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专业外语教学适应就业需求现状调查

更新时间:2024-05-11 16: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职高专专业外语教学适应就业需求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文章通过问卷、课堂观察和访谈的方式,对目前高职高专的专业英语教学现状是否能适应学生就业的需求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高职高专的专业外语教学还不能完全适应学生就业的需求,体现在外语课堂,即中多数教师以讲解和问答式的教学方式上课,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较少地把外语知识与学生的行业知识结合起来,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过于简单等,并对此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专业外语教学现状调查

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于2007年5月18日经国务院审议并批准实施,纲要指出要深化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纲要与2006年12月14日发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相同,其中提到,高职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邓步君在“职教应按‘需’办学”中指出,高职院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立足学生实际和企业对人才需要的实际,进行按“需”办学,按需施教。那么高职高专专业外语是否能把外语教学与行业紧密地结合,培养出适应行业需求的外语人才呢?这就需要我们对高职高专的专业外语教学现状做一个调查。基于此,我们对于高职高专的专业外语教学情况也

进行了调查,以便了解目前的专业外语教学是否适合人才市场的需求。

一、数据的采集

在研究方法上,本课题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1)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是外语系07级刚实习回来准备办理离校手续的10届毕业生,他们包括旅游英语、旅游法语、旅游日语、商务英语、翻译英语以及文秘英语专业。课题组于2010年5月设计好调查问卷一份,共29题,问卷主要涉及学生对所学课程设置的意见、课程满意度、教师上课情况、学习收获、实习收获等方面的问题。(2)课堂观察法。课题组成员共听了外语系16位老师的课,这些课有英语阅读、综合英语、综合日语、综合法语、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会话等。通过课题组成员到一些老师的课堂听课,做课题观察记录,了解教师的教学方式、内容、教学评价手段以及教学效果等,进一步了解专业外语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3)访谈法。通过与一些学生和教师的访谈,了解专业外语教学的情况。对学生的访谈,主要了解他们喜欢的上课方式与某些课程教师实际采用的上课方式。对教师的访谈,主要了解他们喜欢用何种方式上课以及采用的原因,对所教课程的意见以及对教材的看法等。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方式是否适应就业需求

问卷对学生喜欢的上课方式进行了调查,问卷形式与结果如表所

示。

问卷同时调查了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式,结果发现有148人次(56.5%)认为教师常用的上课方式主要是讲解方式。其次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的问答式,接下来才是案例分析式和讨论式。这与学生的问卷结果不一样,因为问卷调查的是学生对所有课程的总体印象,而课堂观察主要观察外语课程,所以结果有所不同。在专业实训课上,教师经常采用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方式上课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听课的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发现教师最喜欢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就是问答式,老师提的问题,多数为有固定答案的知识性或记忆性问题,极少有开放式的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问答式不是学生喜欢的上课方式,只有12.2%的学生喜欢这种方式。对一些学生进行访谈,我们得知,他们不喜欢问答式的主要原因是,这种方式要回答问题,对学生有所要求,感觉压力大,所以不喜欢。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习惯采取主动的学习方式,因此缺乏创新的意识和反思能力,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因此,高职高专的专业外语教学,要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就必须减少以讲解和问答式为主要方式、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采用学生喜欢的案例分析、组织讨论来解决问题的课堂授课方式,以学生为中心,真正意义上实现以语言运用为本,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是否适应就业需求

课题组还对专业外语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查。从教学内容上看,专业外语教学目前主要停留在对外语语言知识的教学,强调训练学生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却很少把语言知识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主要体现在教材上,目前在学生基本素质培养模块中的专业基础这一模块中,外语类的课程如旅游英语专业主要课程为英语语音、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会话和英语阅读,而这些课程的教材主要以语言知识传授为主,主要面向本科院校的外语专业学生,研究性太强、程度偏难、以应试为目的以及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基本脱节,因此不大适合高职高专的学生使用。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也不加取舍,照搬照用,这样就不能适合学生就业需求,也与高职高专外语教学要以“实用”“够用”为原则不相适应。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对高职英语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即高职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使用性和针对性,针对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入学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统一要求、分级指导的原则,并强调在教学中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因此要使专业外语教学能适应学生就业的发展,改革教学内容,编写与专业内容相关的外语教材就成了必需。如果暂时不能编写教材的,对现用的教材要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取舍和补充,把一些行业知识渗透到语言知识中教授给学生。 (三)教学评价

