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02日朱远清的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1)讲解

更新时间:2023-12-22 17: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6年01月02日朱远清的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1小题)

22

1.(2014秋?故城县期末)已知x+3x=2,则多项式3x+9x﹣4的值是( ) A.2 B.0 C.4 D.6

二.填空题(共3小题)

2.(2014秋?宁城县期末)在﹣5,﹣

,﹣3.5,﹣0.01,﹣2,﹣212各数中,最大的数

是 . 3.(2014秋?故城县期末)如图,将一副三角板叠放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O,则∠AOC+∠DOB= .

4.(2014秋?郸城县校级期末)(1)92°18′﹣60°54′= ; (2)22.5°= 度 分.

三.解答题(共17小题) 5.(2014秋?琼海期末)如图,OD平分∠BOC,OE平分∠AOC.若∠BOC=70°,∠AOC=50°. (1)求出∠AOB及其补角的度数;

(2)请求出∠DOC和∠AOE的度数,并判断∠DOE与∠AOB是否互补,并说明理由.

第1页(共16页)

6.(2014秋?琼海校级期末)计算 (1)

×(﹣)+8×2﹣(﹣1)(2)(5a﹣ab)﹣2(3a﹣ab)

2

2

2

2

7.(2013秋?宜城市期末)如图所示,点C在线段AB上,AC=8cm,CB=6cm,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 (1)求线段MN的长.

(2)若C为线段AB上任意一点,满足AC+CB=acm,其他条件不变,你能猜想出MN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

(3)若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CB=bcm,M、N分别为AC、BC的中点,你能猜想出MN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第2页(共16页)

8.(2014秋?柳江县校级期末)某船从A地顺流而下到达B地,然后逆流返回,到达A,B两地之间的C地,一共航行7h,已知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8km/h,水流速度为2km/h.A,C两地之间的路程为10km,求A,B两地之间的路程.

9.(2014秋?柳江县校级期末)先化简再求值:﹣2y+(2x﹣xyz)﹣2(x﹣y+xyz),其中x=1,y=2,z=﹣3.

3

3

3

3

10.(2014秋?柳江县校级期末)解下列方程: (1)2x﹣2=3x+5 (2)

第3页(共16页)

11.(2014秋?宁城县期末)已知∠AOB=40°,∠AOB的余角为∠AOC,∠AOB的补角为∠BOD,OM平分∠AOC,ON平分∠BOD.

(1)如图,当射线OM在∠AOB的外部时,用直尺、量角器画出射线OD,ON的准确位置;

(2)求(1)中∠MON的度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第4页(共16页)

12.(2014秋?宁城县期末)如图,已知线段AB=40厘米,E为AB的中点,C在EB上,F为CB的中点,且FB=6厘米,求CE的长.

13.(2014秋?宁城县期末)三个队植树,第一队种a棵,第二队种的比第一队种的树的2倍还少8棵,第三队种的比第二队种的树的一半多6棵,问三个队共种多少棵树?并求当a=100棵时,三个队种树的总棵数.

第5页(共16页)

14.(2

2

2

2

014秋?故

城县期末)先化简,再求值:2(﹣3xy+x)﹣[2x﹣3(5xy﹣2x)﹣xy],其中x是方程4﹣4(x﹣3)=2(9﹣x)的解;y是方程6(2y﹣5)+20=4(1﹣2y)的解.

15.(2014秋?利辛县校级期末)某检修小组乘汽车沿公路检修线路,约定往东为正,往西为负.某天自A地出发到收工时所走路线(单位:千米)为:﹣10,﹣3,+4,+2,﹣8,+13,﹣2,﹣12,+8,+5.

(1)问收工时距A地多远?在哪个方向?

(2)若每千米路程耗油m升,问从A地出发到收工共耗油多少升?

16.(2009秋?焦作期末)某人买了50元的乘车月票卡,如果此人乘车的次数用m表示,则记录他每次乘车后的余额n元,如下表: 乘车次数m 月票余额n/元 1 50﹣0.8 2 50﹣1.6 3 50﹣2.4 4 50﹣3.2 … … (1)写出此人乘车的次数m表示余额n的公式;

第6页(共16页)

(2)利用上述公式,计算:乘了13次车还剩多少元? (3)此人最多能乘几次车?

17.(2014秋?利辛县校级期末)解方程 (1)(2)

18.(2014秋?腾冲县校级期末)计算: (1)﹣2÷×5﹣(﹣10) (2)(﹣1)

20082

2

+(﹣5)×[(﹣2)+2]﹣(﹣4)÷(﹣)

32

第7页(共16页)

19.(2014秋?岑溪市期末)现从两个蔬菜市场A、B向甲、乙两地运送蔬菜,已知A、B各有蔬菜14吨,其中甲地需要蔬菜15吨,乙地需要蔬菜13吨,从A到甲地运费50元/吨,到乙地30元/吨;从B地到甲地运费60元/吨,到乙地45元/吨. (1)设A地到甲地运送蔬菜x吨,请完成下表: 运往甲地(单位:吨) 运往乙地(单位:吨) A x B (2)若总运费为1280元,则A地到甲地运送蔬菜多少吨?

