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更新时间:2024-06-12 04: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学反思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反思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轻快而又充满激情的现代诗歌。它主要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在阳春三月学习这篇课文非常合适。

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直认为文本的解读要深刻,可备课时,我发觉《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首诗歌浅显易懂,因此确定以“读”为主要教学手段来解决这篇课文的教学。尽情地读,想象情景来读,对比着读,我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诗歌的场景中,感受欢快,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感受春光的美妙,感受大自然的生机,感受主人公的自豪。

在上课时,我以饱满的状态先朗诵了两遍,鼓励学生尽情地朗诵,尽兴地展示。“教师自身就是教学情境”,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可以让课文的语言有效地浸润学生,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开辟了一个整体把握文本的时空。在我的带动下,学生们读得非常投入。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相当透彻。特别是我提出:“‘我们走到哪里,哪里便披上绿袍?’可不可以换成‘我们走到哪里,哪里便披上绿衣?”时,学生的回答令我惊喜。

“不能换,因为‘绿袍’比‘绿衣’的面积大,说明同学植了很多树。” “同学们把‘荒山野岭’变成了‘青山碧岭’,所以要用‘绿袍’。” “如果换成‘绿衣’,就不压韵了,这首诗压ɑo韵。” 可见,读真的是一种既简单又有效的教学手段。 2、《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是冰心写的一篇散文,课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生机勃勃的“赶春”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的花儿。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令人感到十分快乐。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文字理解花儿和儿童一样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的。难点是理解“为什么作者说‘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为了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我细细研读了教材、教学参考书、备课手册、《新补充阅读》上的课文助读,还上网了解了冰心,阅读了一些冰心老人的作品。教学完本课后,觉得有几点教学是成功的。

一、抓住主线,理清思路,掌握内容。

在学生读通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待学生说出是按游览顺序来写的之后,就追问: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默读课文,画出表示作者行踪的词语。然后交流板书:颐和园门口、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接着让学生根据作者的游览路线及板书提示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反思:以作者的游览路线为抓手引导学生分段,便于学生很好地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为全文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住突破口,落实重点,分散难点。

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后,我就紧抓课文的题目展开深入的教学——“找找文中哪些句子表现了儿童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重点学习第1自然段,通过圈画一些关键词体会颐和园门口的儿童多。再理解这个比喻句中的“大魔术匣子”指什么?“小天使”又比喻什么?在此基础上,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突出了孩子的活泼可爱、朝气蓬勃。最后进行赏读品味。2、出示自学要求,按照同样的学习方法自学第2—4自然段,可同桌交流补充。3、集体交流。围绕“你找到了哪些描写儿童多的句子?课文中的‘儿童’是一群怎样的儿童呢?”两个问题展开。逐一出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理解、品悟、朗读。4、重点学习第5、6自然段,引导学生欣赏海棠花的美,理解“喷花的飞泉”比喻“密密层层的海棠花”的妙。再结合第8自然段作者的感叹,找出花儿和儿童的共同点。5、回归全文,理解“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

反思:以“作者为什么说‘只拣儿童多处行’?”为突破口,引导学生自由读书感悟,既落实了教学重点,又为下文攻克难点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通过找出关键的词语或者句子让学生感悟,学生在交流的过程就能有根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见

1

解。特别是“课文中的儿童是一群怎样的儿童?”这个问题能引导学生在文字的背后挖掘文本的深刻内涵。如“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让学生体会游春儿童的多和快乐之外,结合“小天使”来深入挖掘,这些儿童还是怎样的儿童呢?(天使般的儿童、春天般的儿童、鲜花般的儿童??)学生对儿童就有了新的认识——这是一群儿可爱、纯真、快乐、活泼,充满朝气的儿童。下面的句子我同样抓了“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两个“匆匆”等一些最能体现儿童特点的词句,通过朗读、想象等感悟儿童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四、拓宽阅读,走近作者,感悟真情。

在第三课时的教学中,我安排了一个教学环节:请学生上台交流朗读课外读的冰心奶奶的作品选段或阅读感受。(课前推荐阅读《小橘灯》、《再寄小读者》、《繁星》等)

反思:冰心奶奶是我们大家敬仰的伟大作家,她的许多作品都抒发了童真的无邪和伟大的母爱,处处流露出她对少年儿童的喜爱和关心。我觉得仅仅通过学习一篇课文来了解冰心奶奶真的是太肤浅了。为了让学生能更近距离的走近冰心奶奶,了解冰心奶奶,我就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通过阅读冰心奶奶的作品来走进她的内心,体会她那颗关怀少年儿童的拳拳爱心。这个教学环节的创设,为学生搭建了交流平台,不仅是对本课的延续,更是让学生在阅读中深刻感受冰心奶奶对少年儿童的喜爱和关心,使他们的内心油然而生一种对冰心奶奶的敬爱、钦佩之情,及促使他们积极阅读冰心奶奶作品的愿望。

3、《早》教学反思之一

《早》一文记叙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后园的梅花和鲁迅书桌上的“早”字的来历,赞扬鲁迅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暗示人们要珍惜时间。

在《早》第二课时教学中,我把重点放在了体会腊梅的冰清玉洁和鲁迅的为人上了,一开始我让学生欣赏腊梅的图片目的就是让学生感受腊梅的美,引出文章中有关句子,在指导学生体会词语“润泽透明”时,我还是运用了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学生看后很受启发,朗读起来也更认真,体会更深刻。这样通过感受腊梅外在的美,联想到腊梅的早,由此引出鲁迅书桌上的早,自然流畅。在课上我精心准备了课件,帮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体会课文,效果也不错,不过在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如我设计的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语不够自然,有时为了完成预先的教学设计而忽略了课堂生成的及时处理,使课上显得有些拘束。这些都是需要我不断改进的。

在教学最后,我设计了名言的补充,这一环节还是挺受学生欢迎的,能帮助学生积累不少名言,丰富学生知识,对他们也是很有益的,以后的课上类似的延伸应多一些。 4、《早》

柴扉为何不开――新课程理念下的多元性教法 法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卢梭说:“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今天教学古诗《游园不值》,学生们为“柴扉为何不开”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部分同学认为:柴扉久不开是因为主人不在家,没人来开;另一部分同学认为:柴扉久不开是因为主人爱惜苍苔,怕作者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不愿意开;还有一部分同学认为:柴扉久不开是因为敲门声太小,主人没听见,所以没来开。三方各持己见,争得面红耳赤。三类学生三种不同的理解,我颇感意外,决定改变先前的教学设计,由赞成两种不同意思的同学分别组成正、反方,进行一场辩论会,并要求学生结合插图仔细阅读全诗,细细揣摩诗人表达的意思。大家兴趣盎然,一会儿摇头晃脑大声吟诵,一会儿又默默看图深深凝思,一会儿查字典,找资料,一会儿交头接耳小声谈论??经过充分酝酿,双方各自推出代表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坚持没人来开的同学认为:题目是《游园不值》,是说作者去游园,因为主人不在,没能进去,才没游成;坚持不愿意开的同学认为:古诗第一句“应怜屐齿印苍苔”,意思是说大概是园主人太爱惜苍苔,怕“我”的木底鞋在上面留下脚印;坚持敲门声太小的同学认为:“小扣”是轻轻地敲。既然是轻轻地敲,主人又不一定在花园里,又怎么能听见呢?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难分高下。最后一齐把希望的目光投向我。

面对学生们的争执,我没有把教参对诗句的分析和自己的理解生硬灌输给学生,而是都给予了肯

2

定,表扬了他们认真钻研的精神,但同时也指出:应,即便读yīng,意思是大概,表示猜测。对于“柴扉为何久不开”,作者也只是猜测;还可以当“应该、应当”讲。但无论是没人来开,还是不愿意开,还是敲门声太小,总的来说,柴门久不开,作者没能进到园里去,没有遇到所要访的人,感到扫兴和遗憾。这为后面意外地看到红杏埋下伏笔,更添惊喜。

孔子曰:学贵患无疑,疑则进也;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前进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因材施教,善于启发诱导,使学生能够充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这岂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多元性教法吗?

习作1(共3教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二八月,看巧云》,感知基本内容,了解二八月的云的多姿多彩。 2、结合“习作要点提示”,明白写好景物的要领。

3、能按作业要求,连续观察春天的晚霞,注意写出它的特点。自己定题。 教学重、难点:

按照顺序,抓住过程,按时间变化细致描写。 抓住景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连续观察春天的晚霞、朝霞,观察时注意填好下面的观察记录表:形状 色彩 教学预设: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学习例文,感知写法 1、轻声读课文,完成练习。 (1)、《二八月,看巧云》写的是二八月的云在和两方面的特点。 (2)、作者在云的造型上重点描写的奇巧,又分_____、_____、_____三种情况来写的。 2、小结:

3、结合“习作要点提示”,归纳写法。

(1)写景的时候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以及它的变化来写。 (2)写作的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顺序。 三、细读例文,明确写法

1、仔细阅读例文,启发讨论。

小作者是怎样描写云的形状奇巧的? 2、学生同桌讨论、交流。

读了“习作要点提示”后,你明白了什么?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明确写法。

小作者在云的造型上浓墨泼洒,重点描写了它形状的奇巧,而后作者又分三种情况来写:集中在一起的云、分散的云和鱼鳞云。每一处都是抓住景物的特点以及变化来写的。 四、进行说写,运用写法

1、指导学生明确这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2、请同学们说说课前观察的情况。 3、组织学生分组填写下表: 形状 色彩 多云 少云 云厚

4、同桌练说,互相交流,相互提示。

3

5、学生练习写作,教师巡回辅导。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学习例文《二八月,看巧云》的写作方法,了解二八月的云的多姿多彩。能在例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教学重、难点:

