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民生工程

更新时间:2024-06-08 03:4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民生工程:徐州1.4万余户棚户区居民将住上新房

曹新平、郭林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徐州棚户区改造二期项目银团贷款签约仪式。(徐剑 摄)

1月7日上午,徐州市委、市政府和国家开发银行江苏省分行联合举行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棚户区改造二期项目银团贷款签约仪式。由国开行江苏分行牵头组织的28.8亿元银团贷款,将投向徐州市近112万平方米二期棚户区改造,1.4万余户居民受益。国家开发银行江苏省分行行长郭林,市领导曹新平、李荣启、夏文达、王昊出席会议。

在国家开发银行及工行、农行、中行、交行、江苏银行、浦发银行、深发银行等各家金融机构大力支持下,徐州市一期棚户区改造已获得24.2亿元银团贷款。棚户区二期项目贷款28.8亿元已顺利审批通过,银团已经组建,此次银团贷款的签约,为徐州市顺利推进棚户区改造任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曹新平在讲话中说,棚户区改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抢抓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重大机遇,把棚户区改造工作摆上重中之重位置,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加快推进定销商品房建设,既提高了弱势群体的居住水平,又提升了城市环境面貌,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欢迎。特别是去年以来,在国家开发银行、江苏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徐州市成功获得棚户区改造项目首期银团贷款,有效破解了项目融资瓶颈,为第一批棚户区改造项目顺利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曹新平指出,国家已将支持棚户区改造作为今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省委、省政府提出徐州棚户区改造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我们真诚希望国家开发银行及各金融机构,继续关注徐州经济社会发展,在更多项目上给予金融支持,努力成为银地合作的成功典范,共同创造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新业绩。

郭林在讲话中表示,国开行江苏分行将全力配合徐州市委、市政府对棚户区进行改造,积极落实项目建设资金,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把这一重大民生工程办实办好。我们将秉承合作共赢、规范操作的理念,继续为徐州市提供优质融资服务及与之相关的延伸服务,同时与新盛公司一起管好用好资金,确保所有资金高效、规范运作,确保工程建设如期高质量完成。

棚户区二期项目包括大头山、玉潭湖、津浦路、兵工路等11个棚户区改造项目,以及杏山子、七里沟两个拆迁安置定销房建设项目。棚户区拆迁总面积111.78万平方米,拆迁总户数13987户,定销房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全部建为框剪结构90平方米以下小户型,共计6140套。同时配套建设幼儿园、菜市场、地下人防等配套设施共17.97万平方米。杏山子、七里沟两个拆迁安置定销房项目选址均位于徐州市主城区内,将惠及更多百姓。

“头号民生工程”提升幸福指数

——我市棚户区改造惠及百姓

在我市,棚户区改造被视为“头号民生工程”。不少外地来参观的人,都会问为什么徐州如此重视棚户区改造?又有怎样的机制,来保证这项工程真正让百姓得实惠,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之所以把棚户区改造当作“头号民生工程”,是因为徐州棚户区面广量大、市民关注。生活在棚户区的十几万居民,亟须改善生活条件。棚户区改造是为了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同时也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市场运作求共赢

棚户区改造需要大量的投入,如何保障资金及时到位?我市实行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模式,创造性地成立了专门针对棚户区改造的投资公司——新盛投资公司,授予其棚户区改造的投融资主体,负责项目融资、包装、策划和推介。新盛公司已与国家开发银行等8大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协议,按步骤稳步实施。在此基础上,遵循“政府拆迁、净地上市、有条件地出让”的推进模式,最大限度提高出让收益,显化土地价值,并按政策全部用于棚户区改造,较好地解决了资金问题。 阳光棚改得民心

在棚户区改造中,我市把调查工作放在前面,组织各区对实施项目深入调查,按户填写《棚户区拆迁安置意见调查表》,全面摸清棚户区居民的住房、人口、经济条件、户型、面积、安置意愿等情况。此外,坚持阳光拆迁、实行两个制度:一是公示制度,每一个拆迁项目许可前都要广泛公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二是公布拆迁投诉举报电话,拆迁现场设立信访接待处,受理被拆迁人的投诉,及时处置被拆迁人的诉求。在安置方面,坚持货币安置与实物安置相结合的原则,创造性地实施“就地、就近、异地定销房安置”等多元化的拆迁安置方式,同时将安置工作与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等住房保障相结合,满足不同群众的住房需求。 拆旧还绿聚民意

“拆除旧建筑物,建街头绿地,在家门口就能亲近大自然……”市民陈辉站在绿意盎然的大马路街心公园,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

因为交通便捷、地处闹市,陈辉和妻子曾恋恋不舍这块“宝地”,得悉即将安置到九里山风景区、九龙湖公园附近的淮海水岸春天小区,小两口动了心,不到半天就搬完了家。

2008年初,我市对大马路三角地段的棚户区居民实施动迁,并原地改造为街心绿地公园,让附近居民出门见绿。大马路三角地段脱胎换骨般的改造,不仅赢得市民的一片叫好,也让曾经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拍手称道。

大马路街心绿地公园,仅是徐州在棚户区改造中因地制宜、还绿于民的一个缩影。如今,西安南路街心绿地氧吧、湖北路市民广场等20余处街头绿色景观,点缀在彭城的大街小巷。

棚户区改造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提升着他们的幸福指数。2009年,全市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1.6%,人均公共绿地12平方米,徐州人“走出家门500米就进入绿色空间”的梦想成为现实。

徐州市棚户区改造被列入徐州头号民生工程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市完成拆迁275万平方米,回购和建设安置房362.23万平方米。

7月2日,我市召开棚户区改造工作现场会,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全体领导,县(市)区和市有关部门负责

人及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出席。

一周之后的7月9日,我市召开棚户区改造工作现场观摩会,组织(市)区和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观摩棚户区改造项目,

传达市委书记曹新平在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精神。

与会人员先后查看了汉之源定销房安置二期工程、小朱庄棚户区拆迁、徐矿城 (论坛 新闻)定销房工程、大山头棚户区拆迁

等17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实地了解我市棚户区改造工作进展情况。

进入7月份,10天之内,我市相继组织了两次现场工作会和观摩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全市已完成拆迁275万平方米,回购和建设安置房362.23万平方米,分别占总计划的89.6%和90.6%,超额完成任务。曹新平指出,我市棚户区改造进入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他强调说,棚户区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事关千家万户的利益,必须动员

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的力量,各方协调,合力推进。

棚改·进行时

下半年计划建设安置房59.5万平方米

家住兵工路的程军最近一段时间正忙着整理家里的东西。“早就听说兵工路一带要拆迁了,提前把家里的东西整理一下,

要换个地方住了。”

6月24日,市建设局今年第13号拆迁公告出现了。拆迁公告不长,程军几乎可以背下来了,“因实施兵工路棚户区改造项目需要,拆迁国有土地范围:中山北路以西,铜沛路以北,徐州监狱以东、以南,市燃料公司以南,拆迁期限自2010

年7月9日至2010年8月7日止。”

程军注意到,今年的拆迁公告里涉及到棚户区改造工程的特别多:建北村、韩山、回龙窝、大马路、杨家巷、明理街…… 作为棚户区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还将分期分批启动拆迁项目,主要有:云东一二三道街、三环西路两侧、堤北、

