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要略期末考试复习(1、4、6、7、8、9、10)

更新时间:2023-11-26 08:5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简论

1. 泰勒的文化定义: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辞海》的解释:文化就是在历史上一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的社会精神生活形式的总和。 2. 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

1)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

2)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

3)行为文化层: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

4)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 3. 中国文化的特点: 1)外在特点 A.统一性:中国文化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文化为中心,同时汇集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

B.连续性:中国文化在历史发展中没有中断过,它是一环扣一环地连续发展的。C.包容性:中国文化能够兼收并蓄。

D.多样性:中国文化虽然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但因中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所以内部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又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差异。 2)内在特点

A.中国文化突出人文主义精神,它不像西方文化那样依附于神学独断。中国虽然也有宗教,但它并没有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反,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宗法道德观念才是维系整个社会的根本纽带。 B.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与中庸。

C.中国文化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

第四章 姓氏和名、字、号

1. 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 2. 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

(1) 它是氏族血缘关系的产物,又是宗法制度的表现,其历史渊源非常久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制度之一;

(2)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与封建礼制相结合,标榜同姓同宗,抬高名门大姓,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有力工具;

(3) 它虽然以汉族原有的姓氏为主体,但是也吸收和容纳了许多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分,因此它已经成为民族团结和融合的象征。 3. 中国的姓氏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

4. 姓:母系氏族社会中,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区别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

5. 氏:同一母系血统的子孙繁衍,人口增加,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往不同的地方居住和生活,每个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

1

“氏”。

6. 姓氏最初的区别:

(1) 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 (2) 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 (3) 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

7. 进入夏商周三代,氏都是由(统治者赐封)而来的,这时氏已是(贵族地位)的标志

8. 姓氏混为一体,大致是在(秦汉)时代。 二、名词解释

1.姓氏: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社会成员赋予姓氏某些规定性,用以调整和维持某种社会结构,于是形成一种姓氏制度。由于民族、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因素的不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姓氏制度是多种多样的。如西方国家的姓氏更多地带有宗教色彩,而中国的姓氏则主要是宗法色彩。姓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它所包含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作为一种制度文化,它综合性的文化特征又是非常明显的。 2.郡望:郡望指某一姓氏世居某郡而为人们所仰望,实际指某一姓氏的社会影响。人们注重出身,看重门第,是封建社会普遍的社会心理。如韩愈自称“昌黎人”,李白为其父仲卿作碑称其为“南阳人”,是因当时韩姓以昌黎和南阳两地为郡望。此外,刘姓以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为郡望,陈姓以颖川(今河南省许昌市一带)为郡望,周姓以汝南(今河南省上蔡一带)为郡望,张姓以南阳(今属河南)为郡望,王姓以太原为郡望,杜姓以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为郡望等。不管这些姓氏分布在什么地方,他们都会以“彭城刘”“汝南周”“颖川陈”“太原王”“京兆杜”为荣耀。 3.“名、字、号”的“号”:古人在名字之外还有“号”,这又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号的起源虽然很早,但其流行乃是唐宋以后,明清时为盛,这与唐宋以来的文学发达不无关系,也与儒道文化对文人的性格影响直接相关。一方面,是社会对文人学士有一种推崇和敬佩的心理,另一方面,是骚人墨客企图用一种委婉曲折的手法表达自己超然物外的理想和情趣。正因为如此,“自号”极为流行,取号方式皆由文人士大夫的性情、爱好及其居处环境而定。但其含义不外乎追求旨趣,祈求自勉,表明环境,显示收藏,描述形貌,取自文学意境,表现自身才能和专业等。如:唐代诗人杜甫号“少陵野老”,南宋史学家郑樵号“西溪遗民”,元代冯子振号“怪怪道人”,明末朱耷号“八大山人”,唐代诗人李白因生长于青莲乡而号“青莲居士”,宋代文学家苏轼因贬黄州居于东坡而号“东坡居士”,黄庭坚号“山谷道人”,清代画家金农以其藏砚丰富而号“二百砚田富翁”,清代刘庠以其治经学而号“十三经老人”,明代画家祝允明因由十一指而号“枝指生”,清代诗僧寄禅则号“八指头陀”,清代诗人朱彝尊自号“夕阳芳草村落”,陈鸿寿则自号“梦饲千八百鹤斋”,明代画家唐寅号为“天下第一风流才子”,徐渭则号“水田月老人”,清代画家郑板桥自号“青藤门下走狗”等。 三、问答

1.简述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 一、它是氏族血缘关系的产物,又是宗法制度的表现,其历史渊源非常久远,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姓氏制度之一。如果某个姓想要追根溯源,差不多可以回到数千年以前。这在世界史上是不多见的。

2

二、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它与封建礼教相结合,标榜同宗同姓,抬高名门大姓,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有力工具,如魏晋时期盛行的“门阀制度”那样,还有古时婚姻讲究的“门当户对”。