能在例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抓住景物的特点,能做到语言通顺,优美。 教学准备:

几篇学生的习作 教学预设:

1、进一步指导学生明确这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2、请同学们说说写作的情况。

3、同桌练说,互相交流,相互提示。 4、学生写作展示。

(1)学生读自己的习作,同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2)同桌相互修改习作 5、自己再修改。 第三教时 誊写作文 课后反思1:

一节课下来,学生对如何布局谋篇应该心中有数了。要注重指导学生扣住自然现象的特点,还有一点就是要注重写好它的变化过程。指导学生要运用好侧面描写,因为有些自然现象是一种很飘忽的东西,很难写实、写清。

教师举例要贴近实际,平时出现比较多的自然现象;选择范文也要用心,要选择条理清晰的文章,不是所有文字优美的文章都适合当范文的,因为有些里面还包含着作者独特的人生感受,学生不能体会,也无法仿效。 课后反思1:

一节课下来,学生对如何布局谋篇应该心中有数了。要注重指导学生扣住自然现象的特点,还有一点就是要注重写好它的变化过程。指导学生要运用好侧面描写,因为有些自然现象是一种很飘忽的东西,很难写实、写清。

教师举例要贴近实际,平时出现比较多的自然现象;选择范文也要用心,要选择条理清晰的文章,不是所有文字优美的文章都适合当范文的,因为有些里面还包含着作者独特的人生感受,学生不能体会,也无法仿效。 5、《梦圆飞天》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我通过在教学目标设计时从整体效应出发,注意了纵向横向之间的关系;从学生实际情感出发,适应个别差异的需要,从而使教学目标取得一定的弹性效果。

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阅读材料,精心设计了问题,从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朗读形式也多样化。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了描写发射时的片段,那种抑制不住的澎湃的心情涌上心头,为祖国感到骄傲,为杨利伟感到骄傲。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朗读的欲望,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领会作者的意图,达到了精读理解的目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节。

不足之处,由于学生预习过程中忽略了对词语的理解,导致学生在活用词语的时候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并且教学方式的趋向单一,使教学目标没能更上一层楼,总体上达到了让学生了解神六,教育学生的目的。 课后反思:1

第二教时重点教学了第二段,对文中三组画面进行了教学。下面就第一组“送行”的画面,谈谈我的教

4

学。

首先扣住“聚集”体会人们对神舟5号发射的关注,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理解人们为什么如此关注?中国人、战友、亲人、外国同行等,体会此次飞天的重大意义。体会大众的心情后再与第四小节的杨利伟“格外平静”形成鲜明对比,体会杨利伟的训练有素、镇定自若、胸有成竹。同时也能对总指挥的“期待、信任”有正确的理解。

教学前教师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解读,善于捕捉那些关键的词句,通过巧妙地引导带领学生走入文本,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相互启迪读文悟情。 课后反思2:

杨利伟将几千年来民族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谱写了一曲飞天壮歌。但我们不得不记起那些为了这次“神五”发射成功背后的英雄们。有位教授说:“为了这一天,我们付出了很多。”在第一教时中我试图让孩子们初步感知杨利伟的成功那是中华民族的成功。于是在教学中我提到了上面教授的问题,并让孩子们共同探讨:“我们”主要指的是谁?“付出了很多”到底又是付出了些什么呢? 明确:“我们”——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员、航天员?? “付出”——智慧和心血、精神和个人力量??

课后反思3:

今天教学《梦圆飞天》,我自己也心潮澎湃。

教学的时候抓住“梦”展开教学。对于飞天,中国做过哪些梦? 1、“嫦娥奔月”,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飞天的美好理想。

2、美国人阿姆斯特朗,前苏联人加加林都飞入太空,中国也梦想着有这么一天能实现飞天梦啊。 师:今天“梦想”终于实现了,多么令人激动啊!一起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激动人心的一刻,我们的眼前仿佛过电影一样,出现了几副画面:送行——发射——问候。 课后反思4:

“送行”这一幕,我主要抓住几组人的不同心理展开教学的,跟大家交流: 1、“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这里的人人包括哪些人?现场的教授、专家、少先队员??,其实还包括全国人民。 心情:喜悦、自豪 2、“他的眼神显得格外平静。”杨利伟 表情:平静 3、“刚劲的话语中蕴含着期待与信任” 总指挥长,代表着领导、祖国的 期待和信任。 教学时,抓住他们的不同表情、心情,让学生体会当时不同的心理,学生理解比较深刻。 课后反思5:

课堂上,当讲解到“剩下五分钟的时候,人们的心情如何?杨利伟的心情又是如何?”学生的回答是人们是紧张而又激动的。这毫无疑问,因为这是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而杨利伟此刻却异常的平静,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原因何在?孩子们不断的在思索着、探讨着??最后得到的答案是,虽然飞天面临的可能是一去不复返,然而他代表的是中国的航天事业,他承载的是全国亿万人民的希望和信任。他必将凯旋而归,他必将带回胜利的喜讯。因此他此刻是平静的,因为他相信中国的航天事业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我们必将会实现千年的飞天梦想。在教学中我抓住一个点,把理解深入下去,引学生不断进行思维的碰撞。 课后反思6:

关于“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面向五星红旗肃然伫立。”、“他的眼神格外平静”的教学:首先扣住“肃然伫立”,理解“伫立”是长时间地站立。再问“杨利伟久久地面对五星红旗会想些什么?”有老师指出,学生不是他本人,怎么能知道呢,即使说了也是无病呻吟。我觉得则不然,教师要善于补充课外阅读材料,用好教辅用书,在《补充习题》上的《中国太空第一人》,就是很好的教辅材料。文中写到了阿姆斯特朗对我国的羞辱,写到了杨利伟立志成为杰出的航天员及他为此付出的所有努力等。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回答不仅有了量而且有了质。这也为“格外平静”的理解打下了基础。 6、《火星 —— 地球的孪生兄弟》教学反思

一直以来我总在思索着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方法,尤其是农村小学。每一次上到这一类科普说明文时,

5

总是觉得自己胸无点墨,学生更是苍白如纸。想要学生在课外搜集资料,在农村还是比较困难。家中有电脑的不多,家里有相关科学类书籍的更是少之又少,如果我布置了这样的实践性作业,估计也不可能有人完成。就算找到了相关资料,学生也不会分类整理,只是将网上的不加选择的全搬而下,有时,资料里的话可能他们都读不懂。该如何有效的完成这样的课外作业呢?

今天这一课的教学,是我这两星期以来效果最好的一堂课,自我的认为我也已经进入了课堂,学生也进入了课堂。整个第二课时的教学,我围绕着课文中的两个设问进行展开。学生学得也是饶有兴趣。在一个个问题解开的同时,我突然发现我的板书有了一定的规律。有时上课特别随意的我,发觉了其中的奥妙,把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更为实际些,更加与课文内容联系紧密些。于是一张研究表格诞生了。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主题 1、相同点 2、不同点 课内 同样?? 有生命 需要解决的问题 还有其它相同之处么? 课外搜集 1、 陨石或彗星带去 3、水从何而来? 彗星是什么样的??? 2、潜藏在矿物中。 1、散失 4、为何留不住? 2、吸引力小 5、生命之谜 6、其它 未知 ?? 整个散失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现在??? ?? 为了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自己的亲自搜集,我与信息课的老师商量,让学生进行上网查询。整整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查询与记录,学生们才有了许多收获,看到更为详尽的火星资料,更多精美的相关图片。收获的喜悦溢于言表,又用一节课,我让他们认真地完成自己的这份表格。

写到这里,我也不知道,我这么做对孩子们有多少好处,或者说是老师在玩花样,跟人学样。只是觉得能够在众多的资料中学会选择,学会取舍,也是一种本领,我想,慢慢地这样的研究与整理,我又可以放些手了。

课文第一自然段连用四个“同样”,列举了火星和地球的相似之处,告诉我们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的原因。随后,课文重点写了火星上的水的来源和散失的原因。为了引起我们的注意,课文两次运用设问,将两大主要内容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在教学中,我让学生抓住两个问题,弄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随后分别在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读懂课文。我让学生体会到课文正是运用了设问的方法,才使我们读起课文来感到纲目分明,我们以后写作文时也可以运用设问,让自己的作文显得更加有条理。 7、《神奇的克隆》教学反思 《神奇的克隆》,既向我们介绍了关于克隆的科学知识,也让我们体会到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能让我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这课教学教学过程比较流畅,其间我学生的互动并由此撞击出的火花也很有意思,虽然回想仍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 “万事开头难”,上一堂课如果从一开始就调动起了学生的兴趣,之后的进程也会轻松许多,而能做到这一点,首先得益于说明对象的特点。克隆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神秘又属高科技,符合孩子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理。

可既然是事理性说明文,自然不乏抽象概念,如果教师只是按照文字死板地介绍,再有趣的话题也会变得沉闷。针对学生很容易在较冗长的理论前产生厌倦的心理,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

一、导入必须马上抓住学生的眼球,这就需要我们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作为导入对象,如 本文我就以“如果你是一个球迷,你一定希望世界上多一个“罗纳尔多??”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学生对什么是克隆、它究竟是如何进行运作、为何会有这么神奇的力量等问题产生浓厚的追问兴趣。调起他们的胃口,我再引入概念解说,即使再枯燥学生也会认真听讲。

6

一、充分利用反思维质疑,激发兴趣。

作者在介绍什么是克隆时,本身一句话就可以说完,居然用了四个自然段。 这是不是太啰嗦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兴致盎然,纷纷思考,答案精彩纷呈。生:这样更突出了神奇?? 生:这样能把克隆介绍得更详细?? 生:这是一种多方面的介绍??