茶棚东、夹河街西延、徐商徐萧路、姚庄、新建南村、淮海路西延以及城建重点工程涉及的棚户区等。

在拆迁的同时,定销房建设正在加紧进行。市棚改办有关人士介绍说,对即将启动的建设项目,将切实抓好土地、规划、设计、招标等各个环节,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下半年,要启动实施的定销房项目主要包括:啤酒厂南、泉山法院东、姚庄、4813工厂、王新庄等地块,计划建设安置房59.5万平方米。同时,还将根据拆迁安置政策调整的新情况,科学测算定销房

的需求量,确定合理的定销房建设计划。

棚改·缘起

棚改被列入改善民生首要任务

记者昨日下午走访了兵工路棚户区。狭窄的小巷子内,两侧的房屋陈旧而破败,道路坑坑洼洼,生活污水直接流到了路上,生活垃圾扔在墙角,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在程军家,门前用石棉瓦搭建的简易小厨房里,人站进去根本没法转身。 作为我市众多棚户区的缩影,兵工路棚户区体现了这些棚户区共同的四个突出特点:一是房屋破损严重,棚户区房龄大多超过30年,阴暗窄小;二是基础设施条件极差,区内普遍自来水没有入户,居民仍使用公共厕所,道路狭窄且没有排水,居民吃水难、如厕难、行路难等问题十分突出;三是职工支付能力低,既无能力出资改造房屋,更无能力购买新房;四是商业化运作难度大,棚户区大部分位于城市边缘地带,区位较差,房屋密度大,动迁成本高,商业开发价值低,因而长期以来

一直无法改造,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城市形象。

按照省委、省政府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部署和要求,我市于2008年底正式启动总量达307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改造工作,其中涉煤棚户区150万平方米,并确立了“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工作目标,即2009年完成152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其中徐矿集团30万平方米,贾汪区20万平方米,市区102万平方米),2010年完成155.55万平方米。从目前已确定的项目

情况看,改造总面积将达到400万平方米左右。

棚改·启动

棚改被列为我市头号民生工程

棚户区改造,被称为我市的头号民生工程。我市在棚户区拆迁、改造上的总体目标是:在2010年底前基本完成全市307万平方米棚户区拆迁任务;从2009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完成400万平方米左右的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建设任务。方案中提出,

“举全市之力,打一场棚户区改造的攻坚战”。

根据这一方案,棚户区改造由政府主导,被列入每年的城建重点工程加以推进。棚户区改造同时实行市场化运作,将棚

户区改造与房地产综合开发、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相结合,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棚户区改造工程。 棚户区改造工作实行属地责任制。市政府统一制定棚户区改造计划,做好资金调度、改造工作协调和土地招、拍、挂等工作,并组建投资公司,负责主城区棚户区改造的资金运作;区政府作为实施主体,负责拆迁安置、定销房建设、部分资金筹措等工作。贾汪区、徐矿集团分别负责所属棚户区改造工作及资金运作,市政府按拆迁面积给予补贴。市相关部门被要求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棚户区改造相关工作。

此外,明确了棚户区改造的重点是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人居环境差、安全隐患大、影响市容市貌和经济社会发展并急

需改造的地块。

列入棚户区改造计划的项目除执行城建重点工程相关政策外,还享受包括土地、税收、拆迁安置、基础设施建设等一系

列优惠政策。

棚改·提速

棚改工程项目审批,一路都是绿灯

在棚户区居住的“老徐州”都有着同样的感受:吃水难、行路难、如厕难……居住环境差、配套设施严重缺失让很多居民

盼着早点搬家。棚户区改造的实施,让长期居住老、旧、差房子的居民圆了新房梦。

据了解,在深入调查、摸清底数、精确测算的基础上,我市结合各棚户区特点,因地制宜编制改造方案。制定了《棚户区改造拆迁项目简易审批程序》和《棚户区改造建设项目简易审批程序》,细化明确规费减免政策,编制棚户区改造计划等

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

为加快棚户区改造进程,我市对所有涉及到的审批项目进行了专项清理和集中缩减,将棚户区改造拆迁许可审批事项由原来的12项压缩为9项,项目建设审批事项由原来的60项压缩为15项,时限分别缩短至30和18个工作日,此举使我市这一投资60余亿的重大项目前期审批时限缩短至48个工作日。对棚户区改造项目,建立绿色审批通道,实施联合办公、现

场办公等“一站式”、“一条龙”形式的集约化审批服务,加快各项审批手续的办理。

棚改·创举 特困家庭享受拆迁救助

拆迁安置是棚户区改造的关键环节。在棚改过程中,我市坚持货币安置与实物安置相结合,采取“就地、就近、异地定销房安置,团购商品房安置,货币补偿安置”等多元化的安置方式。一方面,积极稳妥地推进实物安置,加快定销房建设步

伐。坚持“梯次转移”的原则,最大限度地让群众满意。

同时,将安置工作与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等住房保障相结合,创造性地采取“三项特殊政策”:1、对棚户区拆迁中符合经济适用房条件的直接安排经济适用房;2、对双特困户和符合廉租房条件的直接采取廉租房安置,交纳政策性房租;3、对经济困难、补不起差价的,实行共有产权安置,5-10年内被拆迁群众可按拆迁时的价格购买剩余产权。另一方面,鼓励

引导货币安置,在拆迁评估价的基础上增加10%的补贴,鼓励被拆迁群众购买商品住房。

据了解,今年,我市还将采取“双高政策”,对拆迁房屋按照周边地区二手房价格进行评估、定销安置房按照周边地区商

品房价格进行评估,以此确定补偿价格和安置房价格,鼓励更多的群众选择货币安置。

此外,针对棚户区改造中特困群体安置难的情况,专门成立棚户区改造救助投诉中心,建立了慈善救助基金,目前已筹措资金2250万元,对棚户区改造中部分低保户、特困户、重大疾病丧失劳动能力、孤寡老人等特困群体给予帮扶。通过多

种安置方式并举,满足了不同层面被拆迁群众的安置需求,保证了拆迁安置工作的顺利实施。

棚改·故事

从14平米的“蜗居”到56平米的两室一厅

这一段时间,刘辉一直沉浸在即将住上新房子的喜悦之中。从3月份以来,一有空闲,她就和儿子一起到滨河花园的工地去转转,她买的新房就在14号楼。准备简单装修一下,最近就搬进这个两室一厅、面积56平方米的新房。买下这套价值

12万多元的新房,刘辉只花了6万多元。

去年,刘辉还和8岁的儿子住在丰财东街一处不到14平方米的平房内。去年下半年,听说四道街棚户区要拆迁,刘辉挺着急的。“我们这点房子,补偿款不会多,拆迁后我们娘俩可怎么住呢?”现在,站在滨河花园小区内,整齐崭新的居民楼,

干净整洁的小区环境,幼儿园门前嬉戏的孩子们,这一切都让刘辉心里充满了对未来新生活的憧憬和喜悦。

3月24日,包括刘辉在内,鼓楼区四道街棚户区的4名特困户居民与市慈善总会签订了购房协议。通过慈善救助,他

们圆了自己的新房梦,成为我市首批享受“棚户迁居助困基金”的居民。

从原来棚户区不到14平方米的平房,到56平方米两室一厅的新房,刘辉只花了6万多元。刘辉居住条件的改善得益于

我市实行的“拆迁救助”的“共有产权”制度。

1月11日,徐州市棚户区改造救助投诉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个由市慈善总会、市民政局、市房管局、市棚改办等单

位共同组建的救助投诉中心,具体负责受理棚户区改造中特困户所申请的投诉,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救助。