课题组按照泰勒课堂模式的四个步骤,从细化的教学目标、选择的教学活动、实行的教学活动和细化的教学评价方式等四个方面去评判教师的课堂活动。课题组成员发现每个教师都有比较明确的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选择的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模式,或者是以应答式为主的互动式,而在课堂评价方面基本上没有详细的标准。在师生互动中,应答式是主导,而在应答式中,又有一半为大合唱式的应答,即教师问,全体学生回答,因此,教师对于这类的课堂评价非常笼统。这种问与答从某个层次看仅仅是为了履行一种师生互动的形式而已。而个别学生的回答,教师一般请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这种情况仅仅代表某个回答问题的学生懂了某个知识点而已,而且一般都是班里成绩较好的学生才有可能举手发言,更不能代表所有学生掌握了应该掌握的知识。因此,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对于课堂评价,多数教师没有详细的可操作的评价工具,所以不能有效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结论与建议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高职高专的专业外语教学还不能完全适应学生就业的需求,为此,我们需做好以下工作。

要使职业外语教学适合学生的就业需求,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革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培养适合就业需求的外语人才,外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因此,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寻找

并为教师提供各种进修和参加学术研讨的机会,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这样有利于教师开阔视野,了解和接受新的学术动态,改进教学;另一方面,不断派教师到企业、工厂、校外学习基地进行参观、培训,对所教专业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更好地进行专业外语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改变评价方式,这样既能促进学生的外语学习,又可以刺激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提高外语课程的教学效果。一直以来学生的学习成绩主要看期末试卷成绩,平时成绩只占很少的比例,这样很难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要改变外语课的评价考核方式,首先要加大学生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这样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就变得很重要,老师要把学生的评价分成几个方面:一是课堂的个人表现,根据学生每一次的课堂表现给予评价;二是与同学合作的表现,给学生一些合作的项目,然后让学生互相评价;三是作业的表现以及平时小测验等等,加上期末成绩。这样的多方面的过程性评价可以促进对学生学习的管理,促使他们上好每一节课,从而提高外语教学的课堂效率,为学生的就业做好准备,使专业外语的教学适合学生就业的需求。

在教学内容方面,鼓励教师尝试以市场为导向的“外语+专业元素”的教学模式,在教授学生基础外语知识的同时导入行业知识,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未来的职业挂钩。在教学中,以“实用”和“够用”为原则,突出外语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在教材方面鼓励教师编

写校本教材,突出实用性和应用性,紧跟相关专业的发展,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在教学评价中,重视过程性评价,改变原来的一考定乾坤的方式,对于学生的平时成绩,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特征提高到占总成绩的30%~70%,这样就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本研究只是根据桂林旅专的情况对高职高专专业外语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调查,范围有限,不能代表所有高职高专专业外语教学的情况。对高职高专专业外语教学的调查还应该到用人单位去,了解用人单位的意见,进一步了解教学情况,从而进一步改进高职高专专业外语的教学,这将是本课题继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发[2007]14号)[z].2007-05-24.

[2]邓步君.职教应按“需”办学[j].教育与职业,2008(7). [3]徐斌,汤峰高职专业英语教学探讨[j].考试周刊,2010(7). [4]谭碧云.高职高专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与建议[j].职业教育研究,2010(3).

[5]杨建国,宋红英,陈宏霞.高职高专应用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9(24). [6]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课程基本要求[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ralph winfred tyler.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v7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