一个个小手在高举,一种种思维在跳跃。面对孩子们兴奋的小脸,我感到的成功的快乐。“学习本段的写作方法”这个难点也迎刃而解。 二、用好资料,活学活用

如克隆羊的诞生过程中,我激发学生的热情,让他们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在介绍中,及时加上图片展示。学生边听边看图片,其乐无穷,又怎会排斥反感?其后我让学生再分类展示,克隆技术下诞生的其它动物品种,就激发起学生极大的热情。

三、开展辩论赛,让学生在思考中提出观点,活跃思维,在辩论中明确观点,

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起引导作用,但绝不能替代学生的阅读经验。而只有营造出轻松、活跃、和谐的环境气氛,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教师抛出问题,而后作为旁观者,在必要时调动气氛或适时的调整学生的语言表达并进行恰当的鼓励,而学生能根据已学到的关于克隆的知识进行分析辨别,并能提出有说服力的理由,我的目的就已达到。 尤其令我高兴的是,一开始担心学生不严肃对待辩论,并只是从片面思考的情况并未出现,而结果让我备感欣慰,学生的回答都相当有条理且极具说服力。“你是支持还是反对克隆人”,学生有从伦理方面进行分析、想象,也有从人类基因方面进行考虑,提出将出色的基因进行克隆等,都很出采。但遗憾的是在辩论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仍时常“不甘寂寞”地表明观点,也许会间接影响到学生的立场。有时我应该作为一个完全的旁观者,欣赏他们的表演就好,要把主动权给学生,相信他们的实力,使他们拥有更多自信,更多勇气。

最后,我感到困惑的是:理解和读书之间的矛盾还是没有处理好。虽然也知道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但是一到课堂上,要么缺少读书,要么理解不深入。看来,自己还要锤炼基本功,才能真正享受到语文的乐趣。

今天下午第二节上完了《神奇的克隆》这一课,虽说这是学生较为疲倦的时间段,但从上课的情况来看,学生的积极性还是可以的,发现学生对于“克隆”这项科学技术非常感兴趣。当讲到克隆可以为人类带来种种好处与幸福时,我顺势让学生以“如果我会克隆,我最想克隆——”为起句,发挥想象说一说。有些同学说得非常好:“如果我会“克隆”我想克隆大熊猫,因为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并且数量很少。”“十二生肖里面有龙,但是我们从来没有见过它的真面目,假如我会克隆,我想克隆‘龙’。”“假如我会克隆,我想克隆出我亲爱的妈妈,让她永远活下去,不离开我。”学生似乎沉浸于克隆的世界里。如果不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我想他们还会有很多奇特的想法。因此,我抓住这一契机,布置了一道作文题《假如我会克隆》,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

本节课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如:个别学生没有听清楚老师提的问题,不思考就回答,以至误导其他同学的思路;由于学生的精力不够充沛,读书时缺乏感情,有个别学生甚至有时不张口;小组合作时少部分学生没有很好地投入到本小组的讨论中,这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给予鼓励,鼓励他们要参与到学习中来。

体验失明——我教8、《海伦·凯勒》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关于阅读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阅读实践时,让学生亲身体验很重要,我认为,若在学习课文前,设计情境,让学生有机会尝试和体验,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苏教版12册课文《海伦.凯勒》一课讲述了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海伦不屈不挠、坚韧不拔地战胜了命运,成为了生活的强者的动人事迹。怎么让学生体会到课文蕴含的深意呢?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语文课上,我把学生带到了操场上,告诉学生:“今天,大家都来当一回盲人,体验一下双目失明是什么感受。”学生一听立刻纷纷议论起来,我又宣布了规则:两人一组,一人用红领巾蒙上眼睛,由

7

另一人搀扶到目的地。学生们立刻行动起来,为了亲身体验,我也参与了这次行动,我和学生韩枫一组,带着蒙着眼睛的韩枫在操场上走,我走得挺快,目的地很快到了,韩枫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我对这次教学安排有了一点疑虑:这节课这样让学生体验是不是无效劳动?该我蒙上眼睛了,韩枫拉着我向前走,就在被蒙上眼睛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感受到心中多么紧张害怕,总怕一脚踩空或撞上什么东西。我走得极慢,紧紧拉着韩枫的手,心中除了害怕还有对韩枫的歉疚,当我终于走到目的地的时候,才长舒了一口气。

进了教室,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谈论了自己的感受,有的说:“我眼前一团漆黑,什么也看不到,总觉得前面像有悬崖峭壁一样。”有的说:“太难受了,我特别想把布拿下来。”有的说:“再次见到阳光,我感到了光的美好。”有的说:“我觉得脚下像是有个洞,一不小心就会摔下去,心里特别害怕紧张。”“??”

学生不由自主地打开书,认真读起来,他们读得那样认真投入,每一个学生都是那么严肃深沉,当他们读到海伦一岁半就双目失明、双耳失聪时,读到海伦与这个有声有色的精彩世界完全隔绝靠触觉感知外界事物时,有的学生眼睛湿润了。当他们读到海伦在沙利文老师的帮助下学会阅读、书写、算术时,当他们读到海伦考上大学,毕业后献身于福利教育事业时,他们的眼中流露出的是对海伦的尊重、敬佩和崇拜。

这一堂课,学生学得是那么积极主动,那么自觉自愿地深入学习课文,他们正是有了当“盲人”的痛苦的深切体验,才有所感悟和思考,才受到了情感熏陶,获得了思想启迪。在学生的日记中我看到了这样的话语:“学了《海伦.凯勒》这一课,我的心被震撼了,对我们正常人来说司空见惯的事物、情景,对于一个盲人来说是多么神奇美丽呀!”“这一堂特殊的语文课让我体会到双目失明的恐惧,我同情盲人!我更佩服海伦的奋斗精神!”“跟海伦.凯勒比,我们是多么得幸运!我们难道不能比海伦更强吗?”

也正是由于有了亲身体验,我也被课文感动,被海伦感动,被学生感动??

《海伦·凯勒》是一篇极感人极具教育意义的文章。课文写了海伦在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情况下,由于沙利文、萨勒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以惊人的毅力刻苦学习,渴求知识的故事,表现了她对生活的无比热爱以及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凯勒的精神,我作了这样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与文本充分对话,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具体分三步:

一、让学生带着问题充分自读文本,问题如下;

1、文中哪些句子最能打动你,并说打动你的理由,可以写上自己的批注; 2、读了文章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二、学生分小组讨论。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性,也为了使讨论进行得深入一些,不走过场,我这样要求学生:同学们,我今天给你们一项权利,那就是可以与同桌讨论,也可以与邻桌讨论,还可以下位走到你的好友跟前,与他交流你的感受,你们可要充分地享受你们的权利哟。学生听了我的煽情,积极性空前高涨,讨论很是热烈。

三、大组交流感受。为了使气氛更活跃一些,我这样处理道:看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我知道,同学们心中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对吧?下面就请大家畅所欲言吧。可以在座位上讲,也可以到讲台前讲。 学生谈得最多的是这样的一句话:她拼命地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的如饥似渴,以至小手指都摸出了血。都说海伦·凯勒的学习精神太令人感动了,有些同学还能联系自己去谈体会,都纷纷表示要向小海伦学习。

再次,学生对海伦的一段回忆的话也十分感动:

我夜以继是地努力,反复高声朗读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时甚至要读几个小时,直到自己觉得读对了为止。我每天坚持练习,练习,练习??学生对海伦刻苦学习、坚忍不拔的精神而感动。

海伦对生活的热爱,同学们也谈得十分好。主要得益于我引导学生抓住了“于是,我把落日想象成为一座很大很大的玫瑰园??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措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

谈到这个问题时,我灵机一动,从同学们刚才的谈论中,可以看出,小海伦对生活充满了信心与勇气,对生活充满了热爱,那么,她刚患病时是怎样的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是的,刚患病时,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可以说根本不想生活下去了。

8

见时机已经成熟,我抛出想解决的问题,那是什么原因使海伦产生这么大的转变呢?学生齐答:是沙利文老师,因此,很自然地引出了同学们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有的同学甚至说出了赞美老师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对于读了课文的感受,同学们的答案也异彩纷呈:“海伦,你真是好样的”“海伦,我一定要学习你刻苦学习的精神”“沙利文,你真是值得人们尊敬的好老师”??

总之,这一堂课,自己认为上得还是比较得心应手的,其原因是:我让学生充分感悟了教材,在此基础上,把解决问题的权利完全交给了学生,而教者只起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 走近海伦,有效体验——教《海伦·凯勒》有感

海伦.凯勒的遭遇(双耳失聪,双目失明)是健全的学生所无法体会到的。而文章的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她那种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必须在走入那种绝望的境界才能激起共鸣的。如何让学生走近海伦的生活呢?反复思考后,我在几个环节作了小处理:

1、在教学第一自然段的时候,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交流完感受后,我让学生闭紧眼睛,然后所有的同学都不发一点声音,这样持续三到四分钟后,让学生睁开眼睛。此时,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感叹起来: “眼前一片漆黑,太可怕了!”

“听不到声音,不知道别人在做什么?说什么?这种感受太难过了。” ??