救助基金由市区两级财政、市慈善总会、新盛公司(棚户区改造投资方)和社会各界共同募集,凡符合救助条件的都将列为救助对象。投诉中心引入“共有产权”制度,就是由购房人和政府按照出资比例购买住房,各自享有相应的产权比例。

记者从市慈善总会了解到,目前第二批符合棚户区拆迁救助制度的居民申请正在办理之中。

棚改·声音

居民:四代人闹心的住房问题解决了

原住在四道街棚户区、现家住滨河花园的王先生这个夏天过得特别开心。94平方米带阁楼的房子,新装上了空调。比起原来在四道街棚户区居住时,一家四口两代人住在一处3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王先生的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每每谈及这一点,他总是很感慨:“从爷爷辈起就住在那个30平方米的房子里,住房问题让我们闹心闹了四代人,现在终于解决了。”

专家:大幅度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徐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朱舜:棚户区改造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建设新的价值取向。改造棚户区,在大幅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品位,而且促进存量土地的有效利用,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有利于政府更好

地对城市规划进行编制和调整,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网友:徐州棚户区改造具有标本效应

中国江苏网2010年1月28日发表了标题为“徐州棚户区改造的标本效应”的评论,评论说“徐州棚户区改造是中国城市现代化的一个缩影,其破解拆迁难题和保障民生安居的棚户区改造举措值得其他地区借鉴”。(转自中国徐州网-彭城晚报 采

写记者 苏彤晖 周爱田 见习记者 季孝龙 实习生 刘一诺)

春的期待 徐州2010民生遐想

走过2009,徐州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她正以更高、更快、更好的姿态,簇拥着十一五的最后一年——2010。

《徐州市2010年城建重点工程计划》安排8大类、149项城建重点工程项目,项目总投资664.94亿元,2010年度计划投资262.48亿元,加快着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步伐。

2010年为民办实事安排10大类工程,共100件实事,涵盖住房保障、社会保障、民生关爱、新农村建设、蓝天碧水、生态景观、城区畅通、市场繁荣、社会事业和平安放心10个方面,都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衣食住行问题。

在冬的勤奋中,人们期待着春的明媚,当美好的愿望都变成现实,我们的2010,更动人;徐州的2010,更惊奇! 关键词:道路交通 3年畅通计划启动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在徐州日渐突出。城区机动车拥有量21.3万辆,并以每月500辆的速度快速增长,电动车60万辆,自行车70万辆。道路交通拥堵给百姓出行带来不便,特别是上下班高峰以及雨雪天气时尤为严重。

为保障交通安全、畅通,市委市政府明确制订了3年畅通计划,今年启动实施。在今年8大类149项城建重点工程中,道路建设改造工程就多达36项。“今年城市重点工程计划中,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道

路建设改造工程安排较多,是历史上交通建设投入最多、改造力度最大的一年。主要安排了3个方面的工程内容,一是构建城市间组团交通道路网络;二是打通断头路,完善城市路网;三是改造重要节点,缓解交通压力。”同时,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继续增加和更新公交车辆,优化公交路线,提高公交能力和服务质量。

在此基础上,市交巡警支队将对摩托车、机动三轮车科学划定禁区,加大对闯禁区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大高峰时段主要路口、拥堵路段的管理疏导。

在今年实施的道路畅通工程中,比较引人关注的是7条道路贯通工程,包括淮海路贯通,淮海西路西延,新建二环西路至三环西路段,淮海东路东延,新建火车站东广场,淮海东路东延至三环东路段。和平路(湖北路)贯通工程,新建和平路与解放路交叉路口地下人行通道或人行天桥。中山路(泰山路)贯通工程,建设中山路富国街口地下通道,以缓解市区日益紧张的交通压力。徐贾快速通道、珠江路快速通道的建设,拉近了市区与贾汪区、铜山新区的距离,强化了城市组团联系。

目前市重点办已经对今年计划实施的道路建设项目的方案设计、道路征迁、前期手续等问题,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了部署,各相关部门、各区已开展委托设计、拆迁调查、立项报批等各项前期工作,春节前后部分项目即可启动建设。 关键词:饮用水 水质达标率100%

近几年徐州用于城市生态环境改造总计投入超过500亿元,山清水秀所发挥的功能也令人欣慰:2009年,徐州市区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22天,优良率为88%,再创新纪录,连续5年超过了300天。2009年全市呼吸系统疾病住院病人比2003年减少了14.5%。

临近春节,2010年度十大环保目标浮出水面。“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于良好以上天数310天以上;确保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综合整治提升北区环境;免费为500户家庭进行空气质量监测??”根据十大环保服务项目,2010年,市民最关心的空气质量、安全饮水、减排治污等问题将会有更大突破和进展。而长期以来,相对差于南区“净、秀、美”,北区环境“黑、灰、差”的积弊也将在2010年得到改观。让生活在城市南北的市民,都可以享受到呼之欲出的名山碧水。西区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基础部分施工。荆马河污水处理厂二期中,煤港路截污工程正在施工,子房河截污已进场施工。

目前,我市已相继建立了以45个国、省控断面为网络的地表水例行监测体系、重点污染源控制体系和饮用水安全监控体系。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则被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程和为民办实事项目,4500万元资金保障污水不进入饮用水源地。市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已连续三年保持在100%。 关键词:医疗 职工医保报销80%

去年11月,市统计局首次启用电话调查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为民办实事百姓满意度电话调查。在居民的四大担心中,24.7%的市民“担心自己和家人生病”,排在收入下降、失业、年老后生活没有保障三大担心之前。“现在看病实在太贵,仅做CT检查、透视等诊断费用,就花去1000多元。希望政府能在老百姓看病方面,多想想办法。”

去年12月24日,江苏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意见》,根据该《意见》,我市将着力减轻参保人员看病负担、提高医保待遇。到去年11月底,全市城镇职工和居民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15万人和158万人。下一步,我市逐步将各类人员,特别是尚未参保的困难人群全部纳入医保覆盖范围,重

点解决国有关闭破产企业、困难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问题,尽快实现城乡统筹和应保尽保。

我市还将逐步扩大和提高医保基金支付范围和报销比例。今年,我市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制度规定范围内的医药费用报销比例,将分别达到80%和60%,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我市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 关键词:景观 云龙湖改造画句号

今年的景观绿化工程围绕“青山绿水”生态主题,重点实施百果园、滨湖公园西园、彭园敞园改造、汉文化景区三期等18个项目,建设多处街头绿地。彭祖园敞园改造,建设彭祖养生名人园、儿童游乐园等,这是继云龙公园改造后,再次实施的公园“破墙透绿、还绿于民”的民生工程。

为让云龙湖更加璀璨。在去年实施云龙湖“四合一”工程的基础上,我市今年进一步加大环境改造力度,提升云龙湖周边的整体形象。结合棚户区改造计划,启动韩山棚户区拆迁;实施湖中路堤改桥、湖南路改线及环湖游步道贯通工程,创造更好的游玩观赏环境;精心实施滨湖公园西园改造(建设金石广场、雕塑园)及商业步行街、音乐厅、珠山景观绿化、小南湖景观提升等一批环湖景观工程,为近年来云龙湖周边景观改造工程画上圆满的句号。

今年的云龙湖改造还将对整个亮化工程做整体安排,“今年要使整个云龙湖全部亮起来,在晚间也能看到我们云龙湖的秀姿,包括云龙山的亮化,以及周边建筑物的亮化,一并进行考虑和实施,目前已经动工建设。” 关键词:棚户区 头号工程惠及20万居民