20.(2014秋?岑溪市期末)已知:多项式A=2x﹣xy,B=x+xy﹣6,求: (1)4A﹣B;

(2)当x=1,y=﹣2时,4A﹣B的值.

22

第8页(共16页)

21.(2014秋?延庆县期末)已知:点M,N分别是线段AC,BC的中点. (1)如图,点C在线段AB上,且AC=9cm,CB=6cm,求线段MN的长;

(2)若点C为线段AB上任一点,且AC=acm,CB=bcm,用含有a,b的代数式表示线段MN的长度.

(3)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AC=acm,CB=bcm,请你画出图形,并且用含有a,b的代数式表示线段MN的长度.

第9页(共16页)

第10页(共16页)

2016年01月02日朱远清的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1小题) 1.A;

二.填空题(共3小题)

2.-0.01; 3.180°; 4.31°24′; 22; 30;

三.解答题(共17小题)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14-x; 15-x; x-1; 20. ; 21. ;

第11页(共16页)

考点卡片

1.正数和负数

1、在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加负号“﹣”,叫做负数,一个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 2、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正数是大于0的数,负数是小于0的数. 3、用正负数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具有相反意义的量都是互相依存的两个量,它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二是它们都是数量.

2.有理数大小比较 (1)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可以利用数轴,他们从左到有的顺序,即从大到小的顺序(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也可以利用数的性质比较异号两数及0的大小,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 ①正数都大于0; ②负数都小于0;

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 【规律方法】有理数大小比较的三种方法

1.法则比较: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数轴比较:在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大于左边的点表示的数. 3.作差比较:

若a﹣b>0,则a>b; 若a﹣b<0,则a<b; 若a﹣b=0,则a=b.

3.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做括号内的运算.

(2)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注意各个运算律的运用,使运算过程得到简化. 【规律方法】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四种运算技巧

1.转化法:一是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二是将乘方转化为乘法,三是在乘除混合运算中,通常将小数转化为分数进行约分计算.

2.凑整法:在加减混合运算中,通常将和为零的两个数,分母相同的两个数,和为整数的两个数,乘积为整数的两个数分别结合为一组求解.

3.分拆法:先将带分数分拆成一个整数与一个真分数的和的形式,然后进行计算. 4.巧用运算律:在计算中巧妙运用加法运算律或乘法运算律往往使计算更简便.

4.实数的运算

第12页(共16页)

(1)实数的运算和在有理数范围内一样,值得一提的是,实数既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又可以进行开方运算,其中正实数可以开平方.

(2)在进行实数运算时,和有理数运算一样,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有的顺序进行. 另外,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

【规律方法】实数运算的“三个关键”

1.运算法则:乘方和开方运算、幂的运算、指数(特别是负整数指数,0指数)运算、根式运算、特殊三角函数值的计算以及绝对值的化简等.

2.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在同一级运算中要从左到右依次运算,无论何种运算,都要注意先定符号后运算.

3.运算律的使用:使用运算律可以简化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度.

5.列代数式

(1)定义:把问题中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含有数字、字母和运算符号的式子表示出来,就是列代数式.

(2)列代数式五点注意:①仔细辨别词义. 列代数式时,要先认真审题,抓住关键词语,仔细辩析词义.如“除”与“除以”,“平方的差(或平方差)”与“差的平方”的词义区分. ②分清数量关系.要正确列代数式,只有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③注意运算顺序.列代数式时,一般应在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中,先读的先写,不同级运算的语言,且又要体现出先低级运算,要把代数式中代表低级运算的这部分括起来.④规范书写格式.列代数时要按要求规范地书写.像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可省略乘号不写,数与数相乘必须写乘号;除法可写成分数形式,带分数与字母相乘需把代分数化为假分数,书写单位名称什么时不加括号,什么时要加括号.注意代数式括号的适当运用. ⑤正确进行代换.列代数式时,有时需将题中的字母代入公式,这就要求正确进行代换.

【规律方法】列代数式应该注意的四个问题

1.在同一个式子或具体问题中,每一个字母只能代表一个量.

2.要注意书写的规范性.用字母表示数以后,在含有字母与数字的乘法中,通常将“×”简写作“?”或者省略不写.

3.在数和表示数的字母乘积中,一般把数写在字母的前面,这个数若是带分数要把它化成假分数.

4.含有字母的除法,一般不用“÷”(除号),而是写成分数的形式.

6.代数式求值

(1)代数式的: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2)代数式的求值:求代数式的值可以直接代入、计算.如果给出的代数式可以化简,要先化简再求值.

题型简单总结以下三种:

①已知条件不化简,所给代数式化简; ②已知条件化简,所给代数式不化简; ③已知条件和所给代数式都要化简.