在学生感叹之余,我马上让他们再次交流,如果此时你就是海伦,你会怎么想?怎么做?许多同学都说她可能会想到命运对自己为什么这样不公?会自暴自弃、会想到死等等?还有的同学说,她肯定很绝望、很无助??是啊!刚开始海伦就是这样想的?引读“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让我们带着这种复杂的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2、当学习课文第6自然段萨勒老师教海伦说话时,我又尝试着让学生闭起眼睛,然后同桌或者是前后的同学相互合作:一个同学张嘴发音,另外一个用手放在对方的脸上,通过感觉来判断对方所发的音是什么?一开始,学生跃跃欲试,认为这很简单,但不一会儿,一个个脸上就都呈现出困惑的神情。停止合作后,我问学生:“你们有几个能猜出对方的发音?”结果,没有一只手举起来。我马上又问他们有何感受?学生由衷地说,这怎么能学会说话呢?齐读“这种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方法,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接着让学生读海伦所说的话,从中感受到些什么?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这时学生基本上能结合刚才的感受来谈。

总的说来,学生的阅历不深,有很多时候要让他们与文中的人物产生共鸣,就必须给他们营造一个相似的场景,让他们“亲自”有所体验,有所感受,这样才能有效地掌握文章中蕴涵的“深意”,学生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有所习得。

广开渠道 进入内心——《海伦·凯勒》教后谈

《海伦·凯勒》是一篇人物故事,叙述了海伦小时候不向命运低头,刻苦学习盲文、练习说话,从而成功地考上大学的故事。课文中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让我们深为感动。为了更好的体会海伦内心的发展变化,在教学,我广开渠道,收到较好效果。

一、用体验明白暴躁

文章开头描写了海伦生活在无声的、黑暗的、无语的世界中,她为此脾气越来越暴躁。为了让学生明白她为何会这样,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捂上耳朵,紧闭嘴巴,坚持五分钟。很多同学一开始还觉得好玩,后来都忍受不了,没坚持完五分钟就提前退出游戏了。这时,我让学生想象,海伦每天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美丽的献花她看不见,慈爱的妈妈她看不见,明媚的阳光她也看不见;悦耳的乐曲听不到,万籁的声音听不到,就连妈妈的呼唤也听不到。她就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而且,所有的苦楚又没法述说,憋在心里,久而久之,你想,她会怎么?学生就很自然的明白她的暴躁时情有可原的,是痛苦的。

二、用读悟感受刻苦

关于海伦刻苦学习的句子,课文写得很精彩,我就让学生反复读悟,从中感受她为了和人交流,花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心血。例如,在教学学盲文时,我让学生自己读,找出描写刻苦地句子,写批注。在交流

9

时,很多同学都找了这句——“她拼命摸读盲文,不停地书写单词和句子。她是这样地如饥似渴,以至小手指都摸出了血。”他们有的从“拼命”、“不停”、“如饥似渴”、“摸出血”等词体会到她花了常人难以想象地心血,作了常人难以做到地努力。有的从“如饥似渴”地原意来体会,她地学习就像“干燥地海绵”,就像“渴极饿极的急需食物的人”;有的还联系自己,自愧不如??在此基础上,反复诵读,在诵读中,让学生为刻苦而感动,最终让感动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

三、用对比体会勇气

在学习海伦学会盲文后,打开眼界的那个片段时,我让学生和第一段对比读。我读:“从此,她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着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她不能喊一声‘妈妈’,也不能倾诉心中的希望和要求。她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生读:“我常常感受到一阵微风吹过??”读完后,让学生说说海伦此时的心情。学生说,从这段想象中体会到了海伦从未有过的快乐和兴奋。她从没有看到过世界什么样,却能真切的感受“微风的柔”、“花瓣的美”,可见,知识对海伦的重要及给她带来了勇气和信心。

四、用写话升华情感

学完课文后,我请学生用一句话写出最想说的话。不一会儿,一句句话诞生了。“海伦,你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真令我佩服!”“海伦,看到你,想想自己,我恨惭愧,我一定瑶以你为榜样。”“海伦,生活的强者,命运的主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让我们以海伦为榜样,共同努力学习吧!”??很多学生都写佩服她的勇气,佩服她的不屈不挠,都表示要向她学生。这样,榜样就在不知不觉中竖起。

“不屈不挠”的海伦

这篇课文讲了海伦遭受了双目失明、双耳失聪的极大不幸之后在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刻苦地学习知识,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文章就是通过海伦学习盲文,练习说话两个具体的事例来体现她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在教学中,我也紧紧围绕这一条线组织教学。

不屈不挠之一——学习盲文。我让学生找出课文描写海伦的不屈不挠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引导学生抓住“不分昼夜、像一块干燥的海绵吮吸着知识的甘霖,拼命摸,不停地写,如饥似渴摸出了血”等词语体会海伦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除此之外,还让学生想象她如饥似渴地学习时的情景,来进一步体会。 不屈不挠之二——练习说话。同样先让学生找出反映海伦不屈不挠的具体句子。引导想象海伦练习说话怎样“夜以继日地努力”,“怎样每天坚持练习,练习,练习??”。特别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海伦学习说话的困难程度有多难,我让学生试着也摸摸口型和嘴唇颤动的情况来体会发音的难度。学生自己体会到了就摸口型和嘴唇来了解意思是很困难的。从而进一步体会海伦要学习说话的艰难,但她学会了说话,而且也和一般人没什么两样。可想而知海伦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多么的不屈不挠。

“情牵”《海伦·凯勒》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在对话过程中要适时调控,用心感悟,用情打动学生,使学生在对话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心灵的洗礼。如《海伦·凯勒》一课: 一、感受“不幸遭遇”。

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从什么地方读出海伦的不幸。学生们读文后发表看法:在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让海伦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从此,小海伦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了,她面对的是无边无际的黑暗和死一般的沉寂。学生们在总结时设身处境,对海伦充满了同情! 二、体会“身残志坚”。

学习第二~七自然段时,让学生读书思考:“文中从哪儿看出海伦对命运不屈不挠的?”学生们边默读边画出相关的语句,并讨论发表看法,着重从——“热爱学习、渴望知识、热爱生活、苦练说话本领”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三、品味“成功喜悦”。

为了让学生品味海伦的喜悦,老师用亲切的话语进行导入:同学们,海伦的学习过程是艰苦的,甚至是痛苦的,但她从学习过程中,从得到的知识中,获得了无穷无尽的喜悦、快乐和幸福。读读课文,画出有关片断,说说喜悦从何而来?

10

学生们经过读文、交流,概括出了:海伦从“水”中,感觉生活不再是沉寂、黑暗和孤独;她能用认识的单词去认识这个美妙的世界了;她可以大声地喊“妈妈”了,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希望。??从中体会到了海伦前所未有的喜悦。 四、突出“主题思想”。 学文结束,老师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什么?”学生们回答:“告诉我们要热爱生活。”、“要关心残疾人。”、“遇到困难要坦然面对。”“要珍惜现在拥有的东西。”?? 心 灵 触 摸

——《海伦·凯勒》教学例谈

第一次接触《海伦·凯勒》是在读师范时,在一本故事书中了解了海伦是美国的一名女作家,很小的时候生了一场重病成了一个又盲又哑又聋的女孩。仅此而已,没有其他的感受。

第二次接触《海伦·凯勒》是在几年前在家看电视时偶然看到了一部相关的动画片,不过那时我并没有过多地关注这个可怜的小女孩,倒是被她的家庭教师沙利文老师教她认识“水”的情节所吸引。沙利文老师把小海伦带到喷泉旁,让小海伦把手伸出去,一股清凉的水在她手上流过。沙利文老师先在小海伦手上拼写了“水”这个单词,接着让她用手指触摸老师的嘴唇学习发“水”的读音,在沙利文老师耐心地引导下,小海伦终于读出了“水”。看着这个情景我不禁感叹:“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教孩子发音啊!”

第三次接触《海伦·凯勒》是在今年寒假里我借了五年级语文下册,打开书本看到了《海伦·凯勒》这篇课文,我把这篇课文读了两遍,对这个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课文截取了海伦·凯勒幼年生病、在沙利文老师帮助下学习盲文、在萨勒老师帮助下练习说话、最终获得成功的几个片段,集中体现了海伦·凯勒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读完课文以后,当时就想:到时候怎么教这篇课文呢?我想到了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悟人物的精神,想到了要让学生了解她的作品,想到了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身残志坚的人物。于是,我在网上到处找海伦·凯勒的作品《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和张海迪、邰丽华的事迹介绍。找了好久终于找到了,我赶紧把它们下载保存到了我的文件夹中备用。 第四次接触《海伦·凯勒》就在前几天教这篇课文时。教学之前我做了如下工作: 1.反复读课文。

读第一遍,了解课文中难读的字词句,预计学生可能读错的地方。读第二遍,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在哪里。读第三遍,思考如何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体会人物在遭受厄运后不屈不挠地学习和对生活的热爱。当我读到第三遍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为她不幸的遭遇感到非常难过,我又被她不屈不挠的精神所感动。 2.组织学生做游戏。

在游艺活动课上我组织学生做了两个游戏,一是闭上眼睛从走廊里走到教室里;二是蒙住眼睛到黑板上写字画画。在做第一个游戏时,我问几个停在走廊里的孩子为什么不走,他们说害怕撞到东西,害怕摔倒。我又问走进教室里的几个孩子什么感觉,他们说感到一片漆黑,感到很寂寞,感到很孤独。做完第二个游戏,我问孩子们有什么感受,他们说蒙住眼睛写字画画太难了。

课文的第二课时我主要抓住三点开展教学:1.指导学生读好课文;2.亲身体验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艰难;3.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词句走进人物心里,感悟人物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无比热爱。 (一)教学片段一:

师:为什么小海伦变得暴躁起来,脾气越来越坏?

生:因为她很小的时候生了一场重病之后,双目失明,双耳失聪。 生:她看不见了,也听不见了。 生:她很痛苦。

师:是啊,那天我们做了两个游戏,只是一节课时间就觉得害怕、难受了,何况从此以后小海伦将永远看不见,听不见了,这是多么可怕,多么痛苦的事啊!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一名女生站起来朗读。

师:你读得正确而流利,声音很响亮。同学们,你感觉到小海伦的痛苦了吗? 生:(大部分学生齐说)没有。 师:为什么?