2009年2月21日,一个令徐州棚户区居民难忘而兴奋的日子。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到庞庄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华美和园一期小区,亲切看望退休矿工许洪林一家。

许洪林是庞庄矿安监部的技术员,一家3口租住在10多平方米的小工棚内20多年。如今他住的价值10多万的新房,仅花6万多元,其余的钱全由集团公司补贴。和许洪林一样,去年底,徐矿集团还有2100多户矿工告别棚户区。

徐州是传统的老工业基地,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国家在徐州先后布点建设了近千家工矿企业,同时配套形成了一大批以平房和简易楼为主的住宅,因年久失修,逐步形成了现在的棚户区。

“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头号民生工程’,不仅是为了推进可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更是为了广大市民的安居乐业,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市委书记曹新平说。在工程初期,各项审批程序一路“绿灯”,这一投资60余亿的“庞大项目”前期审批仅仅用了48个工作日。

“居者有其所、户户享美景”,今年,我市将新建120万平方米定销房,改造计划内近150余万平方米的棚户区,把最好的地块、最美的环境、最便捷的交通,最大化让给百姓,也成为徐州棚户区改造的一条铁规矩。

作为江苏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重大战略的三大任务之一,徐州棚户区改造工程历经一年建设,已取得阶段性辉煌战果:原定3年完成的307万平方米棚户区拆迁任务,已完成44%,达136万平方米;400万平方米棚户区安置房建设任务已完成、落实37%,达148万平方米。徐州棚户区改造,正向着“3年任务2年完成”的目标全速奔跑,未来2年,20万居民将告别棚户区。

关键词:地铁 规划破茧而出

2010年的城建重点工程之外,今年还安排了轨道交通、九里山生态公园、野生动物园、泰山山景公园等前期推进项目12项。在1月18日晚的代表问政会上,市长张敬华在回答代表关于交通拥堵问题时表示,徐州已经启动了建造地铁的计划:“市委市政府在这个问题上研究过多次,徐州的地铁必须尽快启动,我们今年已经搭建了一个班子,融资平台也搭建了。将来建地铁要60个亿。现在就要开始准备这笔钱。” 张敬华表示,发展地铁交通是缓解出行压力的有效手段。目前,建造地铁规划工作已经破茧而出:“地铁规划,规划局已经开始着手编制,线网的规划已经完成,现在正在编建设的规划。下一步就是向省里和北京报,国务院批下来一个规划要2到3年,然后再花3年把它建起来。” 记者手记 徐州迎来加速度

“立振兴之志,鼓振兴之气,聚振兴之力,打赢一场思想解放的‘淮海战役’和经济建设的‘人民战争’。”长三角扩容、江苏沿海大开发升级、振兴老工业基地三大机遇叠加,徐州迎来了发展的“加速度”。 “一切为了徐州的科学发展,一切为了群众的幸福生活。”“让徐州经济更强百姓更富”,让心灵与城市一起变美!生态画卷五彩斑斓,民生工程提升着城市的体温,就在这物质和精神的相得益彰中,徐州发展的加速度传递出一个温暖的旋律:徐州在变,今年更美好。 延展

重点建设提升城市品位

公用设施工程 重点实施区域灭火救援应急中心、翠屏山消防站、道路大修、路灯安装改造、供水安全保障、公交发展和天然气置换等13个项目。

今年我市的公交发展项目主要安排了四项内容:杏山公交枢纽站、矿大新校区公交首末站、技师学院公交首末站以及更新公交车辆100台以上,新增新城区至老城区公交线路。天然气置换今年计划分15个批次进行,置换民用7万户。建设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未来徐州主城区快速扩张、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快步建设夯实基础。

商贸文化项目 重点实施中心商圈建设、月光经济项目、音乐厅、徐州博物馆景点改造和老字号特色街区等25个项目。

苏宁商务广场、金鹰国际二期、中央国际广场、等项目继续推进。建设老东门时尚街区和老字号特色街区,启动贾汪马庄“农家乐”工程和回龙窝历史街区改造工程等,完善商贸中心城市商业业态,进一步增强徐州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综合辐射力。计划建设的市民活动中心位于云龙湖北侧肖庄地块,建设休闲、健身场所及绿地等配套服务设施。

环境整治工程 重点实施淮海路省级示范路建设、淮海广场综合整治、便民疏导点建设、重点道路综合整治和治淮项目等32个项目。

对市内主要道路进行建筑外立面、门头广告、绿化亮化等综合整治,提升城市视觉形象;切实改善市区小河流的水环境;“路上+地下”城市立体式环境整治,将进一步优化徐州人居环境。按统一标准改造农贸市场9个,新建农贸市场4个。

新城区建设工程 我市今年将在新城区建设一批公共服务功能性项目,包括工程学院二期工程、中心医院工程,以及建设包括3至5万座的体育场、游泳跳水馆、8000座的体育馆及1万平方米以上的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小学和九年一贯制学校,进一步提升新城区的“宜居、宜业、宜商”指数,加快新城区的人气聚集。

开发区建设工程 重点实施鲁尔大道、铁路专用线、高铁定销房、东部商圈、蟠桃佛教文化景区等6个项目。其中,将恢复重建原大黄山铁路专用线,建设高铁站场区等拆迁安置房120万平方米。

一座城市的拆迁救助:徐州把棚改当头号民生工程

“俺住在这里几十年了,环境脏乱差不说,连个厕所和下水道都没有,一到夏天雨季,这一片房子简直就泡汤了。如今,我们搬迁到幸福家园小区,房子大,户型好,环境美,每天还可以到附近的松石广场健身休闲,再也不遭罪了。”1月26日,从徐州市泉山区余窑“城中村”喜迁新居的黄希俭大爷露出一脸的喜悦,动情地对记者说。

像黄希俭一样,每年都有数以千计的普通市民搬进漂亮的新居。七旬老人的灿烂笑容,是对徐州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和谐拆迁的最好见证与生动诠释。 □通讯员 薛欣欣 金燕博 王根荣 快报记者 邢志刚

拆迁救助:圆了特困户的新房梦 1月11日,江苏省第一家拆迁救助中心——徐州市棚户区改造救助投诉中心正式成立。这家由民政、残联、慈善总会、房管、工会、棚改办、拆迁办等部门组成的专门机构,负责在棚户区改造拆迁中受理特困户的投诉和求助。

救助中心的成立,让正在或即将拆迁安置的特困户如沐甘霖。

尤响林,首批享受棚户区改造拆迁救助的特困户之一。今年48岁的他,在简易的两层筒子楼里一住就是35年。今年,他所在的丰财三道街小区被列入2010年度棚户区改造计划,眼下1000多户居民正在陆续搬迁。今年5月,尤响林及其邻居将告别筒子楼,住进依山傍水的滨河花园。

“多亏政府设了个拆迁救助投诉中心,要不然俺往哪里住啊?”提起这,尤响林一家人泪水涟涟。他告诉记者,小区居民听说这里要实施棚户区改造,觉得是天大的喜讯。可看着一个个邻居搬走,尤响林一家人却发了急。原来,按照政策,政府给了他一套65平方米的新楼房,但他要补交3万多元的差价。这让1993年就下岗的他犯了难:妻子没工作,孩子上学,每个月只能靠自己打工挣来的700元收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这么多的钱到哪里去筹?