7.合并同类项

第13页(共16页)

(1)定义:把多项式中同类项合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2)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合并同类项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①要掌握同类项的概念,会辨别同类项,并准确地掌握判断同类项的两条标准:带有相同系数的代数项;字母和字母指数;

②明确合并同类项的含义是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经过合并同类项,式的项数会减少,达到化简多项式的目的;

③“合并”是指同类项的系数的相加,并把得到的结果作为新的系数,要保持同类项的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8.去括号与添括号

(1)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2)去括号规律:①a+(b+c)=a+b+c,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连同它前面的“+”号一起去掉,括号内各项不变号;②a﹣(b﹣c)=a﹣b+c,括号前是“﹣”号,去括号时连同它前面的“﹣”号一起去掉,括号内各项都要变号.

说明:①去括号法则是根据乘法分配律推出的;②去括号时改变了式子的形式,但并没有改变式子的值.

(3)添括号法则: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号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添括号与去括号可互相检验.

9.整式的加减

(1)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一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然后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2)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合并同类项. (3)整式加减的应用:

①认真审题,弄清已知和未知的关系; ②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③计算结果,根据结果解答实际问题. 【规律方法】整式的加减步骤及注意问题

1.整式的加减的实质就是去括号、合并同类项.一般步骤是:先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 2.去括号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括号外的数字因数要乘括号内的每一项;二是当括号外是“﹣”时,去括号后括号内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

10.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

给出整式中字母的值,求整式的值的问题,一般要先化简,再把给定字母的值代入计算,得出整式的值,不能把数值直接代入整式中计算.

1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定义:使一元一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等式左右两边相等.

第14页(共16页)

12.解一元一次方程

(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这仅是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针对方程的特点,灵活应用,各种步骤都是为使方程逐渐向x=a形式转化.

(2)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先观察方程的形式和特点,若有分母一般先去分母;若既有分母又有括号,且括号外的项在乘括号内各项后能消去分母,就先去括号.

(3)在解类似于“ax+bx=c”的方程时,将方程左边,按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并为一项即(a+b)x=c.使方程逐渐转化为ax=b的最简形式体现化归思想.将ax=b系数化为1时,要准确计算,一弄清求x时,方程两边除以的是a还是b,尤其a为分数时;二要准确判断符号,a、b同号x为正,a、b异号x为负.

13.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一)、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类型有:(1)探索规律型问题;(2)数字问题;(3)销售问题(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利润进价×100%);(4)工程问题(①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②如果一件工作分几个阶段完成,那么各阶段的工作量的和=工作总量);(5)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6)等值变换问题;(7)和,差,倍,分问题;(8)分配问题;(9)比赛积分问题; (10)水流航行问题(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二)、利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如下:首先审题找出题中的未知量和所有的已知量,直接设要求的未知量或间接设一关键的未知量为x,然后用含x的式子表示相关的量,找出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作答,即设、列、解、答.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五个步骤

1.审:仔细审题,确定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 2.设:设未知数(x),根据实际情况,可设直接未知数(问什么设什么),也可设间接未知数.

3.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解方程,求得未知数的值.

5.答:检验未知数的值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题意,完整地写出答句.

14.两点间的距离 (1)两点间的距离

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两点间的距离.

(2)平面上任意两点间都有一定距离,它指的是连接这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学习此概念时,注意强调最后的两个字“长度”,也就是说,它是一个量,有大小,区别于线段,线段是图形.线段的长度才是两点的距离.可以说画线段,但不能说画距离.

15.度分秒的换算

(1)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1度=60分,即1°=60′,1分=60秒,即1′=60″. (2)具体换算可类比时钟上的时、分、秒来说明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之间也是60进制,将高级单位化为低级单位时,乘以60,反之,将低级单位转化为高级单位时除以60.同时,在进行度、分、秒的运算时也应注意借位和进位的方法.

16.角平分线的定义 (1)角平分线的定义

第15页(共16页)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2)性质:若OC是∠AOB的平分线

则∠AOC=∠BOC=∠AOB或∠AOB=2∠AOC=2∠BOC.

(3)平分角的方法有很多,如度量法、折叠法、尺规作图法等,要注意积累,多动手实践.

17.余角和补角

(1)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3)性质: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

(4)余角和补角计算的应用,常常与等式的性质、等量代换相关联.

注意:余角(补角)与这两个角的位置没有关系.不论这两个角在哪儿,只要度数之和满足了定义,则它们就具备相应的关系.

第16页(共16页)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2)性质:若OC是∠AOB的平分线

则∠AOC=∠BOC=∠AOB或∠AOB=2∠AOC=2∠BOC.

(3)平分角的方法有很多,如度量法、折叠法、尺规作图法等,要注意积累,多动手实践.

17.余角和补角

(1)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3)性质: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

(4)余角和补角计算的应用,常常与等式的性质、等量代换相关联.

注意:余角(补角)与这两个角的位置没有关系.不论这两个角在哪儿,只要度数之和满足了定义,则它们就具备相应的关系.

第16页(共16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wp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