生:她读得声音太响。

11

生:她读得太快了。 生:我觉得她很快乐。

师:该怎么读?谁再来读一读?

又一名女生站起来朗读(声音低沉而有力)。 师:感受到可怕与痛苦了吗? 生:感受到了。

师: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教学片段二:

师: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小海伦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 一名学生读出第一处的句子。

师: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了她的不屈不挠?把它们圈出来。 生: 不分昼夜、拼命、不停地、如饥似渴 生:我补充“摸出了血”。

师:说说你们为什么选这些词语?

生:我从“不分昼夜、拼命、不停地”这些词语中感受到了小海伦像一个饿极了、渴极了的人到处找吃的、喝的一样读盲文。

生:我感受到她一天到晚都在读盲文。

生:我感受到她为了读盲文手指摸出了血都顾不上了。 生:我感受到了她为了读盲文连命都可以不要。 师:这就是不屈不挠。你还想到了哪些词语? 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生:永不放弃、目标专一 生:滴水穿石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现在谁再来读读这几句话,想想该怎么读?

两名学生起来读,在读的过程中强调了上面说到的一些词语,读得很到位。 一名学生读出第二处的句子。

师:同样请你们把相关的词语圈出来。 生:夜以继日、反复 生:高声朗读

生:甚至、几个小时 生:直到、为止 生:每天

生:练习,练习,练习??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她每天坚持练习。

生:她坚持读到正确为止,如果错了,她还会继续读。

指名学生朗读句子,学生读得流利而轻松,无法体会其艰难。

师:我请三个学生上来,闭上眼睛,把手放在我脸上,用手指触摸我的嘴唇判断老师读的是什么词语。 指名三个学生试验,我说的是“美好”,结果一名学生说不知道,另两名学生一个说“爸爸”,一个说“盲哑”,等我公布答案后,他们才恍然大悟.接着我又让其他学生自己找伙伴试验。做完试验后他们都感受到完全靠触觉学习说话的方法实在是太难了.

再次让学生读相关句子,这一次他们读得很到位。

(三)让学生读出还有哪些语句使自己感动的句子,进行品读,感悟海伦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四)拓展延伸,先让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身残志坚的人物,再由老师简介张海迪、邰丽华,最后推荐《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给学生。

整堂课上我情绪激动,到最后几乎掉下眼泪。

12

通过教学这篇课文使我进一步感悟到要上好一堂语文课应做到:首先,教师要反复读课文,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心灵世界。将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文本内容融为一体。如果将自己置于文本之外,只像旁观者一样作些客观介绍和分析,空洞说教,就很难触动学生的心田。其次,要以情感为动因,触及学生的情绪,促发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健康的、生动活泼的氛围中更好地接受新知识。第三,要进行师生互动,只有在互动中才能相互碰撞、相互回应、相互融合,才会闪烁出一种流动生成的变化美。第四,要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学生身临其境,有了切身体会才会感悟到课文的内涵。 9、《二泉映月》教学反思

《二泉映月》是一篇很让人感动的文章,还没有上的时候,有几个学生就对我说:“老师,这篇文章真感人啊!”学生的话给了我压力,在学生眼里,文章是如此的令人感动,万一我上的让他们感觉不到感动怎么办呀?我一遍又一遍的读,文章的确很感人,生动记录了阿炳热爱音乐,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故事,音乐记载了他苦难坎坷的一生。但是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他们很难领悟文章的中心——音乐要告诉我们的情感,因此,我在课堂中两次用了音乐,一处放在开课处,想借此烘托气氛,让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一处放在结课处,力求通过全文的感悟,让学生在乐曲声中得到更深的领悟。

我的设计是这样的:用音乐渲染激情,上课出示课题后,我立刻播放《二泉映月》,让优美凄苦的乐声把学生的深思凝聚起来,带入一个优美的意境中,接着引入主题:告诉老师,这悠扬的琴声,让你听到了什么?接着对学生质疑:阿炳这位民间艺人为什么能够创作出这样动人的音乐呢?随着问题的提出,让他们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疏通生字词。随后通过让学生找带有“听“字的句子,将教学引入第2自然段。用第2自然段中小阿炳什么声音也没有听到与4、5自然段中长大后的阿炳听到了叹息、哭泣、倾诉、呐喊作对比。引导学生找出阿炳听到叹息、哭泣、倾诉、呐喊声的关键词(双目失明、卖艺度日),其中穿插了情境说话练习及感情朗读训练,进一步体会阿炳的苦难人生,激发对阿炳的无限同情。紧接着,情感激昂地连用4句“有人倾听吗?”将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引入高潮。学生有了情感的积淀,对描写阿炳创作《二泉映月》及《二泉映月》旋律的语句理解、体会得比较到位,此时趁热打铁,强化感情朗读训练收到了很好效果,教师的适机范读,更是博得了学生的阵阵掌声。

教学的另一个亮点在通过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对听《二泉映月》的态度,领会阿炳对命运抗争、对光明向往的抗争精神,极巧妙地突出了中心。此后,再次感受《二泉映月》那动人心弦的乐曲,师生共同沉浸在乐曲的意境、人生的思索之中。

其实不然:

由于此次教学任务较紧,教学前准备欠充分,加之教学设计中借鉴了他人的设计理念,教案记得不熟,影响了情感的表达、宣泄。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多地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更好地钻研教材,设计出新颖、独特的教学方案。 孩子,让我如何不爱你? 前天,我上《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我非常喜欢,曾经也有机会听孙双金老师上过,听我们王校长上过,上学期又在张家港听一位骨干老师上过,曾经在那样的课堂里听得深入其境,为阿炳叹息、激愤、流泪??这学期刚拿到教材时,我就暗自琢磨:一定要把这篇文章上到“火候”。

我整体构思了一下,准备用“迂回法”,层层推进,把课堂学习推向“高潮”。第一教时,扫清字词障碍,疏通课文,了解阿炳其人及生活背景以后,我就让学生交流初读感受和自己的阅读困惑。孩子们预习得很好,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为什么阿炳年幼时在二泉边听不出什么,而中年时能够听出这么多声音来?”“为什么《二泉映月》这么一首二胡曲能够称得上‘不朽’?”??在悬念处戛然而止,我感到第一教时上出了我的设想。第二教时,我采用“迂回法”的第一步:从乐曲的本身入手,先读文,再听曲,促进读文。就“曲”论“曲”,我把这节课的内容简单化,想静静的读、静静的听,从而使文字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引起他们心灵的振颤:原来文字这么美,表达得东西这么多!第三教时我从“积淀已久的情怀”入手,带动学生读悟第一、二大段,从而更深的走进《二泉映月》,走进阿炳,走进文章的深处??

一切都在按照我的计划进行着,我的心中对“迂回”后的高潮开始期待起来,而且这种期待越来越强烈。就要成功了,谁知,在因为要参加市德育工作会议我下午调上的语文课上,孩子们显然对阿炳显得生疏起来,好像走不进那个情境了,所以,课堂出现了“意外”:当我引导学生体会“卖艺度日”时。

13

有学生演起了在电视里看到的江湖卖艺那一套,惹得大家笑了起来。尽管我及时扭转,还是显得“势单力薄”。好不容易静下来了,却再也找不到氛围了,大家对《二泉映月》为什么能够不朽就很难体会到位了。唉,下课铃声响了,我的心也随之沉了下去。本来也想教学总是有缺憾的,引导他们体会到位就算了。可是看着一下课,那几个早已“活络”的脸,我的心情忽然很差,差到不想再说什么了,只是甩下一句:“既然不想听,我也不想讲了!”就甩手而去。

走出班级,我就开始了反思:为什么阿炳的故事感动不了孩子?——至少有相当一部分,他们的体验很模糊。是我的教学出了问题?还是这样的体验缺乏生活的经历——哪怕是他们看到的也好?或者是他们故意在我的课上,在我入情入境时,让我难堪?我想了一节课,没有答案,只好就此搁浅,做其他事情了。

谁知,下课铃一想,我的办公室门口涌来了一帮孩子,他们恭恭敬敬的请我去上课。我走进教室时,竟然是全班起立,异口同声:“全老师,对不起!”那阵势,比我平时苦口婆心教育的结果还要利索!对这帮小精灵来说,说教的效果要比让他们自我反思有效的多!我灵机一动:“要我不生气,也有办法。”说着,我打开电脑,点出了我发在校园网上的那篇《“爱生如子”与“爱子如生”》,“谁认真听了,等会回答出我的问题来了,这事就算了!”果然,要求上来为大家读文章的小手林立。我就请了几个,他们响亮的读了起来。读着,听着,我们都沉浸在浓浓的回忆中了。那个我帮助擦了屁股的小曹,激动得满面通红,那个我曾经手把手教着演讲得了奖的小姑娘,情不自禁的要哭了??我也是个好感动的人,那个下午,我也差点在孩子们面前流泪——这篇文章是我用心用情写的啊!

读完了,我问孩子们:“你从中听出了什么?”大家的手举得好高,有的说:“全老师爱我们象自己的儿子一样。”“全老师爱我们胜过了爱全奕玮!”“全老师教了我们五年了,我觉得自己要‘爱师如母’!”??我发现孩子们听文章很用心!就接着问:“那么,你觉得我写这篇文章是什么用意?”“全老师想告诉那些不太爱学生的老师要‘爱生如子’。”“全老师觉得对自己的儿子要多下点功夫。”“全老师希望老师们都能‘爱生如子’,但不能因为这个而耽误了自己孩子的教育。”??

这就是我教了五年的学生,我在用心解读他们的时候,他们也在用心的解读着我。当我发下作业本让一些同学订正时,大家是不约而同的认真、迅速!就是平时磨蹭出了名的小黄,这次主动把生病同学的作业本交了上来,反复的跟我说明着,生怕我因为本子收不齐再生气似的,让我心中的不悦烟消云散。

也许,我和我的学生之间,已经不再需要说明,不再需要为点滴小事而拘泥了!这样懂事、聪颖、知冷知热的孩子,让我如何不爱他们?