尤响林万万没有想到,元旦刚过,徐州市委书记曹新平专门来到他所在的小区察看搬迁进度,并特地登门看望了他们一家。曹新平认真听取尤响林及其妻子的想法,并详细了解他的家庭经济状况。临行前,曹新平握着尤响林的双手说:“针对像你这样的特困户,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棚户区改造救助投诉中心,你可以到那里申请救助,保证让你一家住上新房。”尤响林一家人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在去年启动棚户区改造工程之前,徐州提出,确保棚改新政惠及所有棚户区居民,决不让一户居民因经济困难而住不上新房。为此,该市专门成立棚户区改造救助投诉中心,明确规定:特困户房屋拆迁补偿额与所安置房屋的差额部分,从救助基金中支付,被救助人只需交纳属于救助单位部分产权的房屋租金,并享受福利优惠;被救助人所安置房屋的产权按其出资比例与救助单位共有,5-10年内被救助人可按拆迁时确定的价格购买差价部分的产权。同时还规定,安置房源距被拆迁地不超过3-5公里,任拆迁户自由选择。 “棚改的政策条条细致、处处柔性,是对棚户区居民尤其是特困户的极大关爱。”受益的棚户区居民发出共同的心声。人文关爱赢得拆迁和谐。2009年,徐州实现拆迁项目零裁决,无一例进京赴省上访现象。 棚户区改造:

筒子楼居民住进城市花园

“中央领导关心咱棚户区居民来了!”2009年2月21日,一个令徐州棚户区居民难忘而兴奋的日子。这一

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来到庞庄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华美和园一期小区,亲切看望退休矿工许洪林一家。20多年来,许洪林一家租住在10多平方米的小工棚内。如今,他住的是价值10多万的新房,其中6万多元差价,由徐矿集团救助补贴。

和许洪林一样,2009年,徐州15500户居民告别棚户区,住进了城市新花园。

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国家在徐州布点建设了近千家能源化工企业,并给职工建成了一大批平房和简易楼。据统计,全市棚户区住房面积达307万平方米。这些房屋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不通自来水,没有下水道,居民吃水难、如厕难、行路难等问题十分突出。

徐州棚户区改造列入江苏省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重大战略的三大任务之一,成为徐州市的一号民生工程。为让百姓尽快受益,徐州各有关部门自加压力,提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高负荷负重运行。

棚户区改造,不仅让群众住上宽敞漂亮的新房,更让他们坐拥徐州的秀美山水。总面积40万平方米的碧水湾大型居住区,堪称徐州史上最大面积的拆迁安置区,承担着泉山区海郑里、屯里、欧庄等棚户区居民的安置任务。拆迁前,居民们直犯嘀咕:原先居住的条件虽然差了些,但周围有山有水,将来住上了新房,却没有了好环境,咋办?他们的担心在政府的预料之中。很快,一纸拆迁安置房规划图在媒体公布:西邻泉山国家森林公园,北眺云龙山、云龙湖风景区,是徐州地段最好的拆迁安置工程。拆迁户个个喜上眉梢。 不让拆迁户的利益丝毫受损,把最好的地块、最美的环境、最便捷的交通,最大化让给百姓,成为徐州棚户区改造的一条铁规矩。2009年,开工建设的经适房三期、汉之源、润和园、碧水湾、幸福家园、淮海水岸春天等15个总面积达180万平方米的安置房项目,全部“房在景中、山水相拥”,13个棚户区的居民实现了“居者有其所、户户享美景”的梦想。 拆旧还绿:

赢得拆迁户一片叫好

“拆除一些边边角角的破旧建筑物,建成街头绿地,这不,大人、孩子锻炼玩耍再不用发愁了,走出家门就能亲近大自然……”从这里举家告别的市民陈辉,伫立在绿意盎然的大马路街心公园,怎么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

陈辉告诉记者,一年半前,因为交通便捷、地处闹市,他和新婚的妻子依依不舍这块宝地,得悉即将安置到九里山风景区、九龙湖公园附近的淮海水岸春天小区,小两口很快动了心,不到半天就搬完了家。 将大马路三角地段改造成街心公园,是陈辉及其他124家商户和住户始料未及的。这里位于徐州市区繁华地段淮海东路,建成前是一处有着数十年历史的沿街门面和棚户区建筑,由于年久失修,矮小的建筑物不仅有碍城市观瞻,而且让居民生活极其不便,到厕所方便要越过马路到几百米外的公厕,居民们叫苦不迭。2008年初,徐州市将之列为年度“民心工程”,对大马路三角地段的棚户区居民动迁,并将原地改造为街心绿地公园,让附近居民出门见绿。

大马路三角地段脱胎换骨般的改造升级,不仅赢得了市民的一片叫好,也让曾经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拍手称道。64岁的市民韩铁山感触尤深地说,这里虽然地段繁华,商业气氛浓厚,但车辆多、店铺多、污染多,天不亮就被汽车噪声吵醒,居住环境跟现在的新小区差远了。

大马路街心绿地公园,仅是徐州在棚户区改造中因地制宜、还绿于民的一个代表作。如今,松石健身休闲广场、西安南路街心绿地氧吧、湖北路市民广场等20余处街头绿色景观,在彭城大街小巷呼之欲出。 棚改拆迁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指数。2009年,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1.6%,人均公共绿地12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322天,连续3年超过300天。徐州人“步出家门500米就进入绿色空间”的梦想终成现实。

在徐州,一次次拆迁,给生活在这座城市的百姓留下的不是遗憾,不是损失,更不是伤害,而是实实在在的受益和感动。 书记专访

曹新平:棚改是徐州头号民生工程

记者:在一些公开的场合,您多次提到,棚户区改造是徐州的头号民生工程,这句话怎么理解?

曹新平(中共徐州市委书记):之所以把棚户区改造视为“徐州的头号民生工程”,也是因为徐州棚户区面广量大、市民关注。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也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

件。而生活在棚户区的十几万居民,亟须改善生活条件,这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正因为此,在落实省委省政府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过程中,我们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头号民生工程”,其目的不仅是解决当务之急,更是为整个城市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尽管现阶段增加了城市的建设成本,很少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为了徐州的长远发展,为了广大百姓的安居乐业,我们更需要的是持久的社会效益!

记者:棚户区改造“牵一发而动全身”,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拆迁量大面宽,往往会出现不少矛盾和老百姓的反对。徐州在2009年的拆迁过程中,拆迁项目实现零裁决,无进京赴省信访集访现象。这意味着什么,徐州抓的关键点是什么?

曹新平:我们抓住的关键地方就是拆迁安置。棚户区改造,首要的任务是要把老百姓安置好。为此,我们确定了四种方式,按照经济承受力,有的可以直接用廉租房,有的是用经济适用房安置,有的是定销商品房安置。所谓定销商品房就是限地价、限房价,比同等地区的商品房便宜10%到15%。最后就是鼓励他们购买商品房,我们采用的办法是先团购压价10%左右,然后政府再给购买商品房的人补贴。还有就是创造性地推出“徐州市棚户区改造救助投诉中心”等举措,确保五六万户中低收入的人群每一户都能入住新小区。去年李克强副总理到徐州专门看了棚户区改造,他对这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支持。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不少棚改后的老百姓对政府的此项工作的满意度比较高,您怎么看老百姓的声音?

