇”,司汤达53天写出《巴马修道院》都属于即兴创作 。

即兴创造不是没有酝酿、凭空出现的创作方式。首先,即兴创作需要足够的材料储备和情感积累。其次,即兴创作要有气氛和契机。即兴的刹那似乎容易,实际上兴会的来临极难。没有气氛和契机,即兴无由发生。第三,即兴创作表现为突发性和一泻千里的冲动,但实际上是作家综合心力的集中爆发,是长期酝酿的结果。

推敲是作家反复选择、调动词句以求准确和妥贴地把心象物化为定型作品的文字操作情形。如果说即兴表现为灵感的飞溅的快乐,推敲则表现为物化跋涉的艰难。例如徐志摩说他作诗,“从一点意思的晃动到一篇诗作的完成,这中间几乎没有一次不经过唐僧取经似的苦难的。诗不仅是一种分娩,它并且往往是难产!这份甘苦是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 

推敲既表现为词句的选择,也包括细节提炼、人物安排、章节转换、意境合成等。推敲而成的作品往往有如下特点:语词精雕细琢,心象精确鲜明,无处不使人感受到作家的独特匠心。

即兴与推敲是同一操作过程的两个不同的侧面,不可把其绝对地分开。有的作家可能以即兴为主而辅之以推敲,有的则可能以推敲为主而辅之以即兴。不管作家采用哪种方式,目的都应为着完满地把构思体现在纸上,把内在不可捉摸的心象物化为可以通过欣赏而消费的文学作品。如果能把即兴与推敲两种方式结合起来,也许更有利于物化的成功实现。即在艺术发现和创作冲动之初不急于动笔,而是反复思索沉思,等到不创作不足以消除内在的紧张和焦虑时再下笔。动笔不

37

可勉强,而应该等待机缘和需要的唤起。一旦灵感突至,则应废寝忘食,及时加以捕捉。之后,再以心象的内在物理和中心意念为准绳反复删改、调整、充实。凡伟大的作家都能巧妙发挥二者所长。

文学创作过程之总结

文学创作过程由发生、构思和物化三个阶段组成。

首先,文学创作的发生阶段指作家的文学创作进入发端或开始期,它包括如下方面:材料储备、艺术发现和创作动机。

其次,文学创作的构思阶段指作家在发生阶段基础上从事艺术意象创造的心理过程,它是沟通发生阶段和物化阶段的中间环节。在这个阶段,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和构思的基本方式尤其值得注意。回忆与沉思、想象与联想、灵感与直觉、理智与情感和意识与无意识构成了艺术构思的基本机制。而常见的构思方式则有:综合、突出、简化、变形和陌生化。

再次,文学创作的物化阶段指作家把在艺术构思中已基本酝酿成熟的形象和意念转换为文字符号系统并固定在纸张上的过程,它标志着文学创作过程进入最后阶段。这里主要包括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语词提炼与技巧运用、即兴与推敲等情形。

第四节 文学创作的主体条件和追求(简要了解)

一、作家与生活体验

盖人之情,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不然无诗矣。苏武、李陵、陶潜、谢灵运、杜甫、李白,激于不能自已,故其诗为百代法。——陆游:《澹斋居士诗序》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文化艺术素养

(一)作家的人格修养 我的第一个先生就是我的母亲。我已经说过使我认识“爱”字的

就是她,……她使我知道人间的温暖;她使我知道爱与被爱的幸福。……她教我爱一切的人。

——巴金:《我的几个先生》 (二)作家的文化修养

首先,作为作家他们应该有较好的文化知识基础与基本的技能。 其次,作家一般都有着比较广泛的兴趣和爱好。

38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作家还必须具有对文学的特殊爱好。 (三)作家的独特素质

首先,作家应该经常处于创作激情之中。

其次,作家对生活中的事物,特别是那些具有特征性的、隐含着重要意义的事物具有极为敏锐的观察力。

最后,作家对于语言也有着超常的敏感与驾驭能力。

三、创作个性与独创性

创作个性是指一个作家所具有的独特性质,是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创作个性就是作家的个性气质、独特学养、生活积累、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所导致的他在文学创作中显现出来的独特性。

创作的准备与作家的修养

1、创作是艰巨繁难的精神劳动

2、丰富的生活经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才;识;胆;力 4、熟练的艺术技巧

四、创作自由和社会责任

(一)创作自由是文学繁荣的基本保障

(二)创作自由是作家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前提条件

(三)社会责任不是某个人或某个权力集团对作家的要求与限制,而是社会历史向文学提出的要求。

本章基本概念(重点掌握。主要参照本资料,结合课本相关内

容复习)

创作冲动,艺术构思,艺术综合,艺术简化,艺术变形,艺术直觉,艺术想象,创作个性

思考题(一般掌握)

1.艺术想象的特点是什么?

39

2. 为什么说生活体验对文学创作具有重要意义? 3. 怎样理解创作个性?

4. 如何处理创作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4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x1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