在预习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10、《郑和远航》反思 教完了《郑和远航》,我觉得在课前预习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非常重要。

老师揭示了课题以后,让学生质疑问难。“看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哪些内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激发。提了许多问题。如“郑和远航的时间、地点、天气、环境”“郑和几次远航?到过哪些地方、国家?遇到了哪些困难?有没有取得成功?”“郑和远航的意义何在?”等等。学生有许多的问题迫切希望得到解决。就在学生的热情高涨的时刻,老师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学生个个踊跃发言,刚才提出来的问题基本在学生的预习中得到了解决。

在检查学生的课文朗读和字词理解方面也很好地体现了这堂研究课的目的。学生通顺、流利、富有感情的朗读,没有课前认真的阅读是办不到的。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也很到位,说明课前也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所有这些,都是学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独立完成的。所以,我认为在预习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0、《郑和远航》教学反思 一、倒叙入手,直奔中心。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这段课文,正是本文的重点和中心所在。

14

我先请学生自己读读这段文字,想想有什么问题。学生读题后,纷纷提出了“郑和远航,规模到底有多大?”、“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郑和远航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等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中比较容易的,就马上解决掉。选择一些有探索意义的问题作为本堂课要研究的重点。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有了明确的目的性。而且因为这些问题来源于学生自己,所以激发起了他们的探索欲望,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二、巧搭舞台,放飞想象

在教学中,十分注意创造意境,巧搭舞台说的舞台,给学生提供放飞想象的空间。拓展学生的视野,给他们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并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比如,当教到郑和船队出发时的壮观场面时,让学生说一说:“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呢?” 不足之处:

1、学生的积极性没有激发出来,没有很好的参与到课堂中来。 2、时间安排不合理,复述这一重点内容没有突出来。

3、课堂上学生自读时间还应再充足些,以便更好地感悟文本。 走近郑和,走进历史

《郑和远航》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寓人文性、思想性为一体的课文。郑和,一位家喻户晓,从事航海下西洋28年的三保太监。是他带领明朝士兵,穿越千山万水,与世界各国友好相处。因此,郑和远航是个历史性的突破。他代表了明朝对各国的亲切问候,更代表了所有华夏女儿呼唤和平的心愿。 由于学生对历史比较疏远,知识积累不够,要让学生真正感受郑和这一伟人,感知郑和远航的伟大事件,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的情怀,成为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马丽丽老师在教学中,依托文本,借助多媒体,引领学生亲近课文,走近郑和,走进历史,努力追求着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质的双赢。 她以《郑和远航》最后一个自然段为基点,先立足文本,抓住文章重点:“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航海事业的顶峰。”然后超越文本,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既能读进去,又能读出来,最后再回归文本,深入理解郑和远航的意义。这堂课的出发点是课本,回归点也是课本,超越文本是为了更好地立足文本,接近文本。课上以疑导学,激发兴趣,再以趣激情;课中以情促趣,她设计的“小小评论家:郑和远航是怎样的远航?”这个环节引导学生拓展深化,学生领悟到的郑和远航是生命的远航、自信的远航。马老师通过“读”与“想”的结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于阅读解读过程,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为学生的自主参与创造有利条件。

本课的最大特点就是教给学生如何看待历史、看待历史人物,用辩证的思维思考,诚然这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而言,短短的课堂几十分钟,历史之远,原因之复杂,内容之多,不可能一下子作出判断,甚至有些茫然。例如郑和的七次远航,到达了30多个国家,马老师在课上传达了在现在交通便利的情况下是较容易的,这一点还有待商榷,我们中间的很多人一生都没有出过国,更何况是30多个国家,应从这种思辨得出郑和在600多年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出使那么多的国家是多么的不容易。

马老师的课虽然只有四十分钟,但是,教给孩子们的远远超过一节课,大量的知识储备,大量的资料辨析,这节课的容量之大,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角度之多,真值得我们好好的去研究。课堂上的结束,肯定不能阻止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思考。

海强则国强,海静则国宁。让这些在阳光下生长的花朵,沿着前辈为他们铺的路,脚踏实地的走,成为祖国的强者,在世界播撒和平的种子,让和平之花开满人间。 《郑和远航》课后反思

《郑和远航》这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远航的情况,并点明了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文章虽然没有太大的难度,但篇幅较长,教这样的文章关键是找到文章的突破口。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的方法: 一、抓住关键,直奔中心。

我就课文标题直接提出问题: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说说郑和远航是怎样的远航吗?“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这段课文,正是本文的重点和中心所在。我又围绕这句中心句提出:你从哪感受到了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呢?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有了明确的目的性。而且因为这些问题的根本来源于学生自己,所以激发起了他们的探索欲望,为后面的

15

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二、捕捉空白,升华认识。

在教学中,我比较注意捕捉文章的空白,给与学生思维的锻炼,一次,拓展学生的视野,给他们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并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比如,当教到郑和船队出发时的壮观场面时,让学生说一说:“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呢?”当教到郑和船队在远航中遇到了许多艰难险阻时表现出的英勇镇定时,请同学们用成语来赞美郑和??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寻找到文中情节的更多空白点,引发学生展开想象。例如在学习“战胜凶险”那一部分,除了交流书中描写的“凶险”外,还可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同学们,在茫茫的、一望无际的大海上,郑和他们遇到的危险又何止这些呢,自然的,人为的等等,你想象一下,他们还会遇到哪些危险呢?又是怎么克服的?为什么他们最终能战胜这些凶险呢?我想,抛给学生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的思维火花受到碰撞,生成的东西一定会更多。

当然,在教学中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没有深入的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内容,学生说得很空洞,并不是真正深入文章的深处去体会的。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创设一些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如果补充些航海知识的介绍,以及当时社会环境的介绍,可能对学生理解郑和远航的伟大意义更有帮助。 13、《秦兵马俑》教学反思

今天,上了《秦兵马俑》的第二课时,本课时的重点就是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兵马俑的类型众多,形象鲜明。从而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无穷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所以,本课时的教学,我还是以过渡段为中心,由复习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入手,然后自然过渡到重点段落(4—9),引导学生体会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

针对这一教学重点为,我主要设计了三个大问题: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类型的兵马俑?他们有着怎样的鲜明形象?仔细读读课文,选择你喜欢的一个兵马俑介绍给大家,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然后由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在保证一定阅读时间的基础上,全班进行交流。

这一部分的教学,学生的兴趣倒是比较浓厚,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可由于交流汇报占了许多时间,学生阅读感悟的时间倒是少了,给人的感觉像是在做表面文章。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问题设计得不够合理,而且教学没有抓住重点。每个自然段的教学时间几乎是平均分配,教学节奏没有变化。或许,在教学中,我可以先以“将军俑”为例,具体分析一下他的鲜明形象,并指导学生朗读,然后再让学生照样子来介绍分析其它的兵马俑。这样做才是真正“授之以渔”,而且也不至于让学生的阅读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

另外,秦兵马俑的出土震惊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是秦文化的缩影,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我想,仅仅凭书上的介绍和几张图片要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肯定是不够的。还应该利用一些教学资源,让学生对秦兵马俑有更多的了解。而在这点上,我做的也不理想,因为课前没有让学生收集更多的关于秦兵马俑的资料,只是教教材,而没有做到“用教材”,没有开发和利用更多的教学资源。

学生徜徉在求知的海洋中——评王剑忠老师执教的14、《埃及的金字塔》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民杰出的智慧和超人的才干。由于课文属于说明文,通常会给人一种枯燥、乏味的感觉,课堂通常也会显得沉闷。但王老师在教学时,能创造性的处理运用教材,一扫教者疲学者累之态,学生在整个课堂学习中,如浴春风,尽情的徜徉在求知的海洋中,让听课老师的眼睛也为之一亮,给人以深切感受。

一、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张扬个性。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课程标准》中也特意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这一理念显得尤为突出。

例如:

师:通过刚才我们读课文,已经对金字塔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能挑一点给老师们介绍一下吗? 生:这些坟墓底座是四方形,愈往上愈小,最后成为尖顶。因为它的轮廓有点像汉字的“金”,所

16

以称它为金字塔。从这儿我知道了埃及金字塔名字的来源,还跟我们的汉字有关呢!

生:我觉得埃及的金字塔非常高。你看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从这些数字里可以看出埃及金字塔非常的高。师:你读得可真仔细,观察相当敏锐!

生:你们知道吗?埃及的金字塔其实就是法老死后的坟墓。 ??