曹新平:老百姓对这项民生工程表示赞同,我们已经在实际工作中深切地体会到了。正是有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这项工程才能很快推进下去,才有了一年改造175万平方米而没有一起进京赴省集访的良好局面,也才进一步坚定了我们今年再改造156万平方米的信心和决心。顺应民意,顺势而为,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顺利推进“民心工程”。 要点链接

徐州市棚户区改造救助方案 救助对象

1.符合廉租房、经适房条件,被拆迁人只有一处住房且实际居住,其拆迁补偿额不足6万的; 2.符合《徐州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所规定的条件持有《低保证》或持有《特困证》、被拆迁人只有一处住房且实际居住,其拆迁补偿额不足6万的;

3.符合经济适用住房条件,被拆迁人只有一处住房且实际居住,其拆迁补偿额不足6万的,仍属于生活特别困难、收入特别低或丧失劳动能力,而无力购买的;

4.符合上述条件,被拆迁人或其家庭成员中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实际在此居住的,应优先安排。 救助方式

被救助的房屋可以实行共有产权房屋安置,其房屋拆迁补偿额与所安置房屋的差额部分,从救助基金中支付。 安置方式

1.鼓励货币安置。在原房屋评估的基础上增加10%的补偿额,鼓励被拆迁人自己到市场购买住房; 2.对双特困户直接用廉租房安置,交纳政策性房租;

3.用定销商品房安置。定销商品房采用的办法是先团购压价10%到15%左右,然后政府再给购买商品房的人补贴;

4.用经济适用房安置;

5.对待确实有经济困难、交不起交换差价的,可实行共有产权进行安置,5-10年内可按拆迁时确定的价格购买差价部分的产权。

铜山教育百姓受益最大的民生工程

核心提示: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全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人力资本是最具竞争力的生产要素,通过教育而形成的就业创业能力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最重要保障。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记者 蔡菡)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全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是国家发

展的重要支撑,人力资本是最具竞争力的生产要素,通过教育而形成的就业创业能力是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最重要保障。铜山始终把教育放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首要位置,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通过均衡教育发展,彰显素质教育,做强职业教育,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目前,铜山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人人都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基本形成。 进入夏季,对于铜山教育界来说,正是收获的季节:继去年获得“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县”、“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县”、“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县”之后,再一次获得国家级殊荣——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县”称号。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县,是该县教育事业结出的又一硕果……

铜山,堪称我市教育领域的旗舰。这艘旗舰上承载的,是县委、县政府的重托,更是百万铜山群众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1 均衡教育让每个家庭享受发展红利

刚刚过去的2010年高考,铜山县本科上线率达28%,比去年提高4个百分点,超出全省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其中,全县文化本科上线2821人(含飞行员),再创历史新高,比去年高考上线人数增加475人,增幅达20.2%。一本文化类上线人数比去年增加180人,增幅达20.3%。

初步统计,今年将有超过3200名超过本二批次录取分数线的铜山高中毕业生,即将怀揣录取通知书,充满信心地走向全国各地各大高校,开始他们崭新的人生阶段,成就他们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次飞跃。 走出去的孩子,随之飞翔起来的不仅是他们个人的人生理想,还有全家人的希望。这正应了铜山县委书记周宝纯的一句话:“能让群众受益最大的事业,就是教育和卫生。”现在,这句话已成为铜山县委、县政府的共识。

教育工作是“良心活”。高考在变化,教学也在变化。通过细致研究,铜山县不断作出有针对性的调整,做到稳中有变,变之有理;增时增效,减时保效。

任何一件事情的成功,都要依靠内因与外因两个方面的相互作用。铜山县高中教育的成功,除了高中教育本身的得力方法外,当然也离不开义务教育阶段打下的坚实基础。在规范办学的基础上,在将快乐留给学生的同时,铜山县特别讲究创新方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去年,在全省对小学教育阶段的统一抽测中,铜山县取得全市所有县(市)、区第二名,而在省教育厅对初中阶段教学质量的统一抽测中,铜山县则成为全市执牛耳者。

面对义务教育的新形势,面对社会各界对教育公平不断提升的呼声,铜山作为我市唯一一家被列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改革发展试点县的地区,按照省批准的《铜山县建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投入巨大精力,强势推进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为全省率先实现义务教育现代化作出了有益探索。 2.16亿,是铜山为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校安双百工程”2010年度投资额度。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均衡各镇义务教育阶段校舍配置,铜山县委、县政府将中小学校舍改造列入2010年度重点工程,并作好三年规划。这一跨年度的重点工程计划将改造学校92所,新建教学楼98栋,目前,90%的工程已经完成招投标,完成投资8000万元以上。

89人,是铜山县2009年补充的教师“新鲜血液”数量。教师资源的平衡配置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要素。为均衡学科结构,铜山在编制紧张的情况下,依然招聘了89名师资紧张的学科教师,充实到边远乡镇,从根本上缓解了一些乡镇学科配置不平衡的问题,实现了各学科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发展。

10000台,是铜山县去年一次性为全县中小学配置计算机的数量,总投资6230万元。从而使中小学教师达到每两人拥有一台计算机,学生不到10人拥有一台计算机。

20000套课桌凳与床铺,目前正利用暑期安置到全县各中小学当中,价值530万元的图书也即将充实到各学校。

“对于教育这项百姓受益最大的民生工程,我们不惜重金,即使是较偏远乡镇的孩子,也要享受到较好的教学条件。”铜山县县长毕于瑞说。

铜山县坚持以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实施因地制宜、抓点带面、分类指导、典型示范、逐步推进的策略,初步建设两个教育集聚区:把铜山新城区建成融幼儿、小学、初中、普通高中、职业教育等基础教育功能齐全的教育集聚区,同时建设铜山县农村教育集聚区项目。另外,按照稳步实施示范区建设分层分段推进的战略,设立中心镇示范区,在全县21个镇(场)中,确定位于区域中心的6个镇为全县推进义务教育

优质均衡发展先行示范镇,边创建、边总结、边辐射。

放眼铜山乡镇,最美丽的是青青校园;倾听村庄呼吸,最动听的是朗朗书声。有理由相信,从这里将放飞更多才俊的梦想……

2 阳光体育让铜山学子更阳光

今年十月,全省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将在铜山县举办,这个地处苏北的县将得到一次展示全体学生精神风貌的良好契机,或者说,孩子们将得到一次“晒”幸福的机会。

铜山体育教师的工作环境是宽松的,学生是幸福的。铜山县明确“健康第一”不单是体育教师的职责,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提出了“体育不规范则学校不规范、体育不兴旺则学校不兴旺”、“学校不能没有体育,学生不能缺少体育”的理念,喊出了“学生的健康,我的责任”的口号。

铜山坚持把所有活动纳入课程、列入课表,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坚持开展“三操一舞”评比竞赛活动,即广播操、特色操、眼睛保健操、校园集体舞,要求常做常新,各校每学期举行一次评比赛,县每年举行一次大奖赛,并公布全县。通过长期摸索,全县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攀升。他们还创造性地提出阳光冬季长跑要跑出神韵、跑出文化、跑出体质。目前,铜山已实现班班有运动队、人人掌握两项以上的运动技能。在铜山,做广播体操已经不能满足要求,老师同学们自创的团体操、集体舞跳起来更“带劲”。目前,教师学生自己创编的特色操及活动项目已达40余种。

素质教育的扎实开展,直接从一个侧面反哺于教育质量的再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竞争力也进一步加强。在铜山县各学校间,两项传统活动已经延续数年,那就是每年上半年的全县性质的学生艺术节与下半年全县性质的学生科技节。通过校、镇、县的层层选拔,许多特长突出的学生在探索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在系统地学习中,将特长与学业结合起来,最终成为在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得到长足发展的学生。如今,在中央美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各级各类艺体类高校中,广布铜山学子的身影,他们正延着阳光的轨迹,追寻着青春的梦想。

