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2016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四单元 专题二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整合 

更新时间:2023-10-01 12: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创新设计】(全国通用)2016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第四单元 专题二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专题整合

(时间:30分钟 满分:7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小题,共36分)

1.(2015·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 ③激素是通过体液的传输,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的信息分子 ④血糖的平衡调节是通过体液调节完成的

⑤恒温动物维持体温恒定,是通过神经系统完成了体内产热量和散热量平衡的过程 ⑥体液免疫过程中,有吞噬细胞参与的阶段有两个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①⑤⑥

解析 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血糖平衡调节需依靠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产热量、散热量的平衡不仅依赖神经系统调节,也需依赖体液调节。 答案 C

2.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实现离不开内环境。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之间通过组织液实现信息传递

B.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通过血液循环选择性运输到特定的靶细胞 C.免疫活性物质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主要发生在血清中 D.血糖浓度升高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属于体液调节的过程

解析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间隙实现信息传递,其中突触间隙内的液体为组织液,A项正确;激素由内分泌腺产生,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各组织细胞,只能被特定的靶细胞接受,其运输不具选择性,B项错误;抗体与抗原的结合主要发生在血清中,C项正确;化学物质通过体液的运送而发挥作用属于体液调节的范畴,D项正确。 答案 B

3.(2015·山东省实验中学模拟)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防止免疫

反应过度损伤自身,调节性T细胞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下图所示)。下列疾病或应用中可能与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 ) Bim蛋白Mcl-1蛋白数量减少――→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 A.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 C.系统性红斑狼疮

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D.艾滋病

解析 由题干信息知,Mcl-1蛋白与“抑制免疫反应,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有关,则该蛋白活性被抑制时,免疫功能会“过度”,A~D中系统性红斑狼疮即源于免疫反应过度致使损伤自身,故C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4.(2015·山西大学附中质检)根据下图人体器官模型,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A处高于B处 B.如果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A处低于B处 C.如果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A处高于B处 D.如果器官为胰腺,则饭后胰岛素浓度A处高于B处

解析 饭后血糖升高,胰岛素经胰腺中的胰岛分泌,随血液从B端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所以B处高于A处,D错误。 答案 D

5.(2015·辽宁沈阳模拟)如图是人体对体温调节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①②③④过程均会加强

B.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③与④激素分泌量增多,促进产热 C.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D.人体对体温调节时骨骼肌的活动也受传出神经支配

解析 ①代表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并作用于垂体;②代表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并作用于甲状腺;③代表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④代表下丘脑发出的兴奋作用于肾

上腺,促进其分泌肾上腺素;⑤表示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并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⑥过程表示寒冷刺激感受器并产生兴奋,兴奋传到下丘脑。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①②③④过程均会加强,A正确;寒冷刺激时,③④两种激素均作用于骨骼肌和内脏,促进产热过程,B正确;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主要是神经调节,C错误;人体对体温调节时骨骼肌的活动也受传出神经支配,D正确。 答案 C

6.下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图是体液免疫过程,能分化出细胞甲的只有B淋巴细胞 B.该免疫过程可能需要T细胞的参与,因为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 C.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以是自身组织细胞

D.细胞乙为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

解析 能分泌抗体的细胞甲是浆细胞,该细胞可由B淋巴细胞和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A错误;大部分体液免疫过程需要T细胞的参与,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进而刺激B细胞的增殖分化,B正确;抗原可来自外界和自身(如瘤细胞),C正确;细胞乙为吞噬细胞,其在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非特异性免疫中均能发挥作用,D正确。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39分)

7.(9分)(2015·北京市高三考前适应性训练)如图为神经—肌肉连接示意图。据图回答:

(1)肌肉受到刺激,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顺序为________时,导致肌肉不由自主地收缩;肌肉受到刺激传导到大脑产生感觉,其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顺序为________。

(2)L、N均表示________(结构),两者名称不同,分别是________。 (3)图中M的信息传导形式是________。

(4)图一中P结构放大为图二,该图表示重症肌无力患者出现的问题。当S与T结合时,引起的生理反应是促进________。

(5)R是自体细胞产生的,概括来说,重症肌无力是一种________疾病。

解析 (1)结合题意和分析图示可知,图一中的e能将兴奋传入大脑皮层,a能将大脑皮层发出的兴奋传出。b、c、g和f所属的神经元上明显存在神经节,为传入神经纤维上的部分。由此可推知,肌肉受到刺激,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顺序为c、b、d时,导致肌肉不由自主地收缩;肌肉受到刺激传导到大脑产生感觉,其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顺序为g、(N)f、e。(2)L、N均表示神经元的细胞体(结构),但L为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N是传入神经元细胞体。(3)图中M为神经中枢,含有突触结构和神经纤维。在两个神经元之间形成的突触部位,通过神经递质传递信息,在神经纤维上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信息。(4)图一中P结构放大为图二,该图表示重症肌无力患者出现的问题。图二中S表示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T为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T当S与结合时,能将化学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引起突触后膜兴奋,进而促进肌细胞收缩。(5)分析图二可知,R是自体细胞产生的抗体,当U中发生了抗体与肌细胞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结合,会导致肌细胞膜上有很少或没有相应的受体,所以,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抗体导致神经递质受体在肌细胞膜上消失,引起肌细胞收缩减弱或不收缩的自身免疫病。 答案 (1)c、b、d(c→b→d) g、(N)f、e (2)神经元细胞体 传出、传入神经元细胞体 (3)神经递质和神经冲动 (4)肌细胞收缩 (5)自身免疫

8.(11分)(2015·安徽六校联考)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以体液调节为主。下图中,图1为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1~5代表特定的结构或物质。图3是胰岛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6~9代表不同的液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食物进入胃后,扩张胃体,通过反射,作用于胰腺,直接刺激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胰

液,该反射为________反射,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神经冲动传导到图2中的突触小体时,引发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 递质不是以跨膜方式释放,而是以胞吐的方式释放,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胰液的分泌除了神经调节之外,________分泌的促胰液素也能有效促进胰液的分泌。 (3)图3中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能有效地调节血糖浓度,若图4中血液的流动方向为10→8,则在饭后5 h,8处的________(激素)浓度大于10处。

(4)随着人们不良饮食等生活习惯的形成,多种“文明病”相继产生,糖尿病就是典型代表。糖尿病有多种类型,其中,Ⅰ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偏低,Ⅱ型糖尿病人体内胰岛素水平正常或偏高。推测Ⅱ型糖尿病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非条件反射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腺体细胞 加快神经递质的释放 (2)小肠黏膜 (3)胰高血糖素 (4)组织细胞膜表面胰岛素受体减少(或异常)

9.(10分)(2015·广东清远期末)下图表示人体神经—体液—免疫相互调节的关系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神经—体液调节途径涉及的主要结构是________、肾上腺、甲状腺和性腺。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存在分级调节,当内环境中的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含量过高,会通过__________调节维持相关激素的水平的稳定。

(2)吞噬细胞可参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T细胞可参与的特异性免疫是________________。

(3)图示表明,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骨髓和________,与图示有关的神经—体液—免疫网络调节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除了图中列举的类型外,还有两类有代表性的物质是神经递质和________。

(4)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淋巴因子(如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作用于神经细胞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wv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