师:同学们读书可真认真、仔细!相信你们对埃及的金字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

学生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阅读课文,他们的侧重点也就不一样,但王老师并没有将它们生硬的凑和起来,形成共性,进而使课堂充满生机,畅所欲言,无疑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二、创设和谐宽松的学习空间,平等对话。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王老师在教学中始终在引领学生,用语言、神情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因而在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空间里,学生学得舒心、学得轻松也学有所乐。例如老师说:“上节课导游阿里带我们去坦桑尼亚的米库米天然动物园游览了一番,今天导游阿里到了我们中国,如果让你给他当导游,你会向他介绍什么地方呢?”学生兴趣盎然地介绍了浙江杭州西湖、安徽黄山、桂林山水、北京故宫等风景名胜。王老师饱含激情的对学生们说:你们知道的还真多呢!再如:老师出示埃及金字塔的空中俯瞰图象时,说:“要是你来到埃及金字塔跟前,你最想了解什么呢?”诸如此类的充满人性化的语言,使学生一下拉近了与老师的距离,在一个和谐宽松的学习空间里,老师与学生平等地对话,共同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三、扎实的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培养技能。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在课程目标(阶段目标5~6年级)中也明确地指出:对于阅读说明性的文章,要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本文《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在重点介绍埃及金字塔的特点以及建造方法时,使用了大量的说明方法。对于这些说明方法,学生如何了解、掌握呢?王老师在教学时让同学细读课文后,交流自己学习的感受,进而让学生说说你学到了什么方法?学生有的说,我从“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这里我知道作者在介绍时用了举例的方法;有的说,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从而可以看出用了列数字的方法,马上有同学补充还用了作比较的方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的细细品读中,学生还发现了假设,以及介绍时所用的设问的手法。光了解这些说明方法还不够,王老师还趁热打铁设计了一个练习,来学会运用这些方法。

如:埃及金字塔很高。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我们学校的阶梯教室很大。

我们学校的阶梯教室很大,相当于。

学生在这种尝试练习中,学生的技能得到训练,显得扎实有效。难怪有同学说道:“我们以后写相关作文时也可以学习作者的方法,把自己的文章写好。”

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是学生,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们应该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文本教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武装头脑,采用灵活多变扎实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引导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真正学会学习! 16、《爱如茉莉》教学反思

读了《爱如茉莉》这篇课文,一幅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的茉莉图便出现在我眼前,让我不由想起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句诗。我在想,如何将这篇清新自然的课文上好,如何在自然和谐中将主题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父母之间那种平淡又真切的爱情呢?于是我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了教案,又精心制作了第二课时的课件,配上了美妙的音乐。课上下来基本达到了预设的效果。 一、善于捕捉细节,用心体会字词知冷暖。

17

1、细节悟真爱。父母之间的那份平淡又真切的爱,融在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教学中我引导学生用心阅读文中发生的感人故事,找一找描写特别感人的细节,并写写批注。学生通过独立自主的研读文本、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探讨、教师的点拨引领,明白了字词的意义与功能,知道了细节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意义,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爱如茉莉”。

2、字词促理解。语文教学有时也需要咬文嚼字。在字词的感悟中,有助于学生读懂文字的内涵,体验蕴含在其中的情感。在对“奔”字的教学中,我从语音入手,让学生获得语义的理解,从语义的理解感受当时父亲的心情。把语文学习的真谛隐含在这个字的处理中,引导学生一步步感觉到文字的温度。课堂教学永远存在遗憾,感觉不足的是在对“掏”“钻”等动作的领会上还没有到位,文中还有许多爱的细节还没有来得及细细品味。

也许,在“品字”中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在“读文”中感受出文字中的温度。这样的教学,或许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

二、设计开场白,体现语文味。

1、从“爱”入手,感悟文字的冷暖。 师:(教师板书“爱”)一起读——爱。

师:爱,是一个温暖的字,如三月的春风,能融化寒冷的冰雪。让我们一起轻声地读——爱。 师:爱,是一个博大的字,如高山流水,江河飞瀑。让我们一起大声地读——爱。

师:爱,是一个深情的字,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蕴涵着心与心彼此的感动。让我们一起深情地读——爱。

师:每个人对“爱”的理解、感悟都不一样,这节课,我们就继续一起来学习这篇关于“爱”的文章,题目就是——爱如茉莉。

2、抓重点词语,进行说话训练。

出示词语: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缕缕幽香 袅袅清香 弥漫 诗意 师:这些词语哪些同学来读?(指名读、齐读。)

师:这些词语都和茉莉有关,茉莉是什么样的?在同学们心中是什么样的?用上一两个词语来描述,说一句话或者两句话。

生:我心中的茉莉,平淡无奇,开出的花缕缕幽香。

师:开出的花—散发出缕缕幽香,要不别人听不懂,再说一遍。 (一学生描述,用了三个词)

师:词语在运用中才能会用,才能变成自己的语言。还能说吗? (生用上了平淡无奇、洁白纯净、诗意) 师:谁能说得更具体一些,更丰富一些。 (生用上了四个词语,师表扬) 师:能说两句话吗?

(学生反应不积极,沉默了一会) 师:只要开口说话,老师就高兴。

生:洁白纯净的茉莉,平淡无奇,但散发出缕缕幽香??

师:说的好,学课文时可以看到很多词语,我们不但会记,还要会用,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反思:

一是让学生会读文中的重点词语,二是进行说话训练,让学生在理解词语包含的意思的同时学习运用。这两种目的都隐含在具体的要求之中,体现着浓浓的语文味。尝试了知道,学生现场反应和自己的预想是相同的。一是因为学生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对课文有一定的了解;更主要是我平时经常给学生这样的训练,所以他们才能很好理解这次的意图。难怪有人说,一个语文教师的教学思路决定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的程度。语文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并且能够引导学生在不断的尝试运用中,更深层次品味语言,培养对语言独特的感受能力。 三、适时进行学法指导。

在课文感知过程中,适时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很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朗读、写批注、

18

读中感悟等,让学生逐步感受语言文字的分量,感受到“爱如茉莉”的真正意义,循序渐进地学会语文学习。不过,让我吸取的教训是,象类似比较抒情的课文,要巧妙地安排好学法指导,不要让过多的学法指导冲淡了花香。教学《爱如茉莉》这篇课文的时,我既有围绕文章的词句来进行读词,用词语说话,关键词语的理解等。又有引导学生去思考文本以外的东西,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是同时引入“于细微处见真情”等词句促使学生感受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境界。这样的教学可以让人感受到这是一节充满文化气息的语文课。一个看似平静的课堂,其实存在太多的思想。怎么让这些思想统一在一起,共同去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有用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这需要教师充分考虑。我在上课时就给学生留下空间,既是考虑到教学的需要,同样是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学习水平。 四、在修改和揣摩中升华。

从知道要上评优课开始,我就酝酿着,准备着,想着该怎样设计出新颖的流程,怎样把握教材学习的重点,怎样写出富有诗意的引导语言。我在不断地研究教材,不断地搜索别人先进教学案例的过程中,尤其是结合我们身边的学生的实际情况,觉得“感受语言”不必和“关注细节”割裂开来。最后教学设计中定下这样一个学习目标:关注人物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表情,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受茉莉般的爱。因为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关注细节”就是在“感受语言”。 阅读原文,解读教学参考书,欣赏教学配套课件,动笔撰写教案等的一系列工作;到上第一课时时,我再读教案,感觉一直关注的是自己的思路,没有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考虑,说白了,就是预设不够充分。 接下来的时间,一边在心中模拟着学生可能会说的话,一边播放着自己设计的课件。渐渐的,对每个环节学生的交流情况逐渐心中有数起来;对两处景物描写的内容,在《茉莉花》优美的旋律中尽情朗读的过程中,我被课文优美的语言所感动。我豁然开朗,像这样抒情性的景物描写,不必让学生拘泥在一个字或一个词中,就让学生像我一样,在音乐的渲染下尽情地读。语言的分量,真爱的魅力自然而然就会进入学生的心里。语言有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多了会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

实践证明这些修改是有效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能沉浸在茉莉花般幽香恬淡的氛围之中,时时被真爱打动着。“教学相长”,说的不错,学生的发言有许多闪光之处 ,激发出我的激情和灵感。比如对于“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一句的理解,有个女生说:“爸爸非常紧张妈妈,连听我的解释也来不及了,说明爸爸爱妈妈!”在正式上课的过程中,我采用句子比较法,引导学生发散开去,很好地理解了这句话。

在课堂教学中,最大的感受是,教师对教材的钻研特别重要,要学生体会到的内容,教师必须能够感悟到,然后才有可能让大多数学生也感悟到。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关照了文本中的词句,对于文章整体的情感脉络把握就显得稍弱;还可以在课末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你觉得爱如什么?”等等,都有利于学生巩固对课文中心的理解。学生读书的感情还要加强指导,我想,在学生不熟悉的情况下,如果我能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互相读一读,采用多种形式的读等。让语文课堂充满花香,这是我们语文教师一直追求的!然而在引导过程中,在问题与情境的把握上还不到位,还不巧妙,不能很好地做到问题与情境的交融,好不容易营造起来的温暖氛围差点因为问题的思考与困难而破坏。所以,在以后的情境教学中,要更好地做到情境与问题的交融。

月光无声,母爱无言——《月光启蒙》教学反思

本文是著名作家、诗人孙友田写的一篇叙事散文。文章通过回忆母亲在美丽宁静的夏夜,伴着明月星光,为儿时的“我”唱歌谣、讲故事、说童谣、说谜语的事,赞扬了伟大的母爱,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激之情。文章以“启蒙”为情感线索,条理清晰、读来耐人寻味。 “月光”又是教学的逻辑起点:“我”的童年是明月星光陪伴着我,我的母亲是在月光下——这个特定环境中给予我最初的启蒙,如水的月色,璀璨的星辰、神秘的夜空,给“我”美好的陶醉,无穷的幻想。诗人的诗情、诗人的成就与儿时母亲月光下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母亲”当然是教学的中心。是谁给我细心的呵护,是母亲,是谁给我最初的启蒙,也是母亲。文中作者说“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其实我想,也许母亲并不知道她的歌谣对于“我”来说是那么重要,她只是把对孩子最朴素、最纯洁的爱通过歌谣、故事、童谣、谜语全部给了“我”。母亲识不识字已不重要,但从吟唱的歌谣童谣、讲的故事、说的谜语中却让我们读懂母亲给我的最初启蒙;同时感受月夜的宁静与清幽,感受母亲的圣洁与美丽,感

19

受母亲给予我的朴素、纯洁的爱,让课堂充满浓情。 “言美情浓”、富含“诗情、诗意”是本文最大的特点。本课的设计的理念是从美入手,以读解文,以情带读,通过开放的教学设计,精美感人的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教师诗化般的语言,把学生带入课文描述的优美意境,让学生在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以及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张扬情感、喷涌真情。从而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把语文学习转化为情感的诗意之旅。学生在品味朗读的基础上,使知识生成智慧,让智慧与情感共鸣。

如何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如何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如何引领学生从书本的世界走向生活的世界,如何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让课堂成为一个动态的、开发的生命体验,如何让师生在课堂互动中,灵感自由创造。是我这堂课所要努力思考并为之实践的。下面就谈谈这堂课的收获与遗憾: 一、优化课堂结构,让课堂充满生机。

课的一开始,我出示了一组词组,让学生读读词组,想象画面,意在为学生营造一个与课文相吻合的意境。 师:读了这些词组,有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么样的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一位母亲搂着孩子,唱着甜甜的歌谣。

生:我仿佛看到了柔和的月色洒满了的篱笆小院,一位母亲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接着孩子,唱起动听的歌谣,小院飘满了芳香的音韵。 师:这幅画面给你什么感觉? 生:好幸福啊! 生:很温馨的感觉! 生:很恬静的!