如果为铜山中小学生们画一幅速写,体现出的一定是他们朝气蓬勃的阳光与活力,画中的他们一定个个笑靥如花。

3 培养一批人才 带动一个产业 致富一方经济

铜山镇樵村的孟贺,1984年生,目前的身份是铜山新区精工金属配件厂厂长。这个只有26岁的年轻人凭借自己的努力,几年间已成为苏源电气、华能开关等知名企业的金属零件供应商。而就在几年前,他的身份是张集职中机械专业的一名学生,后来通过对口单招进入中国矿大。在铜山职业教育中,像这样的“传奇”并不鲜见。除了普通教育外,铜山县职业教育也正以更先进、更现代的方式加速发展。

铜山县现有县办职业学校2所,镇办职业学校1所,共有240个教学班,在校生11363人。这些年,职业学校已为社会输送40000名毕业生。目前,张集职中、铜山职教中心均已成为国家级重点暨省合格职教中心。铜山职教中心为省三星级职业学校,省重点扶持的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张集职中被认定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并被评为“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德育先进学校”。

长期以来,铜山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职业教育服务于“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铜山”、面向社会、面向市场的办学方向,坚持职业教育“ 以人为本,服务三农、校企合作,科学发展”的办学宗旨,确定了“选准一个专业、培养一批人才、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的办学目标,塑造出一批又一批有理想、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村劳动者和致富带头人。几经努力,该县职业教育现已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融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研实验、技术推广、生产经营、信息服务等为一体的办学模式,取得了显著的办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通过就业加升学双管齐下的模式,学生们既学到了一技之长,又开拓了继续深造的途径,连续十五年来,铜山县职业教育对口单招升学率一直位列全市第一,获得了群众的一致认可,树立起职业教育的良好口碑。

作为“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县”,铜山县基本形成以张集职中为龙头,各类职业技术培训学校为主体,各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为“两后双百”培训基地、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补充,纵有层次、横有分工、普职联手、成职沟通,与铜山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教育格局。从今年开始,铜山县启动了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联合办学,发挥职业教育优势,使农民不离家乡就能学到知识。

记者从铜山县教育局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县已经有3800余名农民参加了成人教育,通过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在家门口学习各种知识。由张集职中等重点职校派出的教师组、专家团根据农民的要求,来到田间地头,进行“订单式培训”,对农业技术、职业技能等都开展了培训,并且为培训对象推荐工作地点。 可以说,职业教育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战略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需要职业教育的支撑,在农村,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亦是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通过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逐步养成,铜山县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文明水平不断提升,全体农民幸福感不断加强。

截至截稿时,又有一个好消息传来,在铜山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21所镇中心幼儿园目前已全部建成,铜山幼儿教育也顺利推进了一大步。

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铜山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人人都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基本形成。

民智者,富强之源也。只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说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小康”。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令我们感叹,铜山将拥有越来越多的“智者”,也将以一往无前的气势成就振兴。 对此,我们深信不疑。

【简报】“六项工程”保民生 创先争优促和谐

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区残联党支部紧紧围绕“坚持扶弱助残,实现参与共享,推动科学发展”的活动主题,以残疾人服务和保障两大体系为抓手,加大“六项”助残实事工程落实力度,推动全区残疾人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一、 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康复救助工程。康复是永恒的主题,区残联党支部紧紧围绕“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工作目标,全面推进“三助一给”康复救助工程。今年以来,共为全区241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为25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免费服药,为12名贫困家庭的肢体残疾人免费安装假肢,免费为4名6岁以下残疾儿童验配助听器, 27名6岁以下残疾儿童进入康复机构接受免费康复训练。

二、时刻关注民生,实施保障体系工程。区残联党支部时刻以关注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关怀残疾人、服务残疾人”的理念,大力推进残疾人保障体系建设。全区有1515名残疾人享受城乡低保,对42名一级重度残疾人发放居家护理补贴,免费为20名长期卧床不起的残疾人进行了评残鉴定。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将全区2301名残疾人优先纳入医保救助范围,使残疾人实现了医疗服务无障碍,将1031名残疾人纳入基本养老范畴,为98户租住公房的贫困残疾人家庭减免了房租。

三、保障教育权利,实施教育工程。区残联积极争取各方支持,确保适龄残疾人的教育权利。对高中以上阶段的残疾学生、考入各类高校残疾学生,分别实施残疾学生教育专项补贴、资助和一次性奖励政策,为全区59名残疾高中学生、残疾大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大学生发放资助奖励资金11.35万元,充分保障了我区残疾学生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

四、鼓励创业就业,实施就业工程。采取稳定集中就业、推广按比例就业、鼓励自谋职业等措施,安置21名残疾人就业;并通过多种途径和渠道尽对54名残疾人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向招工单位推荐。面临就业难的严峻形势,党支部设立残疾人自主创业基金,鼓励残疾人自立、自强、自己创业,开展残疾人自主创业帮扶活动,对15名自主创业残疾人给予扶持,发放扶持资金1.5万元。

五、维护合法权益,实施法律援助工程。实行区、街道、社区三级残联干部责任包挂,主动深入基层走访残疾人家庭,倾听残疾人诉求,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消除不稳定因素。徐州市首家残疾人维权工作室在云龙区残联正式挂牌,区残疾人维权工作室的成立为广大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进一步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六、促进社会和谐,实施送温暖工程。残联党支部开展“一对一”帮扶残疾老党员活动,支部党员利用党日、春节等重要节日,对四名结对残疾老党员给与予慰问,从经济上、知识上、情感上进行帮扶,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开展重大节日和助残日助残活动,走访慰问全区贫困残疾人,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真正把民生工程做实做细

1月10日下午,曹新平冒着严寒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再次检查棚户区改造及老居民小区整治工作。他强调,要落实好各种拆迁安置政策,全力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和重点工程建设步伐,突出抓好老小区整治的扫尾和验收工作,真正把民生工程做实做细。夏文达、戚锡生、王昊一同检查。

黄山垄小区的老小区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曹新平曾前后3次深入小区走访调研,检查整治工作的质量和进度。目前,黄山垄小区的老小区整治工作已基本完工。整治中,小区重新铺设了道路,增种花草树木,新设了照明路灯,并增设了车棚、电子监控设备和社区活动中心。走进小区,曹新平认真查看了绿化、道路、垃圾箱设置等整治情况,并不时停下来和居民们拉家常,了解他们对小区整治的满意度。“小区道路硬铺装后,要合理选址增栽一些乔木方便老年人夏天纳凉。”听到曹新平对施工单位提出的要求,居民张金玲高兴地说,现在小区有了绿地和广场,要是再栽种些大树,老年人平日出门锻炼身体、歇脚乘凉就更方便了。

湖滨新村小区是整治投入最多的小区。走进小区,曹新平首先走进新改造的市民广场,检查施工质量。“现在路平了,树多了,小区旧貌换了新颜,居民的生活更方便了!” 家住114号楼的郭宗基握住曹新平的手感激地说,小区的广场过去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现在广场上重新铺了道路、栽种了新树,还增设石凳石桌供老年人休闲娱乐,这都是市委、市政府办的大好事。曹新平亲切地与小区群众进行了交谈,并请大家对整治工作多提意见建议,共同监督举报违建、毁绿行为。他说,市委、市政府共投入5亿多元,对1100万平方米的老小区进行了综合整治,使老小区的环境得到较大的改善,提高了居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下一阶段,大家要共同努力保护好小区环境。听到曹新平的叮嘱,小区群众纷纷表示:老小区整治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大家一定会齐心协力保持整治成果。

