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3-10-12 06: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在全市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 中共榆林市委书记 胡志强

(2012年2月27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是在全市“三农”工作进入转型发展,扶贫开发进入新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市委、市政府对开好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市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了相关问题,讨论了有关政策。刚才,政才同志宣读了2011年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责任书考评结果和扶贫开发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决定;长安同志安排部署了我市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和扶贫开发工作,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关于农业农村工作

2011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工农业协调发展,强化工作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特色农业基地、农村基础设施、特色产业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就,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农业效益显著提升,农民收入大幅提高,进一步为农业农村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于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中省都已作出部署,市委二届十一次全会和全市“两会”也作了总体安排。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民生、生态、文化、和谐的幸福榆林奋斗目标,不断健全农业服务体系,不断强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

设,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大力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大力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保障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机构的科研优势,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人员和新型农民培训,培育农村发展带头人、技能服务型和生产经营型人才,培养职业化和创新型农民;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围绕红枣、马铃薯等主导产业,积极组织科技攻关,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技推广,大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示范县建设,整合乡镇或区域农技推广资源,按种养规模和服务绩效安排推广工作经费;大力发展现代种业,加强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新建一批乡镇农技站、市县两级农机化样板示范基地,新建、改造和整合一批“新网工程”经营服务网点和配送中心,加快构建以政府农业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农业科教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在做好特色产业和项目规划基础上,今年重点要在园区建设和市场体系建设两个方面取得突破,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在园区建设方面,要扎实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年活动,加快推进杨凌农业高新示范区定靖示范基地和6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开工建设10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扩大园区发展规模,提升建设质量和水平。在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培育一批在全省、全国市场具有竞争力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销售知名企业,全面推广农户+基地+企业+市场“四位一

体”模式,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扶持果蔬合作社实施果蔬贮藏“百库工程”建设,下决心解决因贮藏能力不足制约果业、蔬菜发展和群众增收的问题;进一步创新合作模式,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和“农校对接”等方式,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创新政策,促进金融机构支持农业发展。

三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认真系统研究我市城乡统筹发展的问题,学习借鉴外地好的经验,鼓励创新,积极探索适合榆林实际的城乡统筹发展思路。重点抓好三件事:一要加快城镇化步伐。加大横山撤县改区、神木撤县改市报批工作力度,加快县城、中心镇建设,增强城镇吸纳、辐射和带动能力。加快锦界、东坑等省级重点示范镇和大保当开采区移民集中安置区建设,提高规划水平,完善公共设施,落实好就业等民生工程。二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集中搞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重点工作,打造一批产业支撑有力、功能设施齐全、管理科学民主的重点村。三要有序推进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进一步解放思想、以人为本、让利农民、放宽条件,促进农民进城,解决好进城农民在社保、住房、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

四是加强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三年植绿大行动”,采取强有力措施,保证超额完成年度植树造林任务。进一步加强封山禁牧工作,巩固造林种草成果。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启动全市煤矿采空区普查和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在搞好试点的基础上,切实加大对采空区的综合治理。大兴水利库坝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各项措施,全力建设王圪堵水库等32项水利重点工

程,启动无定河等中小河流域治理,实施好国家水土保持、淤地坝等水保工程,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坚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建立健全耕地保护补偿制度等长效机制,实施灌区节水改造、农业节水示范等工程,建设全国节水型城市。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安全饮水、道路建设、农网改造、能源工程、危房改造等重点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五是切实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大力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坚持把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放在整个教育的优先位置,保障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配优教育资源,特别要落实好义务教育“零收费”政策;建立健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今年将新农合筹资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50元,逐步解决农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农村低保对象及农村“五保户”保障水平,“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20%以上;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将60周岁以上老人全部纳入统筹范围。深化农村改革,全力推进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和谐矿区建设,保障“三留守”人员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结伙偷盗、聚众赌博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农村社会安全稳定。要下大力气整治农村卫生环境,改善村容村貌,倡导创建文明村镇。

二、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

扶贫开发工作今年是一个新的节点。十年以来,在中省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强化领导,加大投入,紧紧依靠广大群众,扶贫开发取得显著成效。榆阳、神木、府谷、靖边四县区先后退出国家扶贫重点开发县行列,摘掉“贫困帽”。板块扶贫、连片开发、统筹城乡发展成效显著,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社会扶贫深入推进,包扶投入数量、跨县包扶、企业参扶三项指标全省第一,以民营企业家为主导的“府谷模式”在全国扶贫系统引起广泛关注。全市贫困人口由2001年114万人下降到2010年19.8万人。但是,按照新的扶贫标准,目前我市尚有90余万贫困人口,约占全市农村总人口30%左右,扶贫开发的任务十分繁重。当前,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着新的重大历史机遇,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洲六县和横山县进入国家吕梁山片区,白于山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列入省级扶持重点连片区域,必将在政策、投入等方面得到倾斜支持。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是建设幸福榆林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务必要提高认识。各级各部门要立足于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养老有保障,即“两不愁、四保障”目标,举全市之力、集全民之智,主攻重点,突破难点,确保扶贫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是加快连片特困地区攻坚。要把国家确定的吕梁山连片特困区和白于山区、黄河沿岸两个省级连片特困区作为我市扶贫开发的主战场,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动员全社会力量,合力推进连片特困区扶贫攻坚。具体要抓好四方面工作:一要按照小城镇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避灾扶贫搬迁相结合的思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扎实推进白于山区、黄河沿岸移民搬迁,改善生存发展环境,搞好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wl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