生:有一种宁静的美!

接着精读课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板块:

(一)品读歌谣的魅力。听歌谣,读歌谣,感受母亲唱歌时音韵之美,再从作者的感受出发,抓住“芳香”体会歌谣的音韵美,感受歌谣给予我们的启蒙是爱民间艺术。

(二)品读重点词句,体会母爱之美。联系母亲劳累了一天还不忘搂着我,给我唱歌谣,还唱得如此动听,如此悦耳,体会浓浓的母爱。

(三)悟情感,表达怀念之情。通过补充原作《月光母亲》的片断,唤起了学生的生命激情和自由感受。 通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让学生对“母亲把对故乡的爱伴着月光给了我,让一颗混沌的童心豁然开朗”这句话的理解水到渠成。遵循了一般的阅读规律,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思考与认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地去认识与掌握。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二、营造诗意的氛围,让课堂孕育诗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语文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就必须准确地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月光启蒙》中,我和学生找到文中的歌谣,初步品读后。为了加深印象,我问:“母亲是怎么为我吟唱这些歌谣的?”

学生: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像小溪的流水,小院飘满了她那芳香的音韵。

(出示句子) 师:“三月的和风”给你什么感觉? 生:柔柔的。 生:轻柔的。 生:温暖的。

生:像母亲的手抚摸过我的肌肤。 师:小溪的流水给人什么感觉?

20

生:叮叮咚咚,非常好听。 生:清脆悦耳。

师:那么就让我们轻轻地,柔柔的,来读这段话。 生读不到位。

师:你的朗读是不是深情地,甜甜的? 生再读。

师:你想不想做一做童年夏夜里的那个孩子,听一听母亲的吟唱呢?闭上眼睛——多媒体传出无伴奏歌谣录音。

师:你听了有什么感觉? ??

师:母亲的甜美的嗓音就像春风一样温柔,如溪水一样悦耳,可怎么会是“芳香”呢? 生:母亲的声音悦耳得仿佛让我闻到了香味。 生:这样写出了母亲声音的美妙。

生:我的身心完全沉浸在这美妙的声音中了,不光听到了,感觉到了,还闻到香味了一般》

师:是呀,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诗一般的语言,诗一般的感受,让我们像朗诵诗歌一样读读这段话。 孩子们悠扬的读书声和着缓缓的音乐,教室里立即飘满了孩子们那芳香的音韵。 三、个性化阅读,让课堂绽放活力。

这节课我是以学生练笔作为结束的。在体会了作者为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后,一段深情地渲染:

师:故乡的明月不会忘记,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我更不会忘记。在岁月的流里,有些东西会消失,比如母亲的容颜,但有些东西,会在岁月里沉淀,比如母亲的歌声——教室里再度响起母亲的歌谣。 为了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深华,,我让学生拿出笔,写一写:母亲,我想对你说——静默几分钟后,孩子们埋下头去,有的紧锁眉头,有的奋笔疾书,有的拭着眼角??

在悠悠的音乐声中,一个孩子站了起来放声朗读,接下去又是一个,又一个…… 母亲啊,您曾经让明月星光陪伴我的童年;

母亲啊,你曾经为我唱的那些歌谣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母亲啊,在月光下,你忘记了劳累,为我唱歌谣、讲故事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母亲啊,是您让我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为我开启诗歌的大门;

母亲啊,是您让我懂得了爱的意义,我真想让您再为我唱一唱儿时的歌谣。 母亲啊,??

这不就是一首诗嘛!一首动人的诗!

四、有效的课外补充,让课堂延续生命。

为了激发学生拥有像作者对母亲那样的爱,老师在课堂上补充了《月光母亲》的部分原文。当多媒体课件出示满头白发,额上刻着深深皱纹而又失去记忆的母亲形象,课文中慈爱聪颖的母亲与此时痴呆傻笑的母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反差冲击着学生的心灵,画外音出现“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赶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时,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师生饱含深情的对比朗读则把学生的情感波澜再次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在歌曲《明月千里寄相思》的旋律中学生会由此想到自己的母亲,想到普天下所有给予他们生命与教育的母亲,想到所有关爱他们的人。这样的拓展是基于文本、服务文本的,文本深藏的情感因素得到充分挖掘与展示。这样不仅让课堂充满活力,更延续着生命。

上完课,总觉得有一些遗憾。还有课文后面的一个问题没有讨论。探讨为什么用《月光启蒙》作课题,在备课时也考虑这个问题,后来因课堂容量太大,说话的训练较多,在课的结束我想安排一个“母亲,我想对你说??”这个写的训练点。所以上课就删了。第三课时,我还要想把这个问题拿出来探讨。要准确地把握这个问题,更多的是找到“月光”与“母亲”的联系,我觉得可以追溯到孙友田原文的那个题目《月光母亲》,这个理解也可以是多层次,多元化的。我想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没曾想第三课时,学生们又给我带来意外的精彩:

21

师:原来是母亲启蒙了解我,但是课文为什么要用《月光启蒙》作课题?你觉得“母亲”与“月光”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范天达:母亲温柔似月光,母亲美丽圣洁似月光。

宣泽源:.在清苦的日子里,母亲为我吟唱的那些民歌民谣,就像无声的月光一样,为我点亮了一盏心灯,使我的精神生活丰富起来。让我对生活始终抱有热情和美好的向往。

李群:母亲对我的启蒙就像黑夜里为我点燃的一盏心灯,为我照亮了文学的道路。

范涛:“我”的童年是明月星光陪伴着我,我的母亲是在月光下给予我最初的启蒙,如水的月色,璀璨的星辰、神秘的夜空,给“我”美好的陶醉,无穷的幻想。诗人的诗情、诗人的成就与儿时母亲月光下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丁文诣:母爱就像月光一样无声无息。

看来水到渠成的点化,洞开学生的心门,引领学生到达了情感彼岸,润泽了学生的情感,使得课堂绽放出智慧的火花。 18、《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一得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这篇课文中,小女孩和她的母亲对爱因斯坦的称呼不尽相同,小女孩用“你”,她母亲则用“您”。在刚开始的初读课文中,有同学将小女孩说话中的“你”错读成“您”,因为是初读课文,我没有深究,到教学最后质疑问难时,出现了这样的教学情景。

师:请大家轻声读课文,看看还有什么不通、不懂的地方。 生(读后说):老师,我发现,在小女孩与爱因斯坦的对话中,她用的都是“你”,可她母亲称爱因斯坦为“您”,这是不是小女孩对爱因斯坦不尊敬呢?

生:就是啊,爱因斯坦比小女孩年龄大多了,该用“您”! “对是该这样。”学生们坐在座位上议论起来,后来快结成“统一联盟”了。 师:其实老师也同意大家的看法,要不我们给编辑写封信,提提建议? 生(异口同声):好。

师:那现在就写。这可是给编辑写信,一定得好好想想,作者用“你”到底是否有道理,你说的理由,要能打动编辑的心。

一会儿功夫,就有一学生轻轻走到我身边,悄悄对我说:“老师,这建议书我觉得不该写。” 师:怎么啦?

该生:作者用“你”有道理啊,小女孩是爱因斯坦的生活指导老师,老师对学生说话,是不该用“您”的。

虽是小声,大多数同学都听到了,停下了笔。

师:同学们,怎么样,再好好商讨商讨?把小姑娘说的话先划出来,再仔细读读、想想,有了想法小组先交流。

生(读书交流后):用“你”也可以,因为刚开始,小女孩并不认为“连衣服也不会穿的人”是“最伟大的人”,所以用“你”。 生:是的,大家听这句话(有感情地朗读):“我说也是嘛,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小女孩刚开始可能还看不上爱因斯坦呢!要是我小妹妹她也一定会这样说。

生:刚开始,小女孩与爱因斯坦并不熟悉,当然不知道他的伟大。可当爱因斯坦按照小姑娘说的那样穿戴得整整齐齐时,我觉得他们开始产生了“忘年之情”,(“忘年交”这个词讲课中说过),小女孩觉得这个老人很有趣,竟然那么听自己的话,在心里,她可能已经把爱因斯坦当作朋友了!平时我们朋友之间,就不用“您”。

生:小姑娘与爱因斯坦由不熟悉到很熟悉,感情逐渐加深成了忘年交,交往十分随便,所以用“你”。而小姑娘的母亲只知道爱因斯坦发明(师:用“创立”较准确)了许多理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对他十分敬仰,所以要用“您”。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从字里行间找到了依据,我很同意你们的看法,通过这样的读书,我们就可以进一步领悟到爱因斯坦这位大科学家的平易和童心,感受到小姑娘的天真和直率。同学们,这信咱还写不

2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vp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