在四道街棚户区拆迁现场,曹新平走进拆迁指挥部,勉励工作人员要依法拆迁、阳光拆迁,加快推进拆迁工作进度,保障改造工作按时启动。曹新平说,市委、市政府拿出12亿元补贴棚户区改造,旨在改善棚户区低收入百姓的居住条件,拆迁工作组要向居民多宣传改造带来的好处、益处,获取居民对拆迁工作的支持,保障拆迁工作顺利推进。

曹新平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说,实施棚户区改造和老小区整治是市委、市政府近两年来主抓的两项重点工作。目前,各区负重奋进,依法拆迁,整个棚户区改造拆迁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这说明我市的棚户区改造工作符合民意、符合实际。老小区整治工作得到了居民的广泛拥护。下一步,各区、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推进拆迁工作,落实好各种拆迁安置政策,全力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和重点工程建设步伐,突出抓好老小区整治的扫尾和验收工作,真正把民生工程做实做细。

曹新平就做好下一步棚户区改造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要坚持依法拆迁、阳光拆迁、和谐拆迁,进一步加快棚户区拆迁步伐。二是要充分关注棚户区改造的特殊性,党委和政府拿出12亿元来补贴棚户区改造,拆迁过程中要高度关注低收入人群和特殊困难人群的实际困难,采取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安置及募捐补贴等多种方式,保障特殊困难群体住得上新房、住得起新房。同时,市有关部门要尽快建立一个投诉和救济中心,为拆迁涉及的低收入人群和特殊困难人群提供切实帮助。三是加快定销商品房的建设,有效缩短居民拆迁安置期,保证拆迁工作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保障改造工作顺利推进。四是要进一步研究好相关政策,加快推进定销商品房选址、规划和建设工作。五是积极做好宣传工作,媒体要宣传好棚户区改造的政策和益处,为棚户区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曹新平强调,老小区整治是深受百姓拥护的民生工程。整治工程的扫尾工作要从完善细节入手加快推进,保证工程不留遗憾。要在工程建设标准落实到位、群众提出的合理意见整改到位、小区物业长效管理到位后对工程进行验收,真正让老百姓满意。各区要进一步强化对小区环境的综合治理工作,对小区内的违建行为、毁绿行为要予以坚决处理、绝不姑息,不让辛苦得来的整治成果付之东流。

民生工程:徐州贾汪棚户区改造 百余户居民下月住新房

棚户区改造是省委省政府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战略部署的重要内容,也是徐州今年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记者今天从贾汪区棚改办了解到,该区首批棚户区已经动迁,百余户居民下个月将住上新的安置房。

一大早,贾汪区的闫家标就来到棚户区改造安置房——永业嘉苑小区看自家的新房。这里的安置房是贾汪区政府回购的现房,目前小区正进行最后的管网铺设和装修,下个月23号就能入住。这么快就能住进新楼,这让上个月刚搬出群力棚户区的老闫乐得合不拢嘴。

闫家标:我们一家3口人原来住五六十平方的房子,是平房,平时下雨又潮湿又漏,外边下完屋里下,居住环境非常差。通过这次区政府的棚户区改造,我由原来的五六十平方的房子换成了九十多平方的房子,卫生间什么都有,设施也齐全,环境也比较优美。

贾汪城区棚户区改造主要分布在老矿、夏桥、新工区三个片区,以及城区外部分采煤塌陷地棚户区,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涉及万余户居民。今年贾汪将首批改造老矿片区的群力、永兴小区和夏桥片区的夏桥小区三个棚户区,计划建设安置房30万平方米。为让棚户区居民得到及时安置,享受最大实惠,贾汪区实行就地安置、异地安置和货币安置方式相结合,棚户区居民可以自愿选择。

贾汪区棚改办 范强:异地安置政府分自建和团(回)购两种方式,目前区政府已经投资9720万在锦城佳苑和永业嘉苑购置了700多套商品房。/我们计划在城区的东北角建设政府的异地安置房小区,目前招投标手续正在进行当中。

对于选择货币安置的居民,如在贾汪城区内购买商品房,将按照原房产评估款额的10%给予一次性优惠。选择异地安置现房的100多户居民,下个月就能住上新房。

另据了解,今年全市棚户区改造计划完成60万平方米拆迁改造,完成120万平方米安置房建设。目前除贾汪区外,徐矿集团棚户区改造一期工程也已全面开工,其他各区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为加快棚户区改造扶持力度,省政府已出台免收省市县政府设立的规费和政府性基金的政策措施,并给予3亿元的资金补助,市政府也出台了7项优惠政策,涉及土地规费征收、拆迁安置审批、物业用房、基础设施建设等,此外市政府还将对全部项目进行资金兜底,确保工程推进,让利于民。

徐州市棚户区改造惠及普通百姓

棚户区改造是省委、省政府加快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市按照“3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全力加快棚户区改造工程,截至目前,原定3年完成的307万平方米棚户区拆迁任务,已完成136万平方米,占全部拆迁计划的44%;400万平方米棚户区安置房建设任务已完成、落实148万平方米,占全部建设计划的37%。

理顺思路 拆迁建设一条龙

棚户区改造工程量大、工作面广,为确保该工程顺利完工,市政府将棚户区改造作为年度城建重点工程,与各区、各相关部门签订目标责任状,并建立绩效问责和考核奖惩机制。

此外,市政府还成立了专门针对棚户区改造的投资公司,负责棚户区改造项目的融资、包装策划和推介工作。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累计融资24.2亿元;国家开发银行总行日前又为棚户区二期项目贷款28.8亿元,为棚户区改造工程顺利实施提供资金支持。在此基础上,市政府遵循“政府拆迁、净地出让、划片招商、分类推进”的开发模式,最大限度提高出让收益。 调查摸底 充分了解群众意愿

棚户区改造前期,我市深入开展排查,按户填写《棚户区拆迁安置意见调查表》,全面了解棚户区内居民住房、人口、经济条件、户型、面积、安置意愿等情况,做到“房产状况清、动迁面积清、补偿数额清、群众意愿清”,群众意愿得到充分表达。

同时,我市还采取张贴公告、发放资料、座谈讨论、现场动员等多种方式,逐户上门宣讲政策,深入宣传棚户区改造的政策和意义,确保动迁户明明白白。

市棚户区改造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我市在拆迁方案的制订、拆迁的实施、拆迁后的补偿安置等各个方面,充分考虑棚户区居民的生存和生活需要,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确保被拆迁户住上放心房,确保改造工程又好又快地推进。 有情拆迁 动迁帮扶多样化

在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法规开展工作,认真履行拆迁公告、公示、签订补偿安置协议等程序基础上,我市对棚户区改造的安置补偿标准、依据,以及每户拆迁补偿评估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公示,并邀请被拆迁户群众代表全程参与棚户区改造进程。

针对棚户区改造中部分低保户、特困户收入不高、经济条件差等问题,我市制订了针对性的动迁帮扶措施:对选择货币安置且购置商品房的,按房屋赔偿价补贴10%;对符合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政策的,优先以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予以安置;对部分购置拆迁安置房有困难的低收入家庭尽可能给予适当补偿。目前,被拆迁的合法房产面积基本实现“拆一补一”,保障了拆迁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tt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