三、它虽然以汉族原有的姓氏为主体,但是也吸收和容纳了许多其他民族的文化成分,因此它已经成为民族团结和融合的象征。在历史中有少数民族改姓汉姓,也有臣子被皇帝赐予“国姓”,因此姓张的不一定都是汉族,姓慕容的也不一定就是少数民族。

2.介绍姓氏的几种主要来源。

一、最早产生的姓,即真正意义上的姓,后人以姓为氏。它们多带女字旁,如姜、姬、姚、姒、嬴等。

二、以国邑为氏。如周朝建立后,天子分封诸侯,建立了许多诸侯国,鲁、卫、晋、滕、虞等属姬姓国;宋、齐、陈、杞、焦等属异姓国。诸侯国的君主还可将自己的土地再分封给卿大夫,谓之“采邑”。这些卿大夫势力壮大后又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如韩、赵、魏等。这些国名后来都成为氏。

三、以官职为姓。姓司马、司空、司徒、司寇、史、理、钱、宗、帅等。 四、以祖父或父亲的名或字为氏。这是宗法制的明显特点之一。根据宗法制的规定,天子的儿子称“王子”,王子的儿子称“王孙”,王孙的儿子则以其祖父的名或字为氏。如周景王为天子,其子为王子,名朝,王子朝的孙子就以朝为氏,后写作晁;宋桓公为诸侯,其子为公子,名夷,字子鱼,公子夷之子为公孙友,公孙友的两个儿子就以鱼为氏。这类姓有牛、关、柯、丰、乐、仇、廖等。

五、以排行次第为氏。这也是宗法制的一种体现。周代以孟(伯)、仲、叔、季作为子孙排行的次序,其后裔可以称孟氏、伯氏、仲氏、叔氏、季氏。

六、以爵号、谥号为氏。爵号以王、侯二氏最为突出,特别是王氏的来源不止一处,但都与先祖封王或称王有关,故有姬姓王、姒姓王、子姓王,还有少数民族的王,在中国成为一大姓。谥号如文、武、宣、穆、闵、简等。如宋武公之后人以武为氏,宋穆公后人以穆为氏,齐桓公后人以桓为氏,等等。

七、以居住地为氏。这一类人没有资格得到封赏的土地,就以居住的地方为氏。如居住在傅岩的人以傅为氏,居住在池边的人以池为氏,住在柳下的人就以柳为氏,此外还有西门、东方、东郭、南宫、西闾等。

八、以职业或技能为氏。如屠、陶、甄、卜、巫等。在夏商周时代,这些人属于低级贵族,不得封土,但可称氏,当时称作“百工”,后人即以其从事的职业为氏。

九、以事为氏。这类姓氏不多见,但很有趣。如李氏,其祖为少昊的后裔皋陶,本姓嬴,在尧、舜时任理官,掌刑狱,后人以官为氏,称“理氏”。商末理征因得罪纣王被杀,其子理利真逃亡山中藏匿,以一种树的果子为食,即木子,谐音“理”,其后人改为李氏。林氏,其祖比干被杀,比干之妻有孕逃亡林中,产下一子,周代寻封比干之后,以此事赐氏林。汉武帝时有丞相田千秋,年老而未退休,皇帝特许他乘车入宫,时人称为“车丞相”,后人即以车为氏。明末山东的一支朱氏王族乱中出逃,到了一地天色已晚,深感前途黯淡,遂改朱氏为昃氏。

十、避讳改氏和皇帝赐姓。如唐李隆基即位,姬姓改为周姓;唐宪宗李纯即位,淳于姓改为于姓等。因有功而赐“国姓”以表殊荣:唐代徐世勣改为李勣,世字因避讳李世民而不称;明末郑成功被赐姓朱等。另外,赐姓也可以作为一种镇压手段,如隋代杨玄感谋反被枭,赐其后人为枭氏;武则天即位,赐唐中宗的

3

王皇后为蟒氏。

十一、由少数民族的称呼转化而来,称为汉姓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宇文、鲜于、尉迟、慕容、长孙、贺兰等、北魏孝文帝实行民族融化政策,令鲜卑人改姓,皇族拓跋改姓元,其他贵族改姓穆、陆、贺、刘、楼、于、尉等。隋唐时有西域九姓小国,归唐后以其国名改为康、曹、石、何、史、安等九姓。事实上,现在很多的姓,如张、王、李、赵、刘、曹、吴、罗、包、何、慕、金、关、佟、康等既是汉族的姓,也是少数民族的姓。

3.谈谈名与字的关系。

古代的中国人不仅有名,而且有字,字由名演化而来,所以统称为“名字”。由于古人注重礼仪,因此称名称字大有讲究。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于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而字则用于下对上、少对长或对他人尊称,在多数情况下,直呼其名是很不礼貌的。从历代的取字情况看,名与字有密切关系,也可以说是“因名取字”,古人称为“名之与字,义相比附”,“义相比附”正是取字的一条原则。名与字的关系大约有以下几种:

一、名与字意义相同。如屈原名平字原,平、原同义;诸葛亮字孔明;唐代

柳公绰字宽;汉代周权字衡之;清方东树字植之。

二、名与字的意义相关。如孔子名丘字仲尼,丘即山,孔子生于尼山,又排行老二,故字仲尼;陆游字务观,秦观字少游,

游与观相关;三国赵云字子龙,因古人认为“云从龙、风从虎”。

三、名与字意义相反。如郑公孙黑字子皙,皙为肤色白,黑与白意义相反;晋国赵衰字子余,衰意为减少,余意为丰余,衰与余字意相反;唐代诗人罗隐字昭谏,隐昭意义相反;北宋词人晏殊字同叔,殊与同意义相反,等等。

四、名与字的意义取自五行相生。如楚公子壬夫,字子辛,壬为水,辛为金,名壬子辛,取水生于金之意。明代帝王则以金木水火土取名,如明成祖朱棣(木),其子仁宗朱高炽(火),其孙宣宗朱瞻基(土),其后为英宗朱祈镇(金),宪宗朱见深(水)。

五、以伯、仲、叔、季排行为字。如汉高祖刘邦字季,汉代文学家班固字孟坚,宋欧阳修字永叔,明冯从吾字仲好等。 六、取于古语或成语等情况。

第六章 学术思想

1. 构成中国文化核心的东西是历代哲人们的(哲学思想)和(学说)。

2. 孔孟之道:算得上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第一学说,代表人物孔子和孟子。孔子所创立的学说称为“儒学”,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继承和发展,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讲的是“入世之学”,讲的是政治教化,其作用偏重于社会,就个人来说,偏重于人的品格修养。 孔子:

①中心思想:仁;

②政治思想:正名、立信、道德教化治国;

③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 ④局限性: 恢复周礼、鄙视体力劳动和妇女。

3. 老庄思想:是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二大学说,先秦时代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讲的是“出世之学”,主要讲的是宇宙人生,其作用偏重于个人,而且偏重于个人的精神层面。

4

4. 墨家学说:在战国时代与儒学并称为两大“显学”,代表人物墨子。 墨家思想更多地代表了下层劳动者的利益和要求。

①思想理论方面:墨子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葬、节用、非乐、非命、尊天、明鬼”等十大主张。

②形式逻辑方面:提出了以“名、辞、说”为思维的三种基本形式 ③自然科学方面:几何学、力学方面都有突出成就。 5.(儒学)和(墨家学说)在战国时代并称为两大显学。

6. 法家学说:战国时代后起的学派,代表人物韩非将“法、术、势”合为一体,集法家之大成。法家思想实际上是后世封建统治者维护集权统治的理论基石。 “法”即君主的法令,君主治国必须有明确的法令,赏罚必须严明;

“术”即君主驾驭群臣的心术和权术,君主应知人用人,听言察实;“势”即君主的权势地位,君主必须牢牢掌握权柄不放。

7. 经学:由先秦进入汉代,因汉武帝独尊儒术而兴起两汉学术思想的主流——“经学”,它是研究和阐发儒家经典的宗旨及其方法的一门学问。其内容极为广泛,几乎涵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切领域,涉及到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伦理、道德、哲学、礼仪、教育、文学、艺术、史学、法律、宗教及民间习俗等。 8. 六艺:《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先秦时的著作,在《庄子》一书中被称为“六经”,这六部经典经过孔子删订,成为向弟子讲授的教材,因此也称为“六艺”。

9. 今文经:到汉武帝设立“太学”时,经书大都没有先秦时的旧本,而是由战国时代的学者师徒之间口头传授,后来才采用汉代当时流行的隶体文字书写而成的,因此称为“今文经”。

10. 古文经:使用“古籀文字”写成的先秦旧本,是从孔子旧宅的壁缝里发现和从民间获得的古文经书。

11. 今文经学家,西汉以(董仲舒)为代表,尊(孔子)为经学之祖,注重阐述经文的“微言大义”,为大汉朝“大一统”寻找理论依据。

12. 古文经学家,尊崇(周公),认为六经不过是孔子整理过的古籍史料,真正的古意还有待研究,注重“名物训诂”,以考据为特色。

13. 孔颖达等人合编《五经正义》,对汉代以来的经学做了一次系统性的整理。 14. 玄学:是魏晋时期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它是以老庄思想为主旨,又糅合儒家经义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学说。“玄”就是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指深奥难测而又无法用语言明确的某种状态、关系或道理,研究这种深奥难测的状态关系或道理的学问,就可称为“玄学”。

15. 魏晋玄学及其思辨方法,如(得意忘象)、(得意忘言)等对中国文学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6.北宋初年的(胡瑗)和(孙复),都强调儒家纲常与天道的一致性,讲“经世济人”,两人实开理学先河。

17. 张载称他治学的目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8. 北宋理学四大家: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 19.(朱熹)集理学大成。

20. 四学:濂(周敦颐),洛(二程),关(张载),闽(朱熹) 21. 王阳明集心学之大成,提出(知行合一)的观点。 22. 朴学:清代的儒家学者因思想和社会的变迁又归向经学,象汉儒一样注重训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qtnt.html

Top